浅谈《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创新
- 格式:pdf
- 大小:304.96 KB
- 文档页数:1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摘要】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如何打破课程的系统性、专业性,强调实用性、够用的原则,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益?这就需要在制图课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也就是进行创新教学,将创新的理念运用到教学设计中,关注教学目标的创新,关注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成效,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充分利用创新理念。
【Abstract】AT the course of the mechanical cartography teaching, how to break the systemic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but emphasize the practicability and the sufficiency rule, how to reduce students’learning pressur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benefit? For that,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style of the cartography class should be done. In other words, apply the innovation idea to the teaching design,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object, to the effect of the teaching means in teaching, innov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at any moment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innovation idea.【Keywords】Mechanical cartography teaching Innovation teaching《机械制图》课程就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探讨如何在机械制图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在教育事业的推动下,我国的机械教学得到了较大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实验设备也更为齐全,给学生的机械学习带来了较大便利。
机械制图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制图教学并没有较好的认知度,依旧偏重于理论讲解,即使进行了制图实操,却只是自己独立完成,没有让学生有效参与,致使学生机械学习存在较多问题。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自身教学方法,有效进行创新教育,以帮助学生有效提升机械水平。
一、机械制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机械制图是机械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机械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主要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有效解决各种实际机械问题,准确判断各种制图问题的本质规律,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机械制图水平。
在机械制图过程中,学生需对图形的具体形象进行明确,并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空间形象,之后通过联想和对比对图形的特性进行分析,在形成新的空间图像,从而有效完成制图操作。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在识图时需将三视图通过一定的思维方法转换为空间立体图形,之后通联想、拆合等操作,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空间形象,进而准确了解图形中所包含的各种知识。
所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关键,也是帮助学生提升整体机械水平的重要举措。
因此,在机械主题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机械制图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能够产生深入学习机械制图知识的欲望,从而更好提升学生整体机械水平。
在创新教育的指导下,教师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改变以往自己主讲的方式,转变为辅导者,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制图实操,让学生由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由接受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
以往教师总是只顾自己讲解,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收情况,而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也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进行制图训练。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探析与思考摘要:中职院校性质、《机械制图》课程特征以及中职学生情况都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挑战。
教师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丰富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不断实践创新的精神,才能胜任该课程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机械制图知识技能创新素质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读和绘制图样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及毕业后从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机械制图课程特征以及中职的学生情况都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挑战。
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实践与创新的精神,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胜任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
”要把机械制图课讲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枯燥的标准变得有趣,难以理解的平面图形在大脑中呈现三维立体,除了有很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机械专业相关知识与制图理论基础,具有高超的手工绘图的技能和图形表达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应用自如地举出生产中的典型例子,让制图与实际产品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绘图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这就要求机械制图教师必须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几种计算机绘图软件,辅助教学的本领。
这些都是制图教师的必备素质,是施教的基础。
机械制图教师只有从知识与技能两方面得到双向发展,使自己具备“双师”的素质,才能在当今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信息年代胜任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机械制图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知识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对人才的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以往的模具加挂图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机械制图课上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中职教师上好《机械制图》课程的技巧中职教师在教授《机械制图》课程时,可以采取以下技巧来提高教学效果:1.理论与实践结合:《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使用CAD软件进行绘图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举例说明: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程知识,教师可以引用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如具体的机械零件制图、工程设计图等,让学生通过实例感知和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强化基础知识:机械制图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基础上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例如,绘图必备的常用图形和符号、计量单位的使用、标注规范等,这些对于学生掌握机械制图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4.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如如何利用参考书籍、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何解决制图中的常见问题等。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6.激发创新意识: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机械制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培养学生对技术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7.综合评价学生: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例如,可以设置小组项目作业,鼓励学生进行协作和交流;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结合,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教师还可以举办学生作品展览、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以上技巧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创新教学方法教好机械制图课摘要:机械制图课作为各类技工学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必须及时吸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把握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关键词:技工机械制图课;创新教学方法;多媒体手段运用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139-00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生产实际中对制图的要求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图板丁字尺等绘图工具、绘图仪器己经被计算机所取代,图纸等技术文件已经放进了计算机磁盘;手工绘图已经被计算机绘图所取代。
因此制图课的教学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它主要包括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能想象出零件的实际形状,针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方法上做如下尝试:一、更多地采用直观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将图样中绘制的图形与生产中的实际零件联系,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读图训练,就是要学生看到多面视图,想象出空间的立体图,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逐步采用让学生动手制作立体模型,使他们更能体会图形与立体之间的联系,结果证明此训练对学生读图确实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读图练习的教学目的。
二、到实习车间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机械制图课仅靠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是不可能收到良好效果的,必须通过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图样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学习制图课的兴趣,使读图能力提高,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可以配合生产实习教学这一环节,将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将遇到的零件作为教学训练内容。
比如,我们在课堂中采用部分将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零件图样作为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践进行制图和读图训练,同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就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集中讲授,分散练习。
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创新初探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设计师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可由机械工程师理解和制造的实际图纸的过程。
而机械制图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绘图能力和技术的关键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
传统机械制图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操作的培养,学生缺乏真实项目的应用经验,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亟需进行创新。
本研究拟探讨基于现代技术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创新,以期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探讨创新教学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创新的可行性,为提升学生绘图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创新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未来机械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向,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对案例分析和创新教学方法的探讨,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同时,研究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的创新可行性,探讨如何实现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改进,使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械制图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推动机械制图教育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往往无法直接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导致他们对于制图软件的使用和实际绘图能力的欠缺。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老师通常采用讲授和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参与性和实践性。
“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教学创新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行业中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创造性教学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本文从“机械制图”展开分析,探讨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缺点,同时介绍创造性教学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
标签:中职;创造性教学;机械制图中职教育相比较普通高校,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实际技能的同时,更注重提高创造性教育效果。
中职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即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要求其能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人才需求。
本文以“机械制图”为例来探讨创造性教学方法。
一、探索教学新方式——创造性教学“机械制图”是中职教育中机电、机械类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讲,“机械制图”就是一门语言,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要和各种各样的图纸打交道,若不识“机械制图”这门工程语言,很难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既然“机械制图”如此重要,那该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呢?若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效果不是很理想。
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将教与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二、创造性教学的优势与创造性教学相比,传统型教学有着诸多弊端:①传统型教学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更注重教师的“讲”,不太注重学生的“学”,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②教学手段陈旧,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③注重理论,脱离实际。
在这种形势下,“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太理想。
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創造性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那么何为创造性教学呢?所谓创造性教学,就是教师合理运用创造性教学的理论、原则,采用科学的教学技术,设计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创造性教学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尤其对职业院校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