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四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教案

项目四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教案

项目四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教案
项目四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教案

教案用纸

第1 页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学期授课计划的授课顺序号及题目:15

项目四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知识一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控制原理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目的:掌握发动机点火系统控制原理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讲述点火系统控制原理

课堂类型:

教学做一体

教具挂图与参考书:

教材《汽车电控装置检修》李原福、董大伟主编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重点:点火系统控制原理

难点:点火系统控制原理

解决措施:小组讨论完成,通过录制视频和动画加强记忆和理解。

小结、作业

完成任务单

项目四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知识一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控制原理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与要求

(一)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

点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并能适应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时刻,实现可靠而准确的点火。

点火提前角是指气缸的火花塞跳火到该气缸活塞运动至压缩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实践证明,燃烧最大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左右,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大,此时所对应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二)发动机对电控电火系统的要求

1.点火系统必须向火花塞电极提供足够高的击穿电压

2.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的火花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

3.在汽油机运行的大部分工况应始终具有较佳的点火提前角

二、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电控点火系统由传感器、ECU及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

除了点火系统专用的部件(如点火控制模块、点火线圈、火花塞等)和传感器(如爆燃传感器)外,其他所有的传感器(包括ECU)都是共用的。

三、电控点火系统的分类及控制原理

(一)按有无分电器

分为电控有分电器点火系统和电控无分电器点火系统两种类型。

1. 电控有分电器点火系统

随着电控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出现,有分电器点火系统已趋于淘汰。

2.电控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1)同时点火

主要特点是点火过程同时发生在两个工作顺序相差360。的气缸中。电火花产生时,其中一个气缸的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附近,对这个气缸是一次有效的正式点火。对于另一个气缸,由于其活塞正好位于排气上止点附近,因此是一次无效的空点火。同时点火方式按配电方式又分为二极管分配式和点火线圈分配式两种形式。

①二极管分配式

当ECU将1、2缸的点火触发信号输入点火控制器时,功率三极管V T1截止,初级绕组A中的电流切断,次级绕组中就会产生高压电动势。在该电动势的作用下,二极管D1、D4正向导通,1 、2缸火花塞电极上的电压迅速升高直至跳火,高压放电电流经图中实线箭头所指方向构成回路。

②点火线圈分配式

特点是每两个工作顺序相差360°的气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对于六缸发动机,共有三个点火线圈。

当ECU向点火控制模块发出1,6缸的点火信号时,点火控制模块中控制No. 1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晶体管截止,在次级绕组上感应出高电压,串联在次级绕组上的1 ,6缸的火花塞同时跳火。

(2)独立点火方式

独立点火方式是多气门汽油机无分电器点火系统中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该点火系统由ECU、点火控制模块、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四、电控点火系统点火提前角控制

(一)点火提前角控制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在额定工况下,以最佳的点

火提前角A、较大的点火提前角C

和较小的点火提前角B三种情况

运行,测得的不同点火提前角的

压力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

以最佳的点火提前角A点火,缸

内压力变化曲线2与曲线生围成

的面积最大(斜线所表示部分),可

以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达到最

大。

2. 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1)转速对最佳点火提前角

的影响。

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转

速的升高而增大,但理想的最佳

点火提前角与转速的关系是非线

性的。

(2)发动机负荷对最佳点火

提前角的影响。

电控点火系统提供的实际最佳点火提前角,该实际最佳点火提前角十分接近理想最佳点火提前角。

(3)汽油的抗爆性对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在实际发动机中,为了避免爆燃,实际最佳点火提前角都略小于理想最佳点火提前角。

当换用高牌号汽油后,汽油的抗爆能力提高,为了充分发挥汽油机的潜能,

应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点火提前角,反之则应减小。为了满足选用不同辛烷值汽油的要求,微机的ROM中预先存储了两个点火提前角数据表,用户在换用不同牌号的汽油后,可以以开关形式通知电控系统进行切换。

3.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确定与控制

(1)起动时的点火提前角控制。

汽油机起动时,转速的剧烈变化使电控点火系统无法实行最佳点火提前角控制。

因此,ECU根据起动开关信号和发动机的转速信号,以预先设定的点火提前角点火。当发动机转速超过一定值(一般大于500 r/min)时,则转入起动后的最佳点火提前角控制程序。

(2)起动后的最佳点火提前角控制。

汽油机起动后,电控点火系统对点火正时实行最佳点火提前角控制。最佳点火提前角控制的基本控制过程:

首先,ECU根据发

动机转速和负荷确定基

本点火提前角;然后,根

据有关传感器的信号,

确定修正点火提前角。

这两项点火提前角的代

数和,再加上作为计算

基准的初始点火提前

角,得到实际的最佳点火提前角。

教案用纸

第1 页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学期授课计划的授课顺序号及题目:16

知识二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的原理与检修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目的:掌握发动机点火系统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爆燃传感器的原理及检修方法,掌握点火控制器测量方法及点火次级波形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爆燃传感器的原理及检修方法,掌握点火控制器测量方法及点火次级波形分析。

课堂类型:

教学做一体

教具挂图与参考书:

教材《汽车电控装置检修》李原福、董大伟主编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重点: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爆燃传感器的原理及检修,点火控制器测量及点火次级波形分析

难点: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爆燃传感器的原理及检修,点火控制器测量及点火次级波形分析

解决措施:小组讨论完成,通过录制视频和动画加强记忆和理解。

小结、作业

完成任务单

知识二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的原理与检修

传感器部分

一、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修

(一)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分类及作用

1.分类:

磁感应式(常用)

光电式(淘汰)

霍尔式(常用)

2.作用:

检测发动机的转速和曲轴位置信号并输入ECU,ECU根据发动机转速和曲轴位置信号,控制喷油开始时刻和点火时刻(点火提前角)。

(二)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1.磁感应式传感器安装在分电器内部

2.磁感应式传感器安装在飞轮附近

3.光电式传感器安装在分电器内部

4.霍尔式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凸轮轴处

(三)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磁感应式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原理

当信号转子每转过一个凸齿时,由于穿过传感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传感线圈就会输出一个交变电动势。信号转子与发动机曲轴相连,传感线圈输出的交变电动势的频率反映了曲轴的转速。

2.霍尔式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组成及原理

①组成:

主要由触发叶轮、霍尔集成电路、导磁钢片(磁轭)与永久磁铁等组成。触发叶轮安装在转子轴上,叶轮上制有叶片。霍尔集成电路由霍尔元件、放大电路、稳压电路、温度补偿电路、信号变换电路和输出电路等组成。

②原理

当叶片进入气隙时:

霍尔集成电路中的磁场被叶片旁路,当电源电压UCC=14.4 V时,信号电压UO=9.8 V;当电源电压UCC=5 V时,信号电压UO=4.8 V。

当叶片离开气隙时:

永久磁铁的磁通便经霍尔集成电路和导磁钢片构成回路,当电源电压UCC=14.4 V或UCC=5 V时,信号电压UO=0.1-0.3 V)。

(三)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1.磁感应式传感器检修

①阻值测量:

测量绕组上的冷态电阻,测量2#和3#端子之间的电阻无穷大说明线圈内部有断路,电阻过小说明线圈内部有短路,需更换。

②电压测量:

启动发动机时,测量2#端子和3#号端子之间电压信号>0V,如果不正常需更换。

③波形测量

(三)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2.霍尔式传感器检修

①阻值测量:

A#-7#线束阻值<0.5Ω

B#-44#线束阻值<0.5Ω

C#-4#线束阻值<0.5Ω

②电压测量:

当叶片进入气隙时:

A#-C#电源电压

UCC=14.4 V

B#-C#信号电压UO=9.8 V

A#-C#电源电压UCC=5 V

B#-C#信号电压UO=4.8 V

当叶片离开气隙时:

A#-C#电源电压UCC=14.4 V或UCC=5 V

B#-C#信号电压UO=0.1-0.3 V

③波形测量

霍尔式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波形

二、爆燃传感器检修

(一)爆燃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功能

爆燃传感器(DS)直接安装在发动机气缸体上,检测发动机异常燃烧而产生

的破坏性爆燃。

当发动机将要产生爆燃时,ECU按程序推迟点火提前角,从而使发动机脱离爆燃区,以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甚至损坏发动机。

(二)爆燃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压电式爆燃传感器

工作原理是压电效应,爆燃

将要发生时,爆燃压力波通过惯

性配重块使压电陶瓷晶体片压缩

变形,产生大电信号。这个模拟

电信号送给ECU, ECU推迟点火

提前角,消除爆燃。

2.磁致伸缩式爆燃传感器

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爆燃将要发生时,爆燃压力波使发动机发生震动,磁致伸缩杆移动,磁场发生变化,产生感应信号,ECU推迟点火提前角,消除爆燃。

(三)爆燃传感器的检修

检查爆燃传感器时,先将发动机起动并使其处于怠速状态,然后用一把扳手叩击靠近爆燃传感器的进气歧管部分。扳手叩击所产生的振动足以使爆燃传

感器工作,爆燃信号传给ECU ,ECU应该立刻推迟点火时刻,这时怠速要有一个短暂的变化。也可以用点火正时灯来观察点火时刻的改变。

1. 检查连接线路

关闭点火开关,拔下ECU

上T60插头。

爆燃传感器T2hx/1端子与

T60/9端子或T3ef/1端子与

T60/39端子之间的导线电阻不

得大于0.5欧。爆燃传感器

T2hx/2端子与T60/22端子或

T3ef/2端子与T60/52端子之间

的导线电阻不得大于1.0欧。导线与导线之间不得有短路或漏电,否则更换线束。

2.检查传感器本身

关闭点火开关,取下爆燃传感器。用万用表检测爆燃传感器插头上T2hx/1与T2hx/2端子、T3ef/1与T3ef/2端子和T3ef/2与T3ef/3端子间的电阻,其阻值应大于1 兆欧。检测爆燃传感器插头T3ef/3(屏蔽)端子与接地之间的电阻,其值应为零。

3.示波器检测

测量时,使用扳手敲击传感器

附近,让传感器能够感知发动机的

震动,输出信号。

执行器部分

一、火花塞的检修

(一)检查火花塞发火的强

火花塞呈蓝白色或紫蓝色,

并在跳火时发出“啪啪”声响,

说明火花较强,但还不能完全证

明火花塞工作良好。

当火花塞的壳体相距机体件5-7 mm时仍有白色微带蓝色粗壮火花跳过,才能说明火花塞发出的火花较强,符合发动机起动时的点火要求。当跳火试验出现的火花红而短,或根本无火花时,应进一步检查点火系统。

(二)通过火花塞电极颜色判断故障

1. 火花塞绝缘体裙部呈棕红色,说明发动机工作正常,燃烧良好。

2.若火花塞绝缘体

裙部积炭严重,则说明

混合气过浓,点火提前

角过小或燃烧不良。另

外,发动机超负荷也会

造成积炭严重。

3.若火花塞绝缘体

裙部有黑色发亮油迹,

则说明有可能是火花塞

环磨损、气门导管油封密封失效,使润滑油窜入燃烧室。

4.若火花塞绝缘体裙部呈白色,且有烧蚀痕迹,则说明混合气过稀,点火提前角过大。

二、高压线的检修

使用万用表欧姆挡进行测量,正常的情况下,每25 mm长度的火花塞导线就有1 千欧的电阻值。每一根火花塞导线的电阻最大不应超过3 0 千欧。三、点火线圈检修

(一)阻值测量

先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点

火线圈一次绕组的电阻,一

般电阻值应为0.2-2欧姆;然

后再测量二次绕组的电阻,

电阻值一般为4000--7 000

欧。倘若测量数值不在规定

的范围内,就说明点火线圈已

经损坏,通常需要更换。

(二)电压测量

1#:<5V

2#:12V

3#:<5V

4#:0V

四、次级波形检测

一个相比低出很多的峰

值指示出点火高压线短路或

火花塞间隙过小,火花塞污损

或破裂。

火花电压过低而且第一

次振荡波基本消失,说明火花

塞短路或漏电;点火线变长,

说明火花塞间隙过大;点火线与第一次振荡界限分不清,说明火花塞的间隙无法被击穿;点火线变短,说明初级电流小,点火能量小;闭合时间短,说明初级电路的闭合角小。

教案用纸

第1 页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学期授课计划的授课顺序号及题目:17

任务一曲轴位置传感器检修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目的:掌握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方法及波形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发动机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及波形分析

课堂类型:

教学做一体

教材《汽车电控装置检修》李原福、董大伟主编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重点: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及波形分析

难点: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及波形分析

解决措施:小组讨论完成,通过录制视频和动画加强记忆和理解。

小结、作业

完成任务单

教案用纸

第1 页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学期授课计划的授课顺序号及题目:18

任务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修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目的:掌握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测方法及波形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及波形分析

课堂类型:

教学做一体

教材《汽车电控装置检修》李原福、董大伟主编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重点: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及波形分析

难点: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及波形分析

解决措施:小组讨论完成,通过录制视频和动画加强记忆和理解。

小结、作业

完成任务单

教案用纸

第1 页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学期授课计划的授课顺序号及题目:19

任务三爆燃传感器检修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目的:掌握发动机爆燃传感器检测方法及波形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发动机爆燃传感器检测及波形分析

课堂类型:

教学做一体

天然气CNG汽车常见故障浅析

天然气CNG汽车常见故障浅析目前,我国使用的CNG汽车都是由汽油车改装的,保留了汽油车的供油系统,增加了一套CNG燃料储备、供给和控制的燃气装置,将只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改装成既能用汽油又能用CNG的双燃料汽车。虽然不同车型的CNG燃气装置型式各异,但结构原理一样。燃气装置中的供气系统是CNG汽车的核心。供气系统由减压阀、动力阀和混合器等组成,减压阀是关键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CNG汽车的性能,也是造成CNG汽车许多故障的直接根源。目前国内常用的有组合式负压排气减压阀和分体式正压排气减压阀两种,两者的组成结构基本相同,就整个系统而言,主要区别在于混合器,前者使用文丘里管式混合器,后者使用比例调节式混合器。 CNG汽车在我国推广应用时间不长,驾驶人员对其结构和性能缺乏系统认识,判断和处理故障的经验不足,故障判断不准确。这样,驾驶人员误认为CNG汽车故障多,处理故障较麻烦,影响了CNG汽车的推广使用。笔者针对故障率较高的供气系统,从结构原理与安装调试等方面,对采用组合式负压排气减压阀的CNG汽车常见故障作了一定分析。 一、供气系统的结构及安装

图1组合式负压排气减压阀结构原理 1—加热水道;2—三级调节阀;3—怠速电磁阀;4—二级减压阀;5—一级减压阀;6—高压电磁减压阀;7—天然气滤清器 第一级、第二级减压阀均为常开杠杆膜片式结构,第三级减压阀为常闭真空膜片式结构。设置在第一级减压阀之前的高压电磁减压阀控制天然气流量。由于一级减压阀的减压比高达50∶1,最大流量可达40m3/h,气体膨胀吸热严重,阀体及管线、阀门、接头大量结霜或结冰,甚至出现管路冰堵。因此,在阀体上设置了一个利用发动机循环水热量的管路加热器,以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减压阀的正常工作。减压阀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化油器附近振动较小的部位。 天然气燃烧的质量空燃比为16.7[1],汽油燃烧的质量空燃比为14.9[2],两者共用同一进气通道和燃烧系统时,因空燃比不同其燃烧所需的空气量也不同,而空气通道的截面积却不变,这样只有改变天然气通道截面积,才能调节混合器中燃气与空气的比例。用安装在三级减压阀低压排气管上的动力阀(图2)来调节天然气进气通道截面积,可满足燃油、燃气时各自所需的空燃比,调节螺钉旋入的深浅可

汽车发动机维修教案

柳江区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维修使用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师授课类型课堂讲授 授课班级班级人数 授课时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课题发动机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组成部分的作用,理解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教学难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内 发动机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其作 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 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及气门传动组组成。其作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 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3、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由于使用的燃料和燃烧过 程不同,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而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根据混合气的形成 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传统化油器式和电控直喷式两种。其作用是将一定浓度 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或空气)供入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 排出。 4、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有水冷却系统和风冷却系统两种,现代汽车一般都采用水冷 前两节课学生认真听, 总结,结合实物记忆知 识点,最后两节课进行 考核。

容却系统。其作用是将受热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从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5、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将润滑油送至各个摩擦表面,以减轻机件的磨损,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6、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的作用是将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7、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独有的,按控制方式不同又分为传统点火系和电子控制点火系两种。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向气缸内提供电火花以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柴油发动机由于其混合气是自行着火燃烧,故没有点火系。 发动机基本术语 1、上止点TDC 上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顶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BDC 下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底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低位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教学总结 依据我校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在校教务科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对汽车专业《机械识图》课程进行了较大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难以有机统一。根据《机械识图》课程直观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相对集中了一个月时间,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即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实习、现场教学和课堂多媒体教学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由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由外到内,由表及里,逐个系统,逐个零部件地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在分组拆装发动机的同时,老师现场讲解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直观明了,学生轻松掌握;学生现场提问,现场得到解答,师生互动,既锻炼了同学“真刀实枪”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师生感情交流。对发动机一些复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全班集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有分有合,有理论有实践,实践——理论——再实践,不断提高,现场即是课堂,多媒体课堂也在现场,灵活机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2.“五合一”的教学内容组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发动机原理分为二册,先讲“构造”,后讲“原理”,将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导致讲“构造”时难以深入,而讲“原理”时,又枯燥乏味,而且以前所学的构造已经忘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本次调整,我们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合成一门课,相关内容有机穿插,有些系统是先讲构造,后讲原理;而有的是先讲理论,提出问题,再讲构造;还有的是构造、原理穿插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觉得有骨有肉。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拆装发动机的机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报告书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案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 班级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班级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案 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所在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填好交指导教师 目录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案 (1)

【摘要】 (1) 【关键词】 (1) 1.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2) 2.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3) 2.1点火系统的分类 (3) 传统蓄电池点火系统 (3) 电子点火系统 (3)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3) 磁电机点火系统 (3) 2.1.1传统点火系统 (3) 2.1.2电子点火系统 (4) 2.2点火系统的结构 (4) 2.2.1蓄电池点火系统 (4) 2.2.2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5) 2.2.3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5) 3.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 (5) 3.1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5) 3.2点火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5) 3.2.1点火时间过早故障维修 (5) 3.2.2点火过迟故障维修 (6) 3.2.3火花塞故障维修 (6) 3.2.4发动机回火和放炮故障维修 (6) 3.2.5发动机爆震和过热维修 (6) 3.2.6发动机不能起动 (7) 3.2.7发动机运转不稳定 (7) 3.2.8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大、加速不良 (7)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案 【摘要】“汽车”这一名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即点火系统。点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所以,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发动机许多常见故障都是点火时刻不准引起的,因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很大比例的发动机故障是由于点火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点火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本篇论文通过介绍常见的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并提出修理方法。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的高压电(大约1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为了适应发动机的工作,要求点火系能按照发动机的点火次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火花塞以足够能量的高压电,使其两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 【关键词】火花塞分电器分电器

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及其检修_毕业论文

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及其检修 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概述 (2) 1.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2) 1.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2) 1.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 (3) 1.4电控燃油喷的工作原理 (4) 第二章电控燃油喷射元件的概述 (5) 2.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5) 2.2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 (6) 2.3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 (8) 2.4控制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 (9) 第三章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与检修 (13) 3.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常见的检测方法 (13) 3.2空气供给系的主要元件的检修 (14) 3.3燃油供给系的主要元件检修 (17) 3.4控制系统的主要元件检修 (20) 3.5电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常见故障 (28)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0)

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及其检修 【摘要】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论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史,构成,优缺点和主要部件的组成以及在汽车上的作用,对空气供给系,燃油供给系,电子控制系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及常见的故障做出了详细的描述,并针对故障做给出了一些的维修排故的常见方法和维修实例,最后并对燃油供给系的常见故障做出总结,从而为汽车燃油喷射系统在日常的维修保养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构造维修 【Abstract】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in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system,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history of the main parts in the car and the effect of air supply, fuel supply, electronic control components and parts and common fault mad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presents some of the fault do the common method of repair troubleshooting and maintenance example,Finally the fuel supplies and the common faults, which make for automobile fuel injection system in the daily maintenance of offer some reference and help. 【Key word】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Fuel Inj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摘要:随着汽车越来越多的走入寻常百姓家中,为我们出行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汽车故障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麻烦。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点火系统的性能良好与否对发动机的功率、油耗和排气污染等影响很大。因此点火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的关键是要弄清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及汽车的构成。 关键词:点火系统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一)低压电路短路的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1)打开点火开关,电流表指“0”不动或小于正常值不摆动。(2)发动机不能起动 2.故障原因 (1)供电系统故障:蓄电池存电严重不足。,桩柱接线松动或接触不良。(2)线路故障:蓄电池至分电器触点之间断路。 3.故障排除 (1)打开点火开关,电流表指“0”不动,其他仪表也不摆动,则为蓄电池至点火开关间断路或蓄电池搭铁松脱。蓄电池存点严重不足。(2)打开点火开关,转动曲轴时,电

流表指示小电流放电,表明点火开关至断电触点间断路。用搭铁试火法确定故障部位.(3)拆下分电器接柱上,若无火花,则此故障在此导线与点火开关之间。(4)测试附加电阻,若附加电阻输入端有火花,附加电阻输出端无火花,可用万用表检测附加电阻的阻值。(5)测试点火线圈低压电路,若点火线圈低压输入端有火花,输出端无火花,应检测其初级线圈是否断路。(6)分电器低压输入端有火花,用此线刮擦接线柱无火花,此时应打开分电器盖,摇转曲轴,看断电触点是否闭合。不能闭合,表明触点间隙过大,应检查调整触点间隙。能闭合,应检查接线柱到活动触点弹簧的导线是否断路或接触不良,触点是否严重烧蚀或脏污。 (二)汽油机高压无火的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1)打开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电流表动态正常。(2)发动机无着火证兆,不能起动。 2.故障原因 (1)点火线圈次线圈断路或短路。(2)分火头漏电。(3)分电器盖漏电或中心碳极脱落。(4)高压线断路。(5)火花塞不良或淹死. 3.故障排除 (1)打开点火开关,从分电器盖上拔下中心高压线,使其端头距汽缸体约5~7mm,拨动触点试火,若无火花应

点火系统--教案

汽油机点火系统 一二三四五㈠㈡㈢㈣㈤ 1 2 3 4 5⑴⑵⑶⑷⑸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导入: 授课内容: 一点火系统概述 ㈠点火系统的功用 功用:适时地产生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以点燃发动机气缸内已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从而使发动机及时地、迅速地做功。 ㈡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1能够产生足够高的次级电压 2电火花有足够的能量 3应能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变化提供最佳的点火时刻 ㈢点火系统的种类 点火系统按采用的电源不同,可分为:蓄电池点火系统磁电机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根据是否采用电子元件控制可分为:传统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1 传统点火系统(淘汰略) 2电子点火系统 0 按点火能量储存方式不同可分为:电感储能式 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

0 按信号发生器的不同可分为:电磁感应式 霍尔效应式 光电式电子点火系统 0 按初级电路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计算机电子点火系统 0 按高压电配电方式不同,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可分为: 机械配电点火系统(有分电器点火系统) 计算机配电点火系统(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二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㈠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用 1电源给点火系统提供低压电源蓄电池或发电机一般为12V 2点火线圈将12V的低压电转变为15-20KV 3分电器包括:点火信号发生器配电器点火提前机构 点火信号发生器----产生点火的信号 配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送到各缸的火花塞 点火提前机构----随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汽油辛烷值的变化改变点火提 前角 4电子点火器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放大,控制大功率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达到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通断的目的。 5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6 点火开关控制点火系统初级电路、仪表电路、起动继电器电路 7 高压导线分中央高压导线和分缸高压导线用于连接点火线圈与火花 塞之间的高压电路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绪论(一) 【组织教学】 采用各种方法,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点名认识学生,宣布课程相关要求。 【新课引入】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这一学期,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希望我们能像第一学期那样合作愉快,共同进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维护和修理以及故障诊断和排除方面的系统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再配以相关实训,大家将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故障诊断和排除方面的基本技能。【讲解新课】 随着汽车工业及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已成为机电一体化的载体。现代汽车结构日益复杂,传统汽车维修技术已不能适应,必须拓展新知识、新技术。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等要求汽车维修不仅要恢复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安全性指标,还要在诸如废气排放、噪声控制、舒适耐用等方面达到国家标准和满足社会需求。一系列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汽车维修的内涵跨入更广阔的领域。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有关汽车维修的相关知识:一、发动机零件的耗损形式 汽车发动机的零件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耗损。其耗损的形式主要有:磨损、腐蚀、疲劳和变形四类。

其中,磨损是最主要的一种耗损形式,大约有80%的零部件是由于磨损而报废的。 1、磨损 相互运动的零件,其相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会造成零件表面的磨损,致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发生变化,配合特性变坏。 所以,通常以汽车主要部件的磨损情况作为衡量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指标。 汽车零件的磨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零件的磨合期 特征:零件磨损较快。 原因:新加工零件表面存在微观凹凸不平,产生了嵌合磨损所致。 时间:新车或新修竣车运行1000~1500km以内。 要求:零件的载荷越大、滑动速度越高和表面越粗糙,其磨损量就越大。故新车或新修竣车,应按规定以较小的载荷和较 低的速度运行。 正常工作期 特征:零件的磨损量随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增长,但增长很缓慢。 原因:零件工作表面已经磨合,润滑条件较好,相配零件的间隙在正常技术范围内。 时间:取决于零件的材料、结构、使用条件及是否正确维护。 要求:合理使用、强制维护。 加速磨损期 特征:相配零件间隙已达到最大允许使用极限,磨损量急剧增加。 原因:间隙增大,润滑油膜难以维持,冲击负荷增大,导致磨损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工单

国家示范校建设 教学工作页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 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班级: 二○一四年 前言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工作单是与校本教材《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配套使用的学生工作单。工作单对学生学习过程起引领和指导作用,本书的编写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符合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将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和学习汽车发动机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本书具有形式活泼,针对性强,便于学生学习和测评等特点。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汽车工程系 2014年

目录 发动机的初步认识 (1) 发动机的初步认识 (4) 气缸盖、气缸垫的构造与检修 (6) 气缸体、油底壳的构造与检修 (10) 活塞环、活塞销的构造与检修 (13) 活塞的构造与检修 (16) 连杆的构造与检修 (19) 曲轴的构造与检修 (22) 配气机构的认识 (26) 气门传动组的构造与检修 (29) 润滑系的构造与检修 (33) 冷却系的构造与检修 (36)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工单 2、相关知识 (1)写出发动机基本构造的零部件名称 1 ;2 ; 3 ;4 ; 5 ;6 ; 7 ;8 ; 9 ;10 ; 11 ;12 ; 13 ;14 ;

(2)根据工作原理图写出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含义 上止点(TDC) 下止点(BDC) 活塞行程S 燃烧室容积V C 气缸工作容积V H 发动机排量V L 压缩比ε (3)填写活塞、进气门、排气门在工作循环中的运动关系 二、任务实施 1、学生分组 学生分三组,每组一位组长 2、任务分配 (1)利用发动机工作原理示教板观察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进一步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含义。 (2)利用丰田-5A解剖发动机观察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进一步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含义。 (3)利用EQ6100发动机透视模型观察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进一步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含义。 每项任务有一名辅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学习和讲解。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专业:汽修大专1601 学生名字:汽车维修与检测 学号: 指导老师: 二〇年月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4) 第二章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5) 2.1点火系统的分类 (5) 2.2点火系统的结构........... . (6) 第三章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 (7) 3.1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7) 3.2点火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7) 第四章点火系统的维护 (9) 4.1 主要内容 (9) 4.2 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0) 4.3点火器的检修 (12) 4.4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摘要 “汽车”这一名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即点火系统。点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所以,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发动机许多常见故障都是点火时刻不准引起的,因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很大比例的发动机故障是由于点火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点火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本篇论文通过介绍常见的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并提出修理方法。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的高压电(大约1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为了适应发动机的工作,要求点火系能按照发动机的点火次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火花塞以足够能量的高压电,使其两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 关键字:火花塞分电器分电器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 断与维修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班级 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教学系汽车工程系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4) 第二章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5) 点火系统的分类 (5) 点火系统的结构........... . (6) 第三章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 (7) 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7) 点火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7) 第四章点火系统的维护 (9) 主要内容 (9)

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0) 点火器的检修 (12) 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汽车”这一名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已经成为了人 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 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即点火系统。点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所以,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发动机许多常见故障都是点火时刻不准引起的,因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很大比例的发动机故障是由于点火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点火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本篇论文通过介绍常见的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 并提出修理方法。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6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 授课项目及 任务名称 项目1 汽车总体认识 任务一汽车总体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及各系统总成的主要组件; 2.熟悉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正确理解各布置形式的主要特点;能力 目标 3.熟悉汽车识别代码的规则,能正确找出并解释车辆识别代码。 情感 目标 4.学习对先进修车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汽车的总体构造 2. 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 3.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4.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教学难点1.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2.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汽车的总体构造。通过动画模拟发动机的实际运行状况,使学生更形象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通过老师的示范使学生了解如何获取汽车识别代码(VIN码)的信息。 学时安排1.汽车的总体构造约40分钟。 2. 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约60分钟。 3.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约100分钟。 4.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约40分钟。 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实车台架。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检查方法 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 2.检查课本课后习题内容。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 任务引入 以汽车需要维修的故事引入新课。 知识链接 一、汽车总体构造 1. 发动机 2. 底盘 3. 车身 4. 电气设备 二、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 1.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型) 2.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型) 3.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型) 4.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型) 5. 全轮驱动(4WD型) 三、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汽车向前行驶时,承受较复杂的各种力的作用,有纵向力、横向力和垂直力以及力矩等。 1. 汽车的驱动力 2. 附着力 3. 行驶阻力 (1)滚动阻力 (2)空气阻力 (3)坡度阻力 4. 驱动力、附着力与行驶阻力的关系 四、汽车识别代码(VIN码) 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汽车识别代码是汽车制造厂为了识别一辆汽车而规定的一组字码,它由一组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共17位,故又称17位码。17位VIN码的每一位代码代表着汽车某一方面的信息参数。我们从该码中可以识别出车辆的生产国家、制造公司或生产厂家、车辆的类型、品牌名称、车型系列、车身形式、发动机型号、车型年款(属于哪年生产的年款车型)、安全防护装置型号、检验数字、装配工厂名称和出厂顺序号码等信息。 1. 汽车识别代码(VIN 码)的规定 2. VIN 码中各代码的含义举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梁向东 审核石婷婷李晨霞 所属系交通运输系 任课教师 梁向东于涵

本次课标题:发动机总论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使学生 对发动机有个初步认识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能力训练 任务1、汽油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2、柴油机两大机构、四大系统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参考资料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二. 教学设计 1、自我介绍(课件),介绍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职业生涯与课程的 关系。(10 分钟) 2、讲授新课:发动机总论。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叙述课件 3 分 钟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一《发动机总论》 一. 教案头

引入(任务)任务:发动机总论叙述课件 2 分 钟 教学内容(一) 教学内容(二) 教学内容(三) 往复活塞式 旋转活塞式 2. 按所用的燃料分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3. 按点火方式分 点燃式 压燃式 4. 按冷却方式分 水冷式 风冷式 5. 按活塞行程数分 二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 20 分 钟 30 分 钟 15 分 钟 两大机构: 发动机总论:两大机1、曲柄连杆机构讲授课件 构、五大系统(汽油机)2、配气机构 五大系统: 1、燃料供给系 2、润滑系 3、冷却系 4、点火系 5、起动系 1、上止点 2、下止点讲授教具 3、行程演示 4、气缸工作容积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5、燃烧室容积 6、气缸总容积 7、压缩比 8、排量 9、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类型1.按活塞的运动方式 分讲授课件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教程文件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班级 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教学系汽车工程系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4) 第二章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5) 2.1点火系统的分类 (5) 2.2点火系统的结构........... . (6) 第三章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 (7) 3.1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7) 3.2点火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7) 第四章点火系统的维护 (9) 4.1 主要内容 (9) 4.2 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0) 4.3点火器的检修 (12) 4.4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汽车”这一名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即点火系统。点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所以,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发动机许多常见故障都是点火时刻不准引起的,因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很大比例的发动机故障是由于点火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点火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本篇论文通过介绍常见的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并提出修理方法。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的高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2010 ~ 2011 学年度上学期 课程名称: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授课教师:计端 课程所属系(部):汽车与环境工程系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授课班级:2009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2、3班 2009汽车电子技术班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总学时:96 学分:5 使用教材:杨庆彪李佳音主编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教学方法、手段: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 主要参考书目: 1、邹长庚主编《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构造原理与故障 诊断(发动机部分)》北京理工版 2、(美)汤姆逊学习公司编《发动机机械和发动机性能 修理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3、李东江主编《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技巧》北 京理工大学出版出版

标题:课题一:发动机无法起动故障的检修 1.1燃油系统原理、点火系统原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能指出电控发动机各个系统主要部件的具体位置 3、初步了解电控发动机各系统的工作内容 4、熟悉电控发动机的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重点:能指出电控发动机各个系统主要部件的具体位置 教学内容及过程: 知识讲授: ※1、概论 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 二、国外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的概况 1、动力传动系统的控制 (一)发动机部分的电子控制 (二)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 2、底盘方面的控制 3、车身方面的控制 三、发动机电控系统控制内容 主要控制——汽油喷射(喷射量、喷射定时)、点火控制(点火时刻、闭合角、爆震的防止) 辅助控制——怠速控制、进气控制、排放控制等 四、发动机汽油喷射的发展过程 60S 机械式 67S K,KE,D,型 73S L型 79S 集中控制 80S TBI 83S 单点,a/n

电子点火系统常见故障及实例

电子点火系统常见故障及实例 3、1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 3、1、1汽车故障诊断的四项基本原则 1、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 2、先思后行、先熟后生的原则。 3、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原则。 4、先备后用、代码优先的原则 3、1、2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1、询问用户:故障产生的时间、现象、当时的情况,发生故障时的原因以及就是否经过检修、拆卸等。 2、初步确定出故障范围及部位。 3、调出故障码,并查出故障的内容。 4、按故障码显示的故障范围,进行检修,尤其注意接头就是否松动、脱落,导线联接就是否正确。 5、检修完毕,应验证故障就是否确已排除。 6、如调不出故障码,或者调出后查不出故障内容,则根据故障现象,大致判断出故障范围,采用逐个检查元件工作性能的方法加以排除。 3、1、3汽车故障点火系统故障检测 1、点火传感器(信号发生器)的故障检查。点火传感器如发生故障时,会使点火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过弱或无信号而不能触发电子点火器工作,造成整个点火系统不起作用。磁电式传感器的静态检查

主要就是气隙的检查与传感器线圈的检查。 (1)气隙的检查。其检查方法就是:将信号转子的凸齿与传感器线圈的铁心对齐,用塞尺检查之间的气隙;一般为0、2~0、4mm,若不合适应进行调整。有的无触'点分电器此气隙就是不可调的,有问题时只能更换。 (2)传感线圈的检查。其检查方法就是: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分电器信号输出端(感应线圈)的电阻,其阻值一般为250~1500Ω,但也有130~190Ω的。若电阻无穷大,则说明线圈断路;若感应线圈电阻过大、过小,都需要更换点火传感器总成。感应线圈输出的交流电压,可用高灵敏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挡进行测量,其值应为1、0~1、5V。 2、点火器(点火电子模块)的故障检查。电子点火器故障将使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减小或断流不彻底,造成火花弱不能点火,导致热车时失速,发动机不能启动,高速或低速时熄火。其故障检查方法如下。 (1)高压试火法。如果已确定点火传感器良好,可以直接用高压试火的方法来检查。将分电器中央高压线拔出,使高压线端距发动机缸体5mm左右瞧打火情况。或将高压线插在一各用火花塞上,并使火花塞搭铁然后启动发动机,瞧其就是否跳火。如果火花强,说明电子点火器良好。否则,说明电子点火器有故障。 对于磁电式传感器,可打开分电器盖,用螺钉旋具将导磁转子与铁心间做瞬间短路,瞧高压线端有否跳火。否则,说明电子点火器有故障。 对于光电式或霍耳效应式点火传感器,可在拆下分电器后,用手转动分电器轴时瞧有无跳火来判断点火器就是否良好。

浅谈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措施

浅谈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措施 汽车电控系统中,控制系统在不断扩大,精准度也在不断提高,且正在向着智能化的控制方向转变。现如今电控系统的复杂程度在不断提高,这就对汽车的安全系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在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上进行自动检测与诊断技术为整个电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提供全新的途径。 标签: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排除措施 汽车电子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了,同时也改善了汽车的动力与经济、安全与舒适性等方面。然而随着汽车的电子化控制不断加强,在电控系统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也就越来越困难,所以现代化的汽车除了在控制系统上进行设计的同时,相应的也增加了故障检修诊断的功能。 1 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具体方法 ECU是主要控制发动机的电喷部分,所以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要区分出故障发生的主要部位与特征。在ECU诊断系统一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汽车所发生的故障往往与电喷部分无关。这时就不能够盲目进行检查微机部分的电路。且电喷部分在汽车运行中安全可靠性比较高,很少发生故障,所以在汽车发生故障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拆开电喷部分的元器件,或私自拆开连接导线,只有明确发动机的点火系统无故障后才能够检查电喷系统,且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与要求。 1.1 汽车故障的线路抽线法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毛病时好时坏,所以,此时可以用夹钳将线束抽出,在发现导线磨损后,明确磨损处是否造成搭线事故,将导线修复后,故障即可排除。 1.2 汽车故障的元件振动法 此种是在汽车的正常行驶的过程中,才会发生的故障。受到震动的地方主要是连接器与配线等等。对于连接器来说,可以从水平与垂直的方向稍稍调整连接器的接头部位,而对于传感器来说,就应当要注意技巧与措施,有一些汽车在更换空气流量器后故障依然存在。而造成震动的原因基本上是进气系统与喷油系统出现的问题。此外汽车的发动机一旦发生故障还会造成怠速不良,这是由于在进气系统上存在漏气点,且喷油的控制开关不稳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的,此外喷油系统的不正常供油压力使得喷射雾化的质量不良,故障也是时好时坏,连接器与线路接触不良而拍到发动机的插接器时,故障又消失了等等也会造成汽车发动机产生故障。 2 汽车故障中几种常见的故障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 (4) 第二章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 (5) 2.1点火系统的分类 (5) 2.2点火系统的结构........... . (6) 第三章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 (7) 3.1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7) 3.2点火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7) 第四章点火系统的维护 (9) 4.1 主要内容 (9) 4.2 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0) 4.3点火器的检修 (12) 4.4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汽车”这一名词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后,给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增加了一定难度。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气缸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即点火系统。点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所以,点火系统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发动机许多常见故障都是点火时刻不准引起的,因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很大比例的发动机故障是由于点火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点火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因此,本篇论文通过介绍常见的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并提出修理方法。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的高压电(大约1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为了适应发动机的工作,要求点火系能按照发动机的点火次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火花塞以足够能量的高压电,使其两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 关键字:火花塞分电器分电器

汽车电控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实习报告

汽车电控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一)实习目的 1.巩固和加强汽车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学习正确使用检修设备和工具的方法; 3.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习要求 1.学会汽车常用检修工具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2.学会汽车的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测量 3.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4.理解汽车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习常用工具: (三)理解汽车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习常用工具: 万用表、故障码阅读器、集成电路芯片测试仪、示波器、工具包 二、实习基本内容 (一)入门知识讲授 1.了解检修实习的性质、任务及要求。 2.掌握检修设备和工具正确使用方法。 3.了解检修实习的安全和文明操作的注意事项。 4.讲授汽车电控系统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二)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当汽车电控发动机工作不正常,而自诊断系统却没有故障码输出时,尤其需要依靠操作人员的检查、判断,以确定故障的性质和产生故障的部位。笔者现将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总结为以下: 1.发动机不能发动 (1)故障现象:打开点火开关,将点火开关拨到起动位置,发动机发动不着。 (2)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 A.起动系统故障使发动机不能转动或转动太慢:①蓄电池存电不足、电极桩柱夹松动或电极桩柱氧化严重;②电路总保险丝断;③点火开关故障;④起动机故障;⑤起动线路断路或线路连接器接触不良。 B.点火系统故障:①点火线圈工作不良,造成高压火花弱或没有高压火花;②点

火器故障;③点火时间不正确。 C.燃油喷射系统故障:①油箱内没有燃油;②燃油泵不工作或泵油压力过低;③燃油管泄漏变形;④断路继电器断开;⑤燃油压力调节器工作不良;⑥燃油滤清器过脏。 D.进气系统故障:①怠速控制阀或其控制线路故障;②怠速控制发阀空气管破裂或接头漏气;③空气流量计故障。 E.ECU故障。 (3)诊断排除方法和步骤:①打起动档,起动机和发动机均不能转动,应按起动系故障进行检查。首先,检查蓄电池存电情况和极柱连接和接触情况;如果蓄电池正常时,检查起动线路、保险丝及点火开关;②踏下油门到中等开度位置,再打起动机。如果此时,发动机能够发动,则说明故障为怠速控制阀及其线路故障或者是进气管漏气,如果踏下油门到中等开度位置时,仍然发动不着,应进行下一步骤的检查;③进行外观检查。检查进气管路有无漏气之处;检查各软管及其连接处是否完好;检查曲轴箱通风装置软管有无漏气或破裂;④检查高压火花。如果高压火花不正常,应检查高压线、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电子点火器;⑤检查点火顺序是否正确;⑥检查供油系统的供油情况。在确认油箱有泪的情况下,检查燃油管中的供油压力;⑦检查点火正时及各缸的点火顺序;⑧检查装在空气流量计上的燃油泵开关的工作情况;⑨检查各缸火花塞的工作情况;⑩检查点火正时。如点火正时不正确,应进一步检查点火正时的控制系统;检查ECU的供电情况和工作情况,确定是否是ECU的故障。 2.发动机失速故障 (1)故障现象:发动机工作时,转速忽高忽低,这种现象即为发动机失速现象,其故障被称为发动机失速故障。 (2)故障原因:造成发动机转速忽高忽低的原因有燃油喷盘系统的故障,也有点火控制系统的故障,还有进气系统的故障。常见的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进气系统存在漏气处。如各软管及连接处漏气,PVC阀漏气,EGR系统漏气,机油尺插口处漏气,机油滤清器盖漏气等;②空气滤清器滤芯过脏;③空气流量计工作不正常;④燃油喷射系统供油压力不稳。如油管变形,系统线路连接接触不良,燃油泵泵油压力不足,燃油压力调节器工作不稳定,燃油滤清器过脏,断路继电器触点抖动等;⑤点火正时不正确;⑥冷起动喷油器和温度正时开关工作不良;⑦ECU故障。 (3)诊断排除方法和步骤:①检查进气管路有无漏气现象。检查各软管及接接头处、PVC阀管子、EGR系统、机油尺插口、机油滤清器盖;②检查供油压力。检查油箱中燃油是否过少,检查燃油管内的压力是否不稳。具体方法与检查发动机不能发动时相同; ③检查空气滤清器滤芯是否过脏;④检查点火提前角;⑤检查各缸火花塞工作情况; ⑥检查冷起动喷油器和温度一时间控制开关的工作情况;⑦检查空气流量计的输出电压及与发动机工况的变化关系;⑧检查喷油器的喷油情况;⑨检查ECU的工作情况。 3.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