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杜仲产业发展概述

贵州杜仲产业发展概述

贵州杜仲产业发展概述
贵州杜仲产业发展概述

贵州中药材概况.docx

贵州中药材概况 品种优势贵州省是中药资源大省,特定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药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而且质量好;复杂的地质条件,地下矿藏丰富,蕴藏着许 多矿物药。据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省现有中药品种4802 种,其中植物药 材 4419 种、动物药材 301 种、矿物药材 82 种,中药材种类数位居全国首列。中药材蕴藏量达 6500 多万吨,民族药品种 1500 余种。属贵州省的道地药材有天麻、杜仲、厚朴、黄柏、半夏、石斛、何首乌、天然冰片、重楼等数十个品种。目前,全省已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 77 个,种植面积达 200万亩。 珍稀名贵品种:珠子参、虫草、艾片、麝香、牛黄、穿山甲等。 道地品种:天麻、杜仲、石斛、厚朴、黄柏、首乌、胆草、天冬、黄 精、银花、桔梗、吴茱萸、黔党参、五倍子、半夏、桃仁、雷丸、南沙参、毛慈姑、马槟榔、仙茅、冰球子、白及、重楼、茯苓、朱砂、水银、明雄黄。 家种(家养)品种:野变家及引种成功,并能提供一定商品的大约有 80种。主要有天麻、杜仲、厚朴、黄柏、吴茱萸、金银花、乌梅、茯苓、 石斛、五倍子、白术、云木香、麦冬、山药、菊花、牛膝、桔梗、白芷、瓜 蒌、红花、延胡索、女贞子、干姜、大黄、泽泻、生地、玄参、丹皮、香橼、 无花果、紫苏、白芍、鱼腥草、艾纳香、板蓝根、砂仁、大力子、枳壳、栀 子、木瓜、薏苡、荆芥、火麻仁、莱菔子、三尖杉、喜树等。 贵州中药材发展现状目前,贵州省中药材家种栽培品种在原有 40余种基础上,又增加了如下近40 个品种:淫羊藿、半夏、太子参、天冬、黄精、重楼、百合、薏苡、瓜蒌、姜黄、射干、玉竹、冰球子、毛慈姑、

银杏、喜树、丹参、头花蓼、芦荟、五倍子、薯蓣、玫瑰、百合、浙贝母、 北板蓝根、白花前胡、柴胡、白及、灵芝、草乌、知母、猫爪草、花椒、 姜、山苍子、大果木姜子、金铁锁、倒提壶、苦荞头、乌骨鸡、鹿、乌梢 蛇等。 其中,经国家中医药局考察后在贵州建立定点药材生产基地13 个品种,18 个基地,这些品种是石斛、半夏、杜仲、龙胆、茯苓、吴茱萸、天冬、黄精、金银花、苦荞头、冰球子、白芍、桔梗,支持资金达250 万元(不含地方匹配资金)。 "十一五 "期间,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拟达150 万亩。 大方县中药材发展概况 大方特殊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孕育着极其丰富的中药材资 源,是贵州乃至我国著名的传统药材产区。按上世纪 80 年代大方县中药普查资料记载,全县自然分布的中草药植物就达1583 种,另外还有药用动物62 种、药用矿物15 种,同时,由于自然环境 特殊,大方县的原产中药材品质普遍较好,如天麻、龙胆草、半 夏、杜仲等知名地道药材在上世纪就被批准属于国家出口免检产 品,“大方天麻”更是驰名海内外。 2008年,“大方天麻”被正式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产品,2009 年,大方县被国家食品工 业协会授予“中国天麻之乡”称号。 一、大方县中药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 ,大方县成立了中药办等管理机构,并相继出台了《关于 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及补充意见》、《关于推动中药产业发

最终印刷版: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20170912

20162030 国家林业局2016年12月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又名思仲、思仙、仙仲、木棉、丝棉树、玉丝皮等,为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植物,单属单种。它是在第四纪冰期来临后,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相继消失、仅在中国中部存活至今的地质史上残留下来的孑遗植物、是“活化石”植物、也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杜仲橡胶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有效地推动了杜仲产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国家发改委调整项目指南将“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培育列入农林产业支持范围。2014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明确将杜仲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木本油料树种。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启动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与此同时,国内外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科研攻关,选育出了一批高产杜仲橡胶(亚麻酸油、药、雄花)良种,在高效栽培、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加工技术和装备、产品开发等方面,特别

是近几年来在杜仲橡胶提取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杜仲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杜仲产业的科学化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杜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合理开发我国特有的杜仲橡胶资源,有利于扭转我国天然橡胶供应受制于人的状况;杜仲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将在未来形成以杜仲为基础工业原料,直接产值数千亿元、间接关联产业产值达到万亿元的绿色产业集群;杜仲产业的新型化发展,将有利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让百姓切实享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惠。为贯彻落实国家重要决策部署,促进我国杜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

贵阳大数据产业概况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概况 大数据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产物,它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复杂、内容变化快的特征,蕴含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机会,将改变新一轮产业格局,推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作为新兴产业业态,大数据产业在国内外尚未形成垄断,整个行业正处于积极的竞相发展布局阶段。 贵阳市发展大数据产业,建设大数据基地,推进大数据应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等的重要举措,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具体抓手,是依托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和贵安新区大数据基地,发挥区位和环境等特色优势的科学选择。 贵阳市贵安新区作为国务院2014年1月6日批复同意设立的国家级新区,肩负着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是带动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大平台,是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大引擎。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以下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生态条件优越。贵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生态示范城市效应,贵安生态条件也很优越。贵阳市气候凉爽,周边年平均气温15.1℃,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清新,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清新空气负氧离子标准的上限。纬度合适,处于北纬26度,与埃及的开罗、印度的新德里、美国的夏威夷大体相当。海拔适中,在l000米左右,紫外线辐射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少的地区之一,非常适合人居。灾害罕见,没有发生过地震、台风等。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地区,贵阳市周边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能有效提升信息网络设备的“安全系数”,对世界上高智商、高知识、高投资、高收入的人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是产业要素保障能力强。贵州省电力充沛,能源富足,是“西电东送”的起源。贵州省水资源丰富,电力水火并济,稳定可靠。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贵州省物流逐步通畅,交通日益便捷。生活生产配套环境相对优越。贵阳市拥有相对较好的生产、生活和产业配套环境,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法律、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 三是大数据产业支撑基础好。运营商大数据中心奠定产业发展基础。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相继开工建设,其中: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用地500亩,总投资70亿元,中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

中药杜仲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杜仲的功效与作用 1、《药性论》记载:杜仲主肾冷精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2、《陕西中草药》记载:杜仲治高血压:一杜仲、夏枯草各五钱,红牛膝三钱,水芹菜三两,鱼鳅串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二杜仲、黄芩、夏枯草各五钱。水煎服。 3、《玉楸药解》记载:杜仲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 4、《本草再新》记载:杜仲充筋力,强阳道。 5、《本草求真》记载:杜仲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且性辛温,能除阴痒,去囊湿,痿痹瘫软必需,脚气疼痛必用,胎滑梦遗切要。若使遗精有痛,用此益见精脱不已,以其气味辛温,能助肝肾旺气也。胎因气虚而血不固,用此益见血脱不止,以其气不上升,反引下降也。功与牛膝、地黄、续断相佐而成,但杜仲性补肝肾,直达下部筋骨气血,不似牛膝达下,走于经络血分之中,熟地滋补肝肾,竟入筋骨精髓之内,续断调补筋骨,在于曲节气血之间为异耳。独怪今世安胎,不审气有虚实,辄以杜仲、牛膝、续断等药,引血下行。在肾经虚寒者,固可用此温补以固胎元。若气陷不升,血随气脱而胎不固者,用此则气益陷不升,其血必致愈脱不已。 6、《活人心统》思仙散记载:杜仲治腰痛:川木香一钱,八角茴香三钱,杜仲(炒去丝)三钱。水一钟,酒半钟,煎服,渣再煎。 7、《神农本草经》记载:杜仲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

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8、杜仲配续断,功能补肝肾,利腰膝,固冲任,常用于肝肾不足所致诸症。 9、《本草汇言》记载:杜仲治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川杜仲四两,小茴香二两(俱盐、酒浸炒),车前子一两五钱,山茱萸肉三两(俱炒)。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 10、杜仲配牛膝,补肝肾及强筋骨之力增强,常用于治肝肾不足的腰腿疼痛及两足无力等症。 11、《日华子本草》记载:杜仲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12、《名医别录》记载:杜仲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13、杜仲配补骨脂,温补肾阳力增,兼补脾、肝,既涩下元,又固冲任,常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之阳痿,腰膝冷痛及下元不固之滑精遗尿,亦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胎动不安及脾肾阳虚泄泻等症。 14、《本草正》记载:杜仲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 15、《圣济总录》杜仲饮记载:杜仲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杜仲(去粗皮,炙,锉)一两半,芎藭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上三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汗出慎外风。 16、《药品化义》记载:杜仲沉下入肾,盖肾欲坚,以苦坚之,用此坚肾气,强壮筋骨,主治腰脊酸疼,脚膝行痛,阴下湿痒,小便余沥。东垣云功效如神应,良不爽也。牛膝主下部分,杜仲主下部气分,

贵州省概况

贵州省情总结 第一章 一、贵州的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第二章 一、地理环境 贵州是位于云贵高原东部 四川,重庆 + 云南——贵州——湖南 + 广西 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的山区自然条件。 1.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岩溶地教多。 2.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第一、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以西平均1500米以上,最高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高峰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 第二、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一线向东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800-1500米 第三、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

边缘地区。800米以下,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低峰在东南部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8米。 一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占61.9%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跌水、悬挂泉、喀斯特湖。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 二地貌类型:92.5%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7.5% 1.北部大娄山,赤水和乌江分水岭1000-1500米 2.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2572米,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的成员。黔金丝猴的生存区。 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韭菜坪2901米 4.中部有苗岭,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雷公山,2178米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物种基因库” 大娄山 + 乌蒙山——苗岭——武陵山 三、地理差异: 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区。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

杜仲系列产品开发项目

杜仲系列产品开发项目 项目内容 实施杜仲“三级开发”,需要建酒、粉、胶、板四条标准化生产线,为便于生产,杜仲粉、杜仲胶、杜仲板三条生产线将在县城进行建设,杜仲酒生产线在河夹乡新建。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1、项目提出的依据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杜仲系列产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寻求各种保健品,以达到延年益寿,促进健康的目的。这样,医学家就把眼光转向了杜仲;二是随着三叶橡胶资源及供给的日益紧缺,人们期盼着新的胶源物质,特别是温带胶源物质,以期满足用胶需要。这样,化学家也把眼光转向了杜仲;三是随着高科技研究的深入,人们不断探寻着新材料,以期承载新功能,这样,科学家把眼光转向了杜仲……人类需要推动着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其中重点需要的是杜仲的各种制品。 为加快杜仲发展和综合利用步伐,我国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采用高新技术,在不与中药材争杜仲皮的前提下(现代医学院研究证明:杜仲叶与杜仲皮的成分基本一致,其药理作用大致相同),把无人利用的大量杜仲落叶变废为宝,研制出一系列杜仲新产品,并相继获得专利。为了使各科研单位开发利用杜仲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国务院确定由农业部牵头,成立了中国杜仲开发协会。该协会又根据各科研单位研究的成果,于九十年代初正式向国务院提出了杜仲系列开发的“三级开发”战略,并负责组织实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批准。鉴于郧西杜仲发展已形成规模,郧西县于一九九三年秋特邀了中国杜仲开发协会秘书长陈光友同志到我县实地考察并汇报了杜仲资源的发展情况和开发前的准备情况。回家后,陈主任在协会常务理事会上报告了郧西的杜仲资源情况以及开发加工的条件,认定郧西河夹黑山杜仲基地是全国连片成块种植杜仲面积最大的一块,管理最好的一块。会议决定把郧西列为全国发展与开发杜仲的重点县之一,并行文批准在郧西县新建全国第二家杜仲综合加工厂。 杜仲综合开发,就是利用回收的杜仲落叶进行杜仲“三级开发”,生产系列产品,其开发的思路是: 第一级:生产杜仲粉和杜仲酒 利用回收的杜仲落叶,将其中的益人素提取制成杜仲干粉或利用杜仲落叶与大曲基酒配制杜仲酒,实现一级开发。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规划(-)》精神,按照《陕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为加快我市中药产业发展,依据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按照“科技引领、龙头带动、市场运作、项目支撑、突出优势、循环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和推进两大体系建设,我市中药产业总体实现增规模、调结构,促进中药产业产值稳步增长的规划目标。 . 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结构稳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中药产业体系趋于完善,产业链逐步壮大,调结构成效显著。我市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标准化工程建设居全省首位,汉中天麻、汉中猪苓规范化种植技术全国领先,天麻、元胡、附子个单品种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强力定眩片”实现单品药品销售过亿元。年,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我市中药产业优势与特色更加凸现,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中药材种植业稳步发展,推动农业倍增贡献明显

“十二五”末,我市中药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较“十一五”增加个百分点;中药材种植业收入亿元,较年增长;中药材种植户超过万户,药农户均收入万元,比“十一五”增加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万亩,其中天麻、附子、元胡、猪苓等草本菌类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山茱萸、杜仲、银杏、厚朴等木本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采收面积万亩。建成山茱萸、天麻、西洋参、杜仲、猪苓、元胡、附子等优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个,规范化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企业达家。中药种植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增收途径之一。 . 中药加工工业进一步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年,我市中药加工企业个,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其中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家,个剂型、条生产线通过认证;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个,中药保护品种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家。“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医药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约亿元,已有汉王药业等余户制药企业进驻医药园区,生产药品剂型种、品种个。年实现销售额约亿元,利税亿元。中药加工工业比较效益明显,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汉王药业生产的“天麻片”获全国银奖,“强力定眩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汉王”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汉江药业合作研发二类新药“肾炎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丙酰奋”通过了认证。城固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开发皂素中间体产品种,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甾体激素医药中间体生产和供货商,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杜仲的滋补效果,食用过的人都知道。但是杜仲即使滋补效果再好,功效再多,我们也不可以忽视它的禁忌。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杜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知识,欢迎阅读。 杜仲的禁忌 杜仲的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功用广为人知、但它的副作用却往往被忽视。一般说,服用剂量每次6~15克。 但服用较大剂量的杜仲或杜仲复方后出现头晕、疲倦乏力、心悸、嗜睡等现象;严重者会呼吸减弱、抽搐、昏迷。 头晕、疲倦乏力、心悸、嗜睡 杜仲适用于筋骨失养之腰痛、肝肾不足,对于低血压、虚火旺及实证、热症就不适用。另外,杜仲还具有持久降压和利尿作用。 杜仲有一定的适应症,既不是人人皆宜,更不是多多益善,而应该合理的适量服用,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之下。 心率过缓者忌用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简称ATP,是一种辅酶,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几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可以用,但是,唯独心率过缓病人不能用ATP。 医学研究发现,ATP能影响心室率和心脏的传导,可抑制心脏、窦房结的正常工作,使其发出的冲动频率减慢,传导的时间延长,导致心跳的节律变慢。

大量注射ATP,可能产生过早搏动、心律紊乱、血压下降、眩晕等。心率过慢的心脏病人,使用ATP,会进一步减慢心率,加重病情甚至发生危险。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 调节血脂 杜仲树叶制成的杜仲茶可以很好的降血脂,对于高血压人群也是有很好的作用。 治便秘、调胃肠 杜仲茶中含有的桃叶珊瑚甙,能够保护肠壁,剥离肠壁沉积的废物,保持正常新陈代谢,对治疗便秘、调节肠胃有很好的功效。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杜仲雄花中富含的多糖类活性物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双向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调节心血管功能 杜仲雄花里面含有的榭皮素成分,能有效调节心脑血管健康,对于心脏病的治疗也是很有好处。 美容养颜 皮肤的老化主要是皮肤下面真皮细胞间的胶原蛋白质失去弹性所致,杜仲雄花中含有的天然活性成分。 可延缓原蛋白质的衰老,加速胶原蛋白质的新陈代谢,提高胶原蛋白质的合成能力,从而防止或推迟皮肤起皱及老化,增加皮肤光泽。

贵州省及贵阳市概况

贵州省概况 大约在距今1万年,贵州进入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日渐兴盛,骨角器也更加多样、精巧。秦以前,境内散居史书所称“南夷”的部族与部族联盟。当时,中原人对之习惯称国(大者)或邑(小者),其中以牂牁(普通话音zāng kē)国最大。牂牁国衰裂后,夜郎国兴起。夜郎开始步入“耕田,有邑聚”的定居农耕社会。秦时,派常在夜郎区域开五尺道,修驿站,置夜郎、且兰等五县。今省境分属黔中、象、巴、蜀诸郡。 汉武帝时,各部族纷纷去国号而归附汉朝。夜郎境内置牂牁郡,领十七县,进行戍边屯垦,又募豪民入黔垦殖。三国时,诸葛亮经营“南中”,“夷汉粗安”。 晋代以后,黔西地区隶属彝族奴隶制的罗殿王国管辖。罗殿王国的兴起促进了黔西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唐时,置黔中道,领有经制州十,大羁縻州六,小羁縻州数十。“羁縻州”系由土著民族首领代管,在政治上受中央封建王朝控制,经济上有一定独立自主权的地方民族政权。唐代已开始栽培茶树、油桐和漆树。 宋时正式以“贵州”为行政区划名称载入史册。唐、宋时,军屯和民屯交织进行,入黔汉人渐增,农垦事业日盛。屯垦范围沿以下移民路线迅速扩展:一是溯沅江而上进入黔东;二是溯乌江进入黔东北;三是沿赤水、綦江河谷进入黔北;四是沿四川永宁河谷进入黔西北。 元时,今省境分别隶属湖广、四川、云南行中书省。 明置贵州都指挥使司,管理军事。明永乐十一年(1413),正式建立贵州布政使司,为贵州建省之始。 清雍正五年(1727),又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属县;广西红水河以北之地(今安龙、贞丰两县)和荔波县;湖广之平溪(今玉屏)、天柱之地划入贵州,基本形成了今贵州省疆域。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行政区划现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以及13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个特区 地级市: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毕节铜仁 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县级市:都匀凯里兴义赤水清镇仁怀福泉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人才、资金、数据资源的吸引力显着增强。各类政策叠加效应日益显现,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大数据发展高度重视,将大数据作为贵州省的战略重点之一,为加快招商引资、加速资源集聚、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2.贵州省重视电子信息产业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产业基础 近年来,贵州省日益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先后出台《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宽带贵州”行动计划》、《贵州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贵州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

杜仲的功效

杜仲的功效、作用与食用 A、杜仲的功用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尿频,小便余沥,阳亢眩晕,风湿痹痛,阴下湿痒,胎动不安,漏胎小产。 【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如杜仲降压茶 2、利尿作用 3、其他作用 【性味】甘微辛,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用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宜忌】 宜:中老年人肾气不足,腰膝疼痛,腿脚软弱无力,小便余沥者宜食;妇女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胎漏欲堕及习惯性流产者保胎时宜食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行走过迟,两下肢无力者宜食;高血压患者宜食。 忌:杜仲性味平和,补益肝肾,诸无所忌。 【杜仲功用】 将血压、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气。适用于: 1、肝肾亏虚:证见眩晕、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多见于高血压病、眩晕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脏疾病、脊髓灰质炎等。 2、肾气不固:证见尿频或尿有余沥、阴下湿痒、阳痿、孕妇体弱、胎动不安或腰坠痛等。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 3、用于慢性关节疾病、骨结核、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而出现肝肾亏虚征候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阴虚火旺者慎服。 作用: ①降压作用如杜仲降压茶 ②利尿作用 杜仲的各种制剂对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且无"快速耐受"现象。对正常大鼠、小鼠亦有利尿作用。杜仲中含钾0.4%,故推论利尿可能与钾有关。 ③其他作用 临床使用杜仲浸剂,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所降低,并改善头晕、失眠等症状,大剂量(20~25克/公斤/日)杜仲煎剂给狗灌胃,能使其安静、贪睡,不易接受外界刺激。大剂量对小鼠亦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杜仲对大鼠和兔的离体子宫,均能抑制脑垂体后叶所引起的兴奋作用,而使子宫松弛,但对猫的离体子宫反呈兴奋作用。曾有人报告杜仲煎剂在试管中对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醇浸剂似能减少大鼠肠道中胆甾醇的吸收。 杜仲树叶中含有杜仲胶、松脂醇二葡萄糖甙、山奈酚、杜仲甙、筋骨草甙、雷扑妥甙、哈帕甙乙酸脂、半乳糖醇,另外还有一些微量元素锌、铜、铁、钙、磷、锰、铅等。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杜仲可增强小鼠红细胞SOD的活力,并增强其肾上腺重量。杜仲可使低下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提示杜仲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杜仲中富含的多种微量元素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系统、生长发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抗衰老有

贵州地质概况word版

贵州地质概况 贵州位于华南板块,跨上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和右江造山带3个次级大地构造单元。由于漫长地质历史岁月壳幔作用和板块运动,发生了多种地质事件,铸就了贵州复杂纷繁的地质图像,并以“沉积岩王国”、“古生物宝库”著称于世。具有地层发育齐全、碳酸盐岩广布、沉积类型多样、古生物化石丰富、岩浆活动微弱、变质作用单一、薄皮构造典型、地壳相对稳定等特点。 (1)地层 本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厚约30000m。地层的生物地理区系多样,寒武系至中三叠统以古地中海区生物群为主,次为澳大利亚太平洋区生物群;上二叠统则为华夏植物群;三叠系(海相)属特提斯-扬子动物群。地层的组份较为复杂,中元古界为海相火山-沉积岩系,中部发育有枕状玄武岩。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和南华系以陆源硅质碎屑岩为主兼有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火山岩;震旦系则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及陆源细屑岩。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次为硅质陆源碎屑岩;志留系下统主要为硅质陆源碎屑岩兼夹生物碳酸盐岩。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和下中二叠统均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硅质陆源碎屑岩;上二叠统贵州西部为峨眉山玄武岩及陆源碎屑含煤岩系,东部和南部则为海相碳酸盐岩。中生界扬子区三叠系下统至上统下部为海相碳酸盐岩,右江区以陆源碎屑浊积岩为主;上统中上部则为陆相硅质碎屑岩;侏罗系至白垩系下统为紫红色碎屑岩;上白垩统则以紫红色粗屑沉积为主。新生界古近系为紫红色砂砾岩;新近系则为含砾泥岩及粘土岩;第四系为多种成因类型的砂、泥、砾及钙华等堆积物。 (2)岩浆岩 贵州的岩浆岩分布较零星且面积不大,但岩类复杂、期次较多。中元古代在梵净山区以海相枕状玄武岩为主,并有同源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岩床,以及末期花岗岩。新元古代早期九万大山区海相玄武岩、同源的镁铁质岩岩墙,以及过铝花岗岩。早古生代中晚期在黔东有偏碱性超镁铁质岩。晚二叠世贵州西部为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及同源辉绿岩床。中生代中晚期在黔西南为偏碱性超铁镁质岩。 (3)变质岩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调度机制 -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 调度机制 根据省领导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工作,特制定本机制。 一、工作要求 围绕全省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和发展数字经济的工作部署,建立健全省、市、县纵向联动、各部门横向互动的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调度体系,不断强化产业运行监测,分析预判产业发展态势,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省委、省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促进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机制 (一)日常调度机制 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分别结合自身职能,负责定期监测调度本领域、本地区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情况,并汇总到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定期汇总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各地区及重点企业调度情况,并向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书面报告。

省统计局根据现有统计体系和对口渠道,向省有关部门提供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相关统计数据,并指导各市(州)、贵安新区统计部门,向市级有关部门提供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相关统计数据。 (二)信息发布机制 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根据产业监测、调度、分析情况,每月16日左右编制“一报两表”,即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报告(包括全省及各市州情况)、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指标表、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重点企业直调表,7月份编制半年运行报告,次年1月份编制年度运行报告,上报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通报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重要产业运行动态和重大事件,以及指标欠账多、运行问题大、工作开展不力的,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及时上报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并通报。 (三)调度会议机制 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定期组织召开工作调度会议,分析全省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运行情况,找准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解析

杜仲茶以杜仲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叶为原料,在杜仲叶初长成或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将开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以做杜仲茶,其中嫩芽杜仲茶品质最高。经传统茶叶加工及中药饮片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健康饮品东方神韵杜仲茶,品味微苦而回甜上口,常饮有益健康,睡前喝一杯特好,无任何副作用,保健价值极高,饮用方便。 目录 一、杜仲茶概述 6、营养医药 7、保健价值 3、辨别杜仲茶的方法以及饮用的注意事项 展开 一、杜仲茶概述 1、历史传说 根据中国古书记载,「杜仲」的名称由来,是一位名为杜仲的人,发现喝了某种树的树皮煎出来的汤汁之后,身体变得十分轻盈,而且病痛消除,体力也恢复了。所以就将这种树称为杜仲树。 古时候,有位叫杜仲的大夫,一天他进山采药,偶尔看见一棵树的树皮里有像“筋”一样的多条白丝“筋骨”。他想人若吃了这“筋骨”,会像树一样筋骨强健吗?于是,下决心尝试。几天后,不仅无不良反应,反而自觉精神抖擞,腰、腿也轻松了,他又服用一段时间后,结果奇迹出现了,不仅身轻体健,头发乌黑,而且得道成了仙人。人们知道了这种植物后,把它叫“思仙”、“思仲”,后来就干脆将它唤作“杜仲”。 2、茶叶简介 杜仲又名丝连皮、扯丝皮、丝棉皮、玉丝皮、思仲等,属落叶乔木。杜仲是我国特有树种,经济价值很高,资源稀少,被我国有关部门定为国家二级珍贵保护树种。 杜仲叶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7-15cm,宽3.5-7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成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质脆,搓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气味,味微苦。杜仲鲜叶比茶鲜叶硬而大,梗较长,除幼叶外,不易做成具有茶叶样的条索。 主要产地:杜仲主产于湖南张家界、云南、陕西、贵州、湖北神农架地区,河南洛阳等省,近年来浙江也有引种。

贵州省情简介

第一章贵州省情介绍 地理地貌 贵州省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份,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居全国第十六位。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出露)面积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气候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5℃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1月平均气温为3~6℃,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暖和。年均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多集中在夏季。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其中西南部的晴隆县,年均降雨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县和毕节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日照时数在1200~14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年相对湿度高达82%,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各地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是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少见,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人口和民族 2004年末,贵州总人口3903.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03%。在全省总人口中,市镇人口占24%;乡村人口占76%;农业人口约占85%;非农业人口约占15%。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少数民族有9个: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和白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1%。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人口的49.8%,布依族人口占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3%,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55.7%,水族人口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3.2%。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比重为12.4%。 行政区划 全省现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4个地级市和黔东南、黔西南、黔南3个自治州以及毕节、铜仁2个地区,共有56个县、 11个自治县、9个县级市、10个市辖区、2个特区和697个镇、760个乡(其中含253 个民族乡)、82个街道办事处。省会为贵阳市。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 发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资源综合利用 【发布部门】822030301 【发布日期】2014.07.10 【实施日期】2014.07.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 门、各直属机构: 大数据是大产业、大机遇、大红利,发展大数据产业是我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现实选择,是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深入贯彻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

年)》和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推动我省大数据产业快速健康发 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原则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优势聚资源,以资源引企业,以市场换产业,以应用促发展,围绕大数据全生命周期,重点打造基础设施、系统平台、云应用平台、增值服务、配套端产品五个产业链层级,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推动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为全省实现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 型、推动跨越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原则 ——顶层规划、协同发展原则。规划是方向。加强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推动大数据发展与应用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合力。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布局贵阳市、贵安新区“双核”,其他市州多点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打破数据分割和利益壁垒,坚持统一系统平台和政府数据统一存储、政府数据统一管理、系统平台统一运营“四个统一”,推进政府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放和利用。 ——应用驱动、创新引领原则。应用是核心。坚持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应用、数据、技术”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推动技术产品、应用模式、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协同创 新,促进产业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开放互通、确保安全原则。数据是基础。通过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吸引社会数据向贵州汇聚,引进一批国家级数据库、行业数据库和大型企业数据库,培育面向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