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支井钻井技术.ppt
- 格式:ppt
- 大小:3.97 MB
- 文档页数:48
哥伦比亚科罗拉多油区多分支井钻井技术评价本文是对哥伦比亚科罗拉多油区应用多分支井钻井技术可行性的研究,针对该油区分析了三种井身结构设计,通过对比该油区的经济回报率,确定最适合科罗拉多油区的设计类型。
标签:哥伦比亚;多分支井;钻井工程;完井1 多分支井简述多分支井技术是指在1口主井眼的底部钻出2口或多口分支井眼(二级井眼),可以在1个主井筒内开采多个油气层,实现1井多靶和立体开采。
多分支井是钻井领域的重大技术之一,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提高原油产量。
1.1 多分支井的意义多分支井可以从老井也可以从新井再钻几个分支井筒,实现原井再钻,可充分利用油区已有结构设施,不仅可用于生产,还能用来向油层注入液体,或者取样。
其主要优越性如下:①增大井眼与油藏的接触面积,扩大泄油面积,改善油藏动态流动剖面,降低锥进效应,从而提高采收率;②多个分支共享井口和上部井段,可缩短钻井时间,减少了钻进时间,提高了钻井效率;③减少环境污染。
钻井井段减少,从而减少泥浆及岩石碎屑的处理及其带来得污染,减少环境污染。
1.2 多分支井技术发展历史分支井技术是水平井、侧钻井技术的集成和发展。
从分支井筒的意义上讲,分支井最早为侧钻井,而开始打侧钻井的目的是重新使新的生产井底生产,而原来的井底不生产。
后来,人们开始期望侧钻井和原来的井底都可生产,并且开始钻多个侧钻井,这便是现在意义上的分支井。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科学家亚历山大·葛列格严对美国科学家L.Yuren的“增大储层井眼半径就能提高产量”的观点做进一步研究,指出“对储层井眼进行分支以增大储层裸露面积”的理论。
1953年,葛列格严把理论应用于No 66-45油井,该井的产油层是水平段,油层厚度33-197英尺。
钻至1886英尺后裸眼钻开了一个新的分支。
完井后,从造斜点开始有水平距离446英尺的新产油段。
这是第一口有记录的多分支井,葛列格严也成为公认的多分支井技术的创始人。
油气田分支井钻井技术及应用摘要:伴随着分支井技术的研究试验逐渐展开,目前国外此技术已成熟应用于油田开发,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介绍了分支井的基本钻完井方法。
关键词:分支井完井侧钻一、引言多分支井是指从一主井眼中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支井眼的井。
通常把两个或多个分支井眼钻在同一层的叫多底井,钻在不同油层的叫分支井。
国内把两种类型的井都称为多分支井。
分支井可以开采低产难采储量,提高最终采收率,降低钻井投资和吨油开采成本,整体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非常适用于水锥造成的死油区和阁楼油、透镜体油气藏、薄油气藏及低渗透油藏、高粘度稠油藏、天然裂缝油气藏、致密砂岩油气藏、自然沥青油藏、边际油藏等。
分支井经济上还具有充分利用老井眼和降低每钻开单位长度油层所需的总进尺、减少占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平台数量、减少地面采油管线成本、降低废弃物、钻井液、钻屑的处置费用的优点。
二、分支井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支井的理论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提出来了。
早在50年代,前苏联就曾采用涡轮钻具钻成一口十翼分支井,油气产量最高增加17倍。
截止1990年,前苏联共钻111口分支井。
90年代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家开始钻分支井,据美国his能源集团统计1999年5月美国已完成三千八百多口分支井。
多分支井活动日益频繁,并代表了未来发展趋势。
它被国际石油专家们确立为21世纪初最具发展潜力的八项钻井新技术之首。
被中国石油专家评为2001年国际十大石油科技进展之一。
国内最早的分支井钻井技术尝试是1960年玉门油田在老君庙地区的浅井上钻成的四分支井。
四川油田在1965~1966年间钻成两口分支井。
国内多分支井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主要是在胜利油田、辽河油田、新疆油田、地矿部第六普查勘探大队和海洋石油总公司渤海石油公司。
三、分支井的关键技术特性分支井技术在定向井和水平井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一个分支井眼以后的分支井眼的钻井技术和完井技术。
其中难点是完井技术,目前多分支井技术进展论坛按完井状况将多分支井分为六级。
分支水平井防砂工艺技术的应用研究3梅明霞 高雪峰 智勤功 卫然 孙秀钊 (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卢 刚(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Ξ 摘要 目前分支水平井防砂工艺在国内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支水平井防砂工艺技术,能够满足51/2in 、7in 井筒分支水平井防砂工艺技术要求,介绍了分支水平井防砂管柱的结构设计的理论研究,胜利油田第一口防砂分支水平井的现场试验,从射孔工艺技术、防砂管柱、效果分析阐述了分支水平井防砂技术的应用。
主题词 水平井 防砂 工艺 射孔 分支井是指在一个主井眼内钻出两个以上的井眼,主井眼可以是直井也可以是斜井或水平井。
针对胜利油田疏松砂岩的地质特点,在水平井、侧钻水平井防砂工艺的基础上,开展了分支水平井防砂工艺技术研究工作,采用管内射孔滤砂管防砂工艺技术成功地对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第一口分支水平井(桩1-支平1井)实施了防砂作业。
利用分支水平井防砂工艺技术,控制更大面积储量,控制底水锥进,改善疏松砂岩油藏开发效果,提高产能及采收率,收到了初步效果。
这是胜利油田,也是国内第一口防砂分支水平井,填补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目前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支水平井防砂工艺技术,能够满足51/2in 、7in 井筒分支水平井防砂工艺技术要求。
1.防砂管柱结构设计111 工艺原理分支井防砂工艺运用滤砂管防砂原理,对进入分支井内的液体进行分级过滤,将一定粒径范围内的地层砂挡在滤套环空及炮眼附近,形成稳定砂桥,达到防砂产油的目的。
112 防砂管柱结构(1)基本结构。
分支水平井防砂管柱由丝堵+扶正器+金属毡滤砂管+封隔器组成。
一般要求金属毡滤砂管覆盖油层上、下限度为3~5m 。
(2)金属毡滤砂管最大外径和长度设计。
防砂管柱能否顺利下入到油层设计位置,取决于金属毡能否顺利通过造斜段和水平段。
在水平井套管内径确定的条件下,造斜段由于曲率半径对滤砂管通过时最大长度和外径给予限制,为了保证防砂管柱不被破坏,应进行设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