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条件分析(一)

  • 格式:docx
  • 大小:15.67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型城市转型条件分析(一)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类特殊的城市类型,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经济发展的基础受到影响,必须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因此,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国际国内条件十分必要。随着国际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发达国家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已成功转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还存在许多问题,但许多城市已经在努力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统称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由于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所以也称“矿业城市”。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森林资源虽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可再生的时间过长,从这个意义将其视为不可再生资源,森工城市则列为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之所以冠之以“资源型”,是因为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支柱性或主导性的地位,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其兴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般而言,对资源开采依赖性较强的资源型区域,在资源开采逐步减少甚至枯竭后,可能出现两种结局:一种是如果没有发展相应的产业来弥补资源型产业的萎缩,那么该区域就可能逐步走向衰落。假如资源型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的份额非常大(比如90%以上),那么随着资源的不断枯竭,其县区内的城镇将不复存在,即出现所谓的“矿竭城亡”。另一种结局是由于资源枯竭或市场形势的变化等原因,在资源开采减少的同时,该区域逐步发展了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接续产业是资源型产业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替代产业则是新产业对于资源型产业的更新和取代。如果这些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增量足以弥补资源型产业的减少量,城市不但不会出现衰退,而且将随着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壮大而日益兴盛起来。这种结局是世界相当多的资源型城市已经现实的目标,也是我国几乎所有的资源型城市要努力追求的目标。因此,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国际国内条件,对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条件

(一)高技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以往,技术的发明及其向商品生产能力转化大都是偶然发生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之后,技术创新活动在多方面力量的推动之下很快走上了组织系统化、机构建制化、重大项目工程化、支撑举措制度化的轨道,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已全面展开。

从世界范围看,大中型企业已普遍建立起了自己独具特长的试验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尤其在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跨国公司中,拥有必要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其控制局面的核心力量之一。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的同时,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及其相应的社会建制体系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独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所、科研型战略工程、产学研合作网络等,早已遍布世界各地。再加上各种形式的技术开发中心、高新技术开发区、现代科学技术园区和技术创新孵化器等,当代高技术产业化正在处于一派蓬勃发展态势之中。

国家力量的投入、适时调整的战略和政策、创造最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已经成为决定当代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水平最关键的因素。当代世界,由国家政策倾斜支持的科研型战略工程、科学技术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试验基地等,已经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发生脱胎换骨式的变革,进而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首先使贸易全球化获得了长足发展;此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服务全球化也得到了全面发展。而与此相适应的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完善与跨国性经济协调组织机构的建立则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从生产力发展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

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要求,具体表现为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经济上相互依赖关系的不断加深。(三)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已基本转型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资源型城镇和区域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

最典型的是德国鲁尔区。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矿业城市。1957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雇用了50万以上的矿工。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从此,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至1996年已减至7万人,炼钢业失去了4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2/3。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因此,为了与失业做斗争,市政府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建立技术园区;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此外,鲁尔区在替代产业、环境治理和企业转制等方面,也做得非常成功。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

国外其它一些资源型城镇和区域如美国匹兹堡(钢城)、休斯敦和洛杉矶(油城)、法国洛林(煤钢城)、欧洲萨尔区(产煤地域)都通过不同途径走上了新生。

美国的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采取了“再开发”战略,如匹兹堡在抵抗衰落过程中,既改造传统产业,又开辟新路,表现出强大的产业转换能力和创新意识。匹兹堡是根据“钟摆运输”布局原理,在大型铁矿、煤矿开发基础上而兴起的城市,美国的钢铁市场曾以它为中心,实行“匹兹堡基点加价制”。但这座实力雄厚的矿城,在20世纪70年代,因资源枯竭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到了80年代,市政府开始采用一系列政策性措施,吸引外资投资和建厂,其产业结构逐步由重型转向轻型和服务型,经济才开始复苏。美国休斯敦是油城走向持续繁荣的典型模式之一。休斯敦原是“牛仔(牧人)”集聚的农牧区村镇。1901年得克萨斯油田开发后,城市随之兴起和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移至此,形成了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在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开始整体下滑时,休斯敦按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加速了石油科研的开发,油气资源产业群也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同时相应带动了为其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多种产业的发展。休斯敦的模式是按照“发展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完善基础产业”顺序展开的。美国另一个油城洛杉矶也是采用这一模式实现转型的。20世纪20—40年代洛杉矶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油田开发直接促进了炼油和石化工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农业的开发,使原本是靠近沙漠的季节性牧场变成粮、棉、蔬菜、水果生产基地;陆、海、空运输发达;此外,飞机制造业、军械工业也迅速兴起,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现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工业中心、文化中心和太平洋东岸著名的现代化城市,即使石油资源枯竭,该市也能依托替代产业群来实现持续发展。

法国洛林(煤钢城)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类似于我国现在的辽宁。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一是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二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转型与国际接轨。自1979年起,为了解决转型中的重大问题,创立了受影响工业专项基金(30亿法郎补助金和贷款)。洛林转型大约花了30多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