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实验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实验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

第一学期开学学情调研

物理试卷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其中1—4题为单选,5—8题为多选;每小题6分,合计48分)

1. 如图所示将一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物块。今让一小球自左侧槽口A 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落下,与圆弧槽相切自A 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半圆槽内由A 向B 运动做圆周运动,由B 向C 运动也做圆周运动

B. 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C. 小球自半圆槽的最低点B 向C 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 小球离开C 点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 .小球在半圆槽内由A 向B 运动时,由于槽的左侧有一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物块,槽不会向左运动,则小球机械能守恒,从A 到B 做圆周运动,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不守恒;从B 到C 运动的过程中,槽向右运动,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则B 到C 小球的运动不是圆周运动,故A 、B 错误,C 正确;

D .小球自由下落到B 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212

mgh mv =

从B 到C 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因此有

()1mv m M v =+

因此小球离开C 点以后,既有竖直向上的分速度,又有水平分速度1v ,小球做斜上抛运动,故D 错误。

故选C 。

2.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m 的物体A ,左端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着物体B ,物体B 、C 的质量均为m ,用轻弹簧相连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不计一切摩擦。开始时,物体A 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 的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A 的加速度大小为2g sin θ

B. 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B 的加速度大小为0

C. 剪断弹簧的瞬间,细线上的拉力大小瞬间突变为mg sin θ

D. 突然撤去外力F 的瞬间,A 的加速度大小为2

sin 3

g θ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对物体A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 和细线的拉力T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F =2mg sin θ

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对物体A 的拉力T 变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A 的加速度

sin 2A F

a g m

θ=

= 故A 错误;

B .在细线被烧断前,对

C 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得,弹簧对物体C 的弹力

F 弹=mg sin θ

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对物体B 的拉力T 变为零,对物体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弹+mg sin θ=ma B

则物体B 的加速度

2sin 2sin B mg a g m

θ

θ=

= 故B 错误;

C .剪断弹簧的瞬间,弹簧的弹力突变为0,所以A 、B 成为连接体,加速度应为

'sin 1

sin 33

F mg a g m θθ-=

=

对物体B

''sin T mg ma θ-=

'4

=sin 3

T mg θ

即细线上的

拉力大小瞬间突变为

4

sin 3

mg θ,故C 错误; D .撤去F 的瞬间,绳子拉力会突变,A 和B 的加速度相等,对物体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mg sin θ=(2m +m )a A

则物体A 的加速度

2sin θ2

=sin θ33

A mg a g m =

故D 正确。 故选D 。

3. 如图所示是网球发球机,某次室内训练时将发球机放在距地面一定的高度,然后向竖直墙面发射网球。假定网球水平射出,某两次射出的网球碰到墙面时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若不考虑网球在空中受到的阻力,则( )

A. 两次发射的初速度之比为3

B. 碰到墙面前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

之比为1:1

C. 下降高度之比为3

D. 碰到墙面时速度大小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设两球的初速度分别为1x υ和2x υ,运动时间为1t 和2t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

1122x x L υt υt ==

速度和水平方向夹角为

1

1tan 30x gt υ=

2

2

tan 60x gt υ=

联立解得

12t t

= 12x x υυ=

故A 错误;

B .由y gt υ=

可得,竖直分速度大小之比为

12

12y y υt υt =

= 故B 错误; C .由2

12

y gt =

可得,下落高度之比为 21122213

y t y t == 故C 错误; D .由cos x

υυθ

=

可得,两球碰墙的速度之比为

1122cos601cos301

x x υυυυ== 故D 正确; 故选D 。

4.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PQR ?和MNR ?的面积分别为s 1和s 2(s 1>s 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 0处。则( )

A. 若s0=s1+s2,两车可能相遇

B. 若s0=s1-s2,两车一定相遇2次

C. 若s0=s2,两车一定相遇2次

D. 若s0=s1,两车可能相遇2次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若s0=s1+s2,速度相等时乙车仍在甲车后方,而后乙车速度小于甲车速度,故两车不可能相遇,故A错误;

B.若s0=s1-s2,速度相等之前乙车追上上甲车,而后两车静止时再次相遇,两车一定相遇2次,故B正确;

C.若s0=s2,两车速度相等前相遇一次,而后甲可能追上乙一次,两车可能相遇2次,故C 错误;

D.若s0=s1,恰好速度相等时追上,而后两车不再相遇,故D错误。

故选B。

5. 如图所示,半圆柱体Q放在水平地面上,表面光滑的圆柱体P放在Q和墙壁之间,Q的轴线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P、Q横截面半径均为R,P的

质量是Q的2倍,P、Q均处于静止状态。当

11

5

L R

时,半圆柱体Q恰好要发生相对滑动,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 L越大,PQ间的作用力越小

B. L越大,P对墙壁的压力越大

C. L越大,Q受到地面的支持力越小

D. 滑动摩擦因数μ=0.5

【答案】BD

【解析】

【详解】

A .对P 受力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平衡知,Q 对P 的作用力为

cos P m g

F θ

=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L 越大,cos θ越小,则F 越大,故A 错误; B .根据平衡知,墙壁对P 的弹力

1tan P N m g θ=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L 越大,tan θ越大,墙壁对P 的弹力越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P 对墙壁的压力越大,故B 正确;

C .对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两物体自身竖直向下的总重力,和地面给Q 物体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由平衡条件可知,Q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一直等于两物体的重力大小之和,故C 错误;

D .对整体分析知,地面对Q 的摩擦力等于墙对P 的弹力大小,故

1tan P f N m g θ==

11

5

L R =

时,半圆柱体Q 恰好要发生相对滑动,此时题目给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故有

()P Q f m m g μ=+

由几何关系可得

2

2

tan 4()

R L R θ=

--

联立代入解得μ=0.5,故D 正确。 故选BD 。

6. 如图所示,正方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垂直磁场边界从a 点射入,从b 点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带负电

B. 粒子在b 点速率大于在a 点速率

C. 若仅增大磁感应强度,则粒子可能从b 点左侧射出

D. 若仅减小入射速率,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变短 【答案】AC 【解析】

【详解】A .粒子向下偏转,根据左手定则可得粒子带负电,故A 正确;

B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洛伦兹力不做功,粒子在b 点速率等于在a 点速率,故B 错误;

C .根据

mv R qB

=

可知,若仅增大磁感应强度,则粒子运动的半径减小,粒子可能从b 点左侧射出,故C 正确; D .根据

mv

R qB

=

若仅减小入射速率,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径减小,粒子轨迹对应的圆心角有可能增大,根据

2t T θπ

=

可知粒子运动时间可能增加,故D 错误。 故选AC 。

7. 我国发射的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该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它的运行周期是24小时。图中的“8”字是该卫星相对地面的运行轨迹,它主要服务区域为亚太地区。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静止同步卫星的轨道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北斗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7R

B. 依题可估算出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49

g C. 图中“8”字交点一定在赤道正上方

D. 该北斗卫星的线速度小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 .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静止同步卫星的轨道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则该北斗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7R ,选项A 正确; B .根据

2

Mm

G

ma r = 可得

22

11

g (7)4949

GM GM a R R =

=?= 选项B 正确;

C .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圆心为地心,根据几何关系知,图中“8”字交点一定在赤道正上方,故C 正确。

D .该北斗卫星的角速度等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根据v=ωr 可知,该北斗卫星的线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选项D 错误。 故选ABC 。

8. 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边界如图中虚线所示,弧ab 为半圆,ac 、bd 与直径ab 共线,ac 间的距离等于半圆的半径。一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在纸面内从c 点垂直于ac 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具有各种速率。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磁场中运动时间( )

A. 最长时间为54m

qB

π

B. 最长时间为43m

qB

π

C. 最短时间为m

qB

π D. 粒子速率与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一一

对应。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D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有

2

2qvB m r

T π??= ???

2r

T v

π=

可得

2m

T qB

π=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时间

2t T θπ

=

则带电粒子在同一有界磁场中运动时间与粒子速率无关,而与粒子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有关。

设ac =R ,当粒子运动半径

3

22

R r R <<时,且粒子的出射点与c 点在同一直线与弧ab 相切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所对应圆心角最大,粒子运动时间最长,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知α=60°,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是

1806043603m

t T qB

π+=

=

AD 错误,B 正确; C .当粒子运动半径2

R

r ≤时,粒子的偏转角是180°,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小,最小时间

m

t qB

π'=

C 正确。 故选BC 。

二、实验题。

9. 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 ,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 ,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阻力可忽略不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②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0;

③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 1,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1;

④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a 1;

(1)对于该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即②步骤中一定不能挂上砝码盘

B.与小车相连的轻绳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C.实验过程中一定要保持M

m

D.小车在运动中,所受到的合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F 减去小车匀速下滑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0,即F 合=F -F 0

(2)若s 1=6.00cm ,s 2=6.87cm ,s 3=7.75cm ,s 4=8.64cm ,f =50Hz 。则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本实验得到的

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 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与本实验相符合的是( )

【答案】 (1). BD (2). 0.88 (3). C 【解析】

【详解】(1)[1]AD .平衡摩擦力时,应挂砝码盘,让小车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当匀速行使时有

0sin 0F mg f θ--=

当物体匀加速下滑时有

sin F mg f ma θ--=

联立可得

0F F ma -=

因此实验中挂不挂钩码不影响平衡摩擦力,故A 错误D 正确;

B .若线不与板平行,则影响已经平衡好的摩擦力,则线必与板平行,选项B 正确;

C .小车受到拉力已经由弹簧秤测出,且小车质量M 与砝码质量m 并不影响弹簧秤示数,所以选项C 错误; 故选B

D 。

(2)[2]本题要注意的是计时间隔T =5T 0=0.1s 根据△x =aT 2,计算加速度为

()()()()23412222

2

7.758.64 6.00 6.8710m/s =0.88m/s 2[]()02s s s s a T -+-++-+?==.

(3)[3]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001

F F F a F M M M

-=

=- 所以选项C 正确。

10. 为了测量某待测电阻 R x 的阻值(约为30 Ω),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 1(量程 0~50 mA ,内阻约 10 Ω); 电流表A 2(量程 0~3 A ,内阻约 0.12Ω); 电压表V 1(量程 0~3 V ,内阻很大); 电压表V 2(量程 0~15 V ,内阻很大); 电源 E (电动势约为 3 V ,内阻约为 0.2 Ω); 定值电阻 R (20 Ω,允许最大电流 1.0 A ); 滑动变阻器 R 1(0~10 Ω,允许最大电流 2.0 A );

滑动变阻器 R 2(0~1 kΩ,允许最大电流 05 A ); 单刀单掷开关 S 一个,导线若干. (1)电流表应选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填 字母代号) (2)请在方框内画出测量电阻 R x 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范围尽可能大) ( )

(3)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示数为 U 时,电流表示数为 I ,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 表达式为 R x =________.

【答案】 (1). A 1 (2). V 1 (3). R 1 (4). (5).

U

R I

- 【解析】

【详解】(1)[1][2][3] 电源电动势为3V ,则电压表选V 1;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约为:

3A 0.1A 100mA 30

x

E I R =

=== 选量程为3A 的

电流表读数误差太大;可以把定值电阻与待测电阻串联,此时电路最大电流约为:

3

0.06A 60mA 2030

x E I R R =

===++

电流表应选择A 1.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R 1. (2)[4]定值电阻与待测电阻串联的总阻值约为

30+20=50Ω

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为测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由题意可知,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阻值,电流表可以采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3)[5] 由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阻值:

x U

R R I

=

- 三、计算题

11. 如图,光滑斜面倾角为37?,一质量2110m Kg -=?、电荷量6110q C -=+?的小物块置于斜面上,当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时,该物体恰能静止在斜面上,210/G m s =,求: (1)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若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

1

2

,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在(2)前提下,当小物块沿斜面下滑2

3

L m =时,机械能的改变量。

【答案】(1)47.510N/C ? ;(2)23m/s ;(3)0.02J - 【解析】

【详解】(1)如图所示,小物块受重力、斜面支持力和电场力三个力作用,受力平衡,则有

在x 轴方向

0x F Fcos mgsin θθ=-=合

在y 轴方向

0N y F F mgcos Fsin θθ=--=合

tan37qE mg =?

故有

437.510/4mg

E N C q

=

=?,方向水平向右。 (2)场强变化后物块所受合力为

1

sin 37cos372

F mg qE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a =

故代入解得

20.33/a g m s ==,方向沿斜面向下

(3)机械能的改变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故

1

cos372

E qEL ?=-?,

解得

0.02J E ?=-

12. 环保部门为了监测某化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的外形为一长方体,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左右两

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表面加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内侧面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电阻率为ρ的污水从左向右匀速流经该装置时,接在两电极间的理想电压表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为U ,求:

(1)该装置内电场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2)污水的流量Q (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

(3)若从两个电极引出两条导线,导线间接一阻值为R 的电阻时理想电压表的示数. 【答案】(1)U E b = 方向指向纸外(由后侧面指向前侧面)(2)

Uc

B

(3)Rac U Rac b ρ+ 【解析】

(1)根据匀强电场强度的公式得:U

E b

=

因为正负离子在流动时,根据左手定则,正离子受洛伦兹力,向后表面偏转,负离子受洛伦兹力,向前表面偏转,故后表面上带正电荷,前表面上带负电荷,故后表面电势比前表面高,故电场强度的方向指向纸外或由后侧面指向前侧面

(2)最终正负离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有:Eq qvB = 又Q vs vcb == 联立解得:Uc Q B

=

(3)根据电阻定律有:b r ac ρ=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有:1U U

R R r

=+

联立得:1Rac

U U Rac b

ρ=

+

13. 如图所示,将一质量m =2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自水平平台顶端O 点水平抛出,小滑块恰好与斜面无碰撞的落到平台右侧一倾角为α=37°的光滑斜面顶端A 并沿斜面下滑,小滑块

过斜面底端B 后进入粗糙水平轨道BC 部分,再进入光滑的竖直圆轨道内侧运动,忽略小滑块经过B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为h =1.8m ,斜面顶端距水平轨道高度为H =15m ,竖直圆轨道半径为R =4m 。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 =10m/s 2求:

(1)小滑块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 0; (2)小滑块由A 到B 的时间;

(3)为使小滑块能进入圆轨道运动且不脱离圆轨道,求水平轨道BC 的长度x 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8m/s ;(2)1.67s :(3)小于或等于20m 【解析】

【详解】(1)小滑块在A 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

2210 1.8m/s 6m/s y v gh ==??=

小滑块水平抛出的初速度为

06

m/s 8m/s tan tan 37

y v v α

=

=

=

(2)小滑块在A 点时的速度

221010m/s y v v v =+=

小滑块在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22sin 10sin 37m/s 6m/s a g α==?=

小滑块由A 到B 的时间

211

sin 372

H v t at =+

代入解得

5

s 1.67s 3

t =≈

(3)小滑块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

B 15

10m/s 6m/s 20m/s 3

v v at =+=+?=

为使小滑块能进入圆轨道运动且不脱离圆轨道,则小滑块在圆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应满足

v gR ≥

从B 到圆轨道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可知

22B 11

222

mgx mg R mv mv μ--?=-

代入数据,解得

20m x ≤

14. 如图,圆心为O 、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外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P 是圆外一点,OP =3r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从P 点在纸面内垂直于OP 射出。已知粒子运动轨迹经过圆心O ,不计重力。求 (1)画出轨迹图并求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2)粒子第一次在圆形区域内运动所用的时间。

【答案】(1)图见解析;43

r

; (2) 32m qB 【解析】

【详解】(1)根据题意作出粒子的轨迹图,如图所示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得

3R r =

易得

43

=

r R (2)设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为v ,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

mv qvB r

= 进入圆形区域,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2r vt =

联立解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