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总体规划讨论稿
- 格式:ppt
- 大小:10.14 MB
- 文档页数:23
温州市瓯海区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温瓯重建办〔2017〕4号关于2017年1-6月区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的通报各街道办事处、泽雅镇人民政府,区属各单位,各业主单位:2017年我区共安排44个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79.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6项,年度计划投资72.4亿元;新开工项目8项,年度计划投资6.7亿元。
截至6月份,完成投资46.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7%,8项新开工项目已开工4项。
在参加我区6月8日十六大重点项目集体开工仪式的项目中,已有13个项目开工,3个项目未开工。
现将进展情况通报如下:一、区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1.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50%以上的30项。
任桥河拓宽整治安置房、甬台温铁路安置房、瓯海大道西延一期、中心区拆迁安置商务楼、巨溪国际真皮大世界、浙南花城一期、新城商务区、中心区行政绿轴、郭溪中学迁扩建工程、娄桥街道保障性安居工程(B-13地块)、104国道西过境公路横塘安置房工程(B-12-3地块)、桃源水库、中心区道路网、牛山片整治工程、北京外国语大学温州附属学校、移动TD网络助力城市信息化建设项目、104国道(瓯海段)拓宽工程、新双南线、南湖路安置房(一期)、福州路三期、南湖城市综合体拆迁安置房(二期)、温州广化南路(瓯海段)、绕城西南线高架下瓯海中心路、梧田街道E-03地块、高铁温州站至丽岙连接线公路工程、天长岭隧道复线及接线改建工程、新桥街道C-08地块、景山街道D-17地块、瓯海总部经济园二期、104国道温州西过境改建工程永嘉张堡至瓯海桐岭。
2.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50%以下的10项。
网络经济服务中心(一期)、新桥街道I-31地块、新桥街道D-27地块、传化公路港、温瑞平原西片排涝工程(瓯海区部分)、瓯海时尚智造小镇、郭溪高新技术产业园、茶山三小扩建工程、瓯海生命健康小镇、医药物流总部经济园等10项工程需加快建设进度。
3.需加快前期工作进程的4项。
温州乐园二期、梧田塘西村城中村改造工程、瓯海区站前学校(一期)、景山街道D-18地块未开工,务必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和政策处理工作。
温州港"⼀港七区"规划中的瓯江港区、瑞安港区、平阳港区、苍南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均通过市政府审批后正式出台。
据介绍,温州港另外三个港区的状元岙港区详规已在2005年正式出台,乐清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将会推出,⼤、⼩门岛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征求意见也已经通过。
这四⼤港区中的瓯江港区主要服务于温州中⼼城市、开发区、加⼯⼯业和临港⼯业等对货物运输需求,承担集装箱、件散杂货、能源等物资运输。
同时也承担着陆岛过江交通和旅游客运任务,是⼯商贸结合、临港?⽳江?雪⼯业、港⼝⽀持管理服务功能齐全的沿海港区。
瓯江港区预测2010年货物吞吐量为3300万吨,2020年货物吞吐量为4200万吨。
瑞安港区的性质是浙南闽北商贸集散中⼼,在商贸货物运输中发挥重要作⽤。
这个港区是瑞安市经济发展、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是具有发展仓储、物流中⼼和⼯业加⼯区特⾊的港⼝。
该港区2010年预测集疏运量为500万吨,2020年预测集疏运量为900万吨。
温州古称瓯,瓯江口习称瓯海。
瓯海上古时代属“瓯”地之一部分,据古籍《山海经·海内南经》载:“瓯居海中”。
瓯海之名由此而来。
瓯海区在战国和秦时属东越地,西汉初属东瓯国地,东汉初为章安县地,后为永宁县。
隋朝起置永嘉县,直至民国。
瓯海区在隋朝起置永嘉县,直至民国。
中国解放后,从1950年至1958年,瓯海区仍隶永嘉县,1958年划归温州市管辖,1981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析温州市郊区设立瓯海县,由温州市管辖。
1992年3月撤县设区。
景山街道:位于温州市区的西南部,东以勤奋河为界,南邻新桥街道,西、北与鹿城区的广化街道接邻,104国道贯穿而过,交通条件优越,美丽的景山公园坐落于辖区内。
温州市道教协会便在此处。
其辖属的净水、西山等地都出自道教。
郭溪街道:位于瓯海区西部。
面积42.6平方千米,总人口38934人。
辖1个居民区(塘下)、18个行政村。
其管辖的梅园、梅屿等就是出自道教仙人梅福。
潘桥街道:位于瓯海区中南部。
面积57.4平方千米,总人口41526人。
辖1个居民区(潘新)、24个行政村。
其辖区的仙门出自道教。
瞿溪街道:位于瓯海区西部。
面积35.3平方千米,总人口25349人。
辖1个社区、2个居民区、16个行政村。
其辖区内的蛟垟、八仙岩、吕祖庙等都来自道教。
梧田街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郊。
总面积约25.9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
其中的老殿后、蟠凤、龙潭等都与道教有关。
茶山街道:位处温州市东南部,距市中心14公里,全镇总面积30.64平方公里,辖1个居民区、14个行政村。
其辖区内的茶山(大罗山属)、罗山、舜岙、洪殿、罗胜、霞岙、罗丰等都与道教有关。
仙岩街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东南部,仙岩就来自道教。
辖区内的仙北、仙南、罗垟、星光、凤池、及仙岩风景区的梅雨潭、雷响潭、龙须潭、化成洞等都来自道教。
泽雅镇:地处温州市瓯海区西部山区、瓯江支流戍浦江上游,东邻藤桥镇,南毗瑞安金山乡,西与丽水青田接壤,北倚崎云山脉,距市区18公里,离建设中的瓯海中心区及温州火车站10公里。
瓯海区编辑瓯海区是温州现代化大都市主城区之一。
古时候,瓯海属“瓯地”,《山海经》中有“瓯居海中”的记载,瓯海之名由此而来。
全区国土面积467平方公里,占温州市区总面积的42%。
1981年建县,1992年撤县设区。
设有郭瞿工贸新区、瓯海中心区、梧白科技城、仙丽侨乡文化区、泽雅城郊休闲旅游区、温州生态园等6个城市功能区,下辖12个街道、1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251个行政村、85个社区,总面积467平方千米。
2012年末户籍人口42.21万人。
[1]瓯海是“温州模式”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第一个实行承包责任制的“燎原社”位于瓯海郭溪街道,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瓯海登山运动鞋厂诞生在瓯海,全区现有10万余人活跃在全国各地经商创业,近6万瓯籍华侨分布在世界51个国家或地区。
近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
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9.9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53.51亿元,财政总收入36.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283元,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
瓯海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省级教育强区、省级文明城区、省级平安区、省级科技强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省级双拥模范城、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先进区、省级体育强区等荣誉称号。
[1]中文名称瓯海区外文名称Ouhai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浙江省温州市下辖地区12个街道,1个镇政府驻地娄桥街道电话区号0577邮政区码325016地理位置浙江省东南部面积467平方公里人口42.21万方言吴语(东瓯片),闽语,畲语等气候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泽雅风景区,茶山风景区,三垟湿地,仙岩风景区,岷岗风景区机场无火车站温州南站车牌代码浙C目录1基本简介2行政区划3历史沿革4地理位置5生态资源6风景名胜7经济概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贸业产业8旅游资源▪旅游景点▪资源分类9历史文化10区域发展11自然地理▪水利资源▪气候资源12发展规划13文化教育14医疗卫生15风土人情16人文特色17名优特产18瓯海新城1基本简介编辑瓯海区风光(1)瓯海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新火车南站就坐落在潘桥街道,10道、温瑞大道、高桐公路贯通南北,瓯海大道、温瞿公路横跨东西,金丽温、甬台温高速公路和温福、甬台温、金丽温铁路在区内交会,全方位加速了各类资源的集聚。
温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温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及专题研究(终审稿)温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及专题研究(终审稿)规划说明规划背景为促进温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受温州市政府和市旅游局委托,北京⼤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北京⼤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了《温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编制)的修编⼯作。
温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竞标和编制⼯作于2003年12⽉开始以来,先后经过第⼀次10天、第⼆次15天、第三次19天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作,组织召开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旅游⾏业机构的相关座谈会达20余次。
规划组还就温州旅游发展问题先后深度访谈了来⾃温州市博物馆、温州市计划委员会、温州市交通局、温州市规划局、温州⼤学等单位的相关⼈⼠计10余⼈,以及对当地市民和游客等数百⼈进⾏了问卷调查。
同时本规划还充分利⽤了温州市旅游局花了⼀年多时间组织200余名专业⼈员编制的《温州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成果。
作为本次规划编制⼯作具体管理、组织、协调的温州市旅游局,对本次规划的初稿举⾏了三次征求意见会。
2005年1⽉5⽇,市旅游局对规划初稿组织了市旅游部门及各区县旅游部门的意见征询会。
2005年2⽉21⽇,市旅游局就规划初稿组织了包括市计划委员会、市交通局、市规划局、市⽂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20余家相关部门组成的旅游发展领导⼩组成员单位的意见征询会。
2005年3⽉2⽇,市旅游局对规划初稿组织了当地专家的意见征询会。
规划编制组根据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对规划初稿进⾏了修改,形成了本次规划的初审稿。
2005年3⽉3⽇,温州市⼈民政府组织了对本次规划初审稿的评审会。
评审组由来⾃浙江省旅游局、杭州旅游委员会、宁波旅游局,同济⼤学、浙江⼤学、杭州商学院、厦门⼤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评审组专家⼀致同意规划初稿通过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规划编制组根据初审意见再⼀次对规划初审稿进⾏了修改,最终形成了本次规划的终审稿。
此间,规划组还得到温州市委、市政府、市⼈⼤、市政协、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党委、政府、⼈⼤、政协、旅游局、各部门等相关机构的⼤⼒⽀持和帮助。
瓯海区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瓯海区发展计划局复旦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二00五年三月目录前言 (1)一、规划背景与基础条件 (2)(一)宏观背景 (2)(二)有利条件 (3)(三)制约因素 (5)二、总体思路 (6)(一)指导思想 (6)(二)规划原则 (6)(三)发展目标 (7)(四)发展重点 (8)三、空间结构及物流节点建设 (9)(一)潘桥综合物流园区 (10)(二)专业物流配送中心 (15)(三)直达配送站点 (17)(四)仓储资源开发与整合 (17)(五)区外物流节点 (18)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18)(一)一大门户入口 (18)(二)三大系统 (20)(三)五层结构 (21)五、物流企业 (23)(一)第三方物流企业 (23)(二)企业内部物流 (24)(三)物流配套企业 (24)六、保障措施 (25)(一)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25)(二)建立健全现代物流扶持政策体系 (25)(三)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 (26)(四)创造良好的现代物流发展环境 (27)附表一:《瓯海区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人才和政策平台实施项目表附表二:《瓯海区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物流节点建设项目表附表三:《瓯海区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项目表附图一:温州市现代物流规划布局图(2003-2015)附图二:瓯海区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物流节点示意图(2003-2020)附图三: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2003-2020)附图四:温州市综合交通-规划示意图附图五:温州市瓯海区三溪片分区规划-用地规划图(2001-2020)附图六:温州市瓯海区三溪片分区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图(2001-2020)附图七:温州市瓯海区梧田片分区规划-用地规划图(2001-2020)附图八:温州市瓯海区梧田片分区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图(2001-2020)前言现代物流是一个新兴的复合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制造、贸易、信息等行业。
泽雅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摘要】依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通过现场检测和复核计算,对泽雅水库的工程质量、运行管理、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安全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得出泽雅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结论为一类坝,对安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的建议。
【关键词】泽雅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一类坝1 工程概况泽雅水库位于瓯江水系戌浦江支流,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境内,是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总库容5713万m3,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02km2。
工程等级为Ⅲ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
水库原洪水标准按50a一遇洪水设计,1000a一遇洪水校核,2000a一遇洪水复核,正常蓄水位108.57m,设计洪水位112.22m,校核洪水位112.87m,复核洪水位113.30m。
泽雅水库采用多年调节,95%设计保证率日供水量为21.95万m3。
泽雅水库工程于1996年3月开工,1998年8月完工,2000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
泽雅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组成。
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基特性为晶屑溶结凝灰岩,坝顶高程113.77m,最大坝高78.8m,坝顶宽度6.0m,长度309.50m。
大坝上游设5.55m高L型防浪墙,并做0.8m宽检查马道,下接钢筋混凝土面板,大坝上游边坡为1:1.30。
下游设2.3m高L型挡墙,下游边坡为1:1.30,并在43.47m、74.97m两高程处各设2.0m宽的马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为闸门控制正堰岸坡式,堰顶高程101.97米,净宽36.00m,设三孔12m×10.5m弧形钢闸门,正常水位时挡水深6.6m。
输水隧洞由进水口、引水隧洞、周岙涵管组成,总长9.16公里。
进水口为斜坡竖井式分层取水口,由斜坡道和竖井组成,分三个取水口,采用静水启闭的钢质平板闸门;工作闸门为滚动钢闸门,设在断面尺寸为5.0m×4.5m,深60m的竖井内,采用QPQ-80T 卷扬机启闭。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保证泽国城市科学、合理地建设与发展,统筹安排城市各项用地和建设,特修编《泽国城市总体规划》。
第1.0.2条本规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以及其它有关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编制。
第1.0.3条规划期限近期:2001~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1年后的一个时段。
第1.0.4条本规划分两个层次1.城市规划区——泽国镇域面积63.12平方公里。
2000年共有23个居委会,74个行政村,常住户35520户,人口11.78万人。
2.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东以泽太(S76复线)一级公路为界,南以规划的南环路为界,西至天皇山,北以温岭市行政区划为界。
用地面积38.83平方公里。
第1.0.5条本规划所用地域称谓本规划地域按如下识别:现泽国镇域称“泽国”;行政区划调整前的泽国、牧屿、联树三镇的镇域分别称泽国片区、牧屿片区和联树片区;原三镇的镇区分别称泽国城区、牧屿城区和联树城区;泽国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称泽国城市。
第1.0.6条本规划是泽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村镇建设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后续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必须以本规划为依据。
第1.0.7条本规划由文本、图则、附件三部分组成。
文本及图则为规划法定、规定性内容。
附件则包括说明、基础资料及专题研究报告,说明则是对规划文本内容的阐释和补充,基础资料则是规划必需反映的城市现状及历史的基本资料,专题报告是对城市规模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证。
第1.0.8条本规划适用范围内的一切后续规划、设计和建设除必须执行本规划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政策和其它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1.0.9条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第1.0.10条本文本的解释权属泽国镇人民政府。
第二章泽国村镇体系规划第一节村镇体系第2.1.1条城乡人口划分规划预测至2020年,城镇总人口为18万人,乡村人口为2.73万人(取中间值),具体各村人口规模见表2-1。
温州市区域调整鹿城区:撤销七都镇、南郊乡、双屿镇、仰义乡,在其原行政区域内分别设立七都街道、南郊街道、双屿街道、仰义街道;撤销上戍乡、临江镇、岙底乡、双潮乡,以上4个乡镇行政区域并入藤桥镇。
调整后,全区辖16个街道、1个镇。
龙湾区:撤销状元镇、瑶溪镇、沙城镇、天河镇、灵昆镇,在其原行政区域内分别设立状元街道、瑶溪街道、沙城街道、天河街道、灵昆街道。
以滨海园区范围新设兴海街道。
瓯海区:撤销潘桥、郭溪、瞿溪、丽岙、仙岩等镇建制,在原行政区域内设立街道办事处。
调整后,瓯海区辖景山、新桥、娄桥、梧田、三垟、南白象、茶山、潘桥、郭溪、瞿溪、丽岙、仙岩等12个街道和泽雅镇1个镇;洞头县:撤销北岙镇、东屏镇,设立北岙街道、东屏街道。
元觉乡改为元觉街道,倪屿乡改为倪屿街道。
文成县:撤销龙川乡、樟台乡、金炉乡、里阳乡、周壤乡、金垟乡建制,原龙川乡、樟台乡、金炉乡、里阳乡的行政区域和原周壤乡除周龙村外的行政区域,以及原金垟乡部分行政区域(李山、小龙、横培、谷山等4个行政村)并入大峃镇;调整后,大峃镇辖6个社区、92个行政村。
撤销仰山乡、桂山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珊溪镇;调整后,珊溪镇辖1个居民区、47个行政村。
撤销东溪乡、金星乡、朱雅乡、上林乡建制,其行政区域以及原周壤乡周龙村的行政区域并入玉壶镇;调整后,玉壶镇辖44个行政村。
撤销十源乡、黄寮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南田镇;调整后,南田镇辖31个行政村。
撤销云湖乡、富岙乡建制,原云湖乡行政区域和原富岙乡除土盖后村外的行政区域并入黄坦镇;调整后,黄坦镇辖45个行政村。
撤销石垟乡、岭后乡、下垟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西坑畲族镇;调整后,西坑畲族镇辖27个行政村。
撤销二源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和原富岙乡土盖后村并入百丈漈镇;调整后,百丈漈镇辖31个行政村。
撤销峃口乡、双桂乡、公阳乡、平和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和原金垟乡部分行政区域(溪口、良坑、渡渎、驮垟尾等4个行政村)合并设立峃口镇;调整后,峃口镇辖35个行政村。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一、“好书记”典型层出不穷和后备人选青黄不接并存近年来,瓯海区涌现了一批“好书记”典型,如“把‘空壳村’变成‘淘宝村’”的仙岩街道沈岙村书记陈光林、被群众亲切称为“耳机书记”的南白象街道金竹村书记蔡竹海、“发展有策一心带富”的景山街道净水村书记李健众等。
然而,与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百花争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书记后备干部的相对匮乏。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以及瓯海区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农村优秀人才外流情况严重。
据统计,2014年全区有12.6%的党员外出经商或务工,尤其在泽雅、茶山等经济薄弱地区,部分村的外出流动党员甚至超过了1/2,如泽雅镇2357名党员中有近40%外出,最偏远最贫困的犁头垟村44名党员外出22名。
党员的大量流出,除了对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带来困扰之外,也对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的选拔和培养造成较大影响。
二、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和履职能力欠缺并存近年来,瓯海区狠抓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多项创新制度在全市推广,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一支“干事创业有思路、村务管理有规矩、服务群众有感情、带领队伍有办法、廉洁公道有口碑”的“好支书”队伍已初见雏形。
但是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也产生了重大变化。
调查问卷显示,针对“你认为当前瓯海区村党组织书记哪方面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一问题,有31.2%的人认为是思想观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还停留在“穿旧鞋、走老路”的阶段;有27.8%的人认为是工作方法不对,责任意识不够,在履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有32.5%的人认为知识储备不够,带富无门、发展无策,对形势和村情的研判不准确,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良机屡屡错失。
三、日常管理从严从实和自我约束走偏走虚并存从严治党新常态下,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问责逐渐成为瓯海区村党组织书记日常管理的新常态。
无论是区委班子领导的“随机调研、微服私访”,还是区委组织部定期开展的“三不一随机”明察暗访,都将村党组织书记坐班值班、请销假等制度落实情况列为必查项目,一经发现,通报批评,严肃处理。
温州高教园区·大学城环境概念性规划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区位:温州高教园区·大学城选址于温州市城南,瓯海区茶山镇境内,大罗山西北麓。
南侧与瑞安市相接,西侧为沿海高速公路。
距温州市中心约11.5公里。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由此经过,交通便捷。
周围村镇星罗棋布,区内河道蜿蜒。
大学城环抱于茶山风景名胜区之中。
●规划基地面积约333.3公顷,学生规模约5万人。
借自然山水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突出环境的文化特征二、设计依据1、温州市高教园区建设委员会《关于温州高教园区——大学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及《关于温州市高教园区各校详细规划设计条件(讨论稿)》;2、国家有关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规范。
三、设计理念自古书院往往“择胜地”、“依山林”,选择“文物荟萃”的名山胜地,作为安静读书和办教育的理想场所,这是和我国文人的哲学思想相联系的。
大学城的规划设计注重继承中国江南书院的理念,追求建筑灵活、自由的布局,体现中国文人寄情山水,顺乎自然的审美情趣。
高教园区的入口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绿地,沿中心轴线更是以茶山风景名胜区的五美园为背景,充分利用纵横交错的河道,堆土为山,组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轴线入口段采用传统书院规整的对称布局,暗喻严谨的学风,由北至南,渐显开阔与自由,以此表达中国文化外儒内道的精神理念、内圆外方的审美追求。
此外,设计中还融入了江南水乡的特有环境。
概念之六:创造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优美的校园环境1. 利用基地原有水系设计特色环境景观:在保持现有河道形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局部改造,使其形成宽窄、曲直、急缓、深浅、形态多姿的溪流、湖泊、岛屿景观。
在河畔绿带中,设计多种形态的亲水场所,使环境充满活力。
设计水上游览环路,布置若干码头,使学生和教职工在工作学习之余,能尽情休闲游赏,享受水乡美景。
2. 多层次的环境设计东北主入口的求索景观大道和中心区舒缓的空间形态组成了大学城城市尺度的景观。
各校区内部的集中绿地以及校际间的环形绿带形成了大学城社区级尺度的景观。
关于戍浦江和泽雅的环境保护现状戍浦江发源于瓯海泽雅水库,流经瓯海区泽雅镇、鹿城区藤桥镇及上戍乡,全长42.3km,是瓯江的一条重要支流。
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泽雅,藤桥,上戍等五个乡镇,在河口下岸村注入瓯江,流域面积247平方公里。
一、戍浦江环境治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产业的快速壮大,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排戍浦江,导致戍浦江的水质普遍恶化,造成戍浦江内生态多样性丧失,生物的生存条件被破坏。
虽然从2005年12月份开始,有关部门正式启动对瓯海泽雅废塑料洗涤污染进行整治,并拆除加工设备,实行转产转业,但是目前戍浦江上游下来的江水依然是乌黑恶臭。
再由于鹿城区上戍河口大闸工程的截流,使戍浦江的江水成为了死水,因此,其污染越来越严重。
代表温州水系之一的戍浦江是沿岸两区三乡镇3万余亩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江水污染给沿岸的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隐患。
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给沿岸人民一条江水澄清、风光秀美的母亲河,戍浦江流域污水排放的治理,特别是上游的污染源治理,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此建议如下:(一)、要求政府协调鹿城区、瓯海区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对戍浦江上游环境污染源进行调查、治理;(二)、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戍浦江沿线乡镇的排污排水管网与净水处理设施。
作为瓯江的一条重要支流,环保部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戍浦江水环境质量的保护,从2005年开始的瓯海泽雅废塑料洗涤污染整治到2008年开始的鹿城轻工产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戍浦江的水质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改善。
(一)、戍浦江流域污染源的基本情况1、上游机械造纸业废水成为新的污染源。
2006年泽雅废塑料的治理后,许多农民失去了经济来源,转而选择了污染相对较轻的小造纸生产,特别是随着机械造纸业利润的增加,机械造纸作坊数量快速增多。
目前,泽雅水库下游共有机械造纸作坊150多家,主要集中在源口至林岙公路沿线以及源口至小源公路沿线的10多个村,其中以小源最多。
徐明雷非法占地案(温资规瓯罚字[2021]第2000017号)【主题分类】土地城建【发文案号】温资规瓯罚字[2021]第2000017号【处罚日期】2021.07.16【处罚机关类型】自然资源部【处罚机关】【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瓯海分局【处罚种类】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执法级别】区/县级【执法地域】瓯海区【处罚对象】徐明雷【处罚对象分类】个人【更新时间】2021.09.18 21:04:54被处罚对象: 徐××,男,汉族,身份证件号:33032619××××××××××,住址,浙江省××县××镇××村,联系电话:1395874××××。
案由:非法占地。
案件来源:卫片执法。
经查,2008年,徐××未经办理合法用地手续,擅自占用××街道××村集体土地建健身广场。
现场勘查发现,该地四至范围:东至山坡、南至山路、西至山坡、北至山。
计占地面积422.23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1.89平方米,建筑面积21.89平方米。
至调查时止,现状为水泥坦、凉亭。
该地块现状地类为果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为园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证明以上事实的主要证据有:1、对徐××的询问笔录,承认他非法占用××街道××村集体土地进行建设的行为。
2、徐××的身份证证明了他的身份基本情况。
3、现场勘测笔录和照片,证明现场实地情况。
4、由温州众远测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具的当事人违法占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土地利用现状局部图(2009年),瓯海区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2006-2020年),证明地块的位置、四至范围、占地面积、建(构)筑物情况、土地类别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