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99.44 KB
- 文档页数:4
花粉症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的新进展张静【摘要】特异性免疫治疗是花粉症治疗的诸多方法中唯一针对病因的治疗,长期以来皮下注射一直是花粉症治疗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花粉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对花粉症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又有了新的进展.该文将着重对花粉症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如皮下注射、舌下含服、口服、淋巴注射等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并简要评价各种方法的安全性.【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04【总页数】3页(P610-612)【关键词】花粉症;特异性免疫;进展【作者】张静【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010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1花粉症又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体质患者在夏秋季吸入空气中的致敏花粉后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结膜的卡他性炎症,可伴有皮肤以及其他器官的病变引发的急性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1]。
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空间的移动频率增快,植物种植区域的扩展,野生植物的蔓延等,花粉致敏原也随之增加。
有报道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花粉症的发病病例已经占到总过敏病例的12%~45%[2]。
目前国内外治疗花粉症的方法主要包括变应原回避、药物对症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
在诸多的方法中,变应原回避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花粉过敏的问题,而药物与手术治疗又对症不对因。
相比之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唯一针对病因,可从根本上阻断变态反应疾病发展的治疗方法[3]。
特异性免疫治疗又称脱敏疗法,是将变应原制剂按浓度与剂量从低到高反复与患者接触,提高患者对该种变应原的耐受性,达到再次接触时过敏症状消失或减轻的目的。
自Noon[4]和Freeman[5]成功通过皮下注射治疗花粉症开始已经使用了100多年,因此皮下注射免疫也成为目前使用最多、最成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
1 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1.1 皮下免疫治疗这是目前临床特异性免疫治疗采取的主要方式,包括常规脱敏治疗和快速脱敏治疗两种。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治疗蒿属花粉过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侯红枝;辛学东;徐海侠【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24(24)2【摘要】目的评价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治疗蒿属花粉致敏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SAR患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确诊为蒿属花粉AR患者148例,纳入随机、安慰剂、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所有患者经皮肤点刺试验(SPT)证实均适合接受SLIT,其中舌下免疫治疗(SLIT)组(n=74)予以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含服治疗,按需辅以对症治疗(ST);安慰剂组(n=74)舌下含服安慰剂,按需辅以抗组胺药物及局部激素疗法。
以鼻症状总积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应性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及Th17/Treg免疫平衡状况作为有效性评价指标,以不良事件发生状况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
结果治疗9个月后,同安慰剂组比较,SLIT组在TNSS、VAS及RQLQ的评分改善方面效果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LIT组Th17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17的表达均较安慰剂组降低,Treg细胞百分比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均较安慰剂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组在试验周期内共观察到39例次不良事件,绝大多数为轻度、一过性的不良反应,极少有中度不良反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不良转归。
结论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蒿属花粉致敏AR患者,对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有较好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实现的。
【总页数】7页(P116-122)【作者】侯红枝;辛学东;徐海侠【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相关文献】1.川芎茶调散治疗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2.大籽蒿花粉变应原皮试液诊断大籽蒿花粉过敏的临床评价3.奥洛他定联合自体血清治疗蒿属花粉过敏性结膜炎4.应用协和大籽蒿变应原点刺液诊断大籽蒿花粉过敏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PLGA-蒿属花粉纳米疫苗对小鼠过敏性哮喘治疗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王林林;马圆;陈智鸿;计海婴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卷),期】2024(29)4
【摘要】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AIT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均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AIT的作用机制、疗效和给药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总页数】5页(P427-431)
【作者】王林林;马圆;陈智鸿;计海婴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相关文献】
1.1,25(OH)2VD3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花粉过敏哮喘中的应用
2.低致敏原应用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3.特异性舌下免疫治疗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4.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5.IL-18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选择、用法、适应病症及注意事项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将特定的变应原制成变应原提取液并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制剂,经注射、口服、舌下含化等途径予患者反复使用,使患者产生对此类变应原的耐受性,从而在再次接触这种变应原时不再出现过敏现象或程度减轻,又称脱敏疗法或减敏疗法。
但总体上,SIT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有些研究提示SIT疗法能使Th2细胞向 Th1细胞转化,增加 IL-12和IFN-γ的产生而调整免疫系统的平衡。
SIT也能使抗炎细胞因子IL-10增加。
迄今,在哮喘治疗领域中,SIT是唯一的能够改变哮喘自然病程的病因治疗。
目前许多国家推荐采用这一疗法治疗包括哮喘在内的变应性疾病,但以变应性鼻炎疗效最好。
【相关药物】用于SIT治疗的变应原提取液或称变应原疫苗分为:①水溶性变应原疫苗;②缓释和修饰变应原制剂;③混合变应原制剂。
目前在我国批准上市的变应原疫苗制剂主要是Allergopharma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包括阿罗格(Allergovit)变应原制剂、阿罗格(NHD)变应原长效制剂和阿罗格(NHO)变应原口服制剂。
【选择原则】当常规药物治疗和严格的环境控制措施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无效,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患者不愿意长期用药时,可以推荐SIT治疗。
SIT对哮喘的疗效尚有争议,近期的数项研究证实SIT能够改善哮喘症状评分,减少对药物的需求,改善变应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气道高反应性。
但存在如下问题尚未明确:①哪种患者在此治疗中最可能获益?②针对一种吸入性变应原的SIT是否对其他的吸入性变应原也有效?③SIT的长期疗效如何?总体而言,SIT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不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在进行SIT治疗时必须权衡这一疗法可能的受益与不良反应(偶尔是致死性的)的风险,也必须考虑到长期注射治疗的不便。
因此,只有当采取了严格的避免接触变应原的环境控制和包括吸入皮质激素在内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哮喘时,才考虑进行SIT。
616 ·论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 年 第50卷 第5期
素治疗,临床症状自行缓解。研究表明,临床应用羟氯喹可能是有益的[12],但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
来评估这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尽管HNL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13],多数
会在几个月内消退。但由于HNL可能出现复发、继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噬血细胞综合征[14],甚至死亡。因此,应
对HNL患儿早期诊断和长期随访。参考文献:[1] KUCUKARDALI Y, SOLMAZGUL E, KUNTER E, et al. Kikuchi-Fujimoto Disease: analysis of 244 cases[J]. Clin Rheumatol, 2007, 26(1): 50-54. [2] 李芳芳, 赵林胜, 李崇巍.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70例临床分析及淋巴结活检的意义[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 36(17): 1325-1327. [3] KIKUCHI M. Lymphadenitis showing focal reticulum cell hyperplasia with nuclear debris and phagocytes: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J]. Acta Haematol Jpn, 1972(35): 379-380. [4] ABDU A, PAJKRT D, BIJKER E M. Kikuchi disease in children: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Pediatr Infect Dis J, 2022, 41(3): 199-204. [5] XU S, SUN W, LIU J. Kikuchi-Fujimoto disease: a case report and the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procedures[J]. BMC Oral Health, 2019, 19(1): 223. [6] SELVANATHAN S N, SUHUMARAN S, SAHU V K, et al.
舌下脱敏治疗变异性鼻炎脱落原因及对策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变异性鼻炎发生脱落原因,并作出相应对策。
方法对免疫治疗182例,年龄在4—60岁变应性鼻炎患者用电话进行随访了解不能坚持治疗原因,并对脱落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1年内发生脱落79例,脱落率为43,41%。
其中,3个月内脱落率为11.54%,6个月脱落率为18.13%,1年内脱落率为13.74%。
脱落原因前3位分别为症状转好停用,疗效不佳,疗程过长。
结论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脱落率较高,在用药前后对患者进行包括理解治疗效果及疗程,不良反应的应对,电话随诊等干预有利于脱落减少。
【关键词】舌下脱敏变应性鼻炎脱落对策变应性鼻炎是Ⅰ型变态反应,由变应原刺激鼻腔粘膜而引发IgE介导,多种细胞分泌,多种介质参与鼻粘膜变应性严重[1]。
对变异性鼻炎治疗方法有多种,而特异性免疫治疗法目前被认为是唯一可以治愈变应性疾病的方法[2]。
而舌下脱敏剂具有安全性高,接受性强,无痛苦,疗效好,副作用少特点。
但是,服药时间长,疗效较慢,费用较高,从而是患者在治疗过程常常出现脱落,以至造成变异性鼻炎不能治愈或复发,浪费金钱。
因此,对患者脱落原因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的对策,成为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非常重要一环。
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采摘于2009年8月—2011年9月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确诊为变异性鼻炎的患者182例,年龄在4—60岁,性别不限,病程3月到20年左右。
诊断变应性鼻炎标准按中华耳鼻喉科学分会(2004兰州)制定标准[3]分类,分度按ARIA标准,过敏原点刺为粉尘螨阳性。
可同时有对其它多种过敏原阳性患者。
排除有哮喘发作,全身性皮质激素使用者,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有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因素,三个月内参加过其它药物实验,怀孕及哺乳期妇女。
1.2试剂采用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畅迪,标准化粉尘螨滴剂,及皮肤点刺针试验剂商品名,畅点,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
內科2020年12月第15卷第6|755•经验交流•粉尘嫡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分析陈鹏杨小雄杜笑东莞市长安医院五官科,广东省东莞市523841【摘要】目的探讨粉尘b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粉尘b滴剂进行舌下免疫治疗2年。
观察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2年后,患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60例患儿中仅1例出现舌下发麻感及瘙痒感,调整药物剂量后自行消失,全部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粉尘b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操作简便、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高。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鼻炎;粉尘b滴剂;舌下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68(2020)06-0755-2DOI:10.16121/45-1347/s.2020-06-34儿童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小儿过敏性鼻炎、小儿变应性鼻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过敏性鼻炎[1]*患儿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小儿接触尘蟻花粉等过敏原,导致其鼻部黏膜出现非感染炎性鼻部疾病,出现喷嚏、流清涕、鼻痒、鼻塞等症状,伴发鼻腔黏膜苍白与水肿。
儿童过敏性鼻炎往往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患儿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或学习目前,临床上对该疾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或免疫治疗*粉尘蟻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LIT)是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远期疗效较好,治疗安全性较高[3]。
为探究SLIT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研究选取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尘蟻过敏性鼻炎患儿60例进行了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60例(均为尘蟻过敏)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诊断符合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相关诊断标准⑷;均为本地区常住人口%家属了解本研究基本情况并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患儿皮肤点刺试验#SPT,试剂选用浙江我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畅点粉尘蟻皮肤点刺诊断试验盒),结果显示对尘蟻过敏(粉尘蟻,户尘蟻,“++”及以上);近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排除标准:长期使用鼻减充血剂;有过敏性鼻炎相关合并症;有粉尘蟻滴剂使用禁忌证;罹患严重器质性疾病*本研究共纳入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6~12岁,平均(9.21±1.23)岁, 6~9岁患儿33例,9-12岁患儿27例;病程1~4年,平均(2.54±1.24)年*1.2治疗方法采用标准化粉尘蟻滴剂,即粉尘蟻滴剂1~4号(畅迪)进行脱敏治疗2年:(1)第1周采用1号瓶进行治疗,第1天1滴、第2天2滴、第3天3滴、第4天4滴、第5天6滴、第6天8滴、第7天10滴,患儿每晚睡前滴于舌下,含1~3mW后吞服;第2、第3周分别采用2、3号瓶进行治疗,剂量用法同第1周;第4~6周采用4号瓶进行治疗,每天均为3滴进行维持治疗⑷*(2)第1周,常规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生产厂商:ScheWng-PLugh Labo N.V.,批准文号:H20170182)辅助治疗,体重>30kg者每日1次,每次2勺(10mL);体重#30kg者每日1次,每次1勺(5mL)*第1个月,常规鼻喷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生产厂商:Schering-Plough Labo N.V.,批准文号:H20140100)辅助治疗,每侧鼻孔1喷(每喷为50"g),每日1次(总量为100"g)*之后,根据鼻部症状及体征(到院复查)控制情况酌情使用对症治药物*1-3观察指标患儿于治疗开始后1个月、2个月、年、1年、2年医院行复*次复患儿进行前鼻镜检查,检查其鼻腔通气情况,对患儿治疗前、治疗2年后的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比较*(1)临床症状评分标准[5]:连续喷嚏数量3~5个记1分、6~10个记2分、11个以上记3分;流清涕—鼻4次及以下记1分、5~9次记2分、10次或以上记3分;刻意吸气时鼻塞记1分、间歇性或两侧交替鼻塞记2分、完全鼻塞无法经鼻呼吸记3分;间756Internal Medicine,Dec.2020,W.15,0o.6断性鼻痒记1分、有蚁行感但可耐受记2分、蚁行感较强且无法忍受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