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菊栽培技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3.00 KB
- 文档页数:8
杭白菊栽培技术
杭白菊(AjaniapacificaJ.Forbes)是一种美丽的植物,它的白色花朵像雪一样,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受,因此很受欢迎。
它也是著名的草本植物,由于具有抗逆性,在广泛的气候条件中均能茁壮生长,诱发了大量的养护者的关注,因此我们要介绍一下杭白菊的栽培技术。
杭白菊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喜欢接受充足的阳光。
由于它在落叶树下发达,它被认为是野外植物,因此它有良好的耐旱性。
它也适应土壤贫瘠,并且能够在碱性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在中性土壤中生长。
在室外播种之后,应将播种地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潮湿,这样能使花发芽、生长形良好。
杭白菊采用繁殖法繁殖,繁殖的方法是从花床上取下有花蕾的植株,然后将它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并且时常浇水,秋季足月时可以收获种子,冬季可以种植这些种子,在春季时即可看到花蕾,非常方便。
杭白菊除具有美观的外观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它的花朵可以采集,提取出来的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炎症,抗菌,解热,杀虫灭螨,调血等作用,可以治疗痔疮,肝炎,胃炎,口腔疾病,妇科疾病等多种疾病,用药效果显著。
杭白菊栽培技术是要考虑土壤,气候,繁殖和肥料调配,同时做好栽培控制。
土壤一定要选择温暖潮湿的中性土壤,比较适宜,另外要控制好施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这样能保证营养充足,并促进
植物生长;最后要做好除草,经常除锈,花期及时施药,这样能让植物有良好的生长状况,对于那些不耐寒的植物,应及时把它们收藏起来,避免受冷的伤害。
杭白菊的栽培技术是很简单的,但也要注意做好土壤,环境,施肥,清理,保护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它发达,产生大量的美丽的白色花朵,让人们陶醉其中。
2023《杭白菊的栽培管理技术》•杭白菊的简介•杭白菊的栽培技术•杭白菊的病虫害防治•杭白菊的采收与加工目•杭白菊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杭白菊栽培管理的注意事项录01杭白菊的简介杭白菊原产于浙江桐乡,现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和福建等地。
分布区域杭白菊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中,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适宜在轻壤土和砂壤土中生长。
生长环境杭白菊的地理分布茶叶市场杭白菊干花可用作茶叶原料,其汤色清澈,口感清香,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保健品市场杭白菊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花蕾和花瓣可制成保健品,如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糕等,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保健作用。
杭白菊的经济价值杭白菊的药用价值杭白菊具有疏风散热的作用,对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风热感冒杭白菊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和醇类成分,具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的作用,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治疗高血压杭白菊具有一定的清肝明目作用,对于结膜炎、角膜炎等眼疾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还可以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视力。
治疗眼疾杭白菊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和黄酮类化合物等,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抗氧化作用02杭白菊的栽培技术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块,以pH值为6.5-7.5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
整地深翻土地,耙平,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牛粪等,每亩施用约2000千克,使土壤疏松,达到耕作层无暗坷垃。
选地与整地选择优良品种的杭白菊种子,进行浸种催芽,然后进行直播或育苗移栽。
种子繁殖将杭白菊老株分株,每个分株上带有一定数量的新芽,移栽定植。
分株繁殖繁殖方法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根据杭白菊的生长需要,合理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和钾肥。
施肥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草荒。
除草加强病虫害防治,发现病虫害及时喷药防治,同时做好田园卫生。
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03杭白菊的病虫害防治猝倒病由真菌引起,导致幼苗猝倒、萎缩。
河南农业2019年第4期(上)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河南省农业干部学校河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办一、品种及习性(一)品种分类杭白菊品种有小洋菊和大洋菊两种。
小洋菊适应性强,从栽种到盛花期需7个月。
大洋菊品质略低于小洋菊。
(二)生态习性1.光照。
杭白菊喜阳怕阴,光照不足时易开花不良。
2.温度。
耐寒不耐热,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5~25 ℃。
露地栽培条件下,-5 ℃以上能安全越冬;-5 ℃以下长时间低温,叶片受冻干枯变黄。
根部忍耐低温能力较强,当温度升高后仍能萌芽,孕蕾开花,一般冬季不易冻死。
3.水分。
培养土常保持湿润对生长有利,切忌长期过湿,造成烂根。
4.土壤。
杭白菊适应性强,不择土壤,但适宜在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中生长。
二、种植准备(一)品种选择选用品味较好的小洋菊品种或大洋菊品种,以保持杭白菊地道品质、提高杭白菊的整体质量。
(二)培育壮苗1.扦插法育苗。
选择地势高、干燥、肥沃、疏松、灌排水方便的地块作苗床。
春季耕翻耙平后做成宽1.2~1.5 m、高25~30 cm,畦间距30 cm、长度为4~10 m 的高畦。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5~10 cm地温稳定在10 ℃以上时扦插。
将幼苗摘除最下部2~3片叶,按行株距20 cm×7 cm 扦插于育苗床上,插条入土不超过株高的1/2。
插后浇透水,同时在苗床上方搭建40 cm高的阴棚,晴天09:00—17:00遮阳,其他时间撤去遮阳物,保持田间湿润,20天后幼苗便生根成活。
1个月左右施1次稀粪水。
移栽时杭白菊栽培技术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洛阳市分校 谢清华选择苗床上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单株高20 cm 以上、茎粗壮、叶片完整、根系发达、有2~3片新叶长出的菊花幼苗作种苗进行大田移栽,同一田块幼苗应一致。
采幼苗时,为防止病原菌的传染,最好用手折取,不宜用剪刀剪取。
2.分株法育苗。
此法是目前大面积栽培菊花的常用方法。
菊花秋冬采收后,选健壮、无病害的植株,齐地面割除残枝,将其根全部挖出,栽植在一块肥沃但没有种植过菊花的地块上,施一层牛马粪或土杂肥覆盖保暖越冬。
杭白菊栽培技术
杭白菊,也叫金莲花、红花菊等,是菊花品种之一,属于复合花中形态最美、品质最优良的一种。
其花色鲜亮艳丽,个大、花型美观,在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方面都非常高。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杭白菊的栽培技术,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选地并预备土壤
杭白菊生长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土壤要求壤肥厚实、排水良好、PH值在6-7之间。
因此,选地的时候最好选择太阳充足、通风良好、不积水的地方。
在整地之前,将其浇水,使其变得湿润,利于抓结土壤,从而为之后的杭白菊栽培铺好基础。
二、繁殖方式
杭白菊的繁殖方式有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三种。
其中,分株繁殖较为简单,且较为保险,适合初学者。
扦插繁殖有一定难度,但成活率高,播种繁殖又可以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一般在3-4月进行,秋播一般在9月下旬进行,但播种繁殖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否则会影响发芽率和生长。
三、养护过程
杭白菊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分和养分。
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湿润或过于干燥,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施
肥,否则容易导致影响花朵品质。
在每年的生长过程中,还要定期进行修剪,保持杭白菊与形态美观、健康成长。
四、病虫害防治
杭白菊易患病虫害,如灰腐病、叶霉病、红蜘蛛等。
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病虫害防治方法,如掌握好杭白菊喜光喜温的特点、及时清理落叶等,以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以上就是杭白菊的栽培技术介绍,这里提醒大家,在栽培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对杭白菊的环境、养分和防治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更好的栽培效果。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杭白菊也称茶菊、杭菊,综合产于浙江省桐乡市,栽培面积约3.5万亩,年产干花近5000吨。
近年来外省发展很快,如苏、皖、粤、赣、鄂、湘、川等地都有种植,全国栽种面积超过10万亩,年产量1万余吨。
杭白菊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的保健饮品,气味芬芳,已有数百年的引用历史。
内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中华医学研究表明,杭白菊具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以及调整血脂等功效。
历年来还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
按中国人的饮用习惯,在植物饮料中,除了茶以外,就要数杭白菊了。
一、栽培1.品种 杭白菊有小白菊与大白菊之分。
(1)小白菊。
植株茎梗较细,液芽带紫色。
发枝分叉力强,为匍匐型生长,适应性强,叶片较小,微带紫色。
花蕾多、花型小,花瓣短而厚实,色泽洁白,蒸青晒干后呈玉色,花香浓郁,冲泡后滋味甜润爽口,质地优异,但开花期较迟,从栽种到盛花期需200天左右。
(2)大白菊。
株型直立,茎干粗,分枝少,植株嫩茎带紫色。
花型大,花色洁白,花瓣薄,蒸青后易晒干。
成品化冲泡后香气较平和,总体品质略低于小白菊。
开花时间比小白菊提前5天左右。
2.菊苗培养菊花只开花不结籽,在中都靠母本无性繁殖。
待花季结束,在12月中旬地上植株经霜打枯死后,即将植株齐地剪掉,根部培土筑5cm高的土垄,待第二年初春浇水肥,使其发芽,逐步长出菊苗。
到4月15日左右,幼苗长到10~15cm高时,把苗连嫩根挖出,剔除弱小苗,既可移栽到大田。
3.地块选择与栽种杭白菊是喜光喜肥植物,应选择土层肥厚软松,土壤弱酸性,无树木遮挡的地块,切忌在低洼潮湿地段栽种。
在平原地区栽种应开沟条栽,便于管理,沟深8~10cm,株距25~30cm,行距150cm,行与行之间植株不封行为好,这样便于田间管理与采花作业。
在小丘陵地区,是地形采用条载或丛栽。
菊苗种植后,当天就应浇施水肥,这样苗的成活率可在95%以上。
在菊苗生长阶段,每隔10~15天应施水肥,带菊苗长到30cm高时,应摘去顶芽,抑制长高,促使侧芽萌发分枝。
杭白菊无公害栽培技术摘要从品种选用、育苗管理、大田管理、采收及干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杭白菊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指导杭白菊原产地和周边地区的杭白菊生产。
关键词杭白菊;无公害;栽培技术杭白菊原产我国,由野菊演变并经人工选育而成。
浙江桐乡杭白菊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迄今为止已有370余年历史,杭白菊产品因质优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2002年被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为原产地域保护品种,也是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和本地的主导特色优势产业。
近年来,杭白菊种植面积稳步发展,从桐乡引种到外地的白菊生产发展加快,产品从过去单纯的药用为主向药饮兼用多用途发展,并畅销市场国内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1适用品种选用品质好、高产、生育期适中、药饮用兼用的迟熟小洋菊,可搭配早熟小洋菊。
2育苗管理2.1选好留种菊地种苗采用根系苗繁育;留种苗地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地肥力较好、前生育期菊株生长发展良好、病虫害轻发的田块。
2.2苗地管理留种苗地待杭白菊花朵采收完毕后,在离地3~4cm处割除地上茎,消除所有枯枝落叶;冬季要覆盖草木质与细土,厚度约10cm;于翌年开春后芽蘖初生时,及早施用1次人粪尿,促进芽蘖生长。
3大田管理3.1整地杭白菊系浅根性作物,须根系多数颁布在10cm左右的表土层次内,整地时须实行精耕细作,促使根系向深度和广度伸长。
大田要在定植前7d,结合施足基肥,实行深翻耕,翻耕深度20~25cm,精细平整作畦,畦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0~25cm。
无前作于年前冬季进行1次深翻,促使土壤风化,降低病虫基数。
3.2定植定植期为4~6月,以4~5月为佳。
纯作压条栽培,株行距20~30cm×120cm,每穴2株,栽植8.25万株/hm2;套(间)作压条栽培,株行距20~25cm×130~140cm,每穴2株,栽植6.0~7.5万株/hm2。
3.3压条纯作栽培的田块,定植后当分株苗高达35cm左右时,直接把枝条向行两边揿倒着地,在离菊苗基部约10cm处用泥压实,剩余部分每隔10cm左右用泥压实,顶端嫩梢留8cm左右,使之节节生根,等新梢长到30~35cm时,第2次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