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病早期诊断及创面处理新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6.37 MB
- 文档页数:38
糖尿病足创面溃疡的治疗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糖尿病足溃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严重影响了自身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本文介绍了糖尿病足溃疡的最新分级,列举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分析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方法,积极预防、控制危险因素并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对于糖尿病足创面溃疡的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
关键词:糖尿病足;分类分级;危险因素;治疗1 前言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糖尿病发病率正逐年增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统计,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4.15亿人;到了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将增长到6.42亿人,约为全球人口的1/10。
糖尿病成为了伤残、低生活质量、因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眼、肾及神经系统并发症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周围神经及周围血管病变大,在感染、外伤等诱因的存在下导致的足部溃疡、感染或者深层破坏,溃疡长期难以愈合,最严重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因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因素,引起了世界各国共同关注[1-3]。
2 糖尿病足的分类和分级目前常用的分级方法有Wagner分级法和美国TEXAS大学糖尿病足分类方法[4]。
Wagner分级法:0级,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影响到肌肉,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
TEXAS大学糖尿病足分类,分级:1级溃疡史;2级表浅溃疡;3级深及肌腱;4级骨、关节。
分期:A期,无感染、缺血;B期,感染;C期,缺血;D期,感染并缺血。
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和处理技巧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足溃疡成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溃疡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足部溃疡形成的病症。
这些足部溃疡通常发生在足底或足跟,如果不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坏死以及截肢的风险。
因此,正确的护理和处理技巧对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糖尿病足溃疡的第一步是评估伤口的状态和严重程度。
通常使用糖尿病足溃疡分级系统(Wagner, Texas,或者Universitätsklinikum Hamburg-Eppendorf (UKE))来评估溃疡的深度和程度。
此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参数,比如溃疡的大小、出血程度、感染风险以及患者的疼痛感受。
接下来,需要对伤口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首先,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洗涤剂轻轻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然后,用生理盐水或者温水进行冲洗,以去除残留的污垢和细菌。
避免使用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消毒剂,因为这些物质可能破坏正常组织和新生的皮肤。
对于有感染风险的伤口,可能需要应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在清洁完成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敷料来促进伤口的愈合。
敷料应具有以下特点:保持湿润的环境、促进伤口清洁、防止细菌感染及渗出物的污染。
选择敷料时考虑患者的情况,如疼痛、过敏等。
一般情况下,常使用的敷料包括透气敷料、hydrocolloid 敷料、胶原蛋白敷料和硅胶敷料等。
除了正确的伤口处理外,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中还需要重视足部的日常保护。
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特别容易受到创伤。
因此,保持足部的干燥、清洁和整洁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用温水洗净足部,尤其是足底的清洁,可以预防细菌和真菌的感染。
保持足部的皮肤干燥,充分吸收和保持足部周围的水分,有助于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滋生。
另外,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护足部避免受到创伤,包括踩到尖锐物体、擦伤和磨破。
可以使用合适的鞋袜和足垫,减少摩擦和压力,避免使用不合适的鞋类。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流量,显著减弱组织中氧化应激状态[13]。
在德国,α2硫辛酸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超过30年,α2硫辛酸可抗氧化应激,有效改善周围神经血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保护神经功能。
近期已经完成了4个评估阶段。
α2硫辛酸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总体结果是:静脉应用α2硫辛酸(600mg/d )3周可以减少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症状;同时可观察到神经损伤的改善;口服α2硫辛酸(800~1800mg/d )4~7个月可以改善神经损伤以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初步数据还提示,α2硫辛酸可以改善下肢运动及感觉神经功能;口服α2硫辛酸高达1800mg/kg 时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我国的临床研究也显示,从用药第2天开始,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就开始减轻,特别是疼痛感的减轻。
512 改善循环(血管扩张剂和微循环改善剂) 可使用T M P 、65422、脉络宁等药物。
513 营养神经 可使用维生素B 12(弥可保、甲钴铵)等营养神经的药物。
6 支持及对症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常有许多伴发症,如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贫血、电解质紊乱、酮症(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泌尿系感染等。
我们观察的399例糖尿病足患者中,低蛋白血症占40%,肺部感染占30%,贫血占31%,电解质紊乱占29%,酮症(酮症酸中毒)占28%(16%),心力衰竭占19%,泌尿系感染占9%。
可见糖尿病足患者的伴发症之多、之严重。
针对上述伴发症,在治疗坏疽的同时应积极纠正酮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抗心衰及抗肺部感染治疗;及时给予补充人血白蛋白、血浆、悬浮红细胞等支持对症治疗。
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全身状况,为坏疽治疗奠定基础。
在治疗的同时,要使患者及亲属学会正确清洗患足,保持足部皮肤干爽和滋润,学会穿合适的鞋、袜,正确地修剪趾甲和发现足部任何异常及感染迹象的方法。
总之,糖尿病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当出现肢端坏疽时,已经发展成综合征,所以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要采取综合措施,这样才能达到治愈或最大限度降低截肢率和最大限度保存患者足部功能的目的。
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作者:唐强,唐乾利来源:《右江医学》2022年第02期[专家介绍]唐乾利,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西重点学科(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广西肝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医学高层次领军人才(外科学),广西百色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A层次人才。
现任广西科协常委,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广西卫生法学会会长、党委书记,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兼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创疡与创面修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及10余家医学杂志副总编、常务编委等学术职务。
擅长于普外科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主要研究方向为胆石症防治、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先后主持1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0项,9项成果鉴定为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获专利授权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21项。
主编、参编专著15部,参编全国统编教材、规划教材16部(其中任副主编6部),发表专业论文3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
应邀在区内外200多家单位主讲专题讲座250余场次。
培养硕士生68名、博士生27名、博士后8名。
【摘要】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的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痛苦,目前,临床虽治疗方法繁多,但未脱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之藩篱。
笔者通过综述近年来上述治疗方法之进展,总结现有存在的问题,认为西医治疗应扩大适应证及人群,探索普适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干预措施,而中医药治疗DF历史悠久,制定统一辨证标准和规范,扩大临床研究样本量、延长研究周期,探索其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机制等是现今需要解决的难题。
糖尿病患者足部低温烫伤的原因分析及创面护理新进展摘要】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障碍, 容易并发全身周围神经、微循环和血管病变,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容易引起烧(烫) 伤。
烧(烫) 伤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本文主旨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烫伤的原因,总结新技术新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烫伤事件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
【关键词】糖尿病;足部;低温烫伤伴感染;原因;护理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及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溃疡、感染、深层组织破坏,严重者有坏疽截肢的危险 [1]。
而低温烧/烫伤是最常见诱因之一[2]。
低热烫伤是指温度41~60℃的致伤因子作用于机体时间较长而造成的皮肤甚至皮下组织的损害[3] 。
有时虽表现为浅Ⅱ度烫伤,即创面出现大水疱,但实际深度却可能为深Ⅱ度甚至Ⅲ度。
笔者通过查找文献结合临床实例,分析原因、归纳创面护理方法,现将综述如下:1.原因分析1.1 低温烫伤的原因[4-5]①人员因素:与疾病、体质和皮肤及足部护理知识不全因素有关中老年患者虽病程不长,但感觉感知障碍,足部护理知识不全,导致烫伤(正确的洗脚水温应控制在37-40℃,且洗脚时间15~20min[6])。
②物品因素:与未备有水温测量仪有关。
很多患者因足部发凉常把水温调的稍烫,测水温时只靠手或足部皮肤感知,或由家属代试。
③环境因素:与季节有关春季空气湿度大、热蒸汽作用于患处皮肤时,散热慢、热温持续间长;冬季因担心受凉感冒,加盖棉被或毛毯,使热气积聚在某一部位,而致烫伤。
④方法因素:与泡脚后自行按摩双足有关洗脚后未对双足进行检查,便开始用力搓揉即“按摩”,导致本已烫伤的足部皮肤表皮发生破损。
2.创面护理2.1水疱的护理[7]保持水疱清洁干燥:用碘伏消毒后,大水疱用5ml注射器从疱的最低处抽出渗液,小水疱自行吸收,待形成痂皮后,应任其自行脱落。
2.2溃疡面处理2.2.1 清创[8]内科常采用蚕食清创术,即用清创胶软化焦痂和坏死组织,缩短清创时间,但应注意观察局部的血供情况。
糖尿病足个案护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足的病情,个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个案护理。
患者信息:患者张先生,55岁,患有糖尿病10余年。
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他出现了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
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为18.6mmol/L,下肢疼痛、麻木,足部溃疡严重,有脓性分泌物,且有异味。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足的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性别等因素,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控制总热量摄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3、运动护理:适当的运动有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血液循环。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剧烈运动。
4、足部护理:对于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定期修剪指甲、洗脚,避免烫伤、割伤等外伤。
在溃疡处,定期换药、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湿润。
5、药物护理:在医生的建议下,为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在使用药物时,要确保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用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6、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糖尿病足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过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7、家庭支持:鼓励患者的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的帮助。
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对于糖尿病足患者,个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足部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糖尿病足病治疗现状及进展摘要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感染、足部畸形等多方因素影响的结果。
随着我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由于缺乏有效的血糖控制,糖尿病足患病率逐年增加。
现就糖尿病足病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进展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 CAO Ling,ZHANG Zhen-wen,ZHU Yan.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1,China【Abstract】Diabetic foot (DF)is one of the severe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and it is induced by multiple factors,such a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infection,and foot deformity. Morbidity of diabetic foot gradually increased along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effect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China. This paper provided a summary for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Key words】Diabetic foot;Treatment;ProgressDF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摘要: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糖尿病足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但当前我国糖尿病足患者普遍存在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欠缺、不重视护理等问题,导致总体护理效果不理想。
与此同时,又因为糖尿病足病程漫长,恢复慢,仅靠单一的护理方法很难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所以需要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手段。
当前我国学者们针对糖尿病足护理工作开展了大量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入手,取得了不同的研究结果,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出了糖尿病足护理的一些方案措施,希望能够对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糖尿病足;现状;护理手段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是在糖尿病外围血管和神经病变过程中,因为深层组织被破坏、足外伤、溃疡或者感染等而出现的下肢病变现象。
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在总体糖尿病患者中,该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达4%-10%。
尤其是当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等的不断改变,糖尿病足患者的发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1]报告显示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流行病,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
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
柯运研究中报道仅2/3的糖尿病足患者经医治后创面能够完全愈合,据估计,20%~30%的患者最终进行了截肢。
[2]而且糖尿病足患者知识缺乏、血糖控制不佳,难以按照医嘱继续用药,未重视饮食等是导致其无法快速康复的重要原因[3]。
目前我国接受正规临床护理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比例数仍较低,而就诊延迟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就有百分之七十,甚至还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足部症状后进行了自我处理,增高了感染风险,加快病情恶化,甚至带来了截肢的危险,延误了疾病最佳临床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