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案例-电信LTE高效集优工具创新方案

经典案例-电信LTE高效集优工具创新方案

经典案例-电信LTE高效集优工具创新方案
经典案例-电信LTE高效集优工具创新方案

高效集约工具创新方案

1 简介

1.1背景

4G系统优化中PCI、RACH、集团规范&C/L互操作参数、三网协同类参数、合理的TAC区和邻区,

作为常用网规网优核心模块所在,对整网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以上模块的日常优化,产生大量高频次

和繁琐的计算,需要网络优化核查工具辅助完成来提高效率。

1.2创新点

1.2.1技术创新

首次将PCI核查、PRACH规划、邻区优化、集团参数核查、三网系统参数优化和TAC区核查,六大网络优化模块的算法高度自动化、标准化和工具化。

1.2.2优化集成创新

河北电信首次系统化的对规划类、性能类和常用参数进行系统化和集成化的算法编程,将LTE网络

优化中的难点和繁琐点一一突破,为后续网络优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帮助。

1.3 成效

实地验证,节省网络优化成本

本次LTE高效集优工具经过多次版本更新,多厂家多地市深入使用研究对比得出:提升优化成果规

划类参数和配置类参数按照每周开展一次作业计划实施,每地市每周节约1人/天。

网络日臻成熟,通过系统优化的使网络由“可用”变为“好用”,最大程度的挖潜了现有网络的服

务能力,从而助力业务发展。

2 模块算法研究

2.1 参数核查算法

无线网络参数设置的规范与否,极大的影响了网络运行质量;同时,在RF优化、PN邻区优化完善

的前提下,合理的参数优化对网络运行质量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无线网络参数核查优化

工作在系统优化项目中较为重要。本次参数核查严格遵守集团公司参数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以往优化

经验,对LTE网络参数从系统配置参数、登记参数、接入参数、功率控制参数、切换参数、定时器、算

法开关等不同维度展开了核查,在确保全网参数配置正确规范的情况,同时发现现网在参数方面存在优

化空间,为后续系统优化工作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2.2 PCI规划算法

PCI核查规划的优化思路:输入新入网小区的相关信息,根据周边小区地理位置规划出合理的PCI;或者根据U2000中获取的PCI冲突信息,对源小区与冲突小区的距离以及覆盖层数进行对比判断,从而分析出PCI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根据原因给出优化建议。

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即PCI,是4G小区的重要参数,用于区分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影响着下行信号的同步、解调、切换。因此为4G小区分配合适的PCI、核查网络中不合理的PCI、处理PCI不合理的问题,对4G网络的建设、维护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PCI核查、优化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每个小区分配合适的PCI,确保同频同PCI的小区下行信号之间不会互相干扰,避免影响手机正确同步和解码正常服务小区的导频信道。

4G系统一共包含504个PCI(0~503),通常3扇区宏基站规划504个PCI会被分为168个组:组1:PCI0、1、2;组2:PCI3、4、5;……;组168:PCI501、502、503。

PCI使用需要保证足够的复用距离,以避免如下两种PCI冲突情况:

PCI碰撞

相邻同频小区同PCI,会导致下行同步、信号解调性能严重恶化,对网络KPI指标、用户感知造成不良影响(连接成功率低、掉线率高、用户速率差等)。

PCI混淆

服务小区存在两个及以上的同频同PCI邻区,当与其中一个邻区发生切换时:服务小区不能准确判断目标小区是Cell B还是Cell C,需要触发邻区信息上报流程以判断准确的目标小区,导致切换缓慢、或高速移动场景下切换不及时而掉线,影响切换成功率、掉线率及用户感知。

2.3 PRACH规划算法

随机接入在4G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初始接入、切换、重建立等。随机接入过程中每个小区分配64个接入前序列,UE随机选择使用或由基站指定使用。其中Prach ZC根序列是4G小区的重要参数,由ZC根序列通过循环移位生成小区的接入前导序列。

若邻近小区使用相同的ZC根,则可能导致PRACH干扰,影响接入成功及用户的正常接入,因此为4G小区分配合适的ZC根、核查、并解决网络中潜在的ZC根冲突,对4G网络的建设、维护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中Cell A、B配置了相同的ZC根,当UE向Cell A发起随机接入时,CellB也能检查到UE发送的接入前导,对Cell B造成干扰。

ZC根序列总数共有838个(0~837):建议室内、室外基站分开规划,不同小区覆盖半径对ZC根序列的消耗各不相同。

2.4 邻区优化算法

合理的邻区关系有两层意义,一是合适的邻区数量,二是有效的邻区关系。邻区数量太多则BA表过大,测量精确度将受到影响。在邻区关系的有效性方面,我们就是要确保所定义的邻区关系是相关性最大的,是保证良好切换性能所必需的。我们要做的工作有两方面,一是多余邻区关系的删除,二是增加必要的邻区关系。

在LTE开网初期,由于语音业务需求或由于4G覆盖原因,终端需要互操作到3G/4G,在语音业务结束或4G覆盖良好时,终端需要返回4G网络提升用户体验,需对漏配2G/3G/4G邻区进行核查。

通过邻区优化工具化,高效保证邻区的不漏配不冗余。

2.5 三网协同优化算法

随着2018年电信L800M网络大规模入网,多种网络的共存和质量提升,无疑成为优化工作急需探索的课题。

随着网络复杂度的增加,如何高效优化三网网络质量是持续维持电信精品网络品牌的当务之急。

空闲态驻留策略:UE优先驻留FDD大带宽频点,确保UE能够获得更好的数据业务体验。

频率优先级建议:FDD2.1 ( 7 )> FDD1.8(6) > FDD800(4) > TDD2.6(2) > CDMA(1)重选门限取值建议参考:异频重选先于异频切换发生,因此建议:

空闲态异频测量启动门限高于异频切换A2门限;

重选门限低于对应频点的异频切换A4门限。

现阶段多频段网络性能提升、网络间的互操作优化、三网用户感知的提升等三网协同优化与研究,成为本次优化的重中之重。

2.6 TAC区核查算法

跟踪区(Tracking Area,TA)是4G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新设立的概念。跟踪区的功能与2G的LAC、3G的子网功能类似。TA被定义为UE不需要更新(服务)MME的自由移动区域,TA的大小在系统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为了确定UE的位置,4G网络的覆盖区分为多个跟踪区,由跟踪区码(TAC)标识,若干个TAC组成一个TAC组(即TA List,TAL),4G寻呼可在TAC或TAL范围内进行寻呼。

当UE移动跨TAL时,要发起TAU(Tracking Area Update)。

TAC、TAL规划不合理会引起如下网络问题:

(1) TAC、TAL太小或边界不合理,会使处于跟踪区边界的用户发起大量TAU。

(2) TAC、TAL太大,会引起寻呼负载过高,容量引起大的寻呼时延或寻呼丢弃。

(3) 过高的TAU次数和寻呼次数会抬升基站的CPU负荷,进而影响后续用户的接入。

综合考虑后续扩容、以网络建设成本,目前建议的TAC、TAL规模如下:

表1TAC/TAL规模建议值

TAC规模TAL规模

30~50BBU 75~150BBU(3~5TAC)

现网TAC、TAL合理性评估、分析,分两方面:一方面为TAC、TAL规模,另一方面为TAC、TAL边界(是否插花等)。

3 模块工具化方案

3.1参数核查工具化

工具内置电信集团要求的参数规范缺省值,导入本地网配置参数后,将自动化输出参数规范脚本,解决参数设置不合理问题。

3.2 PCI规划工具化

PCI核查规划的优化思路:输入新入网小区的相关信息,根据周边小区地理位置规划出合理的PCI;或者根据U2000中获取的PCI冲突信息,对源小区与冲突小区的距离以及覆盖层数进行对比判断,从而分析出PCI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根据原因给出优化建议。

3.3 PRACH规划工具化

PARCH规划设计原理:通过规划小区的经纬度与现网小区的经纬度求出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将小于规划距离的现网小区的PRACH使用的ZC根排除,通过规划的ZC根的个数在剩余的ZC根中搜索可用的作为规划小区的PRACH使用的ZC根。

3.4 邻区优化工具化

PCI冲突信息处理方法如下:

①将如下信息拷入《PCI冲突信息-分析模板》“A列至Q列”。

②在《PCI冲突信息-分析模板》中填入工参,即自动计算出发生PCI冲突(碰撞、混淆)的源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距离。

③根据发生PCI冲突(碰撞、混淆)的源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输出优化建议:

a:当“小区CGI (MCC-MNC-eNodeB标识-小区标识)to PCI”的距离小于阀值(如1500米),则优化方案为“调整PCI”;

b:当“小区CGI (MCC-MNC-eNodeB标识-小区标识)to PCI”最大距离大于阀值(如1500米),则优化方案为:当源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距离小于阀值“保留邻区观察”、大于阀值“删除邻区”;

c:当“小区CGI (MCC-MNC-eNodeB标识-小区标识)to PCI”的距离未能计算出,则“核实工参后再判断”。

3.5 三网协同工具化

通过三网协同核查工具化,提高网络性能、提升用户感知。

空闲态驻留策略:UE优先驻留FDD大带宽频点,确保UE能够获得更好的数据业务体验。

频率优先级建议:FDD2.1 ( 5 )> FDD1.8(5) > FDD800(3) > TDD2.6(2) > CDMA(1)。

重选门限取值建议参考:异频重选先于异频切换发生,因此建议。

空闲态异频测量启动门限高于异频切换A2门限。

重选门限低于对应频点的异频切换A4门限。

激活态数据切换策略:优先使用2.1G 和1.8G,仅在L1.8G弱覆盖时切换到L800M;当仅有数据业务的UE处于L800M时,基于频率优先级切换算法及时切换到1.8G上,弱覆盖时用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作为补充。

数据异频测量启动门限(A2)取值建议参考:比基于MR实际统计的小区边缘覆盖电平高1~3dB。

关于负荷均衡:通过频率优先级切换策略可以避免L800小带宽负荷过高。同时在频率优0先级切换时考虑L1800的负荷,如果L1800小区已经开启MLB并处于过载状态,则不发起向该小区的率优先级切换。

根据下列指标目标值进行核查,输出结果呈现是/否。

图15三网协同参数核查原理示意图

3.6 TAC区核查工具化

TAC,该参数是PLMN内跟踪区域的标识,用于UE的位置管理,在PLMN内唯一。 UE通过跟踪区注册告知EPC自己的跟踪区域当UE处于空闲状态时,核心网络能够知道UE所在的跟踪区域,同时当处于空闲状态的UE需要被寻呼时,必须在UE所注册的跟踪区域的所有小区进行寻呼。

信道的拥塞。

将插花站点的TAC归属调整为与周围站点TAC保持一致。

根据TALIST边界对现网TAC进行核查,避免TALIST边界与铁路,主干道相邻,减少系统频繁位置更新带来的信令负荷。

4

4.1 主程序界面

输入账号密码

4.2 各模块界面

功能简介中有详尽的模块说明:

PCI规划优化参数核查优化

PRACH规划优化邻区优化

三网协同优化TAC核查优化

4.3 优化结果呈现

参数核查优化 PCI规划优化

PRACH规划优化邻区优化

三网协同优化TAC核查优化

5 总结

该工具模块包含了集中分析优化的基础核查功能,具有推广使用价值的功能模块:工具优点如下:

1) 体积小、速度快。

2) 直接导入U2000提取的数据。

3) 规划功能方便。

4) 参数核查准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