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3.00 KB
- 文档页数:73
目录第一章封皮 (2)第二章目录 (3)第三章总体概述 (5)第二节编制说明及依据 (8)一、编制说明 (8)二、编制依据 (9)第四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10)第五章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20)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及违约承诺 (21)第七章质量保证和质量违约承诺 (36)第八章材料、设备质量及性能 (54)第九章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56)第十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59)第一节安全保障措施 (59)第十一章保修及服务 (71)第十二章其它措施 (73)第一章封皮技术标投标文件工程名称 :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道路修建工程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投标人: 深圳市建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期: 2004年 3月 16日第二章目录第一章总体概述 (01)第一节工程概况 (01)第二节编制说明及依据 (04)第二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 (06)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06)第一节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06)第二节重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07)第三节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与解决方案 (13)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16)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及违约承诺 (17)第一节以总进度计划为目标、对月、周进度进行动态管理 (17)第二节保证工期、技术、管理措施承诺 (23)第三节工程主要施工工期说明 (27)第四节施工工艺的实施方案 (30)第五节施工工期的交通保证措施 (31)第六节工程验收时间计划及承诺 (31)第五章质量保证和质量违约承诺 (33)第一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33)第二节施工质量检查、测试措施 (42)第三节质量保证承诺措施 (47)第六章材料、设备质量及性能 (52)第一节主要材料进场保证措施 (52)第二节施工机具配备质量与性能 (53)第七章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54)第一节劳动力组织及进场计划 (54)第二节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54)第三节材料物资供应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 (55)。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第一节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本综合改造工程人行道路、块料地坪人行道板、块料地坪垫层及石粉渣基层工程量比重较大,为拆除旧沥青柏油类路面,做好拆除开挖前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工保护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同时深圳市仙湖植物园道路修建工程位于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地处深圳市东北部的梧桐山风景区内,是深圳市天然植物园旅游胜地景点。
近年来,人流量大,较易影响游客的旅游心景,在施工时应做好现场安全保护和成品保护,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林木保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交通组织是本工程施工的难点。
为此,特制定以下措施以保障工程的顺利交工。
1、制定具体详细的控制性施工计划。
2、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
3、在施工时编制详尽的临时交通组织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4、在各施工路口派专人指挥交通。
5、做好施工围护工作。
6、修建临时交通便道,实行交通管制。
7、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成品保护措施并严格执行。
8、对于本工程的重点施工、难点对象——组织技术人员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每道工序进行全程监控。
9、成立安全措施、水土保持、林木保护、环境保护领导小帮,组织各层帮子及工人的培训。
第二节重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一、施工测量在深圳市仙湖植物园道路修建工程施工前,先对建设单位和监理所提供的基点桩坐标、水准基点桩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若发现桩志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一份详细资料,并报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在施工过程要定期对上述标桩坐标和高程进行校核,注意对施工的主要控制标志(或护桩)进行保护,均应保持稳固可靠,保留至工程结束为止。
二、路基施工技术根据本工程设计标准,考虑工作面、排水、修整坡面需要现场确定拆除开挖填方线,根据甲方提供的原有地下管线图,确定挖填深度,必要时做好明显标示牌。
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一、总体要求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园林工程施工方案的书面实施文件,是确保园林工程施工科学、合理、顺利进行的重要准备工作。
1.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规范,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
2. 考虑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区域和施工流程,确保施工不受影响。
3. 统筹协调各类资源,保证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和调配。
4.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劳动条件。
5.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施工组织机构1. 总指挥部总指挥部负责整个园林工程施工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财务部、人事部、安全监督部、质量监督部等职能部门,并设立各类专业施工队伍。
2. 施工队伍施工队伍主要包括园林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根据施工需要合理配置。
技术人员要具备专业技能,施工人员要经过培训。
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区域划分按照园林工程设计图纸,对施工区域进行划分,分别安排施工区、材料堆放区、设备摆放区等,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2. 工程进度计划根据园林工程的施工任务和时间要求,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包括各项施工工序和时间节点。
确保施工按时完成。
3. 施工流程安排对于园林工程的各项工序,制定具体的施工流程,包括场地准备、土方工程、植物配置、灌溉施工等,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4.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5.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6. 环境保护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做好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施工活动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7. 合作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做好相关手续和程序的处理,确保园林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四、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1.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要求,落实施工计划和流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公园绿化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述公园绿化施工是对其中一片区域进行环境美化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工作,包括植树、绿化花坛、铺设草坪等。
本项目的目标是将一片空地打造成为具有休闲、娱乐和绿化功能的公园。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园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人员组织、施工程序和质量控制等。
二、施工人员组织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控,对施工队伍进行管理和指导。
2.设计师:负责公园绿化方案的设计和施工图纸的准备。
3.技术人员:包括林业专家、土木工程师、园艺师等,负责植树、修剪、浇水、施肥等技术工作。
4.劳动者:包括植树工、园艺工、清洁工等,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
5.监理人员:负责对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施工程序1.前期准备:包括场地清理、勘测、土地改造等工作,并购买所需的植物和工具。
2.植物选购和布置:根据设计方案,选购适合该地区的植物,并进行布置。
3.土壤改良和施肥:对土地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并根据需要施肥。
4.植树和花坛布置:根据设计方案,按照预定位置进行植树和花坛布置。
5.草坪铺设和养护:先进行地面平整,再进行草坪铺设,并进行养护。
6.灯光和灌溉系统安装:根据需要安装灯光和灌溉系统。
7.清洁和保养:对公园进行定期的清洁和保养工作,以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四、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符合预期效果。
2.选择健康、优质的植物,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和养护。
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环境的卫生,保持施工区域整洁。
4.做好草坪、花坛和植物的养护工作,及时修剪和浇水。
5.对灯光和灌溉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6.定期对公园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7.与环保部门保持沟通,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是公园绿化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通过合理的人员组织、施工程序和质量控制,可保证公园绿化施工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实现预期的效果。
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项目的需求。
植物园改造施工方案一、植物园改造的目标和意义植物园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和传承自然文化、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教育普及植物知识、满足市民休闲需求等多重功能。
然而,目前一些植物园在功能和硬件设施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改造以提升其功能和吸引力。
本次植物园改造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现代化、生态友好、多功能的园区,以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满足市民的休闲、教育和科研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改造的内容和步骤1.生态环境优化(1)改造园区的水源和排水系统,增加水体、湿地等生态元素,提高植物园的生态功能。
(2)优化植被结构,引入更多耐旱、抗病虫害的品种,提高植物园的生态适应性。
(3)加强管理和保护,建立植物园的生态监测体系,保护植物园内的野生动物和植物。
2.功能设施改善(1)增加教育科普设施,建立科普教育中心、多媒体展示馆等,提供更加丰富和便利的教育科普服务。
(2)改造园区的游览路径和观景平台,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同时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
(3)修建休闲娱乐设施,如儿童乐园、跑步道、游泳池等,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
(4)增加餐饮、商业和停车设施,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同时加强管理和规划,避免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
3.文化和艺术元素引入(1)在植物园内增设艺术装置、雕塑等公共艺术作品,提升园区的艺术氛围。
(2)开展文化活动,如植物画展、音乐会等,增加园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3)与周边社区、学校等合作,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提供更多的社交和文化交流机会。
三、改造的财务和人力资源保障1.财务保障(1)利用政府资金,设立植物园改造专项资金,保障改造的财务需求。
(2)引入社会资本,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投资,降低政府的财务压力。
2.人力资源保障(1)建立专业团队,包括景观设计师、植物学家、生态学家等,为植物园改造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2)加强培训和设立岗位,提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3)引进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加强植物园管理与运营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园林绿化工程
2、施工单位:XX园林有限公司
3、施工地点:XX
4、施工内容:种植草类、观赏树种种植,园林绿化等。
1、施工组织
(1)组织架构
本工程以工程经理为首,属下设有总施工经理、工程质量经理、安全
经理、人事劳务经理、财务经理等共5名经理,下设其他施工班组等多部门。
实际工作中,工程经理直接负责全体施工人员和施工台帐的管理,其
他经理则分别负责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和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质量检查、设备调试等施工工作。
(2)施工班组
本工程共设置施工班组20多个,按照施工内容划分,其中有:绿化
基坑施工班、植物栽植施工班、园林景观灯光施工班、绿化辅助施工班等。
2、劳务管理
本工程由XX园林有限公司统一安排劳务,并由工程经理统一管理。
劳务派遣安排工作以施工内容、施工期限为依据,由劳务管理服务中心按
配备的劳务数量安排施工,由施工经理统一安排工作,统一控制工资标准
及施工人员的调换、放假等。
3、资金管理
本工程资金管理以财务经理为首。
植物景观铺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项目背景本文档旨在提供植物景观铺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信息。
该项目旨在创建一个美丽的景观环境,包括植物和铺装材料的安装和布置。
2. 工程概述植物景观铺装工程的主要目标是:- 将设计图纸中指定的植物和铺装材料准确安装和布置;- 按照规定的施工流程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确保施工期限的履行,按时完成工程。
3. 施工组织设计3.1 人员安排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我们建议以下人员组织安排:- 项目经理:负责工程的整体管理和协调;- 设计师: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设计方面的问题;- 施工队伍:由合格的施工人员组成,负责实际的施工工作;- 安全专员:负责工地安全事务的监督和管理。
3.2 施工流程植物景观铺装工程的施工流程应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准备工作: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安全无障碍;- 植物安装:按照设计图纸的指示,将植物定位、挖坑、种植,并保证适当的灌溉和养护;- 铺装材料安装:按照设计图纸的指示,将铺装材料进行切割、固定和拼接,确保平整和牢固;- 后期养护:对植物和铺装材料进行定期养护和维护,确保其良好的生长和维持。
3.3 施工设备与材料为了满足施工的需要,我们建议准备以下设备和材料:- 挖掘机和装载机:用于清理施工现场、挖坑和搬运材料;- 种植工具:包括铲子、锄头、水泥浇注器等;- 固定材料:如水泥、砖块、钉子等。
4.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 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设施,确保施工安全;-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测和评估。
5. 工期计划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和项目要求,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工作内容。
6. 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垃圾分类处理、节约用水和节能减排等措施,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工程总面积为952亩。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空地镶嵌或行间加植方式,种植油松与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
工程内容包括整地、苗木采购、种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成立造林工程项目部,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等岗位,配备相应数量的施工人员。
(2)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求,采购苗木、肥料、农药、浇水设备等材料。
(3)设备准备:配置挖掘机、装载机、浇水车、喷药机等机械设备。
2. 施工部署(1)整地:采用鱼鳞坑整地,长、宽、深规格为80x60x40厘米。
整地时清除杂草,保留原有植被。
(2)苗木种植:采用行间加植和空地镶嵌两种方式。
行间加植模式沿苗木行间或地边整地;空地镶嵌模式沿等高线整地。
种植密度根据树种和生长习性确定。
(3)浇水、施肥: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时浇水、施肥,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4)病虫害防治:定期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
3. 施工进度安排(1)整地:预计需10天完成。
(2)苗木种植:预计需15天完成。
(3)浇水、施肥: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时进行。
(4)病虫害防治: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
4. 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苗木成活率。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4)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5.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做好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保持环境整洁。
(3)加强环保意识,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三、工程验收工程完成后,按照相关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四、总结本造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旨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提高造林成活率,为我国林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为我国林业建设做出贡献。
第2篇一、工程概况本造林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总面积为952亩。
46某植物园改造工程施工组织编制日期:2019年5月10日编制单位:目录第一卷总体概述 (5)第一章工程概况 (5)第一节项目概况: (5)第二节工程文字说明: (6)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8)第一节编制说明 (8)第二节编制依据 (9)第二卷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10)第一章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10)第二章重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11)第一节施工测量 (11)第二节路基施工技术 (11)第三节水泥石粉渣施工 (12)第四节路缘石、人行板施工 (14)第五节照明工程 (17)第三章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与解决方案 (18)第一节概述 (18)第二节保护方法 (19)第三节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19)第三卷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及违约承诺 (21)第一章以总进度计划为目标、对月、周进度进行动态管理 (21)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 (21)第二节施工准备 (22)第三节进度计划动态管理 (24)第四节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26)第二章保证工期、技术、管理措施承诺 (27)第一节保证工期 (27)第二节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28)第三节保证工期的组织与管理措施 (29)第三章工程主要施工工期说明 (30)第一节西环路综合改造工程 (31)第二节登山步道工程 (33)第四章施工工艺的实施方案 (34)第五章施工工期的交通保证措施 (35)第六章工程验收时间计划及承诺 (35)第四卷质量保证和质量违约承诺 (37)第一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37)第一节质量措施 (37)第二节质量安全保证组织 (40)第三节内外部接口 (41)第四节文件控制 (43)第五节物项控制 (44)第六节过程控制 (44)第二章施工质量检查、测试措施 (46)第一节施工测量与监测 (46)第二节总则 (49)第三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49)第四节隐蔽工程验收 (50)第五节检查和试验状态 (50)第六节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标定和控制 (50)第三章质量保证承诺措施 (51)第五卷材料、设备质量及性能 (56)第一章主要材料进场保证措施 (56)第二章施工机具配备质量与性能 (56)第六卷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58)第一章劳动力组织及进场计划 (58)第二章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58)第三章材料物资供应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 (59)第一节材料物资供应 (59)第二节进场计划 (59)第四章材料、成品、半成品保护保证措施 (60)第七卷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61)第一章安全保障措施 (61)第一节安全管理网络: (61)第二节安全管理措施: (61)第三节施工用电措施: (64)第四节中小型机具: (66)第五节临边防护: (67)第六节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 (67)第七节雨季施工措施 (67)第八节台风期间施工措施 (68)第九节防火安全措施: (69)第二章公司近三年的施工安全情况 (69)第三章文明施工措施 (70)第一节文明施工措施 (70)第二节季节性施工措施 (71)第八卷保修及服务 (74)第一章回访措施 (74)第二章工程保修承诺 (75)第九卷其它措施 (76)第一章景观保护、水土保护措施 (76)第一节景观的环境保护方面 (76)第二节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内容 (77)第二章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原则 (77)第三章防火护林 (78)第四章环境保护措施 (78)第十卷有关基层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80)第十一卷施工临时用地表 (81)第十二卷劳动力计划表 (83)第十三卷主要测量仪器设备表 (84)第十四卷机械设备质量性能表 (85)第十五卷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87)第一卷总体概述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项目概况:1、工程地点:XX市仙湖植物园;2、承包方式:包工包料;3、工程规模及特征:4、工期要求:122(日历天)5、资金来源:财政性资金100%;6、建设单位:XX市仙湖植物园;7、设计单位:XX市园林设计装饰工程公司/XX市市政设计院;8、监理单位:XX监理公司;9、本工程项目概况:本工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西环路综合改造工程,道路全长1703米,宽1.5米,休息平台面积380平方米;第二部分为科技楼~木兰园登山步道工程。
虹兴九组埭后路道路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第1章 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建设单位的招标文件。 1.1.2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施工图。 1.1.3与本工程相关的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等。 1.1.4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1.5国家施工规范、省建委、质检站颁发的有关建筑规程、质量管理、文明施工要求等文件。 1.1.6国家新颁布的《安全法》、《建筑法》。 1.1.7我单位有关施工组织、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及文明工地创建等文件。 1.1.8答疑纪要及现场勘察情况。 1.2编制原则 1.2.1 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对于主要工程项目施工,严格执行现行规范、标准,严密组织,确保质量合格工程。 1.2.2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本公司技术优势和专业化、机械化联合作业的特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 1.2.3 根据项目法施工原则,积极组织本工程的施工,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实事求是的确定工期、施工方案,确保工程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 1.2.4 坚持推广在施工中使用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1.3编制说明 根据业主招标文件中的要求,本次招标主要是对虹兴九组埭后路道路及雨排水工程的施工。因此,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就工程设计内容的施工,并集中从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工期组织、施工程序、施工方案、施工质量控制以及与业主、监理等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进行论述。 第2章 工程概述 二、工程概况 2.1平面位置 该工程为是虹兴九组埭后的一条东西向主干路工程,东起东环路,西至桃园路。道路全长320米左右。 2.2设计标准 道路工程,路线按城市主干路技术标准设计。 设计行车速度30 km/h,设计年限:15年。 2.3主要工程量规模:道路总长320米左右 2.4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拟建道路位于靖江市靖城街道,道路全长约320米左右,宽15米,拟建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勘探点标高最大值4.25米,最小值2.75米,地表相对高差2.5米。根据野外钻探鉴别、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评价,场地内土层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柱状图,自上而下分为:层素填土、层粉土、层粉土夹粉砂、层粉土4层,具体详见设计图说明。 2.5纵断面设计指标 该工程设计以东环路、桃园路现状高程、虹兴九组埭后路设计高程为主要控制点,满足不低于防洪高程3.0m的要求,并于周围场地相协调,进行纵断面设计。 2.6标准横断面 道路红线宽度24米,两块板式,其中绿化分隔带5米+2*7米车行道+2*3米人行道。人行道上设盲道。所有道口及人行道开口处均采用无障碍设计,以保证人行道的连续性,车行道及人行道横坡为2%,车行道坡向路边,人行道坡向路中。 2.7路基路面结构 2.7.1路基 (1)全线路基边缘填土高度小于6m,采用1:1.5路堤边坡。 (2)路基压实要求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其压实度要求如下: 车行道路基的压实度要求如下: 路 基 层 位 压实度(%)
填 方 路槽底面下深度 0-80cm ≥95% 路槽底面下深度 80-150cm ≥93% 挖 方 路槽底面下深度 0-80cm ≥95% (3)一般地段路基处理 (a)耕植土挖除30cm,作为绿化用土,老路基、老房基挖除,现状硬质边坡、边沟应挖除,杠线迁移,平整场地。 (b)车行道范围内:当路床填土≥45cm时,原土15cm掺5%石灰压实,其中以5%石灰分层回填压实;当路床填土,<45cm时,原土15cm掺5%石灰压实,其中分三层以5%石灰土回填压实;以满足设计要求的95%压实度。 (c)对于河塘路段,清除淤泥后,周边挖成宽≥100cm、高50cm的台阶,先回填1米毛片后,再填筑5%的石灰土至结构层,分层压实。 (d)在桥梁两侧及管形结构物两侧填筑时,应同时填筑且分层压实。 (e)沿线如遇不良地质情况,均应作换填处理,处理后路床顶面地基回弹模量应达到25MPa。 2.8路面 2.8.1技术指标 (1)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5年 (2)设计荷载:BZZ-100 2.8.2路面结构 (1)车行道: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0.6cm油封层 30cm二灰碎石(5:15:80) 30cm12%石灰土 结构总厚度72.6cm.范围:车行道、相交道路交叉口处。 人行道:25*25*5cm彩色人行道板 2cmM10砂浆 5cmC15细石混凝土 15cm12%灰土 结构总厚度27cm.范围:人行道。 2.9施工注意事项 路基施工应执行相应的施工规范、规程,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要求。 (1)新老路基连接段必须按规范挖台阶处理。 (2)做好场地平整、清除杂物、树根的整理工作,回填前必须按设计要求挖台阶。 (3)路基施工中应保证施工期间路基排水边沟的畅通,使其在施工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路基顶面应形成3%的横坡以利施工期间排水,严禁出现坑塘及凹面。 (4)路基施工压实,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5)一定要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0cm,填筑至路床顶面的最小压实厚度应大于等于8cm。 (6)严禁由于交叉口附近路基较宽而采用分幅填筑的方法。 (7)填方段落需超宽碾压,每侧超宽值为30cm。 路面的施工注意事项: (1)基层铺筑前,应按规范对路基的强度、平整度进行全面检查,满足规范要求后,才能进行路面基层的施工。对于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工点,应找出其周围限界,进行局部处理,直到满足要求。 (2)石灰土厚度30cm时,采用二层铺筑。碾压时严格按路面基层施工规范规定的次序进行。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0.6MPa。石灰土碾压完成后必须保湿养生和交通管制。洒水养生时必须注意控制洒水量,不使其表面干燥,也不应过分潮湿。 (3)二灰碎石基层厚度30cm时,采用二层铺筑。碾压时按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碾压方法进行,二灰碎石7天强度应达到3MPa。二灰碎石铺筑完成后,必须进行养生和交通管制。 (4)沥青下封层施工前,首先要清洁二灰碎石表面,沥青封层沥青用量1.25kg/m2,矿料用量6~7m3/1000m2,粒径3~5mm,在矿料要求干燥、清洁,严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沥青下封层应在二灰碎石施工完毕,表面稍干后立即施工,以保证沥青能渗入二灰碎石细集料表面一定厚度。 (5)沥青面层:沥青面层为双层式沥青路面,分二层施工。在铺筑面层的粗粒式沥青砼前应清洁沥青下封层表面,浇洒粘层沥青。当沥青面层相邻两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时,下层易受到污染,摊铺上一层沥青前应清洁表面,浇洒粘层沥青后再铺筑。
2.10排水系统 2.10.1雨水管道支管 根据甲方要求,雨水系统主要考虑收集道路雨水。 (2)管材、接口及基础: 管材:d600-d800管道采用II级钢筋砼承插管;d1000管道采用II级钢筋砼平接管;雨水连接管采用d300钢筋砼承插管; 基础:钢筋混凝土管采用120。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管管道连接口采用承插橡胶圈接口。钢筋砼平接管管道接口采用水泥砂浆钢丝网抹带接口。 窨井、管道施工如遇不良地质情况则基底加设30cm毛片垫层。 窨井 d600-d800管道窨井采用圆形乙型窨井,d1000管道窨井采用丙型窨井,井盖采用重型铸铁防盗井盖或钢钎维重型井盖。车行道荷载等级B级,人行道荷载等级C级 。雨水井采用边沟式单篦雨水井。 (4)回填 道路范围内沟槽回填采用5%灰土回填至道路5%灰土层下,分层夯实。 2.11施工条件 本工程两侧均为企业用地或部分民房,现场的施工机械及材料均从施工便道进出,现场地势平坦,作为施工作业场地较为理想,但沿线道路两侧必须设置明沟排水,施工通道具体见平面布置图。 2.12各项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达到国家市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并定为合格工程。 (2)工期目标:95天。 (3)安全生产目标:无重大事故发生,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1‰以内。 (4)文明施工目标:达文明工地标准,创标化工地。 (5)降低成本目标:总成本降低2%。
第3章 工程管理目标 3.1质量目标 我们将严格按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加强质量通病的防治,消除任何质量事故隐患,保证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一次交验合格率达100%,单位工程质量确保合格。 3.2工期目标 本标段施工招标工期95天,将在详细勘踏现场实际情况、深入了解业主意图并进一步细化修正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施工总体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生产,投入足够的人、材、物、设备等资源,在施工区域安排多点平行施工。同时在每一个工作区认真安排计划工序流程,保证流程合理、经济高效,以每个工序目标来保证区域目标,以区域目标的完成来保证总体目标,确保施工按照工期要求完成。计划在95日历天内完成全部合同施工任务。 3.3安全目标 我们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确保安全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