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植物园景观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3
2024年第10期现代园艺近年来,国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鼓励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的公园景观规划,重点强调维护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多种生态功能,倡导在公园景观规划中注重资源节约、能源保护及碳减排等,并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实现公园可持续发展。
基于五感设计理念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可以培养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引发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促进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合理配置植物,既能丰富人们的感官体验,提升休闲娱乐体验,又能与周边环境和文化背景相呼应,从而唤起人们对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起着增进社区凝聚力和社交交流的作用。
通过研究莲花庄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既能深入了解景观中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的相互融合和互动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欣赏和感知庄园的美,又能通过分析植物选型、布局、搭配及氛围营造等,实现对人们的情感和身体的调节和引导。
1莲花庄公园植物景观现状莲花庄是位于湖州城东南隅的传统江南园林,面积7.47hm2,分为西区、中区、东区和潜园4个部分[1]。
西区以水面、岛屿和黄石山峰为胜;中区有荷花池,富有野趣;东区有洞门、溪流,极具自然灵气;北区显得幽雅清旷。
园内有近百种植物,包括松、竹、梅、银杏、紫玉兰、广玉兰、香樟、桂花、火棘、构骨、十大功劳、杜鹃、芭蕉、荷花等。
其中以松、竹、梅为基调树种,并注重常绿、落叶树种与乔木、灌木的搭配,以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和园林意境[2]。
2基于五感设计理念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2.1以人为本原则基于五感设计理念的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各类群体的实际需求与当地的特点,包括心理、生理、感性、理性等需求,增加为人服务的功能。
例如,用绿化带将人行道与车道区分隔开,保障车辆的顺畅与行人的安全,营造出舒适、和谐的空间环境。
2.2体验丰富性原则首先,结合植物的季节特征科学设计植物景观,提高景观设计美感。
其次,结合植物特有的香味、质感、形态等特性,调动游人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丰富人们的感官体验。
交通流线3.5 植物园特色——特色游线樱花园月季园海棠苑百草园梅苑槭树园宿州文化园木樨园荫生树木园夏林华语园岩石花卉园果蔬植物园科普学习游线根据植物园的景观结构,园区内策划两条不同主题的游览路线,将不同的特色景点串联起来。
科普学习游线月季园岩石花卉园景观休闲游线入口建筑科普长廊盆景园珍稀树木园展览温室冬景松柏园至次入口景观休闲游线荫生树木园科普学习景点景观休闲景点综合景点童趣植物园童趣植物园湿生植物园湿生植物园两条特色游线串联不同专类园与景点3.6 内部交通系统规划PP村道(建议后期拓宽)接东三环路(相隔500米)二级园路:4m图例:出入口三级园路:2m内部停车场:停车位(20个)外部停车场:停车位(491个)木栈道:1.5m一级主园路:6mP电瓶车集散点环线休憩驿站二级园路:灰色沥青一级主园路:红色沥青三级园路:透水砖、花岗岩等增加次入口与停车设施,三级园路系统分级分材质,强化识别特性自然保育区科研试验、引种、驯化区(含园务管理)科研、管理人员入口项目背景PROJECT BACKGROUND 3.4 交通分析图例:绿道主线(自行车绿道3米)绿道辅线(步行绿道2.5米)景观园路木栈道已建成市政道路未建规划道路生态停车场(共113个车位)自行车驿站主要入口P P P P P P 慢行绿道自行车绿道生态停车场停车场设计原则:1、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场。
2、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
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3、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
N。
植物园区规划方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生活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兴起了一股植物园建设热潮。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植物园区规划,欢迎阅读!(一)概述xx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二)园区现状分析1、园区基本概况:xx植物园所在地是xx林科所科研及生产用地,山林树种丰富,生长茂盛,林业生产集约度高,具体由xx市林业局组织实施与具体执行。
3、存在的问题(1)区域内山丘之间跨度过小,功能布局空间有限。
(2)区域周边存在化工、灯泡制造等企业污染源。
(3)区域规划红线范围内,民居修建审批失控。
(三)开发条件分析1、建设条件(1)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平均时数1629小时,温度年均18.5度,无霜期283天,年均降水量1368.4毫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2)水:xx植物园靠近湘江,地下水资源丰富,结合喷灌可满足项目供水需要。
由以上分析可知:规划中的xx植物园内阳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低,投入产出率高,具备现代生态林业及植物园建设的优越条件。
(3)土壤:属于四纪红壤土,内含机质高,氮钾含量丰富,PH 值5.7—6.0,土壤保保肥性强,耕地土层深厚,适宜建设植物园。
2、交通条件公路:xx植物园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其所在的xx市又是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京珠高速、衡昆高速衡枣、107国道(北京至广州)、322国道(xx至广西凭祥友谊关,直至越南)、“三南公路”(连接湘赣闽南部)贯穿全境。
另有衡邵、衡炎、京港澳(京珠高速复线)潭衡及衡(临)武段、衡(南)岳等高速公路在建中。
民航:市区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约170公里,行程约2小时。
铁路:境内京广铁路与京广港高速铁路武广段四线并行,未来的xx将会成为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
3、区位条件xx植物园距离xx市中心只有5公里,与旅游胜地南岳较近,距离蔡伦、王船山、罗荣桓等名人故居一步之遥,随着xx建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步伐的加快,xx植物园作为现代生态林业休闲观光景点必将吸引远近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景观设计,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我校特举办植物景观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植物景观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技巧;3. 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的兴趣;4.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活动内容1. 课堂理论学习:教师讲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植物配置、色彩搭配、空间布局等;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景观工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景观的魅力;3. 植物识别:学习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4. 植物景观设计:分组进行植物景观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5. 作品展示与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评比和交流。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为期一天;2. 活动地点:学校附近的公园、植物园等;3. 参与人员:全校学生;4. 活动流程:(1)上午:课堂理论学习;(2)中午:休息、用餐;(3)下午:实地考察、植物识别、植物景观设计;(4)傍晚:作品展示与交流。
五、活动总结1. 学生反馈:活动结束后,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及对植物景观设计的认识程度;2. 教师总结: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借鉴;3. 成果展示:将优秀的设计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植物景观设计。
六、活动意义1.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技巧;3. 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的兴趣;4.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公园景区植物造景分析(3篇)目录公园景区植物造景分析(3篇) (1)1动物园的植物造景 (1)1、动物园类型 (3)2、动物园的组成部分 (5)1、动物园植物景观营造原则 (8)2、植物种类选择 (10)3、种植布局 (11)2纪念性公园的植物造景 (14)1、采用规则式布局 (14)2、以纪念性建筑或雕塑作为公园主体 (14)3、以纪念性活动和游览休息等不同功能划分空间 (15)1、纪念区 (16)2、园林区 (16)2、植物选择 (17)3、种植设计 (19)3苏州园林中的植物造景 (23)1.园林的花木分类 (23)2.优化园林植物配置 (26)1动物园的植物造景一、动物园的类型及分区动物园游人宣传普及动物知识,进行科普教育的单位,同时也是供游人休息、游览、观赏的城市公园绿地。
根据《公园设计规范》,动物园应有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游人参观、休息、宣传科普知识的设施;安全、卫生隔离的设施和绿带;饲料加工厂以及兽医院。
检疫站、隔离场和饲料基地不宜设在园内。
全园面积宜大于20 h㎡,绿化面积不低于全园面积的55%。
一般来说,动物园有以下主要任务:科学研究:动物园是研究动物习性与饲养、驯化和繁殖、病理和治疗方法的试验基地。
其收集、记录、分析动物资料所得的科研成果用于解决动物人工饲养、繁殖和改善饲养管理的问题,并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科普教育与教育基地:动物园应向游人普及动物科学知识,宣传生物进化论,使游人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种类、动物区系、生活习性,了解动物的发展演化过程以及动物的经济价值,动物、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从而起到教育人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资源的作用。
同时,动物园还可以作为中小学生动物知识的直观教材和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学生的实习基地。
实现异地保护:动物园是野生动物,尤其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的庇护场所,是保护野外趋于灭绝的动物种群,并使之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长期生存繁衍下去的有效措施。
植物园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民对自然与绿意的追求,建设一个现代化、绿色环保的植物园成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建议书提出了关于植物园建设项目的具体规划和建议,旨在打造一个宜人、美丽的城市绿地,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建设一个总占地面积为500亩的植物园,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植物展示和景观设计,将城市绿化环境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和学习的绿色空间。
三、规划与布局1. 主题展区: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和特点,划分为花卉展区、草本植物展区、乔木灌木展区等,以便于市民了解和学习不同种类的植物。
2. 休闲娱乐区:设置散步游园区、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提供各类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3. 教育培训区:建立植物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植物知识培训、讲座、研讨等活动,提高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4. 景观设计:以绿色生态为主线,注重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打造具有特色的景点和休闲空间。
四、建设内容与项目进度1. 收集植物资源:在项目实施前,组织专业团队收集各类植物资源,建立植物数据库,为植物园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持。
2. 建设基础设施:包括绿化景观工程、道路交通设施、供水供电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植物园的正常运营提供便利。
3. 种植和布局:根据规划与布局设计,对各个展区进行种植和布局,确保园区植被的多样性和展示效果。
4.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餐饮设施、卫生间等配套设施,提供便利的服务环境。
5. 项目进度安排:- 第一年:筹备期,包括植物资源收集、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准备等;- 第二年:实施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植物种植和布局等;- 第三年:完善期,包括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各项功能的调试与完善。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经济效益:- 吸引旅游投资:建成植物园后,将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消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城央型湿地公园指城市建成区内的湿地公园。
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差异化建设。
相较于城郊型、远郊型湿地公园,城央型湿地公园受区位和周边人群活动的影响,其景观、服务属性增强[1]。
目前的植物景观评价研究中,很多评价的方法及其指标多针对某些具体的公园,但由于我国湿地公园分类方法复杂,类型繁多,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的规划要点不同,在实际评价时不能通用普适性的评价标准[2-3]。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针对性建立城央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共性评价模型,结合美景度评价法,针对性探究城央型湿地公园的最佳植物景观类型,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洋湖湿地公园的20个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较为直观的评价结果。
并对比分析了各植物景观的特点类型,给出了相应提升策略,为城央型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洋湖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内,北临岳麓山、东近湘江,是长沙市人流量最大的城央型湿地公园。
公园总面积4.85km 2,其中湿地面积1.70km 2,湿地率达35.58%,绿化覆盖率高达90%。
洋湖湿地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生长发育良好,植物景观比较有代表性。
根据选择典型性公园的原则,选择湖南省长沙市洋湖湿地公园作为本文的研究区域。
于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对洋湖湿地公园进行现场取样调查,在公园内选取20个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作为研究材料,每个样地面积为100m 2。
拍摄每个样地不同季节的照片并记录样地内植物种类、数量、种植面积等数据,将不同样地的植物景观图片随机编号,便于日后评分。
1.2研究方法1.2.1美景度评价法(SBE 法)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同评价主体的审美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照片评价结果同现场评价结果无显著差异[4]。
采用定向发放电子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样地植物景观照片进行评分,共计发放5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收稿日期:2024-01-07研究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21〕XT03号)。
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目录一、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1.毕业论文奖 (2)2.毕业设计奖 (18)3.课程设计奖 (52)4.主题竞赛奖 (71)5.优秀指导教师奖 (90)6.优秀组织奖 (94)7.先进教育单位奖 (97)8.优秀联络员奖 (100)9.人气奖 (103)10.社会责任奖 (109)11.突出贡献奖 (109)二、园冶杯专业奖国际竞赛1.市政园林奖 (110)2.城市设计奖 (137)3.地产园林奖 (138)4.2017年度优秀设计机构 (162)5.2017年度优秀工程承包商 (163)6.2017年度优秀开发经理(总监) (164)7.2017年度优秀设计师 (165)8.2017年度优秀项目经理 (167)三、百强十佳企业1.中国生态园林百强企业(2016-2017年度) (168)2.全国十佳园林工程企业(2016-2017年度) (171)3.全国十佳园林设计企业(2016-2017年度) (172)4.全国十佳园林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2016-2017年度) (173)5.全国十佳园林养护企业(2016-2017年度) (174)6.全国十佳园林花木企业(2016-2017年度) (175)7.全国十佳园林科技创新企业(2016-2017年度) (176)一、2017年度园冶杯大学生竞赛毕业论文奖(一)规划设计类一等奖1.作品名称:近代岭南私家园林空间防御性研究作者:冯思懿指导老师:汤辉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2.作品名称: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三亚热带珍稀花木博览园规划研究作者:黄梦兰指导老师:沈守云、吕振华参赛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作品名称: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作者:胡义涛指导老师:朱颖参赛院校:苏州科技大学二等奖1.作品名称:岭南历史村落水泥预制类建筑装饰元素研究作者:黄嘉丽指导老师:汤辉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2.作品名称:基于IPA分析法的初溪土楼村落景观认同与感知评价研究作者:陈杰指导老师:潘翔参赛院校:四川农业大学3.作品名称:浅析三门峡陕州区传统窑洞村落环境特征作者:兀晨指导老师:田大方参赛院校:东北林业大学4.作品名称:珠三角农村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关系研究作者:谭庆扬指导老师:卢丹梅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5.作品名称: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景观美学评价研究作者:吕昂指导老师:沈守云参赛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6.作品名称: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Based the Case Studyof the JIAO-JI-----Railway Industrial Heritage Corridor 作者:李昀书指导老师:DR.OLAF SCHROTH参赛院校:Landscape of department,University of Sheffield7.作品名称:水生态敏感区乡村性格局与演变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作者:王慧咏指导老师:赵敏参赛院校:云南大学8.作品名称:基于GIS的旅游度假区景观生态评价研究--以江西铅山叫岩旅游度假区为例作者:胡益指导老师:胡希军参赛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9.作品名称:城市公园消极的环境行为驱动机理研究作者:郭雅敏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10.作品名称:基于客家文化的城市滨江风光带景观设计研究--以上杭县南江滨公园为例作者:陆卫云指导老师:胡希军参赛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等奖1.作品名称:PEG干旱胁迫和盐碱胁迫对大花金鸡菊、桂圆菊种子萌发的影响作者:杨娇娇指导老师:张彦妮参赛院校:东北林业大学2.作品名称:西蜀园林门窗装饰纹样特征解析作者:李谓文指导老师:鲁琳参赛院校:四川农业大学3.作品名称:基于几种典型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康复景观设计研究作者:方睿指导老师:季建乐参赛院校:南京林业大学4.作品名称:广州高密度建成区商业综合体微绿地建设研究作者:唐楚茵指导老师:佘美萱、赵建华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5.作品名称:瞻园中廊的运用与分析作者:杜凯伟参赛院校:金陵科技学院6.作品名称:针对健老群体的广州市居民楼屋顶花园设计研究作者:巫文莉指导老师:李自若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7.作品名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街道景观评价体系研究作者:陈凯指导老师:兰思仁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8.作品名称: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南宁市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研究作者:黄春萍指导老师:郭松参赛院校:广西大学9.作品名称:天目湖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保护策略研究作者:莫晓琪指导老师:朱颖参赛院校:苏州科技大学10.作品名称:基于LID的城市公园雨洪管理研究作者:陈豪指导老师:黄启堂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11.作品名称:森林公园声景观评价与优化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作者:洪昕晨指导老师:兰思仁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12.作品名称:闽东北廊桥景观分析与评价研究作者:林夏斌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13.作品名称:海南岛传统聚落水环境的生态营造研究作者:张瑞海指导老师:杨定海参赛院校:海南大学14.作品名称:成都太古里商业街区户外景观空间研究作者:候晨旭指导老师:蔡仕珍参赛院校:四川农业大学15.作品名称:福州古代私家园林中园墙的应用艺术与文脉研究作者:万柳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16.作品名称:福州市区主干道植物景观评价作者:马仕伟指导老师:陶萌春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荣誉奖1.作品名称:海绵城市试点项目那考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调研作者:杨雅娴指导老师:胡尚春参赛院校:东北林业大学2.作品名称:郑州市中原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作者:王嘉指导老师:谢福春参赛院校:东北农业大学3.作品名称:广州旧城区在微改造中文化资源资本化研究作者:梁惠兰指导老师:赵晓铭、杨文越、赵建华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4.作品名称:大运河(无锡段)聚落遗产环境保护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荣巷历史街区、淘沙巷作者:王灵哲指导老师:张帆参赛院校:南京林业大学5.作品名称:马鞍山市凹山矿景观改造作者:丁文一指导老师:张瑞参赛院校:安徽师范大学6.作品名称:彭山牧马山芒硝矿区景观修复研究作者:陈弟伟参赛院校:成都理工大学7.作品名称:中山公园硬质景观材料应用研究作者:彭焰火指导老师:张辛阳参赛院校:武汉设计工程学院8.作品名称:南京城市公园园亭调查作者:陈浩指导老师:李宏参赛院校:金陵科技学院9.作品名称:信息学院植物园绿化设计作者:李泽慧指导老师:詹景强参赛院校: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10.作品名称:壮族服饰纹样在南宁市景观小品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项载君指导老师:梁喜献、杨洋参赛院校: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11.作品名称:韶关西桥公园设施安全性浅析作者:陈嘉丽指导老师:晏琪参赛院校:韶关学院12.作品名称:大花紫薇生殖生物学研究作者:袁娟指导老师:朱栗琼参赛院校:广西大学13.作品名称: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南宁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作者:韦肖莹指导老师:和太平参赛院校:广西大学14.作品名称:互联网时代下公共空间变化探究及应对策略作者:郭超指导老师:沈守云参赛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5.作品名称:韶关南雄市观音岽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分析作者:李芮芝指导老师:胡希军参赛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6.作品名称:古诗词意境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作者:周伶雅函指导老师:曹福存、杨翠霞参赛院校:大连工业大学17.作品名称:音乐形象的景观表达及相关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作者:刘慕芸指导老师:李敏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18.作品名称:基于安全感的城市公园空间环境评价及设计研究作者:黄敏凤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19.作品名称:西双版纳景洪市旅游城镇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作者:汪成丽指导老师:车震宇参赛院校:昆明理工大学20.作品名称:基于RS和GIS的莆田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监测与模拟研究作者:陈颐指导老师:董建文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21.作品名称:西湖叙事空间研究——以福州西湖为例作者:陈燕红指导老师:吴小刚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22.作品名称:保定古莲花池形态变迁研究作者:王帆指导老师:聂庆娟参赛院校:河北农业大学23.作品名称:察哈尔右翼后旗临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作者:郝帅指导老师:段广德参赛院校:内蒙古农业大学24.作品名称:西湖变迁对现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启示作者:张亚琼指导老师:周晨参赛院校:湖南农业大学25.作品名称:基于造园艺术的古典园林空间研究--以寄畅园与谐趣园为例作者:杨子涵参赛院校:广西艺术学院(二)环境艺术设计类一等奖作品名称:广州社区旧物的景观再利用设计研究——以塑料瓶和玻璃瓶为例作者:林悦婷指导老师:李自若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二等奖作品名称:苏州环秀山庄的空间布局及发展分析作者:赖思琪指导老师:张青萍参赛院校:南京林业大学三等奖1.作品名称:闽西南传统村落景观评价研究作者:彭宝瑶指导老师:周旭丹参赛院校:吉林农业大学2.作品名称:旅游影响下宏村、西递村镇空间景观发展研究作者:施昳指导老师:车震宇参赛院校:昆明理工大学3.作品名称:Do Trees in Shopping Streets Enhance Commercial Activity and Createa Better Environment?作者:王新宇指导老师:Jan Woundstra参赛院校:School of Landscape,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荣誉奖1.作品名称:记忆花园——老年认知症康复景观设计作者:夏璟旖指导老师:孔繁强参赛院校:上海交通大学2.作品名称:体验型商业空间景观设计的哲学思考作者:陈智捷指导老师:吕娜参赛院校:上海商学院3.作品名称:城市废弃材料在节约型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戎银慧指导老师:张翠英参赛院校:徐州工程学院(三)建筑、城市设计类一等奖作品名称:The Role of Trees in Mitigat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in Urban Squares作者:蒋旻彧指导老师:Laurence Pattacini参赛院校:School of Landscape,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二等奖作品名称:闽东传统民居艺术形式特征研究作者:刘威指导老师:陈祖建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三等奖1.作品名称:广州黄埔村宗祠使用状况调查分析作者:曾梓韵指导老师:赵建华、佘美萱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2.作品名称:现代商业步行街行为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作者:李玉兰指导老师:周旭丹参赛院校:吉林农业大学3.作品名称:我国城镇化率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影响研究作者:刘晔指导老师:刘志强参赛院校:苏州科技大学荣誉奖1.作品名称:城市儿童游憩场地调研作者:任慧指导老师:徐振参赛院校:南京林业大学2.作品名称:闽西土楼装饰艺术的文字文化内涵研究作者:郭布明指导老师:陈祖建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3.作品名称:城市安全视角下安全公园的空间营造研究作者:王希阳指导老师:焦洋参赛院校:沈阳建筑大学(四)生态植物类一等奖1.作品名称:‘和谐’与‘凤丹’花瓣中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作者:刘红艳指导老师:郝青参赛院校:青岛农业大学2.作品名称:丛枝菌根提高喜树抗旱效应的研究作者:王康指导老师:琚淑明参赛院校:徐州工程学院3.作品名称:水肥耦合对盆栽金花茶苗期生长及生理的效应研究作者:李茹指导老师:王凌晖参赛院校:广西大学二等奖1.作品名称:百子莲Y2SK2与SK3型脱水素启动子克隆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作者:王思淇指导老师:张荻参赛院校:上海交通大学2.作品名称:广西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开花物候及花芽分化初步研究作者:赵红芳指导老师:王翊参赛院校:广西大学3.作品名称:广州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模式变迁研究作者:陈淑贤指导老师:程晓山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4.作品名称:大花紫薇生殖生物学研究作者:袁娟指导老师:朱栗琼参赛院校:广西大学5.作品名称:波斯菊对镉胁迫的响应及外源茉莉酸甲酯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作者:刘宇婧指导老师:余小芳参赛院校:四川农业大学三等奖1.作品名称:广东珠海万山群岛野生观赏树木资源调查研究作者:覃明指导老师:和太平参赛院校:广西大学2.作品名称:南京秦淮新河绿带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对PM2.5等的削减作用研究作者:汪逸伦指导老师:魏家星参赛院校:南京农业大学3.作品名称:大花紫薇有性生殖过程的微观研究作者:韦立迪指导老师:朱栗琼参赛院校:广西大学4.作品名称:城市建筑墙体绿化景观调查与评价——以广州、深圳为例作者:冯瑞雯指导老师:翁殊斐、冼丽铧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5.作品名称:南京小桃园秋色叶树种的观察与研究作者:罗淑祯指导老师:郝日明参赛院校:南京农业大学6.作品名称:华中冬青雌雄株低温与干旱胁迫研究作者:胡曼筠指导老师:金晓玲参赛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7.作品名称:环境异质性对罗汉松根瘤特性的影响作者:徐艳霞指导老师:朱栗琼参赛院校:广西大学8.作品名称:双荚决明对复合盐、镉和铅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作者:蔡思琪指导老师:廖飞勇参赛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荣誉奖1.作品名称:碳纳米材料对香石竹鲜切花衰老过程影响作者:李璇指导老师:张荻参赛院校:上海交通大学2.作品名称:万山群岛草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作者:曾求标指导老师:邓荣艳参赛院校:广西大学3.作品名称:南宁青秀山兰园植物及其景观调查分析作者:韦瑛璐指导老师:和太平参赛院校:广西大学4.作品名称:不同土壤条件对罗汉松根瘤形态结构及固氮酶活性的影响作者:杨凯指导老师:朱栗琼参赛院校:广西大学5.作品名称:珍稀濒危植物掌叶木体细胞胚培养初探作者:中山圣子指导老师:李在留参赛院校:广西大学6.作品名称:不同规模城市绿地降温增湿效益研究——以乔-草型植物群落为例作者:苗馨予指导老师:张明娟参赛院校:南京农业大学7.作品名称:观果类植物在洋湖湿地公园的应用调查研究作者:王纯指导老师:黄琛斐参赛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8.作品名称:广州公园花境应用调研与分析作者:欧阳舒怡指导老师:冼丽铧、翁殊斐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9.作品名称:扬州城市景观格局及其热环境效应研究作者:曹畅指导老师:陶俊、罗云建、王晓春参赛院校:扬州大学10.作品名称:生态修复性景观的早期实效研究——以三岭山受损地为例作者:莫爱斌指导老师:吴刘萍参赛院校:广东海洋大学11.作品名称:武汉市武昌区综合性公园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作者:彭岩指导老师:何诗静参赛院校:武汉设计工程学院12.作品名称: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研究作者:王千千指导老师:杨瑞卿参赛院校:徐州工程学院13.作品名称:观赏海棠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白静怡指导老师:张国君参赛院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14.作品名称:园林食用花卉发展研究与展望作者:刘娜指导老师:张英参赛院校:唐山职业技术学院15.作品名称:遂宁市缤纷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作者:刘雯指导老师:杜娟参赛院校:四川农业大学16.作品名称:哈尔滨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作者:宋婷婷指导老师:岳桦参赛院校:东北林业大学17.作品名称:外源喷施化学物质对榉树叶色变化的影响作者:张亚平指导老师:金晓玲参赛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8.作品名称:海坛岛公园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夏季微气候分析评价作者:郑俊鸣指导老师:邓传远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19.作品名称:基于GIS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视觉评价研究作者:张强指导老师:潘辉参赛院校:福建农林大学二、2017年度园冶杯大学生竞赛毕业设计奖(一)园林设计类一等奖1.作品名称:编织计画—莞城西隅历史片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作者:曾文略、邓宛琳指导老师:汤辉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2.作品名称:奎巷小院作者:郭似韵、彭铃指导老师:袁柳军参赛院校:中国美术学院3.作品名称:播种记忆—重庆市渝中区戴家巷地块景观规划设计作者:尹一涵、陈施羽指导老师:刘磊、代璐参赛院校:西南大学4.作品名称:寻找失落的“仪式”-湖南靖州飞山景区规划设计作者:刘贇、韦敏宁、张淑媛、吴雪、李婧指导老师:王长柳参赛院校:西南民族大学5.作品名称:沢山半隅—基于重庆山地地形的悦来会展公园雨洪管理方案设计作者:林挽星、吴天歌指导老师:刘家琳参赛院校:西南大学6.作品名称:捕捉生命的轨迹—交互式体验园景观设计作者:周鑫、张旭蕾、赖高鹏指导老师:陈青扬、谢华春参赛院校:浙江万里学院二等奖1.作品名称:景观蒙太奇语言在乌龙浦保护与活化中的运用作者:汤雨晨指导老师:毛颖、廖晨阳参赛院校:四川大学2.作品名称:栖·青——珠海香山绿道兴奋点景观规划设计作者:徐君楠指导老师:佘美萱、赵建华、卢丹梅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3.作品名称:城市愈合——消除轨道交通背景下的城市割裂感作者:陆平安、张琳娜指导老师:刘磊参赛院校:西南大学4.作品名称:共享园——杭州横槎村乡村幼儿园景观规划作者:陈悦、王梦琦指导老师:曾颖参赛院校:中国美术学院5.作品名称:老年人视角下的——互动交流式生态公园作者:黄玉蓉指导老师:张路红、聂玮参赛院校:安徽建筑大学6.作品名称:忆?游——叙永县郊野公园设计作者:李美佳、江俊涛、易窈西、陈浩瑾、顾艺指导老师:陈娟参赛院校:西南民族大学7.作品名称:呼吸的梯道山地梯步空间景观概念再造作者:熊科玮指导老师:娄娟、娄飞参赛院校:重庆文理学院。
植物景观经典案例
植物景观经典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的植物景观非常美丽,有柳树、桃树、杏树等,春季时分,柳绿桃红,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 北京天坛公园:天坛公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园内的植物景观非常有特色,有松柏、槐树、杨柳等,营造出一种庄重、神秘的气氛。
3. 苏州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园内的植物景观也非常经典,有竹子、梅花、桂花等,展现出清新、雅致的江南园林风格。
4. 南京中山植物园:中山植物园是中国最早的植物园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园内的植物景观也非常美丽,有各种花卉、树木等,展现出一种自然、生态的美感。
5. 成都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园内的植物景观也非常有特色,有竹子、松柏、梅花等,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氛。
这些植物景观经典案例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植物园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植物园作为重要的城市绿地和文化景观设施,具有促进生态保护、提升城市品质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丰富城市绿色空间,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拟提出建设植物园项目的建议。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XXX植物园2.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XXX公顷3. 项目定位:打造一流生态植物园,提供科教、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三、项目目标1. 构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展示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2. 提供科普教育和研究基地,促进公众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提升3. 融合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和活动场所4. 吸引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四、项目内容1. 植物展示区:通过种植各类植物,展示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生态系统,包括花坛、花境、果园、树林等。
2. 科普教育区:设置植物科普馆、展示厅、研究中心,举办植物科普讲座和展览,为公众提供植物科学知识学习的场所。
3. 休闲娱乐区:设立步道、凉亭、游乐设施等,提供游客休闲、娱乐的场所,并结合植物园的特色组织各类旅游活动。
4. 文化体验区:融合当地的文化元素,设置传统民居展示区、手工艺品销售等,为游客提供地方文化的体验。
五、项目推进计划1. 立项阶段:确定项目需求、调研潜在投资来源、起草项目计划书。
2. 筹备阶段:相关政府部门支持、征地拆迁、投资方洽谈和团队组建。
3. 设计阶段:制定详细规划方案,包括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设备选型等。
4. 建设阶段:实施园区建设,按照规划方案进行景观和基础设施建设。
5. 运营阶段:招募管理团队、进行宣传推广,开展植物展览、科普讲座、文化活动等。
六、项目效益1.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2. 社会效益:提供科教、娱乐场所,促进公众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丰富当地文化和社会生活。
3. 生态效益:通过植物种植和保育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1. 长沙某中学学生打算周末前往湖南省植物园赏花,读手机查询的地图截图及湖南省植物园北门外观图,该同学不断点击图中“+”,会发现( )A. 指北方向标发生改变B. 比例尺变小C. 比例尺变大D. 可以看到长沙市的轮廓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北斗卫星定位某点位置为(62°E,45°N),图中能大致表示该点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土耳其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一天内发生两次7.8级地震,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读图,完成各小题。
3. 土耳其地震多发是因为它位于( )A. 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B. 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C. 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处D. 欧亚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处4. 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土耳其海峡的是( )A. B.C. D.5.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蕴藏丰富的地理知识,以下诗句中能反映地形地势对气候影响的是( )A.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B.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022年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西亚国家卡塔尔举行。
读图,完成各小题。
6. 下列有关卡塔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当地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B. 当地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通用阿拉伯语C. 海运是该国对外主要的运输方式D. 卡塔尔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7. 世界杯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5~7月举行,但是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却选择在11、12月,读首都多哈气候资料可知,其主要原因是( )A. 全年降水少B. 冬季气温较高C. 夏季气温过高D. 夏季降水较多8.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8个成员国,是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2020年第24期现代园艺中国寺庙见证了朝代的演替,记载了宗教文化的兴衰,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库[1]。
寺庙园林主要是指佛教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也可泛指那些属于为宗教信仰和意识崇拜服务的建筑群所附设的园林[2]。
城市寺庙园林早年因战火摧残、革命及管理不当等缘故被破坏,随着人们对可供游憩的城市绿地需求逐渐增大,寺庙遗址与城市绿地相结合的城市文化公园应运而生。
1区域概况东山景区地处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古城———永州,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潇水东岸,与零陵古城和西山隔江相望。
永州市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7.6~18.6℃,年平均日照时数1300~1740h,年降雨量1200~1900mm[3]。
法华寺与武庙始建于唐代,坐落在零陵东山之上,是典型的山林式寺庙。
据记载,法华寺占地面积近14932m2,建筑面积3208m2,而武庙的建筑面积约20000m2,两寺规模庞大,建筑宏伟华丽,古木参天,环境优雅寂静。
2植物种类及性状构成根据调查结果,两寺附属绿地共计植物有90种(含变种),隶属于49科77属,其中本土植物21种,通过引进和移植的外来植物69种。
据统计,乔木34种、灌木37种、草本12种、藤本4种及竹类3种,其中乔木类、灌木类、草本类、藤本类和竹类分别占植物总数的26.67%、41.11%、13.33%、4.44%、3.33%。
常绿树种56种,落叶树种34种,分别占植物总数的62.22%、37.78%。
3植物配置手法据学者研究,寺庙的规模、历史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对寺庙园林植物的配置具有显著的影响[4]。
法华寺和武庙建筑以轴线对称式布置,其内部庭院的植物配置以孤植和对植为主,外围地段的植物配置以对植、丛植和群植为主。
孤植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武庙山门前一株百年古樟树与山门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湖南地区园林建设中乡土植物的运用湖南地区是我国南方一处富有特殊地形、气候和植物资源的区域,历史上就有着丰富的园林文化和园林建设经验,并长期以来在园林建设中充分运用本地乡土植物,体现了湖南地区园林建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
乡土植物具有生长习性、环境适应性、抗病性等特点,在湖南地区园林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丰富园林景观、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提高城市品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湖南地区典型乡土植物湖南地区具有典型的南方植物区系,有大量的乡土植物,主要包括湖南杜鹃、银杏、香樟、绿萝、紫薇、芙蓉、栀子、梅花等。
这些植物在园林建设中得到充分应用,成为了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主要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植物。
1.湖南杜鹃湖南杜鹃是湖南地区的珍稀植物,赏花期长达2-3个月,花朵颜色多样,形态各异,如火红、粉红、白色等,栽培起来非常容易,适应性强。
在园林建设中,湖南杜鹃常常被用来装点庭院、公园、广场等场所。
如岳阳楼前的花坛,就以湖南杜鹃作为主要植物,景色非常美丽。
2.银杏银杏是湖南地区的保护树种,它是一种乔木,生长迅速,喜欢阳光充足,根系发达,能适应各种土壤。
银杏的叶子呈扇形,色泽变幻莫测,秋季时会变成金黄色,非常漂亮。
在园林建设中,银杏常被用来做街道绿化、广场造景、公园内植树等,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随地栽培树种。
3.香樟香樟是湖南地区常见的乔木,它的枝叶茂密,荫蔽面积广,非常适合湖南的环境和气候,而且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
香樟的叶子呈椭圆形,叶色深绿,花香扑鼻,枝干伸展,古朴大方。
在园林建设中,香樟常被用来建造公园、小区等场所的绿化带,形成一种自然、休闲的氛围。
4.紫薇紫薇是湖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乡土植物之一,它的造型优美,花期长,耐寒耐旱,喜爱温暖潮湿的气候。
紫薇通常生长在深山老林、坡地林间和固体山坡上,被认为是湖南地区乡土植物中最美的一种。
在园林建设中,紫薇常用作街头绿化、庭院布置、公园花坛等。
园林景观设计中本土植物应用的可持续性分析摘要:本土植物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稳定且对外界干扰抵抗力强,从而减少了维护成本和化学药品的使用。
本土植物的选择有助于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此外,本土植物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增强人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景观的文化价值。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选择和应用本土植物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还能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将详细探讨本土植物应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本土植物、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性、生态适应性、文化传承引言本土植物的应用因其在生态适应性、资源节约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先选择。
本土植物由于长期适应本地环境,具备了强大的生态适应性,能够在减少水资源和化学药品投入的情况下健康生长,降低了维护成本,提升了景观的可持续性。
同时,本土植物的选择和应用有助于保护地方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本土植物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历史记忆,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传递地方文化,增强人们对家乡的认同感。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应用本土植物不仅是生态保护的需要,更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本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适应性本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因其优越的生态适应性而备受推崇。
这些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已经适应了本地的气候、土壤和生物群落,展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和稳定性。
本土植物的根系系统通常更为发达,能够有效利用本地的水资源和营养物质,从而在干旱或贫瘠的环境中依然保持旺盛的生长。
此外,由于这些植物已经适应了本地的病虫害环境,往往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需求,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 简介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国家AAAA 级景区,是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是集物种保存、科学研究、开发利用、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是中亚热带植物迁地保育的重要场所。
全园面积120公顷,保育植物208科906属2361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54科95属118种,包括有“植物熊猫”之称的银杉、珙桐、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
全园森林覆盖率达90%,负氧离子含量达2000个/立方厘米,建有樱花、杜鹃、珍稀植物、观赏竹、桂花、茶花、牡丹、荫生植物、彩叶植物、世界名花等10个植物专类园以及水上乐园、高尔夫练习场、樱花会所等生态健康休闲设施,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
主要的景点包括:国家杜鹃园、三湘景园、天际阁、杜鹃广场、樱花园、山茶园、木兰园、竹园、桂花园、樱花湖、雨花营地、世界名花园、百鸟(森林动物)园、文景高尔夫、乐民水上乐园、生态游乐场等。
二、 选址
此次分析的地点位于省植物园内面向天际阁的右侧的一小块绿地,在主路与支路的交界的拐角处。
三、功能分析
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在于满足道路空间里植物景观的需要。
某一处的植物造景不仅影响全园的景观,还会结合游园的特点,起到导游、遮荫、分隔及分散人流等功能,它要求植物配置与周围的景物(山、水、建筑等)综合考虑,突出景观的需要,将周围的景物纳入到道路空间里来。
此处要分析的景观在园中主要起景观美化和导向的作用。
四、 植配分析
园林主路是沟通各功能区的主要道路,往往设计成环路,一般宽3—5m ,游人量大。
而支路是园中各功能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m 。
此次所要分析的场地位于主路与支路的交汇处的一个节点,大致呈三角形,不宜成排、成行种植,而应该以自然式配置为宜。
天际阁
园路转角绿地
园路——主路
园路——支路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景观分析及意向改造
路边无论远近,若有景可赏,则在配置植物时必须留出透视线。
而且整个小区域内景观的设计得突出整体,主次分明,全景和谐。
然而这一点在此处处理的不是很合理。
这种道路边缘的绿化是园路范围的标志。
在植物配置中,植物的层次等要分明,要高低有致。
而在此处中心部位,植物是没有什么层次可言的,整体有些混乱。
五、 改造意向图
优点:运用高置石与小乔木或高灌木、矮置石与地被的搭配,以及较为随意的放置,营造出较为自然的景观。
缺点:植物的整体感觉太过散乱了一些,有待改进。
中心的置石本是整个景观的主体,然而却被植物呈包围状态将其团团围住,减弱了主体的作用,使得整个植物显得较零散,缺乏管理。
高层:几个高大的枫香,整体树形较随意,生长较茂盛。
中层:运用较高的腊梅做主景植物,周围配有较低矮的红继木,杜鹃等,整体太乱。
整体景观较自然,体现了自然式配置,但由于过于随意搭配和缺乏人工管理等,主体不突出,植物高低层次不够分明,整体有些混乱。
改造前
改造后
整体景观依旧自然;主体(置石)突出,主次分明;植物高低搭配合理(高层乔木—中层灌木—低层地被),层次凸显;地表低矮置石摆放随意自然,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