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文化》之安全文化建设知识

《安全文化》之安全文化建设知识

《安全文化》之安全文化建设知识
《安全文化》之安全文化建设知识

安全文化建设知识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1991年出版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企业安全文化是为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提供安全生产的保证。

1、基本概念

安全是从人身心需要的角度提出的,是针对人以及与人的身心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事物而言。然而,安全不能被人直接感知,能被人直接感知的是危险、风险、事故、灾害、损失、伤害等。

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企业,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内重要性尤为突出。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全员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培育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在企业内部营造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持续改善安全业绩、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目标。

安全文化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基本分类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安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仍属于“安全教养”、“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的范畴。也就是说,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文之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

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安全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这就是被一部分人认为的安全文化的本质。

3、目的意义

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仅有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手段是不够的。目前的科技手段还达不到物的本质安全化,设施设备的危险不能根本避免,因此需要用安全管理的手段予以补充。安全管理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由管理者无论在何时、何事、何处都密切监督每一位职工或公民遵章守纪,就人力物力来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疏漏。被管理者为了某些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多挣钱等,会在缺乏管理监督的情况下,无视安全规章制度,“冒险”采取不安全行为。然而并不是每一次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不安全行为,并可能“传染”给其他人。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必然是发生事故。安全文化手段的运用,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不能彻底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先天不足。

安全文化的作用是通过对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的强化,利用领导、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人们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法”转变成“我要遵章守法”。

【安全文化】

对文化和安全这两个使用频率极高,又似乎十分浅显易懂的概念有了与以往大不一样的新的认识,单从词语看,安全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词语,但从本质上看,安全就是一种文化,是最原始的文化,是人类一切文化始祖。在当今充满现代气息的浩如烟海的人类文化宝库中,安全文化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是当代科技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人文伦理、文化教育等社会效力的体现;它是文学艺术、美学人学追求的崇高境界,是人性修养、行为规范、道德观念、价值观、人生观的哲学殿堂;它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安全、舒适、高效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指南;它是全人类获得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国际规范及戒律标准。

4、发展历程

安全文化的最先提出就是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的核电站事故之后,为了就是解决核安全问题,所以安全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史。

20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机械开始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早起的机械在设计中并不考虑操作的安全问题,所以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工业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事故频发倾向论,所谓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根据这种理论,预防事故就是要找出这样的事故频发倾向者并开除就可。

其后,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W.H.Heinrich)调查了大量的工业事故,统计得出,工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98%可以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88%)和物的不安全状态(10%),并提出事故因果连锁论。

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出现,推动了人机工程学在工业安全领域的研究,人们对事故致因理论提出了新的理论:轨迹交叉论和事故遭遇论,使预防事故的重点从人开始向物(设备)开始转移。

之后,更加复杂的设备、工艺和产品的诞生,在研制、使用和维护这些复杂系统的过程中,萌发了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同一时期,本质安全的理念出现在工业安全领域。无论是系统安全还是本质安全,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观点:预防事故的主要责

任在于产品的设计者,而非操作者或设备本身。

随后的,管理失误论开始兴起,无论是博德(F.Bird)、亚当斯(Edward Adams)还是伍兹(Woods),其理论的一个共同点在于:预防工业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管理层。此时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震惊全世界,纵然采取”纵深防护“防护策略、系统本质安全程度非常高的核电站仍然会发生事故,对此国际核安全小组(NASG)提出了以安全文化为基础的安全管理原则,随后安全文化理念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核安全领域。

工业安全领域,在发展安全文化过程中,意识到预防工业事故必须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5、安全文化的研究对象

安全文化的研究目标是以辩证、历史、唯物的文化观,研究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生产、生活及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并使其能安全、健康、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事故灾害(人为灾害及自然灾害)和风险所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研究和发展人类的安全文化,就是要通过确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实现人们生存权、劳动权、生命权的维护和保障。

安全文化的研究的具体对象分为: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四大范畴。

6、安全文化的基本功能

安全文化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其基本功能有:

(1) 导向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提倡、崇尚什么将通过潜移默化作用,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职工的注意力必然转向所提倡、崇尚的内容,将职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2) 凝聚功能

当一种企业安全文化的价值观被该企业成员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其成员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就是文化力的凝聚功能。

(3) 激励功能

文化力的激励功能,指的是文化力能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通过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智慧能力,使人产生激励作用。

(4) 约束功能

这是指文化力对企业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文化力的约束功能,与传统的管理理论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它虽也有成文的硬制度约束,但更强调的是不成文的软约束。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干货,建议收藏) 2017-09-10 00:01 常见借代词语 1、桃李:学生 2、社稷、轩辕:国家 3、南冠:囚犯 4、同窗:同学 5、烽烟:战争 6、巾帼:妇女 7、丝竹:音乐 8、伉俪:夫妻 9、白丁、布衣:百姓 10、伛偻,黄发:老人 名家与作品 1、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3、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4、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文学之最 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著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以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名作集名,如杜牧有别墅在樊川,集名即为《樊川文集》。 以作者的官衔作集名,有的是用作者曾任官职中最高的官衔作集名,有的则以作者诗文创作较多或成名时的官衔作集名,也有一些是以作者做官时所在的地名作集名的。如杜甫一生最高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集名《杜工部诗集》。 以作者的封、谥作集名,如南北朝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集名即为《谢康乐集》;北宋司马光封温国公,谥文正,集名《温国文正司马公集》。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包含哪些方面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包含哪些方面 从文化的形态来说,安全文化的范畴包含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制度层,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物质层。 1、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是指决策者和大众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和提高安全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的基础和原因。 目前我们需要建立的安全观念文化是以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安全第一的观念;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安全是生活质量的观念;风险最小化的观念;安全超前的观念;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观念等,同时还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保险防范的意识;防患于未然的意识等。 2、安全行为文化 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行为文化既是观念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作用和改变观念文化。 现代工业化社会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领导和指挥;掌握必需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等。 3、安全管理(制度)文化 安全管理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放在专门的地位来探讨。管理文化指对社会组织(或企业)和组织人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和作用,它集中体现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对领导和员工的要求。 安全管理文化的建设包括从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

识、端正法制态度,到科学地制定法规、标准和规章,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自觉地守法行为等。同时,安全管理文化建设还包括行政手段的改善和合理化;经济手段的建立与强化等。 4、安全物态文化 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条件。从安全物质文化中往往能体现出组织或企业领导的安全认识和态度,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效。所以说物质是文化的体现,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物态文化体现在:①人类技术和生活方式与生产工艺的本质安全性;②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等人造物及与自然相适应有关的安全装置、仪器、工具等物态本身的安全条件和安全可靠性。

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XX公司 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创建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构建平安、和谐、发展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平安和谐的原则,从构建安全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安全环境文化出发,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员工教育和培训,规范员工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环境整治和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形成“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企业的平安、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安全保障。 二、安全文化理念 企业安全理念:以人为本,平安和谐。 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珍爱生命,享受健康生活。 企业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思想到位,领导作风到位,制度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考核到位,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到位,安全监督检查到位。 对管理者要求:一切事故都是可预防的,超前思维,超前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对员工要求:遵章守纪,按章操作,三不伤害。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1、建立健全制度,以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宣传教育为载体,树立企业形象,初步构建安全文化结构和模式。 2、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员特别是管理者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与价值观念,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变企业形象的关系。 3、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实施,树立全员法制观念,自觉遵章守纪,严格执行规程、措施,按章操作,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减少直至杜绝“三违”和受伤事故的发生。 4、开展职工教育与培训,使员工培训、安全宣传与教育规范化、制度化。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扭转员工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不高的局面。 5、通过安全文化的实施,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技术管理,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全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过程管理与考核,逐渐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四、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由管理层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制度建设,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员工教育与培训四个层面来搞好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 (一)组织管理 1、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2、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机构; 3、宣传公司企业理念。 (二)安全文化制度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建设(标准版)

Advocating a safety culture is to make human life and work safer and healthier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建设(标准版)

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建设(标准版)导语: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安全生产已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设则成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现结合实际,就建设安全文化,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构建和谐企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改善物质条件,坚持文明生产。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条件,做到物态安全。从客观上看,生产工艺、设备的技术水平先进与否、作业环境优劣和安全设施是否健全等等,是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为文明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二是加强生产组织,优化要素组合,做到协调运转。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工艺流程与操作环节等要素组合的结果,只有将这些组合达到科学、协调、顺畅的状态,生产组织才能在安全有序的轨道上运行。因此,提高企业生产组织水平,科学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

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

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 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模式是研究和表现事物规律的一种方式。它具有系统化、规范化、功能化的特点,能简洁、明确地反映事物的过程、逻辑、功能、要素及其关系,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研究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就是期望将安全文化建设规律用一种概念模式简明地表现出来,以有效而清晰地指导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安全文化的建设模式首先是针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来谈。根据安全文化的理论,依据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层次结构模式,即可从企业安全生产观念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方面设计。图6-1给出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层次结构模式,归纳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形态与层次结构的内涵和联系。纵向结构体系:按安全[换行]文化的形态体系划分,即分为观念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横向结构体系:按层次系统划分,第一层次是安全文化的形态,第二层次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第三层次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和方法体系。针对不同行业,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还可以设计出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模式。从“建设领域-建设对象-建设目标-建设方法”四个层次的系统出发,一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涉及的系统包括企业内部系统和企业外部系统的文化,只有全面进行系统建设,企业的安全生产才有文化的基础和保障。例如,交通、民航、石油华工、商业与娱乐行业,其安全文化建设就不能只仅仅考虑在企业或行业内部进行,必须考虑外部或社会系统建设的问题为此,企业安全文

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可按图6-2设计。上述建设安全文化的模式主要是针对企业或行业行为来说。如果从政府推动安全文化的饿建设与发展角度,则应该考虑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如应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工程”把建设安全文化,提升全面安全素质,作为开拓我国安全生产新纪元“重大战略发展”来认识。为此,政府应有如下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思考:1、组建“中国安全[换行]文化促进会”,以有效组织全社会的安全文化建设;2、建立“安全文化研究和奖励基金”,为推进安全文化进步提供支持;3、在研究试点的基础上,推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样榜工程”和“社会(社区)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样榜工程”,加快我国的安全文化的发展速度;4、在学校(小学、中学)开设“安全知识”辅导课,提高学生安全素质;5、有效组织发展安全文化产业,即向社会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安全宣教产品;组织和办好“安全成产周(月)”等活动;改善安全教育方法、统一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模式;规范安全认证制度;发展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等。

中国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文化常识大全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 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 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 《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以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名作集名,如杜牧有别墅在樊川,集名即为《樊川文 集》。 以作者的官衔作集名,有的是用作者曾任官职中最高的官衔作集名,有的则以作者诗文创作较多或成名时的官衔作集名,也有一些是以作者做官时所在的地名作集名的。如杜甫一生最高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集名《杜工部诗集》。 以作者的封、谥作集名,如南北朝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集名即为《谢康乐集》;北 宋司马光封温国公,谥文正,集名《温国文正司马公集》。 以作者的堂名、室名等作集名,古代士大夫除了住室之外,还有专为进行读书、藏书 的处所,多以堂、室、斋、居、轩、亭、庵、馆为名,讲究点儿的称楼 称阁,便以此给自己的文集取名。如明代汤显祖家有玉茗堂,集名《玉茗堂全集》;清代袁枚居处筑有随园,集名《随园诗话》。 以成书年代作集名,如唐代白居易和元稹的诗文集编于穆宗长庆年间,集名 《白氏长庆集》、《元氏长庆集》。 以上几种命名方法,有时交互使用,这就造成了同书异名的现象。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修改版)

温州力引管桩有限公司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纲要 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结合总公司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意见,为推动我司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文化的细微渗透功能,使全体员工形成安全价值的共识和安全目标的认同,并实现自我行为的有效控制,不断提高安全修养,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根据安全要求采取行为,制定如下建设方案: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安全发展为指导,用全新的价值观念、务实的态度情感关注安全,保护环境,规范行为,充分体现生命价值,通过价值承诺、制度保障、宣传教育、典型示范、氛围营造等有效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自我安全防护和相互安全保障的能力。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并共享的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目标和安全价值观,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和自觉规范的安全行为,从细微的异常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改进,培植有效控制安全生产过程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知识、技能和主人翁意识,追求卓越的安全绩效,纵深防御不安全实践和安全事故。 1. 充分承担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以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和程序为基础,实现在法律和政府监管符合性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最大限度地减小生产安全事故风险。 2. 建立明确的追求卓越安全绩效的长短期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全员承诺,并将承诺实实在在地付诸实践。 3. 从安全异常和安全事件中获取经验,分析不足,并及时改进与这异常和事件相关的所有管理上、技术上的缺陷,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的长期持续稳定运行。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适用范围 本建设方案适用于公司各级部门,公司安全生产的相关方也应熟悉、了解安全承诺和行为规范与程序,执行并及时反馈改进意见。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由安全承诺、行为规范与程序、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事务参与、审核与评估等7个要素组成。 1. 安全承诺 1.1 建立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标等在内的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应: (1)切合公司特点和实际,反映共同安全志向; (2)明确安全问题在组织内部具有最高优先权; (3)声明所有与公司安全有关的重要活动都追求卓越; (4)含义清晰明了,并被全体员工和相关方所知晓和理解 1.2 领导应对安全承诺做出有形的表率,应让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切身感受到领导对安全承诺的实践。应做到: (1)提供安全工作的领导力,坚持保守决策,以有形的方式表达对安全的关注; (2)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 (3)制定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 (4)接受培训,在与公司相关的安全事务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5)授权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质疑安全问题; (6)安排对安全实践或实施过程的定期审查;

安全文化建设(1)知识讲解

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一、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实际上也叫作业环境安全文化或叫视觉安全文化。它是指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能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先进工艺技术、设备设施或机具、安全防护与人机隔离技术、安全保护与连锁装置、安全标志标识、安全展览、作业环境与区域定置等硬件设施。安全物质文化体现出安全文化的外在物质形象,它是形成安全理念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的重要条件,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果。因此,安全物质文化是实现本质安全化的基础,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在整个安全文化大厦的建设中,首先必须打好安全物质文化这个基础。 二、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 公司各单位通过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建立完善一套安全物质文化体系。基本实现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或工器具)本质安全化、安全防护和人机隔离标准化、安全标志与标识规范化、现场定制标准化、作业环境安全化、危险源监控设施标准化、人流与车流及物流都规范有序等。建立完善安全物质文化体系的实质就是提升设备设施与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水平,弥补人为疏漏。 三、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安全物质文化建设要素要求,并依照国家和行业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公司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将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分成十项任务来抓:工艺技术先进化建设;设备设施或工器具本质安全化建设;安全防护与人机隔离技术完善化建设;安全标志、标识醒目化建设;作业环境整洁化、定置管理标准化建设;人流、车流与物流有序化建设;危险源识别与分级监控标准化建设;安全文化走廊建设;岗位隐患排查规范与整改核销流程建设;应急设施与装备建设。要通过不断加大安全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努力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四、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一)工艺技术本质安全化建设 工艺技术本质安全化是指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制定的强制性规范、标准,以实现工艺技术的本质安全化。工艺技术本质安全化建设分述如下: 1、工艺过程关键变量控制 各厂矿要通过对各工艺过程危险识别,将工艺过程各项变量指标(如压力、温度、介质含量等)按危险程度进行划分,对有可能造成致命性风险和灾难性风险的关键变量指标,实施三区控制,即安全区、警戒区和危险区,并绘制成图表(可制作成提示牌),图表中标明正常操作程序、关键变量指标、进入警戒区和危险区可能导致的各种人身伤害风险及必须采取的纠正保护措施等内容,这样就可以让进入现场的人员(主要指操作员工)直观明了地熟悉现场环境潜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珍藏版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珍藏版)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发展(通用版)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发展(通 用版)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8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发展(通用版) 摘要: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安全文化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一切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思想行为问题,是人的安全文化素质问题。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弘扬安全文化,推进企业安全发展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词:安全文化安全生产弘扬发展 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长期安全生产实践的沉淀,是企业员工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行动和物质表现的统一,是全体职工

安全素质和良好习惯的体现。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1.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导向作用。企业安全生产决策者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气氛下进行决策的。它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及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氛。优秀的文化不是“管理”之功,而是“领导”之功。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 2.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激励作用。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自己对照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 3.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凝聚、协调和控制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知识竞赛题目

安全文化建设知识竞赛题目 一、选择题 1.机械上常在防护装置上设置为检修用的可开启的活动门,应使活动门不关闭机器就不能开动;在机器运转时,活动门一打开机器就停止运转,防护装置活动门的这种功能被称为(A) A、安全联锁 B、安全屏蔽 C、安全障碍 D、密封保护 2.当电流自故障接地点流入地下时,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远近与可能承受到的跨步电压之间的关系是(B) A、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小 B、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大 C、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距离呈正比 D、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距离无关 3.机械设备操作前要进行检查,首先进行( B )运转。 A、实验 B、空车 C、实际 4. 堆放物品时,高度一般不超过(A) A、 1.2M B、 1.5M C、 1.6M D 、 1.7M 5.以下哪项行为容易造成触电事故(A) A、用湿布擦拭带电物体 B、用验电笔检查电器设备 C、使用绝缘手套维修电器设备 6. 以下哪种人员可以进行电器维修(B) A、机器操作员 B、电工 C、班组长

7. 根据工伤保险的(A)原则,员工因违章操作出事故负工伤,应认定为工伤 A:无责任赔偿 B:有责任赔偿 C:无偿赔付 8.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A)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防护用品 B、劳保用品 C、防毒服装 9. 电器设备着火,应使用(D)灭火? A、湿棉被 B、泡沫灭火器 C、黄泥 D、干粉灭火器 10. 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C) A、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雾天或行车视线不清时,靠右停车 B、通过无人看守的道口时,需停车和止步观望,确认安全后才可通行 C、乘坐火车时,将列车上的废弃物扔出窗外 11. 交通标志中的警告标志的形状、颜色是(A) A、形状是等边三角形、顶角向上;标志是黄底、黑边、黑图案 B、形状是圆顶或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标志是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 C、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标志是蓝底、白图案 12.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B)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A、安全生产 B、防治职业病 C、生产劳动

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常识 1.【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碧螺春(江苏吴县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3.【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4.【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5.【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大发明】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 7.【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8.【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9.【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0.【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11.【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2.【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4.【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5.【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16.【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17.【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18.【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19.【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0.【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21.【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22.【五常】仁、义、礼、智、信 23.【古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2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25.【五彩】青、黄、赤、白、黑 26.【五音】宫、商、角、址、羽 27.【五谷】稻、黍、稷、麦、豆 28.【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29.【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30.【四大名瓷窑】河北瓷州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 31.【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32.【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3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4.【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有其长远的和阶段性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时代文化的特点,具体安全文化建设的活动及形式,可能有与时俱进的变化,但其建设的原则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以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至少还包括:增强企业安全意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实现对群体、对企业、对社会的安全需求,在提倡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关心人、爱护人的基础上,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形成与时俱进的安全文化氛围,使企业普及安全文化知识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政令畅通。安全信息反馈及时,安全操作规范达标,安全预警预报系统灵敏可靠,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快速有效。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实现的全过程中,就能使事故大大减少,或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为实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决策层中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机制,并贯彻于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之中 用安全制度文化要求企业的一把手,真正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经营工作时,必须有落实安全工作的考核指标;在安全生产问题上运用决定权、否决权、协调权、奖惩权;在机构、人员、资金、执法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条件。 各单位主管领导必须要各司其职,本着谁主管、谁负责以及抓生产必须抓安全的原则,抓好其业务领域的安全工作。 2.不断健全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完善和健全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制度、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 第 2 页共 4 页

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3743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示 范文本

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示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安全文化的涵义 安全文化体现为人类群体生活及生产中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这一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人类在从事生活及生产活动中“安全第一”。 2、安全文化的分类 安全文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归纳和分类,例如,从其功能上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生活安全文化、体育安全文化、科研安全文化、生产安全文化等,而每一类又可以作出更详细的划分,譬如生产安全文化又可以分为采矿安全文化、化工安全文化、核

安全文化等。 这里从安全文化建设工程的角度将安全文化分为基础安全文化与专业安全文化两大类。 基础安全文化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普遍具备的,也可以称为社会安全文化,它主要是指人类生活过程中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知识与技能,包括起居安全、煤气安全、电器安全、交通安全、防火灭火等各个方面安全知识、避免事故的行为方式和事故中逃生与救援方法等。 专业安全文化是指各种技术专业中的安全文化,各种专业活动多是以企业的组织形式进行,因此也可以称为企业安全文化。在不同的专门技术、不同的研究领域中有着不同的技术装备、工艺方法、作业环境及操作技艺,因此各专业有着不同的安全科学知识、安全工程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

中国文化常识

中国文化常识 本文是关于中国文化常识,感谢您的阅读! nbsp;三农:春、夏、秋三个农时 三辟:夏、商、周三代的刑法 三器:三种治理国家的手段,指号令、刑法、禄赏 三亲:父子、夫妻、兄弟 三仁:指殷代末年纣的贤臣微子、箕子、比干 三善:三种道德标准:亲亲、尊君、长长 三少:三公的副职:少师、少傅、少保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时:指春、夏、秋三个务农时节/佛教分一个为热时、雨时、寒时 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三世:佛教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 三事:指春、夏、秋三季的农事/指三公。 三叔:周武王灭商后,派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监管商遗民 三司:古代的三个官署,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也称三公/唐代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管刑狱/五代、北宋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金以劝农、盐铁、度支为三司,主管财赋三颂:《诗经》中的《周颂》、《鲁颂》、《商颂》

三体:诗经中风、雅、颂为三体/唐诗中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真书流行前,古文、篆、隶称三体,后来真书、行书、草书也称三体/史书中的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三畏:君子有三畏:畏三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三曜:日、月、星 三揖:古时礼制,卿、大夫、士向君王行礼时,君王须还揖,故称卿、大夫、士为三揖。 三仪:天、地、人 三雍:辟雍、明堂、灵台,合称三雍,是帝王举行祭祀、典礼的场所。又叫三雍宫 岁寒三友:松、竹、梅 三元:天、地、人/日、月、星 唐人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全称三元 科举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叫三元。明代又以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点、探花为三元 三正:夏、商、周三代/天、地、人之正道 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为三传 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为三族 三俎:豕、鱼、腊三种祭品。 三尊:君、父、师为三尊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五要”

编号:AQ-WH-02366 ( 安全文化)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五要” "Five essentials" of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五要” 备注: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 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企业,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 内重要性尤为突出。 安全生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前提,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运用法律、道德、制度、科学知识、情感等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一要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的全体员工要结合“五五”普法活动,认真学习安全法律法规,真正掌握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将法律法规运用到安全管理中去。 二要用道德来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既要靠法律的力量来强制,也要靠道德的力量来推动。用道德来治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以德治国方略在企业中的一种具体体现。要运用多种形式,长期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使之树立“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升素质,自觉与漠视安全、藐视生命、无视法律的行为做斗争。

三要运用制度来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要坚持一切靠制度管理,一切让制度说话。同时,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及时地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纠偏、修正和完善。 四要依靠科学知识来夯实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安全知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在企业中,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种有着不同的安全标准和要求。企业要注重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因岗施教,让员工真正学到自己所需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切实做到“防事故、保安全”。 五要用情感来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着眼于人,体现人文主义思想,要充分发挥“情”的感化作用,让安全之光照亮每一个员工岗位,惠及每一个员工家庭。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安全文化建设准则

1.5 安全文化建设准则 一、目的 为深入贯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相关要求,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通过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基础管理精细化、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是促进公司安全文化发展的工作指南。 三、内容 (一)总体要求 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内部的和外部的文化特征,引导全体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实现在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通过全员参与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进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模式如图 1 所示。 图 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模式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 1、安全承诺v (1)企业应建立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标等在内

的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应: ——切合企业特点和实际,反映共同安全志向; ——明确安全问题在组织内部具有最高优先权; ——声明所有与企业安全有关的重要活动都追求卓越; ——含义清晰明了,并被全体员工和相关方所知晓和理解。 (2)企业的领导者应对安全承诺做出有形的表率,应让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切身感受到领导者对安全承诺的实践。领导者应: ——提供安全工作的领导力,坚持保守决策,以有形的方式表达对安全的关注; ——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 ——制定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 ——接受培训,在与企业相关的安全事务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授权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质疑安全问题; ——安排对安全实践或实施过程的定期审查; ——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 (3)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对安全承诺的实施起到示范和推进作用,形成严谨的制度化工作方法,营造有益于安全的工作氛围,培育重视安全的工作态度。各级管理者应: ——清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全责任; ——确保所有与安全相关的活动均采用了安全的工作方法; ——确保全体员工充分理解并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鼓励和肯定在安全方面的良好态度,注重从差错中学习和获益; ——在追求卓越的安全绩效、质疑安全问题方面以身作则; ——接受培训,在推进和辅导员工改进安全绩效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保持与相关方的交流合作,促进组织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4)企业的员工应充分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安全承诺,并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实践这种安全承诺。每个员工应: ——在本职工作上始终采取安全的方法; ——对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保持质疑的态度;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小册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2017高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小册 目录 第一章、常用常考成语 第二章、《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背篇目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第四章、常见文言实词120例 第五章、常见文言虚词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一、古代称谓 1.谦称与尊称 (1)自谦称谓 古代的自谦称谓,大都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不但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如:“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如亡妻、亡弟。 (2)尊称称谓 自谦称谓是以卑己的方式间接向对方表示礼敬,而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例: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司马光的字。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 襁褓(qiǎnɡ bǎo):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 期颐(jī yí):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 过去曾有人把中国古代的社会叫宗法社会。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先解释两个概念: 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再看古代的亲属称谓: 父之父为祖父,父之母为祖母;祖之父母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为高祖父、高祖母。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母之父为外祖父,母之母为外祖母。妻之父为岳父(丈人、泰山),妻之母为岳母(丈母、泰水)。夫之父为公(舅),夫之母为婆(姑),连称为公婆或舅姑。如唐代朱庆馀《闺意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这里的“舅姑”即公婆。 兄弟排行:伯——老大,仲——老二,叔——老三,季——排行最小。 二、姓名字号 1.名字 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名是社会交往中每一个人的代号。古人对命名非常重视。据《礼记》记载,孩子出生三个月,父母要选择良辰吉日为孩子举行命名仪式。而在正式命名之前往往还有乳名,又叫小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禅小名阿斗,刘裕小名寄奴,至今农村还有取小名的习惯,目的是为了容易养育,避免娇贵,故多以贱物为名,如阿毛、二狗、石头、锁柱、铁蛋等等。 人到成年,又要取一个名字,就是“字”。古礼,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取字时一般遵循“名字相应”和“字以表德”的原则,即“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名和字既然互为表里,两者往往就有意义上的联系。这些联系主要有: (1)同义的:班固,字孟坚;曹操,字孟德;许慎,字叔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