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一考点分析

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比较稳定,不管是取材形式还是考查角度都是一致的。所选材料都是正面历史人物的传记文章,篇幅一般控制在700字以内,而且取材范围比较广泛,早已跳出《史记》的范围。由于翻译句子占到了文言文一半以上的分值,因此在备考中一定要特别重视。综观近几年的高考翻译题,笔者认为有如下规律可循: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文章中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句式;从文章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从文章的整体风格看,属于典范的文言作品;从考查形式来看,大体有两个小题,每题字数40个左右。

二遵循三个标准和原则

第一,准确。要使文章准确无误,忠实原文的意思,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第二,通畅。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第三,有文采。译文要优美自然,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要达到准确、通畅、有文采的标准,

在翻译时就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是指按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意译是指按原文的大意翻译,即允许在内容不走样的前提下,用合适的话和表达方式表示。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用,也可以兼用,视原文情况而定。凡是遇到古今异义,词义通假,语序颠倒,句式特殊的句子,直译后语意不通顺,表达欠准确时,可联系上下文适当用意译。

三关注六个采分点

1.句子大意

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确保句子通畅完整,译出句子大意。翻译句子是高考文言文考查中的一种综合考查方式,旨在考察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内容,要准确翻译一个句子的意思,就必须有语境意识,不能孤立地去翻译这个句子本身,因为有些句子的实词或虚词,在这个独立的句子中作出的解释是行得通的,但这个句子来源于整个文段,如果把这个句子翻译放回到原文中去,可能就不符合原文语境了。这说明不能独立地对所考查的语句进行翻译,必须结合语境给文言句子定位。

2.关键实词

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句中关键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对于文言实词的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字形,即根据字形判

断词的意义。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字也可以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和形声,推断词的基本意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2)分析语境,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以因文来定义,即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再”与“一”“三”相对,可见它不是指“再一次”,而是指“第二次”)。(3)分析结构,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以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在翻译时可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成语,联想课文来分析。(4)熟悉传统,掌握常识,文言文的推断还要求掌握必要的古代有关天文、地理、历法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等文化常识。

3.重要虚词

一般情况下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也就是说在句子翻译时,往往涉及句子的通顺,包括语气、衔接、上下句连贯等,都要注意重要虚词的用法。文言虚词的推断可通过词性、位置、语境、语法、标志等方面来具体分析。

4.词类活用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

要将活用的词准确地译出来。文言文中,实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也有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用法可以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异日图将好景”中的“图”字;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据崤函之固”的“固”字;名语、动词用作状语,如“天下云集响应”中的“云”“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反欲斗两主”中的“斗”字;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如“而耻学于师”中的“耻”字五类。

5.固定结构

古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表陈述语气的有:以、无以、有所、无所、比及、以……为等,表疑问语气的有:奈何、何如、如……何、孰与、孰若等,表感叹语气的有:何其、一何、何……之等,表反问语气的有:无乃……乎、不亦……乎、得无……乎、何……为等,表示选择的有:与其……孰若……、其……,其……也等。

6.特殊句式

在现代汉语里面,句子的成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规律,对什么词一般作什么成分,什么成分放在什么位置,要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要特别注意译出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要将颠倒

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全。

四掌握五种具体方法

1.“留”即保留原词

对文言中凡古今意思相同的词语、人名、地名、物名、帝号、年号、朝代、官名、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和古代专有名词,翻译时可保留下来,没有必要做变动。

2.“换”即改换词语

文言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在些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只能做语素,而不能构成一个词,翻译时可把单音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同,在翻译时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些特称词语,即在各个领域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等词,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方面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3.“补”即增补词语

第一种情况是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有个双音词,如“妻子”“地方”等,对这类词语,需要先拆开作为两个单音词,再补充成相应的双音词来翻译,而不能用白话中的双音词的词义直接去翻译。第二种情况是补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