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图书馆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32
27/37106-110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2卷第4期
J.ChangchunInst.Tech.(Soc.Sci.Edi.),2021,Vol.22,No.4ISSN1009-8976
CN22-1322/C
DOI:10.3969/j.issn.1009-8976.2021.04.027
高校图书馆经典名著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收稿日期:2021-09-27基金项目: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科研课题《面向本科教育的高校图书馆同伴教育服务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K2020C169)作者简介:周萍(1981—),女(汉),四川乐山,硕士,馆员主要研究图书馆读者服务、志愿者服务与同伴教育工作。
周萍(长春工程学院图书馆,长春130021)
摘要: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开展经典名著阅读推广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经典名著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明确阅读推广主体机构、重视活动整体规划、调查读者阅读需求、设
置经典名著阅读空间、丰富阅读推广形式、重视活动成果的二次推广以及健全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高校图书
馆经典名著阅读推广策略,以期提升经典名著阅读推广成效。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阅读推广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976(2021)04-0106-05
一、引言经典名著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洗礼,最终被人们认可、珍视、保留并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1],是古
今中外的精华。经典名著久经考验,内容精深,文字
精炼,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阅读经典名著,不仅可以
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提高思考和写
作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更能有效引导大学生
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阅读经典名著,也能有效节
省人们在书海中“淘金”的大量时间。高校图书馆
作为高校文化中心、德育的重要场所,有计划、有组
织地开展经典名著阅读推广活动,对于树立大学生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非同寻常的意
义。同时,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开展经典名著阅读
2012年1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N ov ember 2012 第21期总第271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21T o tal N o .271基于知识转移的图书馆物理空间设计观的发展吕咏梅(井冈山大学图书馆,江西吉安 343009) 摘 要:阐述了现代图书馆知识转移侧重点、模式的改变而带来的图书馆物理空间设计观的发展。
关键词:知识转移;图书馆物理空间;空间设计观 中图分类号:G2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21—0160—02 在网络时代,人们获取知识手段的多样性使得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其社会空间、网络空间、物理空间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2009年的信息共享空间的争论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图书馆的空间问题。
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设施,其物理空间是固有属性之一。
现代信息网络化发展之初有人认为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将会逐渐消失,但事实是信息的网络化并没有冲击其物理空间的存在,相反随着知识转移概念引进图书馆,对图书馆物理空间的合理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现代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概念及其特征1.1 知识转移的概念Szulanski 早在1996年就提出知识转移是组织内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共享的观点。
颜先卓将图书馆知识转移定义为:“图书馆知识转移是图书馆在实践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够被其他人或群体所共享,其基础是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整合化、内部化,其本质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发送与接收过程,是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知识的过程”[1]。
1.2 现代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新特征受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影响,知识的载体与传播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现代图书馆知识转移与传统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议传真Conference Reports
深结四海明达士,盛揽业界朗宇知。2018年12月27日,“以美育人,资源共享——2018年度十二所图书馆展览资源共享工作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来自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展览让文化传承更精彩
2018年十二所图书馆展览资源共享工作研讨会举办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以及巴金故居、陈云纪念馆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董玉山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致欢迎辞。陈进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研讨会的成立缘起及发展状况。研讨会于2014年由同济大学博物馆时任馆长章回波发起。发展到今天,参会代表范围已经由高校图书馆扩展到社会展览馆。他希望本次研讨会在做好展览信息、资源分享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展览经验、方法与思想的交流,进一步发挥资源共享优势,践行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理念,同心促发展,携手谱未来。董玉山主持了随后的研讨交流环节。同济大学博物馆执行馆长章回波,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顾亚竹,东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施敏俊,同济大学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危红,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蔡迎春,东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毛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徐璟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报告。本次会议秉持“以美育人,资源共享”的主题,充分交流了各单位展览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安排,高效探讨了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中国人在南极”等深具魅力的特色展览和未来合作意向,共同展望了“展览育人、文化育人”的美好前景。会议对“推动资源共享,策划联合展览,实现优势互补”的办展思路达成了共识,为文化事业单位展览工作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次会议标志着高校展览工作即将迈向新的征程,相信在兄弟场馆的精诚团结下,各单位展览工作将会获得深入和长足的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汤萌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采编部个人总结报告六篇图书馆采编部个人总结报告六篇篇一:图书馆采编部个人总结20xx年是采编部在各个方面取得全面而有实质性飞跃的一年,无论是采访工作,还是分编工作中业务流程、模式的改进、调整、分编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尤其是本部门全体人员在工作中的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圆满完成本年度采编任务,全馆上上下下都应该是有目共睹的。
一、图书分编加工及数据库建设采编部是保证图书馆工作正常开展的业务重心,负责新书加工及计算机数据库的建设。
今年全年共完成新书著录12000余册,其中馆内图书6000余册,以认真、细致和强烈的责任心,保证了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全年正常运行。
在保证借阅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服从领导安排,支援基层图书馆(室)建设,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基层单位加工整理图书6000余册,具体工作如下:1、元月十日支援农家书屋建设,到蒋村编辑整理图书600余册(种)。
2、4月份为瓦窑沟农家书屋编辑整理图书600余册(种)。
3、5月份支持市委宣传部图书室建设,编辑加工整理图书1000余册(种),设立书目总括登记账簿,并进行了分类排架。
4、7月份为部队赠送图书800余册,并逐一进行了编辑加工整理,设立捐赠图书书目清单。
5、12月为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加工整理图书3000余册(种),得到工会领导的高度赞扬,并获赠“情系工会基层,支持书屋建设”锦旗一面。
二、自身素质提升1、加强业务学习。
优秀同志们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行图书情报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等方面的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业务水平,大大提高了分编速度和分编质量,为采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夯实了基础。
2、认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找差距,做统筹,以人为本制订部门计划,使采编工作日趋完善和成熟。
3、在长治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采编部全体人员积极配合,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文明的态度和优质的服务影响读者,为树立图书馆在市民心中的良好形象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