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馒头蒸制中遇到的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

馒头蒸制中遇到的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

馒头蒸制中遇到的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
馒头蒸制中遇到的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

馒头蒸制中遇到的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

馒头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醇香的风味,符合我国人民的饮食口味。馒头的消费稳居中国传统面食之首,由此带动的产业经济是巨大的,馒头专用粉的生产必然是面粉生产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所在。对馒头蒸制遇到的质量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为5个方面。

1馒头表皮不光、皱缩、烫斑

馒头皱缩主要是馒头表皮过于致密,停止加热后,馒头内外温差大,面筋骨架承受不了大气压力使馒头表面出现硬斑。造成皱缩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面筋筋力过强。面筋含量过高,在馒头发酵过程中,面筋网络过强,气孔需要的支撑力较大,蒸制后易出现表面皱缩,个头较小,但具备口感好,层次性明显的特点。所以制做馒头的面粉应选用面团形成时间在3.0-..4.0 min之间、稳定时间在4-5.5min之间、拉伸曲线的最大抗延伸阻力在

350-650BU之间、延伸性在140-160 mm之间、弱化度在70-100 Bu之间的中等筋度的面粉,成品馒头效果较为理想。

(2)酶活性过强或过弱。淀粉酶和蛋白酶在面粉中作用非常重要,新麦和芽麦中含有较多活跃的酶,小麦蛋白酶在芽麦中尤其活跃,使小麦蛋白分子在面团调制过程中分解断裂,造成面筋强度降低,使面团弹性、韧性下降,钻度增大。

而陈麦在实际生产中很难界定,通常用综合指标陈化度来评价小麦,直观表现为酶活性较弱,使面团具有滑移和豁性。面粉延伸性变差,弹性增强,蒸制后往往出现馒头不起

个、烫斑、皱缩现象。

(3)淀粉和蛋白质受到破坏。面粉加工精度过细,破损淀粉含量过高,虽然面粉吸水率增加了,但使馒头表皮过于致密,透气性差,极易出现皱缩现象。小麦中的蛋白质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蛋白质中半胧氨酸数量较大,它使面团发粘,面团持气能力差,造成馒头不起个、皱缩。面粉后熟过程就是使半脆氨酸氧化为胧氨酸来避免这种现象。

(4)面团操作不当。面团搅拌时所受阻力达最高值时就已揉好,继续搅拌,面团开始崩解。面团搅拌过度,使面筋巡到破坏,面团失去弹性,粘性增大,馒头储气能力下降,引起馒头皱缩。揉制到恰当程度时,面团光滑稍发枯,刚刚变软时即可成型,完全可避免皱缩现象。面团醒发过度,这种面团非常软,手按不鼓,抓无筋丝,在蒸制过程中,面筋骨架不能起到支撑作用,导致馒头皱缩,面团醒发适度,手摸不粘,手撼下的小坑能慢慢复原。加水量过多,增强了酶活性使发酵过快,削弱了面团的弹性和延伸性,更易出现皱缩。

(5)蒸锅漏气。蒸锅保气性不好,馒头在蒸制过程中受到蒸汽压力不均匀,蒸锅内温度不稳,气流不均。馒头局部长时间受到汽流俯冲,使表皮致密程度加大,导致烫斑、皱缩,这现象在使用电磁炉时极易发生。

2馒头‘.嗤死”现象

馒头蒸制过程中,这种现象比较偶然,揭锅前通过透明锅盖可以看到馒头在蒸锅里个头较大,颜色较白,外形较好,但在揭锅瞬间迅速变小、变实,组织致密,失去弹性,颜色暗黄。

(1)陈麦含量大。陈麦含量较大的面粉,因为其延伸性变差,拉伸比数小,揭锅后蒸汽产生的压力突然消失,出现这种现象几率较大。

(2)面粉面团加工不当。面粉研磨过细,表皮过密使透气性差,内外压差使馒头迅速缩成一团;面团醒发过度,筋力被破坏,面筋骨架不能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3)增筋剂添加不当。增筋剂能抑制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使面粉处于最佳水合状态,促进蛋白质形成更大的面筋网络,增强面团弹性。增筋剂添加过量使面团的弹性、韧性增加过强适得其反。

3馒头“蒸不熟”现象,口感发绵、发粘

a一淀粉酶在发酵过程中水解破损淀粉为酵母提供了养分,。一淀粉酶活性过高时过量的糊精会使馒头发粘像“蒸

不熟”一样。

(1)破损淀粉含量过高。淀粉酶在发酵过程中,水解破损淀粉生成糊精,使馒头发粘像蒸不熟一样,一般馒头粉降落数300 s左右。破损淀粉含量过高,不但影响馒头口感,还会减少拉伸长度,增加拉伸阻力和拉伸能量。

(2)面粉研磨过细。人们往往认为小麦粉粒度越细制成的馒头口感越细腻,因而刻意追求,其实粒度粗的小麦粉比粒度细的制作馒头时吸水量大,起发大,因此馒头用粉不宜太细。

4馒头有分层现象

蒸制过程中馒头内、外层面团的气孔需要的压力不同,内层面团的醒发力不能与外层面团同步造成分层现象,俗称“起皮”现象。

(1)陈麦含量较大的面粉,因为面团在蒸制过程中,内外部气孔网络需要的支撑力不同,含陈麦多的面芯不能提供足够的启发力量,所以出现分层现象。

(2)成型过程中干粉加的太多,人为造成分层。

(3)面筋含量过高,湿面筋数量超过32%时,馒头分层非常明显。

(4)中筋粉小麦配比中北方红硬麦超过20%时,馒头出现分层现象几率较大。北方红硬麦达到30%或所占比例更大时,将不可避免。

5馒头组织粗糙.口感差

馒头推崇内部组织均匀、口感好、有弹性、有咬劲。馒头的气囊为薄壁结构,薄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只有面筋网络形成充分,使馒头柔软而富有弹性,弹韧性好,口感细腻。故在制作馒头时,除了需选用筋力中等,质量稳定的面粉外,在加工过程中,也应严格操作过程,层层把关,才能保证馒头质量。

(1)馒头粉本身吸水量大,制作时加水不足使面·团吸水不充分,淀粉、蛋白质和水的胀润过程不充分,没有把粉的最好特性表现出来。;

(2)制作过程中搅拌时间不足,或压片次数不够,使面筋网络形成不充分。这种情况在生产中经常遇到,打面时间不够,使成品馒头的孔壁厚,弹性差,韧性不足,口感粗糙。

(3)面团的发酵力不足,酵母的质量不过硬或酵澡头的发酵力不够,酵母的添加量以1%为宜,添加量策过大一方面影响馒头口感和气味:另一方面使面团套发酵过快,失去了面团发酵过程中特有的醇香风味一莎组织粗糙。酵母的发酵时间在35-45 min之间为宜。酵头的发酵活力也有一个成熟和衰退的过程,最多聋不超过50 min才好。

(4)成型时干粉加的太多.特别在二次发酵法中排第2次和面时加干粉量超过比例.二次和面时干粉李添加以不超过湿面团重量的1/5为宜。

(5)二次法中加碱量大,馒头颜色黄,口感发涩,加碱量不足,面香不明显,口感不好。只有加碱适量,才能使馒头的营养价值,风味,外观等各种指标都令人满意。_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