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练习39170

现代汉语练习39170

现代汉语练习39170
现代汉语练习39170

思考和练习八

一、下列各句哪是单句,哪是一重复句,哪是多重复句,哪是紧缩复句?为什么?并指出复句内分句间的关系,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

①外面太阳很好,也没有风。

一重复句,并列关系。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②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农民。

单句。“作者”是主语,“在这篇小说里写一个农民”是谓语,“主要是”是插入语。

③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一重复句,条件关系。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任务。

一重复句,条件关系。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⑤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单句。“无论”用在主语“谁”前,同谓语中的“都”配合,强调所指的人毫无例外,主谓中间有停顿。

⑥你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他。

紧缩句。“你跑得再快”和“追不上他”都是分句,中间没有停顿,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你”省略。

⑦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要努力工作。

单句。介词短语“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我们要努力工作”的状语,把它放在主语“我们”前面是为了强调它。

⑧那两边,你瞧,绿油油的一大片,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

一重复句,并列关系。“你瞧”是插入语,“那两边绿油油的一大片”和“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都是分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了。

⑨每个人都把准备好的锄头扛在肩膀上,爬上山去。

一重复句,顺承关系。后一个分句承前省略了主语。

⑩分析能力强,是这位青年同志的优点。

单句。主谓短语“分析能力强”是主语,主谓之间有停顿。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单句。“在特殊情况下”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只有”“才”分别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前表示必要条件。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进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多重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有两个层次。第一分句与第二第三分句之间是第一个层次,第二分句与第三分句之间是第二个层次。分析如下:

他还启示人们,不应该迷信书本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要有勇气怀疑并且敢于批评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单句。双宾语中的远宾语是个多重复句形式。

附:单句分析

他还启示人们,不应该迷信书本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要有勇气怀疑并且敢于批评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附:复句形式分析

不应该迷信书本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要有勇

气怀疑并且敢于批评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二、指出下列复句的各种类型。(关联法,意合法?联合。偏正?并列,递进,因果……)

①老哥哥为人非常和善,孩子们都喜欢他。

意合法,偏正复句,因果关系。

②天气暖和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

意合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③两亿人可以同时通过一条线路打电话而互不干扰,听得清清楚楚。

意合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④首先,激光是一种颜色最单纯的光,而我们平常看见的光,是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起来的。

关联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⑤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

意合法,偏正复句,因果关系。

⑥他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意合法,偏正复句,当阳天气预报,因果关系。

⑦我们不怕死,因为我们有牺牲精神。

关联法,偏正复句,因果关系。?

⑧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

意合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三、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①他虽然没有很用力,可是因为铁烧得过了火,火星溅得特别多。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②谁要是工作起来马马虎虎的,不管他说得多么动听人们也不会信任他。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③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做好工作;有了知识,工人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④困难是欺软怕硬,你的思想是硬的,它就变成豆腐,你要软,它就硬。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⑤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27岁才离开。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⑥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并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⑦尽管古代的一些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既然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因而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⑧我们所以要隆重纪念阿耳伯特?爱因斯坦,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⑨在周副主席的号召和影响下,整个村子的部队都搓米:有瓦片对瓦片搓的;有石头对石头搓的;有的干脆就用手搓,手上磨出了血泡,但仍然愉快地搓。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⑩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有联系群众的长处,但是不善于思索,不愿意用脑筋多想苦想,结果仍然做不成大事。

四、按照复句内各大类的关系,每种类各造一个复句。

(答案略)

五、改正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

①革新技术以后,不但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缺少同启下连词“不但”相搭配的承上连词,应在“提高”前添而且”。

②犯罪分子一面不断地变换手法,一面终究逃脱不了人民的法网。

错用关联词语。两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并列关系,应将“一面……一面”改为“虽然……但(是)”或“……但(是)”。

③这部作品虽然写的是农民,却也深刻地表现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错用关联词语。两分句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转折关系,应删去“虽然”;“却也”。

④如果我们前一时期已经克服了学习上的一些困难,那么今后的困难也同样能克服。

错用关联词语。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应删去“如果”、“那么”。

⑤人们只有解放思想,努力学习,就可以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并且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只有”改为“只要”,或将“就”改为“才”。

⑥如果分析什么文章,只有掌握了这种方法,才能迎刃而解。

错用关联词语。第二分句与第三分句之间是充足条件关系,应将“只有……才”改为“只要……就;全句,第一层应为条件关系,不是假设关系,应将“如果”改为“无论”。

⑦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哪怕刀山火海,我们就要上。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就”改为“也”。

⑧不管天气如此变化多端,天池仍是一片沉静,渺渺湖水,清澈如镜。

“不管”表示五条件,后面不能出现表示确定的词语。“天气如此变化多端”是确定的说法,应改为“天气怎样变化”。如果“天气如此变化多端”不改动,就应将“不管”改为“尽管”,因为“尽管”后需要有表示确定的说法。

第五章语法

思考和练习九

一、简要说明句群与复句、段落的区别。

句群和复句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1)构成单位不同。句群由句子构成,复句由分句构成。

(2)关联词语使用情况不同。有些复句使用的成对的关联词语,在句群中一般不能使用。

句群和段落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句群是语言使用单位,属语言学范畴;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语意上的向心性、

逻辑上的条理性和相应的关联词语。自然段是文章结构单位,属文章学范畴;它的划分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文章的内容、风格、体裁、流派,作者的个性、习惯等等。二者相比,自然段具有更大的任意性。

(2)划分的目的不同。划分句群主要是为了研究句群的结构规律及其表达效果;划分自然段主要是为了使文章的眉目清楚,结构显豁。

二、从某篇文章中选一个自然段,划分出句群,并分析各句群内部的结构层次和关系。

(答案略)

三、举例说明哪些复旬不能直接变换成句群,哪些句群不能直接变换成复句。

一般地说,限选关系复句常用成对关联词语“不是……就是”关联,决选关系复句常用成对关联词语“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关联,这两类复句一般不能直接变换成句群。例如:

①不是小林来向他打听回话,就是两位伙伴催他拿主意。(限选关系)

②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决选关系)

句群中的问答句式、连问句式、连叹句式等都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抚宁天气预报,因而不能直接变换成复句。例如:

③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问答句式)

④怎么了?什么东西掉了?(连问句式)

⑤真见鬼!这简直是乘人之危!(连叹句式)

四、分析下列句群的句际关系类型。

①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

②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

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

③“满招损,谦受益”,这两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多年了。

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时代都适用的真理。但是,可惜

得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这句话受到教益。

④大豆属于豆科植物,包括我们常见的黄豆、青豆、黑豆、褐豆等。

大豆的茎有直立的,也有半蔓生或蔓生的,茎上、叶上和豆荚上

都有茸毛。花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种子圆形或椭圆形,

有黄、青、黑、褐等不同颜色。

⑤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

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

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

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是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

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

五、改正下列句群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在海外,我是个穷孩子,当时不必说读书,就连日常生

活都不能维持。我爸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替资本家做苦工给折磨死了。爸死以后,我就没有书读了。

前后矛盾。从第一句看,“我”没有读过书;从第三句看,“我”是读过书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②她已经完成了硕士论文的撰写。导师劝她留校执教。她的论文答辩已经通过。她不肯,一心要去较艰苦的新疆工作。

语序不当,有的地方?嗦。可改为:“她已经完成了硕士论文,并通过了答辩。导师劝她留校执教。她不肯……”

③“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这是一部分同志摆出的一对矛盾。雷锋同志是怎样

处理学习和业务这对矛盾的呢?他说:“我们在学习问题上,也要提倡‘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前后语意不连贯。前面谈的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后面谈的是“学习和业务”的矛盾。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④今年暑假是我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假期。在放假前夕,我正在考虑如何度过这最后一个假期时,我收到了我在南京的老同学小李的来信,邀请我在假期内到南京玩,因此我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决定到南京去度过这最后一个假期。

语言重复?嗦。可改为:“……放假前夕,我正考虑如何度假时,收到了在南京的老同学小李邀请我去他那里玩儿的信,我高兴地接受了他的邀请。”

第五章语法

思考和练习十

一、简述句末点号同语气的关系。

句末点号与句子语气的关系十分密切,表示陈述语气要用句号,表示疑问语气要用问号,表示感叹语气要用叹号。但是,语气有四大类,句末点号只有三个,两者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句子的祈使语气与句末点号是一对二的关系,语气强烈的祈使句用叹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可用句号。

二、解释下列各段文字中每个标点符号的使用理由。

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逗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并列的两组分句之间的停顿。冒号表示下文是总括语。句号表示这个陈述句的停顿。

②我们的孩子不会了解19世纪俄罗斯小说家契诃夫的沉痛的话:“我小时候就没有童年。”

冒号表示下文是直接引语。引号表示引用的原话。句号表示陈述句后的停顿。(引用的话是个陈述句)

③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

――不,是他毕生的心血!

头一个逗号表示第一个分句后的停顿,破折号表示语意的转换,第二个逗号表示非主谓句后的停顿。叹号表示感叹句后的停顿。

④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等光辉的名字,吉水天气预报,像一颗颗美丽的宝石,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顿号表示并列人名之间的停顿。第一个逗号表示主语后的停顿,因为这个主语内有很长的定语,需要停顿。第二个逗号表示分句间的停顿。句号表示整个陈述句后的停顿。

⑤《母与子》的作者――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书名号表示《母与子》是一本书,破折号表示后面部分是对前面部分的解释说明。间隔号表示音译的名和姓之间的分界。句号表示整个陈述句后的停顿。

三、标点下列几段文字。

①当年,焦裕禄同志调到兰考后,经过调查研究,找张副书记交换意见。他问:“改变兰考面貌的关键在哪儿?”张说:“在于人的思想的改变。”“对!”焦裕禄说,“但是应该在‘思想’前面加两个字:‘领导’。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转变。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在这里,焦裕禄仅用了短短几句话,就把如此重大而复杂的问题说得一清二楚,内涵深刻,这才是简洁朴素的语言。

②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以极其丰富的事实、无可辩驳的证据指出:现在的生物界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的最原始的祖先经过极其漫长的时间发展进化来的。各种生物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③A.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B.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④A.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慌了。

B.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慌了。

四、改正下列句中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并加以说明。

①“行喽,”小陈停了一会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将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因为前后两个引号中的文字是一句话,这里的冒号只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它不能统领前一引号里的“行喽”。

②师范院校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必修课。

“教育学”、“心理学”是课程名,不是书名,应将书名号删去,并在中间加上顿号。

③他家里的人说:“自己家里的炉子用多少煤,你从来不管,对火车烧煤却这样认真”。他说:“国家的事要一丝不苟”。

句中的两个句号都是表示直接引语之后的停顿,所以不能放在引号之外,应放在引号之内。

④贵报《中外名人故事》专栏内刊登的“刻苦自学的华罗庚”一文,我们都很喜欢读。

报刊专栏名不应用书名号,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刻苦自学的华罗庚”是文章篇名,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⑤我回到家乡一看。嗬!一幢幢美丽的瓦房;一片片葱翠的农田;一条条笔直的渠道;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和“嗬”后都应改用逗号。三个分号也都应改为逗号,因为这几个分号隔开的不是并列的三个分句。

⑥国家体委领导希望全体运动员“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为国争光”。

“水平”之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虽然它处在宾语内部,却相当于分句之间的停顿。

⑦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种植什么样的药材?老农了如指掌。

应将问号改为逗号,因为前句不是疑问句。

⑧一个时期,诗人对于季节:春夏秋冬的自然描写特别多。

应将冒号改为破折号,这儿“春夏秋冬”是对“季节”的注释说明。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练习资料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练 习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能带宾语的是()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2.“上来”是()A助动词 B判断动词 C趋向动词 D及物动词 3.“不、没”都是()A程度副词 B时间副词 C范围副词 D否定副词 4.“很、挺、十分”是()A程度副词 B范围副词 C语气副词 D情态副词 5.“我、你、他”是()A指示代词 B疑问代词 C人称代词 D名词 6.“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A动词 B副词 C介词 D方位词 7.“哎哟”是()A拟声词 B语气词 C叹词 D助词 8.代词包括()A人称代词 B指示代词 C疑问代词 D代名词 E代动词 9.虚词包括()A介词 B副词 C连词 D助词 E语气词 10.“报告”一词兼()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连词 E代词 11.“和、跟、同、与”兼()A动词 B连词 C介词 D副词 E助词 12.下列语句中的“在”不属于介词的是() A我在家 B他在黑板上写字 C把东西放在桌子上 D他在看书 E在家要孝顺父母 1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介词“跟”的有()。 A我跟他一起去的 B你跟他要 C谁跟谁都没关系 D你抽空跟他谈谈 E你快跟着我走 二、指出下列词的词性:非常()这里()前后()小()哪里()终于()已经()不()赋予()轰隆()得()大()忽然 ()简直()才()半夜()除了()很多()勇敢()思想 ()啊()或许()只好()二万()迅速()进来()仅仅 ()立刻()

热爱()十几棵()喜欢()大约()次()哗啦()下去() 斟酌()怎样()起来()晚上()亩()前面()或者() 对于()跟()是()三百()美丽()叮当()夏天()鲁迅()我们()批评()的()吧()平坦()有()变化()十分()自己()聪明()从()专家()扩大()缓慢()应该() 按照()回来()喂()马上()消失()飞机()许多() 简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标记词所属的词类。 (1)这件事已经讨论过了。(过)()(2)天渐渐冷起来了。(渐渐)() (3)他正在教室里看书。(正)()(4)自行车他骑出去了。(出去)() (5)我拿着—本书。(着)()(6)你吃了饭再走。(了)() (7)他是外国人吗?(吗)()(8)你应该努力学外语。(努力)()(9)他刚才来过。(刚才)()(10)最好听的是这首歌。(最)()(11)房子上面铺着瓦。(上面)()(12)这是一本袖珍词典。(袖珍)() (13)老张请我吃饭。(请)()(14)幸亏他来。(幸亏)() (15)我忽然想起来了。(忽然)()(16)这件事很突然。(突然)()(17)无论谁都说好。(无论)()(18)他连忙说不行。(连忙)()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 短语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短语 1.下列短语中都是偏正短语的一组是() A. 自由自在象征意义革命风暴 B. 越来越低掠起飞沫预言胜利 C. 蜿蜒游动热情的火焰大声叫喊 D. 善于潜水渴望暴风雨力量和信心【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知识结构的考查。A项中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B项中有并列知识、动宾短语;D项中有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开列短语。C项中全是偏正短语。 故答案为:C。 【点评】短语的结构类型比较多,要求学生平时在学习多加体会,并能在训练中详细搞清各大种类型短语的区别,可以用到类比组词的方式加深理解。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 林冲是《水浒》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从误入白虎堂开始,他中州劫法场,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雪夜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C.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 “英雄辈出”“工匠精神”“共筑梦想”“绿水青山”,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 【答案】C 【解析】【分析】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中州劫法场,情节错误。“中州劫法场”是晁盖等人救宋江的情节。 D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 3.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跑”“公里”“非常”“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同、量词、副词、代词、介词。 B. “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 “5月16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 D. “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词语的性质、短语的结构、句子的主干和复句的类型等。根据所学的知识,仔细辨析各个选项的正误,逐项进行分析即可。 D项判断与分析错误,这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故答案为:D。

《现代汉语语法》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十部分:现代汉语语法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哪个的“语法”是“语法规律”的含义?(B)A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 B汉语语法有不同于英语语法的特点。 C《现代汉语》包括语法。 D你那本语法太难懂。 2、下列哪种词类是实词?(A) A副词B助词C介词D语气词 3、下列哪种词类是虚词?(C) A叹词B形容词C連词D量词 4、下列哪种词类是加词?(D) A数词B名词C代词D副词 5.、下列哪种词类是体词?A A数词B区别词C拟声词D动词 6.、下列哪种词类是谓词?D A区别词B副词C量词D形容词 7、下列词属于名词的是(A) A开关B勇敢C忽然D谢幕 8、下列词属于数词的是(B) A条B半C人D亮 9、下列词不属于量词的是:(C)

A关B山C趟D家 10、下列词属动词的是:(C) A清B别C请D很 11、下列词属形容词的是:(A) a.黑乎乎 b 夺取 c 休息 d 喜欢 12、下列词属区别词的是:(A) a、民用 b 努力 c 相继 d 依旧 13、下列词属于连词的是(C) a 在 b 至于 c 而且 d 我 14、下列词属于介词的是:(C) a 明确 b 的确 c 被 d 清醒 15、下列词属于助词的是:(A) a.所 b 够 c 就 d 朝 16、下列词属于语气词的是:(C) a关于 b依照 c 而已 d自从 17、下列词属于代词的是:(A) a 怎样b可以c愿意 d 十分 18、下列词属于叹词的是:(A) a 喂 b 在 c比 d 的 19、下列词属于拟声词的是;(B) a哎呀 b 哗然 c 唉 d 恩 20、下列短语属于主谓短语的是:(A)

现代汉语词性及专题训练、答案

现代汉语词类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能带宾语的是()。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 2.“上来”是()A助动词B判断动词C趋向动词D及物动词 3.“不、没”都是()A程度副词B时间副词C范围副词D否定副词 4.“很、挺、十分”是()A程度副词B范围副词C语气副词D情态副词 5.“我、你、他”是()A指示代词B疑问代词C人称代词D名词 6.“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A动词B副词C介词D方位词 7.“哎哟”是()A拟声词B语气词C叹词D助词 8.代词包括()A人称代词B指示代词C疑问代词D代名词E代动词 9.虚词包括()A介词B副词C连词D助词E语气词 10.“报告”一词兼()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连词E代词 11.“和、跟、同、与”兼()A动词B连词C介词D副词E助词 12.下列语句中的“在”不属于介词的是() A我在家B他在黑板上写字C把东西放在桌子上 D他在看书E在家要孝顺父母 1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介词“跟”的有()。 A我跟他一起去的B你跟他要C谁跟谁都没关系 D你抽空跟他谈谈E你快跟着我走 二、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非常()这里()前后()小()哪里()终于()已经()不()赋予()轰隆()得()大()忽然()简直()才()半夜()除了()很多()勇敢()思想()啊()或许()只好()二万()迅速()进来()仅仅()立刻()热爱()十几棵()喜欢()大约()次()哗啦()下去()斟酌()怎样()起来()晚上()亩()前面()或者()对于()跟()是()三百()美丽()叮当()夏天()鲁迅()我们()批评()的()吧()平坦()有()变化()十分()自己()聪明()从()专家()扩大()缓慢()应该()按照()回来()喂()马上()消失()飞机()许多()简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标记词所属的词类。 (1)这件事已经讨论过了。(过)()(2)天渐渐冷起来了。(渐渐)() (3)他正在教室里看书。(正)()(4)自行车他骑出去了。(出去)()

专项训练动词短语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专项训练动词短语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一、动词 1.—Look! The light in your bedroom is still on. —Sorry, I forgot . A. to tum it off B. to turn it down C. to turn it up D. to turn it on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看!你卧室的灯还亮着. ——对不起,我忘记关了。turn off关闭;turn down调小;turn up调大;turn on打开。forget to do sth,表示忘记做某事,由于灯还在亮着,可知应该是忘记关,故答案选A. 【点评】考查动词短语辨析。注意句子涉及到固定搭配forget to do sth的用法。2.—Who told you to clean the windows? —Father . He said they were too dirty. A. told B. did C. had told D. has told 【答案】 B 【解析】【分析】所填写词用来指代上文的 told,told 是tell 的过去式,故用助动词 did 来代替,选B。句意是:—谁叫你擦窗户的?—爸爸叫的,他说窗户太脏了。 【点评】本题考查助动词的用法。 3.Please remember ________ your notebook here tomorrow. A. brings B. brought C. bringing D. to bring 【答案】 D 【解析】【分析】remember to do sth记得(去)做某事,表示事情还未做;remember doing sth.记得做(过)某事,表示事情已经做了。根据句意:请记得明天把你的笔记本带到这儿来。说明事情还未做,故选D。 【点评】考查固定短语。注意两个remember短语的区别,平时要善于归纳总结。 4.Thomas Edison was such a great person who never that he made so many great inventions all his life. A. took up B. thought up C. made up D. gave up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爱迪生是如此伟大的人物, 一生中他从来不放弃他做的这么多的发明。A. took up接收;B. thought up想出;C. made up编造;D. gave up放弃。根据语意故答案选D。 【点评】考查动词短语辨析主要考查took up thought up made up gave up四个动词短语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 1、语法这一术语有()含义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 2、“人、百、个”这三个词都是() A体词B谓词C加词D代词 3、()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A代词B动词C形容词D名词 4、()不能用“不”修饰。 { A动词B形容词C名词D副词 5、()表示动作的量。 A名量词B动量词C时量词D形量词 6、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 7、“上来”是() A助动词B判断动词C趋向动词D及物动词 8、“国营、民用、大型”是() ! A动词B名词C副词D区别词 9、“不、没”都是() A程度副词B时间副词C范围副词D否定副词 10、“很、挺、十分”是() A程度副词B范围副词C语气副词D情态副词 11、“我、你、他”是() A指示代词B疑问代词C人你代词D名词 12、“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 ! A动词B副词C介词D方位词 13、“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B动态助词C其他助词D语气词 14、“哎哟”是() A拟声词B语气词C叹词D助词 15、“今天星期日”是() A主谓短语B述宾短语C述补短语D偏正短语 16、“彻底解决”是()

A主谓短语B述宾短语C述补短语D偏正短语 17、“去打电话”是() A主谓短语B连动短语C兼语短语D同位短语 18、“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A主谓短语B联合短语C偏正短语D同位短语 19、“你的到来”是() A体词性句法结构B谓词性句法结构 C加词性句法结构D主谓短语 ` 20、“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中性主语D谓词性主语 21、“跑跑有益健康”中的“跑跑”是() 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中性主语D谓词性主语 22、“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A施事宾语B体词性宾语C谓词性宾语D受事宾语 23、“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 A近宾语B双宾语C远宾语D补语 ' 24、“累得要命”中的“要命”是() A可能补语B趋向补语C情态补语D程度补语 25、“我认识他,那位连长”中的“那位连长”是() A宾语B同位语C复说语D插说语 26、“这条鱼,往少里说,也有二斤”中的“往少里说”是() A复说语B状语C插说语D同位语 27、下列句子中的()是名词句。 A春天。B为人民服务。C不行。D他来。 … 28、下列句子中的()是形容句。 A真奇怪!B快跑!C好香的茶!D嗯。 29、“明天国庆节”是() A动词谓语句B形容词谓语句 C主谓谓语句D名词谓语句 30、“今天冷极了”是() A动词谓语句B形容词谓语句 C主谓谓语句D名词谓语句 ?

现代汉语词性及专题训练答案

现代汉语词性及专题训 练答案

现代汉语词性及专题训 练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现代汉语词性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如:黄瓜、猪、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等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欧姆、立方米等。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能代替实词和。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等)

初中英语短语动词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初中英语短语动词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一、短语动词 1.The 2022 Winter Olympics will __________ in Beijing, setting up the Chinese capital to become the first city to host both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 Games. A. take up B. take place C. take part D. take on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2022年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会在北京举行,设立中国的首都 变成第一个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A. take up占据;从事;B. take place举行;C. take part参加;D. take on承担。结合语境,故选B。 2.--Talking loudly in a library is impolite. --In fact, we should also take care not to cough or sneeze loudly in public.(找出与画线部分 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项) A. look after B. be careful C. take care of D. look up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在图书馆大声喧哗是不礼貌的。——实际上,我们应该当心,不 要在公共场所咳嗽或者打喷嚏。take care当心,小心。look after照顾;be careful小心; take care of照顾;look up查找。故选B。 【点评】考查动词短语辨析。 3.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space, please ___________ the book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A. look through B. look around C. look after D. look down upon 【答案】A 【解析】【分析】句意:如果你想多了解太空,请浏览《时间简史》这本书。look through 浏览;look around环顾四周;look after照顾;look down upon瞧不起。根据句意,故答案 为A。 【点评】考查动词短语辨析。熟记短语,理解句意,根据语境判断选项。 4. I would rather _____ hiking than _____ swimming. A. to go , to go B. going, going C. go ,go D. go, going 【答案】C 【解析】【分析】句意:我宁愿去徒步旅行也不愿去游泳。本句中考查的句型是would rather do sth. than do sth.,宁愿做……也不愿做……,两部分中都用动词的原形。故选C。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

第五章语法 一、名词解释 1.语法 2.实词 3.双宾句 4.虚词 5.兼语短语 6.句子 7.语素 8.短语 9.祈使句 10.方位短语 11.疑问句 12.非主谓句 二、填空题: 1.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对汉语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为依据。 2.实词和虚词最大的不同是虚词不能单独充当成分。 3.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 4.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首先根据能否作句法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两大类。 5.语气词经常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普通话里最常见的语气词有 。 6.副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只能充当。 7.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8.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以及“所、似的”等其他助词。 9.现代汉语的五种基本短语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中补短语、主谓短语、联合短语,它们是根据来分类的。 10.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的成分叫修饰语,被修饰的是。 12.“今天春节”是关系的短语。 13.“从黄河游泳”从结构关系上看是短语。 23.就词性来说,“突然”是,“忽然”是。 24.就词性来说,“正在”是,“现在”则是。 25.从结构关系看,“他自己、西岳华山、校长蔡元培”等是短语。 26.“学校管理部门同志的想法”中的定语是。 28.“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中“是”是词,“他是老想着大伙儿”中的“是”是词。 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 3、()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A代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名词 4、()不能用“不”修饰。

A动词 B形容词 C名词 D副词 5、()表示动作的量。 A名量词 B动量词 C时量词 D形量词 6、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7、“上来”是() A助动词 B判断动词 C趋向动词 D及物动词 8、“国营、民用、大型”是()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区别词 9、“不、没”都是() A程度副词 B时间副词 C范围副词 D否定副词 10、“很、挺、十分”是() A程度副词 B范围副词 C语气副词 D情态副词 11、“我、你、他”是() A指示代词 B疑问代词 C人你代词 D名词 12、“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 A动词 B副词 C介词 D方位词 13、“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 B动态助词 C其他助词 D语气词 14、“哎哟”是() A拟声词 B语气词 C叹词 D助词 15、“今天星期日”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 16、“彻底解决”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 17、“去打电话”是() A主谓短语 B连动短语 C兼语短语 D同位短语 18、“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A主谓短语 B联合短语 C偏正短语 D同位短语 19、“你的到来”是() A体词性句法结构 B谓词性句法结构 C加词性句法结构 D主谓短语 20、“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中性主语 D谓词性主语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专题复习

---------------------------------------------------------------最新资料推荐------------------------------------------------------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专题复习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专题复习第一讲实词一、实词定义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二、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1、表示具体的人或事物,如:工人、农民、教师、学生、河流、山川、树木、桌子、教室等。 2、表示抽象事物,如:思想、道德、理论、会议、程序、品德、经济、科学、发展、规律、信息、关系等。 3、表示专用名称,如:上海、美国、中国、泌阳、驻马店、河南等。 4、表示时间,如:未来、秋天、春天、早晨、傍晚、星期一等。 5、表示方位,如:上面、里边、下面、前面等。 三、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动词走、坐、看、听、打、拿、批评、宣传、保卫、学习 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喜欢、害怕、想念、觉得 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有、在、存、存在、出现、失去、消失 4、判断动词是 5、表示能愿能、会、愿意、敢、应该、要 6、表示趋向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开去 7、表示使令使、允许、禁止 8、表示人或 1/ 15

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减少、缩小、降低四、形容词1

---------------------------------------------------------------最新资料推荐------------------------------------------------------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如:高、矮、胖、瘦、宽、窄等;表示事物的性质,如:红、甜、干净、大、小、软、硬等;表示事物情态的,如:飞快、悲伤、高兴等。 五、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示确数的,如:一、百、千、万等;表示概数的,如:几、少数、大多数等;表示序数的,如:第二、老六等。 六、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名量词(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计量单位:一个(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个、批、类、千克等;动量词表示动作的计量单位:次、遍、一眼、一口、趟、顿、番等;时量词表示时间的计量单位:年、秒、分等。 七、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他们、你们、别人、大家等;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吗、呢等;指示代词:这、这里、这些、这阵子、那、那里、那会儿等。 八、练习1.下列词语中不都属于名词的一组是() A.学生鲁迅上午左右 B.东西星期一英雄黑板 C.风筝红旗保卫高兴D.巴金思想夏季花朵 2.下列词语中都是名词的一组是() A.学校理想这里飞机 B.跑步时间孩子父亲 C.道理学习阳光海洋 D.春天善良南面苹果 3.下列词语中不都属于动词的一组是 3/ 15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训练答案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训练、答案.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能带宾语的是()。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 2.“上来”是()A助动词B判断动词C趋向动词D及物动词

3.“不、没”都是()A程度副词B时间副词C范围副词D否定副词 4.“很、挺、十分”是()A程度副词B范围副词C语气副词D情态副词 5.“我、你、他”是()A指示代词B疑问代词C人称代词D名词 6.“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A动词B副词C介词D方位词 D助词7.“哎哟”是()A拟声词B语气词C叹词 8.代词包括()A人称代词B指示代词C疑问代词ED代名词代动词 C连词B副词9.虚词包括()D助词E语气词A介词 10.“报告”一词兼()A名词BE动词C形容词D连词 代词D副词11.“和、跟、同、与”兼()A动词B连词C介词 助词E12.下列语句中的“在”不属于介词的是() A我在家B他在黑板上写字C把东西放在桌子上 D他在看书 E 在家要孝顺父母

1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介词“跟”的有()。 A我跟他一起去的B你跟他要C谁跟谁都没关系 E你快跟着我走你抽空跟他谈谈D二、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非常()这里()前后()小()哪里()终于()已经()不()赋予()轰隆()得()大()忽然()简直()才()半夜()除了()很多()勇敢()思想()啊()或许()只好()二万()迅速()进来()仅仅()立刻()热爱()十几棵()喜欢()大约()次()哗啦()下去()斟酌()怎样()起来()晚上()亩()前面()或者()对于()跟()是()三百()美丽()叮当()夏天()鲁迅()我们()批评()的()吧()平坦()有()变化()十分()自己()聪明()从()专家()扩大()缓慢()应该()按照()回来()喂()马上()消失()飞机()许多()简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标记词所属的词类。 )((渐渐))天渐渐冷起来了。2()((过))这件事已经讨论过了。1(. ))(4)自行车他骑出去了。(出去)((3)他正在教室里看书。(正)( )6)()你吃了饭再走。(了)((5)我拿着—本书。(着)( )(8)你应该努力学外语。(努力)((7)他是外国人吗?(吗)())10)最好听的是这首歌。(最)((刚才)(9)他刚才来过。()()12)这是一本袖珍词典。(袖珍)((11)房子上面铺着瓦。(上面)()

初中英语短语词汇的专项训练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Where is your uncle? I haven't seen him for a long time. -He Beijing for about half a year. He moved there Last November. A.has gone to B.has been to C.has arrived in D.has been in 2.—How much chocolate ice cream would you like, Linda? —, please. It’s my favorite. A.Only a little B.Just a few C.A lot D.None 3.-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story? -It's interesting, but Miss Lin asked us to __________ a story by ourselves, not to find one on the Internet. A.make up B.look up C.listen to D.take away 4.My cousin is heavy because he often eats fast food. A.too much;too many B.too many;too much C.much too;too much D.too much;much too 5.When you come across new words in reading, it is not a good idea to in a dictionary at once. A.make up them B.look up them C.make them up D.look them up 6.George couldn’t wait to _________ his new car. A.put off B.set off C.take off D.show off 7.—Have you heard that there’s a big fire near your home last night? — Sure. Luckily, the firemen came quickly and ______ the fire. A.came out B.broke out C.put out D.cut out 8.—Who is your favorite singer, Mike? —TF Boys. They are very ____ boys and girls. A.proud of B.popular with C.strict with D.worried about 9.It took me almost a whole day to _____ so many emails. A.deal with B.cut in C.cheer for D.run out 10.Vivien worked very hard at all her lessons. __________, she became the top student in her class. A.In order to B.As a result C.As usual D.For example 11.--- Alice’s room is tidy, isn't it? ---Yes. She always _____ her toys after playing with them. A.looks for B.puts away C.sweeps away D.pays for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综合试卷有全部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 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和()。 2、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 3、代词分为()、()、()。 4、一个语法单位的分类,可以按其外部的()分,也可以按其内部的()分。 5、兼语短语是由一个()短语和一个()短语套叠构成的。 6、主谓谓语句是指以()作谓语的句子。 7、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 8、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和词的()。 9、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和()两大类 10、虚词的特点是:(1)虚词总是()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2)虚词不能单独充当();(3)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11、将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填入下边句中的空格内。 (1)他说()我没听清楚。 (2)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 (3)我们按规定作()处理。 (4)高兴()眼泪围着眼圈儿转。 (5)你别说()太过分了。 12、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类,它包括:()、()、()和()四种;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它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3、“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 14、“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15、辨别句型:把句型的代号字母填在括号里。 A、连谓句 B、兼语句 C、双宾句 D、主谓谓语句 E、主谓短语作宾语 (1)他让我骑自行车。() (2)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 (3)他知道我不喜欢挤公共汽车。() (4)骑自行车我从没出过事。() 16、“向前看”、“向无此例”和“心里向着他”的这三个“向”的词性分别是()、()和() 17、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 (1)小王曾经跟老张到过俄罗斯。() (2)小王跟老张都到过俄罗斯。() (3)小王跟着老张到过俄罗斯。() (4)他的思想跟不上形势。() 二、单项选择 1、句子“这东西你吃过没有?”中“没有”的词性属于() A、动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区别词

专题-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大庆铁人中学韩晶 一、词类 词类: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实词:特点:有实在意义,能单独做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独立成句。 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特点:无实在意义,不单独做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起“连接”和“附着”作用。 分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实词: (一)名词 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 如:教师、长江、月、房屋、上午、星期六、沿海、周围、上、下、道德、思维等。 2、语法特点: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非常等)修饰。 (二)动词 1、定义: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如:唱、改革、想、高兴、开始、发生、使、等于、能够等。 2、语法特点:能受副词修饰,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三)形容词 1、定义: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形状,或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如:大、好、糊涂、宁静、心狠、可惜、书生气、沉甸甸等。 2、语法特点:大多数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做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不能带宾语。(四)数词 1、定义: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 2、分类: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序数词(在基数词前加“第”或“初”组成) 3、语法特点:常与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五)量词 1、定义: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计算单位的词。 2、分类:(1)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如个、张、件、群、伙;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遍、场、下;3、语法特点:一般不能单独运用,用在数词、指示代词之后构成量词短语充当句子成分。(六)代词 1、定义: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2、分类:人称代词: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的区别,如我、你、他; 指示代词:分近指与远指,如这、那; 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 (七)副词 1、定义: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等意义的词。 2、分类: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等; 有时间、频率副词:如已、刚、才、一向、总是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一律等; 有情态、方式副词:如肆意、亲自、公然、连忙、全然、悄悄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 有肯定、否定副词:如必、必须、的确、没有、别、是否、不用等; 有处所:处处、到处、四处等。 3、语法特点:副词都能作状语,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如“就”“又”。 (八)拟声词 1、定义: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如汪汪、叽叽喳喳、劈里啪啦、轰隆隆、哗啦。 2、语法特点:拟声词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也可单独成句,不受否定副词、程度副词修饰。 (九)叹词 1、定义: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如啊、唉、哼、喂、嗯。 2、语法特点:叹词独立性很强,常用作感叹语(独立成分),也可单独成句。 虚词: (一)介词 1、定义: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二)连词 1、定义: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2、分类:并列连词:和、跟、与、同、及等。 承接连词:至于、说到、此外、如、比方等 转折连词:却、只是、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因为、由于、因此、以致等。 选择连词: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连词: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等 让步连词: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现代汉语词性及专题训练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现代汉语词性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等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等。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等)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 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

专项训练《动词短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专项训练《动词短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动词 1.— Tina, breakfast is ready. Dad cooked it for us. — It can't be father. He ______ early on Sundays. A. always gets up B. often got up C. had got up D. never gets up 【答案】 D 【解析】【分析】always gets up总是起床;often got up经常起床;had got up已经起床;never gets up从来不起床。句意:蒂娜,早饭已经准备好了。爸爸给我们做的。——不可能是父亲。他在周日从来不起床。故选D。 【点评】考查短语辨析 2.We should keep the windows ________ in order to let the fresh air in. A. open B. opened C. close D. closed 【答案】 A 【解析】【分析】keep sth. +形容词,使某物处于……的状态。句意:我们应该让窗户__让新鲜空气进来。根据句意应选择形容词open开着的。故选A。 【点评】考查keep sth. +形容词结构。 3.—Who reached the station on time? —I ! In fact, I arrived there 5 minutes earlier. A. was B. reached C. did D. do 【答案】 C 【解析】【分析】问句的谓语动词为行为动词reach的过去式,故在作简短回答时,需要借助助动词did.故选C。句意是:—谁按时到达了车站?—我!实际上我提前五分钟就到了那里。 【点评】本题考查助动词的使用。 4.Thomas Edison was such a great person who never that he made so many great inventions all his life. A. took up B. thought up C. made up D. gave up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爱迪生是如此伟大的人物, 一生中他从来不放弃他做的这么多的发明。A. took up接收;B. thought up想出;C. made up编造;D. gave up放弃。根据语意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