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来、我见、我征服——凯撒大帝

我来、我见、我征服——凯撒大帝

我来、我见、我征服——凯撒大帝
我来、我见、我征服——凯撒大帝

我来、我见、我征服——凯撒大帝-历史论文

我来、我见、我征服——凯撒大帝

蕾蕾

仁慈的人

“念在你们囚禁我的38天里对我还算礼貌,我会仁慈地对待你们,让你们死得痛快一些。”

一群海盗被钉在十字架上,惊恐地看着眼前这个英俊潇洒的贵族青年。38天前,他被绑架时对他们说的话犹在耳畔,只是那时,没人相信他。

“我的赎金是多少?才20塔伦(古罗马货币名,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万美元)(?愚蠢的你们根本就不知道捉到了什么人,实际上,你们至少应该索取50个塔伦的赎金。”青年虽然被绑架,却并不慌张,他只是用锐利的眼神扫视着海盗们的脸。

在和海盗们相处的日子里,有时青年会开玩笑,说被释放后一定要把他们送到十字架上。

海盗们也认为那绝对是一个玩笑。

可是谁会想到,青年被释放不久,就组织了一支舰队,捕获了所有绑架他的海盗。

现在,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这群海盗痛苦不堪。他们终于相信,这个青年不是一般人,他们也愿意相信,这个风度翩翩的青年会“仁慈”地对待他们,让他们立刻摆脱痛苦。

“把他们的喉咙割开,放干他们的血。”说完这句话,青年头也不回地走了。

海盗们到死也不知道,这位有仇必报、残忍冷酷的青年,就是日后将以铁血

手段征服罗马以至欧洲、被后人称为“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王”的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

亚历山大塑像下的梦想

历时两百多年,赫库利斯神庙中的亚历山大大帝塑像依然栩栩如生,传神地再现着一代帝王昔日的英姿。亚历山大大帝骑在高大矫健的战马上,高昂着头,手中高举着象征权势的佩剑,似乎在向世人指引着什么。

33岁的恺撒凝望着这尊塑像,没有发觉自己已经湿了眼眶。他只是感慨着——亚历山大,这位两百多年前的马其顿国王,在3 3岁时已经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而他恺撒,现在仅仅是个帮助西班牙总督审理案件的副手。

如果当年屈服于独裁官苏拉,和妻子离婚,迎娶他的女儿,现在会不会有更好的前途?那将不会因为得罪苏拉被赶出罗马,漂泊数年;也不会返回罗马后从最低级的财务官做起,一点一滴艰难地积累着自己的政治资本……

“不!”想到这里,恺撒握紧拳头,紧紧地盯羞塑像,在心里发誓——我一定要建立属于尤利乌斯·恺撒的帝国!

恺撒辞了职,离开了西班牙行省。他很清楚,自己并不属于这里,他属于罗马,那里终将成为他施展抱负、成就梦想的舞台!

毫无疑问,恺撒是一个政治天才。经过了破产、离婚、战争等重重考验与洗礼,担任过市政官、祭司长、大法官、行省总督的恺撒,终于成为了罗马共和国的最高长官——执政官!

这一年,恺撒43岁。

十年前,恺撒站在亚历山大塑像下感怀身世:十年后,恺撒坐在执政官的座

位上思绪万千。

他成功了吗?他拥有罗马了吗?他已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罗马帝国了吗?

虽然他已经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长官,拥有强大的权力,恺撒却没有感到一丝成功的喜悦。他的身边,站着一个人,靠贵族捐款当选的另一位执政官——毕布路斯:他的身后,站着一个代表共和国民主制度,拥有任命权、立法权的庞大机构——罗马共和国元老院。

成功?我才刚上路呢!

明友?不,是利益

一天,一场热闹的婚礼在罗马城举行,吸引了众多路人。

“快看,‘东方王’庞培将军的婚礼!”

“真奢侈啊,贵族们的婚礼就是不一样……唔,新娘呢?”

“老庞培旁边那个少女就是。”

“什么?她看上去也就十几岁,可庞培已经是个50岁的老头子了!”

“嘘……新娘是恺撒的独生女茱莉亚。”

当天晚上,很多人参加庞培和茱莉亚的婚礼晚宴,向他们献上自己的祝福。

“咦?那不是克拉苏吗?他怎么也来参加婚礼晚宴?”

“听说克拉苏和庞培不合,两人结怨多年。”

“但他竟然会来?老天,他们拥抱了!”

“看来他们和好了。瞧,恺撒也走过去了。”

“这么说,这三个人现在是统一战线了。”

恺撒将年仅14岁的独生女嫁给比他还大4岁的庞培,结怨多年的庞培和克拉苏在婚礼上和好这两件事在罗马的大街小巷中流传了好久,各种花边新闻、小

道消息经常出现在某个酒吧健谈的老板娘嘴中。

渐渐地,人们认为他们明白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据说庞培对恺撒的独生女一见钟情,为了不辜负好朋友的一颗真心,恺撒说服了痛苦的妻子,将女儿嫁给了年长她36岁的庞培。又有传言说恺撒和克拉苏交情匪浅,当年恺撒陷入经济危机时,正是富有的克拉苏帮他偿还了债务。

两边都是好朋友,于是,在恺撒的努力下,庞培与克拉苏言归于好。

传播完这些消息,人们总是要自作主张地评价一番:“恺撒、庞培、克拉苏这三巨头同盟,固若金汤,牢不可破,因为他们是最好的朋友啊!”

假如那些爱戴恺撒、深深为恺撒的个人魅力折服的人们听到了恺撒的自言自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

“庞培在东方征战多年,战功显著,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强大的军队,现在却因为元老院的老头不给他安置退伍士兵而郁郁寡欢;克拉苏是罗马最有钱的人,几乎没有他办不到的事,可被元老院否决了他对抗帕提亚的军事控制权,他也只能生闷气。而我呢?执政官的身份并没有使我获得贵族阶层的支持,我的政治威望依然有限。我需要元老院批准我前往高卢作战的要求,可是这些老头子一直在搪塞我!

“如果我们结盟,我们想要的东西,庞培和克拉苏的统治权,我的军事控制权都会得到。朋友?哼,让我们走到一起的,是共同对抗元老院的目的,是利益,是对权力的欲望,是独自统治罗马的梦想!”

血洗高卢

阿凡历古姆是高卢地区最美丽的城市,被当地人称作“掌上明珠”。小城四面几乎被河流和沼泽包围,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以进出。天气好的日子里,阳

光像碎金子一样洒在河水上,岸边绿树成荫,风景宜人。而现在,小城的天空布满了乌云,战争的恐怖气氛笼罩着“掌上明珠”。在通向城市唯一的通道附近,驻扎着大量罗马士兵。攻城车、木塔等攻城设施遍布四周,另一边,一条长长的战壕一直延伸到城下。

“总督大人,我们的战壕被暴民烧毁了,白挖了25天。另外,暴民还烧坏了我们的几座木塔,烧死了一些士兵。”

高卢总督恺撒没有说话,他望着离他不远的阿凡历古姆城。城墙不高,城也不大,但在这里,恺撒的罗马军团遭到了顽强抵抗。恺撒的目光越过城墙,他仿佛看到了坚守在城里的人们。即使几乎对未来丧失了信心,也不敢去想这座没人救援的城能守多久,但那些人还是拼尽全力,尽可能地抵抗,抵抗这个如恐怖的旋风般到处侵略、到处杀戮的高卢总督恺撒。

执政官任期届满,凭借三巨头同盟的政治影响,恺撒如愿以偿,来到高卢地区担任总督。恺撒迫切地需要一场战争,使他获得军功,获得威望,获得战俘和黄金,这样他才能改变在三巨头同盟中力量最弱的处境。

恺撒选择了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高卢。在一场场进攻高卢的战役中,恺撒运筹帷幄的军事天赋和好战嗜血的残忍天性渐渐地显现了出来。

一开始,恺撒认为高卢人只是“未开化的野蛮人”,要降服他们很简单。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人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竟然如此坚定。对他们越残忍,越冷酷,他们起义的频率越高。今年已经是恺撒占领高卢地区的第五年,各地的人民起义风起云涌,恺撒的军团到处镇压,疲于奔命。

难道我前进的脚步就此停止吗?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怎么能被一个小小的阿凡历古姆城阻挡?你们追求的是自由和平的生活,而我追求的,是无上的权力

和强大的帝国!如果在实现这一切的过程中必然要流血,多一些少一些又有什么区别?

恺撒将目光收回,对前来向他报告的下属说:“让士兵们继续建造攻城设施。”

“可是总督大人,大家很久没有吃饱了……”

“我和他们一起工作。’

“遵命。”

过了几天,天降暴雨。恺撒抓住时机,命令一部分士兵在工事里懒洋洋地闲逛,以麻痹敌人,他则带领一部分精兵突袭阿凡历古姆城。随着恺撒的一声令下,罗马士兵利用各种器械,迅速登上城墙。措手不及的守城卫士来不及应战,大部分被罗马人杀死,罗马士兵潮水般涌入阿凡历古姆城。昔日的美丽小城“掌上明珠”在那一夜成为人间地狱,四万居民只有八百余人幸免于难。

紧接着,恺撒攻破了起义者的大本营阿里希亚镇,俘虏了起义者领袖,彻底地镇压了高卢人民大起义。

九年高卢战争后,与恺撒作战的300万高卢人中,有100万被恺撒的军团杀死,还有100万成为世世代代没有自由的奴隶。曾经丰盛富饶的高卢伤痕累累,到处都是荒凉的城镇与死寂的废墟。

当高卢人悲痛地掩埋亲人的尸首,戴着脚镣为主人千活时,回到罗马的恺撒正忙着使用他从高卢掠夺的财富。

恺撒将罗马共和国的版图扩张了数十万平方千米,他成了全罗马人民景仰的民族英雄!此外,恺撒通过这场战争积累了大量财富,他利用这些钱财收买人心,大肆行贿。追随他的罗马士兵都发了财,他们对恺撒更加忠心耿耿。

到了这时,无论是庞培的军队,还是克拉苏的钱财,都已经无法成为制约恺撒的力量了。恺撒这头充满野心的雄狮,终于长齐了他的所有鬃毛和利齿。

破裂

一天,在克拉苏的府邸中,克拉苏大发雷霆。

“这是什么?”

“大人,是如今在罗马城很畅销的《高卢战记》,记载了伟大的恺撒大人如何征服高卢。”

“我是说,这种东西怎么会出现在我的府邸里?扔出去!”

仆人唯唯诺诺地捡起被克拉苏扔在地上的书,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伟大的恺撒?哼,今非昔比啊……”克拉苏心事重重地自言自语,“当初是谁拉了破产的你一把?是谁帮你花钱竞选执政官?是我克拉苏!”克拉苏激动地站了起来。

“而现在,人们只知道你是伟大的高卢征服者恺撒,谁还记得我克拉苏?”克拉苏气急败坏地踱着步子,“如果我不做点什么,当年被你逼得主动停止所有政治活动的执政官毕布路斯将会成为我的榜样……”

公元前53年,克拉苏远征帕提亚。过了不久,克拉苏全军覆没、惨死异乡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罗马。

三巨头同盟因为克拉苏的战死而破裂。

没过多久,恺撒的女儿、庞培的妻子因为难产去世了。恺撒为失去唯一的孩子伤心欲绝,但同时,精明的恺撒预感到,他和庞培的同盟关系要走到头了。

在盛大的葬礼上,人们看到伟大的恺撒和庞培并没有站在一起。他和庞培的那点情谊,随着茱莉亚的去世而灰飞烟灭。

三巨头同盟彻底结束。

首先发难的是庞培。

庞培和元老院组成了联盟,向身在高卢的恺撒发出召还令,命令恺撒立即返回罗马。恺撒回信表示希望能够延长高卢总督任期,但遭到了元老院的拒绝。元老院紧接着发出最终通告,警告恺撒如果不立刻返回罗马,将宣布他为“人民公敌”。

恺撒回了最后一封信,表示他愿意和庞培一起交出权力,否则恕难从命。

庞培在罗马看到这封信,沉默不语,脸上阴晴不定。过了一会儿,他和元老院通过了讨伐“人民公敌”恺撒的决议。

庞培还记得那一年和茱莉亚成婚,新娘娇小可爱,婚礼盛大热闹,克拉苏和恺撒在他的婚礼上诚心诚意地祝福他,看上去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令人瞩目的三巨头同盟活跃于政坛,分享拥有的权力,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时间过得真快,美好的往事还历历在目,残酷的现实却逼人狠下心肠。

恺撒,再和你见面的时候,我们就是敌人了!

高卢的夜晚宁静安详,恺撒辗转难眠。他思念早逝的女儿茱莉亚,像天使一样可爱的女孩儿,却只做了他手中的一个筹码。

茱莉亚,拥有这样的命运,你会后悔做我的女儿吗?我不是一个好父亲,我没有为你安排一个幸福的人生,反而利用了你。茱莉亚,如果你知道我明天就要回罗马,和你的丈夫庞培对峙,你会恨我吗?

我的手上已经沾染了太多鲜血,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早已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与非议了。庞培是我前进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我一定要击败他!所以,我亲爱的茱莉亚,请接受父亲在夜半时分流露出的歉意和软弱。天一亮,我还是那个

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恺撒——唯一的恺撒!

内战爆发

公元前49年,罗马城元老院内。

“恺撒现在率领他的所有军团驻扎在卢比孔河对岸!”

“什么?卢比孔河是意大利的分界河,任何统帅和将军都不能率领军队渡河,难道恺撒想破坏这个规矩?”

“恺撒不敢率军渡河,我们等他回罗马后制裁他!”

“率军渡河是违反罗马法律,是背叛罗马,恺撒敢承担这个罪名?”

元老院的成员们情绪激动地议论纷纷,谁也没有发觉庞培在这种时刻竟然一言不发。

元老院讨论的结果是——恺撒不敢违背罗马法律而率军渡河。所以元老院没有制订任何计划,一心一意地等待恺撒一个人回罗马接受制裁。

卢比孔河边,恺撒骑着高头大马站在军团的最前列,面对河水沉默良久,说出一句日后流传至今的名言:“渡河,会是人世间的悲剧;不渡河,则是我自身的毁灭。”

如果可以建立我心目中的罗马帝国,即使背叛现在的罗马共和国,我也在所不惜!

恺撒坚定地率领军团渡过卢比孔河,共和国的法律就这样被恺撒和他的军团践踏了。

拥护庞培的元老院成员乱纷纷地收拾家当准备逃跑,直到此时,他们才发现庞培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退路。

只有昔日的朋友,如今的对手庞培才了解恺撒的铁血与气魄。他带着追随者

离开罗马,去了希腊。

恺撒没动一兵一卒就进入了罗马城。他坐在战车上,向狂热的罗马市民招手示意,心里在想:庞培,你逃到希腊有什么用?

公元前48年7月,希腊法萨罗平原,埃尼派夫斯河北岸。本该是一副夏日美景,此时却被密密麻麻的军营和拿着武器来回巡逻的士兵代替,决战前的空气紧张得似乎都能燃烧起来。

两个军事天才经历一次又一次战役后,终于走到了命运的决战地点。对于庞培来说,如果他失败,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对于凯撒来说,如果这一次不把庞培彻底击败,他有限的军事力量将很难东山再起。

8月,恺撒军与庞培军正式交锋。

庞培军的骑兵、投石兵和弓弩手首先出击。骑兵举着盾牌,挥舞长矛,身后是“嗖嗖”飞来的石块和弓箭,雨点般密密实实地直奔恺撒军的阵地。恺撒军的骑兵一时抵挡不住,纷纷落马,大部队有序地向后面撤退。战车上的庞培看到恺撒的骑兵向后移动,大声喊道:“乘胜追击,消灭恺撒!”

庞培的骑兵和步兵潮水一般涌向恺撒军阵地,正如进入无人之境一般顺利,侧后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有人惨叫:“有伏兵,快撤!”

一瞬间,庞培军的右后侧被扯开一个口子,恺撒的骑兵立刻进去冲杀砍刺。原来骑兵后撤只是恺撒的一个计谋。当庞培军追击凯撒军时,巨大的投石车突然发动,巨石在庞培军的右后侧方向砸出一片血肉模糊。弓箭雨点般射向来不及转头迎战的庞培军,有的箭头上还燃着火,在士兵中烧出一片火海。庞培大军顿时死伤无数。

形势在一瞬间逆转,后撤的恺撒军纷纷转身攻击一触即溃的庞培军。大量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