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微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微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微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微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微课题开题报告

立项号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负责人所在单位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

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是从现代社

会的需要出发,对口语交际能力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口语交际

是儿童语言发展和整体发展的需要。从儿童语言发展的角度说,之所以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因为儿童听的能力、口语表达

能力,言语交际能力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发展。当今社会,

人际沟通交往日益频繁,应用越来越广泛。口语交际能力对一

个人的学习、生活质量和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

生虽然还没有踏入社会,但他们同样也有着自己的交际圈,只

不过交往的对象、范围和方式有着自身的特点而已。在生活中

学习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沟通和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他们踏入社会后能够更好

的适应社会生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口语交际的课

堂上,有许多学生嘴巴很“紧”,不是他们不会说、不能说,而是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笑话。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的心理阴影,严

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

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如何让学生能轻松,

愉快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交际,成为我们研究的内容。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1、“口语交际”是双方运用口头言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活动。是一个言语信息的吸收、分析、加工、组合、输出的过程。口语交际能比较明显地反映一个人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语言技巧以及习惯态度等方面的情形。

2、“口语交际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借助听与说的技巧与他人进行交往、交谈,从而建立起一定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听的能力、思维理解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小学生乐于倾听、善于表达的能力,并能克服与人交谈时的心理障碍,进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的研究。

4、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课题中所涉及的口语交际实践就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知识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得到运用,加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在生活中印证其

实用性。

课题研究的目标(一)学生目标

使学生在口语交际时或与人交流时做到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叙述有条理,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主旨,并有一定的感染力。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在此,我将这一目标分解为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

1.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广泛的实践研究,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形式,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这门学科的兴趣。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对应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即兴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教师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研究,促进自己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做个科研型教师。

课题研究的内容

从小学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看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如何调动学生交际的主动性、积极性,养成学生开口大胆地说话的习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学困生不敢与同学交际的原因:口语交际是新世纪学生必备的能力,但学困生常恐于和同学交际,常常沉默寡语,这一现象和当今社会需求很难符合,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深思。

2.找到学生不敢与同学交际的原因后,进一步研究如何让学生敢于和同学进行口头交际的策略,并让他们感受到交际带来的舒畅心情和愉快情绪。

3.学习新课标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要求,并研究得出达到要求的策略。

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展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对调查情况分类对比,积累材料,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进行具体操作。

1.文献法: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2.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日常的口语交际训练情况,适当调整课题研究以便科学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调查法:采用个别谈话,进行一次口语交际调查从中了解里面存在的问题。

4.实验法:在课堂中或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实验,在口语交际中学生有无做到敢想、敢说、敢问、敢评、敢发表自己的建议。

5.个案研究法:找出研究对象中存在代表性人物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然后总结经验。

6.经验总结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研究情况进行反思、探讨,及时总结归纳,为形成教科研成果积累丰富鲜活的经验材料。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时间一年:2016年1月——2017年1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1月——2016年2月

1.对课题进行调查研究、论证、提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设计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召开开

题会议并确定人员分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3月——2016年11月

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具体进行实质性操作与实施,在

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研究策略等。

1.修改教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确定开展班级实施的计划。

2.总结前半年的实验情况,调整研究方案,重视课堂结构

的调整。

3.必要时进行一些看图说话、编故事、小小演讲会等比赛,从多方面分析证实。

4.聘请专家对当前工作进行评价指导,提高全体课题组的

理论业务水平,坚持做好前一步工作的延续、深入、提高,实

践进入最后阶段,加大研究的力度,做好进一步的完善健全工

作,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准备结题。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12月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此次课题研究的反思工作。六、课题研究的措施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本课题采用以下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材料,做到学习与语文备课活动相结

合。

2.强化教学反思。为了促进课题研究,强调个体反思,把研究引向深入。

3.加强交流,突出实效;充分运用网络教研资源优势。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成果的预期与呈现

1.学生能在生活的不同形式中进行口语交际的例证。

2.总结经验,撰写关于在生活中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典型案例,教学反思,教研论文。

3.研究课教案、课件,研究后经验小结、论文。

4.课题研究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