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水稻绥粳10号亩产700kg栽培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8
绥粳28水稻品种简介绥粳28水稻(OryzasativaL.)是由中国热带农作物研究所在滇西西双版纳推出的一种稻米品种,它是一种高产、耐逆稻,具有抗病抗灾、早熟、高产的特点。
根据统计分析,绥粳28水稻耐逆性强、产量高,是一种优良的稻米品种。
一、绥粳28水稻的特性1、耐逆性强。
绥粳28水稻耐旱能力强,可以正常生长在有限水分的土壤中;耐冷能力较好,能在低温条件下正常生长;耐热能力较强,可在35℃以上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长;耐倒伏能力强,可以克服强劲的风雨;耐病虫能力强,可以抵抗病虫害的侵害。
2、早熟收获。
绥粳28水稻生育期较短,抽穗约100天左右,估算收获期约110天。
3、高产优质。
绥粳28水稻产量高,每亩可以达到6公斤以上,属于优良稻米品种。
二、绥粳28水稻种植技术1、选型种植。
绥粳28水稻是一种优良稻米品种,适宜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稻米种植品种。
2、土壤要求。
绥粳28水稻喜欢湿润的土壤,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才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3、播种方式。
绥粳28水稻可以采用地表播种和水稻播种法,地表播种更适合湿润的地方,水稻播种比较适合干旱的地方。
4、施肥和管理。
绥粳28水稻的施肥和管理与一般水稻种植方法相同,可以干施或灌施肥,还可以采取加强管理措施,如除草、清水、病害防治等。
三、绥粳28水稻经济效益绥粳28水稻是一种优良的水稻品种,它能够耐受各种复杂的环境,耐受旱涝病害,品质优,效益高,对于现有的水稻种植经济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可以增加农户的收入和经济收益。
四、总结绥粳28水稻是由中国热带农作物研究所在滇西西双版纳推出的一种耐逆、早熟、高产优质的稻米品种,具有耐旱、耐冷、耐热、耐倒伏、耐病害等特点,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稻米品种,可以满足当前水稻种植的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
种植绥粳28水稻不仅能够改善当地民生状况,而且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代农业2019年9期辽谷10号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王燕(辽宁省建平县农业环境监测保护站,辽宁建平122400)[摘要]辽谷10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命名,在辽西地区适宜播期为5月10日,亩保苗3万~4万株,生育期100~110d,合理轮作、合理密植、施足肥料,亩产可达400㎏。
[关键词]选地;合理轮作;合理密植;适时收获中图分类号:S5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708(2019)09-034-021品种选育辽谷10号红谷是2004年从“山西红谷”中选择优良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
2005年将所选择的自然变异株编号为04-1,种植成株行(系)。
通过田间和室内鉴定,选择了田间整齐一致,穗部性状优,抗逆性强的株系混打混收,参加下年的品系比较试验。
2006年,辽04-1品系在建平县朱碌科镇朱碌科村与当地2个主栽品种(赤谷8号、山西红谷)和2个新审定品种(朝谷12号、辽谷1号)进行了比较试验。
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定名为辽谷10号。
2007~2009年,在辽宁朝阳市、锦州市、阜新市、葫芦岛市和内蒙古赤峰市等地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2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00~110d,株高145~160cm。
该品种为须根系,种子根发育中等,次生根和支持根发达;茎直立,圆柱型,主茎节数12~13节;叶披针型, 16~17片叶,中部叶片长度42~47cm,宽2.5~3.0cm,叶色深绿;穗呈纺锤型,主穗长25~30cm,穗粒重28~ 30g,谷码80~90个,千粒重2.8~3.3g;成熟后种子壳橘红色,米粒黄色,出米率77%~82%。
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沈阳)测定,粗蛋白质含量10.0%,粗淀粉含量86.1%,赖氨酸含量0.26%。
品尝鉴定结果:干、稀饭均佳,饭黄色,味香,口感好。
3栽培管理3.1选地谷子喜温怕涝,适应性广,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黏土、沙土都可种植。
寒地水稻新品种绥粳6号的生物特性与栽培技术刘宝海;宋福金;高存启;于良斌【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年(卷),期】2003(000)005【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科所选育的寒地水稻新品种绥粳6号,丰产性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稻瘟性、抗逆性强.1998-2002年经全省区域、生产试验产量较对照增产11.79%,居参试品种(系)首位,于2003年1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绥粳6号.该品种是利用现有丰富的种质资源,通过组配杂交组合,加强自然选择和亲本多优集成的方法选育而成.结合配套栽培技术,一般产量达到7600~8500kg/hm2,通过产量因子分析,采用高产栽培措施,高产地块可达到9500kg/hm2.【总页数】2页(P50,封三)【作者】刘宝海;宋福金;高存启;于良斌【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绥化,152052;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绥化,152052;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绥化,152052;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绥化,152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相关文献】1.寒地水稻新品种绥粳18特征特性及推广前景分析 [J],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2.寒地优质水稻绥粳1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魏中华;计景军3.寒地香粳稻新品种绥粳1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J], 谢树鹏;王宝力;刘立超;刘宝海;高世伟;张广彬;刘晴;门龙楠4.寒地水稻新品种绥粳7号的选育及生物特性分析 [J], 宋福金;高存启;刘宝海;于良斌5.优质水稻新品种绥粳2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J], 谢树鹏; 常慧琳; 马成; 王宝力; 史淑春; 刘立超; 门龙楠; 魏中华; 孙中华; 宗天鹏; 高世伟; 刘晴; 刘宇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ews/2017/406493.html[2] 薛军,王克如,王东生,高磊,谢瑞芝,杨红军,卢永鑫,李少昆.天津玉米机械粒收初步研究.玉米科学,2019,27(1):118-123[3] 杨丹丹.安徽玉米籽粒直收突破品种瓶颈.农民日报,2016-9-19 (08)[4] 党政平,雷力,刘俊香.玉米机械直收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路径.中国种业,2016(4):16-1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5号.郑原玉432.(2017-03-30)[2019-04-16]./seed/14/seed_67800.html [6] 李沅津,祖祎祎.2018年玉米高产品种测产结果.(2019-04-02)[2019-04-16]./news/detail-66059.html [7] 刘海岗.丰收节里话丰收,郑原玉432亩产841.48公斤大显身手.(2018-09-25)[2019-04-16]./a/20180925/6906705_ 0.shtml[8] 陈海见,潘科峰,张俊威.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伟科702.中国种业,2017(9):81-82(收稿日期:2019-04-22)寒地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50及栽培技术张兰民(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佳木斯 154026)摘要:龙粳5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空育131为母本、龙花00-233为父本,采用花培和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水稻品种。
2016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品质优,整精米率69.9%~72.2%,食味品质80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产量高,抗稻瘟病。
栽培上注意防治恶苗病。
关键词:水稻品种;龙粳50;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龙粳50(原代号龙花072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花培和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水稻品种。
于2006年以空育131为母本、龙花00-233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号为龙生06058),2007年F1种于田间,于开花前减数分裂后期,采其F1花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绿苗于当年在温室中培养,通过自然加倍得到二倍体种子,后经系谱方法选育得到稳定材料龙花07211。
第16卷第10期 南方农业 2022年5月Vol.16 No.10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May 2022黄世铅.绿色稻“甬优1540”高产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22,16(10):31-33.绿色稻“甬优1540”高产栽培技术黄世铅(南平市建阳区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中心,福建南平 354200)摘 要甬优1540于2016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在福建省得到大面积推广,2020—2021年甬优1540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作绿色晚稻试种,稻米品质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检测和审核,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
通过分析甬优1540作绿色稻栽培产量、品质及特征特性,探讨甬优1540绿色稻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绿色稻;甬优1540;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福建省南平市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10.011近年来,福建省品牌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绿色食品发展标准体系日趋完善、质量边界不断清晰,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健康、安全、优质食品及农产品的代名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1]。
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利用甬粳15A和F7540杂交培育的籼粳交偏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国审稻2015040、浙审稻2017014),2016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其因具有穗大粒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福建省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2-4]。
2020—2021年,南平市建阳区开展甬优1540绿色稻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稻米品质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检测和审核,达到绿色标准,现总结甬优1540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 产量表现甬优1540是南平市建阳区近年来主推的水稻新品种,常年种植面积约1万hm2。
2020年在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和书坊乡开展甬优1540绿色稻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面积5.8 hm2和6.2 hm2。
水稻新品种绥粳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张广彬;聂守军;于良斌
【期刊名称】《作物杂志》
【年(卷),期】2000()2
【总页数】1页(P32-32)
【关键词】水稻;绥粳3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作者】张广彬;聂守军;于良斌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220.2
【相关文献】
1.寒地水稻新品种绥粳18特征特性及推广前景分析 [J],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
2.寒地水稻新品种--绥粳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J], 刘宝海;宋福金;高存启;于良斌
3.寒地水稻新品种绥粳6号的生物特性与栽培技术 [J], 刘宝海;宋福金;高存启;于良斌
4.水稻新品种绥粳10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J], 聂守军;张广彬;谢树鹏;刘宝海
5.水稻新品种龙粳3095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J], 黄晓群;关世武;郭俊祥;郭震华;王瑞英;刘传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选取适宜绥化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10个,进行旱地直播试验。
调查供试品种在旱直播条件下的品质、产量、叶绿色及POD 活性等。
通过本试验找出耐旱种质资源,为旱稻新品种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选择第三、四积温带早熟品种10个,包括:绥粳3号、绥粳12、绥粳15、龙粳21、龙粳31、龙粳43、龙粳46、垦稻11、垦稻12、龙庆稻3。
1.2试验设计试验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水稻试验地进行,采用旱地直播方式,人工播种,每个品种种植一行,行长2m ,行距25cm ,3次重复。
播种量每行11.25g (150kg/hm 2),每行平均撒播。
播种前整地时一次性施入化肥,标准为每亩施磷酸二铵15kg 、尿素10kg 、硫酸钾5kg 。
1.3测定项目1.3.1叶绿素含量测定叶绿素含量:抽穗期每品种选取10~20穗,用SPAD-501型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剑叶上部1/3处的SPAD 值代表叶绿素含量。
1.3.2产量测定成熟期,每个小区按照连续20cm 取样,室内考种,计算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
1.3.3品质测定收割脱粒后用食味分析仪AN-700测定蛋白质含量、直连淀粉含量、食味值等。
1.3.4不同品种POD 活性测定酶液在过氧化氢存在的条件下,使愈创木酚变成褐色物质,然后在470nm 下比色测定,单位为“△A470nm ·min -1g -1FW ”。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品种旱直播产量的比较分析得出(见表1)绥粳3号旱直播产量最高达到6956.99kg/hm 2,产量高于6500kg/hm 2的品种还有龙粳31、龙粳46和绥粳15。
垦稻12产量最低,为5097kg/hm 2。
有效穗数龙粳46最高,为336.23穗/m 2,垦稻11、垦稻12有效穗数最低,分别为297.44穗/m 2、290.22穗/m 2。
每穗颍花数绥粳15最高,为95.25,垦稻11、垦稻12最低,分别为78.76和78.52。
绥粳119水稻种子简介
绥粳119是一种优质稻谷,具有良好的产量和抗病性能。
该品种适应性强,适合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种植。
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稻品种。
绥粳119水稻种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产量高:绥粳119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每亩产量可达到500公斤以上,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收益。
2. 耐逆性强:该品种对干旱和病虫害具有较高的抵抗力。
特别是在种植过程中,绥粳119能够更好地应对水稻病虫害的侵袭,减少农药的使用。
3. 优质特性:绥粳119稻米颗粒饱满,米粒透亮,米质软硬适中,口感香糯。
煮熟后,稻米颗粒分明,风味独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4. 栽培管理较容易:绥粳119生长习性稳定,适应性强,对肥料和湿度要求不高,耕作管理相对简单,即使经验不足的农民也可以顺利种植。
绥粳119水稻种子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稻米品种。
其耐逆性和优质特性使其成为农民们理想的选择。
通过种植绥粳119,农民们能够提高产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截止2013年,水田面积达382.04万hm2,总产在2723.6万t 左右,稻谷商品转化率达60%左右,年大米外销量1661.39万t左右,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优质米产业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优质米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稻瘟病和低温冷害是黑龙江省稻区主要生产障碍,二者对黑龙江省水稻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对提升黑龙江省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推动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选育过程绥化市盛昌种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以空育131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杂交进行有性杂交,F0、F1、F2混合脱粒,F3、F4、F5单株选择,F5决选,经连续五代系统培育、鉴定而育成的多优集成的水稻新品种,原代号盛昌06-0123。
2007年在公司内产量鉴定,同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水稻预备试验,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水稻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水稻生产试验,2012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12009)。
绥稻1号选育过程见附图。
2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水稻预备试验,平均单产8419.3kg/hm2,比对照垦稻12增产9.9%。
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水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327.9kg/hm2,比对照垦稻12增产9.3%;2010年省续试,平均单产8532.8kg/hm2,比对照垦稻12增产8.5%;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水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736.9kg/hm2,比对照垦稻12增产8.8%。
3特征特性3.1生物学特性该品种所需活动积温2528.4℃,株高96.2cm,穗长17.5cm左右,每穗粒数99.1粒,无芒或偶有稀短芒,千粒重25.7g,株型收敛,活秆成熟,秆强抗倒,寒地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绥稻1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梁书宝1张洪宾2(1.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绥化152000;2.黑龙江省绥化市种子管理处绥化152000)摘要:绥稻1号是由绥化市盛昌种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以空育131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11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选育Vol.53No.5云南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稻作栽培历史悠久[1-2]。
水稻是云南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70万hm 2左右,其中高原粳稻约占50%。
由于高原粳稻区特殊的气候特点,外引品种大都不适应在云南粳稻区种植,须靠自育解决云南的粳稻品种问题[3-4]。
在国家和云南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云南省育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粳稻新品种,这些品种的推广应用为云南的口粮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5-6]。
但总体来看,云南优质水稻品种仍然较少,特别是缺乏可以用于优质米开发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稻课题组通过对大量育种材料进行稻米品质、丰产性、耐寒性、抗病性的评价和分析,选择高产抗病中间材料云粳14号/云粳优3号为母本、优质广适中间材料云粳优3号//云粳优4号/云粳优1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经10年11代系统选育,育成了具有优质、高产、抗病、广适等综合优良性状的香型粳稻新品种云粳48优质香型粳稻新品种云粳4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赵国珍,陈于敏,刘慰华,吴志刚,世荣,袁平荣,苏振喜,朱振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昆明650205)摘要:云粳48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高产中间材料云粳14号/云粳优3号为母本、优质中间材料云粳优3号//云粳优4号/云粳优1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11代系统选择育成的优质香型粳稻新品种。
从F 3代集团单株选拔开始,同步进行稻米品质、丰产性、抗病性、耐寒性等特性鉴定,育成的云粳48号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综合优良性状。
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云南省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50~1850m 稻区及周边省份类似稻区种植。
关键词:粳稻;云粳48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0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6737(2023)05-0039-03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romatic Japonica Rice Yungeng48withGood QualityZHAO Guo-zhen ,CHEN Yu-min ,LIU Wei-hua ,WU Zhi-gang ,SHI Rong ,YUAN Ping-rong ,SU Zhen-xi ,ZHU Zhen-hua(Institute of Food Crops,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nming 650205,China)Abstract:Yungeng48is a new japonica rice variety with good quality,which was bred by the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ith high yield intermediate material Yungeng14/Yungengyou3as maternal parent and good quality intermediate material Yungengyou3//Yungengyou4/Yungengyou12as paternal parent after 11generations system selection.The rice quality,high yield,disease resistance,cold resistanc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were identified simultaneously from the selection of individual plant of F 3generation.Therefor Yungeng48has comprehensive excellent characters such as good quality,high yield,multiple resistance and wide adaptability.The variety was approved by Yunnan Province in 2021and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rice areas with an altitude of 1450~1850m in Yunnan Province and similar rice areas in neighboring provinces.Key words:Japonica rice;Yungeng48;Variety breeding;Cultivation technique基金项目: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项目(202205AR070001-07,202305AR340003-05)。
21 2020年4月总第299期专题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11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绥粳28”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稻品种。
在适应区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主茎12片叶,株高99.4厘米左右,穗长17.3厘米左右,长粒型,每穗粒数94粒左右,千粒重27.8克左右;整精米率高、低垩白、米饭软弹,香味浓郁,不回生,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3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1级,穗颈瘟0~1级;3年耐冷性鉴定空壳率为7.88%~11.4%。
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9点次,平均亩产量564.4千克,比对照品种龙粳21增产7.8%。
适应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450℃地区种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东北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2017YFD010050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第二积温带种植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2.8%,为该省重要的优质米主产区。
然而,该地区主栽水稻品种存在较多问题,如“绥粳4号”在优质、抗倒、香型等方面表现良好,但产量较低、抗病性较差;“垦稻12”在稳产、抗病、耐冷性强等方面表现良好,但易倒伏。
由此,迫切需要兼具优质、稳产、多抗、香型、广适的综合性状优良品种,以实现全省优质稻米整体提升。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水稻品质育种研究所课题组,从育种关键技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作物育种”专项等大力支持,历经18年,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绥粳28”。
作为课题负责人,聂守军25年如一日坚守科学育种,并将其作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带领团队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为优质、多抗、广适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了育种团队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育成的“绥粳”系列品种可辐射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区二三积温带种植面积的70%,年推广面积1500万亩以上,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25%左右。
试验研究2020.4二九一农场水稻优质品种筛选试验李娜I3周成2-3钱海峰2-3(1.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双鸭山155923;2.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哈尔滨150038;3.国家水稻产业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黑龙省哈尔滨150038)摘要:为筛选出适合二九一农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优良水稻品种,对7个主栽、新审定水稻品种进行综合性状比较试验研究。
试验结明表明,参试各品种的抗倒性均表现强,绥育117463、绥粳28熟期比对照晚1d,绥118146、绥粳18、绥粳27、龙洋11熟期比对照晚2d。
产量表现为:龙洋11>绥粳28>绥粳27>绥粳18>绥118146逸龙粳21>绥育117463,综合性状表现好的水稻品种是龙洋11、绥粳28、绥粳27。
关键词:水稻;优质品种;结果分析随着国家的水稻收购价格改变,以及人们对水稻品质的要求提高,广大种植户对选取优质新品种以及科学种植的意识不断增强,要确保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产生良好的效益,需进行小区试验示范,才能大面积推广。
为此,二九一农场进行水稻品种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抗性强、优质的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二九一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站,土壤类型草甸黑土,土壤质地粘重,土壤有机质含量44.0g/kg,碱解氮164.5mg/kg,有效磷34.0mg/kg,有效钾362.8mg/kg,pH值7.02。
秋翻地。
1.2试验材料绥118146、绥育117463、绥粳18、绥粳28、绥粳27、龙洋11、龙粳21o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条形对比法,93行区,行长60m,行距30cm,穴距10cm,每个品种面积2.5亩。
以当地主栽品种龙粳21为对照。
1.4栽培管理肥料、药剂在常规处理上减少10%o1.5气象条件与分析2019年活动积温2829.8益,无霜期138d,4月上旬,天气晴好,有利于农事操作;播种后,4月11〜14日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夜间最低温度达-5.8益,根芽和茎芽生长缓慢,15〜18日气温回升,棚内温度升高,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水稻生长,出苗整齐;进入4月下旬到5月中旬,平均气温较高,日照时数较历年多14.0~24.6h,晴好天气有利于水稻秧苗生长;5月下旬低温、寡照、多雨严重影响水稻返青速度,返青慢;6月持续阴雨天气导致水稻分藥少,晚生分藥较多,进而降低水稻的有效穗数;7月下旬平均气温比历年高0.3益,降水比历年多74.4mm,日照时数比历年少29.1h,寡照、多雨,此时正值水稻抽穗扬花期,直接影响到水稻受精结实,降低了水稻的结实率;8月份月平均气温比历年低0.4益,降水比历年多223.9mm,日照时数比历年少100.6h,中、上旬的寡照、多雨导致水稻灌浆速度慢,下旬的寡照、多雨影响水稻的脱水速率,导致成熟期比2018年晚15d左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资助。
高产优质水稻绥粳10号亩产700kg栽培技术研究I驰2009.10试验研究高产优质水稻绥粳10号亩产700kg栽培技术研究聂守军谢树鹏史冬梅刘立岩(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绥化l52052;2.鹤岗市绥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6200)摘要:试验结果表明:绥粳10号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施氮肥分为基肥,分蘖肥,调节肥和穗肥,比例3:3:3:1,最佳密度为30.0cmX13.3cm或(40+20)cmx13.3cm产量最高,实测达到了735.1kg/667m..关键词:寒地水稻;绥粳10号;700kg/667m.;栽培技术绥粳10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2002年F决选,代号绥02—7015.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预备试验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1.7%:2005年一2006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比对照东农416平均增产11.9%;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比对照东农416平均增产10.4%.四年试验产量均排在本熟期组的第一位.绥粳10号两年来在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有许多稻农单产达到了700kg/667m.绥粳10号米质优,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测试,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抗稻瘟病能力强,结实率高.2008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通过审定.为了探明绥粳10号高产机理及量化栽培模式进行了此课题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品种为绥粳10号,12片叶.试验肥料尿素(尿素含氮量46%),磷酸二铵(含量P2O46%,含氮量18%),硫酸钾(含KO33%).1.2试验地基本概况pH6.9,有机质3.79%,全氮0.23%,全磷0.06%,全钾20.8%,碱解氮171.3mg/kg,速效磷16.8mg/kg,速效钾157.8mg/kg.1.3试验设计秧田采用开闭式保温旱育苗,4月10日浸种,4作者简介:聂守军(1970年一),男,硕士,副研究员,从事水稻育种及栽培工作.电话:0455—839854413836489796E-mail:nsj一0821@163.coin一30一月15El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300g,5月20日移栽.栽培密度设4个处理:A1(33.3cmxl3.3em),A2(30.0cmxl3.3em),A3(30.0cmxl0.0cm),A4常规栽培(26.4cmxl0.0em).施N7.7kg/667m,分四个时期施肥,即为基肥,分蘖肥,调节肥和穗肥,施氮肥的比例为3:3:3:1;P2053.1kg/667m,全部做为基肥;K203.3kg/667m.分基肥,穗肥,比例为6:4.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lO00mz.人工插秧,每穴2~3苗.生长期水层管理以浅水间歇灌溉为主,8月末停水.水稻成熟以后,对每个处理取4点,每点取10m,并在一行上连续收10穴,单穴收获,进行室内考种,其余的按每点单独收获晾干后脱粒进行产量测定.2结果与分析绥粳10号各处理产量因素构成如表1.从表1中看出,处理A2(30.0emxl3.3era)产量最高小区实收735.1kg/667m,比处理A1增产8.0%,比处理A3增产7.3%.比处理A4增产9.9%.增产显着.3单产700kg/667m栽培技术3.1培育壮秧水稻壮苗是高产,稳产的基础.在浸种前4d左右选晴天晾晒2d,促进种子酶的活性,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浸种消毒,目的是消除种子上带的恶苗病,稻瘟病等病菌.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秧田,适宜播种时间应在4月10日一20日.播种密度一般为250~300g/m,只有稀播种才能育出大苗,壮苗.秧验研究2009.10未业础姬瓤田管理是保证秧苗素质的关键,管理内容包括温度和水分以及防病虫草害等,秧苗管理中心是通风炼苗,水稻秧苗在1叶1心期根据当地当时具体情况进行通风炼苗,以防止稻苗青枯病和立枯病的发生. 3-2合理密度移栽时期应在5月15日一20日.这时秧龄达到35~45d,4.5~5.0叶龄.根据密度试验,绥粳1O号最佳密度为30.Oemx13.3cm或(40+20)emxl3.3cm,每穴2—3苗.3.3水分管理寒地水稻有效分蘖期短,移栽后若没有晚霜可先不灌水,待1~2d后新根出后再灌水扶秧.灌水深度.先是小水,过2d后达苗高的2/3.然后保持2~4em的水层.灌水时要小流量,缓慢补水,灌水时间视天气和田间状况而定.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转化期是对水反映最敏感和水层管理最重要的时期.如干旱缺水会影响枝梗分化和小穗败育,结果造成穗小,粒少和空秕粒多.如水层过深也会影响幼穗分化的正常进行,并会产生颖花退化或小穗畸形.该时期可采用间歇性灌溉方式,即每次灌水时使水层达到3-5cm,然后自然落干后再灌水.黑龙江省水稻在颖花分化期易遭受低温冷害,当进入减数分裂期时(抽穗前8~】4d),如果白天最高气温低于17CC时,日平均气温低于15E时,则对配子形成造成严重的生理障碍,即障碍型冷害,致使不实粒增多,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在减数分裂期,如果遇低于17c【=以下的低温,要加深水层(15~20cm)进行防御,使幼穗在水下.免受低温危害:低温过后再恢复正常水层管理.以抽穗期为标志水稻开始进入生育后期,此期是决定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形成产量的时期.水稻抽穗开花期对水分和温度反应敏感,从开始抽穗到齐穗之前要保持连续浅水层灌溉,水层深度3~5era.进入灌浆期后要采取问歇灌溉,灌水深度应为4~5cm, 这样即可保证水稻对水分的需要,又可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根的活力.间歇灌溉应注意,开始时是以湿为主,即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十1~2d,田面无水脚窝有水时再灌水;乳熟期采用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蜡熟期开始要以干为主.自然落干2~3d时再灌水,即干湿灌溉.3.4肥料施用秧苗返青后生长需要吸收养分较多.此时温度还较低,土壤释放养分少.尽管整地时施过基肥.因肥料分散地全耕层中,而根系又分布在土壤表层,所以要补施分蘖肥.穗数是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保证足够穗数的关键是增加有效分蘖数,为保证能有足够的健壮分蘖数,必须有足够的氮肥营养来保证分蘖对氮肥的需求.分蘖肥用量为全生育期总量的30%,蘖肥要早施,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后4叶龄时,施蘖肥总量的70%,施肥时间为5月23日至5月27日左右:第二次为6月12H至6月17日左右,这次施肥主要补施,施于叶色淡,分蘖少的,施肥量为总量的30%.进人生育转换期(绥粳10号为9.1~10.0叶龄),需要大量的无机养分.施肥时间为7 月2日至7月7日左右,施肥量不超过全生育期施氮量的10%.穗肥是在抽穗前15~20d左右施用(倒数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一般在11.1~11.5叶时追穗肥.绥粳10号穗肥为7月12日至7月17日左右,施肥量为全生育期施氮总量的20%.3.5病虫害防治稻瘟病是黑龙江省主要病害之一,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以穗茎瘟危害最严重.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在7月15 日左右每亩喷施40%稻瘟灵80ml+稻喜乐50ml+丰产星lOml+米醋150ml:在7月25H至8月5日每亩喷施40%瘟扫净80m1+3.5%多抗霉素lOOml+丰收佳lOml+磷酸二氢钾150g.害虫主要防治潜叶蝇,负泥虫,二化螟等.防治潜叶蝇每亩可用40%氧化乐果50g,对水30kg喷雾;防治负泥虫每亩可用5%敌百虫粉剂1.5~2kg喷粉:防治二化螟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kg.对水50~60kg喷洒,或用40%的水胺硫0.1~0.15kg对水50~60kg喷洒,用药1~2次.一31—巷i}ji抛2009.10试验研究单季晚稻不同氮肥施用量与施肥方法试验研究戈长水应武徐君.李金文俞祥群宋亮(1.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l0024;2.浙江省富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311400;3.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摘要:氮肥是水稻的必需元素.水稻氮肥施用过多,会导致叶片发披,叶色过绿,植株过长,无效分蘖大量增加,收益减少;氮肥施用不足,则造成植株生长发育差,影响产量.本试验以秀水63为供试材料,探讨了单季晚稻最佳氮肥施用量与施肥方法,为水稻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秀水63;氮肥;施肥方法;产量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与处理试验设在杭州市转塘镇龙心村西湖区农业局病虫测报站,土地肥力中等.分别为试验品种为单季晚粳稻秀水63,施N水平设8个处理,每亩施纯氮0kg(NCK),纯氮5kg(N2),纯氮10kg(N3),纯氮15kg(N4),纯氮20kg(N5),纯氮25kg(N),纯氮4kg(N),纯氮8kg(N).每个小区面积为18m(3mx6m),重复i次,随机区组设计.小区之间筑田埂,田埂均用塑料薄膜包裹至犁底层,防止肥水相互渗漏.重复之间用水沟隔开,进水沟与排水沟单独分开,每小区灌排独立.1.2试验经过秀水63于2008年6月2日播种,6月27日移栽,秧龄25d.全部小区栽插于当天完成.移栽后保持浅水层4~5d.每次追肥前应落干后施肥,施后灌上浅水层.在分蘖期间.湿润灌溉,干湿相间.每灌一次水,田间积水不超过2~3d,自然落干,沟中无水再灌.具体操作:用手用力捏耕作层土壤成团,指缝无水再灌;或用脚踏几下田面,不显泥浆再灌,周而复始进表1小区追肥数量及方法(9/18m)注:①返青肥,施尿素总量的20%,移栽后5d内施用.②分蘖肥,施尿素总量的30%,在主茎长出2张新叶时用(移栽后10~15d).③保蘖促花肥,施尿素总量的30%,在主茎第二节伸长5-7cm时施用(移栽后30d内).④粒肥,施尿素总量的20%,主苗破口时施用(移栽后45d内).每个处理统一施基肥过磷酸钙405g,氯化钾35g,追肥氯化钾450g.行.抽穗期先保持浅水层5~7d,接着湿润灌溉,重复进行.收割前一星期断水.在水浆管理上严格管理进水与排水,不使串灌.依照病虫害发生情况统一进行防治.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氮肥用量及施肥方法与产量的关系从表2可看出,与CK相比,在亩施5-20kg纯氮范同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着增加,产参考文献:[11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同农业出版社,2007[2】夏书实,等.吉林省水稻主要品种叶龄模式研究.吉林农业32科学,1992(2):90—95[3】奚振邦,等.简论水稻施肥模式与相应的施肥技术.土壤肥料论文选.19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