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42例临床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一期手术加内口两侧粘膜结扎治疗肛周脓肿的体会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其发病急,进展快,痛苦大,容易反复发作或成瘘,国内外报道肛周脓肿的成瘘率高达85-100%。
因此深入探讨避免肛周脓肿复发或成瘘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回顾我科2006-2008年行一期切开引流加内口切开两侧痔区粘膜结扎术治疗肛周脓肿87例,效果确切。
现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87例其中男49例,女38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17岁,肛周皮下脓肿52例,坐骨直肠窝脓肿35例,后位脓肿56例,左前位脓肿9例,右前位16,病程3-15天。
本组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及b超检查诊断明确,而又非结核性的脓肿和克隆氏病性脓肿。
1.2治疗方法术前以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选用腰腧麻醉,麻醉成功后,根据脓肿的位置,患者取右侧或左侧卧位。
常规术区消毒,铺无菌洞巾,以碘伏棉球消毒肛管及直肠下段3遍。
于脓肿波动明显处做与肛门垂直的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以弯钳钝性分开皮下组织至脓腔,见脓液流出。
以球头探针由切口置入脓腔向齿线附近的内口探查并由内口引出探针头部,沿探针剪开脓肿切口与内口之间的组织或以橡皮条将之结扎挂线。
切开内口时适当将切口向齿线上方延长,刮除脓腔内的坏死组织,修剪脓肿切口使之引流通畅。
以艾利斯钳钳夹提起内口切开一侧的直肠粘膜弯钳钳夹并于弯钳下双十号丝线反复扎结该处粘膜,同法结扎切开内口另一侧直肠粘膜。
检查创伤面无出血,将油纱条置入脓腔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术毕。
术后应用抗生素静滴治疗一周左右,术后第二天之前尽量勿排大便,大便后中药(花椒25g芒硝25g苍术20g防风20g苦参15g)坐浴,术后第二天开始切口换药每日1次,手术10天后换药隔日一次,手术20天以后每3日一次至切口完全愈合。
2.治疗结果本组87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14天,切口愈合时间为20-30天,经3-12月随访,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2.3%,2例复发者皆为术后换药不及时而致切口桥形愈合。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针对肛周脓肿患者,选择一期根治术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肛周脓肿患者90例。
针对所有肛周脓肿患者,选择实施一期根治术给予临床治疗,观察患者完成手術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
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1年的随访,对最终的临床疗效实施系统评价。
结果:所有肛周脓肿患者完成治疗后,临床获得的治愈率达到了100%,在对患者进行随访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并且未表现出手术并发症的情况。
结论:针对肛周脓肿患者,选择一期根治术给予临床治疗,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显著,在降低患者临床疾病复发率以及降低形成瘘管率等方面表现了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成功凸显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意义。
标签:一期根治术;肛周脓肿;疗效对于肛周脓肿疾病,其主要指的是患者的肛管以及直肠周围软组织内部或者间隙内部出现了急性化脓性感染的情况,最终出现了脓肿的情况。
属于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肛管直肠疾病。
患者患有此种疾病后,临床症状主要体现为患处疼痛程度剧烈、出现了排尿不畅以及出现了大便秘结的情况,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甚至会出现全身不适症状、食欲减退症状以及体温升高等系列症状,长时间难以治愈,往往出现了肛瘘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1】。
为了研究有效方法针对患者给予临床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选择一期根治术完成临床治疗后,在肛周脓肿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提高程度明显,现将具体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90例肛周脓肿患者。
在所有患者中,男52例,女3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6.6±4.2)岁,患者的病程为4天-8天,患者的平均病程为(4.6±1.5)天。
其中,患有低位肌间脓肿的患者40例,患有坐骨直肠间脓肿的患者22例,患有高位肌间脓肿的患者8例,患有肛门后间脓肿的患者6例,患有直肠黏膜下脓肿的患者6例。
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106例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分析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接受传统分期手术的106例肛周脓肿患者(对照组)和接受一次性根治手术的106例肛周脓肿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然后以“肛周疼痛、肛门功能”为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肛周疼痛:观察组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肛门功能:观察组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肛周脓肿患者,建议采取一次性根治手术进行治疗,一方面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另一方面可有效恢复肛门功能。
【关键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肛周疼痛;肛门功能【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097-02肛周脓肿(Perianal abscess)主要发生在肛周间隙,具有发病率高、难以治愈等特点[1]。
传统分期手术治疗效果差,无法彻底根治,相比之下,一次性根治手术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本文现将一次性根治手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实践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传统分期手术的106例肛周脓肿患者,列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接受一次性根治手术的106例肛周脓肿患者,列为观察组。
观察组:性别:男73例,女3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5.7±5.8)岁;肛门脓肿类型:24例为高位间隙脓肿;82例为低位间隙脓肿;对照组:性别:男73例,女3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5.7±5.8)岁;肛门脓肿类型:28例为高位间隙脓肿;78例为低位间隙脓肿。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供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选择传统分期手术;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治手术:术前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消毒铺无菌巾,行脓肿切割并插管引流,针对内口位置未完全暴露,于脓肿波动感显著位置,选择注射器穿刺抽脓血[2];双氧水加压注入,确认双氧水泡沫溢出,则溢出后视为内口;采用放射形式切开脓肿波动显著位置;行脓腔钝性分离,敞开脓腔。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附近的疼痛、肿胀和局部红肿等症状。
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等。
由于肛周脓肿易于复发和并发其他并发症,一期根治术已经成为治疗肛周脓肿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观察一期根治术对肛周脓肿的疗效。
本研究共纳入100例患有肛周脓肿的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在20岁至6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首次发病,且未行任何其他治疗。
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分别有30例、40例和30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一期根治术治疗,手术过程包括局部麻醉、切开引流、清创等步骤。
术后观察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痛感缓解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复发率。
痛感缓解时间是指手术后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的时间。
切口愈合时间是指手术切口完全闭合的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是指手术后患者从手术结束到出院的天数。
术后感染发生率是指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比例。
复发率是指手术后一段时间内肛周脓肿再次发作的比例。
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痛感缓解时间平均为2天,最长为5天,最短为1天。
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为7天,最长为14天,最短为5天。
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9天,最长为15天,最短为7天。
术后感染发生率为5%。
复发率为3%。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一期根治术对肛周脓肿的疗效显著。
手术后疼痛缓解时间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快,住院时间较短,感染发生率较低,复发率也较低。
这些结果说明,一期根治术可以有效治疗肛周脓肿,并且减少了术后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仅观察了手术治疗的疗效,未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样本量较小,且未进行长期随访,因此对术后复发情况的观察有限。
本研究未进行对照组设计,未能排除其他干预因素的影响。
总结而言,一期根治术是治疗肛周脓肿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其疗效,并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肛周脓肿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0%,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采用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字】一期根治术中药坐浴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临床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则是慢性期。
以往,治疗此病通常采用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但术后容易形成瘘管,患者往往需要经过二期手术或更多次手术才能治愈,近年来,我院采用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高位肛痈表现为寒战、高热、乏力、脉数等全身症状,外围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低位肛痈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有波动感。
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9.1岁,其中,低位肌间脓肿18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2例,肛门后问隙脓肿8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6例,直肠后间隙脓肿4例;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6~54岁,平均年龄39.8岁,其中,低位肌间脓肿19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3例,肛门后问隙脓肿6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5例。
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106例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6-06-20T10:20:43.8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3期作者:邱石富[导读] 针对肛周脓肿患者,建议采取一次性根治手术进行治疗,一方面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另一方面可有效恢复肛门功能。
邱石富(安宁市人民医院外一科云南安宁 650300)【摘要】目的:分析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接受传统分期手术的106例肛周脓肿患者(对照组)和接受一次性根治手术的106例肛周脓肿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然后以“肛周疼痛、肛门功能”为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肛周疼痛:观察组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肛门功能:观察组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肛周脓肿患者,建议采取一次性根治手术进行治疗,一方面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另一方面可有效恢复肛门功能。
【关键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肛周疼痛;肛门功能【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097-02 肛周脓肿(Perianal abscess)主要发生在肛周间隙,具有发病率高、难以治愈等特点[1]。
传统分期手术治疗效果差,无法彻底根治,相比之下,一次性根治手术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本文现将一次性根治手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实践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传统分期手术的106例肛周脓肿患者,列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接受一次性根治手术的106例肛周脓肿患者,列为观察组。
观察组:性别:男73例,女3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5.7±5.8)岁;肛门脓肿类型:24例为高位间隙脓肿;82例为低位间隙脓肿;对照组:性别:男73例,女3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5.7±5.8)岁;肛门脓肿类型:28例为高位间隙脓肿;78例为低位间隙脓肿。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组织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常见于肛门周围的皮肤、黏膜、深部筋膜和脂肪组织等部位。
该病临床表现为肛门周围局部疼痛、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严重者还可伴有排便和排尿困难等并发症。
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肛周脓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肛周脓肿患者,共计80例。
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
年龄范围18~70岁,平均年龄44岁。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期根治术进行治疗。
通过对两组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比较,分别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80例中,治愈6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80例中,治愈46例、好转22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5%。
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缓解、恢复快,且无肛瘘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同时,观察组术后恢复期间也没有发生较严重的疼痛、感染等不良后果。
结论一期根治术是治疗肛周脓肿的一种有效方法,病情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比传统手术方法,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于患者术后痛苦较小,恢复期间也较短。
对于压力等导致疾病发生的患者,建议采用一期根治术进行治疗。
但在手术选取方面,需要根据病情、患者年龄、合并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肛周脓肿一期根治50例临床体会摘要:目的:观察肛周脓肿一期根治临床效果。
关键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1.1 一般资料以本院 2015 年 10月至 2016年 2 月收治的 50 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 35 例,女性患者 15例,年龄20 ~ 57 岁,平均(36±4.2)岁,病程 4 ~ 27d,平均(12±2.5)d。
所有患者均无肛周脓肿未化脓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肝肾及心脑血管疾病者、妊娠期或孕期患者,根据《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低位肛周脓肿、肛门直肠后间隙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分别为37例、 7例、6例。
1.2 治疗方法术前给予所有患者胸片、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术前四项、凝血四项。
行 2 次常规清洁灌肠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截石位,行骶管麻醉,常规消毒后铺设无菌洞巾,麻醉生效后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做肛门外放射状切口,或扩大已破溃的外口,排出脓液,伸入食指或用大弯止血钳分开脓腔内间隔,以此切口作为外口,用探针伸入外口来寻找内口,即原发感染病灶。
探查到内口后,将探针由内口引出。
如果是低位脓肿,则用手术刀将外口与内口之间的皮肤与组织切开,彻底打开脓腔,并用刮勺清除腔内腐败组织和脓血;如果是高位脓肿,则用手术刀将外口与内口之间的皮肤切开,把低位部分充分敞开,刮勺搔刮脓腔壁,采用低切高挂,最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塞脓腔做引流、加压包扎。
术后给予患者广谱抗生素防感染,清洗创面并及时换药,同时辅以中药溶液坐浴治疗。
2 结果本组 50 例患者,治愈 49例,复发形成肛瘘 1 例,治愈率 98%。
患者创口平均愈合时间28 d。
术后 1~2 个月内,部分患者有肛门漏气、分泌物增多、肛门轻度瘙痒等症状。
2个月后各症状逐渐消失。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肛门失禁(包括不完全性失禁)。
3讨论以往肛周脓肿常采用分期手术治疗方式,1期单纯行切开引流,2期待3~5个月形成肛瘘后进行手术治疗肛瘘,但此种治疗方式患者痛苦较大,病程长,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术后复发和后遗肛瘘的比率高,常需再次手术治疗,患者常因首次手术中未能及时对感染的病灶进行清理,往往造成深部脓肿及复杂肛瘘的发生,因而不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47例治疗体会
丁照明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刊》
【年(卷),期】2004(031)022
【摘要】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是肛肠外科常见症之一。
笔者认为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避免二次手术,无后遗症,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25)
【作者】丁照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2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治疗体会 [J], 傅常辉
2.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72例治疗体会 [J], 周云祥
3.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治疗体会 [J], 傅常辉
4.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127例临床体会 [J], 刘磊
5.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58例治疗体会 [J], 景永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2-10-16T09:52:04.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傅常辉[导读] 探讨一期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傅常辉(盐城市滨海县滨淮中心卫生院江苏滨海 224542)【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一期根治术治疗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一期手术9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肛瘘形成、并发症及其后遗症出现。
结论一期根治术是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2002年8月至2011年11月我院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9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0例,男61例,女29例;年龄10~61岁,病程3~12d;肛周皮下脓肿65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5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7例,直肠后间隙脓肿3例;肛周脓肿多以急性感染为主,局部特征红、肿、热、痛,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寒颤、体温增高,白细胞增高。
B超检查:有包膜无回声暗区,其内可见弱回声光点漂浮; 本组90例患者结合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均诊断为肛周脓肿。
1.2 治疗方法(1)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术:此手术适应于肛周皮下脓肿,共65例;采用局麻或者骶麻,常规消毒铺巾,患者取侧卧位,指诊配合肛镜、探针初步确定脓肿范围和内口位置。
在脓肿正中央作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敞开脓腔,排尽脓液。
再用圆头探针自切口伸入,右手食指伸入直肠作引导,探查到内口后将探针引出。
沿探针切开内口与脓腔之间组织,清除脓腔坏死腐肉组织,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修整切口边缘组织、皮肤,使其引流通畅。
(2)切开挂线引流术此手术适用于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共25例;采用局麻或骶麻,取侧卧位,先在肛缘外侧脓肿顶部与内口对应位置,作放射状切口。
在内口与切口之间沿探针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敞开切口和脓腔,显露肛管直肠环; 然后用丝线将橡皮筋固定在探针上,拖出探针,用止血钳将橡皮筋在通过的肌环部勒紧,再用丝线于止血钳下将橡皮筋结扎固定,术毕肛内纳入痔疮栓1粒,创口内填塞凡士林纱条,加压包扎;肛管脓腔内放置凡士林纱条引流; 术后应用抗生素1周,每日换药坐浴; 1周左右视橡皮筋松紧度,必要时再予收紧。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肛瘘)124例临床体会龚国杰;孟塬;勾守建;赵兵;韩芳;艾尼瓦尔·吾普尔巴高【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14【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肛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124例肛周脓肿(肛瘘)患者行一次性根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24例患者应用亚甲蓝染液行脓腔或窦道内注射,快速寻找到内口后均完成一次性根治,术后3周创面基本愈合,肛门功能正常,排便正常,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肛瘘)疗效好,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总页数】2页(P96-97)【作者】龚国杰;孟塬;勾守建;赵兵;韩芳;艾尼瓦尔·吾普尔巴高【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普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普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普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普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普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普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5【相关文献】1.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66例临床体会 [J], 黄国建2.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379例临床体会 [J], 杨代瑜;张巧兰;陈红英;汪草原;杨远荣3.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体会 [J], 张宇翔;张龙江;刘世国;杨建宇4.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66例临床体会 [J], 黄国建5.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和改良式分期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的效果对比 [J], 熊在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4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科
收治的142例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8例一
期治愈,后遗瘘道4例,再次手术治愈。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肛门功能异
常等后遗症。结论:表明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
佳,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周围间隙发生
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1]。绝大部分由肛腺感染引起,临床多数发病
急骤,疼痛剧烈,伴有高热。该病临床较为常见,且病程较长,患者承受痛苦较
大[2]。发病率在整个肛门直肠疾病中占25%,男性多于女性[3]。凡是脓肿患者
应尽早实施手术,不应试图通过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1
月-2010年12月收治142例肛周脓肿,采用一期根治性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42例,其中男109例,女33例;年龄14~75岁;病
程2~15 d;肛周皮下脓肿37例,直肠后间隙脓肿25例,直肠黏膜下脓肿7例,
坐骨直肠窝脓肿64例,骨盆直肠窝脓肿9例。
1.2 治疗方法 肛周皮下脓肿范围小,对疼痛耐受性强的患者选择局部麻醉
(亚甲蓝、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复合制剂);脓肿范围广对疼痛耐受性差的患者选
择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持20 ml注射器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进针,抽出脓液减压并注入美蓝2 ml染色,
距肛缘1.5~2.0 cm,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取与肛门呈放射状切口,切开脓腔,充
分排出脓液,右手食指深入脓腔,分离脓腔间隔,确认肛内纱布上有无染色,双
叶肛门镜检查肛隐窝处有无硬结、红肿,有无脓性分泌物溢出,并根据索罗门定
律和哥德索规则确定内口的方向和部位。手持圆头探针从切口处进入,另一手食
指深入肛内做引导,探查内口,经内口引出探针,顺探针切开皮、皮下组织、外
括约肌皮下部浅层及部分内括约肌,切除内口并同时切除感染的肛隐窝、肛腺组
织,向上延长切口0.5 cm,修剪创口呈V字形,搔刮脓腔,去除腐烂坏死组织,
通畅引流,结扎出血点,油纱布填塞包扎。内口在肛管直肠环上则行切开挂线术:
橡皮筋自内口引出后适度结扎,较深大的脓腔可暂不紧线,待手术切口肉芽填充
较多时再紧线。1周后经肛门指诊检查,逐次结扎勒紧橡皮筋;内口在肛管直肠
环下则直接切开。脓肿范围广、波及对侧者,可分别做数个放射状切口,切口间
挂浮橡皮筋行隧道对口引流。
1.3 术后处理 常规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5~7 d,正常饮食,术后第1天中药
熏洗治疗,2次/d,每次持续15~20 min,用3%过氧化氢、0.9%氯化钠冲洗脓腔
换药,油纱条引流,微波照射,至创面愈合。隧道对口引流橡皮筋术后10~14 d
脓性渗出减少、创面肉芽红润后取出,高位脓肿挂线术后每隔1周紧线1次,至
挂线脱落。
2 结果
本组一期治愈138例,治愈率97.18%;后遗瘘道4例,二次手术治愈。治
疗时间12~48 d,平均24 d,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后遗肛瘘,肛门功能正常。
3 讨论
肛周脓肿的治疗原则是及时切开引流,以控制感染和避免复发[4]。傳统的
手术方法是采取分期手术,即先行单纯切开引流术,术后形成肛瘘后二次手术。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曹吉勋教授根据肛门局部解剖、生理、病理特点,开
始对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手术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逐渐形成了系列手术治疗方法
[5]。目前,一次根治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患者免遭二次甚至多次手术痛
苦,已逐渐取代分期手术,其优点是术后成瘘率低,疗程短,减少对患者的二次
创伤和生理干扰,减轻了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在治疗肛周脓
肿手术方法时,应首选一次根治术。一次性根治治疗肛周脓肿手术成功的关键取
决于以下几点。
3.1 正确查找和彻底清除内口 肛周脓肿的形成95%以上由肛窦、肛腺感染
所致。病变肛隐窝是脓肿的原发感染病灶(即内口)。内口的正确处理是肛肠界一
直公认的肛周脓肿治疗防止后遗肛瘘的关键[6]。从临床角度而言,病变肛隐窝
更容易被发现,直肠指诊时,病变肛隐窝有触痛,与周边组织有不同的质地感,
如微肿发硬或肥大肛乳头等;肛镜检查原发病灶处肛隐窝充血发红、有脓汁外溢。
根据索罗门定律和哥德索规则,根据脓肿位置、大小判定内口大概位置,有意识
地去寻找,动作要轻柔、细致、耐心,顺其自然走向探查,肛内置入一指做引导
指针结合,最薄弱处即是病变肛隐窝,避免盲目粗暴而造成假道。结合美蓝染色
法能明显提高明确内口的准确率。处理内口(病变肛隐窝)时必须向上延长0.5 cm,
彻底清除感染的肛隐窝及肛腺组织,结扎两侧皮肤和黏膜组织,扩大处理内口范
围,防止遗漏原发灶。
3.2 对于高位脓肿的挂线,不易参照肛瘘中紧线的长度,因肛周脓肿处于急
性炎症期,组织水肿脆弱,故橡皮筋松紧要适度,不宜过紧,挂线脱落以2周后
为宜。过早脱落创面纤维化不够,易造成肛门轻度失禁;过晚脱落,占据空间影
响肌肉填充,易使肛门变形及延长创面愈合。
3.3 正确选择切口,彻底止血,通畅引流 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脓肿适合
不同的手术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和正确的设计切口,可以尽量减少损伤,
避免手术后畸形,缩短疗程;止血要彻底,因为肛周脓肿正处在炎症浸润期,组
织较脆弱,术中易出现活动性出血或渗血,故术中要注意缝合或结扎、电凝止血,
术后创面压迫要紧,以免术后大出血,影响伤口愈合;切口足够大,在避免损伤
括约肌的基础上,要彻底分开脓腔内纤维间隔,消灭死腔,引流通畅,坏死组织
清理必须彻底;必要时行对口引流。在一般换药难及的深部脓腔内置入引流管,
充分引流,这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有重要意义。
3.4 合理的术后换药 术后换药直接影响创面修复,认真换药,彻底冲洗脓
腔,及时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及气味,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时去除妨碍
脓腔引流的肉芽组织及纤维黏连,防止假性愈合,随时调整换药方案。
3.5 合理使用抗生素 多数肛周脓肿为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多为需氧菌
和厌氧菌混合感染[7]。从脓液培养结果看,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占大多数
(75%)[8]。故肛周脓肿手术前后应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为主的抗菌药
物,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可直接指导抗生素的选用,以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
愈合。
参考文献
[1] 孟荣贵,喻得洪.现代肛肠外科手术图谱[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54.
[2] 戴秀臣,陈超,赵丽忠.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174例治疗总结[J].中国肛肠
杂志,2005,25(5):16.
[3] 钱海华,金黑鹰,曾莉.结直肠肛管疾病诊断治疗新进展[J].上海:上海
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88.
[4] 丁义江.丁氏肛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4.
[5] 杨向东.曹吉勋教授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的经验[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4,24(8):22.
[6] 陈春生,刘恩卿.肛门直肠周围脓肿[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0):
584.
[7] 胡伯虎.实用痔瘘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15.
[8] 王立柱,王丹丹.肛周脓肿30例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J].中国肛肠病
杂志,2010,30(7):40.
(收稿日期:2011-12-26) (收稿日期: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