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卓越技师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课程设置目的

随着人们对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使用的电器及电子产品不断增加,在汽车上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本课程就是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而设立的。

3?课程任务: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现代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诊断及维修等方面的内容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汽车电控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4?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以前修课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

《汽车单片机》为前导课程,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深化;后续课程为《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汽车综合性能诊断技术实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原理、工作过程;

(2)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检测方法及诊断程序;

(3)掌握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的使用方法;

(4)熟练掌握汽车基本电控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

(5)将前导课程的知识融入到其中,使学生将电控系统的故障与机械部件和液压(气压)元件之间的关系理清,掌握全方位诊断汽车故障的知识;

(6)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

(7)维修结束后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废液以及已损

坏零部件。

2.能力目标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技能的能力;

(2)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查找维修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4)具备总结、积累维修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和规律的能力;

(5)具备能优化工作过程,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的能力;

(6)具备汽车基本电控元件检测的能力;

(7)具备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故障诊断和分析,并能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仪器对电控系统零部件进行检测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2)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能进行自我检讨,诚恳接受他人的批评;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控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5)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6)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修养。

(7)身心健康,具有乐观、向上、宽容的态度,具备承受挫折、百折不挠的精神。

(三)参考学时:54学时

(四)课程学分: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汽车电子技

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技术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改变传统的以书本、课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以实物进行教学,使讲授更生动,学生更易于接受。根据教学内容可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分组讨论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等。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实际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提

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评价方法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强调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

(1)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出勤、作业成绩、课堂表现和期中测验。课程考核成绩为过程性考核成绩的40唏口期末考核成绩的60%进行叠加。

(2)考核要注重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综合考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