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卫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两篇

爱卫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两篇

奋力争创建省卫生县城

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县人民政府

××县地处×省北部山脉腹地,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多顶桂冠,荣获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县在省、市爱卫办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创建省卫生县城为抓手,以解决人民群众身边最关心、最直接的人居环境问题为重点,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全民战役”。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县大力实施抗疫爱卫“五大清洁行动”,县城环境卫生更加干净整洁,居民健康意识大幅提高。2020年6月,××县顺利通过省卫生县城技术评估。现将我县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和各位领导做简要交流。

一、主要工作

(一)健全机构,为创卫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健全组织,强化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四家班子领导为副组长,县直各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省卫生县城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11个创卫工作专项整治组,县四家班子领导任创卫专项整治组组长,同时,制定出台了《××县创建省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县创建省卫生县城工作绩效考评方案》,各职能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二是落实责任,强化担当。我县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创建省卫生县城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县创建省

卫生县城工作任务分解表》《××县县城住宿楼、小区卫生整治责任单位》《××县市容环境卫生整治责任区划分表》《××县各单位创建省卫生县城责任区任务清单》等文件,按照部门职责将任务层层分解,强势推动网格化管理机制,一张网络全覆盖,确保创卫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成效。

三是纳入绩效,强化监督。县委、县政府将创卫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工作内容,建立了定期检查和定期通报制度,县纪委监委、县督察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成立了6个督查小组,在全县范围内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重点督查与全面督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暗访与明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创卫督查,及时下发督查专报,并组织开展“回头看”,落实整改成效,确保创卫工作在落实过程中不打折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四是保障经费,强化成效。××县虽然经济基础薄弱,在全县集中财力投入脱贫攻坚、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毅然决然,专门成立由县长挂帅的创卫经费保障组,开源节流,多方筹措,保障各工作组的经费需求。2020年,从县级财政预算资金挤出1000万元作为“创卫”工作经费,争取企业支援捐赠物资若干,全力保障“创卫”工作顺利开展。

(二)宣传发动,激发全民创卫的热情。

一是融媒体营造氛围,立体宣传造声势。我县在今日××报、××有线电视台、××爱卫等自媒体平台开设了创卫主

题活动和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制作了创卫公益宣传片,设立了创卫“点赞台”和“曝光台”,大力宣传全县创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及时报道创卫工作中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处理结果。对不卫生、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全面提高了群众参与度、支持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获得了群众对创卫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二是搭建载体,主题活动增活力。以“世界无烟日”“爱国卫生月”“世界环境日”“食品安全周”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单位干部职工、青年志愿者等,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发放创卫知识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8万份。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创卫知识进课堂主题班会活动、“小手牵大手”争做创卫小卫士活动等专题活动。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多形式、多渠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营造创建省卫生县城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打造亮点,卫生村镇争先进。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健全完善卫生管理制度。目前,我县省级卫生乡镇覆盖率为70%,全市卫生村共55个,卫生先进单位38个,其中××镇被评为国家卫生乡镇,对周边地区卫生创建工作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服务群众,健康促进惠民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开展健康促进县建设,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均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工

作人员,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打造了健康主题公园和健康步道,扎实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使健康知识深入群众,健康行为走进生活。

(三)全力攻坚,县城市容市貌再上新台阶。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近三年来,我县共投资5.57亿元,对县城郁江两岸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对县城主要街道建筑进行了立面改造,统一规划。实施县城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工程。整修改造破损严重的背街小巷20余条;实施道路“白改黑”工程,改造道路长度达56公里,面积达6万平方米;新增路灯2179盏,县城道路装灯率100%,亮灯率为98%以上。投入园林绿化资金4500万元,新建绿地4000平方米。××县城成为了精致漂亮、整洁干净、环境优美并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胜地。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推动工作开展。我县多次举办创卫业务培训班,邀请省内外知名创卫专家,围绕卫生城市的“创”与“建”,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等内容,对全县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及业务人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5月20曰至22日,××县组织了“创卫”职能单位负责人共17人,赴浙江省某县学习“创卫”经验。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增强了职能部门人员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了创卫业务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我县创建省卫生县城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补齐短板弱项。根据创建省卫生县

城标准,扎实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农贸市场秩序、公共交通秩序、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等八大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清理卫生死角。投入600多万元对西区市场、城北市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市场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排污设施完善,公厕卫生干净,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得以解决。规划车辆停车点位,清理僵尸车,提高主次干道的出警率,极大改善了交通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行为,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卫生服务更加规范可靠。

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创卫成效。紧抓氛围营造不放松,持续推进创卫宣传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创卫意识、监督意识以及参与意识,使之自觉融入创卫行动。紧抓整治力度不放松,保证常态化管理。创建卫生县城重在长效,贵在坚持,推动创卫工作常抓不懈是保证常态化管理的主要任务。继续采取网格化管理,将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卫工作列入全县常规工作。紧抓保障措施不放松,实现动态化监管。重视监督举报,受理广大群众投诉与建议;坚持定期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开展情况鞭策后进。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实现全方位监管,共建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格局。

二、工作成效

一是县容环境管理规范化。我县引进社会资本8000余万元,实施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每年县财政预算投入3400余万元用作项目补贴资金,实现了全县县、乡、村、重点村屯垃圾清扫、清运、处理等环卫工作一体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范化。保洁人员着装规范,垃圾清扫、清运及时;主

次干道路面平坦、维护完好,干净有序;垃圾收集设施设置规范,环卫设施数量充足。城市绿化美化到位,行人道和绿化带管护良好。

二是健康生活习惯大众化。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我县将创建省卫生县城、创建广西健康促进县、健康中国行等行动有机结合,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广泛宣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打造健康主题公园和健康步道,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县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健康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三是县城城市建设景区化。在全面推进创建省卫生县城工作中,通过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亮化工程、县城道路“白改黑”工程等项目建设,精心打造了民俗风情街、文化长廊、观景台等景观,把××县城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旅游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传承休闲全域旅游名地。

四是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我县坚持将疫情防控、创卫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建立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卫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推广普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爱国卫生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的浓厚氛围,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动爱国卫生工作

××地处三省交界,是中东部枢纽门户城市土地面积2.06万平方公里,辖3区6县,全市户籍人口622万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创卫为民,创卫靠民”的思路,广泛发动、全民动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城市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提高,市民卫生意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

2017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作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的重要工程,作为增加城市软实力的关键举措,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11项必备条件均优于标准。2019年,我市高分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暗访(851分)。今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技术评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位推动强化保障,群众满意度创新高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出台《××市爱国卫生管理实施办法》《××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把爱卫创卫工作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为爱国卫生工作提供政策保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市创建国

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主任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力推进创卫工作。召开市委常委会、动员会、推进会、专题会等29次,研究部署创卫工作。建立市四家班子领导“双报到”督导挂点制度,市领导率先垂范,经常带队深入各县(市、区)、背街小巷督导检查,开展明查暗访70多次。2020年6月,我市召开了向“脏乱差”宣战动员大会,全面开展“脏乱差”集中整治行动。创建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全市各级财政每年将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2018年和2019年爱卫经费投入比2016年分别增长150%和200%。三是畅通投诉渠道。整合各类投诉热线,集中在12345受理投诉电话;开通网络数字城管平台、微信公益举报平台等多种渠道,积极倾听群众诉求,环境卫生投诉受理率达100%,处理回复率达100%;同时创办“创卫曝光台《××爱卫》《××创卫大家谈》等栏目,曝光不文明卫生行为,提高文明素养及卫生意识。群众对市区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3%以上。

二、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素养水平创新高

一是健全教育网络。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市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健康教育网络。评选出健康社区(村)16个、健康单位22个、健康学校12个、健康家庭400个。通过评选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全面规范推进健康教育工作。二是拓宽宣传渠道。“创卫”宣传公益广告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小手拉大手共创卫生城”、无烟单位创建等活动形式多样,健康教育主题

宣传活动深入人心,全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6%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三是强化控烟举措。加大控烟宣传力度,城区烟草广告、疑似烟草广告全部清零。大力推进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和戒烟活动,2018年,省爱卫办授予市人民医院“戒烟门诊创建示范单位”称号。2019年市水利局、交通局等10家单位被评为省无烟政府机关示范单位”。无烟卫生健康单位、无烟学校创建实现全面覆盖。

三、全力改善市容环境,城市颜值创新高

一是完善城市管理的顶层设计。颁布实施《××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条例》《××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城市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创新推行“街长制”,公安、交警、市场、城管、环卫等部门人员进驻街道,提高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二是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实施市区道路“白改黑”整体改造提升。2018年以来,筹措资金28亿,完成143条道路整体改造提升;打通19条“断头路”;改造升级32个农贸市场将360多个卫生死角改造成“微景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强势推动实施活禽集中存放和集中宰杀,全省首家实现市场“白条鸡”上市。二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拥有视频监控点位2000多个,市区实现全覆盖。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等16个专项整治行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文明素质实现双提升。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共有各类环卫车辆738辆,道路机械化清扫

率达70%,环卫工人待遇步入全省前列。

四、稳步推进生态保护,环境质量创新高

深入实施全面治污“三步走”战略和“六步工作法”,践行“四干”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防控生态环境风险,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连续四年保持100%,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空气质量指数≤100的天数为357天;全市森林面积覆盖率达65.78%,全省排名第一。多年来,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发生。

五、强化重点场所管理,公共场监管水平创新高

一是强化服务监管。实行“日巡查、周督查、月协调”制度公共场所监督覆盖率达100%;落实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免费体检制度,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达100%;全面推行双随机监管模式,住宿场所、美发美容场所、游泳场所实现量化分级管理。二是升学校卫生管理水平。落实学校防控责任,建立健全学生健康制度体系,学校传染病防控监督执法有效推进,2016年以来累计检查学校1980所、2856次,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创建了12所健康示范学校。三是严格做好职业病防控。近五年来全市未发生群众投诉职业病防治方面的问题,未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

六、严格执行三个“最严”标准,食品安全水平创新高

民以食为天,群众的追求由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转变。一是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对食品安全的责任,在广西各地级市中率先完成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在行

政村和社区聘请食品安全协管员。2016年以来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二是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开展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已实施分级1998家,量化分级管理率为99.53%。三是严守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市区3家集中供水水厂,均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经营,2016以来抽检市政供水合格率均达100%。

七、健全体系,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创新高

全市有医院57家,乡镇卫生院8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981个,疾病预防控制防治机构9个,建成区有6家三级医院,其中三甲医院5家,基本建立覆盖全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全市艾滋病等疫情始终控制在低流行状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75%以上,达到国家、省级标准。全市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均低于全国水平。

八、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四害”密度创新低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市、城区、街道(镇)、社区(村病媒生物四级防制网络,配备专(兼)职人员100多名。二是保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病媒生物防制经费。2018年以来,仅财政就投入专项资金800多万元用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三是有效控制“四害”密度。结合抗疫爱卫“五大清洁行动”和爱卫月活动开展“四害”灭杀,并动态监测病媒生物密度,及时做好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建成病媒生物孳生地得到有效整治。2020年,鼠、蚊、蝇、蟑螂的密度首次达到国

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B级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