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杂交制种技术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158.47 KB
- 文档页数:2
辣椒的良种繁育技术辣(甜)椒属茄科辣椒属,可分为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
无限生长型的辣椒为双叉分枝也有三叉的,一般在主茎长出7-18叶时,茎的顶端形成花芽,花芽下部的叶腋再萌生了2个腋芽,腋芽的顶端又形成花芽,以此类推。
栽培品种大多为无限生长型。
有限生长类型的植株矮小,下面的腋芽萌发分枝,分枝的顶芽也形成花簇封顶,每个花簇的花数多,结果多而小,簇生椒属此类。
一、与繁种有关的生长发育枝性1、开花的生物学特性(1)花器构选甜椒花蕾大而圆,而辣椒花蕾较小而长,柱头与雄蕊的花药相近,一般品种雄蕊与柱头等长或稍长,也有少数品种柱头长于雄蕊花药。
(2)开花习性辣椒的始花节位早熟品种一般在主茎的4-9叶节,中、晚的品种在10-24叶节。
开花顺序以第一朵花为中心,以同心园形式逐层开放,一般在第一层开花后3-4天,上一层花即开放,开花多在早晨6-8时,少数10时以后开放,一般是先开花后裂药,每朵花由开放到凋谢历时约3天。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昆虫传粉常常造成品种间杂交,品种间应注意隔离。
(3)授粉习性A、花粉萌发辣(甜)椒花粉萌发最适温度为20-26℃左右。
人工杂交后坐果率以相对湿度为55-75%时坐果率最高,日平均温度高于3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或高于90%以上时,则对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B、雄蕊花粉受精能力辣(甜)椒以开花当天的花粉生活力最强,其活性花粉占85%以上,开花前一天的花粉次之,活性花粉约占58%,开花前二天的花粉活力低,活性花粉仅占21.3%,开花后一天的花粉则活力明显下降,活性花粉仅占19%。
C、雌蕊的受精能力雌蕊在开花前2天即具受精能力,但以开花当天受精能力最强,开花前1天次之。
开花前2天、1天及开花当天的授粉坐果率分别为21.4%、57.1%、71.4%,开花后2天、3天雌蕊受精能力明显减弱或丧失。
二、品种类型及特性辣(甜)椒栽培类型较多,栽培种根据果实的特征通常可分为灯笼椒,圆锥椒、长角椒、簇生椒和樱桃椒等5个变种。
辣椒杂交授粉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选择辣椒品种:选择要杂交的辣椒品种,通常选择两个有较好特性的辣椒种类进行交配,以互补彼此的优点。
2.选择花朵:选择辣椒植株上早上开花或者未开花的花朵进行授粉操作,通常是在花朵开放的前一天或者几小时之前进行。
3.控制花粉:使用干燥且无水分的工具,如小刷子或者棉签,轻轻地掠过花药,将花粉收集在工具上。
注意避免与其他花朵或花药接触,以免掺杂花粉。
4.授粉:将收集到的花粉均匀地涂抹在另一株花的柱头上。
可用小刷子或棉签将花粉轻轻涂抹在柱头上,确保花粉均匀覆盖。
6.避免异花传粉:为了确保杂交的准确性,需要保证交配的辣椒品种只与所选择的品种进行交配,避免异花传粉。
可以使用纱网或者其他遮盖物将辣椒植株包裹起来,防止不同品种间的花粉传播。
7.保持环境稳定:在授粉过程中,尽量保持环境的稳定。
避免风吹动花粉,干扰授粉的过程。
同时,授粉时的温度和湿度也应适宜,有利于花粉的存活和传递。
8.细心操作:授粉时需要细心操作,避免在过程中损坏花朵或柱头。
轻轻地操作可以保证授粉的成功率和效果。
9.留意授粉时间:不同辣椒品种的花朵的授粉时间可能有所不同,需留意观察每个品种的开花时间,并在最佳的授粉时机进行操作。
10.观察和记录:在成功进行授粉后,需要持续观察授粉后的花朵和果实的发育情况。
记录每个品种的特性和表现,以便进行后续的筛选和选择。
总结起来,辣椒杂交授粉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仔细授粉并标记记录,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环境稳定并细心操作,留意授粉时间,并持续观察和记录果实的发育情况。
这样才能顺利实现辣椒的杂交授粉,获取新品种。
辣椒育种简述摘要:辣椒,Capsicum annuum L, 是一种茄科辣椒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至今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辣椒是我国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
本文通过从生产现状、生物学基础、开花授粉习性等方面简要概述了辣椒的特性,以及简单介绍了辣椒的人工杂交制种技术,旨在与读者共同学习关于辣椒的育种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辣椒育种开花授粉习性人工杂交制种技术正文:辣椒,Capsicum annuum L.,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明朝末年传入我国,至今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
辣椒在我国南北普遍栽培,南方以辣椒为主,北方以甜椒为主。
辣椒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菜中之首,胡萝卜素含量也较多,还含有辣椒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适于生食、炒食,还可加工成辣酱、辣油、辣椒粉。
一、我国生产现状辣椒是我国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也是设施生产的主要蔬菜种类。
目前其主要形式有: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中、小拱棚覆盖栽培,大棚覆盖栽培。
各种栽培技术目前在各地已日趋成熟,形成了山东、河北等地的日光温室主菜区,海南、湛江、北海等地的南菜北运基地,以及全国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二、生物学基础㈠植物学特性1.根①属浅根系作物,主根不发达,入土浅,根量较少。
②主根的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再生能力比番茄、茄子弱。
2.茎①茎直立,基部木质化,较坚韧。
②分枝习性:双叉状或三叉分枝。
③生长型:无限分枝类型、有限分枝类型无限生长型:植株较高大,当主茎长到5~15片真叶时,顶芽分化成花芽,花蕾以下抽生2~3个侧枝。
河南农业2018年第10期(上)LIANG ZHONG LIANG FA良种良法定植父本,4月上旬定植母本。
露地制种采取大棚穴盘育苗,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播种,4月中下旬定植父本,5月上旬定植母本。
(三)定植前准备不育系授粉后座果率高,养 分需求量大,故应施足底肥。
一 般每667 m 2施腐熟有机肥4000~ 5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高垄定植,一垄双行。
母本株行距一般为30~40 cm×50 cm,父本株行距为20~30 cm×50 cm。
父本、母本的种植比例为1:4,父本可适当密植。
三、田间管理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轻追提苗肥,每667 m 2追施三元复合肥5~7 kg。
以后控制浇水,开始蹲苗,并连续中耕2次。
当植株大量性、叶色、叶形、叶大小、茎秆颜色、茸毛密度)及时拔除亲本中的非典型株及病株、劣株。
尤其重视父本去杂,要早、要准、要彻底。
逐棵检查母本,如发现有可育株,及时拔除,以保证杂交一代种子的纯度。
(四)植株整理将父本植株上已开过的花和已坐的果全部打掉,促使营养集中供应花朵,为母本授粉提供又多又好的花蕾。
母本每株一般留5~6个健壮侧枝,其余的侧枝全部去除,以便授过粉的果实和里面的种子充分发育。
授粉前把母本上已开过的花和已坐的果全部打掉。
(五)工具准备工具主要包括镊子、120目花粉筛和授粉时盛装花粉的容器等。
玻璃瓶。
花粉管是一心玻璃管或塑料管,4 mm,内孔径上方吊一盏60 W 的白3~4 h,促进散粉。
目的花粉筛将花粉次花粉。
花粉活力以5 ℃条件下储1~2 h 将花柱头沾满花粉,或者用铅笔顶端的橡皮头蘸取花粉,在柱头上轻轻涂抹。
授粉时动作要轻,以免折断或损伤柱头。
授粉后,掐去授过粉的花的一部分花瓣,以作标记。
授粉时间可在07:00—11:00 、15:00—18:00 进行,避免高温授粉。
如果早晨有露水待露水退下后进行,否则容易使花粉受潮,影响授粉效果。
(四)拔除父本授粉时间控制在30~40 d。
说明书摘要本申请涉及作物遗传育种领域,公开了一种固定辣椒杂种优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组合品种F1进行种植;步骤二:由杂交组合品种F1种植生长得到的植株开花自交,并待第3分枝处所结辣椒成熟后摘除所有辣椒;步骤三:利用由杂交组合品种F1种植生长得到的植株再生自交,并采集得到杂种优势固定的F2代种子作为下一茬的种植材料,F2代植株性状不分离,长势一致并具有F1代相同的杂种优势。
本申请利用辣椒的腋芽再生特性,采用杂交组合品种F1植株分枝节位的腋芽萌发开花自交,得到杂种优势固定的F2代种子,作为下一年的种植材料,降低了制种成本,无需大量投入人工进行去雄授粉工作,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1. 一种固定辣椒杂种优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组合品种F1进行种植;步骤二:由所述杂交组合品种F1种植生长得到的植株开花自交,并待第3分枝处所结辣椒成熟后摘除所有辣椒;步骤三:利用由所述杂交组合品种F1种植生长得到的植株第2~第3分枝节位的腋芽再生自交,并采集得到杂种优势固定的F2代种子,并将该F2代杂种作为下一茬的种植材料,F2代植株性状不分离,长势一致并具有F1代相同的杂种优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辣椒杂种优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对由所述杂交组合品种F1种植生长得到的植株进行隔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辣椒杂种优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在摘除所有辣椒之前,还包括:待第3分枝处所结辣椒成熟后,对由所述杂交组合品种F1种植生长得到的植株进行剪枝处理,并根据需要腋芽的数量对第2~第3分枝节位的腋芽做标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辣椒杂种优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还包括:对由所述杂交组合品种F1种植生长得到的植株进行追肥使其腋芽萌发。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辣椒杂种优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当由所述杂交组合品种F1种植生长得到的植株的第2~第3腋芽萌发后,长期进行田间检查,并抹除多余的侧芽和腋芽,使留下的腋芽自交挂果。
辣椒制种中应注意的几项关键技术作者:张建东罗爱玉李玲娜来源:《长江蔬菜·技术版》2013年第04期辣椒为雌雄同花作物,花较小、单生、双生或簇生,属常异花授粉作物,虫媒花,天然异交率在10%~15%。
花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构成。
花萼绿色,5~7裂,基部联合,呈钟状萼筒。
花瓣5~7枚,多为白色,基部联合,并有蜜腺。
雄蕊5~7枚,花药长圆形,浅紫色,花丝白色,散生在花柱周围,花药成熟散粉时纵裂。
雌蕊1枚,居于花朵中央,子房上位,有3~4心室或2心室,内生胚珠数粒,中轴胎座。
花柱1枚,以长柱花为正常花,易坐果。
营养不良时出现短柱花,落花率增高,制种时要确保辣椒的营养供需平衡,方能保花保果。
1 保证亲本种子质量亲本种子质量是制种工作的根本,保证亲本种子的质量也是杂交制种的关键。
一般要求辣椒种子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75.0%,水分不高于7%(参考标准GB 16715.3-2010)。
2 培育壮苗2.1 合理确定父母本苗龄和播期辣椒制种苗龄一般为70~80天。
对于露地制种的组合通常情况下在父本60%~70%顶土时,再点播母本为宜。
但个别品种父母本生育期相差较大,需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和品种特性来确定播期。
在合理错期的前提下,父本应较母本早播7天左右。
父母本播量比应为1∶(3~4)。
2.2 重防苗期病虫害辣椒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细菌性叶斑病等。
猝倒病是茄果类蔬菜育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害,无论是冬季育苗或是夏季育苗均会发生。
秧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如果遭受病菌侵染,在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然后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使得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
苗床湿度大时,病菌常在附近苗床上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
猝倒病主要发生在子叶期。
发病初期若是晴天,一般用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1周喷施1次,连喷2~3次。
郑椒十一号辣椒制种技术摘要郑椒十一号辣椒制种时,由于受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影响,人工杂交难度较大,常造成结实率低,杂交种子产量不高。
因此,要选择适宜的播期、定植期和授粉时期;严格隔离;加强育苗和田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掌握正确的制种技术,做好人工杂交的每一个环节。
关键词辣椒;郑椒十一号;制种技术郑椒十一号辣椒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黄皮辣椒一代杂交新品种,该品种通过近些年的示范推广,在河南、安徽、广东、山东等地表现良好,受到喜种黄皮辣椒地区农民的欢迎;但在制种时,由于受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影响,人工杂交难度较大,常造成结实率低,杂交种子产量不高,以致于供不应求,制约了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黄淮地区制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塑料大棚中郑椒十一号辣椒的高产制种技术,经在繁种基地应用,正常年份产量可达600kg/hm2左右,效果较佳。
现将我们研究总结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选择适宜的播期、定植期和授粉时期根据郑椒十一号辣椒的双亲开花结果习性,为使杂交时花期相遇,父本应比母本提前播种10d左右,父本在11月下旬播种,母本在12月上中旬播种。
为使制种方便,父母本应分棚室定植。
母本于3月中旬定植于塑料大棚中,密度宜稀,垄栽,采用宽窄行,宽行行距75cm,窄行40cm,株距35~40cm,栽4.5万株/hm2左右。
父本对温度要求高,应同时定植于育苗温室的苗床上,双株定植,栽12万株/hm2。
父母本的定植株数比例为2.5~3.0∶1,这样可以保证授粉时有充足的花粉。
辣椒杂交授粉受精坐果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26℃,根据当地情况,确定郑椒十一号辣椒大棚制种的最佳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
2严格隔离辣椒是常异花授粉作物,辣椒花易吸引昆虫,容易引起混杂,影响种子质量。
因此,郑椒十一号辣椒制种田与其他辣椒品种隔离距离要求在500m以上。
3加强育苗和田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3.1培育壮苗3.1.1种子处理。
辣椒制种工艺流程一、选种辣椒制种的第一步是选种,选择优质的辣椒种子作为种子材料。
优质的辣椒种子应具备良好的生长特性和抗病性,保证后续种植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播种准备在播种前,需要做好土壤准备工作。
首先清除杂草和残留植物,确保土壤表面平整。
然后进行施肥,添加有机肥料和适量的矿物质肥料,提供充足的养分供辣椒生长。
三、播种辣椒的播种时间通常选择在早春或晚秋,这时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
播种时,将辣椒种子均匀撒布在土壤表面,然后用土壤轻轻覆盖,厚度一般为种子的2-3倍。
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
四、管理辣椒发芽后,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措施。
首先是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以免引起病害。
其次是及时除草,保持辣椒周围的环境整洁,避免杂草对辣椒的生长造成影响。
此外,还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巡视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施肥辣椒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生长初期,可以选择氮磷钾比例为3:1:1的肥料进行施用,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
在辣椒结花结果期间,可以适量增加磷钾肥料的施用,有利于果实的发育和品质的提高。
六、修剪辣椒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促进植株的分枝和侧芽的生长。
修剪可以使植株形态更加整齐,有利于空气和光线的通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修剪还可以促进植株的营养分配,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七、收获辣椒的收获时间一般选择在果实成熟的时候进行。
成熟的辣椒果实表面呈现鲜艳的颜色,质地饱满,口感较脆嫩。
收获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果实,避免病菌的侵入。
八、储存辣椒收获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储存,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首先要将辣椒果实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污垢。
然后选择适当的储存温度和湿度,一般来说,辣椒的储存温度应控制在7-10摄氏度,湿度控制在80-90%之间。
此外,还可以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如塑料袋或保鲜膜,将辣椒果实包装好,防止水分的蒸发和病菌的侵入。
辣椒制种工艺流程经过以上的步骤,可以保证辣椒的良好生长和产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