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印发《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环保视角下生猪屠宰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建立发布时间:2021-12-22T01:22:50.132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0期作者:成治州[导读] 建立生猪屠宰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成治州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综合行政检查执法大队 210033摘要:建立生猪屠宰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不但可以避免动物疫病进行不断蔓延,减少畜产品的安全隐患,还可以有效加强在农业面源方面的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发展,建立起和谐社会。
所以,各部门要基于生猪屠宰环保问题的类型,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科学的手段,确保猪肉产品健康安全。
关键词:生猪屠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环保治理引言做好生猪屠宰和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是确保肉品卫生、防控疫情扩散的重要防线。
为了大众的健康安全,南京市栖霞区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对上市的肉品做好全面的检验,防止病死以及死因不确定的肉品在市场上售卖,对于病死动物做好无害化处理,规范屠宰场屠宰登记,保证屠宰行业的健康发展。
1生猪屠宰行业出现的环保问题生猪屠宰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环保问题通常有噪音污染、私自屠宰、污水排放以及屠宰病死猪,还有不根据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五类。
一般来说,污水排放指的是生猪屠宰企业排放氨氮、污染物以及较高可生化性的废水。
噪音污染指的是屠宰场和居民区的实际距离比较近,半夜出现的屠宰噪音会导致居民睡眠受到极大的影响。
臭气污染指的是屠宰场环境卫生极为恶劣,猪粪等排泄物胡乱堆放,猪粪的臭味、排放煤气以及血腥味等污染空气。
私屠滥宰指的是没有通过法定程序的批准而私自设点屠宰生猪上市行为。
屠宰病死生猪以及不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往往指的是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没有依据“五不一处理制度”对病死生猪展开科学处理[1]。
2环保问题出现的原因2.1区位及规模限制发展,选址缺少科学规划城乡结合部等一些区域的乡镇位置十分偏僻,不但配送难度高,而且配送的成本也不断提高,导致小型的屠宰场变得越来越多,再加上小型屠宰场通常屠宰量都非常小,所以在环保设施方面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湘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正文:----------------------------------------------------------------------------------------------------------------------------------------------------湘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湘乡政办发〔2017〕67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水府示范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机关各有关单位:为推进我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5〕103号)和《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湘牧渔联〔2016〕14号)及《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潭政办发〔2017〕6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财政支持、社会参与”原则,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和收集体系,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工作目标建立“处理快捷、处置规范、合理利用、运转高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2017年12月启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力争在2018年6月30日前建成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疫情处置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统一收集、集中处理”体系。
三、具体内容(一)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厂。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实施,通过公开招标,公开择优选择有经济和技术实力、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利用高温干法化制工艺处理病死畜禽,建立一个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上的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厂(以下简称无害化处理厂)。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5.03•【字号】黔府办发〔2016〕16号•【施行日期】2016.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6〕1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4〕47号)精神,全面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与属地负责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财政补助与保险联动相结合、集中处理与自行处理相结合,加快建立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和长效运行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二、落实无害化处理责任(一)强化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从事畜禽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主体,负有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报告的义务。
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
(牵头单位:省农委,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二)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负总责。
在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域发现的病死畜禽,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收集处理;在城市公共场所以及乡村发现的病死畜禽,由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组织收集处理。
在收集处理的同时,要及时组织力量调查病死畜禽来源,并向上级政府报告。
在完成调查并按法定程序作出处理决定后,要及时将调查结果和对涉事单位、涉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向社会公布。
全国秋粮收获七成秋种进展总体顺利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3年第40期全国秋粮收获七成秋种进展总体顺利本刊讯 10 月以来,全国秋收秋种进入高峰期,各地认真贯彻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抓住天气晴好、大部地区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抢晴收获,抢墒播种,加快秋收进度,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种足种满小麦。
目前,全国秋收秋种进展总体顺利,秋收过七成,麦播过三成,均快于去年同期。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10 月10 日,全国秋粮已收获8.2 亿亩,完成种植面积的70%,进度同比快2.9 个百分点。
全国已播冬小麦1.2 亿亩,完成意向种植面积的34.6%,同比快6.6 个百分点。
全国已播冬油菜3481 万亩,完成意向种植面积的33%,同比快1.5 个百分点。
全国大部近期天气晴好利于冬小麦油菜播种出苗本刊讯中国气象局10 月15 日发布的《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指出,预计16 至18 日,我国中东部大部以晴好天气为主,对秋收、麦播和油菜播种出苗有利;西南地区多小到中雨天气,对秋收和油菜播种出苗不利。
气象部门建议,一是北方尚未完成收获地区抓紧抢收秋粮、采摘棉花。
麦播区要适期播种冬小麦,已播地区注意查苗补种;墒情偏差地区要积极开展造墒播种。
二是西南地区要抓住降水间隙,做好秋收扫尾工作;南方油菜产区要适时播种油菜,已播地区做好水肥管理,促进幼苗稳健生长,并做好移栽准备工作。
三是江南北部抓紧收获已成熟晚稻;江南南部、华南要加强晚稻田间管理,防御低温不利影响,促进产量形成。
部分冬小麦品种供应偏紧本刊讯据全国农技中心调度,今年小麦种子总体供应充足,但部分弱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西农979”等因灾减产较重,近年抗赤霉病和抗冷冻害表现较好的品种如“周麦22”、“矮抗58”等市场需求量增加,供应相对偏紧。
针对今年小麦供种形势,各级农业部门采取加强种子余缺调剂、加强供种质量控制等有力措施,保障供种数量和质量安全。
四川地区养殖环节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标准文件
四川省的养殖环节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标准文件主要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4〕47号)和《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做好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川农业函〔2015〕510号)。
根据这些文件,补助对象包括养殖场(户)和具备条件的集中无害化处理运营单位。
补助标准为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头数计算,按80元/头的标准对无害化处理费用给予补助。
同时,对于养殖场(户)委托专业无害化处理场或具备条件的规模养殖场集中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还可以对养殖场(户)主动报告、协助搬运病死猪给予适当补助。
此外,这些文件还规定了病死猪处理和监督确认、材料申报审核、严格补助经费申请与拨付和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从2022年7月1日起,对于未按照技术规范处理病死畜禽的单位或个人,将不予兑现80元/头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对于未按照技术规范处理病死畜禽,并造成疫情传播的单位或个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这些文件旨在规范四川省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促进生态环保和动物防疫工作。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案1. 简介病死猪是农业养殖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正确处理病死猪的尸体以防止疫病的传播,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方案。
2. 方案概述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收集和存储病死猪尸体 - 环境清洁和消毒 - 病死猪尸体的无害化处理3. 收集和存储病死猪尸体当发现病死猪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尸体转移到指定的地点。
在收集和存储病死猪尸体时,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 尸体收集容器应具备密封、防漏和防腐的特性,以避免臭气和液体的泄漏。
- 尸体收集容器应位于远离居民区和水源的地方,以防止臭气和疾病的传播。
- 尸体收集容器的选址应避免出风口、水源和农作物等敏感区域。
4. 环境清洁和消毒环境清洁和消毒是确保病死猪尸体处理无害化的重要步骤。
在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清除尸体周围的污物和垃圾,并进行适当的消毒。
-使用强效消毒剂来清洁和消毒相关设施和工具,以确保彻底消灭病原体。
- 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猪尸体,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5. 病死猪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为了防止病死猪的尸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应采取适当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 - 焚烧:将病死猪尸体在专门的焚烧设施中进行高温焚烧,彻底消灭病原体和有害物质。
- 埋葬:将病死猪尸体埋入地下,减少其对环境的直接影响。
然而,应确保埋葬地点远离水源,以防止污染。
- 加工:将病死猪尸体送往无害化处理厂进行加工处理,如渗滤、消化等方法,以降解有机物质。
- 转化:将病死猪尸体转化为有机肥料或能源。
这种处理方法需要特殊的处理设备和技术。
6. 监测和报告为了确保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应进行监测和报告。
以下措施可采用: - 监测病死猪尸体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pH值等参数,以确保处理的彻底性和安全性。
-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检测周围环境是否受到污染。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19.07.29•【字号】黑农厅规〔2019〕23号•【施行日期】2019.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正文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关工作的通知黑农厅规〔2019〕23号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为切实做好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降低动物疫病发生传播风险,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保障畜牧产业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省财政厅已分两批下拨2018年度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黑财指(农)〔2019〕20号、黑财指(农)〔2019〕283号)。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落实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按照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进行处理的给予补助的规定,严格审核补助对象和数量,据实发放补助资金,不是病死的或因疫情扑杀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不予补助。
在发放补助资金前,要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财政涉农资金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黑政办规〔2018〕27号)要求,将拟发放补助资金的养殖场(户)或专业无害化处理场相关情况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严防虚报、乱报处理数量以及冒领克扣补助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确保国家补助政策落到实处。
要对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落实情况实施绩效管理,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发放完成率达到100%、无资金使用违规违纪情况、病死猪不造成环境污染情况、不发生大规模随意抛弃病死猪、补助对象对政策实施满意率90%以上等指标进行绩效考核。
2019年度继续对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予以经费补助,按照《黑龙江省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管理实施细则》(黑财规审〔2018〕4号)规定,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提出补助资金分配方案,以切块形式下达各地。
推广集中处理死猪变废为宝作者:周春如来源:《科学种养》2017年第01期自2007年起,江西省新干县连续10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2015年,生猪饲养量达138万头,其中出栏89万余头。
为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该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现状2015年,新干县根据畜禽饲养实际,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800余万元,在溧江、金川、界埠、麦斜4个乡镇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厂区面积1万多平方米,日处理病死畜禽10余吨,年处理病死猪能力达7万余头,使全县所有规模养殖场户通过自建设施或委托处理纳入无害化处理体系。
处理中心全部采用高温生物降解技术原理,利用畜禽养殖场有机废弃物处理机产生的连续24~72小时的高温环境实行灭活病原体,通过分切、绞碎、发酵、杀菌、干燥等多个同步环节,把畜禽尸体成功转化为无害粉状有机肥原料,最终达到环保批量处理,实现“源头减废,变废为宝,消除病原菌”的功效。
目前,该县通过高温生物降解技术每月无害化处理病死猪达4000余头,生产有机肥150吨。
二、具体做法1. 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布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建立了“新干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二是出台相关意见及方案。
以县政府的名义印发《关于印发新干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意见的通知》,为企业在项目审批、土地选址规划、环境评估、通水通电等流程提供政策支持。
三是遴选实施单位。
通过招商引资,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原则,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以先建后补或以奖代补形式,建立覆盖全县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基本实现病死畜禽能够“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
四是组织参观学习。
县畜牧兽医局积极组织建设单位人员及部分畜牧兽医人员先后到南昌樟树江等地参观学习无害化处理中心、暂存点建设,了解处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和监管办法等。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方案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方案一、工作任务(一)明确主体责任。
县畜牧兽医局要加强对养殖场(区)、散养户和畜禽定点屠宰场的宣传教育,明确畜禽养殖场(区)、散养户和畜禽定点屠宰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责任主体。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指导养殖场(区)、散养户和屠宰场做好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各乡镇要严格按照防疫工作的具体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季节性动物集中免疫工作,保证重大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1,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生(二)开展排查工作。
县畜牧)兽医局和各乡镇要迅速组兽织织专门人员逐村逐屯进行排查,如发现丢弃的病死排畜禽,立畜即做好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工作,并埋追根溯源,防止疫追病扩散。
(三)加大执法力度。
县公安局、畜牧兽医局。
要严厉打要击生产、经营加工、储存、运输病死畜禽工产产品和收购贩卖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确保全县不的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发事事故。
同时,大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死设,认真落设实国家有关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促进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病工作,提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理率。
养殖场(区)、散养养户不按照规定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按照进《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一条条、第七十五条规定严肃处处理。
(四)加强协调配合。
县病死畜禽无害化配处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县作的布署、组织协调、作检查查督促等工作。
县畜牧兽医医部门要加强规模养殖场的的监管;县财政部门要组织乡镇村做好资金保障,织确保病死畜禽确无害化处理工作正常运转;县商务部工门要做好畜禽屠宰环节门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私屠监滥宰等违法行为;县公安滥部门要部配合畜牧兽医部门加大打击贩运病死畜禽行加为的力度,严禁为病死畜禽及及其产品流入市场;县工商商部门要严格肉制品上市的的管理,建立台账,严禁无证销售肉制品和违规销无售非定点售屠宰厂生产加工的的肉制品上市;县食品药品品监管部门要做好餐饮服务业的管理,严禁无检疫务合格证明的肉制品进入餐合饮饮环节。
1 / 3
农业部关于印发《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
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兽医兽药
【发文字号】农医发[2013]31号
【发布部门】农业部
【发布日期】2013.09.23
【实施日期】2013.09.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农业部关于印发《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的通知
(农医发[2013]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尽快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
全,遵照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我部制定了《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
案》(附后),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试点省份要按照《试点方案》要求,及
时组织制定本省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细化目标、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试点
工作取得实效。试点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有关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部。非试点省份也要
及时组织建立本省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2 / 3
农 业 部
2013年9月23日
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
为构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监管长效机制,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经国务院同意,选择在部分省份开展病死
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公益性事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探索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建立病死猪
无害化处理财政奖补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
助、保险联动”的原则,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在部分大中城市、养殖密集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及重点水域周边开展病死猪无
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探索经验,总结完善,逐步推广,尽快在全国建立完善的病死
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防止随意丢弃病死猪污染环境,防止病死猪流向餐桌引起食品
安全事件发生,防止病死猪传播动物疫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试点范围
(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城市的全部区域;
(二)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
川、陕西等省的部分地级市、部分生猪调出大县;
3 / 3
(三)辽宁、吉林永吉、海南等经农业部评估认可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试点具体名单见附件。
四、试点时间
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
五、试点内容
(一)探索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有效运行机制。探索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基础、养殖量及养
殖密度、方式等因素,采取不同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一是要求年出栏10000
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必须对养殖过程中的病死猪做
无害化处理。其他环节产生的病死猪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建
设无害化处理厂,实施政府直接负责运转或调动社会力量实行企业化运作等多种模式,
集中处理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的病死猪。
(二)探索建立完善的病死猪收集体系。科学测算无害化处理厂的辐射范围,并综合考
虑其处理能力等因素,配备必要的专用运输车、运输袋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