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人一般人格权之肯定
- 格式:pdf
- 大小:200.31 KB
- 文档页数:2
论法人一般人格权之肯定
张振焱
(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目前,我国学者大都承认凡以自然人生理存在为基
础的人格权,如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自由权、贞操权
等,法人无法享有;但不以自然人之身体存在为前提的人
格权,如名称权、名誉权、信用权等,法人应享有之。所以,
对于法人享有特定的具体人格权并无太大争议。但紧接着 问题便是法人这种人格的范围究竟有多大?法人是否享有
一般人格权?本文试对此问题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具体人格权;一般人格权;法人一般人格权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81(2010)01—0191—02
法人的人格权是法人作为民事权利主体所具有的人
格利益,这种人格利益构成了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基础。
目前,我国学者大都承认凡以自然人生理存在为基础的人
格权,如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自由权、贞操权等,法人 无法享有;但不以自然人之身体存在为前提的人格权,如
名称权、名誉权、信用权等,法人应享有之。所以,对于法人
享有特定的具体人格权并无太大争议。但紧接着问题便是
法人这种人格的范围究竟有多大?法人是否享有一般人格
权?
一、一般人格权的含义
一般人格权是相对于具体人格权而言的。具体人格
权,是法律已将所要保护的人格特定化,权利的内容已定
型化的人格权。我国《民法通则》第5章第4节所规定的生
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均属于具体人格
权。而一般人格权,是法律未将所要保护的人格特定化,权
利的内容并未定型化的人格权。它是一种具有发展性、开
放性、兜底性的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
进步。其范围将不断扩大,内容将愈加丰富。一般人格权是
一种”框架权利”,其突出特点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所 以,即使法律明确规定了“一般人格权”,也仅仅是搭起了
一个“框架”,其具体内容有待现实去填补,法官可根据具
体个案进行自由裁量。一般人格权具有”一般条款”的性 质,具有补充具体人格权立法漏洞之功能。
二、一般人格权的产生
一般人格权概念通说被认为最早见于1907年的《瑞
士民法典》,该法典的起草人胡贝尔等人特别注重对人格
权的保护,因此在法典的草案中曾写到:“及人格受到不法
侵害者,得请求除去妨害并赔偿损害,又得依情形,请求一
定金额之金钱给付,以作补偿。”它标志着民法史上人格权
制度的全面建立。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仅仅规定了一
些具体人格权,并没有规定具有一般条款性质的一般人格
权,但在司法实务中,这些单一的具体人格权规定并不能 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变性。于是德国法院依据宪法关于人格
权的规定,通过民法判例创设了一般人格权。民法学界众
所周知的“读者来信”案、“骑士案”、“人参案”等,完成了在
实务中法院对一般人格权的创制。至此,标志着一般人格 权在现代民法中得到正式的确认,虽然一般人格权在应用
中确实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但一般人格权在现代民法中依
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三、当前对一般人格权的争议 关于法人一般人格权问题目前存有较大争议。国外对
此有两种立法例,第一种是承认法人的一般人格权,这尤
以《瑞士民法典》为代表。《瑞士民法典》在其第1章53条
对法人一般人格权做出了概括性的界定:“法人享有除以
自然人的本质为条件的,如性别、年龄或亲属关系以外的
一切权利及义务”,这被认为是近现代大陆法系民法典确
立法人人格权的标志。其二为只承认名称、名誉权等具体
人格权,如日本、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其中又以《德国民
法典》最为特殊,由于其对自然人伦理性色彩的过分强调,
只言及对法人名称权的保护,但随着判例的发展,对法人 具体人格权的保护范围越来越广,“按照联邦最高法院的
一项可资赞同的判例,如果法人为维护其作为团体或营利
企业所享有的社会名声,而需要借助于人格权之保护手段
时,那么法人就应享有人格权”。尽管德国判例应时势对待
法人人格权的态度已有所转变,但仍然拒绝法人得享有一 般人格权,用德国学者拉伦茨的话说,“它自身没有尊严,
同时由于它不是伦理意义上的主体,从而也没有应受保护
的私生活,没有‘一般人格权”’。
我国民法学者对此也存在着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
以王利明、杨立新等教授为代表,认为法人应具有一般人
格权。王利明教授认为“法人的一般人格权包括法人的意
志自由和人格尊严。1、意志自由,法人没有自然人的承体,
因而不可能有人身自由权。但是法人作为法律抑制的人 格,具有意志自由权,当然,法人的意志自由是有限度的,
即必须在其据以产生的法律或者章程允许的范围以内。2、
人格尊严,法人的人格尊严与自然人有所不同,但是它同
样是指对法人人格的尊重,是对法人的共同价值确认的一
种观念。建立完整的法人一般人格权保护制度,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是十分迫切的”。王利明教
授认为法人应当有一般人格权,其包括法人的意志自由和
人格尊严。杨立新教授认为:“但是在一般人格的内容上,
法人一般人格权的基本内容仍然是人格独立、人格自由和
人格尊严三大利益,只是在具体内容上略有不同。法人的
人格独立,也体现为其人格平等性,法人的人格自由体现
在其意志自由上,法人的人格尊严与自然人有所不同,但
是,它同样是指对法人人格的尊重,是对法人的共同价值
确认的一种观念。”杨立新教授认为法人应有一般人格权,
而且其一般人格权包涵人格独立、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
这在一般人格权的内容与王利明老师的观点略有不同,但
都是倾向于法人应具有一般人格权。而第二种态度是以尹
田教授为代表,认为法人不应具有一般人格权。尹田教授 收稿日期:2009一l0—15
作者简介:张振焱(1981一),山西大学法学院2007级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认为“至于一般人格权,其产生之意义完全在于弥补传统
民法保护自然人自由与人格尊严规定不足,与法人人格之
保护毫无关系。由此,前述关于法人一般人格权之论述至 少在民法意义上当然没有价值。综上所述,民法就一般人
格权所做规定,仅适用于自然人而不适用于法人”。尹田教
授认为法人不具有一般人格权,其理由主要是“法人的人
格为团体存在于经济生活领域而且主要是私的生活领域
的主体资格。其基本作用在于使团体能够具有与其成员之
个人人格相脱离的独立地位,故法人的人格利益必然能表
现为一种财产价值,对于法人名称名誉的侵害,法人遭受
的只能是商业上利益的损害”。另有学者认为,“即使一个
自然人没有任何财产,也仍然是法律上的人。其根本原因
在于:自然人是伦理意义上的人,具有了伦理人的尊严,法
人自身没有伦理人的尊严,因而不能成为伦理意义上的主
体,从而也没有应受保护的私生活,进而不可能被赋予所
谓‘私生活的权利’或‘隐私权’,更不可能发展成一般人格
权”。我们从而可以看出,否认法人一般人格权的主要理由
是:法人人格利益只表现为财产性质,没有伦理意义上的
人的尊严。而一般人格权产生时是为了保护伦理的抽象的
人格自由、人格尊严,主要是一种精神性利益。从一般人格
权的产生来看,与法人人格之保护毫无关系,因此法人不
具有一般人格权。
四、法人一般人格权的肯定
笔者认为,法人应该享有一般人格权。因为法人有无
一般人格权与法人是否享有具体人格权这两个命题的实
质是一样的,既然法人享有具体人格权,那么法人享有一
般人格权应该是不言而喻的,法人享有一般人格权的主要
理由如下:
第一,法人作为除自然人以外的最重要的民事主体在
民事活动中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
的民事义务。与自然人一样,法人要独立存在与活动.也必
须以具有独立人格为基础。法人人格权是法人为维护其人
格在经济活动中所体现的包含金钱价值在内的特定的人 格权。它反映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法人人格的商业化、利
益多元化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法人基于其人格所生
利益极其广泛,各种法人人格利益遭受侵害而寻求法律救 济者增多,传统立法所规定的法人具体人格权不足以涵盖
应受保护的各种人格利益。法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与自
然人一样也应具有一般人格权。赋予法人一般人格权,其
产生的效益,无论从立法效益、司法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
看,都远远大于其付出的成本。
第二,用自然人的身体、尊严等伦理价值作为反对法
人一般人格权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近代民法中出现的人
格权是为保护自然人伦理价值而来,但现在所谓的“伦理”
价值已非原来康德、黑格尔哲学意义上的强调人的理性伦 理,“人格权”体系也是发展的。只站在一般人格权的产生
意义上就断言一般人格权与法人人格保护无关,就同因为
人格权的概念、逻辑和产生上与自然人紧密相连而否定法 人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享有人格权的道理一样,都是
力图坚守和维系法律制度概念和逻辑体系的完美无缺性
而忽视社会现实之举。
第三,从功能上来说,一般人格权是为具体人格权的
补充,同样,法人具体人格权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
展而有扩展的必要,法人“一般人格权”自然也是其具体人
格权的补充。法人人格权的外延自然也是开放的。法人作
为一种民事主体,其存在和发展不仅需要必要的物质基
础,还需要社会各界在精神上的维护和支持,法人为实现
其目的事业的需要得拥有自己的名称且排斥他人干扰、得
保有其名誉,有在从事相关社会交往的自由,有在目的事 业范围内进行营业的自南。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法人人格权
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最后要走向何方谁也无从定
论。就像德国民法典的制定者一样,也没有预料到自然人
人格权中会出现这么多新内容。一般人格权之所以产生,
无论是瑞士民法典规定的一般人格权,还是德国法院创造
中发展起来的一般人格权,其功能都是为了弥补具体人格
权的缺陷。冈此,为了全面保护法人这一民事主体,我们也
应该承认法人具有一般人格权。
五、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法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法人作为除自然人以外的最重要的民事主体,其人格观念
的演化与法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经
济的发展,法人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般人格权是权利主体依法所享有的人格利益的抽象概
括,它作为实证的人格权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
观存在的具体人格权的各种属性和联系的抽象,是人格权
由自在的法发展到自为的法、由感性的具体形式达到理性
的普遍形式的标志。法人的人格利益当然需要更全面的保
护。而现在规定的法人的具体人格权已不足以涵盖应受保 护的各种法人的人格利益。因此,法人一般人格权应该得
到我国民法的确认,这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
参考文献:
【1】史尚宽.民法  ̄-¥e[MI.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J王利民.民商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l4】卡尔・拉伦茨,王晓晔等.德国民法通论【M】.法律出版
社.2001
l5j杨立新.人身权法论IMJ.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