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刘庆昌《遗传学(第三版)》第8-16章部分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75 M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6.什么是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它们对数量性状遗传改良有何作用?

答:基因的加性效应(A):是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的累加效应,是上下代遗传可以固定的分量,又称为"育种值"。

显性效应(D):是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是可以遗传但不能固定的遗传因素,是产生杂种优势的主要部分。

上位性效应(I):是指不同基因位点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

上述遗传效应在数量性状遗传改良中的作用:由于加性效应部分可以在上下代得以传递,选择过程中可以累加,且具有较快的纯合速度,具有较高加性效应的数量性状在低世代选择时较易取得育种效果。显性相关则与杂种优势的表现有着密切关系,杂交一代中表现尤为强烈,在杂交稻等作物的组合选配中可以加以利用。但这种显性效应会随着世代的递增和基因的纯合而消失, 且会影响选择育种中早代选择的效果, 故对于显性效应为主的数量性状应以高代选择为主。上位性效应是由非等位基因间互作产生的,也是控制数量性状表现的重要遗传分量。其中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部分也可在上下代遗传,并经选择而被固定;而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和显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则与杂种优势的表现有关,在低世代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量性状的选择效果。

第11章

基因工程:利用人工的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获得重组DNA 分子,然后导入宿主细胞或个体,使受体的遗传特性得到修饰或改变的过程。

主要步骤:1. 目的基因的分离或合成;

2. 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 转基因生物的检测与鉴定

5.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反转录酶

限制酶:作用于特定(异)核苷酸序列的磷酸二脂酶。

DNA连接酶:能催化DNA中相邻的3’–OH和5’–磷酸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并把两段DNA连接起来。

DNA聚合酶:具有DNA聚合酶活性和5’-3’外切酶活性,PCR反应的延伸阶段DNA聚合酶通过在引物的3’-OH端增加碱基的办法使引物延伸。

反转录酶:一类以RNA为模板来指导DNA合成的DNA聚合酶。

结构基因组学:通过基因作图、核苷酸序列分析确定基因组成、进行基因定位的科学。

功能基因组学:利用结构基因组所提供的信息和产物,研究基因组功能表达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的识别、鉴定和克隆,基因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组学: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鉴定蛋白质表达、存在方式、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方式。

1.选择亲本

2.构建作图群体

3.遗传标记的染色体定位

4.标记间的连锁分析

(1)指导基因组测序

(2)基因定位:用于重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例如:抗病虫基因、早熟基因、矮秆基因等

(3)标记辅助选择:饱和基因组图谱可以用来确定与任何一个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或者直接将目的基因开发为分子标记,从而根据图谱间接选择目的基因。(4)比较基因组研究:可利用图谱从基因组学水平上研究基因组的进化和染色体演变。

顺式作用元件:1. 启动子:同原核生物一样,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包括所有顺式调控元件及RNA聚合酶识别位点,可以起始转录形成RNA。

2. 增强子: 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中的另一种顺式调控元件,通常位于启动子上游700-1000bp 处,离转录起始点较远。主要功能:与转录激活子结合,改变染色质的构型; 使DNA弯曲形成环状结构,使增强子与启动子直接接触,以便通用转录因子、转录激活子、RNA聚合酶形成转录复合体,提高转录效率。

反式作用因子:根据靶位点的特点反式作用因子分为3类:通用反式作用因子,特殊组织与细胞中的反式作用因子和反应性元件相结合的反式作用因子。

反式作用因子通过蛋白质和DNA相互作用,蛋白质和配基结合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的修饰等途经发挥调控作用。

表观遗传学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基因选择性转录表达的调控,如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组蛋白共价修饰、染色质重塑。基因转录后的调控,包括基因组中非编码的RNA、miRNA、反义RNA、内含子及核糖开关等。常见的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印记:指亲本基因在子代的表达情况决定于其来自于母本还是父本的现象的表观遗传模式。

非编码RNA:指不能翻译为蛋白质的功能性RNA分子。常见的具有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 主要包括:短链RNA(siRNA)、miRNA)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iRNA。

第十六章

显性基因A:50%;隐形基因a: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