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第17章 课后习题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11.46 KB
- 文档页数:3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第二章分子结构 (4)第三章晶体结构 (6)第4章酸碱平衡 (9)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5)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16)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3)第八章水溶液 (29)第9章配合物 (32)第十章沉淀平衡 (34)第11章电化学基础 (39)第12章配位平衡 (43)第13章卤素 (44)第14章氧族元素 (46)第15章氮磷砷 (48)第16章碳硅硼 (51)第17章S区金属(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55)第18章过渡元素(一) (58)第18章过渡元素(二) (63)第19章镧系与锕系金属 (66)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区分下列概念(1) 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2) 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3) 定态、基态和激发态(4) 顺磁性和逆磁性(5) 波长、波数和频率(6) 经典力学轨道和波动力学轨道(7) 电子的粒性与波性(8) 核电荷和有效核电荷答:(1) 质量数:指同位数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是接近同位素量的整数。
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被定义为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 原子质量的1/12 之比,代替“原子量”概念(后者已被废弃);量纲为1(注意相对概念)。
(2) 连续光谱: 波长连续分布的光谱。
炽热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体往往发射连续光谱。
电子和离子复合时,以及高速带电离子在加速场中运动时亦能发射这种光谱。
线状光谱:彼此分立、波长恒定的谱线。
原子受激发(高温、电孤等)时,电子由低能级轨道跃迁到高能级轨道,回到低能级时产生发射光谱(不同原子具有各自特征波长的谱线)。
(3) 定态是由固定轨道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
电子只能沿若干条固定轨道运动,意味着原子只能处于与那些轨道对应的能态,所有这些允许能态统称为定态。
主量子数为1 的定态叫基态,其余的定态都是激发态。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7章s区金属(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第17章s 区金属(碱金属与碱土金属)17-1: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1)金属钠与H 2O ﹑Na 2O 2﹑NH 3﹑C 2H 5OH ﹑TiCl 4﹑KCl ﹑MgO ﹑NaNO 2 的反应;(2) Na 2O 2与H 2O ﹑NaCrO 2﹑CO 2﹑Cr 2O 3﹑H 2SO 4(稀)的反应;解:(1) 2Na + 2H 2O = 2NaOH + H 2↑2Na + Na 2O 2 = 2Na 2O2Na + 2NH 3 = 2NaNH 2 + 3H 2↑2Na + 2C 2H 5OH = 2NaOC 2H 5 + H 2↑Na + TiCl 4 = 4NaCl + TiNa + KCl= K↑ + NaCl2Na + MgO = Mg + Na 2O6Na + 2NaNO 2 = Na 2O + N 2↑(2)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Na 2O 2 + 2NaCrO 2 = 2Na 2CrO 4 + O 2↑2Na 2O 2 + 2CO 2 = 2Na 2Cr 3+ O 2↑Na 2O 2 + Cr 2O 3 = Na 2CrO 4Na 2O 2 + H 2SO 4 = 2Na 2SO 4 + 2H 2O 217-2:以重晶石为原料,如何制备 BaCl 2﹑BaCO 3﹑BaO 和 BaO 2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解: BaSO 4 + 4C===== BaS + 4COBaS + 2HCl = BaCl 2 + H 2SBaS + CO 2 + H 2O = BaCO 3 + H 2SBaCO 3 ===== BaO + CO 2 2BaO + O 2 ===== 2BaO17-3: 简要说明工业上生产金属钠﹑烧碱和纯碱的基本原理。
解:2NaCl ====== 2Na + Cl 2↑(1)加入CaCl 2作助熔剂,以熔盐电解法制金属钠(2)电解NaCl 水溶液可得NaOH2NaCl + 2H 2O ===== Cl 2↑ + H 2↑ + 2NaOH(3)用氨碱法NaCl + NH 3 + CO 2 + H 2O = NaHCO 3↓ + NH 4Cl 2NaHCO 3===== Na 2CO 3 + H 2O↑ + CO 2↑17-4:含有Ca 2+﹑Mg 2+ 和SO 42-离子的粗盐如何精制成纯的食盐,以反应式表示。
《无机化学》第6版张天蓝主编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原子结构1、υ=∆E/h=(2.034⨯10-18 J) / (6.626⨯10-34 J⋅s)=3.070⨯1015 /s; λ=hc/∆E= (6.626⨯10-34 J⋅s ⨯2.998⨯108 m/s ) / (2.034⨯10-18 J)= 9.766⨯10-8 m2、∆υ≥ h/2πm∆x = (6.626⨯10-34 kg⋅m2/s) / (2⨯3.14⨯9.11⨯10-31 kg⨯1⨯10-10m)=1.16⨯106 m/s。
其中1 J=1(kg⋅m2)/s2, h=6.626⨯10-34 (kg⋅m2)/s3、(1) λ=h/p=h/mυ=(6.626⨯10-34 kg⋅m2/s) / (0.010 kg⨯1.0⨯103 m/s)=6.626⨯10-35 m,此波长太小,可忽略;(2)∆υ≈h/4πm∆υ =(6.626⨯10-34 kg⋅m2/s) / (4⨯3.14⨯0.010 kg⨯1.0⨯10-3 m/s)= 5.27⨯10-30 m,如此小的位置不确定完全可以忽略,即能准确测定。
4、He+只有1个电子,与H原子一样,轨道的能量只由主量子数决定,因此3s与3p轨道能量相等。
而在多电子原子中,由于存在电子的屏蔽效应,轨道的能量由n和l决定,故Ar+中的3s与3p轨道能量不相等。
5、代表n=3、l=2、m=0,即3d z2轨道。
6、(1)不合理,因为l只能小于n;(2)不合理,因为l=0时m只能等于0;(3)不合理,因为l只能取小于n的值;(4)合理7、(1)≥3;(2)4≥l≥1;(3)m=08、14Si:1s22s22p63s23p2,或[Ne] 3s23p2;23V:1s22s22p63s23p63d34s2,或[Ar]3d34s2;40Z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25s2,或[Kr]4d25s2;Mo: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55s1,或[Kr]4d55s1;79Au:4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1,或[Xe]4f145d106s1;9、3s2:第三周期、IIA族、s区,最高氧化值为II;4s24p1:第四周期、IIIA 族、p区,最高氧化值为III;3d54s2:第四周期、VIIB族、d区,最高氧化值为VII;4d105s2:第五周期、IIB族、ds区,最高氧化值为II;10、(1)33元素核外电子组态: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10s24p3,失去3个电子生成离子的核外电子组态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属第四周期,V A族;(2)47元素核外电子组态: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05s1或[Kr]4d105s1,失去1个电子生成离子的核外电子组态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或[Kr]4d10,属第五周期,I B族;(3)53元素核外电子组态: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5或[Kr]4d105s25p5,得到1个电子生成离子的核外电子组态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或[Kr]4d105s25p6,属第五周期,VII A族。
16.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1)H2S+H2O2→(2)H2S+Br2→(3)H2S+I2→(4)H2S+O2→(5)H2S+ClO-+H+→3(6)Na2S+Na2SO3+H+→(7)Na2S2O3+I2→(8)Na2(9)SO2(10)H2(11)Na(12)KO(13)(14)K2(15)H2答:(1)H(2)H2H(1(2(3(4(5(6(7(8(9)2Na2O2+2CO2=2Na2CO3+O2(10)2KO2+2H2O=2KOH+O2+H2O2(11)4Fe(OH)2+O2+2H2O=4Fe(OH)3(12)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13)H2SeO3+H2O2=H2SeO4+H2O17.在标准状况下,50cm3含有O3的氧气,若其中所含O3完全分解后,体积增加到52cm3。
如将分解前的混合气体通入KI溶液中,能析出多少克碘?分解前的混合气体中O3的体积分数是多少?解:5.68mg,8.1%溶液退色,求碘溶液的浓度?18.每升含12.41克Na2S2O3·5H2O的溶液35.00cm3,恰好使50.00cm3的I-3解:I 3-+2S 2O 32-=S 4O 62-+3I -1.75×10-2mol/L19.下述反应在298K 时的△H θm 为284.5kJ ·mol -13O 22O 3已知此反应平衡常数为10-54,试计算该反应的△G θm 和△S θm 。
解:307.97kJ/mol,-78.76k -1.J.mol -120.利用电极电势解释在H 2O 2中加入少量Mn 2+,可以促进H 2O 2分解反应的原因。
答:θϕMnOH 2O 2H 2O 2H 2O 2H 2O 2第十四章1. 用答:2(1(2答:(1)N P 原子半径很大,而使P 原子间的p 轨道重叠很小,不能形成多重键。
P-P 单键键能很小,很容易断开。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张祖德 17 第十七章答案?1. (1) 2Cu + 4NaCN + 2HO2NaCu(CN) + H? + 2NaOH 222(2) 3AgS + 8HNO(浓)6AgNO + 2NO? + 3S? + 4HO 2332,,23(3) 2Ag(SO) +4HSAgS + 4S? + 4SO? + 3S + 4HO 2322222,,,32或2Ag(SO) + HSAgS + 2HSO +2SO 232222323(4) 2AuCl + 3HO + 6KOH2Au + 3O + 6KCl + 6HO 32222(5) 3CuS + 8HNO(稀)3Cu(NO) + 2NO? + 3S? + 4HO 3322+2+2+2. 固态时Cu(I)比Cu(II)稳定,是因为CuCu的I小于CuCu的I+ I,电离能~而Cu(aq),,,,,,11 2+2++比Cu(aq)稳定是由于Cu(aq)的大于Cu(aq)的。
,H,Hhmhm3. 不能得到CuCO,而是得到Cu(OH)CO沉淀。
3223?与相差不大,2CuSO + 2NaCO + HOCu(OH)?CuCO? + CO? + 2NaSOKK423223224sp,Cu(OH)sp,CuCO23+4. ?+1.691 V,+1.29 V,,?Au可以发生歧化,即3AuCl2Au ,,,,,,,++++3+3+AuAuAuAuAuAuAuAu,3++ AuCl,又,?Au + 3IAuI + I ,,,32+,3+II2AuAu5. 2Al + 3AgS + 6HO6Ag + 2Al(OH) + 3HS? 2232,2.30 V,,0.71 V,?Al可以作还原剂把AgS还原到Ag。
,,,,2Al(OH)AlAgSAg32,+2+6. 由于CuI?、CuCN?的形成,[Cu]减少,使得升高,即Cu离子的氧化性增强,可以氧化I、,+2+CuCu,,,2+2+ CN:2Cu + 4I2CuI? + I 2Cu+ 4CN2CuCN? + (CN)? 2220,,,,0.15V0.52V+由于CuCuCu,,,,,,,,,即,,,,?Cu能发生歧化反应,因此CuSO24++2+CuCuCuCu一遇水就会变成CuSO和Cu。
11-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KClO3→KClO4+KCl(2)Ca5(PO4)F+C+SiO2→CaSiO3+CaF2+P4+CO(3)NaNO2+NH4Cl→N2+NaCl+H2O(4)K2Cr2O7+FeSO4+H2SO4→Cr2(SO4)3+Fe2(SO4)3+K2SO4+H2O(5)CsCl+Ca→CaCl2+Cs↑11-2 将下列水溶液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先改写为离子方程式,然后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式(答案见附表电极电势表):(1)2H2O2=2H2O+O2(2)Cl2+2H2O=HCl+HClO(3)3Cl2+6KOH=KClO3+5KC+3H2O(4)2KMnO4+10FeSO4+8H2SO4=K2SO4+5Fe2(SO4)3+5MnSO4+8H2O(5)K2Cr2O7+3H2O2+4H2SO4= K2SO4+Cr2(SO4)3+3O2+7H2O11-3 用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1)K2Cr2O7+H2S+H2SO4→K2SO4+Cr2(SO4)3+S+H2O (2)MnO42-+H2O2→O2+Mn2-(酸性溶液)(3)Zn+NO3-+OH-→NH3+Zn(OH)4-(4)Cr(OH) 42-+H2O2→CrO 42-(5)Hg+NO3-+H+→Hg22++NO11-4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标准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子传递的方向,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写出电池符号。
(1)Zn+2Ag+= Zn2++2Ag g(2)2Fe3++Fe+=3 Fe2+(3)Zn+2H+= Zn2++H2(4)H2+Cl2=2HCl(5)3I2+6KOH=KIO3+5KI+3H2O11-5 写出下列各对半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符号,并计算标准电动势。
(1)Fe3++е-= Fe2+;I2+2е-=2I-(2)Cu2++I-+е-= CuI2; I2+2е-=2I-(3)Zn2++2е-= Zn;2H++2е-=H2(4)Cu2++2е-= Cu;2H++2е-=H2(5)O2+2H2O+4е-=4OH-;2H2O+2е-= H2+2OH-11-6 以标准电极电势举例来说明以下说法并非一般规律:元素的氧化态越高,氧化性就越强。
《无机化学》下册(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曹锡章、宋天佑、王杏乔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屮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第十二章卤族元素1. 单质的活泼性次序为:F 2»Cl 2>Br 2>I 2从F 2到Cl 2活泼性突变,其原因归结为F 原了和厂离了的半径特别小。
F Cl Br I 厂 cr Br _ 厂r/pm 64 99114 133 136 181 195 216 (1)由于F 的原了半径非常小,F —F 原了间的斥力和非键电了对的斥力较大,使 F2的解离能(155KJ/mol)远小于CH 的解离能(240KJ/mol)。
(2)山于F 离了半径特别小,因此在形成化合物时,氟化物的离了键更强,键能或 晶格能更大。
(3) 由于F 离子半径特别小,F"的水合放热比其他卤素离子多。
2. 氧化性顺序为:F2>C12>Bf2>l2 ;还原性顺序为:I->BF>C 「>F. 尽管在同族中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氛卤索单质绘很强的氧化剂,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的氧化能力依次减弱。
尽管在同 族屮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氟。
一种氧化剂在常温下,在水溶液屮 氧化能力的强弱,可用具标准电极电势值來表示,0&值的大小和下列过程有关(见课本 P524)3. (1)2C12+Ti =TiCl 4 加热, 干燥 (2)3C12+2A1 =2A1C13 加热, 干燥 (3)C12+H 2=2HC1 点燃 (4)3Cb+2P (过量)=2PCb 干燥 5Cb(过量)+2P=2PC15干燥 (5) C12+H 2O=HC1O +HC1(6) C12+2K2C03+H2OKC1+KC10+2KHC034. (1) CC14为非极性溶剂,【2溶在CC14中后仍为分子状态,显示出12单质在蒸气时的紫颜 色。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2)第三章不饱和烃 (6)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3)第六章卤代烃 (28)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3)第八章醇酚醚 (43)第九章醛、酮、醌 (52)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64)第十一章取代酸 (72)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 (79)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87)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90)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101)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106)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115)Fulin 湛师第一章 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1.2 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K +,Br -,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 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C 2H 4b.CH 3Clc.NH 3d.H 2Se.HNO 3f.HCHOg.H 3PO 4h.C 2H 6i.C 2H 2j.H 2SO 4 答案:a.C C H HCC HH HH或 b.H C H c.H N Hd.H S H e.H O NOf.O C H Hg.O P O 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S H H或1.5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第十六章 思考题(部分,仅供参考)P603-思考题7.铬(Ⅵ)的化合物(1)氧化物和含氧酸浓H 2SO 4作用于饱和的K 2Cr 2O 7溶液,可析出铬(Ⅵ)的氧化物——三氧化铬CrO 3:K 2Cr 2O 7+H 2SO 4(浓) 2CrO 3↓+K 2SO 4+H 2OCrO 3(铬酐)是暗红色针状晶体,氧化性极强。
(2)铬酸和重铬酸的酸性H 2Cr 2O 4和H 2Cr 2O 7都是强酸,但后者酸性更强些。
铬酸盐和重铬酸盐CrO 42-和Cr 2O 72-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2CrO 42- + 2H + 2HCrO 4- Cr 2O 72- + H 2O (黄色) (橙红色)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主要以黄色的CrO 42-存在;在pH <2的溶液中,主要以Cr 2O 72- (橙红色)形式存在。
(3)重铬酸及其盐的氧化性在碱性介质中,铬(Ⅵ)的氧化能力很差。
在酸性介质中是较强的氧化剂,即使在冷的溶液中,Cr 2O 72-也能把S 2-、SO 32-和I -等物质氧化,例如:Cr 2O 72- + 3H 2S + 8H + 2Cr 3+ + 3S ↓+ 7H 2OCr 2O 72- + 6Cl - + 14H + Δ 2Cr 3+ + 3Cl 2↑+ 7H 2O固体重铬酸铵(NH 4)2Cr 2O 7在加热的情况下,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H 4)2Cr 2O 7 Δ Cr 2O 3 + N 2 + 4H 2O实验室常利用这一反应来制取Cr 2O 3。
(4)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的溶解性一些铬酸盐的溶解度要比重铬酸盐为小。
当向铬酸盐溶液中加入Ba 2+、Pb 2+、Ag +时,可形成难溶于水的BaCrO 4(柠檬黄色)、PbCrO 4(黄色)、Ag 2CrO 4(砖红色)沉淀。
4Ag + + Cr 2O 72- + H 2O 2Ag 2CrO 4↓+ 2H +氧化数为+3和+6的铬在酸碱介质中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总结如下:H-Cr(OH)442-CrCr 2O 72-H-OH -+,氧化剂铬(Ⅲ)和铬(Ⅵ)的鉴定在Cr 2O 72-的溶液中加入H 2O 2,可生成蓝色的过氧化铬CrO 5或写成CrO(O 2)2。
第十七章d 区元素(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3解:(1)查表得E θ(Cu 2+/Cu)=0.3394V ,K θf [Cu(NH 3)42+)=2.30×1012以Cu(NH 3)42+/Cu 电对做正极, Cu 2+/Cu 做负极组成原电池,总反应Cu(NH 3)42+ == Cu 2+ + 4NH 3∴ E θ(Cu(NH 3)42+/Cu)=-0.0265V(2)铜溶解后,溶液中的Cu(NH 3)42+的浓度为0.010(mol/L), 则氨水的浓度为 1.0-4×0.010=0.96(mol/L).对于半反应: Cu(NH 3)42+ + 2e == Cu + 4NH 3 由奈斯特方程得在0.96mol/L 氨水中: 对于半反应: O 2 + 2H 2O + 4e === 4OH -∵ E(O 2/OH -)> E(Cu(NH 3)42+/Cu)∴ Cu 可以溶于氨水中, 且O 2可以氧化Cu.5解:(1) 反应: Cu(OH)2 + 2OH - == Cu(OH)42-设NaOH 的初始浓度为x(mol/L) x=7.96(mol/L)7解:反应: 2[Cu(CN)4]3- + H 2S == Cu 2S + 2HCN + 6CN -因平衡常数非常小,说明反应向右进行趋势很弱,即不能生成Cu 2S 沉淀.8解:A :CuO ;B :CuSO 4;C :Cu 2(OH)2SO 4;D :[Cu(NH 3)4]2+;E :CuS 。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CuSO 4+2NH 3·H 2O==Cu 2(OH)2SO 4+(NH 4)2SO 4 Cu 2(OH)2SO 4+6NH 3+2NH 4+==2[Cu(NH 3)4]2++SO 42-+2H 2O[Cu(NH 3)4]2++H 2S==CuS+2NH 3+2NH 4+ 3CuS+8HNO 3==3Cu(NO 3)2+3S+2NO+4H 2O 10解:加入Cr 2O 72-有Ag 2CrO 4的砖红色沉淀析出.加Cl -后砖红色沉淀转为白色的AgCl 沉淀.再加过量的S 2O 32-,沉淀溶解为无色溶液,因形成配离子Ag(S 2O 3)23-. 相关反应:4Ag ++ Cr 2O 72-+H 2O== Ag 2CrO 4+2H + Ag 2CrO 4 + 2Cl - == 2AgCl + CrO 42-AgCl + 2S 2O 32- == Ag(S 2O 3)23- + Cl -11解:已知电对: Au + + e == Au (1)[AuCl 2]- + e == Au + 2Cl - (2) 36.121030.21lg ])([1lg 0592.0]3394.0))(([20592.0lg 12243243-=⨯==-⨯==++NH Cu K NH Cu E zE K f MF θθθθ)(53.0)102.4(100/21.0325.101lg 40592.04009.0)(/lg 40592.0)/()/(434222V OH c P P OH O E OH O E O =⨯⨯+=+=----θθ)(0836.0)96.0(010.0lg 20592.00265.0)(])([lg 20592.0)/)(()/)((443243243243V NH c NH Cu c Cu NH Cu E Cu NH Cu E -=+-=+=+++θ)/(0042.096.0108.1)()(53L mol NH c K OH c b =⨯⨯=⋅=--θ])([)()()()(])([)(])([24242224224-+--+---⋅=⋅⋅⋅==OH Cu K K Cu c OH c OH c Cu c OH Cu c OH c OH Cu c K f sp θθθ162078.2241054.7102.210])([⨯=⨯==---θθθsp f K K OH Cu K 78.2210)20.0(1.0-=-=x K θ2048282301982223421222223422262223462108.1105.2)108.5()1003.2(101.7109.8)()]([)])(([)()()()(])([)()()()()()(])([)()(-------++--++---⨯=⨯⨯⨯⨯⨯⨯⨯=⋅⋅⋅=⋅⋅⋅⋅⋅⋅⋅⋅=⋅⋅=S Cu K HCN K CN Cu K K K Sc H c Cu c S H c CN Cu c S c H c Cu c CN c HCN c S H c CN Cu c CN c HCN c K sp a f a a θθθθθθ以电对(1)为正极,(2)为负极组成原电池,总反应为: Au + + 2Cl - == [AuCl 2]-182.10592.0)61.168.1(1)(lg lg 2=-⨯==-AuCl K K f θθ K θf (AuCl 2-)=15.22 元素电势图: Au 3+ Au + 1.68 Au└────1.50───┘E θ(Au 3+/Au +)=1.41(V) 同理以Au 3+/Au +为正极,AuCl 4-/AuCl 2-为负极组成原电池,其总反应为:Au 3+ + AuCl 2- + 2Cl- == Au + + AuCl 4-)()()()()()()()()()()()()(24423242234----+--+--+-+=⋅⋅⋅⋅=⋅⋅⋅=A u C lK A u C l K Cl c AuCl c Au c Cl c AuCl c Au c Cl c AuCl c Au c AuCl c Au c K f f θθθ 22.160592.0)93.041.1(2lg =-⨯=θKK θ=1.645×1016 K θf (AuCl 4-)= K θ×K θf (AuCl 2-)=1.645×1016×15.22=2.50×101713解:A :Ag +;B :Ag 2O ;C :AgCl ;D :Ag(NH 3)2+;E :AgBr ;F :Ag(S 2O 3)23-;G :AgI ;H :Ag(CN)2-;I :Ag 2S 。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第十七章1.试根据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得电子层构型说明它们化学活泼性得递变规律。
答:电子层数从上到下逐渐增多,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因此,化学活泼性从上到下越来越强。
2.试比较锂和钾;锂和镁得化学性质又哪些相似点和区别。
答:氢氧化钾可溶,而氢氧化锂微溶。
锂和镁具有对角线规律的相似性。
3.金属钠是强还原剂,试写出它与下列物质得化学反应方程式:H 2O, NH 3, C 2H 5OH, Na 2O 2, NaOH, NaNO 2, MgO, TiCl 4答:2Na+2H 2O=2NaOH+H 22Na+2C 2H 5OH=2C 2H 5ONa+H 2Na+MgO=Na 2O+Mg4Na+TiCl 4=Ti+4NaCl2Na+2NH 3=2NaNH 2+H 22Na+Na 2O 2=2Na 2O4.写出过氧化钠和下列物质的反应式:NaCrO 2, CO 2, H 2O, H 2SO 4(稀)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3Na 2O 2+2NaCrO 2+2H 2O=2Na 2CrO 4+4NaOH5.写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答:(1)同两性金属反应;(2)同非金属硼、硅反应;(3)同卤素等非金属时,非金属发生歧化;(4)能与酸反应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5)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钠的用途是常用于矿物原料和硅酸盐试样的分解。
氢氧化钙的用途是在工业上往往是使用它的悬浮液,即石灰乳。
6.写出以食盐为原料制备金属钠、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的过程,并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O H CO Na CO NaOH O Na O Na Cl H NaOH O H NaCl Cl Na NaCl 232222222222222222+→+−−→−+↑+↑+−−→−+↑+−−→−点燃电解电解7.碱土金属的熔点比碱金属的高,硬度比碱金属的大,试说明其原因。
第十八章 氢 稀有气体总体目标:1.掌握氢及氢化物的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稀有气体单质的性质及用途3.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各节目标:第一节 氢1.掌握氢的三种成键方式2.掌握氢的性质、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及用途3.了解离子型氢化物、分子型氢化物和金属性氢化物的主要性质 第二节 稀有气体1.了解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习题 一 选择题1.稀有气体不易液化是因为( )A.它们的原子半径大B.它们不是偶极分子C.它们仅仅存在较小的色散力而使之凝聚D.它们价电子层已充满 2.用VSEPR 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A .PF 3 B.NH 3 C.-34PO D.-3NO3.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周围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A.SCl2B.SO3 C .XeF4 D. PF54.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6的是()A.SO2B. SF6C. 3AsO D. BF345. XeF2的空间构型是()A.三角双锥B.角形C. T形D.直线型6.下列稀有气体的沸点最高的是()(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A.氪B.氡C.氦D.氙7.能与氢形成离子型氢化物的是()(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A.活泼的非金属B.大多数元素C.不活泼金属D.碱金属与碱土金属8.稀有气体原名惰性气体,这是因为()A.它们完全不与其它单质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B.它们的原子结构很稳定,电离势很大,电子亲合势很小,不易发生化学反应C.它们的价电子已全部成对D.它们的原子半径大9.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Be 与MgB.Mg与Al C Li与Be D.Be与Al10.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LiB.BeC. NaD.Mg11.下列化合物中,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NaFB.KFC.CaF2D.BaF21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LiHB.NaHC.KHD.RbH13.下列化合物中,键能最大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HBrB.NH3C.H2D.KH14.合成出来的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XeF2B.XeF4C.XeF6D.Xe[PtF6]15.下列化合物中,具有顺磁性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Na2O2B.SrOC.KO2D.BaO2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习题详解》)A.氢原子可获得一个电子形成含H-的离子型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