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应用技术

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应用技术

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应用技术
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应用技术

化工环保及治理技术课程论文

题目:__________ 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污水生物处理实际是水体自净的强化,在去除了污水中的污

染物后,必须将微生物从水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主要是通过微生物本身的絮凝和原生动物、轮虫等的吞食作用完成的。本文主要介绍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几种主要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关键词:微生物;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The Applicati on of Microorga nism in Wastewater Treatme nt

Abstract : Biological treatme nt of sewage is actually

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after removing the pollutants in the sewage, microorganisms must be separated from the water,This separation is mainly completed by the flocc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themselves and swallowing

fun cti on of protozoa, rotifers ,etc.This paper mai nly in 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several major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 nt tech no logy.

Key words : M icroorganisms Sewage Treatment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Separati on Membra ne 1.刖言

随着人类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环

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水体的污染尤为突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日益加剧的水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阻碍。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这些污水进行处理,使之成为人类可放心利用的水资源,同时从根本上遏制水污染,减少水污染,净化我们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2.水污染物的类型及来源

污水因其来源不同,大体上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废水,工业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通常只能采甩化学方法来处理。而生活污水可生化性相对较高,所以采用生化法处理效果比较好。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其中掺杂的工业污水只占相当小的一部分,所以生化法一直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首选工艺。

(1)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是一大污染源。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如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和钠、钾、钙、铁等碳酸盐,有机物有纤维素、淀粉、脂肪、蛋白质和尿素等。排放入环境中促使浮游植物生长和大量繁殖,形成赤潮和水华。

(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钢铁工业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化工废水等。

(3)农业废水农业废水主要是农业上使用的化肥、农药进入水体造成的污染水,它面广而量大且易分散,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原理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实际就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 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微生物能从污水中摄取糖,蛋白质,脂肪,淀粉及其它有机化合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这些有机物在微生物体内得到分解利用,有些合成微生物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物质,有些则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微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 因此, 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3.1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水中有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借好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其中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来进行的。在处理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有机物都能被相应的微生物氧化分解。用好氧法处理污水,基本上没有臭气,处理所需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条件适宜,一般可去除B0D5 80?90 %以上。

3.2厌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借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其中主要是厌氧菌)的作用来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也称厌氧消化或厌氧发酵。厌氧生物处理

主要应用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污水的处理。由于是密闭发酵,所以在处理过程中不影响周围环境;同时隔绝空气又加以高温发酵,可以钉死寄生虫卵和致病菌;并且可以产生生物能源甲烷。因此厌氧消化法近年来渐渐受到重视,但由于所需时间长,对设备要求严格,因而影响其迅速推广。

3.3生化需氧量

在污水处理中,通常是以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表示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如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E生化需氧量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通常在20o C、5d 下,)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称为BOD5 BOD5勺占生化需氧总量的2/3,故采用BOD5来表示污水中可降解有机物的浓度是比较合适的。但污水中有机物并不是都能较快降解的,在工业废水中,可以结合COD等指标表示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只有BOD高的废水才适宜采用生物处理,COC很高但BOD不高的废水不宜采用生物处理。对于有毒的废水,只要毒物能降解,就可用生物法处理,关键是控制毒物浓度和驯化微生物。

4.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4.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水污染的方法。活性污泥法是指利用活性污泥在废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是指由细菌、微型动物为主的微生物与胶体物质、悬浮物质等混杂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很强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沉降性能的绒絮状颗粒。活性污泥中生存着各种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其中主要的微生物是细菌(以好氧性异养菌为主)和原生动物,此外尚有酵母菌、丝状霉菌、单胞藻类、轮虫线虫等。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作用:

一提高出水水质方面的作用

1.通过某些原生动物的分泌物, 在沉降过程中促进游离细菌的絮凝作用, 提高细菌的沉降效率和去除率。

2.原生动物捕食细菌, 提高细菌活动能力, 提高对可溶性有机物的摄取能力。

3.原生动物和细菌一起, 共同摄食病原微生物。

二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作用

1.当活性污泥性能良好时, 活性污泥表现为絮凝体较大, 沉降性好, 镜检

观察出现的生物有钟虫属、盖虫属、有肋木盾纤虫属、独缩虫属、聚缩虫属、

各类吸管虫属、轮虫类、累枝虫属、寡毛类等固着型种属或匍匐型种属。

2.活性污泥恶化时, 絮凝体较小, 出现的生物有豆形虫属、滴虫属和聚屋

滴虫属等快速游泳型的生物。当污泥严重恶化时, 微型动物大面积死亡或几乎不出现, 污泥沉降性下降, 处理水质能力差。

3.活性污泥从恶化恢复到正常, 在这段过渡期内出现的生物有漫游虫属、管叶虫属等慢速游泳型或匍匐型的生物。

4.活性污泥膨胀时丝状菌是导致污泥膨胀的主要生物, 由于丝状菌大量繁殖, 活性污泥呈棉絮状, 颗粒细碎且颜色相对较浅。

优点:BOD 和SS 去除率高,可达90% -95% ,适于处理要求高、水质稳的废水。

缺点:对水质变化适应差;实际需氧前大后小,使前段氧少、后段氧余;曝气池容积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基建费高;产生大量剩余污泥。

4.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利用固着在惰性材料表面的膜状生物群落处理污水的方法。生物膜的功能和活性污泥法中的活性污泥相同,其微生物的组成也类似。净化污水的主要原理是附着在载体表面的生物膜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与氧化分解作用。生物膜法

根据介质与水接触方式不同,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法、塔式生物滤池法等。其

处理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依靠着生于固体介质表面的微生物来净化有机物的,因此,又称生物过滤法。处理过程中的物质转移:空气中的氧T废水T生物膜,此法比活性污泥法产生的剩余污泥少。

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庆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

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优点:

(1)生物膜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稳定性好;

(2)无污泥膨胀,运转管理方便;

(3)生物膜中生物相丰富,生物种群呈一定分布;

(4)有高营养级别微生物存在,产能多,剩余污泥少;

(5)自然通风供氧,省能耗。

缺点:

(1)运行灵活性差,难以人为控制;

(2)载体比表面积小,设备容积负荷小,空间效率低;

(3)处理效率差,BOD去除率约80%左右。

4.3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即在生物接

触氧化池内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可生化条件下,不论应用于工业废水还是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优点:

(1)微生物浓度高,处理效率高;

(2)生物膜内微生物种类、数量多,呈一稳定的生态系统;

(3)氧利用率高(10%±);

(4)比生物膜法能耗高(增加了人工曝气),投资较高;

缺点:布气、布水不易均匀,填料易堵塞。(用维纶软性纤维填料可避免堵塞,且价廉、耐用、加工方便。)

4.4厌氧生物化学法

厌氧处理法,是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及污泥,不宜直接采用好氧生物法处理,而用厌氧消化法预处理。在厌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和厌氧菌分解有机物, 产物主要是甲烷,可燃烧。副产物有硫化氢、臭气大,有硫化铁、呈黑色。

废水停留时间长,设备容积要求大。

厌氧生物处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水解,发酵,产乙酸,产甲烷。这些无机物质主要是大量的生物气体即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和CO2。

优点:

(1)适于高浓度废水和好氧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好氧:中、低浓度)

(2)能耗低:为ASP的1/10 。

(3)负荷高:好氧2—4KgBOD/M3 d,厌氧2—10,可高达50。

(4)剩余污泥少:易浓缩、易脱水,污泥量为ASP的5%—20%

(5)N P需要少:好氧BOD:N:P为100:5:1,厌氧100:2.5:0.5 ,对N、P 缺乏的工业废水需投加的营养盐少。

(6)有一定杀菌作用(废水、污泥中的寄生虫卵、细菌、病毒等)。

(7)生产灵活、适应性强:可季节性、间歇性运转。

(8)可产生有价值的副产物:如沼气。

缺点:

(1)厌氧微生物生长繁殖慢,设备启动、处理时间长。

(2)出水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进一步好氧处理。

(3)操作控制因素比较复杂。

4.5固定化微生物法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用化学的或者物理的手段和方法将游离微生物限制或定位在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保留其固有的催化活性,且能够被重复和连续使用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这种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有利于提高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浓度,利于反应后的固液分离,缩短处理的时间。固定化微生物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有结合固定化,交联固定化,包埋固定化和系指微生物吸附在载体表面而固定化的方法。

优点:

(1)微生物固定化可以保持反应器内微生物的高浓度和高活性,有助于提高

污染物的处理负荷和去除效率;

(2)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工艺,污泥产量低,减轻了后续污泥处置的负担;

(3)微生物固定化形成颗粒态,利于沉淀过程的泥水分离;

(4)将具有降解某些难降解有机物特性的微生物固定化,可有效处理某些行

业废水;

(5)微生物固定化对有毒物质的承受能力强,稳定性好;

5 污水处理生物对水质的要求

5.1 pH 值

好氧生物处理,pH应保持在6?9范围内。厌氧生物处理,pH应保持在6.5?8之间。在运行期问,pH不能突然变化太大,以防微生物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或死亡,影响处理效果。

5.2温度

一般好氧生物处理要求水温在20?40°C之间。污泥的厌氧消化需利用高温微生物进行厌氧发酵,温度应提高至50 ?60o C 之间。

5.3营养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各种营养。城市生活污水能满足活性污泥的营养要求,但工业废水除有机物外一般缺乏某些养料,特别是N和P,故这类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时,需要投加生活污水、粪尿、或氮、磷化合物。但如果工业废水不缺营养,切勿添加上述物质,否则会导致反驯化。

5.4有毒物质

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如重金属、HS氰、酚等。虽然所有初次接种到某种废水中的微生物群体(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在培养驯化中都已经历了自然筛选过程,剩下的细菌中绝大部分都是以该种废水中污染物质为主要营养的降解菌,但当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超过一定浓度时,仍能破坏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影响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因此,对某种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处理方法,必要时需经过试验,以确定生物处理中毒物的容许浓度。同时加强微生物驯化以提高对毒物的承受力。

5.5溶解氧

好氧生物处理要保证供应充足的氧气,否则会使处理效果明显下降,甚至造成局部厌氧分解,使曝气池污泥上浮,生物滤池或生物转盘上的生物膜大量脱落。但溶解氧过多,也不利于生物处理。

6.微生物处理污水的优点

1.节约水资源,降低能耗和成本;

2.利用有益菌群原液比一般净化槽处理污水,大大缩短曝气时间,提高工效;

3.治污效果显著,如有机氮、金属离子、混浊度、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55(浮游生物)等均下降至国标以下标准,而DO溶容解氧)上升,水质得到改善;

4.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等,消除毒害;

5.抑制病原菌,消除异味,改善空气质量;

6.可以清除粪尿恶臭,净化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畜禽的臭味,明显地抑制了蚊蝇滋生。

7.结语及展望

污水生物处理方法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前者有着许多不可替代的优

势。微生物形体微小,种类繁多,代谢旺盛,易变异,适应性强,几乎能够利用自然界中所有的天然物质,是处理污水的理想工具。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完善现有的技术,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求,同时开发出新的微生物技术以更好地解决污水处理中的问题,是我

们要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芳.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1-2.

[2]孙琪娟. 浅谈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科技视野- 决策管理,2006.No19 49-51

[3]费融,张传兵. 固定微生物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仁[J]. 山东环境,2001

[4]马明娟,陈冬.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7 19(7):117—120

⑸肖亦,钟飞,潘献晓.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管

理,2009,34(6):82—84

[6]江瀚,王凯军,倪文等. 厌氧生物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沼气,

2004,22

(4):18-21.

[7]吴晓芙,胡曰利. 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环境生物技术及其进展[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 (6):41-48.

[8]胡勇柯,高健.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境利学进展,I997 ,7(4 )

[9]ZHU J,LIN CF,KAO JC M,etc.Evaluation of potential integration of entrapped mixed microbial cell and membrane bioreactor processes for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reuse[J].Clean Technolog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2009,27(8):27-34.

[10]Robert L Knight.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livestock wastewater management[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0,15:41-55.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原理 编辑说明:此章在很多书上都有涉及,但深层次讲解的少,编写此章的目标是,使入门者真正理解各类微生物特点和会用生物相分析系统环境,使本章作为中控室、化验室观测生物相的必要知识。编写时要注意多涉猎专业书籍,结合微生物学和一些论文,力图达到不仅知道结论,还要深究原因。 我们在第三章已经说过: 生物处理方法的核心(或者说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核心)是,使用设施、设备,控制曝气量、水量、污泥量、营养物质等,创造出适宜微生物存活和生长的环境,并有意的引导微生物的生长向我们需要去除的污染物性质方向发展,最终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所以,凡是采用了微生物处理方法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微生物原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知识,一个好的运营师,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状态和变化就可判断外部环境、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并提前采取措施将出现的问题苗头消灭。 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生活于活性污泥中,在生物膜法中,微生物生活于生物膜中,存在地方虽不一样,但生物种群是基本一致的。另:微生物种群非常多,按世代期(可理解为生长周期)分,从几个小时长一代到几十天长一代不等,活性污泥是由人为控制泥龄的,一般在10~25天之间,不会超过30天,所以种群是人为遴选优化过的,具有去除污染物针对性更强,但难以降解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好的特点;而生物膜法的污泥变化是由生物自行生长脱落决定的,所以各种世代期不同的种群在理论上均有存在,具有去除污染物更彻底,但处理量有限制的特点。 在微生物学领域里,习惯将动胶菌属形成的细菌团块称为菌胶团。在水处理工程领域,则将所有具有荚膜或粘液或明胶质的絮凝性细菌互相絮凝聚集成的菌

胶团块也称为菌胶团,这是广义的菌胶团。如上所述,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绒粒)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表现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丝状膨胀的活性污泥除外),是活性污泥的基本组分。它的作用表现在: 1、有很强的生物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一旦菌胶团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破坏,则对有机物去除率明显下降,甚至无去除能力。 2、菌胶团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例如去除毒物、提供食料、溶解氧升高。 3、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场所。 4、具有指示作用:通过菌胶团的颜色、透明度、数量、颗粒大小及结构的松紧程度可衡量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能。例如新生菌胶团颜色浅、无色透明、结构紧密,则说明菌胶团生命力旺盛,吸附和氧化能力强,即再生能力强。老化的菌胶团,颜色深,结构松散,活性不强,吸附和氧化能力差。 第一节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要求化验室强记,中控室熟悉)在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社会的环境,各个种群的微生物均在生长,并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作用,这是一个奇妙的属于微物的世界。有偏好,有的喜欢氮、有的喜欢磷;有特点,有的对污水处理发挥巨大作用,有的反起到了破坏作用;有等级,根据食物链的规律形成了食物链的金字塔。了解这些特点、规律,能为技术人员的工艺控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MBBR工艺介绍和优缺点

MBBR工艺介绍和优缺点 MBBR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MBBR工艺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这就使得移动床生物膜使用了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与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悬浮填料能与污水频繁多次接触因而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MBBR的主要特点是:①处理负荷高; ②氧化池容积小,降低了基建投资;③ MBBR工艺中可不需要污泥回流设备,不需反冲洗设备,减少了设备投资,操作简便,降低了污水的运行成本; ④MBBR工艺污泥产率低,降低了污泥处置费用;⑤ MBBR工艺中不需要填料支架,直接投加,节省了安装时间和费用。 生物流化床(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Process简称MBBR法)是生长生物膜的载体层在废水中不断流动的生物接触氧化法。载体是聚乙烯中空圆柱体,长5~7mm,直径10mm,内部有十字支撑,外部有翅片,密度0.95g/ cm2,空隙率88%,可供生物膜附着的比表面积约 800 m2/m3,能给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填充率可高达67%,可在好氧操作下以空气搅拌,或在兼/厌氧操作下以机械搅拌,使生物接触材在水中均匀的悬浮流动。这种载体的特殊形状使微生物在有保护的载体内表面生长而去除废水中的 BOD5。 生物流化床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优点,而又超越了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缺点及限制。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应用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有效的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以使生物池中的菌种浓度大大提高,使生化效率大大增强,有效去除氨氮、磷及难于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 生物流化床系统有如下优点: ①省地:占地仅为传统方法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并取消了二沉池。将传统的“初沉、生化及二沉”三个步骤合为一个步骤; ②省时:比传统方法快一倍,只需2~6小时; ③无须污泥回流或循环反冲洗;污泥产量极少; ④操作简单:过程可实现自动化,易于操作和控制;

最新各类污水处理技术

各类污水处理技术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工艺的发展展望 ·油墨印刷废水来源及水质 ·UASB工艺 ·电解法介绍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 ·一体化氧化沟侧沟固液分离器分离效果研究 ·氧化沟的设计方法讨论 ·氧化沟工艺的介绍 ·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除氮脱磷工艺之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TECH)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计算机辅助设计 ·活性炭水处理的主要影响等因素和性质 ·水处理药剂的发展 ·影响循环水处理剂阻垢分散效果的主要因素 ·以DO、ORP、pH控制SBR法的脱氮过程 ·SBR法及其研究 ·印染废水特点以及危害 ·化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生化处理技术用于印染污水介绍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要点-根据生产工艺、废水种类和性质确定治理方案·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要点-选择相应设计参数 ·污水再生利用的途径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要点-污染治理工程优化 ·印染废水集中处理厂的工艺选择与设计参数 ·液膜法处理含镍废水的最佳条件试验 ·纤维束过滤器用于石化废水的回用处理 ·聚偏氟乙烯(PVDF)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研究(中试)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新型磷营养药剂在造纸废水生化系统中的使用研究 ·印染废水的简介 ·物化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脱氮—混凝气浮—UASB—接触氧化法处理垃圾填埋渗滤液·渗沥液产量、规模及调节的工程计算 ·环氧树脂废水处理 ·医药废水处理方法研究综述 ·阳离子型有机絮凝剂处理含油乳化废水的研究 ·MBR技术在小区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 ·电镀、热镀废水生化治理工程技术 ·印染废水脱色技术及铜回收的方法分析 ·农药废水处理介绍 ·医院病毒污水处理优选方案 ·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 ·回灌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研究 ·组合工艺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和处理工艺介绍 ·CASS工艺构筑物和主要设备 ·CASS工艺主要设备操作运行要点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控制 ·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MBR在中水回用中的经济分析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技术 ·造纸黑液综合治理的研究进展 ·膜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国内发展动态 ·餐饮废水处理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高清晰照片说明

活性污泥中常见微生物 微生物在调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指示左右,通过镜检而根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发现该活性污泥的好差,其指示作用有: (1) 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如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这些缘毛目的种类都固定在絮状物上,并随之而翻动,其中还夹杂一些爬行的栖纤虫、游仆虫、尖毛虫、卑气管叶虫等,这说明优质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 小口钟虫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很好时往往就是优势菌种。 (3) 如果大量鞭毛虫出现,而着生的缘毛目很少时,表明净化作用较差。 (4) 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出现,指示净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浊度上升。 (5) 如出现主要有柄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虫、轮虫、寡毛类时,则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类去除率在90%以上。 (6) 根足虫的大量出现,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现。 (7) 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累枝虫的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8) 而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 在石油废水处理中钟虫出现是理想的效果。 (10) 过量的轮虫出现,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 (11) 另在一些对原生动物不宜生长的污泥中,主要看菌胶团的大小用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如何根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来判断污泥的状况? (1)活性污泥净化性能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有钟虫、累枝虫、楯纤虫、盖纤虫、聚缩虫及各种后生动物及吸管虫类等固着性生物或匍匐型生物,当这些生物的个数达到1000个/mL以上,占整个生物个体数80%以上时,可以断定这种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2)活性污泥净化性能恶化时出现的生物有多波虫、侧滴虫、屋滴虫、豆形虫等快速游泳的生物。这时絮体很碎约100um大小。严重恶化时只出现多波虫、屋滴虫。极端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不出现。 (3)活性污泥由恶化状态进行恢复时出现的生物为漫泳虫、斜叶虫、斜管虫、尖毛虫等缓慢游泳型或匍匐型生物。 (4)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的生物为蛞蝓简变虫、辐射变形虫等肉足类。这些生物出现数万个以上时絮体变小,使处理水浑浊。当发现这些生物剧增时可通过减少回流污泥量和送气量,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这种现象。 (5)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为球衣菌、各种霉菌等,这些丝状微生物引起污泥膨胀,当SVI在200以上时,这些丝状微生物呈丝屑状。膨胀污泥中的微型动物比正常污泥少。 (6)溶解氧不足时出现的微生物为贝氏硫黄细菌等。这些微生物适于溶解氧浓度低时生存。这些微生物出现是,活性污泥呈黑色、腐败发臭。 (7)曝气过量时出现的微生物,若过曝气时间持续很长时,各种变形虫和轮虫为优势生物。 (8)废水浓度过低时大量出现的微生物为游仆虫等。 (9)BOD负荷低时出现的微生物。表壳虫、鳞壳虫、轮虫、寡毛虫等为优势生物,这些生物多时也是硝化进行的指标。 (10)冲击负荷和毒物流入时出现的生物。因为原生动物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比细菌为快,所以可通过观察原生动物的变化情况来看冲击负荷和毒物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原生动物中对冲击负荷和毒物反映最灵敏的楯纤虫,当楯纤虫急剧减少时,说明发生了冲击负荷和流入少量毒物。

最新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一、概述 皮质醇也可称为“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化学名: 11,17 ,21-三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又称氢皮质素或化合物F (compoundF )是肾上腺在应激反应里产生的一种类激素。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初无味,随后有持续苦味,遇光渐变质。乙醇或丙酮中略 溶,在氯仿中微溶,在乙醚中几乎不容,在水中不溶。熔点为212~222℃。比旋度为+(162°~169°)(1%乙醇)。。化学结构: 主要药理作用: 能影响糖代谢,并具有抗炎、抗病毒、抗休克及抗过敏作用,临床用途广泛,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病性慢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性皮炎),以及急性白血病、眼炎及何杰金氏病,也用于某些严重感染所致的高热综合治疗。 副作用: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急性感染病等患者慎用;对重症高血压、精神病、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症忌用。 氢化可的松作为天然皮质激素,疗效确切,在临床上一直不减其重要作用。 O H CO CH 2 O H OH H O

二、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在甾体药物中仅极少数(如甲基炔诺酮)是用全合成方法制备;愿意是全合成的工艺路线过长(如氢化可的松需要30余步反应),反应特殊,工艺工程复 成方法 成制取甾体药物。如从薯芋科植物得到薯芋皂素,从剑麻中得到剑麻皂素,从 龙舌竺中得到番麻皂素,从油脂废气物中获得豆甾醇和β-谷甾醇,从羊毛脂 中得到胆甾醇。这些都可以作为合成甾体药物半合成原料。 60%的甾体药物的 生产原料是薯芋皂素,近年来,由于薯芋皂素资源迅速减少,以及C-17边链 微生物氧化降解成功,国外以豆甾醇、β-谷甾醇作原料的比例已上升。 O O O H O O O H H H O O O H H O O H O H O H

MBBR工艺简介

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 MBBR TM)工艺及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Moving Bed TM Biofilm Reactor (MBBR TM)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1廖足良(Zuliang Liao) AnoxKaldnes AS,P. O. Box 2011, 3103 T?nsberg Norway挪威 2喻培洁(Pia Welander) AnoxKaldnes AB,22647 Lund Sweden瑞典Hallvard ?degaard (哈尔瓦˙欧德格) 挪威科技大学水与环境工程系,7491 Trondheim Norway 挪威 摘要 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MBBR TM)工艺基于生物膜工艺的基本原理,又利用活性污泥工艺中生物量悬浮生长的特性。本文试图总结该工艺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总结该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中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应用。 1 简介 生物膜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例如,自然界中,土壤中的微生物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形成生物膜,当从土壤的空隙流过的水中污染物(或基质)与土壤表面的生物膜接触,污染物被生物降解,因而污水被净化。生物膜一般具有很长的固体停留时间(SRT)。这有利于在不断的液流流过和基质利用过程中形成较为致密又布满孔隙的生物膜的微型空间结构。尽管生物膜的致密程度由于各方面因素(液流流速,基质浓度,供氧状态等)不同而异,其共同的非整形(FRACTAL)结构特征已被广泛认同。非整形的空隙孔径分布使得不同颗粒粒径的污染物(基质)都能够被生物膜通过不同的途经被捕获和生物降解。生物分解的产物也通过空隙传输到生物膜以外,进入水流中。当生物膜厚度达到基质难以进入最内层时,营养不足将导致生物膜本身被内源分解。这样,生物膜的厚度将随其生长的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处于动态平衡。由于单位体积的生物膜量很大,生物反应器容积则可以很小,达到高效紧凑的工艺流程目标。 然而,在自然界的生物膜和固定式生物膜反应器中,被处理的污染物不很容易扩散到生物膜的内部,在好氧状态,氧分子也不很容易均匀扩散到生物膜内。同时,老化的生物膜和生物降解产物也不易于传送到生物膜外。这样,固定式生物膜反应器在理论上的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加上采用的挂膜材料(生物填料)可能易于变形和垮塌,使固定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 生物流化床工艺利用流化的颗粒填料,很好地解决了脱落的生物膜堵塞反应器的问题。流化床中采用的填料是颗粒填料,如砂,或其他人工烧结的以黏土为骨料的轻质填料。粒径小的颗粒填料虽易于流化,也易于被水流带走,颗粒大的填料不易于流化,需要很高的流化速度。为使填料保留在反应器中,适当的结构措施(如斜板)是必要的。为达到流化的目的,流化床反应器的结构设计必然较为复杂。当流化速度大时,生物膜不易于附着在颗粒填料表面,所以,颗粒填料的巨大表面积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多孔型轻质填料虽然使有效表面积增加,但并不能根本改变这一局面。此外,当采用好氧生物流化床时,曝气充氧不易于与流化过程结合起来。 活性污泥法在二十世纪初应用于污水处理以来得到很大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其系统相对简单,处理效果在系统运行稳定情况下比较好。但长期以来,活性污泥经受负荷冲击,温度变化(特别是低温),毒性影响,污泥膨胀的脆弱性困扰。污泥流失和系统效率低下是许多污水处理厂经常面对的问题。 一种能结合生物膜法的较高的污泥浓度,长泥龄和不需污泥回流,以及活性污泥法的无堵塞和配水及混合均匀的特点的生物处理工艺将使生物处理变得高效,稳定,和容易维护管理。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MBBR TM)工艺很好地反映了这样的要求。由AnoxKaldnes集团完成的采用MBBR TM工艺的市政和工业污水处理项目已达350多个,广泛应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43个国家。 2 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

论城市环境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论城市环境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4-29T16:46:34.7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朱能煌 [导读] 摘要:文章主要从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技术出发,并且分别阐述了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的不足及其应对措施,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东莞市清溪长山头三新水务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主要从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技术出发,并且分别阐述了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的不足及其应对措施,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技术应用;城市污水处理;环境工程 一、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技术 1.CASS 法 CASS 法的原理是使用生物反应来进行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的普遍的技术,污水先通过前端的生物选择区,后进入撤水、曝气、沉淀处理装置,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的循环性能,可以减少二次沉淀装置和污泥回流装置。 2.SBR技术 SBR技术是通过间歇式活性去污泥法并满足不同种类城市污水处理的处理要求去除污水中的杂质,是一种使用频率高的技术。根据生物技术的调整,SBR技术还可以细分成氧化沟和A 2 /O以及生物膜法。 3.MSBR法 该技术是融合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以及 SBR技术而产生的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比较稳定,且系统运行较稳、成本也低、城市占地较少,有效地节约了城市用地,是集约化程度最高的污水处理技术。 4.AB 法 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活性污泥技术,对污水的处理分成两段来进行。其中 A 段负荷较高,能够对 pH 进行缓冲并且抵抗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投资成本较低且能量损耗较少,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不过其很明显的缺陷就是污泥的产量相对较高。 5.A 2 /0 法 基于磷在缺氧情况下被释放且在有氧情况下被吸收的特性,有机氮可以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变成硝态氮进去缺氧区域发生硝化作用,达到优异的脱氮效果,A 2 /0 污水处理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A 2 /0 污水处理法可以使得COD/BOD等物质拥有良好的脱氮效果,这是一种操作简单而且反应效果明显的污水处理方式,唯一的缺点是使用这种方法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但因处理污水的效果不过值得大力推广。 二、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不足 (1)排水系统功能较为单一 从1986年开始的“七五”国家计划,城市污水处理作为其中社会发展占用5亿研究费用的十五个项目之一,城市排水功能开始注重复合生态的单一功能,继而在“八五”后注重高负荷的活性污泥研究以及高负荷的生物膜研究并开始研究污水氧化处理技术,而到了“九五”计划,简易而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才有了快速发展。但是,从整理上来说,污水处理的技术还是比较单一,还没有综合处理污水的技术出现。 (2)缺少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统一科学规划 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是污水处理中另一常见的问题,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以单项优势为主,这些技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缺乏综合性的比较研究以及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另外,我国相应的法律也不够完善,仅有一部 GB 50282—201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但是各个城市的用水指标、城市规模等有较大的不同,单一依照该规范,并不具备可靠性,很容易会出现污水处理规划不合理、污水处理设计不准确的情况,从而使污水处理出现各种问题。 2.再生水利用率低 目前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缺乏,为了节约用地资源城市污水厂的建设往往比较密集,而这样产生的弊端就是没有足够的土地来进行再生可以用水源的产生,或者污水处理过后的水资源质量变得很差。也正是存在着这种情况,目前一般使用合流的方式对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集中污水处理场地,不仅可以降级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再生水的产生和利用。 三、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的措施 1.创新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 污水处理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基础工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直接反映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管道网络的设计是重中之重,要根据城市污水产生和处理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城市在污水处理中实施的是一级处理,并没有进行除磷或者脱氮的处理,并且没有经过消毒工艺而直接出水,这样的水质很难满足再次利用的需求。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有必要对原有的不完善的处理工艺进行改进,改变单一的处理工艺为综合处理工艺,应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比如膜分离技术、安全消毒技术等,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的水平以及质量,让处理后的水能够达到再生用水的标准,实现再生水的安全利用。 2.加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即使地球表面70%覆盖的是水资源,但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使用淡水资源的有生活杂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市政园林用水等等,这些用水的水质等级都不一致,合理利用水质等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水的紧张压力,仍是不能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城市污水处理实质上就是提升淡水的水质等级,将次品的水质提升一个等级,也就是去除水中的杂质与有害物质,从而使得目前紧张的水资源利用率提高,达到水资源重复利用的功能。 3.合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参考当地城市的污水排水量以及排水分布,也要考虑污水收集的管道敷设成本与集中污水处理的成本。污水收集要确保好管道的密封性不能发生污水泄露造成污染,在这个基础上再计算城市污水处理并且分级提升水质等级的成本以及占用土地资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照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照片 微生物在调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指示左右,通过镜检而根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发现该活性污泥的好差,其指示作用有: (1) 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如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这些缘毛目的种类都固定在絮状物上,并随窗之而翻动,其中还夹杂一些爬行的栖纤虫、游仆虫、尖毛虫、卑气管叶虫等,这说明优质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 小口钟虫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很好时往往就是优势菌种。 (3) 如果大量鞭毛虫出现,而着生的缘毛目很少时,表明净化作用较差。 (4) 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出现,指示净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浊度上升。 (5) 如出现主要有柄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虫、轮虫、寡毛类时,则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类去除率在90%以上。 (6) 根足虫的大量出现,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现。 (7) 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累枝虫的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8) 而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 在石油废水处理中钟虫出现是理想的效果。 (10) 过量的轮虫出现,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 另在一些对原生动物不宜生长的污泥中,主要看菌胶团的大小用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相关微生物的图片提供如下: 1、变形虫(阿米巴)amoeba. 顾名思义,变形虫是能变形的。不过这种变形也是有限度的。 一些种类的变形虫能向四外伸出假足,以探查水中的化学成分,决定移动方向。而有些种类根本没有假足。他们猎食时覆盖它的猎物,把猎物裹起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食物泡,食物泡可以消化吸收猎物。 大多数变形虫对人体无害,但有几种变形虫能产生人类疾病:阿米巴痢疾,主要发生在贫穷国家。 变形虫食性广,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碎片等皆是它们的食物. 变形虫生命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形成一个包囊(休眠体)度过难关.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蒋展12010316 一、世界水资源现状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为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全球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水危机”日趋严重。据水文地理学家的估算,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其中97.5%是海水(13.45亿立方公里)。淡水只占2.5%,其中绝大部分为极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适宜人类享用的仅为0.01%.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本届世界水论坛提供的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差强人意。 水资源危机既阻碍世界可持续发展,也威胁着世界和平。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37起有暴力性质,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专家警告说,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水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所以如果水资源问题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的话,将对全世界来说都是福音。下面我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水污染物的类型及来源 ①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一大污染源。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有机物。无机物如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和钠,钾,钙,铁等碳酸盐,有机物有纤维素,淀粉,脂肪,蛋白质和尿素等。排放入环境中促使浮游植物生长和大量繁殖,形成赤潮和水华。 ②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钢铁工业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印刷废水,化工废水等。 ③农业废水 它面广而量大且分散。农田使用农药,化肥,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三、污水处理方法分类 ①物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主要有沉淀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吸附法等。 ②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及方法来分离,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或改变污染物的性

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种类的指示

在自然水体中,鞭毛虫喜在多污带和α-中污带生活。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可作污水处理效果差时的指示生物。 变形虫喜在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的自然水体生活。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则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出现。 纤毛纲中的游泳型纤毛虫多数是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少数在寡污带中生活。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出现。扭头虫、草履虫等在缺氧或厌氧环境中生活,它们耐污能力极强,而漫游虫则喜在较清洁水中生活。固着型纤毛虫,尤其是钟虫,喜在寡污带中生活。钟虫类在β-中污带中也能生活,如累枝虫耐污能力极强。它们是水体自净程度高、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吸管虫多数在β-中污带,有的也能耐α-中污带和多污带。在污水生物处理效果一般时出现。 在一般的淡水水体中出现的轮虫有旋轮虫属、轮虫属和间盘轮虫属,轮虫要求较高的溶解氧量。轮虫是寡污带和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由于它们吞食游离细菌,所以可起到提高处理效果的作用。但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猪吻轮虫大量生长繁殖的现象,一旦它们大量繁殖会将活性污泥蚕食光,造成污水处理失败。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当镜检到猪吻轮虫有大量繁殖的趋势时,为了保持正常运行,可暂时停止曝气,制造厌氧环境抑制猪吻轮虫生长。 线虫是水净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 在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脱氮工艺中,在20℃左右,供氧充分的条件下,红斑颤体虫大量生长,把活性污泥蚕食光,使出水的水质急剧下降。为了恢复处理效果,必须停止曝气,继续连续进污水,使处于缺氧状态,可有效抑制红斑颤体虫的生长。 浮游甲壳动物是水体污染和自净的指示生物。剑水蚤和水蚤。水体中含氧量低,水蚤的血红素含量高;水体中含氧量高,水蚤的血红素含氧量低。由于在污染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低,清水中氧的含量高,所以,在污染水中水蚤颜色比在清水中的红些。

污水处理技术之MBBR的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污水处理技术之MBBR的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MBBR工艺原理基于生物膜工艺的基本原理。通过向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悬浮载体,增加了反应器中的生物质和生物物种,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充密度接近水的密度,在曝气过程中它与水完全混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是气相,液相和固相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气泡变小并增加氧气的利用。另外,每种载体内外都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有一些厌氧或厌氧细菌,外部是需氧菌,因此每种载体都是微反应器,因此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加工效果。 一、MBBR工艺原理及特点 工艺原理 MBBR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反应器中添加一定数量的悬浮填料来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和生物物种,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水,在曝气过程中与水完全混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体、液体和固体。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使气泡细化,提高了氧的利用率。另外,每种载体内外都有不同的生物物种,一些厌氧或兼性细菌在内部生长,好的细菌在外部生长,使每个载体都是一个微反应器,使硝化和反硝化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湿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它兼有传统流化床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点。载体处于状态,主要是水槽中的再分配和水流的增强。然后形成悬浮活性污泥和附着污泥,使移动床充分利用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附着相和悬浮生物相的优势,增强各自的优势,避免各自的弱点,取长补短。与以前不同的是,悬浮法被称为“移动法”,因为它们经常接触污水。 2、MBBR的优点 与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填充生物膜法相比,MBBR不仅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率和操作灵活性,而且具有传统生物膜法,具有高抗冲击性,污泥龄长,残留量少的特点。污泥。

MBBR工艺

MBBR 工艺背景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进程和人口急剧的膨胀,水污染问题已经 成为社会焦点之一,目前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 生物膜法两大类:活性污泥法从20世纪初英国开创以来,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革新已经拥有多种运行方式,同时由于其极好的 污水处理效果而逐渐成为大家认可的比较成熟的工艺;生物膜 法是利用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对水体进行净化的一种工艺,近 年来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从多年的运行实践来看,活性污泥法虽较为成熟,但也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如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高、基建费用高等,同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等。鉴于上述因素,这种污水处理方法逐渐被后来的生物膜法所取代。生物膜法弥补了活性污泥法的很多不足,如它的稳定性好、承受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强、无污泥膨胀、无回流,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反应器的体积小、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生物膜法也有其特有的缺陷,如生物滤池中的滤料易堵塞、需周期性反冲洗、同时固定填料以及填料下曝气设备的更换较困难、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中的载体颗粒只有在流化状态下才能发挥作用、工艺的稳定性较差…等。介于以上两种工艺的缺点和不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biofilm-reactor ,简称MBBR)应运而生。MBBR 法在80年代末就有所介绍并很快在欧洲得到应用,它吸取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而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工艺处理方法。 态,当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漂浮的载体在反应器内随着混合液的回旋翻转作用而自由移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作为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工艺,MBBR 法兼具两者的优点:占地少——在相同的负荷条件下它只需要普通氧化池20%的容积;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随水流流动所以不需活性污泥回流或循环反冲洗;载体生物不断脱落,避免堵塞;有机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所以出水水质稳定;水头损失小、动力消耗低,运行简单,操作管理容易;同时适用于改造工程等。 在过去十几年的研究中,MBBR 法已经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广泛应用于造纸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屠宰废水、炼油废水等工业废水中,同时也可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废水与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许多工程实例表明,用MBBR 法处理污水效果良好。

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指示作用

(1)活性污泥净化性能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有钟虫、等枝虫、楯纤虫、盖纤虫、聚缩虫及各种后生动物及吸管虫类等固着性生物或匍匐型生物,当这些生物的隔数达到1000个/mL 以上,占整个生物个体数80%以上时,可以断定这种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2)活性污泥净化性能恶化时出现的生物有多波虫、侧滴虫、屋滴虫、豆形虫等快速游泳的生物。这时絮体很碎约100um大笑。严重恶化时只出现多波虫、屋滴虫。极端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不出现。 (3)活性污泥由恶化状态进行恢复时出现的生物为漫泳虫、斜叶虫、斜管虫、尖毛虫等缓慢游泳型或匍匐型生物。曾观察到这些微生物成为优势生物继续一个月左右。 (4)活性污泥分数解体时出现的生物为蛞蝓简变虫、辐射变形虫等肉足类。这些生物出现数万个以上时絮体变小,使处理水浑浊。当发现这些生物剧增时可通过减少回流污泥量和送气量,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这种现象。 (5)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为球衣菌、各种霉菌等,这些丝状微生物引起污泥膨胀,当SVI在200以上时,这些丝状微生物呈丝屑状。膨胀污泥中的微型动物比正常污泥少。(6)溶解氧不足时出现的微生物为贝氏硫黄细菌等。这些微生物适于溶解氧浓度低时生存。这些微生物出现是],活性污泥呈黑色、腐败发臭。 (7)曝气过量时出现的微生物,若过曝气时间持续很长时,各种变形虫和轮虫为优势生物。(8)废水浓度过低时大量出现的微生物为游仆虫等。 (9)BOD负荷低时出现的微生物。表壳虫、鳞壳虫、轮虫、寡毛虫等为优势生物,这些生物多时也是硝化进行的指标。 (10)冲击负荷和毒物流入时出现的生物。因为原生动物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比细菌为快,所以可通过观察原生动物的变化情况来看冲击负荷和毒物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原生动物中对冲击负荷和毒物反映最灵敏的楯纤虫,当楯纤虫急剧减少时,说明发生了冲击负荷和流入少量毒物。 标题: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指示作用 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这些缘毛目微生物(如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都固定在絮状物上,并随之而翻动,其中还夹杂一些爬行的栖纤虫、游仆虫、尖毛虫、卑气管叶虫等,这说明活性污泥是优质而成熟的活性污泥。小口钟虫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效果很好时往往就是优势菌种。如果大量鞭毛虫出现,而着生的缘毛目很少时,表明净化作用较差。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出现,指示净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浊度上升。如主要出现有柄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虫、轮虫、寡毛类时,则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类去除率在90%以上。根足虫的大量出现,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现。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累枝虫的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而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在石油废水处理中钟虫出现是理想的效果。过量的轮虫出现,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另外在一些原生动物不宜生长的污泥中,主要用菌胶团的大小和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微生物在调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指示左右,通过镜检而根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发现该活性污泥的好差,其指示作用有: (1) 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 如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这些缘毛目

MBBR工艺

MBBR工艺背景介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人口急剧的膨胀,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 点之一,目前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活 性污泥法从20世纪初英国开创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革新已经拥有多种运行方式,同时由于其极好的污水处理效果而逐渐成为大家认可的比较成熟的工艺;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在上的生物对水体进行净化的一种工艺,近年来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从多年的运行实践来看,活性污泥法虽较为成熟,但也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如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高、基建费用高等,同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等。鉴于上述因素,这种污水处理方法逐渐被后来的生物膜法所取代。生物膜法弥补了活性污泥法的很多不足,如它的稳定性好、承受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强、无污泥膨胀、无回流,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反应器的体积小、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生物膜法也有其特有的缺陷,如生物滤池中的易堵塞、需周期性反冲洗、同时固定以及下曝气设备的更换较困难、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中的载体颗粒只有在流化状态下才能发挥作用、工艺的稳定性较差…等。介于以上两种工艺的缺点和不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moving-bed-biofilm-reactor,简称MBBR)应运而生。MBBR法在80年代末就有所介绍并很快在欧洲得到应用,它吸取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而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工艺处理方法。其核心部分就是以比重接近水的悬浮直接投加到曝气池中作为微生物的活性载体,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而处于流化状态,当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漂浮的载体在反应器内随着混合液的回旋翻转作用而自由移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作为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工艺,MBBR法兼具两者的优点:占地少——在相同的负荷条件下它只需要普通氧化池20%的容积;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随水流流动所以不需活性污泥回流或循环反冲洗;载体生物不断脱落,避免堵塞;有机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所以出水水质稳定;水头损失小、动力消耗低,运行简单,操作理容易;同时适用于改造工程等。 在过去十几年的研究中,MBBR法已经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广泛应用于造纸、食品、屠宰、炼油等中,同时也可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城市与的混合污水。许多工程实例表明,用MBBR法处理污水效果良好。MBBR工艺的原理 更新时间:09-4-22 08:52 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1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存有的问题 虽然超滤膜技术在广泛应用于各个水处理领域,但是作为一种近年来 的新技术,不可避免在应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根据该技术应用的经验,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膜的污染将严重影响超 滤膜技术的效果。通常膜污染主要包括有吸附污染、生物污染、沉淀 等污染。所以在使用过程需要持续地提升和维护超滤膜的系统处理水平,延缓膜的污染;其次,不管是采用压入式还是侵入式的超滤膜技术,都需要外力实行驱动,在一定水准构成了工艺的不便;再次,超 滤膜技术还不够成熟,缺乏与其他技术的关联应用,在一定水准上制 约了超滤膜技术的发展;最后,超模过滤技术在农村饮水的应用上, 因为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使其在农村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2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具体应用 因为超滤膜技术的众多技术特点和优势,使得其在各个领域的水处理 中得到了应用了: 1)饮用水的净化。在饮用水的净化上使用超滤膜技术,能有效的净 化我国持续污染的水资源,可将水中的微生物、虫类、藻类以及其他 高分子质量的细菌去除,并且能够很好地处理水的浊度及有机污染物,最终达到标准较高饮用水的需求。 2)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生活污水是造成环境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引入超滤膜技术,CASS与超滤膜技术组合 能高效净化生活污水。相关研究表明,对污染物的祛除率高达90%,使得生活污水处理后能够直接回收利用。此外城市污水也是生活污水之一,是重要的水资源,通过超滤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上的应用,达 到城市污水回用,如冲马桶用水等。 3)对工业废水的处理。通常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众多,其对生活 用水污染也最为严重,所以,工业废水在排放前必须实行净化处理,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

八、微生物 8.1、微生物指示 活性污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①具有代谢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体; ②微生物内源呼吸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③被污泥絮体吸附的难降解有机物; ④被污泥絮体吸附的无机物。 具有代谢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而其中细菌承担了降解污染物的主要作用。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以异养型的原核细菌为主,对正常成熟的活性污泥,每毫升活性污泥中的细菌数大致在10^7~10^9个。细菌是以溶解性物质为食物的单细胞微生物。在活性污泥中形成优势的细菌与污水中的污染物性质和活性污泥法运行操作条件有关。活性污泥中常见的优势苗种有;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丛毛单胞菌属、大肠埃氏杆菌屑等。活性污泥中一些细菌,如枝状动胶杆菌、腊状芽孢杆菌、黄杆菌、放线形诺卡亚氏菌、假单胞苗等细菌具有分泌黏着性的物质能力,这些黏着性的物质提供了使细菌互相黏结、形成菌胶团的条件。菌胶团对污水中微小颗粒和可溶性有机物有一定的吸附和黏结作用,促进形成活性污泥絮体。 真菌是多细胞的异养型微生物,属于专性好氧微生物,以分裂、芽殖及形成孢子等方式生存。真菌对氮的需求仅为细菌的一半。活性污泥法中常见的真菌是微小的腐生或寄生的丝状菌,它们具有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功能。如果大量出现,会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严重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正常工作。真菌在活性污泥法中出现往往与水质有关。 肉足类、鞭毛类、纤毛类是活性污泥中常见的三类原生动物。原生动物为单细胞生物,以二分裂法繁殖,大多为好氧化能异养型菌,它们的主要食物对象是细菌。因此,处理水的水质和活性污泥中细菌的变化直接影响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初期,以肉足虫类、鞭毛虫类为主,然后是自由游泳的纤毛虫类,当活性污泥成熟,处理效果良好时,匍匐型或附着型的纤毛虫类占优势。原生动物个体较大,通过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可作为指示生物,在活性污泥法的应用中,常通过观察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间接地判断污水处理的效果。因此,活性污泥原生动物生物相的观察,是活性污泥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原生动物捕食细菌的作用也确保活性污泥系 第145页

MBBR工艺及其应用

内容摘要:摘要:mbbr工艺是由挪威kaldnes mijecpteknogi公司与sintef研究机构联合开发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吸收了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种工艺的优点,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目前,该工艺在国外已成功应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但在我国应用还较少。 摘要:mbbr工艺是由挪威kaldnes mijecpteknogi公司与sintef研究机构联合开发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吸收了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种工艺的优点,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目前,该工艺在国外已成功应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但在我国应用还较少。 关键词:mbbr 脱氮 1 mbbr工艺原理及特点 1.1 工艺原理 污水连续经过mbbr反应器(见下图)内的悬浮填料并逐渐在填料内外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填料在反应器内混合液回旋翻转的作用下自由移动:对于好氧反应器,通过曝气使填料移动;对于厌氧反应器,则是依靠机械搅拌。 1.2 工艺特点 mbbr反应器既具有传统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泥龄长、剩余污泥少的特点,又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性和运转灵活性,与其他工艺相比,mbbr具有以下特点: (1)反应器中污泥浓度较高,一般污泥浓度为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泥浓度的5~10倍,曝气池污泥质量浓度可高达30~40g/l。 (2)水头损失小,不易堵塞,无需反冲洗,一般不需回流。 (3)作为mbbr工艺核心的悬浮填料具有好氧和厌氧代谢活性,可良好地脱氮除磷。 2 mbbr工艺的应用概况 目前,国内外已对mbbr工艺进行了多项试验性研究,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mbbr可减少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的体积,易于在现有污水处理厂基础上升级,且处理效果好,欧洲、美国、日本、新西兰以及我国均建有mbbr型污水处理厂。 2.1 处理高负荷污水 mbbr工艺在高负荷条件下性能稳定,可多级联用处理污水。如可将3个mbbr连接使用处理肉类加工废水,第一个反应器的cod负荷高达10kg/m3,hrt约为4h,tcod去除率为50%~75%;第二个和第三个反应器的总hrt为4~13h,tcod去除率为75%、scod去除率为70%~88%,有机物去除率与有机负荷呈线性关系。 季民等采用厌氧复合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进水cod为5300~20140mg/l、cod容积负荷为5.38~20.62kg/m3·d、hrt为0.98d的操作条件下,cod去除率&90%。 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较高,是一种很难处理的废水,m.x.loukidou采用mbbr和sbr联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处理,载体使用聚亚胺酯和颗粒活性炭,该工艺对污染物同时具有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作用,可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的有机物、色度和浊度。 2.2 处理低负荷污水 有些单位将生活污水与冲洗水混合排放,导致生活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不适合普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