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土门》读书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13.12 KB
- 文档页数:2
《贾平凹散文》读书笔记-《贾平凹散文》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贾平凹的散文具有哲理意味,极富情致和个性等特点。
读者看完他的散文,有何感触?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贾平凹散文》读书笔记范文五篇,希望你有所收获。
《贾平凹散文》读书笔记【1】这个世界已混沌不清,抨击丑恶发泄怨愤是一种战斗,而宣扬纯净也是战斗。
人生的残缺使我们悲痛和激愤,而在残缺人生中享受纯真美好,更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的艺术和人生的艺术。
人活着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生到死的过程。
朋友被朋友们骂着又爱着,是因了这个朋友的真诚和有趣。
他形容一个朋友的长相:满脸都是头,满头都是脸。
(一秃顶朋友)看到此不禁莞尔,想到圈内程主任的那张如弥勒般的佛脸。
这本散文集多为朋友作序,也有写一些有趣朋友之间的交往,被写人物大多为陕西文人、书人、画人,也有一些喜收藏石头之人,还有朋友的小儿,竟被他称为先生,皆因小儿怀有纯净无染的心也。
其为友人作文,却不胡乱吹捧,有一说一,无二是不言双的。
读先生的文,发现了许多与先生相同之处,不由窃喜。
先生喜饮茶,我亦喜饮茶,先生喜藏石,我亦喜藏石,不过我的俗了些,是玉石,先生喜的是天然大气之石。
先生喜藏陶罐,我亦喜欢陶、瓷之器,不过先生喜的是高古之陶,而我喜的是家用的大俗之器。
先生不爱钱、权,我亦鄙薄这两样。
先生善书、画,我却喜赏书画,先生写一些微言大义的小文,我却爱这些文章甚于爱先生的小说。
还有一点很重要,先生是文坛著名的病人,而我亦是文坛之外一个无名的老病号,且得的是同一种病,不是我硬要牵强附会的找与名人的相同之处,而是爱先生的文在先,对先生好奇在后,才发现了这些缘,不由拿来显摆。
《贾平凹散文》读书笔记【2】他文章里面的很多地方,我都去过或者听说过,比如他的《黑龙口》一文,就写的是商州的一个小镇,文中写到:黑龙口的人不多,几乎家家都有做生意的。
这生意极有规律,九点前,荒旷无人,九点一到,生意摊骤然摆齐。
因为从西安到商州来的车,都是九点到这里歇息,从商州各县到西安,也是十点到这里停车。
土门及其由来
王子藩
【期刊名称】《丝绸之路》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土门及其由来●王子藩角乐土门镇位于古浪县城东北30公里的洪积扇形平原上。
它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物阜民丰。
早在汉武帝开发河西、设郡置县时,这里就置有次县。
其后随着实边移民等战略的实施,次县逐渐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据点。
次县设立后...
【总页数】1页(P47-47)
【作者】王子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9
【相关文献】
1.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土门镇土门镇中心小学及幼儿园 [J],
2.基于语料库的《土门》中的方言词汇英译策略探究 [J], 秦颖;覃洁雨
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探索--以土门庄村为例 [J], 贾灵光;孙胜华
4.《土门》与《土门》之外──关于贾平凹《土门》的对话 [J], 邢小利;仵埂;阎建滨;李建军;孙见喜;王永生;贾平凹
5.羌塘盆地土门地区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J], 解龙;陶刚;刘和;李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门》观弥勒一笑,看遍红尘无限事。
看平凹一文,阅尽天下千万人。
若用一个佛来比喻贾平凹的话,那么“弥勒”则是再贴切不过的喻体。
第一次听到老贾是很久以前了,反正我也不记得了,但是知道有这个人,是个名作家,但是其余的就不知道了。
等到真正开始想了解这个人,想读这个人的书,则是在初三,看《风言锋语》时,听到李蕾说贾平凹的《废都》时。
我当时就想买本书看看,但苦于初三无隙,也可能是懒得去读,迟迟未买,直到这次,我才买了这本他的散文准备细细品味。
总的来说,他的文字是属于稍微有些嚼不烂的精肉这一类,比周树人的文字要更随意、诙谐,同时少了些许考究。
但是就如我吃肉喜欢吃有嚼劲的肉一样,老贾的这种风格,也是我所喜欢的。
读他的文章不用费多大神,拿得起,放得下。
你可以在任何时候读它,也可以在任何时候放下。
但是你却可以从中读出一种人生的哲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
如一篇《卧佛》短小,但又不乏哲理,从中可以读出老贾的一种处事淡然的心境,又如“说死”,以一个旁观者的眼睛来看人面对“死”这一必修话题时的各种态度,特别是里面有一句“社会主义那么地好,你为什么要死得这么早”,笑话而已。
他也不是什么事都淡然。
《月鉴》中,他用对环境的描写与对妻子的语言共同来描写或说艺术加工出一个虽有一身正气却无处发泄的贾平凹,而他只能向妻子发泄。
这篇文章的妙处在于他将正义与人性之弱点放在一起,通过景物串在一起。
《敲门》中,他亦对那些敲门求事并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骚扰”他人的人做了讽刺。
(当然,他也说有一部分原因是那些敲他门请他做事的人都是空手而来,蹭饭一顿,再满载而归)。
不过有时他的正气虽有,胆量却无。
在《我有个狮子军》一文中,老贾阐述了他从无“狮”至“狮”成散兵,至“狮”成大军的过程,显示了他从有气无胆,至有胆亦会忍的阶段。
贾平凹说他有他自己的信仰,虽然我不信。
我更愿意相信他是想借神佛之名来讽人表意。
“佛”,他一直用的字,也是他一贯的生活态度———处事泰然,或者说是他步入中老年之后的心态。
《土门》贾平凹李西岳曾用一段充满激情的文字表达他对家乡的精神依恋:“没事的时候静下心来想想,还是觉得老家最值得刻骨铭心地怀念,因为我的祖先埋在那里,因为我的生命发源地是在那里,因为我的情感纽带系在那里,总之,我的根在那里……每次回老家,我都像第一次到天安门一样激动无比。
”“乡恋”是生活在城市的农裔作家认同乡村文化,将乡村作为自己的心灵依托的精神行为。
贾平凹应是乡恋情结突出的一个作家代表。
因为先看了《秦腔》,再看《土门》没有了那种新鲜感,而且一些细节上的相似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好像《秦腔》里清风街的人物又都生活到了仁厚村里来了,他们还用着同样的海碗就着辣子和大疙瘩蒜吃着同样的捞面,但是,他们面对的生活内容完全不同了。
仁厚村是西京城市扩张进程中留下的最后一个村庄,但是四面都已经被城市包围,这个村子已经不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村庄了——没有清澈的池塘,没有成片的庄稼,没有劳作的农民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方式;有的只是灰暗的天,污浊的空气和随时可能被城市吞并的危机形成的压抑。
读《土门》,老是有一种灰尘扑面而来的窒息感,以致于读完之后,都觉得自己也一头一脑的土灰。
《土门》围绕乡村与城市的争斗展开,讲述了一个村庄城市化的过程。
小说脱离了作者一贯的排斥都市、向往乡村的情结,理智地对城市当中腐朽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的保守心态进行了双重批判。
本书故事充满传奇与悲壮,一个为集体牺牲的村长竟是飞天大盗!一个侠肝义胆的汉子竟是阴阳手!以革命和自由的名义筑造专制的祭坛……这就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中激烈反弹的氏族文化本能。
于是,伴随本书的便是千年积淀的精神痛苦和抵抗漂泊的内心挣扎……主人公成义是一个有魄力、踏实肯干的乡村干部,但他的思想是极为保守的,他惧怕城市将自己生活的村子吞没,惧怕过上一种离开土地没有根的日子。
他并没有真正思考如何处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为保存最后一块即将被城市吸纳的土地而努力着。
一方面想保留旧有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不断地被周围的城市所同化,生活在夹缝中的人们无疑是痛苦的,反抗的力量亦是弱小的。
《贾平凹散文集》读书笔记贾平凹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他的散文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本《贾平凹散文集》是我最近阅读的一本书,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总体印象:《贾平凹散文集》是一本内容丰富多样的书籍,包含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一系列散文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散文,我对贾平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描绘出了中国大地上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深情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主题探索:贾平凹的散文作品主要探索了以下几个主题:生活、乡愁、人性、自然和社会现实。
他通过描写生活中琐碎的细节,让读者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同时,他对乡愁这一情感进行了深入的挖掘,通过回忆和怀旧,让读者感受到了对家乡的留恋之情。
另外,贾平凹在他的散文中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没有回避人性的丑陋和矛盾,而是勇敢地揭示出来。
他通过对个体命运的叙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可塑性。
同时,贾平凹的散文作品中自然元素的运用也非常出色。
他对大自然的描写充满了诗意和感悟,又通过自然与人的关系,抒发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吁。
写作特点:贾平凹的散文作品在写作特点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细腻的观察力、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叙述风格。
首先,贾平凹的观察力非常细腻。
他善于发现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珍贵的瞬间,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对生活中的细节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其次,贾平凹能够真实地表达情感。
他用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更加贴近他所描绘的人物和事物,与之产生共鸣。
最后,贾平凹的叙述风格独特而鲜活。
他善于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画面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贾平凹散文集》的文字排版非常整洁美观,阅读起来非常舒适。
每篇散文都有明晰的段落,语句通顺,流畅自然,让人能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
经典篇章:在《贾平凹散文集》中,有几篇散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故园灯火》这篇作品。
贾平凹的小说中的当代中国城乡文化矛盾探析作者:高文增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3期摘要:贾平凹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在他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创作中,我们能发现其展现了当代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在这矛盾夹缝中生存的人物命运。
在本文中,笔者针对这点从作者的创作时期和作品内容进行剖析,并深入挖掘作者通过这些内容所带给人们的启示。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城市文化;乡村文化;矛盾[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3-0-02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比例已由改革开放初的80%降至现在的48%左右。
在这期间,中国社会不仅人口基数在持续增大,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巨大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口,或徘徊在农村与城市的边缘中生存。
但是,具体的形式绝非仅是环境的变化这样简单,作为一个古老且步入现代文明时间还较短的国家,农村文化继承了过去中国长久以来在岁月中积淀下来的意识、文化、习俗和习惯,相对传统而封闭,从而与现代中国城市中飞速发展的西方文明和科技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农村人口,从一个相对传统封闭的文明环境进入一个现代而飞速发展的文明环境,必然将受到生活方式和精神上的巨大冲击,而这种冲击力所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在某种情况下也是十分剧烈,甚至是致命的。
在当今中国,以文学为方式研究和展现这种现象的文学家不为少数,其中较为成功和透彻的要属贾平凹。
一、从创作时期看贾平凹创作的主要思想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主要文学创作形式以小说为主,从时期划分可分为“西京时期”、“商州时期”和“新世纪”时期。
在商州时期的作品中,其主要展现淳朴的乡土文化,风格清新,主要以《商州》为代表。
之后,以《废都》和《白夜》为代表的西京时期主要以都市为舞台,着重展现和渲染了城市文化和乡村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从而与商州时期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新世纪时期,《秦腔》、《高老庄》两部代表作则着重突出了创作方面作者向乡村文明的回归。
贾平凹小说读后感(合集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贾平凹小说读后感(合集5篇)贾平凹小说读后感篇1青泥是兰田的古地名,李相虎是兰四人,自号青泥散人,既不忘故土,又十分贴合本性。
《乡土中国》是贾平凹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描写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以下是对第一章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主要讲述的是作者的出生地和成长环境——兰州的城郊乡村。
他描绘了自己在儿时的记忆和感受,以及那个乡村社会的生活和人情。
第一章的开头是对1984年夏天重访兰州的描述,通过重访的方式切入到作者的故乡之中,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兴趣。
接着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的生活与故乡的风土人情来描写八十年代兰州城郊乡村的地貌、风俗、人文和民俗,并表达出对故乡的感情和怀念之情。
在对故乡的描写中,贾平凹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具体的事例,反映了中国乡村文化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如婚嫁、葬礼、过年等。
作者通过这些细节,展现出乡村社会的朴实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第一章主要呈现了一个充满亲情、友情、爱情、暴力和贫困的乡村世界,这些都是中国乡土社会独有的文化
现象,也有其与城市生活的差异,通过对这些生动的描述,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深情故乡之情,也能够了解到中国乡土文化的传统与现实,以及人性的善恶与复杂。
2024年贾平凹土门读后感模板(____字)《土门》是中国作家贾平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一些普遍现象和问题。
阅读这本书,我被小说中真实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所震撼。
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想说的是《土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丰富多样。
作者用寥寥数语,就能够勾勒出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形象,让我觉得他们就像是我身边的亲人、朋友一样。
同时,小说中描写的农村生活场景也非常真实,我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贫困、苦难和温暖。
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真实可信。
其次,我被小说中对农村生活现状的深刻思考所触动。
阅读《土门》让我重新认识到农村的艰辛和困境。
小说中展现出的贫穷、落后和不公平的现实,让我深感农村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作者呼吁对农村问题进行关注和关怀,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让我对农村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激发了我对农村事业发展的关注和热情。
再者,我被小说中对人性和情感的刻画所震撼。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而真实,他们有着各自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纷扰。
无论是父母之间的亲情、兄弟之间的友情,还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作者都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出来。
这些情感的描绘使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引发了我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
同时,这些情感的展示也让我陷入深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过于忽视了对他人情感的关注和关怀?我认为,通过阅读《土门》,我们可以更加审视和思考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情感。
最后,我认为《土门》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欣赏贾平凹独特的写作风格,还可以通过他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绘来更好地了解农村问题。
同时,小说中对人性和情感的刻画也让我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因此,我认为《土门》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推荐给大家阅读的好书。
贾平凹《土门》读书笔记
今天终于把四本贾平凹的小说看完。
“土门”是西安城里的一条街。
小说讲的是一个村庄城市化的过程。
围绕着乡村与城市人的斗争展开。
评点的人已经说了,这本小说带有寓言的性质,我想其实是带点理想化的性质,乡村想保留他旧有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可城市却极力的膨胀着发展着,无形之中同化着乡村。
当然不能说传统就是落后弊端,城市就代表先进,代表着洁净等等。
小说其实是有一种痛苦在里面的,这种痛苦就是乡村竭力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力与最终又被城市同化的痛苦。
成义是这最后一块即将被城市吸纳土地的“皇帝”。
从他开始在外面游荡的生活到村里人一致的选他为村长的这段叙述我现在都回忆不起来了。
在他回来之后,村里人发现了他的一只手是从一个女人那里接来的。
这只手是断过的。
成义有领导的魄力,肯实干,他知道如果这个村庄被城市吞没的化,很多人将过的是一种没有根的日子。
我们知道乡下人其实是最保守的,他们宁可守住自己的一片土地,安安稳稳的生活,世世代代都可以如此,如果想要他腾出自己的很小的一块土地那是相当难的。
但这里,这个村庄是处在城市包围的境地的,他的挣扎和保守最后不可能是成功的。
成义是发自内心的要为自己的村庄做事,可当他当上村长以后,其实暴露出来的还是农民思想的狭隘的,即使是一个小官,他仍然要维持他的权力,而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如何处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成义最后为了筹钱而去博物馆偷兵马俑,到最后被抓其实是有必然性的。
最后的被枪毙的结局也无法挽回,尽管作者最后花了点笔墨刻画他一个有着轻功的游侠的形象,但在现代枪支武器面前,这样的描写无疑是一种很深刻的反讽,无论你怎么逃,怎么飞檐走壁只要我一开枪,你就得倒下。
成义的灵魂也就飞走了,化做蜜蜂被“我”感觉到了。
在政治与武力的面前,乡村的这种反抗显得力量的弱小,且不堪一击。
我不想再对文中的人物做什么概括和描写了,还是写点归纳性的东西吧。
这部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而且“我”是个女性,这在贾的小说中还是较少见的,这四部小说当中《高老庄》里的西夏是女性。
我还是不能轻易的评论说他对女性的心理把握有多深,当然他不是以写这个人物为主的,“我”这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中介性质的人物,她把其他人物串联起来。
四部小说都围绕乡村与城市展开,可能这一点在《白夜》中体现的比较弱一点。
贾这是驾轻就熟,写的很生动,也很有乡村的气息,我能体会到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
对很多人物的刻画只要寥寥几笔就很生动自然。
而且时常让我忍俊不禁。
作者对乡村与城市的各
自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思考是很深刻的,也是他很多小说关注的焦点。
现在回忆起来我倒是不知道哪部的成就最高了。
而且看这些书时之前是没有看过评论的,这可能对看书有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