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 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从事各类制冷产品开发设计与制造、制冷工程、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调试、管理等方面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技术和基本技能,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从事各类制冷产品研制、开发设计与制造、制冷工程、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调试、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工程热物理和自动控制原理等基础知识;

3.掌握本专业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及理论前沿;

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技能训练,具有.4.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5.掌握文献、资料搜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

合素质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专业特色:

1.专业培养风格上能体现先进知识和实用

技术的相互融通,能突出锤炼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2.专业培养体系上能注重经典理论传承与

创新理念培育的合理传递,能突出雕琢学生的专业设计创新思维;

3.专业培养过程上能始终力求制冷、空调技术强化与电、控基础扎实的有机整合,能突出实时满足社会需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五、主要课程

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压缩机原理、冷库设计、制冷装置制造工艺学等。

22

2.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构成表

学分学时课程类别实验//实验理论理论实践实践2.5 必修32.5 54 568 通识课程平台 270 选修 15

6.5 修必34.5 116 652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选修 5

90

必修6.5 24.5 452 117 专业课程平台选修 198

11

15.5

计小122.5 2230 287

内(学课 32.5/31 周数)/分实践教学平台外(学课6 分)最低毕业176.5 最低毕业学时 2517 学分

23

2.

七、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

学时

开课学期类型实备学学课程名称验时

分注理一二三四五六 /七八论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9 45 54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9 2 36 2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54

5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3.5 63 63 论体系概论 2 ▲▲▲▲▲形势与政策▲

1 大学英语 45 3 45 ▲

2 大学英语 54 54

3 ▲

3 大学英语▲ 5

4 3 54

4 大学英语 3 54 ▲ 54

1 体育 28 ▲ 28 1

2 体育▲ 36 1 36

3 体育 36 1 ▲ 36

4

体育 36

1

36

542.51836大学信息技术基

军事理2

18

职业生涯规1

18

总学时622 总学分35

注: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安排,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24

2.

表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学时

25

2.

表三:专业课程平台学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