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

第四讲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织绣、玉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 感受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录象带、自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除了陶器和青铜器工艺外,成就最突出、而且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玉器、漆器和织绣工艺。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出示课题)

1. 玉器工艺:

以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为原料而制作的工具、

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那时就是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其中比较美丽的、有光泽、有色彩花纹的石头,就被用来作为装饰品,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玉就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

中国古人对玉的解释除了物质的特性——质地温润缜密、光泽柔和外,还赋予它以“德”的含义。商周时代,作为玉器,有用于祭祀(si)和礼仪的“礼玉”,有用于服装佩饰的“佩玉”,以“佩玉为尚”,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

中国古代制造玉器的工艺,先秦时期称琢玉,宋代称碾(nian)玉,今称碾琢。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均是靠碾琢而成。

玉器的设计创作方法,是因材施艺,科学地利用材质、色泽,尽其玉材美的光泽。(录象:玉器工艺)

2.漆器工艺: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但这里所说的漆,是指一种天然漆,一般称为生漆,俗称大漆,系漆树身上分泌的液汁,呈灰乳色,接触空气氧化,成栗壳色,干固后成褐黑色。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录象:漆器)

3.织绣工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丝的国家。商周时期,我国的织物生产已有较大规模,周代已掌握了提花工艺,这是丝织工艺的极大进步。到战国时期,丝织品种类繁多,织锦技术得到高度发展,彩绘、染色、刺绣技术逐步完善。到了公元4世纪,中国的纺织品、印染品、刺绣品已闻名遐迩,并经东起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廊,经新疆,这一著名的“丝绸之路”西运亚非欧各国,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几件精美绝伦的织绣品吧!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四讲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

一. 玉器工艺:

礼玉佩玉“佩玉为尚”

琢玉碾玉碾琢

二.漆器工艺:

生漆,俗称大漆

三.织绣工艺:

罗:只以经线起花纹,单色,几何纹,轻而薄

锦:经、纬线都可起花纹,多种彩色花纹,各种禽鸟花草,较厚重。

第一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第1课时-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 教学时间:第1课时/共2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制品精巧,在世界工艺美术 中独树一帜。那优美的彩陶、庄重的青铜器、绚丽的漆器、典雅的瓷 器无不反映出历代能工巧匠卓越的创造智慧,闪烁着灿烂的艺术光 彩,为世人所赞赏。 本课选取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为代表,从工艺制作、艺术 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通过观察和探究这些工艺品 的材料、造型和装饰,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历史沿革和发展, 感受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领略中国工艺美术的成就。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外界的的知识和信息有着大量的需求,他们 对艺术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了解,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 力。该课以器皿装饰文化为主线,以造型工艺手段为次线,以材料为 辅线,紧紧抓住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让学生真正认识古代工艺美术的 特征是从生活实际需要到精神审美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伟 大成就,为人类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考点分布 1.我国的工艺美术包括玉器、青铜器、漆器、陶瓷、丝绸织绣等。 2.远古的陶器 ①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一度是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实用器皿,用来打 水、盛放食物和烧煮。 ②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代表作:彩陶旋纹双耳瓶、黑陶高脚杯、温 酒陶盉。 3.青铜器 ①青铜是一种普通的金属,是铜锡铅的合金,世界各国的文明都 经历过青铜时代。 ②在中国的夏、商、周三代,青铜最主要的作用是祭祀鬼神和祖 先,以及象征国家统治的秩序。 ③《毛公鼎》

时代:西周 艺术特色:是目前发现铭文最长的青铜器,为研究西周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④《曾侯乙墓编钟》 时代:战国 艺术特色:编钟是战国时代的青铜乐器,是青铜铸造与音乐艺术领域的共同奇迹。 ▲⑤《错银青铜牛形灯》(扬州甘泉出土) 时代:汉代 艺术特色:巧用铜银不同材质的色泽,工艺精湛,构思巧妙,体现了古人的“环保”意识。 4.绮丽的漆器 ①中国漆器制造工艺是在木胎、竹胎以及麻布、金属等胎体上涂上层层漆液,就成为了漆器。 ▲②扬州漆器是中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是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品种之一。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5. 土与火的艺术——瓷器 ①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的高峰时期,有汝、哥、官、定、钧五大名窑。 ②明清时期,中国研制出了各种釉色以及各种装饰手法的瓷器,使中国成为真正的瓷器大国。青花、斗彩、五彩、粉彩等都是其中典型品种。 ③《青瓷羊形烛台》 时代:六朝 艺术特色:色泽沉着稳重,造型十分饱满。 艺术价值:青瓷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产生的瓷器。 ▲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时代:元代

高中美术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_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

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领会丝绸、陶瓷、青铜、玉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内容结构 本课首先从整体上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突出成就、发展概况等加以介绍,以便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全面的认识。然后分别论述了四个工艺美术的重要品种——丝绸、青铜器、陶瓷、玉器。 丝绸一节,在简要叙述了中国丝绸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类别后,以唐代《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卷草凤纹锦》为例,分析了中国丝绸的装饰艺术特点。 青铜器一节,通过对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虢季子白盘》、春秋时代的《莲鹤方壶》、汉代的《长信宫灯》这几件重要青铜艺术作品的分析,体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及不同的时代特征。 陶瓷一节,分别介绍了原始彩陶和宋元等朝代的瓷器,以彩陶《人面鱼纹盆》、《漩涡纹尖底瓶》、《白瓷孩儿枕》、《青花八吉祥纹扁瓶》为例,说明中国古代陶瓷的突出成就、深远影响,同时反映其艺术特色和多姿多彩的面貌。 玉器一节,首先概述了中国古代玉器所具有的丰厚文化内涵,然后分析了商代《玉凤》和清代《白玉雕桐荫仕女》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的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资料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 教学设计

19 中国漆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以图片、实物等强烈的视觉形式展示中国传统漆器作品,学生获得视觉与感知体验,直观了解、分辨不同朝代剔红漆器的纹样、工艺特征。 2. 通过赏一赏、比一比,在鉴宝、寻宝、讨论、分析、对比中认识、分辨剔红漆器纹样与工艺特征。 3.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漆器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美术审美与鉴赏能力。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5年的美术学习对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较好的了解与掌握。尽管学生对漆器不是很熟悉,但是通过展示实物、图解作品、对比赏析、视频欣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了解漆器工艺、纹样等特征,开展欣赏评述学习,还是可行的。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剔红漆器,认识、了解剔红工艺,理解、分辨不同时代剔红漆器工艺与纹样特点。难点:了解剔红工艺,能分辨元、清剔红漆器特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一、看图导入 在首页图版的欣赏中我们对漆器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漆器的世界,去了解更多的漆器知识。自学。 二、揭示揭题板书《19 中国漆器》看到书上这么多古代漆器作品,你有什么感觉? 活动2【讲授】文化关联 一.实物欣赏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现代漆器作品,想看吗? 教师展示实物、学生欣赏。 近距离接触了一下这些漆器,你有什么问题想急于了解、知道的? 同桌交流,请用半分钟时间将关键词写下来。 二、解读工艺

1. 寻找剔红工艺——自学 学生交流:板书剔红 2.初识剔红工艺——给宝贝取名 学生交流: 3.认识剔红制作——视频欣赏 那么什么是剔红工艺?视频来了解一下? 4. 体验剔红工艺 (1)想进一步了解这项工艺吗? (实物投影)示范:学生体验 (课件:播放音乐)学生体验、教师巡视。 (2)出示沙皮纸。 (3)教师小结。板书剔磨 5. 探究剔红色彩 6. 辨析剔红漆器 做一回小小鉴宝师,你认为下面哪些是剔红漆器? 三.探究工艺发展 1.同样是两件剔红漆器,请比较一下,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 2. 欣赏元代剔红精品——栀子纹剔红盘 3.拓展欣赏,加深对元代剔红漆器的认识。 4.小结:元代剔红漆器(特点) 活动3【活动】审美介入 三、审美介入 (一)探索明、清剔红漆器特点 1.合作欣赏 看一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剔红漆器,它们在纹样、工艺有什么特点?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2.交流分享 (二)概括清代剔红漆器特征 活动4【练习】发展生成 (一)辨析明理

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试教教案

第一单元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 (试教教案) 授课班级 讲授:樊晔夫 教具:教科书,课件 学具:教科书,资料,实物 教学目的 能力目标: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织绣,玉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识,以及历史成就和主要工艺特点 情感目标:初步理解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价值内涵,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工艺美术,激励其发奋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讲清丝织物的基本编织构造,工艺流程,使学生理解其织造工艺的精湛之处,以加深体会织绣品美之所在。 教学策略 直观演示、比较、讨论与课堂讲解相结合 导入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是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追溯人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工艺美术几乎与人类文明的步伐同始同进。美,伴随着从类进步,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当我们的祖先在距今7000多年前,在开始烧制陶器的同时,也开始发明利用植物纤维和蚕的丝强成布帛,以遮体蔽寒,使人类摆脱了挂树叶,披兽皮的蒙昧,从而使人类向文明大大地跨进了一步。当人们学会织造时对美的追求也便自然地融入其中,于是在漫长的织造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我国引以为豪的工艺美术品种——织绣(板书)。 过程: 一.织绣(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丝的国家。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新石器晚期就已知道种桑,养蚕织帛,殷商甲骨文中即有丝,桑,帛蚕等字可为证。商周时期,我国的麻,丝,毛等原料的织物生产产已有较大规模。周代已掌握了提花工艺,这是丝织工艺水平的极大进步。到战国时期,丝织品种类

繁多,织锦技术得到高度发展,彩绘,染色,刺绣技艺臻至完完善。到了公元4世纪,中国的纺织品,印染品,刺绣品已闻名遐迩,并经东起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廊,经新疆,这一著名的“丝绸之路”西运亚非欧各国,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现在让我们将思绪和目光移到历史的源头,欣赏几件精美绝伦的织绣品吧! 1.罗 先欣赏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浅褐色菱形纹罗地信期绣》。这是一块在丝织品——“罗”的上面,又绣以图案的工艺品。在我国,古代丝绸的品种,花色颇多,罗便上其中的一种。罗,是一种质地轻薄,构成罗面的经丝相互绞缠,呈胡椒形状的椒孔的丝织物,是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喜爱穿用的高级丝织品。罗,始于春秋战国时以前,古秦汉时期织罗的技术就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2.锦 与罗的轻盈透薄对应的锦却是一种比较厚的织物,它是用练过的熟丝织成的多层次,多色彩的织物。锦的生产工艺要求高,织造难度大,所以,它是古代最贵重的织物。古人云:“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 锦的织造与罗相比区别如下: 3.刺绣 刺绣上用针引彩线,按预先设计的图案在纺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制作,俗称绣花。让我们观赏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刺绣《蟠龙飞凤纹浅黄绢面衾》。特点:①纹样造型:把龙凤形象简化为图案式,动态多姿,整体协调。②绣法:针法精细,匀齐工整。③彩线搭配:色泽鲜明,华丽富贵。④纹样构图:自由奔放,整体饱满。 4.缂丝 缂丝是我国传统的丝织工艺用这种方法织造的织品,正反面一样是一种欣赏价值很高的工艺品。 缂丝与刺绣工艺区别如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0课 玉石文化|苏少版

玉石文化 一、教学内容: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石为载体的玉石文化,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在远古时代玉是祭祀天地的神器,在封建社会玉又是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神秘的宗教意义。玉不仅是大自然的精华,还具备君子一般的品德,人们又把玉比德于君子,因“君子比德于玉”的观点深入人心,君子佩玉成为一种时尚。中国古人认为玉是光荣和幸福的化身、刚毅与仁慈的象征。玉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玉包含了我们中国人太多太多的情感在里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让玉石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教材用了三个饱满的版面,多角度传达了玉石的面貌和精神,玉石文化(二)的欣赏教学,既要让儿童走进去,了解玉石的文化含义,学会欣赏玉器的美,感悟到玉石的文化内涵,还要让学生走出来,动手实践雕刻一下玉器,这是一个消化过程。不断提高儿童的文化内涵、审美素养和对美的感知能力,是本课的教学意义。 二、学生情况: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比较强,观察力日趋成熟,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须进一步提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玉有接触,在生活中见过玉,在妈妈的首饰中也见过玉,但他们对玉了解不多,对玉的精神内涵、文化内涵更知之甚少,这节课就是要让孩子对中国的玉文化有一些了解和感受。 三、教师准备:课件、透明皂、刻刀、水粉颜料、水粉笔、宣纸。 学生准备:透明皂、刻刀。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家乡的汉玉文化,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造型和审美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用透明皂雕刻一件简单的“玉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儿童对祖国玉石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制作,了解我国玉器的造型特点和审美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玉石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玉文化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欣赏古人制玉流程图,说说自己对玉有哪些了解。 2、教师小结:“玉”是我国有记载的文字中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寓意,你知道哪些和玉有关的成语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古老而神秘的玉石世界,(揭示课题)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起立) 二、新授教学: A、整体感知: 1、到底什么是玉呢?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说的:“玉,石之美者”。什么意思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 第四讲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织绣、玉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 感受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录象带、自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除了陶器和青铜器工艺外,成就最突出、而且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玉器、漆器和织绣工艺。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出示课题) 1. 玉器工艺: 以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为原料而制作的工具、 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那时就是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其中比较美丽的、有光泽、有色彩花纹的石头,就被用来作为装饰品,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玉就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

中国古人对玉的解释除了物质的特性——质地温润缜密、光泽柔和外,还赋予它以“德”的含义。商周时代,作为玉器,有用于祭祀(si)和礼仪的“礼玉”,有用于服装佩饰的“佩玉”,以“佩玉为尚”,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 中国古代制造玉器的工艺,先秦时期称琢玉,宋代称碾(nian)玉,今称碾琢。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均是靠碾琢而成。 玉器的设计创作方法,是因材施艺,科学地利用材质、色泽,尽其玉材美的光泽。(录象:玉器工艺) 2.漆器工艺: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但这里所说的漆,是指一种天然漆,一般称为生漆,俗称大漆,系漆树身上分泌的液汁,呈灰乳色,接触空气氧化,成栗壳色,干固后成褐黑色。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录象:漆器) 3.织绣工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丝的国家。商周时期,我国的织物生产已有较大规模,周代已掌握了提花工艺,这是丝织工艺的极大进步。到战国时期,丝织品种类繁多,织锦技术得到高度发展,彩绘、染色、刺绣技术逐步完善。到了公元4世纪,中国的纺织品、印染品、刺绣品已闻名遐迩,并经东起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廊,经新疆,这一著名的“丝绸之路”西运亚非欧各国,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几件精美绝伦的织绣品吧!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美术课教案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与创新

美术课教案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与创新 教案: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与创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欣赏能力; 3.通过设计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 1.中国传统工艺的概念和分类; 2.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介绍; 3.传统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与创新。 三、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之处,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提出问题:传统工艺品为什么能够一直流传下来? 第一部分:了解传统工艺的历史和特点 1.介绍传统工艺的概念和分类

通过多媒体展示,简要介绍中国传统工艺的定义和分类,如陶瓷、 漆器、刺绣等,并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工艺的了解和认识。 2.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介绍 详细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如景泰蓝、瓷器、京剧脸谱等。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其制作工艺、图案样式以及艺术特点。 第二部分:传统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1.分析传统工艺的设计原则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传统工艺设计的原则,如对称、神似、拟人等。引导学生理解传统工艺设计所追求的整体性和和谐美。 2.学习传统工艺的技巧 选择一种传统工艺,如剪纸或者刺绣,讲解其技巧要点。鼓励学生 亲自动手尝试,掌握其中的技巧和方法。 第三部分: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与创新 1.观赏当代艺术作品 通过展示一些融合传统工艺的当代艺术作品,如陶瓷艺术、漆画等,让学生体验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碰撞和创新。 2.开展传统工艺与创新设计活动

学生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尝试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中,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设计和制作一件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审美的创意作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传统工艺的再创造。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 2.评价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评价学生设计和创作的作品,包括创意性、技巧运用和表现力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 1.多媒体设备; 2.学校美术馆或博物馆的参观机会; 3.相关的传统工艺品图片和视频。 六、教学扩展 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工艺作坊或者传统手工艺市集,深入了解并体验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 2.组织学生参与传统工艺保护和传承的相关活动,如设计和制作传统工艺展览等。 七、教学反思

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

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杭师院附高罗雪峰 一、教材分析 (通耳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这是商代著名的青铜器,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青铜器中的鼎是古代一种炊器,煮或盛鱼肉用。它的形状大多数是圆形、三足、两耳;也有四足的方鼎和圆形、方形的扁足鼎。鼎的两耳一般立在口沿上,目的是在取用鼎时,用鼎钩将鼎钩起。“司母戊”方鼎因器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而得名。据考证,“司”为祠,意为祭祀;“母戊”是商王文丁母亲的谥号,所以,这件鼎很可能是文丁为祭祀母亲母戊而铸造。司母戊方鼎为直口,宽边,立耳,耳廓饰双虎噬人头纹,壁厚,腹深,腹周边饰兽面纹(旧称“饕餮纹”),中间为白地,方腹四角各有一道扉棱,平底,四条粗壮的柱状足,足的上部均饰一兽面纹。整个器物外观雄健浑厚,纹饰庄重,气势威严。它的鼎身和四足是整体铸成的。鼎耳是在鼎身铸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铸造青铜器的模型称“范”)浇铸上去的。这表明商 ·

代的青铜冶铸已达到很高的成就。司母戊方鼎既是炊煮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它体现着商代奴隶制贵族的无上权威。《四羊方尊》(商)(高58.3厘米,口每边长52.4厘米,重34.5公斤,1938年湖南宁乡县月山铺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青铜器中的“尊”是一种盛酒器。此器的基本造型是方尊,上下分成三个部分,器口颈部分以极劲健有力的弧线起始,以稳重的直线围成的圈足结束。中间部分是用分铸法铸成主体的四只大卷角羊身,分置于四面转角之处,肩部的空隙处有蜿蜒的龙。器物上部饰以蕉叶纹,以加强口部开放的感觉。羊身及器身其余各部分均填以严谨工细的鳞纹和云雷纹。羊肩还饰有高冠的鸟纹。整个装饰十分繁复,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从这一器形的设计来看,它把平面的形象和立体的形象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运用了线刻和浮雕的手法,使这一器物显得更加庄重威严。在铸造工艺上,它采用了分铸技术,即首先将羊角和龙头铸好,然后将其二者分别插入外范中,再进行整体浇铸,使之成型,又一次显示了我国商代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商周青铜器特点:商代的青铜器,特别是青铜礼器,形制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 秋战国青铜器艺术。《莲鹤方壶》(春秋)(通高118厘米, ·

(完整word版)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课设计章节第四章春秋、战国工艺美术 讲解主要内容 要点 难点 要求掌握知识点和剖析方法青铜工艺玉器漆器 青铜工艺 剖析青铜器的功用,青铜工艺的各样造型及艺术特点 漆器的种类及特点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吞并,大国争霸,百花怒放,礼乐崩坏,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现实思想,文化个性时代。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 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 211年 一、“人化”期间 教授思路,采纳的教课方法和协助手段,板书设计,要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一)造型与品种上的日用化 1、青铜器 春秋中期-战国时代是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顶峰期,又称新式期、人化期间。青铜器原有的王室之器性质渐渐减退。从以礼乐器为主变为日 用器皿为主,青铜器从特制专用品变为较一般的工艺品,日用化成为一种新 的趋势。造型自由多变,并由厚重趋势轻灵。以鼎为例,“钟鸣鼎食”,鼎 主要用于适用,因此春秋战国期间大型厚重的方鼎已不见,多小型、薄胎的 圆鼎,合适人们的使用标准。 立鹤方壶:其壶的造型已超越商周礼器传统藩篱,特别是莲瓣中央那清 爽俊逸的白鹤,郭沫若称它“初欲打破上古时代之鸿蒙而欲作更高更远之 翱翔”,宗白华称它“象征着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器物造 型将摆脱礼法之桎梏,而得恣意伸展之机会。 依据适用功能的需要,创建出了许多新的容器造型形式,如敦、扁壶、 冰酒器、带盖鼎等。从前所没有或极罕有的适用品种,如铜镜、带钩、熏炉、灯具等则大批生产出来。装修要点由本来的礼器转向日用品,

并有许多上的佳品。 2、玉器 春秋国期跟着尊神敬天念的,祭祀用的礼玉器日衰败;玉器已打破旧不可以的戒律,开始作商品宽泛出。玉器盛情的中心从初期的神,逐移到人。 春秋国期跟着尊神敬天念的,祭祀用的玉礼器日衰败,最达的是 随身的玉佩。 春秋国期“玉德”形成:春秋国代,中国的玉文化逐加入了道德化、 理化、人品化的“玉德”内涵。 《》中,有许多对于玉与君子的比,如“言念君子,温如其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行也”,“瞻彼淇奥,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瞻彼淇奥,竹如,有匪君子,如金如,如圭如璧”。 春秋国期,孔子明确提出“君子比德于玉” ,以儒家的思想道德念来附 会玉的地,进而将中国的玉文化条理化、范化、系化。在 《礼·聘》中,孔子回答弟子子对于“君子玉”的,提出玉有十一德之:“夫昔 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而,仁也;密以栗,知也;廉而不,也;垂垂如,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其然,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傍达,信也; 气如白虹,天也;精神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者,道也。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之也。” 《礼·玉藻》:“欲子美德,佩以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二)装材上的人情味 与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思想相关,快伸展的生活材大增。 国的宴攻等用画形式表生活,以宴、舞蹈、采桑、狩、攻等材内容。种生活的画像案的出,打破了商周以来的那种神奇、静穆、、古板 的花,使内容更富于生气,装上初次有了人情味。

初中美术《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把握陶瓷、青铜器、漆器、金银器的基本特点和时代风格,了解陶瓷、青铜器、漆器、金银器发展概况和突出成就。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正确方法欣赏陶瓷、青铜器、漆器、金银器工艺美术作品,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并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陶瓷、青铜器、漆器、金银器的基本特点和时代风格,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 审美感知能力。 难点: 能多角度欣赏陶瓷、青铜器、漆器、金银器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能对工艺美术作品进 行简短评述。 三、教学方法: 1. 教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等。 2. 学法: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提出问题:谁知道美术包括哪些门类?(生答)我们中国是一个艺术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在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四大门类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应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也应该去认识它,了解它,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请大 家把书翻到第1 课。(板书——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二)讲授新知--参观展厅, 工艺美术作为美术的四大门类之一,可以说是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印染、织绣、家具、玉石雕刻、玻璃器、竹木牙角器等等。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其中的陶器、瓷器和青铜器(出示幻灯片),欣赏陶瓷器作品。陶瓷器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在我们的日常口头语中,经常使用“陶瓷”这一名称。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创作,它是人类最早创造的生活用具,它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又反映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教案与反思

课题:第一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我国的工艺美术是由众多成员组成的大家族,它包括玉器、青铜器、漆器、陶器、丝绸织绣等,它们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历代的能工巧匠,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制作成优美、精致的造型产品,施以美好的装饰,创造出许多美观实用的器物。学习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来领略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生能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工艺的发展和审美演变,了解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的发展历程、造型特征;通过学习,能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装饰形式图案风格并感受其文化内涵。 2、通过探究,学生能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代表作品和艺术风格。 3、通过赏析,学生能感受我国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中国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特色。 难点:

通过赏析,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深入的认识。 教学过程: 1、导课: 同学们好,你们去过博物馆吗?为什么要去那里? (学生回答去过,列举一二。我们匀那里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轨迹,感受国家的文化、文明传承。) 2、欣赏陶器作品(古老的陶器,彩陶的产生是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迈进的重要标志。) 《彩陶旋纹双耳瓶》(基本信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珍品,高25.5厘米,口径7厘米。造型特点:小口、宽沿外移细长颈、圆肩、上粗下细长腹,尖底腹侧有对称环耳。) 思考讨论: (1)它的底为什么是尖的? (2)为什么瓶口是小的? (3)两个耳朵有什么作用? (直线注入水速度比较快,水满了会顺势竖立起来,人们可以提着双耳之间的绳子比较便携,设计很人性化,这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黑陶高脚杯》(基本信息:新石器时代,距今4500年的历史,现在山东博物馆收藏。艺术特色:色调乌黑、器表光亮如施釉,胎质细腻致密而坚硬,俗称蛋壳陶,不施彩绘,色彩单纯古朴,以造型取胜,

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中国漆器教案1

《中国漆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通过了解漆器工艺制作过程和种类,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从中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其精神领域的外在体现。 2、能力目标要求:通过给学生展示中国古代高超的漆器工艺,了解漆器工艺种类和发展,使同学们对漆器精湛的工艺产生兴趣,提高其鉴赏能力,并紧跟着老师了解各朝代作品中体现的人文思想,对单色造型基础具有自己的见解,运用于今后的设计作品中。 3、情感目标要求:重点是对漆器工艺中各时代特征的了解和感悟。作品是作者精神的体现,更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应当重视思考漆器发展的源流,感知时代情感体现。 教学准备: 准备漆器工艺现代作品,以便直观展现。多媒体课件PPT 课前了解古代文明起源直至明清时期的思想价值观,以便更轻松展开本课程的造型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漆器的起源。 2、了解漆器的发展。 教学过程: 问题引导师生互动----吸引同学兴趣 演示图片观察研究----对历代漆器工艺进行观察鉴赏以及探讨,引发同学思考。 对此归纳讲述总结----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理解经过前几节课同学们对中国美术史的学习,不难发现,在庞杂的美术体系中,工艺美术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工艺美术在各个朝代都有其鼎盛代表,如商周的青铜、汉朝画像砖、明清的瓷器,等等。 当然这些工艺在各个历史时期也一定有其独立特点。这节课,老师就其中不为众所知的漆器工艺的朝代发展经行纵向评述,希望同学们能对此有所了解。 1、提问:同学们有谁了解中国古代的漆器工艺? 我国古代漆器工艺是用漆涂在器物表面上所制的日常器具及工艺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2、提问:漆器是一种工艺美术,在中国古代有什么作用呢?又有什么特点呢?

第1课 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苏少版八年级美 术下册教案 一、课程大纲 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中国工艺美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对生活的艺术性的认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创造美。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了解常见的中国工艺美术品类。 3.学习中国工艺美术的制作材料和工艺。 4.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艺术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概念和品类,并了解它们的制作方法和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中国工艺美术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表达对这些艺术品的感受和认知,开展主题为“寻找美”的讨论。 2. 讲授课文 讲授前,可让学生翻译和理解课文标题。通过讲解中国工艺美术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引入课文,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然后介绍中国工艺美术的品类:陶瓷、漆器、铜器、玉器、造纸、刺绣、民间工艺品等。并重点讲解其中的一个品类,如陶瓷。

3. 练习活动 活动1:制作陶艺品 教师向学生介绍陶瓷的制作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陶艺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手工能力。 活动2:研究某种民间工艺品 让学生自己选择某种民间工艺品进行研究和制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4. 总结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归纳中国工艺美术的特点和品类,并探究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5. 作业布置 布置如下两项作业: 1.完成自己选择的民间工艺品的研究和制作,并写下心得体会。 2.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拍摄美景、美物或美食,做成PPT或图片集,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评价 1.培养了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的认知和兴趣。 2.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4.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生活的艺术感知水平。 六、教学反思 1.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丰富,活动和讨论环节齐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在活动2的实践中,有的学生缺乏自我创造能力,需要加强引导。 3.在布置作业时,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可操作性和巩固性。

《中国漆器》教学设计

《中国漆器》的教学设计 一、题目 《中国漆器》 二、出自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11月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第19课。 三、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前置模块《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它以图文形式着重描述了中国漆器工艺的种类、历代的漆器作品,而《中国漆器》一课,就承接着其丰富的学习内容; 2.该册教材出现了:唐代的螺钿[diàn]镶嵌、宋元时期的雕漆、明清时期的描金漆器和脱胎漆器。在《中国漆器》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评述,初步了解这四类漆器工艺; 3.该课中,典型的漆器作品,与日常生活用具的联系较为紧密(如碗、勺、鼓、箱、盘)。但是,在朝代的更替、民族的大融合的影响下,漆器显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因此,在造型工艺、纹饰设计方面,中国漆器留有历史的烙印,即“存在一定的变化”,教师需要从中提炼中国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年代的漆器。 4.《中国漆器》属于“欣赏·评述”课,要求学生学会从造型、工艺、历史的角度去欣赏,并学会运用简短的语言,评述一件或多件漆器作品。可见,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因此,教师需要编创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并在互动学习中渗透课内知识。 四、教学目标: 1.教师通过编创主题式美术情景剧,让学生乐于学习中国传统漆器; 2.教师通过搭设漆器信息交流平台,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造条件; 3.教师通过归纳课内知识,设置情景信息反馈单,让学生从特定的角度去欣赏漆器作品; 4.教师通过提炼漆器中的文化元素,使学生对历代漆器的制作工艺、纹饰设计有所了解;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演绎美术情景剧,学会从造型、工艺、历史的角度欣赏中国漆器,并完成情景信息反馈单的填写任务。 教学难点:学生在漆器信息交流平台中,比较不同年代漆器的制作工艺、纹饰设计,学会运用简短的语言评述漆器作品。 六、课前准备 教师:一本册页《中国漆器鉴宝·卷》;两幅手绘稿(适合纹样、风景画);课件;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 漆器 课时:一课时 课型:理论欣赏课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成就的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从工艺美术的种类来讲,教学重点应该放在青铜器方面,因为他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彩陶之后的又一个最灿烂的篇章。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

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专业名词的理解和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除陶器工艺外,成就最突出、且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玉器、青铜器和漆器工艺。它们各有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 讲授新课 一、玉器 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象玉如意就是一

件典型的工艺品,还有头饰、玉坠、玉手镯等等,深得人们的钟爱,使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其它工艺美术品所不能取代的作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quot;玉,石之美有五德者”,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象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其实就是一个玉的传说,贾宝玉的前身就是一块玉石,而林黛玉是玉石下的一棵仙草,而贾宝玉转世为人时口里还含着一块玉。 我国的玉器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当时我国先民们就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在选择、打制、琢磨石器的劳动过程中,逐步认识了比石材美丽的彩石,这些比较美观的被用作装饰品,到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玉器的使用就更加广泛了。所以起初的玉,其实就是指美丽、有光泽、有花纹的石头。新石器时代后期,癫糯邮蟹掷氤隼闯晌ひ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9课《中国漆器》教案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9课(中国漆器)样板教案 19.中国漆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漆器的根本知识、工艺特点。培养学生观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观赏水平。 教学重点: 1. 感受漆器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观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观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简单介绍漆器工艺。〔图片展示〕 漆器工艺:漆涂在各种器物的外表上所制成的一般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但这里所说的漆,是指一种天然漆,一般称为生漆,俗称大漆,系漆树身上分泌的液汁,呈灰乳色,接触空气氧化,成栗壳色,干固后成褐黑色。 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别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荣照人。 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开展,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并对日本等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漆器工艺的种类有哪些呢?请同学答复。 这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制造。 二、主要作品赏析:

1.(木胎朱漆碗)〔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口径10.6×9.2厘米,高5.7厘米,底径7.6]×7.2厘米。此碗由一块木头镟挖而成,碗壁较厚,口部微内收,腹部弧线较深。碗底圈足较高且略外撇。碗外表呈朱红色,略有光泽。 整段木头镂挖而成。外壁雕刻成瓜棱形。敛口,扁鼓腹,矮圈足。斑驳的红色涂料经鉴定为有机漆,据测定应是掺有朱砂一类颜料的漆。 2.(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战国〕战国,座长87.8厘米,高104.2厘米,宽15.9厘米,此器是1965年在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现藏于博物馆。 出土时虎座、双鸟及鼓均已分散,并有残缺,拼合后经复制成了现在所见之物。它的造型新颖巧妙,极富想象力,运用漆、雕、绘三种工艺手段,制造了一个十分有用同时又非常美观的乐器,到达了有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 3.(彩绘人物故事图屏风〔局部〕)〔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人物故事漆屏或称彩绘人物故事漆屏、北魏彩绘人物故事漆屏,该文物出土于司马金龙墓,该墓址坐落在山西大同城东南7.5公里处的石家寨村西南。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为木质漆屏风,上绘有多幅人物故事画,色彩艳丽,线条清楚。这一漆屏既是魏晋时期漆器珍品,又是北魏绘画史上的佳作。 该文物反映了北魏的社会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彩画漆屏风大都已经朽散,从保存较好的两段看,绘画内容大部采自汉代刘向(列女传)故事,绘画艺术和油漆工艺都有很高的水平。它继承了战国和两汉漆画的优良传统,在相当大的画面上以华丽的色彩描绘了真实生动的多种图画,而技法上却较两汉前进了一大步。 4.(车马出行图圆奁)〔战国〕1987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现藏于博物馆。 战国,直径27.9,通高10.8cm。 夹丝胎。由盖、器身相套合而成,整器呈圆筒状,平底,盖顶部隆起。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