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

实验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

实验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目的要求】

1.学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分析探讨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原理】

刺激坐骨神经能引起腓肠肌产生收缩。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不断增大刺激频率可引起肌肉收缩形式发生改变。若刺激频率较小,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大于一次肌肉收缩和舒张所持续的时间(即单收缩)时,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若增大刺激频率,使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大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期时间,而小于单收缩时,肌肉呈现不完全强直收缩;若继续增加刺激频率,使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小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期时间,肌肉则表现出完全强直收缩。

【器材】

蟾蜍或蛙;任氏液;二道生理记录仪、双脉冲刺激器、肌槽、常规手术器械、玻璃分针、毁髓针、锌铜弓、解剖盘、烧杯、滴灌、任氏液等。

【步骤】

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

骨神经,剪断盖在上方的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分支,再剪去脊柱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5、分离股骨头:沿膝关节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

6、游离腓肠肌:在腓肠肌跟腱下穿线并结扎,提起结扎线,剪断肌腱与胫腓骨的联系,游离腓肠肌,剪去膝关节下部的后肢,保留腓肠肌与股骨的联系,制备出完整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本应包括: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和一段脊柱骨四部分。

7、检验标本:用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的两极接触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标本机能正常,把标本固定在肌槽上。

8、连接好装置,调节适宜的灵敏度及刺激强度,开动记录仪,走纸速度为10mm/s,用手控触发开关,以单脉冲刺激神经,记录肌肉的单收缩曲线。

9、分别用1 Hz、2 Hz、3 Hz、4 Hz、6 Hz、12 Hz、24 Hz、30Hz等频率去刺激坐骨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注意事项】

(1)双毁髓时应注意使蟾蜍头部前俯,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实验者眼内,如被射入,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2)标本制备过程中应经常滴加任氏液,防止标本干燥,以保持正常生理活性。

(3)避免污染、过度牵拉或用器械夹伤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4)在骨骼肌收缩后,应让其休息一定时间后再作下一次刺激,特别是在观察刺激频率的影响时。

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和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观察与传 导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并了解其产生的原理。 4.学习蛙和蟾蜍离体神经干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蟾蜍 2.实验器材:常规手术器械(粗剪刀、手术剪、眼科剪、手术镊、眼科镊)蛙板、蛙钉、探针、锌铜弓、玻璃分针、培养皿、任氏液、滴管、手术线、PC机、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神经屏蔽盒等。 三、实验原理: 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以后可以产生复合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如果在离体神经干的一段施加刺激,从另一端引导传来的神兴奋冲动,可以记录出双相电位,加入在引导的两个电极之间将神经干麻醉或损伤,阻断其兴奋传导能力,这时候记录出的动作电位就成为单相电位。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产生的。但是,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如果在远离刺激点的不同距离处分别引导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两引导点之间的距离为m,在两引导点分别引导出的动作电位的时相差为s。即可按照公式v=m/s来计算出兴奋的传导速度。蛙类的坐骨神经干属于混合性神经,其中包含有粗细不等的各种纤维,其直径一般为3-29um,其中直径最粗的有髓纤维为A类纤维,传导速度在正常室温下为35-40 m/s。 神经每兴奋一次极其在兴奋以后的回复过程中,其兴奋性都要经历一次周期

性的变化,其全过程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4个时期。为了测定坐骨神经在发生一次兴奋以后兴奋性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首先要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性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在前一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不同时相再施加一个测试性刺激,用于检查神经的兴奋阈值和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以判定神经兴奋性的变化。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 (1)破坏脑与脊髓: 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持蛙,用食指下压其吻部,拇指按压在其骶髂关节下方,使其头尽量前俯,右手持探针沿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轻划,至触及头颈部正中的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的位置。用探针在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再将其针尖转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探针,彻底捣毁脑组织;然后缓慢地把探针退至枕骨大孔处,将其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整个椎管,彻底捣毁脊髓。彻底捣毁脊髓时,可看到动物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2)剪去躯干上部及内脏 在骶髂关节前1 cm处用金冠剪(粗剪)剪断脊柱(可在下肢前端)。沿脊柱切口向下剪开两侧腹部皮肤至耻骨处,将头、前肢、内脏及腹部软组织全部剪掉,放于污物盘,只保留下端脊柱和下肢。在腹侧脊柱两旁可看到腰骶神经丛。注意切勿触及或损伤坐骨神经。 (3)剥后肢皮肤 左手持镊子夹住脊髓断端,右手捏住断端边缘,剥掉全部后肢皮肤。注意不要握住或接触坐骨神经。将全部皮肤剥除后,把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将手和手术器械洗净,以免皮肤分泌物、血液污染神经标本。 (4)分离两腿 在任氏液里把标本上的血迹冲洗干净,用镊子从背位夹住脊柱将标本提起,剪去向上突出的骶骨(避开坐骨神经),然后沿正中线用粗剪刀将脊柱分为两半,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后肢。将已分离的标本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5)制备坐骨神经标本

实验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目的】掌握蛙类的捉拿和破坏脑

实验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实验目的】掌握蛙类的捉拿和破坏脑脊髓的方法,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技术、获得兴奋性良好的标本。 【实验原理】蟾蜍及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与哺乳动物相似,又因其离体组织在短时间内所需的生活条件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和兴奋性、刺激与反应及肌肉收缩等基本生理现象。因而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生理学实验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实验对象】蟾蜍或青蛙。 【实验用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普通剪刀、手术剪刀、眼科剪、组织镊子、眼科镊子、探针、锌铜弓、玻璃分针、蛙板、玻璃板、蛙钉)任氏液、方瓷盘、培养皿、棉线、纱布、滴管等。 【实验步骤】 1.破坏脑和脊髓取蟾蜍一只,用左手握 住蟾蜍,食指按压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 使头部前俯;右手持金属探针由头端沿中线向 尾方划触、触及凹陷处即枕骨大孔的所在。将 探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2~3mm,刺破皮肤即入 枕骨大孔,这时将探针尖端水平转向头方,向 前探入颅腔内,然后向各方搅动探针,以捣毁 脑组织。脑组织捣毁后,将探针退出;再由枕骨大孔刺入,并水平转向尾方,与脊髓平行刺入椎管,来回抽动探针以彻底破坏脊髓。当动物四肢肌肉的紧张性完全消失时,提示脑和脊髓完全破坏(见图2-1)。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1~1.5cm 处剪断脊柱。左手握止蟾蜍后 肢、用拇指压止骶骨,使蟾蜍 头与内脏自然下垂,右手持普 通剪刀(严禁用手术剪剪骨 骼),沿脊柱两侧剪除一切内 脏及头胸部,留下后肢、骶骨、 脊柱以及紧贴于脊柱两侧的坐骨神经。剪除过程中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 3.剥皮左手握紧脊柱断端(注意不要握住或压迫神经),右手捏住其上的皮肤边缘、用力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的皮肤(图2-2 )

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生物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日期: 同组者:实验序号: 实验题目: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目的: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的离体组织所需要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实验中常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 标本来观察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强度、刺激频率 与肌肉收缩反应的一些规律以及骨骼肌的收缩特性 等。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器材:常规手术器械(粗剪刀、手术剪、眼科剪、手术镊、眼科镊)蛙板、蛙钉、探针、锌铜弓、玻璃分针、培 养皿、任氏液、滴管、手术线等。

实验方法及步骤: 1、破坏脑脊髓 部位枕骨大孔。如果蟾蜍四肢松软,呼吸消失,表示脑脊髓已完全破坏,否则按上述方法再进行捣毁。 2、剪去躯干上部及内脏 在骶髂关节前1 cm处用金冠剪(粗剪)剪断脊柱(可在下肢前端)。沿脊柱切口向下剪开两侧腹部皮肤至耻骨处,将头、前肢、内脏及腹部软组织全部剪掉,放于污物盘,只保留下端脊柱和下肢。在腹侧脊柱两旁可看到腰骶神经丛。注意切勿触及或损伤坐骨神经。 3、剥后肢皮肤 左手持镊子夹住脊髓断端,右手捏住断端边缘,剥掉全部后肢皮肤。将标本放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内,将手和手术器械洗净。 4、分离两腿 用金冠剪剪去尾骨杆(骶骨),沿脊椎中线将脊柱剪开,再沿耻骨联合正中央剪开两侧大腿,使两腿完全分离(切勿伤及神经),将两腿浸于任氏液中。 5、游离坐骨神经 取一后肢,腹面向上(背位),固定于蛙板上,沿脊柱侧用玻璃分针轻轻勾起坐骨神经,逐一剪去神经分支至股端。用金冠剪

剪断脊柱,只保留一小段椎骨片与坐骨神经相连。 将标本改为背面向上(腹位)固定,用镊子提起梨状肌,剪断,用玻璃分针将坐骨神经小心勾至背部。再沿坐骨神经沟(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的肌间缝)分离坐骨神经。用镊子夹住与神经相连的脊椎骨,提起神经,用眼科剪将神经分支及结缔组织膜顺序剪断,将神经一直游离到腘窝处。 6、游离腓肠肌 用镊子夹住脊椎骨,将神经搭在腓肠肌上,用剪刀将膝关节周围的大腿肌肉完全剪除,用金冠剪将膝关节上方的股骨刮干净,暴露骨股并在距膝关节上1 cm处剪断,分离腓肠肌的跟腱,用线结扎,然后自跟腱的附着点剪断,提起跟腱,将腓肠肌分离至膝关节处,将小腿其余部分剪掉。这样就制备了一个附着在股骨上的腓肠肌并带有支配腓肠肌的坐骨神经的完整标本。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一、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及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了解电刺激的极性法则。 二、实验原理 1、蛙或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生活条件易于掌握,在任氏液的浸润下,神经肌肉标本可较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离体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2、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电刺激可改变可兴奋细胞的膜电位差。膜电位减小时,细胞去极化,细胞兴奋;膜电位增大时,细胞超极化,细胞兴奋性被抑制。蘸有任氏液的锌铜弓接触活组织时,可产生沿锌片—活组织—铜片流向的电流对细胞产生刺激效应。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1、实验材料:牛蛙 2、实验器材: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蛙板、固定针、滴管、培养皿、玻璃分针锌铜弓、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 四、实验步骤 1、洗净实验动物→毁髓→剥制后肢→分离坐骨神经→游离腓肠肌→游离股骨头→标本检验→电刺激极性法则的验证 2、双毁髓 一只手握住牛蛙,使其背部向上。用拇指压住牛蛙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另一只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下触划,触及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将毁髓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内搅动,此时为单毁髓;将毁髓针退回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椎平行刺入椎管内捣毁脊髓,完成双毁髓。 3、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剥制后肢标本:轻提双毁髓蛙,自背面耻骨联合上方约1公分处横向剪断脊柱。轻轻托起后肢,看清坐骨神经位置,沿脊柱两侧横向切口剪断体壁,去除断口以上肢体和内脏放入污物缸。剥去后肢皮肤后放入任氏液中备用。 (2)分离两后肢:用粗剪刀纵向剪开脊柱,并剪断两后肢相连的肌肉,一只用于剥制标本,一只放入任氏液中保存。 (3)分离坐骨神经:将后肢标本脊柱端腹面向上,趾端向外侧用蛙钉将标本固定在蛙板上。先在腹腔面用玻璃分针沿脊柱游离坐骨神经,然后在标本的背侧于股二头肌与半膜肌的肌肉缝内将坐骨神经与周边的结缔组织分离直到腘窝,但不要伤及神经,其分支待以后用手术剪剪断肌肉。 (4)游离腓肠肌:同样用玻璃分针将腓肠肌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离并在其跟腱处穿线、结扎; (5)分离股骨头:捏住股骨,剪去并刮净周围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 (6)检验标本:用手术镊轻提标本的脊椎片,再用经任氏液蘸湿的锌铜弓接触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表示标本机能正常。轻提腓肠肌上的结扎线,将标本放入任氏液中保存15-20分钟后进行实验。 (7)电刺激的极性法则验证:用棉线在神经干中间部位进行结扎,以阻断神经传导兴奋的能力。用锌铜弓跨越结扎线刺激坐骨神经干。使锌极在腓肠肌一端刺激,观察腓肠肌收缩发生在通电(接触神经干)时还是断电(离开神经干)时;调转锌铜弓的极性,使铜极在腓肠

实验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

实验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目的要求】 1.学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分析探讨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原理】 刺激坐骨神经能引起腓肠肌产生收缩。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不断增大刺激频率可引起肌肉收缩形式发生改变。若刺激频率较小,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大于一次肌肉收缩和舒张所持续的时间(即单收缩)时,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若增大刺激频率,使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大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期时间,而小于单收缩时,肌肉呈现不完全强直收缩;若继续增加刺激频率,使两次刺激间隔时间小于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期时间,肌肉则表现出完全强直收缩。 【器材】 蟾蜍或蛙;任氏液;二道生理记录仪、双脉冲刺激器、肌槽、常规手术器械、玻璃分针、毁髓针、锌铜弓、解剖盘、烧杯、滴灌、任氏液等。 【步骤】 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欢迎阅读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一、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及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了解电刺激的极性法则。 二、实验原理 1、蛙或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生活条件易于掌握,在任氏液的浸润下,神经肌肉标本可较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离体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2、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电刺激可改变可兴奋细胞的膜电位差。膜电位减小时,细胞去极化,细胞兴奋;膜电位增大时,细胞超极化,细胞兴奋性被抑制。蘸有任氏液的锌铜弓接触活组织时,可产生沿锌片—活组织—铜片流向的电流对细胞产生刺激效应。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1、实验材料:牛蛙 2、实验器材: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蛙板、固定针、滴管、培养皿、玻璃分针锌铜弓、污物缸、粗棉线、任氏液 四、实验步骤 1、洗净实验动物→毁髓→剥制后肢→分离坐骨神经→游离腓肠肌→游离股骨头→标本检验→电刺激极性法则的验证

2、双毁髓 一只手握住牛蛙,使其背部向上。用拇指压住牛蛙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另一只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下触划,触及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将毁髓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内搅动,此时为单毁髓;将毁髓针退回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椎平行刺入椎管内捣毁脊髓,完成双毁髓。 3、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剥制后肢标本:轻提双毁髓蛙,自背面耻骨联合上方约1公分处横向剪断脊柱。轻轻托起后肢,看清坐骨神经位置,沿脊柱两侧横向切口剪断体壁,去除断口以上肢体和内脏放入污物缸。剥去后肢皮肤后放入任氏液中备用。 (2)分离两后肢:用粗剪刀纵向剪开脊柱,并剪断两后肢相连的肌肉,一只用于剥制标本,一只放入任氏液中保存。 (3)分离坐骨神经:将后肢标本脊柱端腹面向上,趾端向外侧用蛙钉将标本固定在蛙板上。先在腹腔面用玻璃分针沿脊柱游离坐骨神经,然后在标本的背侧于股二头肌与半膜肌的肌肉缝内将坐骨神经与周边的结缔组织分离直到腘窝,但不要伤及神经,其分支待以后用手术剪剪断肌肉。 (4)游离腓肠肌:同样用玻璃分针将腓肠肌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离并在其跟腱处穿线、结扎; (5)分离股骨头:捏住股骨,剪去并刮净周围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 (6)检验标本:用手术镊轻提标本的脊椎片,再用经任氏液蘸湿的锌铜弓接触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表示标本机能正常。轻提腓肠肌上的结扎线,将标本放入任氏液中保存15-20分钟后进行实验。 (7)电刺激的极性法则验证:用棉线在神经干中间部位进行结扎,以阻断神经传导兴奋的能力。用锌铜弓跨越结扎线刺激坐骨神经干。使锌极在腓肠肌一端刺激,观察腓肠肌收缩发生在通电(接触神经干)时还是断电(离开神经干)时;调转锌铜

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和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观察与传导速度的 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并了解其产生的原理。 4.学习蛙和蟾蜍离体神经干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蟾蜍 2.实验器材:常规手术器械(粗剪刀、手术剪、眼科剪、手术镊、眼科镊)蛙板、蛙钉、探针、锌铜弓、玻璃分针、培养皿、任氏液、滴管、手术线、PC机、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神经屏蔽盒等。 三、实验原理: 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以后可以产生复合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如果在离体神经干的一段施加刺激,从另一端引导传来的神兴奋冲动,可以记录出双相电位,加入在引导的两个电极之间将神经干麻醉或损伤,阻断其兴奋传导能力,这时候记录出的动作电位就成为单相电位。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产生的。但是,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如果在远离刺激点的不同距离处分别引导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两引导点之间的距离为m,在两引导点分别引导出的动作电位的时相差为s。即可按照公式v=m/s来计算出兴奋的传导速度。蛙类的坐骨神经干属于混合性神经,其中包含有粗细不等的各种纤维,其直径一般为3-29um,其中直径最粗的有髓纤维为A类纤维,传导速度在正常室温下为35-40 m/s。 神经每兴奋一次极其在兴奋以后的回复过程中,其兴奋性都要经历一次周期性的变化,其全过程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4个时期。为了测定坐骨神经在发生一次兴奋以后兴奋性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首先要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性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在前一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不同时相再施加一个测试性刺激,用于检查神经的兴奋阈值和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以判定神经兴奋性的变化。

蛙腓肠肌实验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目的学习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原理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所需要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在生理实验中常用蟾赊的神经肌肉标本来观察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 实验对象蟾赊 实验用品蛙类手术器械、烧杯、培养皿、棉球、纱布、细丝线、任氏液、粗剪刀、蛙板等。 实验步骤 1. 破坏脑和脊髓左手持蛙,用食指压其头部前端,使头前俯。右手持探针由头端沿正中线向后划,触到凹陷即为枕骨大孔,将探针由此垂直刺入。再将探针折向前方,插入颅腔内并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再将探针退回至进针处,针尖转向后方,刺入椎管捣毁脊髓。此时蟾赊四肢瘫软,表明脑脊髓已完全破坏。 2. 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用粗剪刀在甑骼关节水平以上1cm处剪断脊柱。左手握住后肢,右手持剪刀沿脊柱的断口向下剪开两侧的皮肤及肌肉,再剪除已下垂的躯干上部及内脏。 3. 剥皮剪掉肛门周围的皮肤,左手捏脊柱断端(勿触碰神经),右手捏住断端边缘的皮肤,向下剥掉两后肢皮肤。将标本背位放于表面有少许任氏液的蛙板上,洗净双手及用过的器械。 4. 游离坐骨神经沿脊柱两侧用玻璃分针分离坐骨神经,用线在坐骨神经靠近脊柱处结扎并剪断。左手捏住脊柱,右手持剪刀从背面剪去向上突出的尾骨。然后从腹面沿中线将脊柱剪成两半。捏住两侧下肢带骨用力向两侧掰,使耻骨联合处脱臼,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后肢,一后肢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平皿中备用,一后肢用玻璃分针划开梨状肌及其附近的结缔组织,循坐骨神经沟(股二头肌与半膜肌之间的裂隙处)找出坐骨神经的大腿部分,用玻璃分针将腹部的坐骨神经小心勾出来,手执结扎神经的线,剪断坐骨神经的所有分支,一直 游离至膝关节。 5. 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将分离干净的坐骨神经搭于腓肠肌上,在膝关节周围剪掉全部大腿肌肉,并用普通剪刀将股骨刮干净,在股骨中部剪去、上段股骨。再在跟腱处以线结扎,剪断并游

最新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精品课件)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和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观察与 传导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并了解其产生的原理。 4.学习蛙和蟾蜍离体神经干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蟾蜍 2.实验器材:常规手术器械(粗剪刀、手术剪、眼科剪、手术镊、眼科镊)蛙板、蛙钉、探针、锌铜弓、玻璃分针、培养皿、任氏液、滴管、手术线、PC机、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神经屏蔽盒等。...... 三、实验原理: 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以后可以产生复合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如果在离体神经干的一段施加刺激,从另一端引导传来的神兴奋冲动,可以记录出

双相电位,加入在引导的两个电极之间将神经干麻醉或损伤,阻断其兴奋传导能力,这时候记录出的动作电位就成为单相电位。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产生的。但是,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如果在远离刺激点的不同距离处分别引导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两引导点之间的距离为m,在两引导点分别引导出的动作电位的时相差为s。即可按照公式v=m/s来计算出兴奋的传导速度。蛙类的坐骨神经干属于混合性神经,其中包含有粗细不等的各种纤维,其直径一般为3-29um,其中直径最粗的有髓纤维为A类纤维,传导速度在正常室温下为35-40 m/s。...... 神经每兴奋一次极其在兴奋以后的回复过程中,其兴奋性都要经历一次周期性的变化,其全过程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4个时期。为了测定坐骨神经在发生一次兴奋以后兴奋性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首先要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性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在前一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不同时相再施加一个测试性刺激,用于检查神经的兴奋阈值和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以判定神经兴奋性的变化。......

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和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观察与传 导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并了解其产生的原理。 4.学习蛙和蟾蜍离体神经干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蟾蜍 2.实验器材:常规手术器械(粗剪刀、手术剪、眼科剪、手术镊、眼科镊)蛙板、蛙钉、探针、锌铜弓、玻璃分针、培养皿、任氏液、滴管、手术线、PC机、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神经屏蔽盒等。 三、实验原理: 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以后可以产生复合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如果在离体神经干的一段施加刺激,从另一端引导传来的神兴奋冲动,可以记录出双相电位,加入在引导的两个电极之间将神经干麻醉或损伤,阻断其兴奋传导能力,这时候记录出的动作电位就成为单相电位。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产生的。但是,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如果在远离刺激点的不同距离处分别引导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两引导点之间的距离为m,在两引导点分别引导出的动作电位的时相差为s。即可按照公式v=m/s来计算出兴奋的传导速度。蛙类的坐骨神经干属于混合性神经,其中包含有粗细不等的各种纤维,其直径一般为3-29um,其中直径最粗的有髓纤维为A类纤维,传导速度在正常室温下为35-40 m/s。 神经每兴奋一次极其在兴奋以后的回复过程中,其兴奋性都要经历一次周

期性的变化,其全过程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4个时期。为了测定坐骨神经在发生一次兴奋以后兴奋性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首先要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性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在前一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不同时相再施加一个测试性刺激,用于检查神经的兴奋阈值和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以判定神经兴奋性的变化。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 (1)破坏脑与脊髓: 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持蛙,用食指下压其吻部,拇指按压在其骶髂关节下方,使其头尽量前俯,右手持探针沿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轻划,至触及头颈部正中的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的位置。用探针在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再将其针尖转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探针,彻底捣毁脑组织;然后缓慢地把探针退至枕骨大孔处,将其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整个椎管,彻底捣毁脊髓。彻底捣毁脊髓时,可看到动物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 (2)剪去躯干上部及内脏 在骶髂关节前1 cm处用金冠剪(粗剪)剪断脊柱(可在下肢前端)。沿脊柱切口向下剪开两侧腹部皮肤至耻骨处,将头、前肢、内脏及腹部软组织全部剪掉,放于污物盘,只保留下端脊柱和下肢。在腹侧脊柱两旁可看到腰骶神经丛。注意切勿触及或损伤坐骨神经。 (3)剥后肢皮肤 左手持镊子夹住脊髓断端,右手捏住断端边缘,剥掉全部后肢皮肤。注意不要握住或接触坐骨神经。将全部皮肤剥除后,把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将手和手术器械洗净,以免皮肤分泌物、血液污染神经标本。 (4)分离两腿 在任氏液里把标本上的血迹冲洗干净,用镊子从背位夹住脊柱将标本提起,剪去向上突出的骶骨(避开坐骨神经),然后沿正中线用粗剪刀将脊柱分为两半,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后肢。将已分离的标本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干货分享)

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 标本制备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和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观察与传导速 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并了解其产生的原理。 4.学习蛙和蟾蜍离体神经干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蟾蜍 2.实验器材:常规手术器械(粗剪刀、手术剪、眼科剪、手术镊、眼科镊)蛙板、蛙钉、探针、锌铜弓、玻璃分针、培养皿、任氏液、滴管、手术线、PC机、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神经屏蔽盒等。 三、实验原理: 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以后可以产生复合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如果在离体神经干的一段施加刺激,从另一端引导传来的神兴奋冲动,可以记录出双相电位,加入在引导的两

个电极之间将神经干麻醉或损伤,阻断其兴奋传导能力,这时候记录出的动作电位就成为单相电位.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产生的.但是,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感谢聆听 如果在远离刺激点的不同距离处分别引导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两引导点之间的距离为m,在两引导点分别引导出的动作电位的时相差为s。即可按照公式v=m/s来计算出兴奋的传导速度。蛙类的坐骨神经干属于混合性神经,其中包含有粗细不等的各种纤维,其直径一般为3-29um,其中直径最粗的有髓纤维为A类纤维,传导速度在正常室温下为35-40 m/s。......感谢聆听 神经每兴奋一次极其在兴奋以后的回复过程中,其兴奋性都要经历一次周期性的变化,其全过程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4个时期.为了测定坐骨神经在发生一次兴奋以后兴奋性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首先要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性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在前一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不同时相再施加一个测试性刺激,用于检查神经的兴奋阈值和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以判定神经兴奋性的变化。......感谢聆听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 (1)破坏脑与脊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