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全面加强环境保护 )要点

13(全面加强环境保护 )要点

13(全面加强环境保护 )要点
13(全面加强环境保护 )要点

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解读之十三

全面加强环境保护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甘肃日报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10-8-10 ★★★【字体:小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我省环境保护到2020年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明确了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的具体政策措施,这对促进全省环境保护治理,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省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强污染重、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的重点污染行业的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发展较快,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同时,积极推进兰州市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和黄河甘肃段污染防治工作,某些区域的一些指标开始好转。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5年的56.3万吨下降到2008年的50.1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从2005年的18.23万吨下降到2008年的17.05万吨,分别比2005年下降10.95%和6.31%,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但是,我省是一个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结构性”污染突出的资源开发省,形成了以高耗能、高污染、资源依赖性的“两高一资”为特征的工业基础和产业结构,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重心东移,致使我省工业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展缓慢,造成资源加工型企业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高,企业设备老化、包袱沉重,环境保护的历史欠账多,减排任务艰巨,特别是兰州市大气污染和黄河甘肃段污染防治等一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同时,我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以及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已呈现出“小污易成大污,小污已成大害”的局面,令人担忧。目前,我省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是随着双垄沟播和反季节高效农业种植的推广,以及剧毒杀虫剂和高残留农药、化肥的使用,农村面源污染、白色污染等问题严重;生活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水平较低;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加剧地表水富营养化,农村饮水、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村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

面对全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和农村环境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准确把握政策内涵,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契机,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解决环境问题,不仅要从制度层面形成全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合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佳选择。2009年底,

国务院批准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把我省列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开启了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为此,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强省,建设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以优化资源利用为核心,以降低废物排放量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建设项目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特别要加大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钢铁、建材、石化、有色、冶金、煤炭、化工、制药等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严格限制产能过剩和高污染行业的扩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高污染的落后产能,重点支持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废旧金属回收、冶炼渣和尾矿资源再利用等骨干示范项目,严格限制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二是要加大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在“十二五”规划中要列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加大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首先,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抓好农村供水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加强对分散式供水水源周边的环境保护和监测,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其次,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三,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养殖区,实现养殖废

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严格控制水库、河流水产养殖的规模和数量。全面清理和整顿严重污染水体的水产养殖场。第四,严格控制农村工业污染。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进行污染减排的技术改造。第五,综合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推广使用可降解薄膜,改进农膜使用技术,并设置专门农膜回收机构。第六,积极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和治理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重点抓好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污染的治理修复。

三是加强兰州市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首先,要加大对兰州市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的资金支持,重点加快兰州市燃煤锅炉改造和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建设,确保兰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气达到70%以上。加快二氧化硫控制区燃煤电厂脱硫重点项目和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工程进度,力争使兰州市、白银市、金昌市、张掖市等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其次,认真落实《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做好泾河、渭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实行出省、出市州断面考核制度,努力实现黄河、渭河出省断面水质达到III类标准,泾河等重点流域水质有所改善。第三,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配套管网、城市垃圾等固体废物和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建设。第四,加快推进兰州市等重点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研究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四是要抓好环境法制工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约束激励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措施,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保综合决策机制的建立。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三同时”管理和行业准入规定,依法严肃查处影响全省发展大局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和完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大力推进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工作,积极做好环境立法和环境复议及环境应诉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