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第一章

1 什么是冯·诺依曼机?

答:冯·诺依曼在1946 年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计算机的结构雏型,它由5 个部分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运算器负责指令的执行;控制器的作用是协调并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按程序中排好的指令序列执行;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器件,用于存放程序和需要用到的数据及运算结果;而输入/输出设备则是负责从外部设备输入程序和数据,并将运算的结果送出。

2.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微处理器只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由算术逻辑部件(ALU),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程序计数器,时序和控制逻辑部件,内部总线等组成。微处理器不能构成独立工作的系统,也不能独立执行程序,必须配上存储器,外部输入、输出接口构成一台微型计算机方能工作。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组成。它已具有计算功能,能独立执行程序,但若没有输入/输出设备,数据及程序不能输入,运算结果无法显示或输出,仍不能正常工作。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及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没有配置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仍然什么工作也不能做,必须配置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这样才可以正常提供使用。

3.微处理器有哪些主要部件组成?其功能是什么?

微处理器是中央处理器(CPU)。它是由算术逻辑部件(ALU),累加器和寄存器组,指令指针寄存器IP,段寄存器,时序和控制逻辑部件,内部总线等组成。

微处理器主要部件作用:

算术逻辑部件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及逻辑运算。

通用寄存器组用来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中间结果或地址。

程序计数器指向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顺序执行指令时,每取一个指令字节,程序计数器加1。

控制逻辑部件负责对整机的控制,包括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和分析,确定指令的操作及操作相应的控制信号和时序,送到微型计算机的其他部件,使CPU内部及外部协调工作。

内部总线用来传送CPU内部的数据及控制信号。

9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 1101.01 (2) 111001.0011 (3) 101011.0101 (4) 111.0001

解:

(1) 13.25

(2) 57.1875

(3) 43.3125

(4) 7.0625

10 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 A3.3H (2) 129.CH (3) AC.DCH (4) FAB.3H

解:

(1) 163.1875

(2) 297.75

(3) 172.859375

(4) 4011.1875

14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有符号十进制数。

(1) 10000000 (2) 00110011 (3) 10010010 (4) 10001001

解:

(1) -0

(3) -18

(4) -9

15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单精度浮点数。

(1) +1.5 (2) -10.625 (3) +100.25 (4) -1200

解:

(1) 0 01111111 10000000000000000000000

(2) 1 10000010 01010100000000000000000

(3) 0 10000101 10010001000000000000000

(4) 1 10001001 00101100000000000000000

第二章

1.8086CPU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8086CPU由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指令执行部件EU组成,BIU和EU的操作是并行的。

总线接口部件BIU的功能:地址形成、取指令、指令排队、读/写操作数和总线控制。所有与外部的操作由其完成。

指令执行部件EU的功能:指令译码,执行指令。

2.8086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各有什么用途?

8086CPU的寄存器有通用寄存器组、指针和变址寄存器、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及标志位寄存器PSW。4个16位通用寄存器,它们分别是AX,BX,CX,DX,用以存放16位数据或地址。也可分为8个8位寄存器来使用,低8位是AL、BL、CL、DL,高8位是AH、BH、CH、DH,只能存放8位数据,不能存放地址。

指针和变址寄存器存放的内容是某一段内地址偏移量,用来形成操作数地址,主要在堆栈操作和变址运算中使用。

段寄存器给出相应逻辑段的首地址,称为“段基址”。段基址与段内偏移地址结合形成20位物理地址。

指令指针寄存器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在现行代码中的偏移地址。

16位标志寄存器PSW用来存放运算结果的特征,常用作后续条件转移指令的转移控制条件。

5.要完成下述运算或控制,用什么标志位判断?其值是什么?

⑴比较两数是否相等?

将两数相减,当全零标志位ZF=1时,说明两数相等,当ZF=0时,两数不等。

⑵两数运算后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用符号标志位SF来判断,SF=1,为负数;SF=0,为正数。

⑶两数相加后是否溢出?

用溢出标志位来判断,OF=1,产生溢出;OF=0,没有溢出。

⑷采用偶校验方式。判定是否要补“1”?

用奇偶校验标志位判断,有偶数个“1”时,PF=1,不需要补“1”;有奇数个“1”时,PF=0,需要补“1”。(5)两数相减后比较大小?

ZF=1时,说明两数是相等的;

ZF=0时:

无符号数时,CF=0,被减数大;CF=1,被减数小。

带符号数时,SF=OF=0或SF=OF=1,被减数大;SF=1,OF=0或SF=0,OF1,被减数小。

(6)中断信号能否允许?

用中断标志位来判断,IF=1,允许CPU响应可屏蔽中断;IF=0,不响应。

6.8086系统中存储器采用什么结构?用什么信号来选中存储体?

8086存储器采用分体式结构:偶地址存储体和奇地址存储体,各为512k。

用A0和BHE来选择存储体。当A0=0时,访问偶地址存储体;当BHE=0时,访问奇地址存储体;当A0=0,

9.实模式下,段寄存器装入如下数据,写出每段的起始和结束地址。

a)1000H 10000H~1FFFFH

b)1234H 12340H~2233FH

c)2300H 23000H~32FFFH

d)E000H E0000H~EFFFFH

e)AB00H AB000H~BAFFFH

10.在实模式下对下列CS:IP的组合,求出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存储器地址。

a) CS:IP=1000H:2000H 12000H

b) CS:IP=2000H:1000H 21000H

c) CS:IP=1A00H:B000H 25000H

d) CS:IP=3456H:AB09H 3F069H

11.实模式下,求下列寄存器组合所寻址的存储单元地址:

a) DS=1000H,DI=2000H 12000H

b) SS=2300H,BP=3200H 26200H

c) DS=A000H,BX=1000H A1000H

d) SS=2900H,SP=3A00H 2CA00H

12. 若当前SS=3500H,SP=0800H,说明堆栈段在存储器中的物理地址,若此时入栈10个字节,SP内容是什么?若再出栈6个字节,SP为什么值?

堆栈段的物理地址范围:35000H~44FFFH

当前栈顶的物理地址为:35000H+0800H=35800H

入栈10个字节以后:SP=0800H-000AH=07F6H

出栈6个字节以后:SP=07F6H+0006H=07FCH

13. 某程序数据段中存放了两个字,1EE5H和2A8CH,已知DS=7850H,数据存放的偏移

地址为3121H及285AH。试画图说明它们在存储器中的存放情况。若要读取这个两个字,需要对存储器进行几次操作?

它们的物理地址分别是:

78500H+3121H=7B621H,78500H+285AH=7AD5AH。

1EE5H的偏移地址是3121H,是奇地址,需要进行两次操作;2A8CH的偏移地址是285AH,是偶地址,需要一次操作。

14 答:代码段首地址:31FF0H;当前指令地址:320F0H

数据段首地址:10E400H

堆栈段栈首地址:21F00H;堆栈段栈顶地址:31EEEH

附加段首地址:10F40H

状态标志均为0。

15. 说明8086系统中“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两种工作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最小模式为单机系统,系统中所需要的控制信号由CPU提供,实现和存储器及I/O接口电路的连接。

最大模式可以构成多处理器/协处理器系统,即一个系统中存在两个以上微处理器,每个处理器执行自己的程序。系统中所需要的控制信号由总线控制器8288提供,8086CPU提供信号控制8288,以实现全局资源分配及总线控制权传递。在两种模式中,CPU的24~31引脚意义不同。

最小模式中引脚MN/MX接+5V,最大模式中该引脚接地。

16. 8086系统中为什么要用地址锁存器?8282地址锁存器与CPU如何连接?

CPU与存储器(或者I/O端口)进行数据交换时,CPU首先要送出地址信号,然后再发出控制信号及传送数据。由于8086引脚的限制,地址和数据分时复用一组总线,所以要加入地址锁存器,先锁存地址,使在读/写总线周期内地址稳定。

8282是三态缓冲的8位数据交换锁存器,由选通信号STB与CPU的地址锁存允许信号ALE相连,当STB

17.哪个标志位控制CPU的INTR引脚?

中断允许标志位IF控制INTR引脚的中断输入。

18.什么叫总线周期?在CPU读/写总线周期中,数据在哪个机器状态出现在数据总线上?

总线周期:BIU完成一次访问存储器或I/O端口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读总线周期,在T3或TW状态数据出现在数据总线上;写总线周期,在T2状态数据出现在数据总线上。

20.8086CPU重新启动后,从何处开始执行指令?

从内存的FFFF0H开始执行指令。

21.8086CPU最小模式系统配置包括哪几部分?

包括时钟发生器、地址锁存器、数据收发器、存储器及I/O接口。

第五章

1.答:静态RAM速度非常快,只要电源存在内容就不会自动消失。它的基本存储电路为6个MOS管组成1位,因此集成度相对较低,功耗也较大。一般,高速缓冲存储器用它组成。DRAM的内容在10-3或10-6秒之后自动消失,因此必须周期性的在内容消失之前进行刷新。由于它的基本存储电路由一个晶体管及一个电容组成,因此它的集成度高,成本较低,另外

耗电也少,但它需要一个额外的刷新电路。DRAM运行速度较慢,SRAM比DRAM要快2~5倍,一般,PC机的标准存储器都采用DRAM组成。

2.答:掩膜型ROM中信息是厂家根据用户给定的程序或数据,对芯片图形掩膜进行两次光刻而写入的,用户对这类芯片无法进行任何修改。

PROM出厂时,里面没有信息,用户采用一些设备可以将内容写入PROM,一旦写入,就不能再改变了,即只允许编程一次。

EPROM可编程固化程序,且在程序固化后可通过紫外光照擦除,以便重新固化新数据。

EEPROM可编程固化程序,并可利用电压来擦除芯片内容,以重新编程固化新数据。

3.CAS#为列地址选通信号,用于指示地址总线上的有效数据为列地址;RAS#为行地址选通信号,用于指示地址总线上的有效数据为列地址。

5.直接映象Cache 是将主存储器中每一页大小分成和Cache 存储器大小一致,Cache中每一块分配一个索引字段以确定字段,这样可以通过一次地址比较即可确定是否命中,但如果频繁访问不同页号主存储器时需要做频繁的转换,降低系统性能;成组相联Cache 内部有多组直接映象的Cache,组间采用全关联结构,并行地起着高速缓存的作用。访问时需要进行两次比较才能确定是否命中。

7.答:由于所用的芯片为1024×1位,构成1024×8位(即1K×8位)的存储器需要8片,因此组成16K ×8位的存储器需要16×8=128片。

片内有1024个单元,需要10根地址线。

16组(每组8片)存储器需要16根片选信号,至少需要4根地址线经译码器输出。

9.组成4K×8 的存储器,那么需要4 片这样的芯片:将A15 取反后分配芯片1 的CS#;将A14 取反后分配给芯片2 的CS#;将A13 取反后分配芯片3 的CS#;将A12 取反后分配给芯片4 的CS#。那么芯片 1 的地址范围可以是(0x8000~0x83FF)、(0x8400~0x87FF)、(0x8800~0x8BFF)、(0x8C00~0x8FFF)、…、(0xF400~0xF7FF)、(0xF800~0xFBFF)、(0xFC00~0xFFFF),芯片2 的地址范围可以是(0x4000~0x43FF)、(0x4400~0x47FF)、(0x4800~0x4BFF)、(0x4C00~0x4FFF)、…、(0xF400~0xF7FF)、(0xF800~0xFBFF)、(0xFC00~0xFFFF),这样会造成地址的重复

12.因为EPROM2764 是8K*8 的ROM,所以要构成64K*8 的存储器系统,需要8 片EPROM2764。其中CPU 的A12~A0 直接与8 片EPROM 的A12~A0 相连(没有考虑驱动能力问题),A15、A14 和A13 与138 的A、B、C 三个端口相连,其他地址线(A19~A16)和M/IO#组合连到G1、G2A 和G2B 上,确保A19=0、A18=1、A17=0 和A16=0 即可。

1.答:CPU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速度不匹配;信号电平不匹配;信号格式不匹配;时序不匹配。

I/O接口电路是专门为解决CPU与外设之间的不匹配、不能协调工作而设置的,处于总线和外设之间,一般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⑴设置数据缓冲以解决两者速度差异所带来的不协调问题;⑵设置信号电平转换电路,如可采用MC1488、MC1489、MAX232、MZX233芯片来实现电平转换。⑶设置信息转换逻辑,如模拟量必须经A/D变换成数字量后,才能送到计算机去处理,而计算机送出的数字信号也必须经D/A变成模拟信号后,才能驱动某些外设工作。⑷设置时序控制电路;⑸提供地址译码电路。

3.答:CPU与外设通信时,传送的信息主要包括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在接口电路中,这些信息分别进入不同的寄存器,通常将这些寄存器和它们的控制逻辑统称为I/O端口,CPU可对端口中的信息直接进行读写。在一般的接口电路中都要设置以下几种端口:

⑴数据端口:用来存放外设送往CPU的数据以及CPU要输出到外设去的数据。数据端口主要起数据缓冲的作用。

⑵状态端口:主要用来指示外设的当前状态。每种状态用1位表示,每个外设可以有几个状态位,它们可由CPU读取,以测试或检查外设的状态,决定程序的流程。

⑶命令端口:也称为控制端口,它用来存放CPU向接口发出的各种命令和控制字,以便控制接口或设备的动作。

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两种:分别称为存储器映象寻址方式和I/O指令寻址方式。

存储器映象寻址方式:把系统中的每个I/O端口都看作一个存储单元,并与存储单元一样统一编址,这样访问存储器的所有指令均可用来访问I/O端口,不用设置专门的I/O指令。

I/O指令寻址方式:对系统中的输入输出端口地址单独编址,构成一个I/O空间,它们不占用存储空间,而是用专门的IN指令和OUT指令来访问这种具有独立地址空间的端口。

8086/8088CPU采用I/O指令寻址方式,用地址总线的低16位(A15~A0)来寻址I/O端口,最多可以访问216=65536个输入或输出端口。

4.答: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数据采用程序控制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等三种。

程序控制传送方式: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是在程序控制下完成的。⑴无条件传送方式:也称为同步传送方式,主要用于对简单外设进行操作,或者外设的定时是固定的或已知的场合。⑵条件传送:也称为查询式传送方式,在开始传送前,必须先查询外设已处于准备传送数据的状态,才能进行传送。

采用中断方式:CPU平时可以执行主程序,只有当输入设备将数据准备好了,或者输出端口的数据缓冲器已空时,才向CPU发中断请求。CPU响应中断后,暂停执行当前的程序,转去执行管理外设的中断服务程序。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用输入或输出指令在CPU和外设之间进行一次数据交换。等输入或输出操作完成之后,CPU又回去执行原来的程序。

DMA方式:也要利用系统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来传送数据。原先,这些总线是由CPU管理的,但当外设需要利用DMA方式进行数据传送时,接口电路可以向CPU提出请求,要求CPU让出对总线的控制权,用DMA控制器来取代CPU,临时接管总线,控制外设和存储器之间直接进行高速的数据传送。这种控制器能给出访问内存所需要的地址信息,并能自动修改地址指针,也能设定和修改传送的字节数,还能向存储器和外设发出相应的读/写控制信号。在DMA传送结束后,它能释放总线,把对总线的控制权又交还给CPU。

7.某一个微机系统中,有8 块I/O 接口芯片,每个芯片占有8 个端口地址,若起始地址为

300H,8 块芯片的地址连续分布,用74LS138 作译码器,试画出端口译码电路,并说明每

个芯片的端口地址范围。

8.答:将用于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称为总线。根据总线中信息传送的类型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此外还有电源线和地线若按总线的规模、用途和应用场合,则可以分成:

片级总线也叫做元件级总线,是由芯片内部通过引脚引出的总线,用于芯片一级的互连线。它实现CPU 主板或其它插件板上的各种芯片间的互连。

系统总线也叫内总线或板级总线,它用于微型计算机中各插件板之间的连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微机总线。外部总线也称为通信总线,它用于微型计算机系统之间,或微型计算机系统与其它电子仪器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对于制造厂家来说,只要按总线接口规范设计CPU主板、I/O接口板或存储器插件板,然后将插件板插入主机的总线扩展槽中,就可构成系统,很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组装和调试,也

便于更新和扩充系统。

对于用户来说,可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地选购接口板或存储器插件,来组装成适合自己的应用需要的系统或更新原有系统

第七章

4.CPU 响应中断的条件是什么,简述中断处理过程。

答:CPU 响应外部中断的条件:

(1)接收到外设提出的有效中断请求信号;

(2)CPU 开放中断,即中断标志IF 是“1”;

(3)CPU 执行完当前指令。

中断处理过程包含五个步骤:中断请求、中断判优、中断响应、中断处理和中断返回。

(1)中断请求:中断源发出中断请求信号,送到CPU 的INTR 或NMI 引脚;

(2)中断判优:根据中断优先权,找出中断请求中级别最高的中断源,允许中断嵌套;

(3)中断响应:在每条指令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CPU 检测INTR 或NMI 信号,在满足一定条件下,CPU 进入中断响应周期,自动完成:向中断源发出INTA 中断响应信号、关中断(清IF)、断点保护(CS、IP 及PSW 自动压栈)、形成并转向中断入口地址;

(4)中断处理: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包括保护现场;开放中断;中断服务程序;关中断;恢复现场;开放中断;中断返回IRET等;

(5)中断返回:执行中断返回指令IRET,CPU 自动返回到断点地址(弹出堆栈内保存的断点信息到IP、CS 和FLAG 中),继续执行被中断的程序。

8.假定中断类型号15 的中断处理程序的首地址为ROUT15,编写主程序为其建立一个中断向量。

答1:

MOV AX,0

MOV ES,AX

MOV DI,54H ;15H*4

MOV AX,OFFSET OUT15 ;中断处理程序的偏移→AX

CLD

STOSW

MOV AX,SEG OUT15 ;中断处理程序的段地址→AX

STOSW

POP ES

答2:

PUSH DS

MOV AX,SEG OUT15 ;中断处理程序的段地址→AX

MOV DS,AX

MOV AX,OFFSET OUT15 ;中断处理程序的偏移→AX

MOV AL,15H ;中断类型号

MOV AH,25H ;设中断向量

INT 21H

POP DS

10.给定SP=0100H,SS=0500H,PSW=0240H,在存储单元中已有内容为(00024H)=0060H,(00026H)=1000H,在段地址为0800H 及偏移地址为00A0H 的单元中有一条中断指令INT 9,试问执行INT 9 指令后,SP、SS、IP、PSW 的内容是什么?栈顶的三个字是什么?

答:

执行INT 9 指令,标志寄存器PSW、下一条指令的段地址CS 和指令指针IP 的值分别入栈,PSW 中的中断允许标志IF 和单步标志TF 清0,中断向量表的中断入口地址送CS 和IP,转入中断服务子程序。所以此时SP=0FAH,SS=0500H,CS=1000H,IP=0060H,PSW=0040H。栈顶的三个字是:(0500H:0FAH)=00A2H、(0500H:0FCH)=0800H、(0500H:0FEH)=0240H

14.系统中有3 个中断源,从8259A 的IR0、IR2、IR4 端引入中断,以边沿触发,中断类型号分别为50H、52H、54H,中断入口地址分别为5020H、6100H、3250H,段地址为1000H。使用完全嵌套方式,普通EOI 结束,试编写初始化程序,使CPU 能正确响应任何一级中断;并编写一段中断服务子程序,保证中断嵌套的实现和正确返回。

答:

;初始化程序;设置中断向量表

MOV AX, 1000H ;段地址

MOV DS, AX

MOV DX, 5020H ;偏移地址

MOV AL, 50H ;中断类型号

MOV AH, 25H

INT 21H ;写50H 的中断入口地址

MOV DX, 6100H ;偏移地址

MOV AL, 52H ;中断类型号

INT 21H ;写52H 的中断入口地址

MOV DX, 3250H ;偏移地址

MOV AL, 54H ;中断类型号

INT 21H ;写54H 的中断入口地址

;8259A 初始化命令字

OUT 20H, AL

MOV AL, 50H ;定义ICW2,中断号50H~57H

OUT 21H, AL

MOV AL, 01H ;定义ICW4,完全嵌套, 非缓冲, 普通EOI

OUT 21H, AL

MOV AL, 0EAH ;定义OCW1,屏蔽IR1,3,5,6,7

OUT 21H, AL

;中断服务子程序

PUSH DS ;保护现场

PUSH AX

PUSH CX

PUSH DX

STI ;开中断,允许中断嵌套

…;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CLI ;关中断

MOV AL,20H

OUT 20H,AL ;中断结束命令

POP DX ;恢复现场

POP CX

POP AX

POP DS

IRET ;中断返回

15.如外设A1、A2、A3、A4、A5 按完全嵌套优先级排列规则,外设A1 的优先级最高,A5 最低。若中断请求的次序如下所示,试给出各外设的中断处理程序的次序。(假设所有的中断处理程序开始后就有STI 指令)

(1)外设A3 和A4 同时发出中断请求;

(2)在外设A3 的中断处理中,外设A1 发出中断请求;

(3)在外设A1 的中断处理未完成前,发出EOI 结束命令,外设A5 发出中断请求

答:外设的中断处理程序的次序为:A3→A1→A3→A4→A5

第八章

1. 【答】:8253内部包含3个完全相同的计数器/定时器通道,即0~2计数通道,对3个通道的操作完全是独立的。8253的每个通道都有6种不同的工作方式。

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方式:当对8253的任一个通道写入控制字,并选定工作于方式0时,该通道的输出端OUT立即变为低电平。要使8253能够进行计数,门控信号GA TE必须为高电平。经过n十1个脉冲后,计数器减为0,这时OUT引脚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OUT引脚上的高电平信号,一直保持到对该计数器装入新的计数值,或设置新的工作方式为止。在计数的过程中,如果GA TE变为低电平,则暂停减1计数,计数器保持GATE有效时的值不变,OUT仍为低电平。待GATE回到高电平后,又继续往下计数。方式1——可编程单稳态输出方式:当CPU用控制字设定某计数器工作于方式1时,该计数器的输出OUT 立即变为高电平。GATE出现一个上升沿后,在下一个时钟脉冲的下降沿,将n装入计数器的执行部件,同时,输出端OUT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当计数器的值减为零时,输出端OUT产生由低到高的正跳变,在OUT引脚上得到一个n个时钟宽度的负单脉冲。在计数过程中,若GATE产生负跳变,不会影响计数过程的进行。但若在计数器回零前,GATE又产生从低到高的正跳变,则8253又将初值n装入计数器执行部件,重新开始计数,其结果会使输出的单脉冲宽度加宽。

方式2——比率发生器:当对某一计数通道写入控制字,选定工作方式2时,OUT端输出高电平。如

时钟脉冲的输入而递减计数。当计数值减为1时,OUT端由高电乎变为低电平,待计数器的值减为0时,OUT引脚又回到高电平,即低电平的持续时间等于一个输入时钟周期。与此同时,还将计数初值重新装入计数器,开始一个新的计数过程,并由此循环计数。如果装入计数器的初值为n,那么在OUT引脚上,每隔n个时钟脉冲就产生一个负脉冲,其宽度与时钟脉冲的周期相同,频率为输入时钟脉冲频率的n分之一。在操作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由CPU重新写入新的计数值,不影响当前计数过程的进行。当计数值减为0时,一个计数周期结束,8253将按新写入的计数值进行计数。在计数过程中,当GATE变为低电平时,使OUT变为高电平,禁止计数;当GATE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GATE端产生上升沿,则在下一个时钟脉冲时,把预置的计数初值装入计数器,从初值开始递减计数,并循环进行。

方式3——方波发生器:方式3和方式2的工作相类似,但从输出端得到的是对称的方波或基本对称的矩形波。如果写入计数器的初值为偶数,则当8253进行计数时,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均使计数值减2。计数值减为0时,OUT输出引脚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同时自动重新装入计数初值,继续进行计数。当计数值减为0时,OUT引脚又回到高电平,同时再一次将计数初值装入计数器,开始下一轮循环计数;如果写入计数器的初值为奇数,则当输出端OUT为高电平时,第一个时钟脉冲使计数器减1,以后每来一个时钟脉冲,都使计数器减2,当计数值减为0时,输出端OUT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同时自动重新装入计数初值继续进行计数。这时第一个时钟脉冲使计数器减3,以后每个时钟脉冲都使计数器减2,计数值减为0时,OUT端又回到高电平,并重新装入计数初值后,开始下一轮循环计数。

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当对8253写入控制宇,进入工作方式4后,OUT端输出变为高电平,如果GA TE 为高电平,那么,写入计数初值后,在下一个时钟脉冲后沿将自动把计数初值装入执行部件,并开始计数。当计数值成为0时,OUT端输出变低,经过一个时钟周期后,又回到高电平,形成一个负脉冲。若在计数过程中写入一个新的计数值,则在现行计数周期内不受影响,但当计数值回0后,将按新的计数初值进行计数,同样也只计一次。如果在计数的过程中GATE变为低电平,则停止计数,当GATE变为高电平后,又重新将初值装入计数器,从初值开始计数,直至计数器的值减为0时,从OUT端输出一个负脉冲。

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编程进入工作方式5后,OUT端输出高电平。当装入计数值n后,GA TE引脚上输入一个从低到高的正跳变信号时,才能在下一个时钟脉冲后沿把计数初值装入执行部件,并开始减1计数。当计数器的值减为0时,输出端OUT产生一个宽度为一个时钟周期的负脉冲,然后OUT又回到高电平。计数器回0后,8253又自动将计数值n装入执行部件,但并不开始计数,要等到GATE端输入正跳变后,才又开始减1计数。计数器在计数过程中,不受门控信号GA TE电平的影响,但只要计数器未回0,GA TE的上升沿却能多次触发计数器,使它重新从计数初值n开始计数,直到计数值减为0时,才输出一个负脉冲。如果在计数过程中写入新的计数值,但没有触发脉冲,则计数过程不受影响。当计数器的值减为0后,GA TE端又输入正跳变触发脉冲时,将按新写入的初值进行计数。

4. 【答】0通道工作在方式3,n0=2MHz/1.5KHz=1334

1通道工作在方式2,n1=1.5KHz/300Hz=5

2通道工作在方式3,当CLK2=2MHz时,n2=2MHz/50Hz=40000;

当CLK2=OUT0=1.5KHz时,n2=1.5KHz/50Hz=30 ;

当CLK2=OUT1=300Hz时,n2=300Hz/50Hz=6

初始化程序如下:

0通道初始化:

MOV DX, 306H

MOV AL, 00110111B(37H) ;方式3,先读/写低8位,后读/写低8位,BCD计数OUT DX, AL

MOV DX, 300H

MOV AL, 34H ;初值低8位

OUT DX, AL

MOV AL, 13H ;初值高8位

OUT DX, AL

1通道初始化:

MOV DX, 306H

MOV AL, 01010101B(55H);方式2,只读/写低8位,BCD计数

OUT DX, AL

MOV DX, 302H

MOV AL, 05H ;初值

OUT DX, AL

2通道初始化:

MOV DX, 306H

MOV AL, 10010111B(91H);方式3,只读/写低8位,BCD计数

OUT DX, AL

MOV DX, 304H

MOV AL,06H ;初值,CLK2接OUT1

OUT DX, AL

5.答案:

A7=1,A6=0,A5=0,A4A3A2=CBA,译码器Y0接CS ,CPU 的A1A0接8253的A1A0

6

-62.51013711510n ?==?? ????

,62.510212502000n ?=

=,20000110182.n ==

通道0初始化: MOV AL,00110111B OUT 43H,AL MOV AL,10H OUT 40H,AL MOV AL,01H OUT 40H,AL 通道1初始化:

MOV AL,01010101B (或01010111B ) OUT 43H,AL MOV AL,75H OUT 41H,AL 通道2初始化: MOV AL,10110111B OUT 43H,AL MOV AL,50H OUT 42H,AL MOV AL,12H OUT 42H,AL 6.答案:

RESETDRV

+5V

OUT 0F3H,AL

IN AL,0F0H

MOV BL,AL

IN AL,0F0H

MOV BH,AL

IN AL,0F1H

MOV CL,AL

IN AL,0F1H

MOV CH,AL

IN AL,0F2H

MOV DL,AL

IN AL,0F2H

MOV DH,AL

(2)MOV AL,11101000B

OUT 0F3H,AL

IN AL,0F2H

第九章

2. 【答】8255A具有3种基本的工作方式,在对8255A进行初始化编程时,应向控制字寄存器写入方式选择控制字,用来规定8255A各端口的工作方式。这3种基本工作方式是: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适用于不需要用应答信号的简单输入输出场合。这种方式A口和B口可作为8位的端口,C口的高4位和低4位可作为两个4位的端口。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A口和B口作为数据口,均可工作于输入或输出方式。端口C的6根线用来产生或接受联络信号。

方式2——双向总线I/O方式:只有A口可以工作于这种方式。端口A工作于方式2时,端口C的5位(PC3~PC7)作A口的联络控制信号。

6.设8255A的A口,B口,C口和控制字寄存器的端口地址分别为80H, 82H, 84H和86H,要求PC4输出高电平,PC5输出低电平,PC6输出一个正脉冲,试写出完成这些功能的指令序列。

MOV AL, 00001001B; 置PC4高电平

OUT 86H, AL

MOV AL, 00001010B; 置PC5低电平

OUT 86H, AL

MOV AL, 00001100B; 置PC6低电平

OUT 86H, AL

MOV AL, 00001101B; 置PC6高电平

OUT 86H, AL

MOV AL, 00001100B; 置PC6低电平

OUT 86H, AL

7.设8255A的A口,B口,C口和控制字寄存器的端口地址分别为80H, 82H, 84H和86H,若A口工作在方式0输入,B口工作在方式1输出,C口各位的作用是什么?控制字是什么?若B口工作在方式0输出,A口工作在方式1输入,C口各位作用是什么?控制字是什么?

(1). PC0~PC2控制B口,PC3~PC7可作输入输出口控制字:1001X10X

(2). PC3~PC5控制A口,PC0~PC2,PC6,PC7可作输入输出口

9. 硬件系统如图所示

8255A:A口输入,B口输出

8253:2MHz/2Hz=1000000

通道0工作于方式2,取N0=1000

通道1工作于方式0,取N1=999,即得OUT1每0.5秒中断一次。

本题用8253定时中断,中断处理时检测开关状态,并点亮相应得LED。假设8259A已初始化,主程序如下:

MOV AX, SEG INTR ;形成中断矢量表

MOV DS, AX

MOV DX, OFFSET INTR

MOV AL, N

MOV AH, 25H

INT 21H

MOV AL, 10010000B ;8255初始化

OUT 83H, AL

MOV AL, 00110101B ;通道0方式2,BCD计数

OUT 87H, AL

MOV AL, 00H ;置初值1000

OUT 84H, AL

MOV AL, 10H

OUT 84H, AL

MOV AL, 01110001B ;通道1方式0,BCD计数

OUT 87H, AL

MOV AL, 99H ;置初值999

OUT 85H, AL

STI

AGAIN:HLT

JMP AGAIN

中断服务程序:

INTR: PUSH AX

STI

IN AL, 80H ;检测开关,合上为0

NOT AL ;取反

OUT 81H, AL ;点亮相应LED(合上)

MOV AL, 01110001B ;通道1方式0,BCD计数

OUT 87H, AL

MOV AL, 99H ;置初值999

OUT 85H, AL

MOV AL, 09H

OUT 85H, AL

CLI

MOV AL, 20H ;普通EOI命令

OUT 20H, AL

POP AX

IRET

8255A:B口输出

8253:通道0工作于方式2,取N0=2000

通道1工作于方式3,取N1=1000,即得OUT1频率为1Hz(周期为1秒)的方波,接到8259A的IRii,用沿触发中断请求。

主程序如下:

MOV AX, SEG INTR ;形成中断矢量表

MOV DS, AX

MOV DX, OFFSET INTR

MOV AL, N

MOV AH, 25H

INT 21H

MOV AL, 10000000B ;8255初始化

OUT 83H, AL

MOV AL, 00110101B ;通道0方式2,BCD计数

OUT 87H, AL

MOV AL, 00H ;置初值2000

OUT 84H, AL

MOV AL, 20H

OUT 84H, AL

MOV AL, 01110001B ;通道1方式3,BCD计数

OUT 87H, AL

MOV AL, 99H ;置初值1000

OUT 85H, AL

MOV AL, 0FEH ;熄灭LED0

OUT 81H, AL

STI

GOON:HLT

JMP GOON

中断服务程序如下:

INTR: PUSH AX

STI

ROL AL, 1 ;AL左循环移位1位

OUT 81H, AL ;点亮下一位LED

MOV AL, 01110001B ;通道1方式0,BCD计数

OUT 87H, AL

MOV AL, 99H ;置初值999

OUT 85H, AL

MOV AL, 09H

OUT 85H, AL

CLI

MOV AL, 20H

OUT 20H, AL ;普通EOI结束命令

POP AX

IRET

10.设8255A的口地址为300H~303H,A口接4个开关K3~K0,B口接一个七段LED显示器,用来显示

4个开关所拨通的16进制数0~F,开关都合上时,显示0,都断开时显示F,每隔2秒检测一次,试画出硬件连线图,并编写实现这种功能的程序。

PORT_A EQU 300H

PORT_B EQU 301H

PORT_CTR EQU 303H

DA TA SEGMENT

TABLE DB C0H, 0F9H, 0A4H, 0B0H, 99H, 92H, 82H, 0F8H

DB 80H, 90H, 88H, 83H,0C6H, 0A1H, 86H, 8EH

DA 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DX, PORT_CTR

MOV AL, 10010000B; A口输入,B口输出

OUT DX, AL

CNT0: MOV DX, PORT_A

IN AL, DX; 读A口

AND AL, 00001111B

MOV BX, OFFSET TABLE

XLAT

OUT DX, AL

MOV BX, 9 ; 延时2S CNT1: MOV CX, FFFFH

CNT2: LOOP CNT2

DEC BX

JNZ CNT1

JMP CNT0

CODE ENDS

END

光学习题及答案

光学习题及答案 练习二十二 光的相干性 双缝干涉 光程 一.选择题 1. 有三种装置 (1) 完全相同的两盏钠光灯,发出相同波长的光,照射到屏上; (2) 同一盏钠光灯,用黑纸盖住其中部将钠光灯分成上下两部分同时照射到屏上; (3) 用一盏钠光灯照亮一狭缝,此亮缝再照亮与它平行间距很小的两条狭缝,此二亮缝的光照射到屏上. 以上三种装置,能在屏上形成稳定干涉花样的是 (A) 装置(3). (B) 装置(2). (C) 装置(1)(3). (D) 装置(2)(3).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 使屏靠近双缝. (B)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C)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3. 如图所示,设s 1、s 2为两相干光源发出波长为的单色光,分别通过两种介质(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2,且n 1>n 2)射到介质的分界面上的P 点,己知s 1P = s 2P = r ,则这两条光的几何路程r ,光程差 和相位差分别为 (A) r = 0 , = 0 , = 0. (B) r = (n 1-n 2) r , =( n 1-n 2) r , =2 (n 1-n 2) r / . (C) r = 0 , =( n 1-n 2) r , =2 (n 1-n 2) r / . (D) r = 0 , =( n 1-n 2) r , =2 (n 1-n 2) r . 4. 如图所示,在一个空长方形箱子的一边刻上一个双缝,当把一个钠光灯照亮的狭缝放在刻有双缝一边的箱子外边时,在箱子的对面壁上产生干涉条纹.如果把透明的油缓慢地灌入这箱子时,条纹的间隔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答: (A) 保持不变. (B) 条纹间隔增加. (C) 条纹间隔有可能增加. (D) 条纹间隔减小. 5. 用白光(波长为4000~7600)垂直照射间距为a =的双缝,距缝50cm 处放屏幕,则观察到 的第一级彩色条纹和第五级彩色条纹的宽度分别是 (A) ×104m , ×104m. (B) ×104m , ×103m. (C) ×104m , ×104m. (D) ×104m , ×104m. 二.填空题 图 图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课后作业完成题库1、4、7、8、9、10、12、25题

课后作业:完成题库1、4、7、8、9、10、12、25题 01利润的概述 02所得税费用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利润的构成 ①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减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其他收益 ②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③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习题解惑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影响当期营业利润的是()。 A.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 B.自然灾害导致原材料净损失 C.支付委托代销商品的手续费 D.溢价发行股票支付的发行费用 【答案】C 【解析】选项A计入营业外收支,选项B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D冲减资本公积。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既影响营业利润又影响利润总额的业务有()。 A.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 B.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C.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取得的收入 D.转让股票所得收益计入投资收益 【答案】ACD 【解析】选项B,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影响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支的账务处理 (一)营业外收入账务处理 1.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处置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其账户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2.确认盘盈利得、捐赠利得 盘盈利得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将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净收益8000元转作营业外收入 写出会计分录。 【答案】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0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8000 习题解惑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在现金清查中盘盈200元,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入营业外收入。写出下列情况时的会计录: ①发现盘盈时: ②经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时: 【答案】 ①发现盘盈时: 借:库存现金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0 ②经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00 贷:营业外收入200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有()。 A.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净收益 B.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C.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收益 D.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的净收益 【答案】BC 【解析】选项A,计入投资收益;选项D,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是()。 A.债务重组利得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C.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盘盈 D.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答案】C 【解析】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所得税费用 (一)所得税费用的构成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

结构力学习题及答案(武汉大学)

结构力学习题 第2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1~2-6 试确定图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题2-1图题2-2图 题2-3图题2-4图 题2-5图题2-6图 2-7~2-15 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若是具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需指明多余约束的数目。

题2-7图 题2-8图题2-9图 题2-10图题2-11图 题2-12图题2-13图 题2-14图题2-15图

题2-16图题2-17图 题2-18图题2-19图 题2-20图题2-21图2-1 1 W = 2-1 9 W - = 2-3 3 W - = 2-4 2 W = - 2-5 1 = W - 2-6 4 = W - 2-7、2-8、2-12、2-16、2-1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9、2-10、2-15具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11具有六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13、2-14几何可变体系为

2-18、2-19 瞬变体系 2-20、2-21具有三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第3章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的力分析3-1 试作图示静定梁的力图。 (a)(b) (c) (d) 习题3-1图 3-2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力图。 (a) (b)

(c) 习题3-2图 3-3~3-9 试作图示静定刚架的力图。 习题3-3图习题3-4图 习题3-5图习题3-6图 习题3-7图习题3-8图

习题3-9图 3-10 试判断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是否正确。 (a) (b) (c) (d) 部分习题答案 3-1 (a )m kN M B ?=80(上侧受拉),kN F R QB 60=,kN F L QB 60-= (b )m kN M A ?=20(上侧受拉),m kN M B ?=40(上侧受拉),kN F R QA 5.32=, kN F L QA 20-=,kN F L QB 5.47-=,kN F R QB 20=

近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课后习题及答案

1 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文件系统有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redundancy)。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数据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这往往是由数据冗余造成的,在进行更新操作时,稍不谨慎,就可能使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3)数据联系弱(poor data relationship)。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2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 (1)为计算机系统建立和采取的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以保护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数据; (2)防止其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使系统遭到破坏,数据遭到更改或泄露等。 3. 自主存取控制缺点 (1)可能存在数据的“无意泄露” (2)原因:这种机制仅仅通过对数据的存取权限来进行安全控制,而数据本身并无安全性标记 (3)解决:对系统控制下的所有主客体实施强制存取控制策略 4.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数据项、数据结构 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加工过程。 5. 一条完整性规则可以用一个五元组(D,O,A,C,P)来形式化地表示。 对于“学号不能为空”的这条完整性约束用五元组描述 D:代表约束作用的数据对象为SNO属性; O(operation):当用户插入或修改数据时需要检查该完整性规则; A(assertion):SNO不能为空; C(condition):A可作用于所有记录的SNO属性; P(procdure):拒绝执行用户请求。 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①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 一层数据管理软件,②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 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 向对象型DBMS。 7.关系模型:①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②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 型。 8.联接查询:①查询时先对表进行笛卡尔积操作,②然后再做等值联接、选择、投影等操作。 联接查询的效率比嵌套查询低。 9. 数据库设计:①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②提供一个确定最优数据模 型与处理模式的逻辑设计,以及一个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的物理设计,建立起 既能反映现实世界信息和信息联系,满足用户数据要求和加工要求,又能被某个数据库管 理系统所接受,同时能实现系统目标,并有效存取数据的数据库。 10.事务的特征有哪些 事务概念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11.已知3个域: D1=商品集合=电脑,打印机 D3=生产厂=联想,惠普 求D1,D2,D3的卡尔积为: 12.数据库的恢复技术有哪些 数据转储和和登录日志文件是数据库恢复的

《结构力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一、判断题: 1、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变形谐调条件,可用于求体系的位移。 2、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几何方程。 3、在非荷载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等)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但会有位移且位移只与杆件相对刚度有关。 4、求图示梁铰C 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 A. ; ; B. D. C. =1 =1 5、功的互等、位移互等、反力互等和位移反力互等的四个定理仅适用于线性变形体系。 6、已知M p 、M k 图,用图乘法求位移的结果为:()/()ωω1122y y EI +。 M k M p 2 1 y 1 y 2 * * ωω ( a ) M =1 7、图a 、b 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与竖向位移δ间的关系为:δ=? 。 8、图示桁架各杆E A 相同,结点A 和结点B 的竖向位移均为零。 A a a 9、图示桁架各杆EA =常数,由于荷载P 是反对称性质的,故结点B 的竖向位移等于零。 二、计算题: 10、求图示结构铰A 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A ,EI = 常数。 q l l l /2 11、求图示静定梁D 端的竖向位移 ?DV 。 EI = 常数 ,a = 2m 。 a a a 10kN/m 12、求图示结构E 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l l l /3 /3 q

13、图示结构,EI=常数 ,M =?90kN m , P = 30kN 。求D 点的竖向位移。 P 3m 3m 3m 14、求图示刚架B 端的竖向位移。 q 15、求图示刚架结点C 的转角和水平位移,EI = 常数 。 q 16、求图示刚架中D点的竖向位移。EI = 常数 。 l/2 17、求图示刚架横梁中D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18、求图示刚架中D 点的竖向位移。 E I = 常数 。 q l l/2 19、求图示结构A、B两截面的相对转角,EI = 常数 。 l/3 l/3 20、求图示结构A 、B 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E I = 常数。

光学习题及答案

光学习题及答案 练习二十二光的相干性双缝干涉光程 一.选择题 1.有三种装置 (1)完全相同的两盏钠光灯,发出相同波长的光,照射到屏上; (2)同一盏钠光灯,用黑纸盖住其中部将钠光灯分成上下两部分同时照射到屏上; (3)用一盏钠光灯照亮一狭缝,此亮缝再照亮与它平行间距很小的两条狭缝,此二亮缝的光照射到屏上. 以上三种装置,能在屏上形成稳定干涉花样的是 (A)装置(3). (B)装置(2). (C)装置(1)(3). (D)装置(2)(3).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使屏靠近双缝. (B)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C)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D)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3.如图22.1 所示,设s1、s2 为两相干光源发出波长为的单色光,分别通过两种介质(折射 率分别为n1 和n2,且n1>n2)射到介质的分界面上的P点,己知s1P = s2P = r,则这两条光的几 何路程r,光程差和相位差分别为 (A)r = 0 , = 0 , = 0. (B)r = (n1-n2) r , =( n1-n2) r , =2 (n1-n2) r / . (C)r = 0 , =( n1-n2) r , =2 (n1-n2) r / . (D)r = 0 , =( n1-n2) r , =2 (n1-n2) r. 4.如图22.2 所示,在一个空长方形箱子的一边刻上一个双缝,当把一个钠光灯照亮的狭缝放在刻有双缝一边的箱子外边时,在箱子的对面壁上产生干涉条纹.如果把透明的油缓慢地灌入这箱子时,条纹的间隔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答: (A)保持不变. (B)条纹间隔增加. (C)条纹间隔有可能增加. (D)条纹间隔减小. 图22.2 5.用白光(波长为4000?~7600?)垂直照射间距 为a=0.25mm 的双缝,距缝50cm 处放屏幕,则观察到的第一级彩色条纹和第五级彩色条纹的宽度分别是 (A) 3.6×10-4m , 3.6×10-4m. (B)7.2×10-4m , 3.6×10-3m. (C)7.2×10-4m , 7.2×10-4m. (D) 3.6×10-4m , 1.8×10-4m.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1

习题 7-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并绘出基本结构。 (a) (b) (c) 1个角位移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4个角位移,3个线位移 (d) (e) (f) 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2个线位移3个角位移,2个线位移 (g) (h) (i) 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三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7-2 试回答:位移法基本未知量选取的原则是什么?为何将这些基本未知位移称为关键位移?是否可以将静定部分的结点位移也选作位移法未知量? 7-3 试说出位移法方程的物理意义,并说明位移法中是如何运用变形协调条件的。 7-4 试回答:若考虑刚架杆件的轴向变形,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数目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7-5 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其内力图。 (a)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 有一个角位移未知量,基本结构见图。 l 7- 32

7- 33 Z 1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i ql Z ql iZ ql R i r p 24031831 ,82 12 12 111= =-∴-== (4)画M 图 M 图 (b)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1个角位移未知量,各弯矩图如下 4m 4m 4m

7- 34 1Z =1M 图 3 EI p 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1115 ,35 2p r EI R ==- 15 3502 EIZ -= 114Z EI = (4)画M 图 () KN m M ?图 (c)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一个线位移未知量,各种M 图如下 6m 6m 9m

光学第五版课后答案.doc

光学第五版课后答案【篇一:第五版有机化学-华北师范大学-李景宁-全册-习 题答案】 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1) ch3ch=chch3 答: 碳碳双键(2) ch3ch2cl 答:卤素(氯) (3) ch3chch3 答:羟基 (4) ch3ch2 c=o 答:羰基(醛基) ch3cch3(5) o 答:羰基(酮基) (6) ch3ch2cooh 答:羧基(7) 2 答: 氨基 (8) ch3- c≡c-ch3 答:碳碳叁键 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 荷的原子。 答: 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1)br2 (2)ch2cl2 (3)hi (4)chcl3 (5)ch3oh (6) ch3och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 均有偶极矩 (2)h 2c (6)h 3c cl (3 )i (4) cl3 (5)h 3c oh ch3 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 的碳[ar (c)=12.0] 和 16 的氢[ar (h)=1.0] ,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1)ch4o (2)c6h14o2 (3)c7h16 (4)c6h10 (5)c14h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

和(2);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 (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习题解答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5)3,3,6,7-四甲基癸烷 (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5h12 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 ; 键线式为;命名:戊烷。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2) 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4)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7h16 。由此可以推测同时含有伯、叔、季 碳原子的烷烃的构造式为(ch3)3cch(ch3)2 (6) 2 ,2,5-trimethyl-4-propylnonane (2,2,5-三甲基-4-丙基 壬烷) 3h73 ch3ch2ch2ch223 3 3 8、将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由高至低排列成序。 (1)2-甲基戊烷(2)正已烷(3)正庚烷(4)十二烷 答:对于饱和烷烃,随着分子量的逐渐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 增大,沸点升高。支链的存在会阻碍分子间的接近,使分子间的作 用力下降,沸点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沸点由高到低的次序为:十 二烷>正庚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4)>(3)>(2)>(1)] 10、根据以下溴代反应事实,推测相对分子质量为72 的烷烃异构 式的构造简式。答:相对分子质量为72 的烷烃的分子式应该是 c5h12 。溴化产物的种类取决于烷烃分子内氢的种类(指核磁共振概 念中的氢),既氢的种类组与溴取代产物数 (1)只含有一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3cch3 (2)含三种氢 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 (3)含四种氢的化合物的 构造式为ch3ch2ch(ch3)2 14 、答: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习题12】【习题13】【习题14】【参考答案】 习题2 2-1~2-14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如果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则应指出多余联系的数目。 题2-1图 题2-2图 题2-3图题2-4图题2-5图 题2-6图题2-7图题2-8图 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

题2-12图 题2-13图 题2-14图 习题3 3-1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M 及Q 图。 (b) (a) 20kN 40kN 20kN/m 40kN 题3-1图 3-2 试不计算反力而绘出梁的M 图。 (b) 5kN/m 40kN (a) 题3-2图 习题4 4-1 作图示刚架的M 、Q 、N 图。 (c) (b)(a)20kN /m 2kN /m 题4-1图 4-2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P (e) (d) (a) (b) (c) 20k N /m 4kN 题4-2图 4-3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M 图。 (b) (a) 题4-3图 4-4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a) 题4-4图 4-5 已知结构的M 图,试绘出荷载。 (b) (a) 题4-5图

4-6 检查下列刚架的M 图,并予以改正。 (e)(g)(h) P (d) (c)(a)(b) (f) 题4-6图 习题5 5-1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轴线方程x x l l f y )(42-= ,试求D 截面的力。 题5-1图 5-2 带拉杆拱,拱轴线方程x x l l f y )(42-= ,求截面K 的弯矩。 C 题5-2图 题5-3图 5-3 试求图示带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力。 习题 6 6-1 判定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习题及答案

上篇综述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九龙 C.新界 D.台湾 5.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A.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封建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 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单项答案1. D 2.B 3. B 4. A 5. C 6. A 7.D 8. C 9. B 10. B 11.B 12. B 13. A 14. B 15. C

课后题

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常用通信设备有(ABD) A集线器 B交换机 C调制解调器 D路由器 线缆标准化工作主要由哪一儿歌协会制定?(C) A OSI B ITU-T C EIA D IEEE 802协议族是由以下面那一个组织定义?(C) A OSI B EIA C IEEE D ANSI 衡量网络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为(AC) A带宽 B可信度 C延迟 D距离 局域网区别其他网络主要体现在以下(ABCD)方面。 A网络所覆盖的物理范围 B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 C网络的拓扑结构 D带宽 会产生单点故障的是下列(ABC)拓扑结构 A总线型 B环型 C网状结构 D星型 数据交换技术包括(ABC)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文件交换 (B)拓扑结构会受到网络中信号反射的影响? A网型 B总线型 C环型 D星型 OSI参考模型按照顺序有哪些层?(C) C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在OSI七层模型中,网络层的功能有(B) A确保数据的传送正确无误

B确定数据包如何转发与路由 C在信道上传比特流 D纠错与流控 在OSI七层模型中,(B)哪一层的实现对数据加密。 A传输层 B表示层 C应用层 D网络层 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叫做(B) A比特 B包 C段 D帧 TCP/IP协议栈中传输层协议有(AC) A TCP B ICMP C UDP D IP 数据从上到下封装的格式为(B) A比特包帧段数据 B数据段包帧比特 C比特帧包段数据 D数据包段帧比特 物理层定义了物理接口的哪些特性?(ABCD) A机JIE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接口特性 细同轴电缆(10Base2)传输距离约达(A)粗同轴电缆(10Base5)的传输距离为(B) A 200米 B 500米 C 150米 D 485米 通常在网吧里,LAN采用的拓扑结构和网线类型为(C) A总线型和STP B总心型和UTP C形型和UTP D环型和STP 双绞线电缆为什么能代替网络中的细同轴电缆。(D) A双绞线电缆可靠性高 B双绞线电缆抗噪性更好 C细同轴电缆更廉价 D双绞线电缆更便于安装 在布线时,细缆和粗缆通常应用在(D)拓扑结构中。

近代史课后题答案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4、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

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三册》课后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16&fromuid=191597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一册》课后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14&fromuid=19159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新版完整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37&fromuid=19159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题答案(2008年修订版的)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48&fromuid=191597 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4&fromuid=191597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教材详细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60&fromuid=191597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二册》课后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15&fromuid=19159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63&fromuid=191597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课后答案(高教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81&fromuid=191597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练习答案及课文译文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77&fromuid=191597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练习答案及课文译文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75&fromuid=191597 《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305&fromuid=191597 《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283&fromuid=191597 《统计学》课后答案(第二版,贾俊平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29&fromuid=191597 《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三版,高鸿业)可直接打印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289&fromuid=191597 毛邓三全部课后思考题答案(高教版)/毛邓三课后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514&fromuid=191597 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听力原文及答案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2531&fromuid=191597 西方宏观经济高鸿业第四版课后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2006&fromuid=191597 《管理学》经典笔记(周三多,第二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280&fromuid=191597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186&fromuid=191597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55&fromuid=191597 《线性代数》(同济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https://www.doczj.com/doc/e312109208.html,/viewthread.php?tid=17&fromuid=19159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