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常见的营养缺乏与代谢病
- 格式:pdf
- 大小:365.32 KB
- 文档页数:15
营养代谢病是营养紊乱性疾病和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总称,是由新陈代谢障碍和营养元素缺失引发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
引起猪群营养代谢病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营养物质的供给和摄入不足;饲养管理不当;高密度饲养易引起应激反应。
该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群发性和地方交流性;发病与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有关;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困难[1-2]。
1营养性贫血仔猪患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缺铁,影响了血红蛋白的产生,使得红细胞数量减少,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贫血。
一般约在2周龄开始发病,常表现为病猪精神萎靡、体温骤降、食欲减退等,明显可见视黏膜苍白,轻度黄染,病猪心跳加快,出现周期性下痢或便秘,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
仔猪出现营养性贫血时,应及时给病猪注射或灌服铁、铜等微量元素,同时注意饲粮营养水平。
针对这种状况,注意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和无机盐(铁)、维生素含量,可有效防止仔猪患营养性贫血。
2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由于血糖降低而引发的一系列糖代谢疾病。
发生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有:饲养管理水平差,使得畜舍内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仔猪消化不良、采食量降低、食欲不振;仔猪出生后吮乳不足;仔猪患有先天性糖原不足、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消化不良疾病等;仔猪患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造成哺乳减少,并有糖吸收障碍。
一般约在出生后2d开始发病,病初精神沉郁,吸乳停止,四肢无力,肌肉震颤,步态不稳。
同时病猪瞳孔呈现放大趋势、体温降低,患病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仔猪出现低血糖症时,可肌肉注射5%葡萄糖溶液,每次注射11~16mL,3~4.5h·次-1,3~ 6次·d-1。
针对这种状况,应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给怀孕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猪产后有充足的母乳。
如出现母乳不够吃的情况,可人工哺乳或找代乳母猪。
3佝偻病和软骨病佝偻病和软骨病是典型的慢性骨营养不良的病症。
常见动物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作者:赵凤贞董悦平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4期动物营养代谢病是营养性疾病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的总称,包括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矿物质和水代谢紊乱,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与过多症等几个部分。
由于其病因、发病学有其独特之处,因此这类疾病在临床表现和诊断防治等方面与其他疾病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如发病缓慢成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病率高,多呈地方性流行;病程中多伴有酸中毒和神经症状;体温正常或偏低;早期诊断困难;缺乏特征性症状等。
动物营养代谢病会影响仔幼畜的生长发育,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影响饲料转化率,使机体免疫机能下降,造成母畜繁殖障碍,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积极防治营养代谢病在生产中有重要意义。
一、酮病牛酮病又称酮血病,是发生于高产奶牛的一种代谢病。
由于酮体中毒,病牛呈现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的可能发生死亡。
本病通常发生于奶牛产后3周左右。
1. 发病原因该病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大量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且含糖类饲料供应不足所致。
2. 临床症状①消化型。
表现前胃迟缓症状(食欲减退,拒食青饲料,反刍障碍,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粪便干燥),明显消瘦,泌乳量下降,呼出气体有特殊的酮体气味,肝浊音界扩大,叩诊有疼痛反应。
②神经型。
多与分娩有关。
以神经症状为主,表现兴奋,敏感性增高,两眼圆睁,闪闪有光,肌肉痉挛,眼球震颤,流涎,空嚼等。
③热乳型。
病畜先兴奋,后抑制,步态不稳,四肢无力,后肢轻瘫,或头颈弯曲低于胸廓,反应迟钝,后躯麻痹,处于昏迷状态,体温多下降。
此外,在高产奶牛群中,更多见到亚临床型(隐性)酮血症,无明显症状,应注意诊治。
3. 诊断主要根据乳、尿、呼出气体有特殊的酮体气味来诊断,但应注意与产后瘫痪鉴别诊断。
4. 治疗治疗以改善饲养管理,停喂高蛋白、高脂肪的精料,充足供应含糖类和维生素丰富的饲料,增加运动量,解除酸中毒为原则。
①用25%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2次。
猪几种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作者:郭宝全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7期郭宝全(黑龙江省甘南县巨宝镇畜牧兽医站 162123)营养代谢性疾病是营养紊乱和代谢紊乱疾病的总称,营养紊乱是因为动物所需的某些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缺乏,或因某些营养物质的过量而干扰了另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引发的疾病;而代谢紊乱是因机体内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改变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的疾病。
1 维生素A缺乏症猪维生素A缺乏症是体内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长期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以夜盲、干眼病、角膜角化、生长缓慢、繁殖机能障碍及脑和脊髓受压为特征,仔猪及育肥猪易发,成猪少发。
饲料中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受日光曝晒、酸败、氧化等,饲料单一或配合日粮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不足均会引起本病。
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低下,过早断奶可引起仔猪维生素A缺乏。
机体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吸收、转化、储存、利用发生障碍是内源性病因。
妊娠、哺乳期母猪及生长发育快速的仔猪对维生素A需要量增加,或长期腹泻、患热性疾病,维生素A排出和消耗增多,均可引起维生素A缺乏。
此外,饲养管理不良、缺乏运动等因素亦可促进发病。
防治:饲喂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添加胡萝卜素,内服鱼肝油,仔猪5~10mL,育成猪20~50mL,每日1次,连用数日。
也可肌肉注射维生素A,仔猪2万~5万IU,每日1次,连用5日。
主要是保持饲料中有足够的维生素A原或维生素A,日粮中应有足量的青绿饲料、优质干草、胡萝卜、块根类等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
妊娠母猪需在分娩前40~50天注射维生素A 或内服鱼肝油、维生素A浓油剂,可有效地预防初生仔猪的维生素A缺乏。
2 钙磷缺乏症钙磷缺乏症是由饲料中钙和磷缺乏或者二者比例失调引起,幼龄猪表现为佝偻病,成年猪则形成骨软病。
临床上以消化紊乱、异嗜癖、跛行、骨骼弯曲变形为特征。
先天性佝偻病常表现为生后仔猪颜面骨肿大,硬性腭突出,四肢肿大而不能屈曲,患猪衰弱无力。
第一章一、鸡原体病(Mycoplasma Gallisepticum)二、传染性鼻炎(Infection Corysa)三、鸡葡萄球菌病四、鸭传染性浆膜炎五、曲霉菌病(AA)(Avian Aspergillosis)六、沙门氏菌七、大肠杆菌八、巴氏杆菌九、亚利桑那菌病十、结核病十一、禽链球菌病十二、弯曲杆菌性肝炎十三、绿脓杆菌十四、肉毒中毒十五、鸡克雷伯氏杆菌病十六、鸭伪结核十七、衣原体病十八、坏死性肠炎十九、禽李氏杆菌病(禽单核细胞增多症)二十、家禽念珠菌病二一、溃疡性肠炎二二、鸡疏螺旋体病第二章一、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二、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三、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n Bronchitis, IB)四、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 MD)五、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 Bursal Disease, IBD)六、禽白血病(ALL)七、禽流感八、禽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 Myelitis,AE)九、禽腺病毒感染(Avian Adenovirus Infection)十、鸡传染性贫血(CIA)十一、鸭病毒性肝炎十二、小鹅瘟(Goossing plague,GP)十三、鸭瘟(Duck Plaqne,DP)十四、番鸭细小病毒病十五、呼肠孤病毒感染十六、禽痘十七、网状内皮增生病第三章:寄生虫病第一节原虫病一、鸡球虫病二、隐孢子虫病三、住白细胞虫病四、组织滴虫病五、禽疟原虫病六、住肉孢子虫病七、毛滴虫病八、六鞭原虫病第二节吸虫病第三节绦虫病第四节线虫病第五节棘头虫第六节体外寄生虫第四章营养缺乏、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一、维生素A缺乏症二、维生素D缺乏症三、维生素E缺乏症四、维生素K缺乏症五、维生素B1缺乏症六、维生素B2缺乏症七、泛酸缺乏症八、胆碱缺乏症九、烟酸缺乏症十、维生素B6缺乏症十一、叶酸缺乏症十二、维生素B12缺乏症十三、生物素缺乏症十四、饲料中钙磷缺乏及比例失调十五、锰缺乏症十六、镁缺乏症十七、硒缺乏症十八、家禽痛风十九、鸡脂肪肝综合症二十、鸡脂肪肝和肾综合症二一、磺胺类药物中毒二二、呋喃类药物中毒二三、氯化钠中毒二四、黄曲霉毒素中毒二五、棉菜籽饼中毒二六、一氧化碳中毒二七、鸡肌胃糜烂病二八、禽的喹乙醇中毒第五章禽类的胚胎病及其防治第一节各种禽类的孵化期及孵化温度第二节胚胎病的研究方法第三节营养性胚胎病第四节传染性胚胎病第五节孵化制度不当引起的胚胎病第六节胚胎病的防治方法第六章其他第一节鸡肿头综合症第二节肉鸡腹水综合症第三节异食癖第四节家禽嗉囊炎(软嗉症)第七章禽病诊断禽传染病家禽细菌性传染病一、支原体病(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S)(MG)本节三个呼吸道病,特点:主要原因:概念本病英文简称MG,又叫慢性呼吸道病(CRD),简称慢呼(见教材P242),是由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有罗音及面部肿胀。
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原因与发病特点摘要:对于畜牧业而言,其中一个关键的构成部分就是奶牛业,在农业发展及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在临床上,奶牛营养代谢病为常见的病症,尤其是亚临床型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与生产性能降低,进而为奶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对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生原因和发病特点的基本规律进行掌握,对诊断治疗有着极其关键的现实意义。
为此,文章详细论述了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病特点,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进而更好的为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助力。
关键词:奶牛;营养代谢病;原因;特点前言:奶牛营养代谢病涵盖了营养缺乏病与新陈代谢障碍病,其大体可分为脂肪、糖、蛋白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矿物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维生素代谢疾病等三类,这主要是因营养素摄入过多或不足、无法充分吸收营养素、所需营养素增加、代谢所需酶缺乏和内分泌失调所致。
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特点为发病隐秘、地方流行性及群发性,它们很容易继发其他疾病,这不仅会减少产奶量,还会影响产后发情和配种,甚至导致淘汰率上升,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为此,文章分析了营养代谢病中的酮病及乳热症,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的防止举措。
1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病原因奶牛对各类营养物质都有相应的耐受量、允许量及需要量,所以,营养代谢病通常会由于一类或多类营养物质的缺乏、排队诺亦或是比例失调以及中间代写中某个环节存在障碍等导致的。
1.1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具体表现为日粮缺乏,种类单一,品质不佳、饲养不当、营养不均衡等,导致奶牛机体中的某类营养物质缺乏。
比如,查哈阳的农场中,其位置在土壤贫锌、贫铜以及贫硒地带,从而使得当地的野生木曹和种植的粮食与饲料中的铜、硒或锌含量缺乏而导致奶牛出现缺锌、缺铜、缺硒等。
农场位于东北高寒之处,冬季较长,春、冬的枯草季节或自然灾害如,草场和农作物秸秆被大雪覆盖所导致奶牛料草缺乏,使得放牧奶牛长时间处在半饥饿或饥饿的状态,无法满足最低营养需要,进而使得很多奶牛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出现,严重的还会死亡,进而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
与禽业技术|疫病防治鸡养殖中维生素缺之的症状与防治李淑娟(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农业农村局246700)摘要:营养物质的充分供给是保障鸡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的基础,其中维生素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会导致鸡机体受到一系列负面影响,生长发育停滞,严重的甚至出现死亡情况,严重降低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维生素缺乏症主要是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K及B族维生素,每种维生素在鸡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发挥特有的关键作用。
文章对鸡养殖过程中维生素缺乏症状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鸡的健康养殖及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鸡;饲料营养;维生素;缺乏症;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维生素在动物机体物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主要发挥催化剂和辅酶的功能。
鸡只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相对较低,但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各种营养代谢通路紊乱。
现阶段我国鸡养殖数量显著提高,营养是保证鸡群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饲料中维生素缺乏很容易导致鸡只岀现各种各样的生长问题,目前鸡养殖过程中所需要的维生素种类在14种左右,大多数的维生素在鸡只机体不能自身合成,或者合成不足,需从饲料中获得。
下文将对鸡养殖过程中部分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状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鸡的健康养殖及家禽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维生素A缺乏症鸡生长发育过程中,维生素A在体内不能合成,需要通过饲粮补充或者合成前体物质。
鸡只缺乏维生素A后会岀现免疫抵抗力下降情况,进而导致疾病发生。
雏鸡在岀现维生素A缺乏症后会导致采食量显著下降,精神状态萎靡不振等情况。
成年鸡维生素A导致鸡只鸡冠和肉髯岀现白色病变,蛋鸡产蛋量显著下降,种蛋受精率及孵化率显著降低,公鸡在岀现维生素A缺乏症后公鸡性能力及精液质量显著下降叫维生素A缺乏症的治疗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富含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的原料,常见的有鱼肝油、胡萝卜及黄玉米等,饲料配制完成后需要在适当环境中贮存,避免由于不良环境导致维生素A降解破坏。
成年母鸡岀现维生素A缺乏症状时可以给每只患病成年母鸡灌喂1-2ml的鱼肝油,雏鸡可以通过每只雏鸡滴喂数滴,连续滴喂3d即可获得良好的缓解效果。
本科《家畜营养与代谢病学》(课程代码2795)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定义:营养物质代谢过程发生障碍引起的疾病称营养代谢性疾病。
其主要包括:营养物质缺乏;三大物质的吸收障碍;中间代谢障碍;排泄障碍;参与代谢调节的物质(矿质、维生素)质与量的改变。
营养代谢疾病的一般原因1).来源不足:土壤、水与饲料中某种营养物质的不足,或过多,拮抗使另一种营养物质不足。
此种现象、集约化养殖场出现较多。
2)吸收障碍:胃肠道炎症、先天性消化酶缺乏(如乳糖酶缺乏→单糖吸收障碍)。
3)消耗过多:妊娠、泌乳、产蛋、产毛、生长发育、慢性消耗性疾病。
4)肝功能障碍:许多代谢物质的代谢中断。
5)调节机能障碍:神经、激素、酶的组成成分(微量元素、维生素)不足。
6)排泄障碍:肾功能障碍。
营养代谢疾病的特征(诊断要点)1)发病慢:呈渐进性发展,从病因到症状一般需数周、数月,甚至更长。
2)群发、呈地方性发生。
3)临床与病理变化常呈现某种营养物不足的特有症状,体温正常或稍偏低。
4)饲料与动物组织检测,有某种营养物质过低。
5)试验性治疗与血清酶活性降低有诊断意义。
营养代谢病的防治1)合理搭配饲料,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
2)注重作为饲料的收获、贮藏,防止霉变,合理加工,排除营养物质缺乏原因。
3)配制全价日粮。
第二章糖、脂肪与蛋白质营养紊乱性疾病奶牛酮病定义: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病因1)瘤胃生成丙酸减少,血糖浓度降低,丙酸是在瘤胃消化过程中产生(乙:丙:丁=70:20:10),糖主要是丙酸通过糖异生途径转化为葡萄糖。
2)产前,产后,采食量降低,前胃消化功能降低,挥发性脂肪酸减少,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
精料太多,粗纤维不足。
以上均可造成丙酸浓度降低。
丙酸需先转化为丙酰COA,在VB12的参与下,转化为琥珀酰COA,然后经糖异生,合成所需要的葡萄糖。
3)缺钴时,VB12合成减少,影响丙酸代谢与糖生成。
肉鸡维生素缺乏原因分析与防治要点 临海市小户肉鸡养殖比较多,他们大多养殖优质的肉鸡,比如仙居三黄鸡、鹊山鸡、芦花鸡等,数量从几百羽到几千羽不等,养殖规模比较小。
由于养殖周期较长,除了在育雏阶段使用全价颗粒饲料外,其余阶段均使用玉米、稻谷、米糠等自配料。
因此,经常出现维生素缺乏症,从而导致代谢紊乱,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甚至出现死亡现象。
下面针对优质肉鸡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维生素缺乏症作出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1 维生素缺乏的主要原因1.1 饲料问题 为了节省开支,许多养鸡场选择使用价格低廉的饲料来养鸡。
这些饲料的品种相对单一,维生素含量不稳定,如果保存时间过长或不当,引发发霉、变质,或者暴露在高温下,都可能导致维生素的破坏和分解,从而使饲料失去其原有的功效,甚至引起鸡群的中毒;特别是维生素E的摄入量过低,可能会导致维生素E的缺乏症;如果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足,会对鸡的营养吸收造成影响。
长期摄入这种饲料会导致维生素缺乏,严重影响鸡的健康成长。
1.2 饲养环境问题 鸡的健康状况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养殖鸡长期生活在阴暗的室内环境中,缺少阳光的照射,这会导致鸡的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尽管养殖场给予养殖鸡优质的饲料,并且给予充足的营养补充,但仍可能引发维生素缺乏的情况。
此外,随着鸡的生长,鸡对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也有所变化,饲养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饲料和喂食方法,避免产生应激反应。
当鸡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后,其免疫力也会受到影响,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例如感冒和腹泻。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这些疾病可能会严重影响养殖鸡的生存能力,并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3 滥用抗生素问题 为了提高鸡的健康水平,养殖场通常会在鸡患病高发期间,根据养殖鸡的疾病类型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没有严格控制它的用量,鸡群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损害,有益菌群也将受到破坏,导致维生素吸收不良。
这不仅会导致鸡群出现维生素缺乏,还会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生几率,严重影响养殖场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