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能力 (5)

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能力 (5)

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能力 (5)
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能力 (5)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能力(5)

通过学习教育科研模块的相关课程,结合教学实践,思考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提升?请制定一份个人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为自己制定下阶段的奋斗目标,保持继续前行的动力,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持续向专业化发展迈进。

要求:

1.按照提供的模板来完成(模板见附件)。

2.计划合理、可行;内容真实、原创,如出现雷同,该作业成绩为不合格。

附件:

个人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附件:

个人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姓名张胜风教龄13 年学校马山县周鹿初中任教学科年级八年级现状分析从教十余载积累了一些教育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自己的职业热爱不够,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在教学上有时把控不准教学目标,缺乏创新精神;教育理论积淀厚度不够,科研能力不足,无法使自己的经验形成科研成果;还没有能很好的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成长中遇到一些职业瓶颈,目前自己尚处在教书型阶段。

预期目标 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

2、端正职业态度,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自己由现在的一个

1 / 3

教书型教师转变成为一个理论型、创新型、改革型、研究型教师。

3、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步骤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使自己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通过继续教育网络平台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使自己熟练掌握这门技能。

2、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

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经常上网查阅资料,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 3、通过与教师交流、聆听专家讲座、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4、以新课标为导向,结合自己的课堂,勇于探索反复实践,尝试各种教学手段,寻找出一套更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

预设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课堂模式固化。

注意课堂手段的多样性,注意挖掘文本及课外延伸,关注学生的需求。

2、长期工作容易产生职业怠倦。

注意自我调节适当放松。

3、学习上遇到困惑和科研能力不足。

与同事交流、询问专家、网上查询等;可以确立科研项目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合作完成。

预期成果 1、课堂手段丰富多样、富有创意。

2、争取信息技术有较大的提高,能够独立制作电子教案及复杂

---------------------------------------------------------------最新资料推荐------------------------------------------------------ 的教学课件。

3、争取每学年写出优秀案例、论文 12 篇。

4、成为一个科研型教师。

3 / 3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什么是教师“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直接影响教育科研效率,使教育科研任务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实验方案的制作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且长时间内起作用的性质和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经验、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技能、教育科研理论素养、教育科研信息处理能力和教育科研创造才能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从人的本质角度看,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本质的规定性,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产物。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本身力量的表现,是教师科研素质表现的“现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之间具有内隐外显的特点,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就是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才会表现出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意义 1.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教育科研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搞教育科研,才能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而搞好教育科研的前题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2.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学校中心工作的需要 作为学校,教学是中心,但科研是关键。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一条不可替代的途径,没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就没有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需要广大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教科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论文撰写、案例实录、调查报告等教育科研活动,这样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的中心搞好。而要搞好教育科研就必须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提高的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型教师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的,指的是在教育领域中,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所以研究型教师是不会有倦怠的,他们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明确和实现教育的意义,从教育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就需要,由衷地体验到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 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开展教育科研有何作用?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理念不断地更新。教育要做好“三个服务”,教材要为学生服务,(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再创造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该是课堂中学生的合作伙伴,是教学的倡导者,激励者);教师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教学过程不但重视结果,而更加重视过程,教学的目标从单一的一维目标转化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目标)。 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一个普通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基本过程:积累期、成熟期、创造期。教育科研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每一次的教育科研活动,不但改变了教

教学能力概念

教师职业能力 一、概念题: 1、教师职业能力:就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学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 2、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就是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作技能:就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 4、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教和学相结合的统一活动。 5、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6、教学反思能力:就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 7、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的能力。 8、了解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 9、教学设计能力:就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10、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11、课堂调控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程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实施能力。12、课堂教学常规:是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13、自我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里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4、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操作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5、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是指教师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的一种教学能力。 16、德育: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7、德育能力: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政治、思想、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18、评价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按照一定 标准,对学生整体素质做出客观 评判能力。 19、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 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 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 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 情况不相符合。 20、第一印象:是指师对学生最 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 象”,心理学称为“首因效应”。 21、心理定势:是指一个人在一 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 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 22、晕轮效应:就是指人对某事 或某人好与不好的知觉印象扩大 到其他方面。 23、力戒近因效应:是指学生近 期行为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冲 淡了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 24、现象本质法:这种方法就是 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 种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 对学生有个较客观的评价。 25、效应本体法:就是从分析事 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 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事物变化 后产生的效应来认识事物本体。 26、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 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 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27、品德评价法:是教师根据德 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已经形成 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进行评 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 28、班风:是一个班集体长期形 成的整体精神面貌,是班级集体 在本班级和学校领导以及其他班 级师生心中的形象。 29、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感知对 象搜集资料的方法。 30、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 搜集资料的方法。 31、实验法:是通过特定的操作 设计检验某种设想的实践效果的 方法。 32、历史法:是指对教育的历史 文献、历史遗存所做的发现、整 理、考订、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 对教育发展的状态及趋势所做的 阐述方法。 33、行动研究:泛指以实践中的 实践者为研究主体,以实践者在 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 践中并为了实践所做出的研究工 作。 34、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 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 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35、信息检索:是指从众多信息 集合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全过 程。 36、信息检索能力:就是能找到 所需要的信息能力。 37、教学口语:是指教师进行课 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用语。 教学口语一般包括导入语、讲授 语、提问语和总结语等。 38、教育口语:是指教师有目的 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 为规范的谈话,它是教师的日常 工作用语。它的基本要求是:必 须具有明显的教育指向性,要有 可接受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教 育口语可分为劝导语、激励语、 表扬语、批评语等。 39、形体语言:是口语表达的重 要辅助手段,是通过身姿、手势、 表情、目光等配合有声语言传递 信息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包括头 语、脸语、眼语、手语和身姿等 几个方面。 40、手工检索:简称手检,是以 手工方式,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 来检索信息资料一种检索手段。 41、计算机检索:简称机检,是 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从存储在 计算机里的大量数据中检索出所 需要信息的一种检索手段。 42、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教 学信息的工具。 43、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 感、表明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 体姿态。 44、暗示: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 种特殊形式。通过言语和非言语 手段达到,是接受暗示者对暗示 内容的知觉和接纳。 45、书面语言:主要指教师书写 出来的语言,即用书写形式表达 的语言,如板书,作业评语等。 在教学中使用书面语言有助于学 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学 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审 美能力。 46、身体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运用手势、姿态和表情 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语言形式。 47、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指 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他人在思想、 行动上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48、协调能力:指教师根据交往 情境和交往对象的变化,能够适 时地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交往 策略的能力。 49、反思能力:是教师通过分析 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表现, 找出自己行为方式中的缺点和不 足,借以提高自我的能力。 50、移情:是指教师以同情的态 度,设身处地的以内心的想法和 感受来为学生考虑。 51、教育机智能力:是指教师面 对特定的学生行为或特定的事 件,通过敏锐地观察,准确地把 握行为和事件的实质,果断、迅 速地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能 力。 52、道德教育中的教育机智:是 教师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不同潜 质及社会对学生的不同影响,在 与学生的交往中,随机性、情境 性、巧妙地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 的能力。 53、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是 教师基于长期对学生情绪和行为 变化的密切观察而形成的一种综 合心理能力。 54、教师角色:就是社会对从事 教师职业的人的行为所赋予的期 望或规范要求,反映了社会对教 师责任的期待。 55、教师角色认知能力:是指教 师在意识水平上对其所应表现的 行为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出 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教师只有对 自身的角色有充分的认识,才能 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出色地完 成教育工作的任务。 56、教学环境:是指那些与教学 有关的、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 响人的总体因素,主要包括物质 环境和人文环境。 57、心理调适能力:是指能根据 形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 思维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 情绪,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 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 功与失败的心理适应能力。 58、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 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心 理体验,是伴随特定生理反应与 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情绪 是自然性的、原始动物也具有的 一种心理过程。情感是社会性的, 为人类所独有的高级心理过程。 59、强迫:是指以不能为主观意 志所克制而反复出现的观念、意 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 障碍。 60、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 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 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61、抑郁:通常是一种情绪障碍, 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 合症。抑郁涉及身体和心理,如 疲劳感、睡眠障碍、食欲不振、 注意力不能集中、犹豫不决、有 自杀想法或念头等。 62、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 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 动力组织。

小学科学教研总结

小学科学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树立教师天职是为了每个学生全面生动的发展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科学素养。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活动做如下小结: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制定工作计划。 为了使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在学期初,我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及要开展的教研活动,制订好该学期的教学工作、活动、学习计划。深入钻研教材,明确各单元的计划及须开展的活动的情况,使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层次地开展。 二、上好每一堂课是我迅速成长的关键环节 本学期我严格执行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写好教案。 三、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教师如果不学习,教学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认真学习新教材和新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改信息,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一学期来,我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

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为后继教学工作积累有价值的素材。 四、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一学期来,我通过参加听、评活动,相互切磋,取长补短,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提升了自己的看课、评课能力。五、反思与改进 反思我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我也发现了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失误和不足,我的教科研计划的制定和具体步骤相应的实施还不是百分百的落实;还有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缺少许多实验设备和器材,使很多教学计划都难于落实。 上述是我对自己一学期的教研总结,这是我教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相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明天还将迎来新的发展,我将沿着确定的目标前进,进而寻求新的突破,追求新的超越。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这一新要求。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树立和增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多年来,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他们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一直处在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地工作。而有些教师头脑中则存在这样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教育科研无用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有些人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字、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使教师转变观念,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第二,要注重学习,勇于实践。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首要条件。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才能在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探索。这里说的探索包括教师个体的独立研究和教师群体的共同研究。就目前教师的研究能力来看,多数教师还不具备独立开展课题的实力,因此,应提倡多开展群众性的专题研究活动,还要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 第三,要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进行教育科研首先是提出问题并确立课题。科研课题的来源应该主要是本校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教育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需要。当前教师的科研课题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与各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班主任工作等。其次是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要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是获得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地、系统地鉴别研究的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最后是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归纳结果,写出报告或论文,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从目前看,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主要是这个方式。 第四,学校领导要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努力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介绍科研方法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

(推荐)教研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

教研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 教研工作是一项多职能的工作。教研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职能决定了教研员必须有才干,有能力,素质高。对教研员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 1.思想素质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教研工作,积极钻研,不断创新;师德高尚,为人师表. 2.政策水平 教研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教研员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在工作中,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维护政策的严肃性. 3.知识结构 教研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要有良好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 4.研究能力 教研员应具备很强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能力。首先,要不断吸收和更新知识,收集教学研究情报,使教育思想始终处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其次,教研员应明确研究的主攻目标,如研究方向,确定科学的研究规划和研究课题。第三,要开展扎实的系统研究,有系统的研究成果.

5.对教学工作的示范能力 要做到能教能研。在备课、上课、成绩考核、质量分析和评估教学工作等各个方面成为教师的榜样. 6.信息整合能力 能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反馈、使用、传播等,并具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 7.组织能力 教研员要组织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组织能力体现在工作思维方式、工作魄力、组织程序安排、语言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 8.工作作风 教研员的工作作风应该力求严谨、务实、勤奋、高效。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师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教研员要密切联系教师,正确认识教研员与教师的关系:教研员与教师是工作上的合作关系,是良师益友的关系,是相互学习、共同研究的关系.教研员要善于与教师交朋友,切莫摆架子,要做教师的知心人。第三,工作要扎实.工作安排要有序,活动要讲求实效,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各项工作。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2019年对方学校和教授更看重的是你所展现出来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潜质-范文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对方学校和教授更看重的是你所展现出来的科研能 力和科研潜质 篇一: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摘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竞争十分激烈,我们必须冲破 以往的封闭思维方式,站在动态的社会发展的大视角去思考、去教学。在教学 工作中要以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实质上就是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思维方式,增强 科研意识,加强对教育对象——学生的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研究,提高科研能力,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李志民教授关于《提高科研水平提升教育质量》的宣讲,作为河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一、科研在教育中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科研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创 新型人才,关键在教学;搞好教学,关键在教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一 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必须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 河北科技大学是一所发展中的教学型综合性地方大学,作为河北科技大学的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有的认为科研应该是国家重点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任务,地方性本科院校应以教学为主,搞不搞科研无关紧要;还有的同志甚至将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对立起来,认为一抓科研就会影响教学。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天职,但需要强调的是科研对教师学 术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所大学没有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建立一支高水平 的师资队伍,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样也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科学 研究。博览群书、熟读经典、传授知识不再是衡量教师学术水平的唯一尺度, 从科研能力、社会贡献角度评价教师学术水平已成为社会通行的评价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研活动方案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教研活动方案 一、研究主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参加对象: 组长:张XX 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三、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数的运算非常重要,以致占据了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绝大部分空间。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认识计算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可能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一个数学层次,适时地、灵活地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内在的规律,使学生自行观察、思考、尝试、探求,逐步建立起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去理解感受数学形成的过程。 四、活动开展的动因: (一)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了研究的需要。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小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凸显了研究价值。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数学探究的经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三)学生的计算现状提出了研究要求。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实际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五、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以研促教,在教研中提升教学能力 2、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计算技能与技巧。 3、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六、活动的前期准备 各位教师围绕主题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是怎样进行计算指导的。 凌XX老师:计算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白算理,每一步是怎么得来的?学生理解了算理,做起来就容易了;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典型错误的题型来进行纠正,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 张XX老师:书写格式必须规范、数位对齐,竖式的数字要稍分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柳花泊小学 一、简介部分: (一)标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二)序言: 科学课较之自然常识课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学目标变革,引起学习内容、活动组织、课堂形态、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革新,最终落实到课堂上,表现为教学的主体性和开放性。这给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了自主和选择的空间,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开放和创新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究,积累科学事实与现象,丰富探究经历。因此科学课的开放性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科学课堂的组织和调控上。 在基础教育阶段 ,课堂教学实行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支柱,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不可或缺的氛围。但现实中教师要实现课堂真正的民主开放,做到“乱而不散”,却并不容易。新《课标》指出 , 小学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这也就决定了科学课活动多,材料多,实验多。而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总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他们喜欢各种操作活动,却缺乏自制力,该制定实验方案他们却盲目地急于操作,往往教师良苦用心准备的材料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为他们随意玩乐创造了条件,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而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能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整合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目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当然也就更加直接地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取得。小学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研究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研究 内容摘要:教学设计及其构成的研究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学界重点探讨研究的问题,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小学数学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勇于创新,努力完善、优化教学模式与思路。在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设计要点以及对小学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做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能力构成 教学设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我国,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并日益得到重视,教学设计是一种把教学变得科学化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然而,目前一些小学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在与具体学科结合上存在不足之处,所以很难真正的发挥其作业。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数学科目在所有学科之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所以加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及其结构研究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师们的积极探索和

辛苦努力下,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方法、形式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也仍然存在着在教学设计能力上的欠缺和理论上不成熟,在教学中往往注重表面的东西多,与中国学生实际状况相结合少,在运用上生搬硬套,使教学设计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有的老师只是按照形式进行教学,有形而无神,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教学形式过于简单,有的单纯关注应试教授课,忽视归纳和讨论;有的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也有的只注重互动、协作,却轻视引导;有的仅仅重视老经验、老方法,忽视科学设计的重要性,甚至对教学设计一知半解。 目前,小学教育教学设计方面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引导,让教师从观念上接受教学设计,建立健全的教师教学设计管理机制,注重提高教??素质,增加小学数学教师知识面,以学习培训带动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要点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各个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诸多环节。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实施教学前数学教师便需要对教学行为、过程进行细致的思考与安排,即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需要小学教师不断加强学习,采众家之长,领会掌握授课设计的基本原则、技巧,遵

树立科研意识 提高科研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9672939.html, 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作者:李晓健 来源:《考试与评价》2018年第04期 【摘要】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 力。具体而言,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校长:“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关键词】科研能力 由此可见,引导教师搞科研,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十分重要。下面是我对如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一些实践经验。 一、意识决定形态,态度决定高度 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教师能否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领导、教师缺乏科研的意识。许多人会认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是很难做的工作,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无需搞科研,搞科研是虚的、是额外负担。所以,作为领导要树立科研兴校意识,也要引导教师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要让教师明白“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同样是教书,魏书生、于漪、钱梦龙、黄厚江等许多优秀教师却感觉幸福、快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艺术家。他们总是从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所以,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个人素养,一定要边教边研。 二、教师全员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近年来,为实现“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创有内涵发展的学校”工作目标,我们摸索着前行。先后通过“明星教师”培训、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三名(名校长、 名班主任、名教师)工程”等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素质,培养自己的骨干教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我们要求各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教师培训内容分为两大版块:“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1.通识培训 培训内容又分:理论培训和课题培训。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科学教研活动记录(一) 时间:9月8题 主题:新学期伊始,传达科学教研会会议精神。 内容: 9月5日,县教研室召开科学教研组长会议,赵老师主持会议,对上学期工作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新学期工作进行了布署。 一、各学校汇报课题开展情况。 二、赵老师总结上学期工作量: 教学方面:教师积极性较高,教育观念和学科理念提高较快,涌现一批青年教师,教学中目标定位、细节处理较好,基本体现新课改精神。 1、加强学科校本教研,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2、加强备课力度,教学准备、材料等各环节要做好。 3、期末考试抽查:校间不平衡缩小,个别班合格率低,要尽量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教研方面: 1、课题研究现状:每个学校都是实验学校,每个教师都是实验教师,实践中要有独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注意问题;科学记录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可以把作业作为档案袋,收集的资料可以粘贴,测验题也可以帖贴。 2、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这是本学期的重点能观察操作的让学生观察操作,宏观的摸不着的、看不到的,微观的、不易收集到的,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 3、加强实验教学力度,探索方式方法,发挥科学实验室的作用。 二、本学期工作: 1、准备好课,培养青年教师。预约和随机相结合。 2、11月或12月上旬或1月,各学校推荐科学课题优秀成果。(论文、案例、课本、课件、活动、课题报告等。) 科学教研活动记录(二) 时间:9月16日 主题:教材培训谈收获 内容: 教师们大受裨益,畅谈收获。 1、还要继续积极参加教材培训,真正领会教材的编写体例及意图,这样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教师要都好科学课、自然课,首先要多学习,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念,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正确地把握和处理教材,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 3、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目的,对教材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中的实验设计要做到有的放矢,由于教材的开放性比较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了解教材的基本思路和设计意图,完成了基本任务后,还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课堂练习及课后的拓展,进一步巩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欲望。科学教研活动记录(三) 时间:9月23日 主题:科学、自然课堂上如何体现人文教育 内容: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的活动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一个优秀教师不仅有好的素质,好的知识背景这些与个人先天素质及大学学习有关的因素,还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所谓“脑中有结构”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结构清晰、完整的认知,“心中有学生”是指教师不仅有很强的学生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障碍、还懂得学生认知、心理、情感的发展规律。一个教师只有做到“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才能使知识的逻辑结构(知识序)与认知的发展(认知序)有机结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序)。教师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完善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需要通过学习、研究和与学生相互交流获得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知识与体验,需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分析,获得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认知等。 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由下面五方面构成:(1)基本素养;(2)学科知识背景;(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5)学科教学能力。在此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板书能力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但其实决定板书质量高低的还是教师对知识结构的认知。 学科教学能力是通过教学实践的磨砺,整合前面四个方面内容而形成的一种能力。

“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5月23日和25日两天,我参加了在相城区蠡口中学举办的为期两天的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习,听取了王一军、英配昌、王九红等3位专家带来的报告。 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目前许多一线教师在对待教学和教科研方面的困惑,而我,愈发感觉作为一线教师的自己,在教科研能力方面的不足。工作之余,虽然内心有一些想法,却很少敢贸然动笔,又或者虽然想动笔,却发觉自己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过于肤浅,不知该如何下笔!经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教科研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其中,省教科院基教所王一军副所长的专题讲座《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科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23号上午开班仪式后,王所长作了专题讲座《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科研》。 首先,他直面当前一线教师在教科研方面的困惑:1、教学任务重,没时间搞科研;2、作为一线教师,缺乏理论无法搞研究;3我想搞科研,但别人不重视,学校没有氛围;4、 我们想研究,但怕写论文。对于王所长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引起了在坐一线教师的共鸣。 接下去,王所长谈了当前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包括内

涵、内容、过程和形式,提出了研究的四个主要问题: 1、为什么要提出教师本位的教育科研?2、如何定位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科研?3、学校需要什么样的研究课题?4、今天教师如何进行研究?并且一一进行了阐释。其中,他指出了当前校本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偏离正确方向的行为:因追逐功利而脱离学校实际;强调精英行为而外化于教学实践;注重科学范式但流于程式化和简单化;重视一次性的成果发表而忽视实践行为的改进。 最后,他指出,走向教师本位的学校教育研究,目标是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途径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方法是“事件反思、学术引领、专业提升”。 听过了王所长的报告,我感觉自己今后在教科研方面的研究有了一丝感悟和方向。 一、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是光嘴上说说或者心里想想就能够做到的,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平时要注重积累,要多加强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在做好教学的同时也要多听、多读、多思,要勇于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或困惑进行实践性研究。 二、要做一名幸福的研究者。做教育科研的目的,绝不能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被动的去研究,而是要为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或者完成一些心得感悟方法总结而去研究,从而提升自

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1、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提 出了“向科研要质量”的口号,。武汉市教委提出“四个要质量”,即向教师、课堂、科研、管理要质量。教师、课堂、管理的质量都离不开科研,科研是质量中的质量,是核心。所以,科研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不少学校已经形成了开展教育科研 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一系列教育科研成果。 在开展教育科研方面,新时期的要求是:从社会要求和学校实际出发确定科研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把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把出科研成果和推动实际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结合起来,把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出成果和出人才结合起来。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和智能时代,教育与科研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的发展给 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和更加广泛的研究课题,为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 前景。 2、教师教学工作本身的需要: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科研能力,才能去追求创新,创造 出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更新知 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研究意味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而教师一旦开始研究,必然会自觉地去学习,收集、分析加工信息,把教育变成促进再生信息的过程。 3、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学会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当教师掌握了科研的武器以后,不但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学 习教书育人的理论知识,而且会自觉地以研究者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和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 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会主动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新时代的教育是创新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才能,而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 能离不开科学研究,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教师,才能真正具备创新精神和创 造才能。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离不开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途径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育科研,也要以教师为本。过去,由于教师编制紧,教 学任务繁重,再加上认识的局限,小学教师普遍缺乏科研意识。近几年,我国中小学教育科 研十分活跃,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一个普及性、群众性教育科研局面已经形成。 但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基础素质相对薄弱,科研能力尚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教育科研的有效推进,若不及时引导,必将挫伤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形成中小学教育科研內部的恶性循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点是逐步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 力。那么,如何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呢?有以下几条途径。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强化科研意识,把教育科研内化为教师的精神需求,这是培养 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前提。 中国教育的实践和当今教育的发展都表明,没有教育科研的教育是不成熟的教育。只有 重视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实验探索、理论论证和开拓创新的先导作用, 注意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我们的教育才会获得成功,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并对教育科研的地位和作用,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之中。我们要了解到当代教育对教师 提出的要求,逐步认识到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中小学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 件。 转变观念,增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自觉性。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6348

科学教学论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 作者:谢世平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和寻找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切实带领孩子们一起去领略科学探究中的乐趣呢?一、“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总结、验正的。,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个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一个乐于合作

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如我在教学《改变浮和沉》时,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更为直观、形象,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它人的看法,敢于失败,敢于竞争。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很多种不同方案,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二、“电化教学”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参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此外,一堂40分钟的《科学课》,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如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开始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在“茶壶溢水”的画面的小朋友头脑上出现一个个的“?”,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物体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精)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科学组教研活动是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评价分析活动”为契机,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做好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努力培养好学校科学学科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现任常科学老师各自的优势,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加强教学流程管理,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以培养习惯、激发兴趣为目标,追求科学教学的最优化。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求知欲,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 二、情况分析 1、成员情况分析 我们全组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积极钻研教材。他们乐于进取,敢于竞争,能虚心求教,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大多教师能认真备课,深入学生,课前准备充分,积极筹备各种实验器材,教学中能结合当地情况和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并同学生的家庭、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同时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能经常互相学习,重视对新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钻研,大胆创新。同时我组教师也存在不足之处,重主科、轻技能科现象严重存在,而且教师调动频繁,不利于教师深入系统了解教材。 2、本学科特点与本校实验设备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但由于我们学校只是一个实验室各个年级同时上课就只能有一个班级使用实验室,这给我们科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