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科学发展[社会纵横]
周以侠 约5450字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审视国内外发展形势,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一要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二要转变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四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11-0088-03
作者简介:周以侠(1954- ),女,江苏宿迁人,淮安市行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哲学、邓小平理论教学和研究。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高度,审视国内外发展形势,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挑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深刻意义
1.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资源、能源供给和支撑。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承载力差,这些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另一方面,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不仅迫切要求解决发展“低水平”、“不全面”、“不协调”的突出问题,而且还要求保持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探索并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2.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相比,所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平等,即人与自然的平等、当代人之间的平等。生态文明是充分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相统一、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相统一的文明,是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相统一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上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统一。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自然与生态的平衡和发展,必然有利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人与人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必然遭到破坏。所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3.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多赢,是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孤立、片面,不计代价、不能持续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持续发展,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包括拥有一个能够支撑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一个优美舒适的生存环境,一个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条件、安全及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的社会环境等。现阶段最迫切的目标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们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需求。也就是说,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要保持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
第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本身是自然生态的组成要素,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自身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处于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地位。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而是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说,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

设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因为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换言之,就是在推进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同时还要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所以,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而生态文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和重要标志,是生态建设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1.提高公民生态意识。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那么,如何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呢?第一,要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教育。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科学知识的缺乏和对生态环境的无知,尤其是受“人定胜天”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念和西方“物质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民众中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淡薄,对自然界往往是索取多投入少,利用多建设少,掠夺多保护少,从而有意无意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观念教育,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既可以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又要使人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过去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真正把生态文明意识融入思想深处,提高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生态文明成为广大公民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第二,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提高广大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既要加强宣传教育,更要营造必要的社会氛围。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消除浪费性和污染性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倡导科学合理绿色的消费模式,从

而帮助人们摆脱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追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切实地把党和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真正做到力行生态文明理念。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如前所述,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我们也付出了高昂代价。目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如果不根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经济发展的停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我们党总结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生态文明从价值理念向经济社会建设领域拓展的突破口之一,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切入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把提高资源利用率作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条件,形成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并存的产业结构;要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要在继续重视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推进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摆脱长期形成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二要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提高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实力。要把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要加强环境保护。处理好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相统一。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改变增长模式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增长大体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直线式单向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与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出成正比。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

”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这意味着以尽可能小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成本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生态环境形势严峻。资源和环境的状况已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构成严重制约。这表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其次,发展循环经济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现实难题的根本出路。因为循环经济立足于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循环使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约束的问题,又可以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不仅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可以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真正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合理绿色的生产消费模式。
4.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宣传、道德呼唤上,必须认真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的基本方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法规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必须完善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另一方面,要提高法律监督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秩序。要真正发挥法律的调整作用,就必须有高效能的行政执法和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这样才能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对各级政府生态环境执法的监督,防止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同时,加大对生态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使生态文明建设秩序规范有序,依法进行。同时,要建立生态文明的综合评价和定量考核制度。评价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只看GDP、经济增长率、利税等指标,必须将其与生态环境指标综合起来看待。同样,在评价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时也不能习惯于只看当前的经济指标,不注重长远的社会效益。这是多年来导致一些地方领导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尽快出台生态环境综合定量指标体系,作为干部政绩评价的依据,把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幸福的生产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