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鸿对缺乳症的辨证施治
- 格式:pdf
- 大小:179.06 KB
- 文档页数:2
山 互压亏 学搪 2010年11月第20卷第4期
瓜蒌皮15 g,咽干口苦加栀子10 g及龙胆草6 g,忧郁寡欢加郁
金1O goc)配合抗忧郁剂黛力新治疗,1片/次,2次/d,症状改
善后改为1片/d。3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结果
2.1 疗效标准
将治疗开始时IBS症状作基准计为10分,治疗后缓解程度
由患者据其主观感觉自主评分。以IBS计分及Zung抑郁量表
积分减少50%以上为有效。统计学分析各配对计量资料的比
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 检验。
2.2疗效评定
两组症状分数和Zung积分的改善情况见表1。
表1治疗开始和治疗后评分情况(x± )
治疗组IBS症状和Zung积分显著下降,其疗效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对照组IBS症状和Zung积分也有一定程度下
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黛力新不良反应症状较轻,仅出现轻微口干、短
暂不安;对照组多虑平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
T、便秘、头晕、嗜睡、恶心等。
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心理障碍受到关注。IBS
与抑郁相关。IBS患者常有神经质、性格内向、易于焦虑等个性 特点,在性格缺陷的基础上,不良的社会因素、威胁性生活事件
可作为诱因,通过脑肠轴使胃肠运动及分泌功能紊乱,导致胃
肠功能紊乱和抑郁焦虑情绪产生,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
环,经久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对1BS伴抑郁症患者应综合考虑整体治疗。首先予以精
神、心理治疗,可以使患者释疑进而改变不良习惯。通过临床
观察,肝脾不调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柴胡疏肝散中,
柴胡、白芍、香附入肝经,枳壳泻脾胃壅滞,JII芎理血中之气,与
柴胡,枳壳、香附同用共奏疏肝理气和血止痛之功;白芍缓急止
梁廷鸿对缺乳症的辨证施治
梁钢诚
(太原巾清徐县马峪乡 生院,山西清徐030400) 痛,陈皮理气和中化湿,炙甘草调和诸药。临床上常常发现同
一病者相间出现肝郁与肝旺,这是因为肝气既可因情志改变,
也可因肝气郁久化火上亢,又耗气成郁,两者互为转化。故疏 肝与抑肝两法合用,可辛散解郁、可酸柔敛肝,疏敛并用,体现
了调肝方药的双向调节作用。肝脾关系协调,运化正常,大肠
传导功能可趋正常。病程中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故便秘时疏
肝解郁、滋水清肝,腹泻时抑木扶脾、柔肝和胃。现代药理研究
发现,柴胡、枳壳有明显促进胃肠排泄及小肠推动能力,白芍能
缓解平滑肌痉挛且有良好解痉止痛作用,香附有对肌紧张的迟
缓作用,陈皮、大黄合用可改善肠道微循环,促使胃肠功能恢
复 。有文献报道,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程度与焦虑抑郁分 散呈相关关系…。观察显示,对伴有抑郁症的IBS患者,特别
是症状多却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诊治中合作性差的患者,应加
以警惕及时诊治。黛力新为小剂量三氟噻唑与小剂量四甲恩
丙胺的合剂,前者作用于突触前膜多巴胺自身调节受体(D,受
体),促进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使突触间隙多巴胺含量增加。
后者可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 肾上腺素及5一羟色胺的再摄取作
用,提高突触间隙单胺类递质的含量,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
态,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和对疾病的恐惧感,增强信心,从而治 愈疾病。本资料结果显示,服用黛玉力新抗抑郁治疗效果好,
副作用少。在临床上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效心理应激,进
行抗焦虑治疗。在IBS并抑郁症治疗中,将中药与抗抑郁药联
合使用,辨证施治,随证加减,注重整体,进行全身调节,疗效较
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虹,周汉建,戈兰,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调 查分析[J].广东医学,2008,31(2O):859. 『2] Wiklund I.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Their Role in Symptomatic Gas. troesophagel Reflux Disease and Functional Dyspepsia[J].Scand J Gastroenterology,1996,220:94. [3] 陈一峰.痛泻要方合升降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J].湖南中 医杂志,2001,17(3):38.
[作者简介] 毕俊花(1969一),女,山西榆次人,主治中医师,
2000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
本文编辑:王立钧
[关键词]缺乳症;中医;辨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 R27I.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14)126(2010)04-0060-02
家父梁廷鸿(1902年~1980年),太原清徐人,早年家贫,
遂弃学业,拜Jf1西省内近代医学名家梁子和先生为师,专志学
・60・ 医,从中医典籍学起,循序而进,参阅历代中医学之代表著作,
经多年努力终至学有所成。参加民国政府南京考试院考试,以 梁钢诚:梁廷鸿对缺乳症的辨证施治2010年11月第2O卷第4期
优异成绩取得国医资格,受聘于太原“保元堂”、“体延堂”,屡起
沉疴,医名日噪。后又自开诊所,太原沦陷后返故里悬壶。解
放初期参加当地医疗卫生工作,并在政府组织的进修班、培训
班任教。家父勤于读书和笔记,但文革中焚烧尽毁。笔者随父 诊记,记录了部分医事活动,现将对缺乳症的诊治整理如下。
家父认为缺乳症多为肝,脾(胃),肾失职,以致气血不足, 冲任失养所致缺乳症主要有三种类型。
1肝郁气滞。乳络所伤
1.1 症状 产后乳汁分泌少或全无,胸胁胀闷,情志抑郁,食欲不振,
乳胀硬痛,苔黄,脉细或数。
1.2症候 足厥阴肝经,挟胃布胁,经乳头而过,乳头为厥阴所主。是
肝气的疏泄和肝血的畅通,直至调节着乳汁的通调,故日“乳之
行在肝”。朱丹溪“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怒岔所逆,郁闷所遏,
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通,而汁不得出”。傅
山提出“大舒肝木之气,而阴阳之气血自通,乳自通”成为后世
医家治缺乳之又一大法,因此乳妇要保持精神愉快。
1.3 治疗 原则:疏肝理气,通络下乳。方剂:逍遥散加减,本方原为
“伤寒论”中四逆散及“金匮”中当归芍药散之衍变方。此方列
为和解剂,是调和肝脾之要方。随症化裁:通草,瓜蒌,丝瓜络,
王不留行,连翘,夏枯草。通草,瓜蒌,王不留行宽胸理气,以畅
乳络,乳房热肿加连翘,枯草,胀甚重剂丝瓜络。
1.4病例 患者,女,25岁,于就诊前五天足月顺产一女婴,分娩时出
血不多,近3天来两乳胀痛连及腋下,乳汁甚少且恶露少,色紫
暗,无秽臭气味,无血块,饮食、二便正常,视两乳对称,肤色正
常,腋下淋巴不大,舌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诊为肝郁气滞,
气血淤滞,乳汁不行,逍遥散加减。方药:丝瓜络,路路通,夏枯
草,通草。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并嘱其按时让婴儿吸吮,热
敷并轻轻按摩乳房。服药一剂后,乳房胀明显减轻,婴儿可吮
吸出少量的乳汁。尽剂后,乳胀痛已消,乳汁量可够婴儿吸吮
半饱,恶露尚多,色泽见红,余无异常。于原方加黄芪,麦冬益
气养血,再服三剂后,乳汁足够满足婴儿需要。
2脾胃虚弱。络脉失充
2.1 症状 产后乳房软,不胀不通,神疲食少,血色少华,乳汁减少,哺
乳时无乳汁,或乳汁骤然减少,不足喂养婴儿,或乳汁清稀量
少,舌淡少苔,脉细弱。
2.2症候
脾主运化,输精微物质。乳汁的生化为气血所化,而气血
的生化来自脾胃。胃为气血之府,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则
气血充足,乳汁充盈。乳房为阳明胃经所主,冲任与足阳明胃
经交汇于气冲穴,故冲任之脉可循经上达乳中。
2.3 治疗
原则:健脾和胃,补气益血。方剂:四物汤加减。该方出自
“和剂局方”,为妇人经产一切血病通用方。随症化裁:党参,黄
芪,白术。黄芪补气健脾,党参、白术、熟地、当归补气血,气血 为乳汁之源。
2.4病例
患者,女,24岁,初产一男婴,产后七日,乳汁甚少,不能满
足哺乳,用多种方法催乳无效。诊见乳房柔软不胀,面色少华,
神疲气短,头晕心悸,饮食正常,大便稀,食少纳呆,四肢倦怠,
肠呜,舌淡苔白,脉细弱。拟以四物汤加黄芪,白术,五味子,黑
芝麻,五剂煎服。药后,乳汁稍增,按上方再用十剂,乳汁出,乳
房丰满,婴儿乳食正常,精神较佳,心悸,头晕已除,再予八珍汤
六剂善后。
3肾虚精亏,络脉失养
3.1 症状 乳房空软,乳汁稀少,乳汁清稀,心悸气短,面色无华,腰膝
酸软,疲乏无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骨蒸潮热,汗出,两颧潮
红,口舌干燥,舌红少苔。
3.2症候 。肾藏精,泌于天癸,主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心涌泉穴,由内廉而上,在太阴经之后行人乳内。故肾
可籍其经络与乳相联。《内经》“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
通……”,是女子第二性征发育,在乳房的发育中,肾气天癸有
着根本的作用,为日后妊娠、哺乳准备了条件。若先天不足,后 天肾精失养,气血亏虚,天癸泌至不足,影响发育,导致日后乳
汁分泌不足。《诸病源候论》日:妇人少阳太阴之脉,下为月水,
上为乳汁。肾阴虚,肾气受损,导致月经不调、痛经、小产堕胎、
胎动不安、产后乳汁不足等。高龄初产妇亦常见缺乳。 3.3 治疗
原则:补肾填精,滋肾育阴养血。方剂:左归饮加减。随症
化裁:山芋,桑甚子,女贞子,熟地,首乌,元参,麦冬,花粉,知
母,黄柏,当归。山芋、桑葚子、女贞子、熟地育阴潜阳,首乌、山
芋滋补肝肾,元参、麦冬、花粉养阴血,阴血盛乳汁足,当归、麦
冬、养血滋阴。盗汗加知母、黄柏、当归。
3.4病例 梁某,女,25岁,一月前分娩后,乳汁不足,但仍供乳,乳汁
逐日减少,其乳房柔软,无胀感,经寻偏方数帖,均未效应来就
诊。患者自诉,近来自觉体倦乏力,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诊见
其色失华,脉虚弱,舌淡少苔,拟以左归饮加当归、麦冬,三剂水
煎服,乳汁渐行,继服六剂乳汁已旺。
在日常生活中,乳妇乳汁分泌的多少,主要来源于饮食调
理,乳汁由脾胃的运化所生。故乳妇的饮食应当富于营养,而
不过于滋腻,使水谷之精微物质充足,不致伤脾胃,以充肾气
足,则乳汁生化旺盛,注意情志调节,注意劳累,要有充足的睡
眠以养精蓄血。同时,穿衣不宜过紧,以防压迫乳脉阻碍乳汁
的生成和排出,以防乳汁淤滞成痈或乳窍不通,久之则伤冲任,
使气血上不得出,反归血海而致缺乳。
[作者简介] 梁钢诚(1955一),男,山西清徐人,主治中医师,
1976年毕业于山西省中医学校。
本文编辑:王立钧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