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55.89 KB
- 文档页数:2
益气养血法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96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治疗气血亏虚性缓慢心律失常的疗效。
方法 96例患者用自拟复脉养血汤加减治疗。
结果显效40例,有效44例,无效12例。
结论应用复脉养血汤治疗气血亏虚性缓慢心律失常方法合理,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益气养血缓慢心律失常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17-02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运用益气养血法治疗缓慢心律失常患者96例,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6例均符合现代医学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1],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21~81岁,平均(57.4±14.2)岁;病史最短10 d,最长24年,平均(3.8±2.2)年;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24 h内平均心率<50次/min)4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10例,房室传导阻滞(avb)18例(ⅰ度8例,ⅱ度7例,房颤伴ⅱ度3例),冠心病12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高心病6例,原因不明2例。
中医辨证;属心肾阳虚、心血不足型,符合医有关诊断标准[2]。
主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腰酸肢冷,畏寒汗出。
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或结代。
1.2 治疗方法以益气养血为治疗大法,药用炙甘草15g,桂枝10g ,人参10g,生地20g,阿胶10g(烊化),生姜10g ,麦冬10g ,五味子5 g,大枣10枚,白酒(少量)。
若兼胸闷、气短加瓜蒌10 g、枳壳10 g;失眠加夜交藤30 g、酸枣仁15 g;眩晕加天麻10 g、菊花15 g;浮肿加茯苓15 g、益母草30 g。
水煎服,每日1剂,首煎和复煎混合300 ml,早、晚分服。
服药期间,停服一切可影响心率的中西药物。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观察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用药时及停药后查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1次。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1则炙甘草汤首见于《伤寒论》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是张仲景治疗气血阴阳俱虚型心律失常的代表方。
方中,张仲景以桂枝、生姜、人参、大枣温心阳、补心气,以生地黄、麦冬、阿胶、麻仁养心阴、充心血,一阳一阴,泾渭分明;妙在以炙甘草坐镇中州,调和阴阳,形成阴阳双补、气血同调的格局,共奏益气养阴、通阳复脉之功。
窦性心动过缓是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命安全的临床疾病。
目前西医仍是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
然而研究表明,虽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在使用常规西药后的短时间内能迅速纠正,但仍可能诱发新的心律失常[1]。
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功能性病变。
西药主要用于对症治疗,所用药物包括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等,但这些药物使用时间短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大,不宜长期使用,且西药副作用大并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使治疗效果大大降低[2]。
心动过缓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其发病原因大多与年迈体虚、真气亏损有关,气血阴阳不足是其主要病机。
心阴虚则心失所养,心阳虚则鼓动无力,发为心悸。
临床治疗多以补益心气、滋养血脉为治疗法则。
炙甘草汤主要用于“脉结代,心动悸”,窦性心动过缓的中医辨证有心阳虚弱、心脾两虚等证型,因此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本病切合病机。
现将临床运用炙甘草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1 则介绍如下。
李某,男,60岁。
患者10年前因反复发作性头晕,于我院就诊,诊断为高血压病,平素服用拜新同等治疗,效可。
现患者头晕伴心慌,气短乏力,走路不稳,无视物旋转,纳眠差,二便调。
查体:血压160/80mmHg,心率 40次/min,神志清,律齐,二尖瓣可闻及2/6 级吹风样杂音。
既往有2次昏厥病史。
24h 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40次/min,有3次大于2S的心脏停搏。
血、尿、大便、肝肾功大体正常。
西医诊断: (1)高血压病;(2)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证。
第11卷 第8期 2009 年 8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8Aug . ,2009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常见于健康的成人,尤以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状态。
笔者讨论的是在器质性心脏病中,出现的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等。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08例(治疗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同时,与应用西药治疗的50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158例病例均来自笔者1999年6月-2007年12月的门诊患者,诊断符合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的6版《内科学》[1]中标准。
1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对照组50例。
治疗组108例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4岁,平均58岁;其中阿托品试验阳性者19例;心率50~60次/min者24例,41~49次/min者78例,40次/min以下者6例;病史最短3个月,最长15年,有病毒性心肌炎者15例,有高血压病史者20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2例,有心绞痛病史10例,有心肌梗死病史7例,无明显病史44例。
对照组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3岁,平均57岁;其中阿托品试验阳性者8例;心率50~60次/min11例;41~49次/min36例,40次/min以下3例;病史最短3个月半,最长14年;有病毒性心肌炎6例,有高血压病史10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5例,有心绞痛病史4例,有心肌梗塞病史3例,无明显病史12例。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合并症、心动过缓各阶段病人例数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2.1对照组 阿托品片0.3mg,每日3次口服。
有其他合并症者,可根据病情加用西药。
2.2治疗组 除同对照组外,采用自拟升脉汤治疗,药物基本组成:当归12g,生地12g,川芎8g,赤芍10g,桃仁8g,红花6g,牛膝10g,桔梗8g,生黄芪20g,附子8g,枳壳10g,甘草5g。
益气通阳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益气通阳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3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50例,予益气通阳方,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81例,予阿托品,0.3 mg/次,每日3次口服。
2组疗程均为4周。
比较2组临床症状及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7%(148/150),对照组为41.98%(34/81),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率提高总有效率分别为87.3%(131/150)和35.9%(29/81),其24 h平均心率分别增加9次/min和4次/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通阳方可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率。
标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益气通阳方;中医药疗法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变性、坏死、纤维化,导致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传导功能障碍,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其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为主。
常见病因为窦房结特发性退行性病变、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外伤或手术损伤窦房结及其供血的动脉也可引起本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可因心、脑脏器供血不足而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头晕等症状,严重患者可以引起心源性晕厥和猝死。
目前西医尚无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特效药物,病情严重者可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但由于价格昂贵、存在并发症及后遗症等,目前尚未普及。
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近年来取得满意疗效[1],笔者采用益气通阳方与阿托品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31例研究病例来源于2003-200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及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或门诊患者。
其中,住院患者140例,门诊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
保元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58例临床观察李禾花【摘要】目的评价保元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价值.方法对58例患者运用保元汤加味进行治疗,3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其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心电图总有效率87.9%,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3.1%.结论运用保元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效果显著.%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Baoyuan Decoction on sinus bradycardia. Methods: 58 cases were used the Modified Baoyuan Decoction for 3 treatment periods. Changes such as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ere observed in these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was 87.9% and that of clinical effect was 93.1%.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odified Baoyuan Decoction is significant on sinus bradycardia【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2(021)006【总页数】2页(P963-964)【关键词】窦性心动过缓;保元汤加味【作者】李禾花【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2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率低于60次/min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甚至昏厥等。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9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较为广泛的方法为安装心脏起搏器。
但是这种费用高昂,且存在不良反应。
本文主要通过中医辨证的方法对98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了观察和总结。
【关键词】中医辨证;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目前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安装心脏起搏器。
这也是治疗本病的一个最突出的进展。
但是这种疗法费用高昂,且存在安装后有并发症等,而很难大面积地应用。
因此中医辨证治疗显示出优势,其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小,价格优廉,是一种非常容易普及的治疗手段。
本文就2003年——2012年9年间利用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98例,并进行了长期随访,对疗效进行总结和回顾,现报道如下。
1患者临床资料及诊疗标准1.1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98例)均为我院中医科病房和门诊诊治。
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38例。
年龄区间为13-88岁,病程时间为1个月-14年。
其中窦性心动过缓患者34例,窦房传导阻滞7例,病态窦房综合症20例,ⅱ度、ⅲ度房传导阻滞患者分别为30例和7例,冠心病患者4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0例,心脏病术后14例,心肌炎10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
经中医辨证后,脾肾阳虚患者52例,心阳瘀阻、痰浊闭阻患者30例,气阴两虚患者16例。
1.2诊疗标准所有患者均依据《现代内脏科学》及《临床电图学》进行诊断。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得出中医辨证标准及疗效标准。
即将本病分为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和心阳瘀阻、痰浊闭阻型。
经中医辨证治疗后,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24消失动态心电图心率(窦性心律)经常在每分钟60次以上,缓慢性心律失常消失。
治疗显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较治疗前每分钟至少提高10次,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明显改善。
治疗有效患者,部分症状消失,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较治疗前每分钟至少提高5次,缓慢性心律失调有不同程度改善。
益气温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4例
江佑华;杨媛缓
【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卷),期】1997(0)4
【总页数】1页(P21-21)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温阳益气
【作者】江佑华;杨媛缓
【作者单位】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温阳益气活血法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J], 李雪萍;雷鸣
2.温阳益气活血法配西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5例 [J], 路永平
3.温阳益气通络法低成本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J], 劳万江;左占国
4.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理探讨 [J], 陈广进;李美红;杨庆邦;邹培源
5.温阳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7例 [J], 郭龙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阳复脉、益气活血中药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症状及心
功能的临床观察
刘如秀;刘金凤;刘志明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7(013)006
【摘要】病例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湖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及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选取完成临床观察病例10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门诊患者23例,住院患者77例,年龄18岁-75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3d,原发病为冠心病者73例,为病毒性心肌炎者23例。
【总页数】2页(P463-464)
【作者】刘如秀;刘金凤;刘志明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
【相关文献】
1.益气活血、通阳泄浊方在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及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J], 陈育义;陈哲民;吴家辉
2.部分血运重建冠脉介入手术改善冠心病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J], 李飒;
郝建文;尹建芳;张海荣;王慧峰;王瑞珍;佟秋艳;王与章
3.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J], 刘慧芳
4.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J], 刘文成;弓荣泉;祁子君;张亚辉
5.通阳复脉方治疗心阳不足型心肌缺血临床观察 [J], 王开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