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用药理化性质案例分析

临床用药理化性质案例分析

临床用药理化性质案例分析
临床用药理化性质案例分析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内分泌三基考试试题(一) 姓名科室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A 多饮、多尿、多食 B 乏力 C 消瘦 D 高血糖 E 尿糖阳性 2.下述哪一项符合淡漠型甲亢() A.突眼征明显 B.心悸、多食、多汗、无力明显 C.甲状腺肿大明显 D.T4不增高,而只有T3增高 E.常见于老年人,易发生甲亢危象 3.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 ( )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D.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E.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 4.常用于内分泌功能减退的动态功能试验是: ( ) A.兴奋试验 B.抑制试验; C.激发试验 D.拮抗试验; E.负荷试验 5.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症状轻重不同 B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C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D 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E 血糖稳定性不同 6.引起ACTH升高的疾病是: ( ) A.Sheehan综合征 B.肾上腺皮质腺瘤 C.Addison病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PRI 瘤 7.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A 游离脂肪酸 B 血糖浓度 C 肾上腺素 D 胃肠道激素 E 血酮体浓度 8.Sheehan综合征患者各靶腺功能减退替代治疗应先补充: ( ) 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ACTH E.GnRH 9.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可合并恶性贫血 B.多见于中年妇女 C.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D.可合并1型糖尿病 E.诊断明确,宜手术治疗 10.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药物理化性质和药效的关系

药物理化性质和药效的 关系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解离度和官能团对药效的影响,)在对于结构非特异性药物,药物的理化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活性。药物的理化性质主要有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和解离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和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 在人体中,大部分的环境是水相环境,体液、血液和细胞浆液都是水溶液,药物要转运扩散至血液或体液,需要溶解在水中,要求药物有一定的水溶性(又称为亲水性)。而药物在通过各种生物膜(包括细胞膜)时,这些膜是由磷脂所组成的,又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脂溶性(称为亲脂性)。由此可以看出药物亲水性或亲脂性的过高或过低都对药效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药学研究中,评价药物亲水性或亲脂性大小的标准是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用P来表示,其定义为:药物在生物非水相中物质的量浓度与在水相中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由于生物非水相中药物的浓度难以测定,通常使用在正辛醇中药物 的浓度来代替。C org 表示药物在生物非水相或正辛醇中的浓度;C W 表示药 物在水中的浓度。P值越大,则药物的脂溶性越高,为了客观反映脂水分配系数的影响,常用其对数lgP来表示。 药物分子结构的改变对药物脂水分配系数的影响比较大。影响药物的水溶性因素比较多,当分子中官能团形成氢键的能力和官能团的离子化程度较大时,药物的水溶性会增大。相反若药物结构中含有较大的脂环等非极性结构时,则导致药物的脂溶性增大。 各类药物因其作用不同,对脂溶性有不同的要求。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需通过血脑屏障,应具有较大的脂溶性。吸人性的全身麻醉药属于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其麻醉活性只与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有关,最适lgP在2左右。 二、药物的解离度对药效的影响 有机药物多数为弱酸或弱碱,在体液中只能部分解离,以解离的形式(离子型,脂不溶)或非解离的形式(分子型,脂溶)同时存在于体液中。通常药物以非解离的形式被吸收,通过生物膜,进入细胞后,在膜内的水介质中解离成解离形式而起作用。

内分泌科考试题与答案

分泌科出科临床考试试题(一) 毕业学校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A 多饮、多尿、多食 B 乏力 C 消瘦 D 高血糖 E 尿糖阳性 2.下述哪一项符合淡漠型甲亢() A.突眼征明显 B.心悸、多食、多汗、无力明显 C.甲状腺肿大明显 D.T4不增高,而只有T3增高 E.常见于老年人,易发生甲亢危象 3.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 ( ) A.神经系统对分泌系统的调节. B.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C.免疫系统对分泌系统的调节; D.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E.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 4.常用于分泌功能减退的动态功能试验是: ( ) A.兴奋试验 B.抑制试验; C.激发试验 D.拮抗试验; E.负荷试验 5.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症状轻重不同 B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C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D 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E 血糖稳定性不同 6.引起ACTH升高的疾病是: ( ) A.Sheehan综合征 B.肾上腺皮质腺瘤 C.Addison病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PRI 瘤 7.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A 游离脂肪酸 B 血糖浓度 C 肾上腺素 D 胃肠道激素 E 血酮体浓度 8.Sheehan综合征患者各靶腺功能减退替代治疗应先补充: ( ) 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ACTH E.GnRH 9.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可合并恶性贫血 B.多见于中年妇女 C.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D.可合并1型糖尿病 E.诊断明确,宜手术治疗 10.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梯形的定义及性质

梯形的定义及性质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掌握它们的定义和特征。 2、会运用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概念以及特征解决有关问题。 三、学习过程 (一)学习新课 1、阅读书本106--107页并填空: (1)梯形: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等腰梯形:两腰______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ABCD 中,AB___CD ∴梯形ABCD 是_____ __ (3)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_______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梯形ABCD 中,∠B=____ ∴梯形ABCD 是____ ___ 2、小组讨论并完成练习: (1)观察右图:等腰梯形是 图形,它的对称轴有___条, 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对称轴。 (2)已知:梯形ABCD 中,AB =DC ,则梯形ABCD 的四个内角之间存 在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你观察到的结论: 理由:(观察下图1和图2,选择其中之一对上述结论进行证明) (3)在图中画出等腰梯形的对角线AC 与BD ,请问AC 与BD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你能说明理由吗?关系: 。 理由: 3、归纳:等腰梯形的特征: (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 。 几何语言:∵梯形ABCD 中,AB =DC , ∴∠ =∠ ,∠ =∠ 。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 。 几何语言:∵梯形ABCD 中,AB =DC , ∴ = 。 C A D B C C 图1 C C E C B 图 1 F E C B 图2

例题1:延长等腰梯形ABCD 的腰BA 与CD ,使它们相交于点E , 求证:△EBC 和△EAD 都是等腰三角形。 (二)课堂练习: 1、判断题:已知:梯形ABCD 中,AB =DC ,以下说法正确吗? (1)∠A +∠B =180°( ) (2)∠B =∠D ( ) (3)∠B +∠C =180°( ) (4)∠A +∠C =180°( ) 2、已知等腰梯形ABCD ,AC=8,则BD=_____。 3、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上底AD=4,下底BC=6,高为3,则直角梯形的面积是 。 4、如图,梯形ABCD 中,若AD =BC ,∠A =60°,DB ⊥AD ,则∠ABC = ,∠C = ,∠DBC =_____ 5、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BE ∥AD ,∠D=80°,∠C=50°,若AB=4cm,CD=7cm ,则EC=____,∠CBE=_____,腰AD 的长为_____ 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DC ,∠B=60°,DE ∥AB,AB=8,则∠DEC=____,DE=____, DC=____,△CDE 的周长为______ 7、直角梯形ABCD 中,∠B=90°,∠C=45° DE ⊥BC ,AB=3cm ,则EC=_____,若AD=4cm ,CD=6cm ,则直角梯形的周长_____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8、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B =60°,DE 是高,AD =6,则∠C = , ∠ADE = ,BC = 。 9、如右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DE ⊥BC 于E ,AB =4,AD =3,腰CD 与BC 的夹角是45°,则DE = ,CE = ,BE = ,直角梯形ABCD 的 面积是 。 第8题 第9题 10、在等腰梯形ABCD 中,CE ∥DA ,AB =8,DC =5,AD =6,求△CEB 的周长。 1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DE ∥CB ,△AED 的周长为18,EB =4,求梯形的周长。 12、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1=∠C ,AD=5,且它的周长为29,⊿ABE 的周长是多 少? E B C D E E D C B E C A E 第 B B E B

耳鼻喉住院医师规培综合练习案例分析题1(题)

综合练习 第 1题:案例分析题(本题1分) 患者男性,38岁,回吸鼻涕带血5个月,脓涕较多,无鼻塞及耳闭;前鼻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若鼻内镜检查发现右侧中鼻道有血性脓涕,下述哪项检查最为必要 A.鼻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 B.右侧上颌窦穿刺冲洗 C.鼻窦X线拍片 D.鼻窦CT扫描 E.鼻内镜下右下鼻道开窗检查 第 2题:案例分析题(本题1分) 病历摘要: 女性患者,40岁,主因眩晕,右侧耳鸣、听力下降1周入院,曾在保健站输液治疗(具体不祥)后眩晕消失。来诊时仅诉右耳鸣、耳聋,电测听检查:右耳AC和BC在0.25Hz~4kHz范围,平均为40dBHL,遂诊断为突发性聋。收住院行扩血管、抗凝、神经营养、能量合剂及高压氧结合治疗10天,耳聋时好时坏。查体:耳鼻咽喉外表标志未见病变。 关于梅尼埃病的病因,以下可能的是哪些? A.内淋巴吸收障碍 B.前庭导水管狭窄 C.Ⅰ型胶原引发的免疫反应 D.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应激性增高 E.内耳小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 F.内淋巴液生成过多 G.病毒感染 H.内分泌障碍 第 3题:案例分析题(本题1分)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5岁。因“鼻塞、涕血6月,右耳闷胀感并复视1周”入院。患者约6月前开始出现鼻塞及回吸涕中带血,于诊所就医,诊断为“鼻炎”,予口服抗生素治疗,症状仍反复出现。1周前,患者自觉右耳出现闷胀感及听力下降,同时出现复视。于我科门诊就医,检查EB病毒VCA-IgA(+)、EB病毒EA-IgA(+)。入院体检:鼻咽顶后壁及右咽隐窝见肿物;右侧颈深上区扪及一肿块约2cm大小,质地硬;右侧眼球外展活动受限;右侧鼓膜呈琥珀色,活动差;音叉检查右耳呈传导性聋。 如果考虑是鼻咽癌,需与以下哪些疾病鉴别: A.鼻咽结核 B.鼻咽滤泡增生 C.鼻咽坏死性肉芽肿 D.诊断明确,无需鉴别 E.鼻咽纤维血管瘤 F.恶性淋巴瘤 G.慢性鼻炎 第 4题:案例分析题(本题1分) 患者男性,35岁,鼻塞、流浓涕、嗅觉减退1.5年。曾两次手术。查体:体温37.2℃。鼻咽部、耳部、喉部无异常。全身检查无阳性体征。 上述检查发现有全组鼻窦炎,上颌窦有液平面,术前应作的准备不包括 A.使用抗生素 B.口服糖皮质激素 上颌窦穿刺冲洗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特选内容)

内分泌科出科临床考试试题(一) 姓名毕业学校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A 多饮、多尿、多食 B 乏力 C 消瘦 D 高血糖 E 尿糖阳性 2.下述哪一项符合淡漠型甲亢() A.突眼征明显 B.心悸、多食、多汗、无力明显 C.甲状腺肿大明显 D.T4不增高,而只有T3增高 E.常见于老年人,易发生甲亢危象 3.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 ( )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D.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E.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 4.常用于内分泌功能减退的动态功能试验是: ( ) A.兴奋试验 B.抑制试验; C.激发试验 D.拮抗试验; E.负荷试验 5.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症状轻重不同 B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C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D 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E 血糖稳定性不同 6.引起ACTH升高的疾病是: ( ) A.Sheehan综合征 B.肾上腺皮质腺瘤 C.Addison病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PRI 瘤 7.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A 游离脂肪酸 B 血糖浓度 C 肾上腺素 D 胃肠道激素 E 血酮体浓度 8.Sheehan综合征患者各靶腺功能减退替代治疗应先补充: ( ) 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ACTH E.GnRH 9.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可合并恶性贫血 B.多见于中年妇女 C.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D.可合并1型糖尿病 E.诊断明确,宜手术治疗

内分泌科案例分析题

内分泌科N0级护士考试题(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 患者,女性,26岁,妊娠5个月时体检发现,尿糖(+++);空腹血糖7.7mmol/L,随机血糖16.7mmol/L。 问题: 1、该病人入院后如何接待? 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3、妊娠糖尿病的筛查最佳时间? 4、妊娠糖尿病概念及诊断标准? 5、注射胰岛素后患者出现低血糖,该如何处理? 6、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 答案 1、(1)问好,热情接待病人,自我介绍,介绍主任、护士长及主管医生,带患者至病房,进行环境及物品介绍,介绍同病室病人相互认识。(2)讲解住院规则及有关注意事项,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完成各种评估单(3)填写病室日誌(4)测量生命体征,通知医生接待病人(5)在老师的指导下书写护理记录单及正确执行医嘱。 2、妊娠期糖尿病 3、孕24-28周GDM筛查 4、概念: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患者。诊断标准:以下任意一点血糖异常:FPG≥5.1 mmol/L ,1h血糖≥10.0 mmol/L ,2h血糖≥8.5 mmol/L ,则诊断成立。 5、对于低血糖反应,及时检测血糖,轻者可进食糖果、含糖饮料,重者按医嘱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40ml。 6、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同时供给基础和餐时胰岛素 内分泌科N0级护士考试题(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60岁,口干,多饮,多尿,体重下降6个月,空腹血糖10.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7mmol/L。入院后给予胰岛素治疗,患者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感。 问题: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正常人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 3、患者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感属于何现象?该如何预防? 4、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5、何谓三多一少症状? 6、糖尿病的分型? 7、胰岛素的注射部位有哪些? 答案: 1、糖尿病 2、空腹血糖3.8-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3、低血糖反应,预防措施:定时定量进餐,遇食欲减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不可随意更改 药量,严格掌握运动注意事项,定时监测血糖,不适随诊。 4、感染 5、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6、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 7、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距脐周5cm以外)、大腿前外侧、臀部。 内分泌科N1级护士考试题(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3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呼吸深快,多饮,多尿2周,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腹痛1天就诊。查体:T39℃,患者呈嗜睡状态,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 问题: 1、考虑患者可能发生?

梯形的性质及判定

梯形的性质及判定 、知识提要 1.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相 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2. 等腰梯形性质 ①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②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 等腰梯形判定 ①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②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 重心 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平行四边形的重心就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重心就是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一、基础练习 1.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 // BC, A . 30° B . 45° C. 60° D. 80°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 / BC,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0,以下四 个结论: ① / ABC= / DCB,② 0A=0D, ③/BCD=Z BDC,④S ZAOB=S A DOC.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女口图,等腰梯形ABCD 中, A B / DC,AD=BC=8,AB=10,CD=6,贝U梯形 ABCD的面积是() A. 1615 B. 16 5

C. 32、15 D. 16.17 3. 4. 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 BC, AD=5, AB=6, BC=8, AE / DC,贝U △ABE的周长是( ) A . 3 B. 12 C. 15 D. 19 (2010金华)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 / CD,对角线 AC平分/ BAD, / B=60° CD=2cm,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 ( )cm2. 5. 6. 7. A. 3、3 C. 6.3 若等腰梯形的 上、面积是( ) B. 6 D. 12 下底边分别为 A. 16.3 B. 8 3 C. 1和3, 一条对角线长为 4、3 D. 2.3 4, 则这个梯形的 已知梯形的两底边长分别为6和8, —腰长为7,则另一腰长 是_______________ .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 // BC,对角线AC丄BD于点O, AE丄BC, DF丄BC,垂足分别为E, F,设AD=a, BC=b,则四边形AEFD的周长是( ) A . 3a+b B. 2 (a+b) C. 2b+a D. 4a+b a的取值范围 C 8.沪杭高速铁路已开工建设,某校研究性学习以此为 课题,在研究列车的行驶速度时,得到一个数学问 题.如图,若y是关于t的函数,图象为折线O-A-B- C, 17 其中 A (t1, 350), B (t2, 350), C (一,0),四 80 y 3?0 ]7 30 13731 A. B.—— C.——D. 51680160 O 边形OABC的面积为70,则t2-t i=( ) 9.如图,在梯形ABCD中,AB / DC , DB平分/ ADC,过点A作AE / BD,交CD 的延长线于点E,且/ C=2/E. (1) 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2) 若/ BDC=30°, AD=5, 求CD 的长.

内分泌科案例分析试题

一、患者女性,56 岁,因胸闷、心慌、怕冷、乏力入院,查看其反应迟钝、表情淡漠、面 色苍白、眼睑浮肿、唇厚舌大、皮肤粗糙、毛发及眉毛稀少。实验室检查示:血TSH升高, T3、T4降低。询问其于6年前行甲状腺瘤切除术后,一直未复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未服用药物治疗。(1)请写出患者最可能的医疗诊断。 (2)请写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护理诊断:一、自我形象紊乱:自我形象紊乱与疾病引起身体外形改变有关。 二、活动无耐力:活动无耐力与物质代谢加快、蛋白质分解增加等因素有关。 三、知识缺乏:缺乏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知识。 四、潜在并发症:甲减危象。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检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甲减危象的诱发因素,能识别甲减危象的常见表 现,如体温降低、呼吸减慢、心动过缓、嗜睡等。 2.一般护理指导病人避免受寒等诱发因素,保持环境温暖、舒适,指导病人适时增加衣服、被褥 等。 3.对症护理应注意保温,必要时使用空调,使室温在22~23°C 范围,但一般不主张 加温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 4.用药护理准备好治疗药品及抢救物品,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准确的使用甲状 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配合对症、支持治疗。替代治疗无论何种甲减,均需TH 替代,永久性者需终身服用。目前应用较多的TH, —般首选左甲状腺素(L-T4),替代宜从小量开始,每2~3个月增加剂量一次,直至达到最好效果,用药期间宜检测甲状腺 功能,以血THS稳定在正常范围为佳。 5.心理护理应加强与病人及家属之间的心理沟通,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告知病人积极配 合治疗,努力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并争取家属的心理支持。 二、患者女性, 46 岁, 2 个月前因爱人患胃癌去世精神受到刺激极大,近三周发现心慌、怕 热,排便次数增多每日4?5次,软便,消瘦,夜间多梦,易醒。体检双侧甲状腺明显弥漫、 对称肿大,质软,心率110次/分,律齐,肺腹(-),身高160cm,体重45公斤。查血总T3、T4测定明显增高。 (1 )请写出最可能的医疗诊断 (2)写出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 )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有关睡眠型态紊乱: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饮食: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少纤维饮食为原则。增加进餐次

内分泌科案例分析试题

一、患者女性,56岁,因胸闷、心慌、怕冷、乏力入院,查看其反应迟钝、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眼睑浮肿、唇厚舌大、皮肤粗糙、毛发及眉毛稀少。实验室检查示:血TSH升高,T3、T4降低。询问其于6年前行甲状腺瘤切除术后,一直未复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未服用药物治疗。 (1)请写出患者最可能的医疗诊断。 (2)请写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护理诊断:一、自我形象紊乱:自我形象紊乱与疾病引起身体外形改变有关。 二、活动无耐力:活动无耐力与物质代谢加快、蛋白质分解增加等因素有关。 三、知识缺乏:缺乏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知识。 四、潜在并发症:甲减危象。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检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甲减危象的诱发因素,能识别甲 减危象的常见表现,如体温降低、呼吸减慢、心动过缓、嗜睡等。 2.一般护理指导病人避免受寒等诱发因素,保持环境温暖、舒适,指导病人适时 增加衣服、被褥等。 3.对症护理应注意保温,必要时使用空调,使室温在22~23°C范围,但一般不 主张加温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 4.用药护理准备好治疗药品及抢救物品,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准确的使用 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配合对症、支持治疗。替代治疗无论何种甲减,均需TH替代,永久性者需终身服用。目前应用较多的TH,一般首选左甲状腺素(L-T4),替代宜从小量开始,每2~3个月增加剂量一次,直至达到最好效果,用药期间宜检测甲状腺功能,以血THS稳定在正常范围为佳。 5.心理护理应加强与病人及家属之间的心理沟通,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心理感 受,告知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努力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并争取家属的心理支持。 二、患者女性,46岁,2个月前因爱人患胃癌去世精神受到刺激极大,近三周发现心慌、怕热,排便次数增多每日4~5次,软便,消瘦,夜间多梦,易醒。体检双侧甲状腺明显弥漫、对称肿大,质软,心率110次/分,律齐,肺腹(-),身高160cm,体重45公斤。查血总T3、T4测定明显增高。 (1)请写出最可能的医疗诊断 (2)写出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有关 睡眠型态紊乱: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药物化学__问答题

三、问答题: 1、何谓前药原理?前药原理能改善药物的哪些性质?举例说明 答:前药(pro drug)原理系指用化学方法将有活性的原药转变成无活性衍生物,在体经酶促或非酶促反应释放出原药而发挥疗效。 改善药物吸收,增加稳定性,增加水脂溶性,提高药物的作用选择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清除不良味觉,配伍增效等。 普罗加比(Pargabide)作为前药的意义。普罗加比在体转化成氨基丁酰胺,成GABA(氨基丁酸)受体的激动剂,对癫痫、痉挛状态和运动失调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氨基丁酰胺的极性太大,直接作为药物使用,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即不能达到作用部位,起到药物的作用。为此作成希夫碱前药,使极性减小,可以进入血脑屏障。 2、吩噻嗪类药物的构象关系。 (1)吩噻嗪环2位引入吸电子基团,使作用增强。 (2)2位引入吸电子基团,例如氯丙嗪2位有氯原子取代,使分子有不对称性,10位侧链向含氯原子的苯环方向倾斜是这类抗精神 药的重要结构特征。 (3)吩酚噻嗪母核上10位氮原子与侧链碱性氨基之间相隔3个碳原子时,抗精神病作用强,间隔2个碳原子,例如异丙嗪缺乏抗精神病活性。 (4)侧链末端的碱性基团,可为脂肪叔氨基,也可为哌啶基或哌嗪基。以哌嗪侧链作用最强。 3、举例说明如何对青霉素的结构进行改造,得到耐酸.耐酶和抗菌谱广的半合

成抗生素,并说明设计思路。 第一类是耐酸青霉素,研究中发现PenicillinV的6位侧链的酰胺基上是苯氧甲基(C6H5OCH2-),苯氧甲基是吸电子基团,可降低羰基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阻止了羰基电子向b-酰胺环的转移,所以对酸稳定。根据此原理在6位侧链酰胺基α-位引入吸电子基团,设计合成了耐酸青霉素,如:非奈西林。(结构见下表) 第二类是耐酶青霉素。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是细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产生的b-酰胺酶使青霉素发生分解而失效。发现三苯甲基青霉素具较大的空间位阻,可以阻止药物与酶的活性中心作用,从而保护了分子中的b -酰胺环。根据这种空间位阻的设想,合成侧链上有较大的取代基的青霉素衍生物,如甲氧西林对青霉素酶稳定。另外在6a-位引入甲氧基或甲酰胺基,对b-酰胺酶的进攻形成位阻可增加b-酰胺环的稳定性而得到耐酶抗生素,如替莫西林。 第三类是广谱青霉素,在青霉素的侧链导入α-氨基,得到氨苄西林,由于α-氨基的引入改变了分子的极性,使药物容易透过细菌细胞膜,故扩大了抗菌谱,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都有强效。用羧基和磺酸基代替氨基,如羧苄西林,磺苄

妇产科案例分析含答案

病例分析题 1、经产妇,5 年前曾行剖宫产1次,现孕37 周,产程中产妇感腹痛剧烈。查:宫高34 厘米,胎位LOA,头浮,胎心音152次/ 分,宫缩50 秒/2 分,强,子宫体部平脐部位凹陷,产妇烦燥不安,BP120/80mmH,gP110次/ 分。 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在观察过程中,产妇突然面色苍白,腹痛减轻,阴道少量出血,有血尿, BP70/40mmH,g P124次/ 分。这时可能出现的新诊断是什么? ⑶首选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1、⑴孕2 产1,妊娠37 周LOA 先兆子宫破裂 ⑵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 ⑶抗休克、同时行子宫切除 2、26岁初产妇妊娠38周,出现规律宫缩17 小时,阴道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流出,宫缩25 秒/6-8 分,胎心音150次/ 分,肛查:宫口开大2 厘米,宫颈轻度水肿,胎头S-2,无明显骨产道异常。 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应行何种处理? ⑶如果观察半小时后胎心110 次/ 分,CST监护出现频繁的晚期减速,此时有何 新诊断?应行何种处理? 2、⑴孕1 产0 妊娠38 周、潜伏期延长 宫缩乏力 ⑵缩宫素静点 ⑶胎儿宫内窘迫、立即剖宫产结束妊娠

3、29岁初孕妇,妊娠32周,3 周内阴道流血两次多于月经量,不伴腹痛, BP100/80mmH,g P96次/分,宫高30 厘米,腹围85厘米,近宫底部可触到软而不规则的胎儿部分,胎心音清楚144 次/分。 ⑴应考虑的诊断是什么? ⑵首选的辅助检查是什么? ⑶该患者合适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3、⑴孕1 产0、妊娠32 周、前置胎盘 ⑵盆腔彩超 ⑶期待疗法 4、女,32岁,停经56 天,3天前开始有少量断续阴道出血,昨日开始右下腹轻痛,今晨加强,呕吐2 次。妇查:子宫颈举痛(+),子宫前倾前屈,较正常稍大,软,子宫右侧可触及拇指大小之块状物,尿HCG(±),后穹窿穿刺抽 出10ml不凝血。血象:白细胞10×109/L ,中性0.8 ,血红蛋白75g/L ,体温 37.5 ℃,血压75/45mmH。g ⑴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最合适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⑴宫外孕,失血性休克 ⑵抗休克同时急诊开腹探查 5、42岁女性患者,G2P1,2 年前查体发现右下腹有一直径6cm包块,实性,未定期复查。一天小便后突然下腹痛,伴恶心,无发烧。查: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右上方可及一直径14cm,张力较大,有压痛的包块,不活动。B 超提示右附件区有 14cm×3cm×4cm 大包块,内有不均质回声团,直肠后陷窝有少量积液。 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合适的处理是什么? 5、⑴卵巢肿瘤蒂扭转 ⑵急诊开腹探查 6、患者34岁,孕2产0,因月经过多,继发贫血就诊。半年来月经周期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为原来经量的3 倍,偶有痛经,白带稍多。B超发现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一、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围绕在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稳态:细胞外液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二、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比容 【例题】血清与血浆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不含有() A.钙离子 B.球蛋白 C.白蛋白 D.凝集素 E.纤维蛋白原答案】E 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如:红细胞比容—— ·男:40~50% ·女:37~48% ·新生儿:55%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的比重: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血液的粘滞性:血液4~5 血浆1.6~2.4 ·血浆的pH值:7.35~7.45 主要是NaHCO 3/H 2 CO 3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300mOsm/(Kg·H 2 O) = 770kPa 或 5790mmHg 血浆渗透压 =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形成无机盐、葡萄糖等晶体物质(主要为 NaCl)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为 清蛋白) 压力大:300mOsm/(Kg·H 2 O)小:1.3mOsm/(Kg·H 2 O) 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RBC正常 形态和功能 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 浆容量 血细胞及其功能 一、红细胞生理 1.数量 男:4.0~5.5× 1012/LHb:120~160g/L 红细胞比容:40%~50% 女:3.5~5.0×1012/LHb:110~150g/L 红细胞比容:37%~48% 2.功能:

① 运输O 2、CO 2 ② 缓冲血液pH值 3.造血: 生成原料:铁、蛋白质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促成熟因子:VitB 12 、叶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②雄性激素 二、白细胞生理 1.白细胞 白细胞数量:(4~10)×109/L 白细胞分类及功能 名称百分比 (%) 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 胞 50~70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组织、衰老的红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0~1 释放肝素、组织胺,参与过敏反应,释放嗜酸性粒细 胞趋化因子 嗜酸性粒细胞0.5~5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 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过敏反应 淋巴细胞20~40 T细胞→ 细胞免疫B细胞→ 体液免疫 单核细胞3~8 吞噬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与调节 三、血小板生理 数量:100~300×109/L 生理功能: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修复 作用: ①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②参与生理止血的各个环节。 ◇生理止血 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 过程:小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血液凝固 出血时间:正常1~3min。(血小板)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

内分泌科出科临床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学号--------------分数----------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A 多饮、多尿、多食 B 乏力 C 消瘦 D 高血糖 E 尿糖阳性 2。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症状轻重不同 B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C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D 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E 血糖稳定性不同 3。单卵双生中一人在40岁以前出现糖尿病,另一人也发生糖尿病,其中多数情况为 A 2型糖尿病 B 1型糖尿病 C 继发性糖尿病 D 糖耐量异常 E 妊娠期糖尿病 4。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A 游离脂肪酸 B 血糖浓度 C 肾上腺素 D 胃肠道激素 E 血酮体浓度 5。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A 合并高血压 B 常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 微血管病变 D 周围动脉硬化-下肢坏疽

E 脑血管病变 6。Ⅰ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 冠心病 B 脑血管病 C 肾小球硬化症 D 酮症酸中毒 E 感染性休克 7。糖尿病眼底病变中,出现哪一种情况最易引起失明 A 微血管瘤 B 新生血管破裂 C 硬性渗出物 D 软性渗出物 E 视网膜出血 8。患者饭后尿糖(++),空腹尿糖阴性,可诊断为 A 轻型糖尿病 B 糖耐量低减 C 继发性糖尿病性糖尿 D 食后糖尿 E 非葡萄糖糖尿 9。若诊断临床糖尿病,应选择下述哪项检查 A 尿糖 B 空腹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口服糖耐量试验 E 空腹胰岛素测定 10。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较好的指标是 A 空腹血糖 B 饭后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空腹血浆胰岛素含量 E OGTT 11。糖尿病饮食治疗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 病情轻可以不用饮食治疗 B 有并发症者不用饮食治疗

梯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梳理

梯形和等腰梯形的判定与性质 一、 考什么(知识梳理) 考点一:梯形及特殊梯形的定义: 1、 梯形: 2、 等腰梯形: 3、 直角梯形: 考点二: (1) 梯形的性质: ①两底平行 ②梯形的面积S= 1 2 (a+b)h (2)等腰梯形的性质 ①、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 。 ②、等腰梯形的对角线 。 ③、等腰梯形的对角 。 考点二:等腰梯形的判定 1、两腰相等的 是等腰梯形。 2、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两条对角线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二、 怎么考(例题精讲) 例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DC ,AC ⊥BD 于点O ,过点A 作AE ⊥BC 于点E ,若BC=8,AD=2,则tan ∠ABE=__________。 例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90,∠C=45,AD=1,BC=4, E 为AB 中点,EF ∥DC 交BC 于F. 求EF 的长. 例3、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90°,AB=8,3 4tan =∠CAD ,CA=CD , B F C A D 图 2 E 图1

E 、 F 分别是线段AD 、AC 上的动点(点E 与点A 、D 不重合),且∠FEC=∠ACB ,设DE=x ,CF=y. (1)求AC 和AD 的长; (2)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3)当△EFC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x 的值. 例4、如图4,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6.BC=I6。E 是BC 的中点.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AD 向点D 运动:点Q 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CB 向点B 运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 当运动时间t =_______ 秒时。以点P ,Q .E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例5、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D ⊥DC ,AB=BC ,且AE ⊥BC . (1)求证:AD=AE (2)若AD=8,DC=4,求AB 的长 三、课堂练兵(课堂训练) 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若AD=3,BC=7,则梯形ABCD 的面积为 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AD =BC , 点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HGF =∠GHE (B)∠GHE =∠HEF (C)∠HEF =∠EFG (D)∠HGF =∠HEF 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C E 是∠BCD 的平分线,且CE ⊥AB ,E 为垂足,BE =2AE , 若四边形AECD 的面积为1,则梯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 4、如图,六边形ABCDEF 的六个内角都相等,若AB =1,BC =CD =3,DE =2,则这个 六边形的周长等于______. 第12题 B G

药物化学重点(整理版)

药物化学重点 重点 第一章绪论 1药物的概念 药物是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2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3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同时又要了解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等化学内容。为了设计、发现和发明新药,必须研究和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作用的靶点以及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 (3) 药物合成也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巴比妥类 1 异戊巴比妥 H N N H O O O 中等实效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 【体内代谢】巴比妥类药物多在肝脏代谢,代谢反应主要是5位取代基上氧化和丙二酰脲环的水解,然后形成葡萄糖醛酸或硫酸酯结合物排出体外。 异戊巴比妥的5位侧链上有支链,具有叔碳原子,叔碳上的氢更易被氧化成羟基,然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易溶于水,从肾脏消除,故为中等时效的药物。 【临床应用】本品作用于网状兴奋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阻断脑干的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质细胞的兴奋性下降,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久用可致依赖性,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二、苯二氮卓类 1. 地西泮(D ia ze pam, 安定,苯甲二氮卓) 【结构】

N N O C l 结构特征为具有苯环和七元亚胺内酰胺环并合的苯二氮卓类母核 【体内代谢】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途径为N -1去甲基、C -3的羟基化,代谢产物仍有活性(如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被开发成药物)。形成的3-羟基化代谢产物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 1. 盐酸氯丙嗪(Ch lorpro ma z in e Hydroc h lor id e) 【结构】 . HC l N S Cl N 【体内代谢】主要在肝脏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氧化代谢,体内代谢复杂,尿中存在20多种代谢物,代谢过程主要有N -氧化、硫原子氧化、苯环羟基化、侧链去N -甲基和侧链的氧化等,氧化产物和葡萄糖醛酸结合通过肾脏排出。 【临床应用】本品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神经递质多巴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发挥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大剂量时可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和人工冬眠。主要副作用有口干、上腹部不适、乏力、嗜睡、便秘等。对产生光化毒反应的病人,在服药期间要避免阳光的过度照射。 第五节 镇痛药 盐酸美沙酮(Meth ad one Hydr oc h lor ide) 【结构】 N O . H Cl 开链类氨基酮 【临床应用】本品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强于吗啡、杜冷丁,其左旋体的作用=右旋体的20倍。适用于各种剧痛疼痛,并有显著镇咳作用。但毒性较大,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安全性小,成瘾性也小,临床上主要

药物化学复习选择题(含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面哪个药物的作用与受体无关 B A. 氯沙坦 B. 奥美拉唑(酶) C. 降钙素 D. 普仑司特 E. 氯贝胆碱 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药物的功能 D A. 预防脑血栓 B. 避孕 C. 缓解胃痛 D. 去除脸上皱纹 E. 碱化尿液,避免乙酰磺胺在尿中结晶。 3) 肾上腺素(如下图)的a 碳上,四个连接部分按立体化学顺序的次序为 D HO HO H N OH a A. 羟基>苯基>甲氨甲基>氢 B. 苯基>羟基>甲氨甲基>氢

C. 甲氨甲基>羟基>氢>苯基 D. 羟基>甲氨甲基>苯基>氢 E. 苯基>甲氨甲基>羟基>氢 4)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 有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称为E A. 化学药物 B. 无机药物 C. 合成有机药物 D. 天然药物 E. 药物 5)硝苯地平的作用靶点为C A. 受体 B. 酶 C. 离子通道 D. 核酸 E. 细胞壁 6)下列哪一项不是药物化学的任务C A. 为合理利用已知的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知识技术。 B. 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 C. 确定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D. 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先进的工艺和方法。 E. 探索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7.药物成盐修饰后不能___E________。 A)产生较理想的药理作用 B)调节适当的pH C)有良好的溶解性 D)降低对机体的刺激性 E)提高药物脂溶性 8. 将药物进行成酯修饰会使药物_____D______。 A)增加其水溶性 B)细胞外发挥作用 C)消除其脂溶性 D)可能减少刺激性 二、配比选择题 1) A. 药品通用名 B. INN名称 C. 化学名 D. 商品名 E. 俗名 1.对乙酰氨基酚A 2. 泰诺D 3.Paracetamol B 4. N-(4-羟基苯基)乙酰胺C 5.醋氨酚E 三、比较选择题 1) A. 商品名 B. 通用名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1. 药品说明书上采用的名称B 2. 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名称A

血液的基本组成与理化特性

血液的基本组成与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悬溶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水分、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激素等)、气体及蛋白质。在血细胞中,红细胞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99%,白细胞最少。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女性为37%-48%。人体内血浆和血细胞量的总和,也就是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正常成年人,其血量约为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中有70-80ml的血液,其中血浆量为40-50ml;幼儿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9%。?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比重? 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为1.025-1.030,红细胞的比重约为1.090-1.092。血浆的比重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质的含量;红细胞的比重与其所含血红蛋白的量成正比;全血的比重主要与红细胞的数量有关。? (二)粘度? 血液的粘度或粘滞性比水大。在各种体液中,血液的粘度最大。全血粘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其所含红细胞的数量;血浆粘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质的浓度。如以水的粘度为1,则全血的相对粘度为4-5,血浆为 1.6-2.40。在血流速度很快时,血液粘度不随流速而变化;

但当血液流速小于一定限度时,粘度与流速呈反变关系,这主要是由于血流缓慢时,红细胞可叠连或聚集成团,使血液粘度增大,这可影响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 (三)血液渗透压? 血液中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总渗透压是这两者之和,约为313mmol/L。血浆蛋白质分子量大,颗粒少,所产生的胶体渗透压很小,不超过 1. 5mmol/L,约相当于3.33kPa(25mmHg)。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者所起的生理作用是不同的。毛细血管壁很薄,水分和晶体物质可自由透过,血浆和组织间液中的晶体物质浓度几乎相等,两者的晶体渗透压没有差异,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数值虽大,却对水分进出毛细血管不起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组织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少,其胶体渗透压低于血浆,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可吸引水进入血管,在保持血量、调节血管内外水的移动以及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组织细胞对血浆中晶体物质(各种离子)具有选择通透性,当由于离子移动而导致细胞膜两侧离子浓度不均分布,出现渗透压差时,便引起水由低渗透压侧向高渗透压侧移动。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在调节细胞内外的水交换,维持细?胞正常体积形态中起重要作用。 (四)血浆Ph值?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Ph值能保持相对恒定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