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信息化

海洋信息化

海洋信息化
海洋信息化

第一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是起步阶段,主要开展对历史海洋调查和考察数据的抢救性保存,海洋信息工作者们用穿孔机,黑纸带等简陋设备,记录了宝贵的第一批海洋资料。之后,随着磁带、磁盘等磁介质的使用,完成了纸带资料向磁介质的转换,实现了文档化资料管理。这些工作可能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信息化,但其意义是重大的。

第二阶段(“八五”期间)是打基础阶段,在数据文档的基础上,依托商业化软件,开展专题数据库建设工作。陆续建立了海洋基础地理数据库、水深数据库等一批专题数据库,较好地解决了海量海洋数据的检索和共享使用问题。为海洋信息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九五”期间)是能力建设阶段,依托三期日元贷款项目的实施,以专题数据库为支撑,建立了海洋信息系统及其各子系统,实现了软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培养了一批信息化技术人员,使海洋信息工作在基础设施能力、信息系统开发经验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上了一个台阶,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第四阶段(“十五”以来)是应用开发阶段,海洋信息化成果已初步显现。开发的专题应用系统在海洋划界、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统计、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预报等业务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制定的一系列信息化标准规范,培养的一大批信息化人才,为“十一五”海洋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聚集了力量。

0.0.0.0.0.0.0.0.0.0.0.00.0.

海洋信息化在信息资源、软硬件条件、人才和系统开发建设经验等方面都具备较好的基础。近年来,海洋信息与技术的应用在海洋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国家信息化和海洋事业发展大局来看,尤其是与其他部委信息化建设进展相比较,目前海洋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第一,信息化工作与对信息化的统一认识相脱节,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海洋系统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各单位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也不统一,对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二,信息化工作与信息化整体规划相脱节。由于缺少海洋信息化整体规划,部门之间、单位之间难以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一些项目支持下建设的专题信息应用系统遍地开花,这些专题系统独立性强,但通用性差,应用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

第三,信息化工作一次性投入与长期维护运行相脱节。目前信息化建设经费特别是信息系统建设经费大都是来源于项目的投入,项目结题之日往往就是系统寿终正寝之时,真正能长期业务化运行的寥寥无几,而半途而废或流于形式的信息系统却到处可见。“多头投入,一次性投入,重开发建设,轻维护运行”的工作模式已经成为海洋信息化工作

的痼疾,严重影响了海洋信息化工作的稳定发展。

第四,信息化工作与信息化标准相脱节。由于海洋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不健全,造成各

系统之间的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

第五,信息化鸿沟有所扩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单位、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很不平衡,成为影响海洋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新因素

0.0.0.0.0.0.0.0.0.0.0.00.0.

(一)加强海洋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

整合现有的国家、部门或行业相关的海洋基础数据管理规定,制定国家海洋基础数据管理办法,建立“统筹管理、分头负责,审核发布、分级共享,安全保密、统一对外”的海洋基础数据管理和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国家海洋基础数据管理制度,建立海洋基础数据(目录)汇交制度、海洋基础数据质量检验制度、海洋基础数据评估审核和使用制度、海洋基础数据保密制度、海洋基础数据分级共享制度、海洋基础数据发布制度、海洋基础数据对外提供和交换制度。实现国家对海洋基础数据的有效管理。

(二)健全海洋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进一步完善海洋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管理、产品开发、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服务等各环节的标准规范建设,积极推进海洋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整合现有的海洋信息标准与规范,研究编制海洋信息化所需的标准和规范,按照基础标准、管理标准、网络标准、共享标准、应用标准和安全标准等不同内容,构建海洋信息化标准体系。有效保障海洋信息系统开发、海洋信息产品制作以及多系统间信息的共享。

(三)有序推进海洋信息共享

开展海洋信息共享政策、标准和信息共享关键技术研究,建立海洋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海洋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建立共享服务专家咨询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中心和各分中心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有序推进海洋信息共享。

(四)建设海洋数字图书馆和

档案馆

以中国海洋信息网为依托,建设海洋数字图书馆网站,构建方便查找、索取信息的虚拟网上图书馆。通过现有数字化文献标准化处理、馆藏文献数字化、商用电子出版物、数据库购置和互联网文献资源整合等方式,集成、整合数字化海洋文献资源,建设特色海洋文献综合数据库。加强海洋图书馆业务系统建设,建立馆藏目录数据库和外文原版期刊目录数据库,加快信息更新频率。提高海洋文献服务能力,完善海洋文献信息发布与在线服务系统,开展网上定制服务和一站式服务,开展

科技

查新、咨询等的网上委托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海洋文献信息。加强中国海洋档案馆能力建设,健全海洋档案工作体系和机制,完善海洋档案标准与规范体系,推进全国海洋档案统一管理的制度化,实现海洋档案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加强馆藏档案资源建设,实施重要馆藏档案(包括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和异地备份,建设海洋档案综合信息资源数据库,有效开展海洋档案信息的组织和挖掘,启动全国海洋档案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

(五)统一规划和建设海洋信息传输与通信网络

整合现有网络资源,规划建设统一的网络平台。将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数据通信网、海

洋卫星遥感数据传输网、海洋浮标监测数据通信网、海监飞机与船舶监视信息传输网、海洋信息产品分发网络、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网和“数字海洋”信息网等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现由一网专用向一网多用的转变,提高海洋信息传输网的利用率和传输效能。

(六)深度开发海洋信息适用技术

加强信息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提高海洋信息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以真实性检验为基础,开展海量信息处理、知识挖掘、环境仿真、科学视算、虚拟现实等海洋信息适用技术研究,以及计算机图形学、控制学、数据库设计、实时分布系统和多媒体技术等多学科融合技术的研究;

(七)开发建设业务化应用系统

开发建设海洋综合管理专题应用系统,并实现业务化运行。按照统一设计和统一标准

规范的原则,建设面向海域管理、海岛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与规划、海洋执法监察、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科技管理等主题的业务化应用系统。重点建设海洋管理基础信息系统、重点海区环境保障基础信息系统、海洋科学研究和公众服务基础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发布、查询、业务办理、元数据服务、数据下载等功能,提供信息发布和互动式服务。

(八)保障国家海洋信息安全

重点开展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防护能力、信息安全产品与服务、相关制度建设等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按照“积极防御、综合防范” 的要求,强化安全监控、应急相应、密钥管理、网络信任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和海洋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建立健全海洋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开展海洋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提高海洋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概况

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概况 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华夏经纬网 中国海域从南到北,共跨越37个纬度,呈现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不同的环境差异,鱼类种数的分布有南多北少的趋势。黄、渤海区的鱼类约有291种,东海大陆架海区的鱼类有727种,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的鱼类有1064种。 (一)我国主要海洋经济渔业资源 在我国已经记录有鱼类1694种,近海的虾蟹类600多种,沿海分布有常见藻类200多种。经济价值较大鱼类有150多种,重要的捕捞对象有带鱼、鲐、鰺、鲱、鲅、鳓、鲮、大黄鱼、小黄鱼、鲆、鲽、鲳、鲷、笛鲷、金线鱼、鳕、马面飩、沙丁鱼、飩、鲨鱼、鳗鱼等;具有经济价值的软体动物有乌贼、柔鱼、章鱼、鲍鱼、扇贝等;节肢动物有对虾、毛虾、鹰爪虾、青虾、龙虾、梭子蟹、锯缘青蟹等;还有各种藻类。为了更好地掌握各种鱼类的分布情况,根据渔业资源分布特点和生物学特性,我国渔业资源可分为:底层经济鱼类资源、中上层经济鱼类资源、虾蟹经济类资源和经济藻类资源等。 (二)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特点 1.鱼的种类多 中国海域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跨越37个纬度。生物种类组成复杂,有冷温、暖温、暖水性种类,暖水性种类约占总数的2/3。世界有2万多种,我国有近2000种。 2.生长快、成熟早、食性复杂 一般情况下,由于海水冬季对流强烈,常带来营养物质,初级生产力越大,食物越丰富,为鱼类提供食物越丰富,鱼类生长、成熟就越快。鱼类初次性成熟的年龄一般为2–3龄,繁殖力比较高。 3.产卵期交错,产卵场广布 不同的鱼种产卵的时间不一。一年四季都有鱼类产卵。如东海的小黄鱼在3–4月产卵,大黄鱼在4–6月产卵,带鱼在5– 7月产卵。 4.分布比较集中 中国海域的中下层鱼类多为浅海性种类,大多栖息在10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区,受大陆架限

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渔业经济在沿海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增加渔民收入、保持渔区稳定的有效途径,也是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是广大人民利益的切实需要。 海洋渔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葫芦岛市位于渤海辽东湾的西北沿岸,海岸线长258公里,在环渤海圈内,处于连接东北、华北及关内外的重要部位,发展海洋渔业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海洋渔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实施伏季休渔制度,近海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连续四年放流海蜇幼苗,连续十年放流日本对虾,为渔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部分渔民转产转业,渔船数量有所压缩,减缓了近海捕捞强度。养殖业发展迅速,工厂化渔业养殖已经成为龙头产业。紧紧围绕辽宁省“五点一线”和葫芦岛市“三点一线”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谋划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良性发展。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海洋渔业经济发展还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渤海近海资源严重衰减,给渔民增收造成了很大难度。历史上渤海传统的捕捞品种如大小黄鱼、鲅鱼(蓝点马鲛)、中国对虾等已形不成渔汛。葫芦岛市近海的贝类资源如杂色蛤、毛蚶、中国蛤蜊等已不能批量捕捞,海蜇、毛虾的资源量也严重减退,虾蛄、梭子蟹等产量也很低。渔民在近海能捕到的经济种类已经少之又少。远海捕捞也存在油品涨价、费用增加、风险较大等诸多问题,加上中韩、中日过渡水域限额捕捞,捕捞渔民面临生计问题。 二是环境生态变化很大,海洋富营养化程度加重,赤潮次数增多。陆源污染物排放得不到有效控制。由于渤海净化能力差,随着污染的加剧,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得一些经济品种产量下降,敌害生物增多,造成了生态隐患和荒漠化现象。 三是渔船数量多,网具网眼小,捕捞强度大。尤其是从事近海生产的小船数量较多,增加了近海资源压力。一些渔民追求眼前利益,使用一些网眼小、破坏性大的网具,使幼鱼虾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亲体得不到有效保护,给资源恢复造成了很大难度。 四是产业化水平低,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因此市场竞争力较弱。加工业落后,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拳头产品。海洋渔业经济还处于从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少,还没有真正把分散的渔户统一起来,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制约了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 五是海洋渔业产业和渔民的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目前,还没有对渔业产业的保障政策,遇到自然灾害和不可抗力的灾祸,只能由渔民自己埋单。捕捞渔民和渔船的互保制度实行了多年,在保障渔民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缺乏政策性的保障,渔民的保障水平还较低,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我们洋口镇作为沿海重点渔业镇之一,一直高度重视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我县几起海难事故发生以后,我们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从严要求,狠抓落实,在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我镇下海作业的渔船,特别是农业村的渔船、小船比较多,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今天,县政府召开全县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暨滩涂管理工作会议,这充分表明县委、县政府对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极度重视,我们也深感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任务重、压力大。今天会后,我们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四个到位,确保海洋渔业生产安全。 一、责任明确到位 到目前为止,我镇已与相关村、用滩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今天会后,我们将立即组织人员对相关村、用滩企业责任制落实的情况和层层签定责任状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村、每一个企业、每一条船、每一辆车、每一个下海人员,认真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管理规范到位 我们深知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马虎不得、松懈不得,

一丝一毫的疏忽,就有可能引发大的事故。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指导,规范各项管理。一是进一步规范各类台帐。要求各村、各单位认真做好“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和“安全整改记录”,真实反映有关情况,并把各种制度公布上墙。二是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要求各相关村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强调编组作业。会后,我们将对全镇的下海渔船、拖拉机和人员的编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明确专职安全员,确保所有渔船和拖拉机都实行编组出海作业,一旦发生险情,可实施互救。 三、措施落实到位 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千家万户的幸福。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现安全生产。一是进一步加强培训。我们将利用伏季休渔期间,组织用滩企业、所有下海拖拉机手、出海渔民,进一步学习海上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提高渔民的自救自助。我们将严禁未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安全合格证”的渔民下海作业。二是进一步推行人身保险制度。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所有出海人员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严格做到:凡未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渔民,不得下海作业。三是进一步加大投入。我们将组织对全镇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于必备的安全设施,要求相关村

企业具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企业具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管理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己成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企业信息化就是围绕提高企收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和服务,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于2007年10月18日,建设部颁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及《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标准考评表》,考试表就建筑特级资质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业务范围和具体要求都说了明细说明。要求在2010年前必须全部上线实施完毕。面对建筑企业现今的状况,市建筑业管理局特邀请软件公司作了相关研讨,提出了如何推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关问题。 一、促进观念的转变,以信息化推动企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是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大大缩小了人们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而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在新形势下,工程处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 转变观念,提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 有步骤地开展技术和管理十部的信息知识培训,小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3) 制订周密的“九五”及“十五”“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在规划中,首先确定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其核心就是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循序渐进,就是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工作不能操之过急,要有一个逐步消化、普及的过程;注重实效,就是要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及关键所在,选择投入较少、成效明显的工作为突破口。 二、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效益来源于工程项目。因此,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捷径。 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坚持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逐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可分为几个阶段和模块实施,项目前期是施工企业业务流程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工程项目信息的搜集、整理、筛选,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的分析研究,实现信息共享;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真正参与市场竞争、争取市场份额的阶段,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它成功的每一步运作需要企业各方而的配合、协调和强大的后台支持。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阶段是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申报指南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申报指南 为加强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的申报管理,根据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粤府〔2006〕37号)以及省海洋渔业局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海洋与渔业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粤海渔〔2006〕14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报范围与对象 本指南主要包括海洋与渔业科技攻关与研发(以下简称科研)、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以下简称推广)两部分。广东省境内(包括中央驻粤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海洋与渔业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推广机构及企业等单位均可以申报。 二、资金用途 本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海洋与渔业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和技术示范推广,主要用于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包括原材料费(亲本、苗种等)、设备购置及使用费、专用业务费(包括:测试分析加工费、合作交流费、信息/资料与知识产权事务费、咨询费等)。 三、申报内容 项目申报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科研项目 以提升海洋与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针对当前我省海洋与渔业在生产、研发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重点围绕我省大宗、主导水产品的产业发展,开展海洋与渔业科技攻关与研发。科技攻关与研发项目采用招标的形式,确定所支持的

具体项目和项目承担单位,具体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主要内容包括12个方面(具体内容见附件1)。 (二)推广项目 开展海洋与渔业科技成果进入生产的前期性开发应用,有效支撑海洋与渔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技术成果和产品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全面推进海洋与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技术推广项目采用专家评审的形式,确定所支持的具体项目和项目承担单位,主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具体内容见附件1)。 四、申报条件 (一)科研项目申报单位的条件 1、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运行管理规范;具有能够承担本项目有关研究任务和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和年龄、学科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 2、申报单位应具有开展此项工作所必需的工作基础、科研设施条件及运行管理经验,包括前期研究基础和试验示范基地等必要的实施条件,并能够提供试验示范相应的配套资金,以保证科技项目的延续性。 3、联合申报单位必须确定一名项目总负责人,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由项目总负责人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该项目总负责人原则上必须具备副高以上职称。 4、联合申报单位之间应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团队精神,具备与项目内容相关的研究实力和前期研究基础,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平台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条件。 5、项目联合申报各方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晰各方任务、重点目标、经费安排和知识产权归属等,牵头申报单位对联合申

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

钦州学院 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 学号0911403110 姓名范鹏程 专业海洋科学 班级海洋本091 成绩 二O 一二年六月

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 范鹏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渔业发展迅速,海洋捕捞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产品生产国。一些制约我 国海洋捕捞业发展的因素也在不断显现,比较突出的是渔业资源的枯竭,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为了有效 保护渔业资源,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但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渔业资源衰退趋势仍然很突出。因此,如何优化中国 海洋渔业管理体制就显得很重要了。本文着重对渔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否在渔业管理制度中发挥管理作用作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海洋渔业;渔业管理;渔业管理优化;《渔业法》;可持续发展;TAC制度;海洋牧场 1. 我国海洋渔业情况 中国海域已鉴定到的海洋生物资源约有20278种[1],海洋生物净生产能力为28亿吨,近海年平均生物生产量为3.02吨每平方公里[2],目前海洋水产品产量为1100万吨左右,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率是很低的,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其中近海约有生物种类1万多种,其中鱼类约1500 多种,软体动物3000多种,甲壳动物3000多种。在中国海280万平方千米渔场范围内,支撑了中国海洋渔业90%的渔获量。据估计中国近海和外海鱼类最大持续渔获量约为735万吨,其中渤海24.3万吨,黄海87.2万吨,东海168.9万吨,南海472.5万吨。按鱼类栖息类型划分的最大渔获量构成。虾类资源也是中国海的主要渔业资源之一。据考察中国近海虾蟹类约1000多种。其中主要种类分布是:渤海30多种,黄海40多种,东海1000多种,南海130 多种。头足类资源在中国海各海区也有较大数量分布,构成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头足类资源以东海居多,约60多种,南海为37种,黄海、渤海均为20多种。另外中国还有藻类约1000多种,其中包括海带、紫菜等。海水养殖备选的品种较为丰富,主要有230 多种,鱼、虾、贝、藻俱全。全国沿海各省区养殖规模较大的主要有海带、紫菜、贻贝、牡蛎、蛏、蛤、泥蚶、对虾、鱼类等。目前的海水养殖产量主要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或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贝藻为主,具有生态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但同时表明,我国的海水养殖目前处于相对落后阶段,以集约化养殖为代表的现代海水养殖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开发种类将逐渐增加,一定会有强劲的增长势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捕捞量长期过度增长的影响,我国海洋渔业发展出现阶段性的困难:一些海洋珍稀物种濒临灭绝,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逐渐衰退,严重的已经形不成鱼讯等[3] 全球性的渔业资源衰退引起了世界各沿海渔业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加强捕捞能力管理,开展负责任捕捞,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渔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4] 2. 渔业管理现况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从古至今,海洋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洋渔业的发展拓宽了传统农业的范围,为人们提供了食物的来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很大程度上缓和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渔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渔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海洋渔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在世界渔业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从8 年起至今,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3],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机械渔船和渔业劳动力。然而海洋渔业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同时面临着捕捞强度过大、水域污染严重、资源持续衰退等问题。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不间断地向海洋索取有限的渔业资源,带来了捕捞能力的不断膨胀和捕捞总产量的居高不下。 分析制约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主要有:由于四大海域受世界主要暖流、寒流的影响很小,无强劲的上升流区,从空间上造成我国资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局限性,同时渔业资源的数量在区域性差异明显、缺乏广布性和生物量巨大的鱼种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5]。 上述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捕捞强度爆发式增长,掠夺性捕捞现象越演越烈。劳动力要素过度增长,资源枯竭,捕捞过度、经济效率降低等生物、社会和经济指标都表现出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加强海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海洋渔业安全救助保障能力

加强海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不断提升海洋渔业经济安全发展保障能力 陈剑 近年来,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的逐步实施,海洋渔业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加之全球海洋气候的恶劣变化,随之而来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灾害事故也接连不断。2001年到2013年间,南通市共发生较大级别以上滩涂紫菜养殖安全生产6起,死亡63人;渔船翻沉事故5起,死亡(失踪)32人,其他事故 8起,死亡(失踪)61人,这些事故不仅反映出海洋渔业生产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更对提高政府预防和处臵海上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修改后《安全生产法》提出的坚持安全发展,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对于正确处理重大险情和事故应急救援中“保财产”还是“保人命”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加强海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确保海上人员生命安全,营造安全、和谐的海上渔业生产环境,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关注民生安全、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职责。 一、如东海洋渔业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现状 如东是全省海洋渔业大县,拥有88公里海岸线,滩涂近100万亩,所辖海域面积4800平方公里,有紫菜养殖加工企业124家,紫菜一次生产线173条,二次生产线15条;有各类渔船900余艘,滩涂运输拖拉机1400余辆。全县有6个沿海乡镇,10个专业渔业

村,一线海洋捕捞与滩涂养殖人员1万余人。滩涂养殖是如东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的重中之重,为应对海上突发情况,2008年,如东县政府投入400余万元,在沿海定点设臵4个滩涂应急救援平台,每座应急平台由1艘190马力渔业专业救助船及1艘150马力救助快艇和5名专业救助人员组成,实行24小时应急待命,建立起全省首支渔业海上专业救助队伍(隶属于县渔政监督大队海上搜救中心)。队伍建立以来,共处臵接出警254次,救助船舶83艘次,救助人员233人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860万元,为全县渔业经济发展和港口开发发挥了巨大的保障和服务作用,救助工作得到各级好评。近年来,如东在应对海洋渔业突发事件尤其是滩涂养殖生产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救生浮筏临时避险效果明显。按照滩涂通道每50米设臵1个路靶、公共下海通道每500米设臵1个路标和救生浮筏,紫菜养殖每200-300亩、贝类养殖每1000-2000亩设臵1只救生浮筏(船),非连片养殖区、事故易发地段应设立警示标志、设臵救生浮筏(船)。县财政对新建的滩涂安全救生浮筏每只予以1000-1500元的补助。全县共设臵有238个(养殖救生船19艘)。滩涂救生浮筏为滩涂从业人员遇险提供了良好的避险场所,2010年9月19日下午14时许,丰利镇环堤村村民孙某携妻子许某在滩涂上从事紫菜养殖时因延时作业时遇险,所幸登上用滩企业当天设臵的救生浮筏而脱险,像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二)救生衣保障行动初见成效。近年来,我县按照救生设施

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一、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 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中。部 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 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 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多数系 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 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

?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 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 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 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现在或 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 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 础,软件支撑平台是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企业实现管 理信息化的手段。 ?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企业应 部署四个层面的应用:运营层、管理支持层、决策层、呈现层。其中运 营层由支持企业业务开展的运行系统构成;管理支持层是由企业管控系 统和管理支持系统构成,是既代表公司总部监管业务开展又是支持下属 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通过系统支持公司有效的集权与放权;决策层是 构架在运营层和管理层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提 供信息化支持;呈现层是通过内、外部门户展现企业信息并实现个性化 内容管理。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 线图分析、上下限预警、数据存贮、进销存管理、应收与应付款管理、 信用方案的初步建立等功能。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 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从而 实现企业信息化,以达到显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二、信息化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过程中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公司现代化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现代管理

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虽然各级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及村级组织在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各类渔业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渔区大局稳定。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事故,降低损失,切实保护好渔民利益,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渔业安全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以温岭市石塘镇为例,对近几年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进行分析。 温岭市石塘镇现有捕捞渔船1600余艘、渔业运输船182艘。几年来,由于上下高度重视渔业安全生产,该镇的海上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是死亡人数)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由于石塘镇渔船数量多,总量有1800艘;生产区域大,北到韩国的济洲岛,南到台湾海峡;作业类型多,有单拖、双拖、流网、涨网、灯光围网等;且船只分散,并受海洋气候、水产资源等各项环境因素制约,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问题 船主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由于水产资源衰退,生产成本提高,部分船主受经济利益驱动,渔业辅助船超载,造成船翻人亡的重大事故。如2007年12月6日一艘渔业辅助船超载,造成船沉16人死亡的重大事故。还有渔业生产船超航区、抗风力作业,遇上恶劣海况,船只左右摇摆,头颠尾翘,船员站立不稳容易掉入海中,葬身大海。据近6年统计数字,在生产过程中因风浪掉入海中死亡的占47%。 渔民自身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船只的盲目发展,当地海洋渔业劳力极其短缺,大量雇用外地劳力。石塘镇渔船约60%多是临时雇用人员,一部分人没有经过基本技能培训,脱了鞋子就上船,成为渔民,不能适应船上生产作业,遇有风浪稍有不慎就掉入海中,或者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在生产作业中,不穿救生衣、不戴安全帽,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根据连续6年统计,外地人占死亡人数70%,被渔绳、弹钩、钢丝绳等捕捞工具击中而死亡的占28%。

信息化平台怎样建立

信息化平台建设怎样建 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外表的信息系统开发;第二个层面是标准体系建设,这是信息系统能够持续、深入发展所必须的支撑;第三个层面是标准化组织机构的职责到位、发挥作用,这是标准体系能够完善和贯彻所必须的保障。不了解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的作用,仅仅把企业信息化当作是一次性系统开发的工程行为,就会局限于第一个层面;不了解标准化组织机构的作用,仅仅把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当作是一次突击性的工作,就会局限于第二个层面。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如果仅仅孤立地从某个问题、某个层面着眼,盲目地赶国外的ERP、CIO等时髦的概念,虽然短期内见效快,终归是扬汤止沸。只有第三个层面的标准化组织机构发挥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从而发挥信息化的后发优势,走在别人的前面。 信息化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 1、环境分析:环境分析是企业信息化规划的依据,深入分析企业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威胁等。 2、企业战略分析: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需求。明确为了实现企业级的总目标,企业各个关键部门要做的各种工作。同时还要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核心竞争力、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市场、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定位。明确上述各个要素与信息技术特点之间的潜在关系,从而确定信息技术应用的驱动因素,使信息化规划与企业战略实现融合。 3、分析与评估企业现状:分析企业的业务能力现状和企业的IT能力及现状。这个方面把握得更好的当属企业自己,如果加上管理咨询公司的辅助效果更好。 4、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发现能够使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业务驱动力以及关键流程,使其和信息系统相融合。 5、信息化需求分析:在企业战略分析和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企业适应未来发展的信息化战略,指出信息化的需求。需求分析包括系统基础网络平台、应用系统、信息安全、数据库等需求。 6、信息化战略的制定:首先是根据本企业的战略需求,明确企业信息化的远景和使命,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信息化在实现企业战略过程中应起的作用。其次是起草企业信息化基本原则。它是

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一、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 系统中。部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

多数系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 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现在或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础,软件支撑平台是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企业应部署四个层面的应用:运营层、管理支持层、决策层、呈现层。其中运营层由支持企业业务开展的运行系统构成;管理支持层是由企业管控系统和管理支持系统构成,是既代表公司总部监管业务开展又是支持下属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通过系统支持公司有效的集权与放权;决策层是构架在运营层和管理层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持;呈现层是通过内、外部门户展现企业信息并实现个性化内容管理。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线图分析、上下限预警、数据存贮、进销存管理、应收与应付款管理、信用方案的初步建立等功能。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

海洋渔业技术专业简介

海洋渔业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10402 专业名称海洋渔业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捕捞学、海水动物增养殖、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基本知识,具备海洋资源调查、海水动物增养殖、现代渔业设施建设能力,从事海洋捕捞、海水动物养殖及海水养殖技术服务等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海水苗种繁殖、海水养殖及海水渔业技术推广及海洋捕捞等企事业单位,在海水育苗、海水养殖、海水渔技服务及海洋捕捞岗位群,从事苗种繁育、成品增养殖、技术推广与服务及捕捞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渔业资源、渔业环境调查研究,海水捕捞,渔具渔法设计和渔业管理的能力; 3.掌握渔业资源、海洋环境、渔具渔法等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渔业水环境调控与监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技能; 5.掌握常见海水经济种类增养殖、疾病防控技术; 6.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掌握营销技能; 7.掌握互联网和物联网营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线上线下销售水族产品和售后服务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鱼类增养殖技术、虾蟹增养殖技术、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渔具与渔法、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名优水产养殖技术、海洋捕捞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海水经济种类苗种繁育、海水养殖、生物饵料培育等实训。 在校外合作企业进行渔业生产、渔业资源调查、海洋牧场管理等项目的实习。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海水鱼(虾)贝育苗工海水鱼(虾)养成工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海水生态养殖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报告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学院 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 学号 0911403110 鹏程 专业海洋科学 班级海洋本091 成绩 二 O 一二年六月

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 鹏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渔业发展迅速,海洋捕捞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产品生产国。一些制约我国海洋捕捞业发展的因素也在不断显现,比较突出的是渔业资源的枯竭,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为了有效 保护渔业资源,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但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渔业资源衰退趋势仍然很突出。因此,如何优化中国 海洋渔业管理体制就显得很重要了。本文着重对渔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否在渔业管理制度中发挥管理作用作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海洋渔业;渔业管理;渔业管理优化;《渔业法》;可持续发展;TAC制度;海洋牧场 1. 我国海洋渔业情况 中国海域已鉴定到的海洋生物资源约有20278种[1],海洋生物净生产能力为28亿吨,近海年平均生物生产量为3.02吨每平方公里[2],目前海洋水产品产量为1100万吨左右,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率是很低的,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其中近海约有生物种类1万多种,其中鱼类约1500 多种,软体动物3000多种,甲壳动物3000多种。在中国海280万平方千米渔场围,支撑了中国海洋渔业90%的渔获量。据估计中国近海和外海鱼类最大持续渔获量约为735万吨,其中渤海24.3万吨,黄海87.2万吨,东海168.9万吨,南海472.5万吨。按鱼类栖息类型划分的最大渔获量构成。虾类资源也是中国海的主要渔业资源之一。据考察中国近海虾蟹类约1000多种。其中主要种类分布是:渤海30多种,黄海40多种,东海1000多种,南海130 多种。头足类资源在中国海各海区也有较大数量分布,构成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头足类资源以东海居多,约60多种,南海为37种,黄海、渤海均为20多种。另外中国还有藻类约1000多种,其中包括海带、紫菜等。海水养殖备选的品种较为丰富,主要有230 多种,鱼、虾、贝、藻俱全。全国沿海各省区养殖规模较大的主要有海带、紫菜、贻贝、牡蛎、蛏、蛤、泥蚶、对虾、鱼类等。目前的海水养殖产量主要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或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贝藻为主,具有生态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但同时表明,我国的海水养殖目前处于相对落后阶段,以集约化养殖为代表的现代海水养殖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开发种类将逐渐增加,一定会有强劲的增长势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捕捞量长期过度增长的影响,我国海洋渔业发展出现阶段性的困难:一些海洋珍稀物种濒临灭绝,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逐渐衰退,严重的已经形不成鱼讯等[3] 全球性的渔业资源衰退引起了世界各沿海渔业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加强捕捞能力管理,开展负责任捕捞,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世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渔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4] 2. 渔业管理现况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从古至今,海洋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洋渔业的发展拓宽了传统农业的围,为人们提供了食物的来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很大程度上缓和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渔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渔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海洋渔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在世界渔业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从 8 年起至今,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3],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机械渔船和渔业劳动力。然而海洋渔业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同时面临着捕捞强度过大、水域污染严重、资源持续衰退等问题。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不间断地向海洋索取有限的渔业资源,带来了捕捞能力的不断膨胀和捕捞总产量的居高不下。 分析制约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主要有:由于四大海域受世界主要暖流、寒流的影响很小,无强劲的上升流区,从空间上造成我国资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局限性,同时渔业资源的数量在区域性差异明显、缺乏广布性和生物量巨大的鱼种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5]。

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洋渔业基本概念 (一)海洋渔业研究范围界定 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渔业服务业和海洋水产品加工等活动。 (二)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水产产业链具有十分庞大的产业链条,上游环节包括饲料生产、种苗繁育及养殖、捕捞,中游业务有水产品食品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下游则包含水产品销售、终端消费等。由于产业链条庞大,各子行业之间联动性很强,存在资源整合不充分,无法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的情况。 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201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64669亿元,比2014年增长7.0%,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 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38991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25678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292亿元、27492亿元、33885亿元,三大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42.5%和52.4%。据测算,2015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589万人。 2015年中国海洋产业增长总体保持稳步。其中,海洋渔业、海洋盐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产量稳步增长;海洋油气产量保持增长,但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增加值同比小幅下降;海洋船舶工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但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 同时,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海洋渔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沿海港口生产总体放缓,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增速放缓;海洋电力业发展平稳,海上风电场建设稳步推进;海水利用业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发展环境持续向好;重大海洋工程稳步推进,海洋工程建筑业快速发展;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滨海旅游业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邮轮游艇等新兴海洋旅游业态蓬勃发展。 2015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23437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2%,比2014年回落0.5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8439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5%,与2014年基本持平;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3796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3%,比2014年回落0.5个百分点。

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备案登记号: 信息化平台建设 文件编号: 版次:

为了便于部门内、部门间信息的传输和共享,应公司需求搭建各种应用级平台,这里,我们称之为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包括现行的信息化建设和规划中的信息化建设。 A.现行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文件共享与访问控制、内网安全、应用系统管理。各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情况下如下:

一、文件共享与访问控制 1. DFS分布式文件系统。我们根据公司需求创建文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作为企业级数据仓库,将综合部备份归档的各部门文件资料保存起来。在文件服务器中按各部门名称创建文件夹。并将各部门的备份文件存放在对应的部门文件夹下。在创建文件共享的时候结合了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将局域网内所有电脑的共享文件夹映射到同一个目录文件夹 1. 文档加密系统。文档加密系统通过控制台下发策略,对指定类型的文件进行加密,在这种策略下,文件被加密后,脱离控制台所在的公司网络将无法打开。同时,还可以添加禁止屏幕截图策略、禁止USB存储策略等,杜绝信息从以上源泄露。 2. 打印管理系统。打印管理系统通过控制台制订打印策略,应用策略后的电脑在用户打印文件时,文件内容将被记录到打印控制台中,管理员能随时查看用户打印的文件是否

危害到公司的信息安全。在综合部打印管理员电脑上安装控制台,设置打印监控策略,使每次的打印作业都保存在打印控制台中,若出现危及企业安全的打印行为,将可通过打印记录追究相关人责任。在打印软件中,可以设置打印纸张和成本,这样,可以为综合部做出每月、每年的纸张成本核算,统计各部门的打印成本,有助于公司的成本核算和资源节约。 部门日记、计划的编写,便于上级领导即时查看。实现在系统中核算并审批三个公司的不同工资核算模式;实现在系统中提交资金计划和差异的编写及流程审批走向。 以上这些模块应用,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满足了综合部的部分工作需求,保证了各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在综合部的工作范围中,还有如下工作流程,希望能在我部门的帮助下实现。

关于对发展海洋渔业问题的探讨

关于对发展海洋渔业问题的探讨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发展海洋渔业的问题。海洋渔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海洋捕捞、海水养殖等活动。烟台市牟平区是一个滨海城市,地处胶东半岛东北部,海岸线长65公里,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渔业经济在牟平区经济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针对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海洋捕捞方面。自1985年水产品放开以后,海洋捕捞业发展很快,从生产能力到设施装备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海洋捕捞产量逐年提升,同时,随着海洋捕捞的投入加大,对捕捞网具的控制不够,使渔业捕捞成为掠夺性生产,最终导致了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 如何解决近海渔业资源问题?近几年,国家和地方都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一是控制近海捕捞,发展远洋捕捞业,比如中韩渔业协定大马力渔船赴韩入渔等举措,对近海渔业资源捕捞压力有了很大的缓解。二是增殖放流活动,有效地修复了近海渔业资源,成为渔业资源修复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伏季休渔制度,使近海渔业资源得到了较好的繁育生息,为修复渔业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等等。对于近海渔业资源问题,我认为今后应在坚持和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修复的基础上,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对小型捕捞渔船和捕捞工具的控制和取缔,由于小型捕捞渔船和一

些捕捞工具,尤其一些网扣小的捕捞工具,对渔业资源破坏很大,这是造成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和取缔小型捕捞渔船和捕捞工具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海水养殖方面。牟平区濒临黄海,沿海水质肥沃,适宜各种鱼、虾、贝、藻类和刺参等水产品生长繁殖,20米等深线内可供开发的浅海水域面积40余万亩,滩涂可养面积3万余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牟平区开始浅海筏式扇贝养殖;90年代起,开始滩涂池塘海水养殖;2005年起,开始发展深海人工鱼礁、底播增殖等海底牧场;2007年起,开始实施工厂设施化养殖。近几年,由于池塘养殖让位于滨海开发,我们顺利地调整了海域使用功能区划,实施向深海挺进的发展战略,实现了浅海池塘养殖向深海转移的发展战略,实现了海洋牧场、浅海设施渔业等产业的转型发展。目前,全区海水养殖面积达16.15万亩,其中筏式养殖面积13.12万亩,深海人工鱼礁面积3万余亩,工厂化养殖5万方,工厂化育苗单位65家,水体9万方。牟平区的海水养殖业起步早、发展快、效益明显,因此,按照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根据目前滨海开发大气候的不断升温形势,我认为海水养殖今后应重点放在发展海洋牧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休闲渔业上。 一是发展海洋牧场是发展海水养殖的重要途径。要根据海洋功能区划,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向深海挺进,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将渔业产业链向海洋牧场延伸,创造稳定的渔业资源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