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腐植酸及腐植酸肥料知识总结大全

腐植酸及腐植酸肥料知识总结大全

腐植酸及腐植酸肥料知识总结大全
腐植酸及腐植酸肥料知识总结大全

1、腐植酸的概述

腐植酸(HLniic acid,HA)是一种大分子有机弱酸,它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组羟基芳香族羧酸的混合物。其分子量在1000--20000之间,含阴离子多的一种电解质,由多糖类、蛋白质、比较简单的酚和金属元素结合而成,并存在酚羟基与醌基的相互转化,使其分子具有较高酌分子孔隙。腐植酸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和催化作用、螯合能力和缓冲能力,又因其呈微细球形颗粒,故也有较强的吸附力。腐植酸大分子的基本结构是芳环和脂环,环上连有羧基、羟基、羰基、醌基、甲氧基等官能团。与金属离子有交换、吸附、络合、螯合等作用;在分散体系中作为聚电解质、有凝聚、胶溶、分散等作用。腐植酸分子上还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基,具有生理活性。

腐植酸的组分根据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或颜色可分为3个组分:黄腐酸、棕腐酸、黑腐酸。它们的分子量依次递增,且三者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腐植酸中可溶于水或稀酸的组分为黄腐酸;可溶于丙酮或乙醇的组分为棕腐酸;不溶于水或稀酸、丙酮或乙醇的组分为黑腐酸。

腐植酸广泛存在于土壤有机质、泥炭、褐煤、风化煤以及湖泊和海洋沉积物中。煤经人工氧化(如用空气、臭氧或硝酸处理)可形成再生腐植酸,如煤用硝酸轻度氧化所得的产物称为硝基腐植酸。提取的方法是先用酸处理,脱去部分矿物质,再用稀碱溶液萃取,萃取液加酸酸化,即可得到腐植酸沉淀。

腐植酸及其制品有多种用途。在农业方面,与氮、磷、钾等元素结合制成的腐植酸类肥料(例如:用氨中和腐植酸可制成腐植酸铵肥料),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功能;硝基腐植酸可用作水稻育秧调酸剂;腐植酸镁、腐植酸锌、腐植酸尿素铁分别在补充土壤缺镁、玉米缺锌、果树缺铁上有良好的效果;腐植酸和除草醚、莠去津等农药混用,可以提高药效、抑制残毒;腐植酸钠对治疗苹果树腐烂病有效。在畜牧业方面,腐植酸钠用于鹿茸止血,硝基腐植酸尿素络合物作牛饲料添加剂也有良好的效果。在工业方面,腐植酸钠用于陶瓷泥料调整;低压锅炉、机车锅炉防垢;腐植酸离子交换剂用于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磺化腐植酸钠用于水泥减水剂;腐植酸制品还用作石油钻井泥浆处理剂(见油田化学品);提纯腐植酸用作铅蓄电池阴极膨胀剂。中国有上述多种产品,应用比较广泛。

2、腐植酸的组成

腐殖酸的元素组成非常复杂。大量的研究表明,腐殖酸的主要元素有碳、氢、氧、氮、硫及磷。其中,碳含量随着腐殖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一般泥炭、褐煤和风化煤的碳含量

分别约为50%、55%和60%,土壤胡敏酸碳含量为50%~60%,富里酸碳含量一般为40%~50%;氢等元素的含量则随腐殖化程度的加深而减少,土壤胡敏酸氧含量为30%.35%,富里酸氧含量为44.50%。氢、氮和硫在土壤胡敏酸和富里酸中的含量大致相似,分别为4%~6%、2%。6%和0%-2%。

腐殖酸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分子结构非常复杂,单体中有芳核结构,芳核上有多种取代基(如含氧功能团和氨基酸功能团等),并连接着多肽或脂肪族侧链;此外,也可能存在杂环态氮的结构,这部分氮较难分解,只有当芳核破坏后才能释放出来。

腐殖酸是一类不溶于水的以芳香核为主体、含有多种官能团结构的高分子有机酸性物质聚合体,它包括胡敏酸(黑腐酸+棕腐酸)和富里酸(黄腐酸),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土壤中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铵、钠、钾等一价碱金属物质化合后产生可溶于水的腐殖酸盐。

胡敏酸含碳52%、氢3%-4.5%、氧30%-39%、氮3.5%-5%。一般认为其分子上含有四个羟基和三个酚羟基,使之具有较大的阳离子代换量,一般在300-500cmol/kg,因而具有了很好的保肥性,但其与二价的阳离子结合后的产物不溶于水,所以它是水稳性团粒结构形成时的不可缺少的物质。

富里酸(黄腐酸)的分子量较小,易于被生物吸收利用,其功能团含量较多,生理活性大,可直接溶于水。这些特性就决定了它在农业上有较多的应用。其作用主要为:①能缩小作物气孔的开张度,减少水分的蒸腾,使植物和土壤保持较多的水分,是一种优良的抗旱剂。②提高多种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使糖分和干物质增多,从而提高作物抗冻和抗病等抗逆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③通过物理化学作用与农药形成农药、黄腐酸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既降低了农药的毒性,又减少污染,提高药效,降低用量,是一种较好的农药缓释增效剂;④可络合微量元素,提高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⑤能腐蚀钾长石等矿物使之释放出各种养分。但它与一二价阳离子形成的盐能溶于水,不利于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

3、腐殖酸的分类

(1)矿物腐殖酸:通过一定工艺从矿物中(如泥炭、煤炭)直接提取的腐殖酸,从藓类泥炭到草本泥炭再到木本泥炭,腐殖酸含量逐渐提高。

(2)生化腐殖酸(BFA):是由作物秸秆、木屑、蔗渣等农业废弃物通过特殊微生物发酵工艺制取。含有丰富的黄腐酸,还有氨基酸和多种微生物群,是一种混合物,堪称现代农业的绿色精灵。

3、腐殖酸的理化性质

腐植酸有多种理化性质,简单的介绍下它的化学性质:

1、弱酸交换作用:由于腐植酸分子结构中酸性基团上存在活泼氢,因而使腐植酸具有弱酸性。腐植酸在酸性基团上的氢可以被Na+K+NH4+等一价金属离子置换而生成可溶性的腐植酸,也可与Ca2+Mg2+Cu2+Zn2+等二价金属离子交换,还可与放射性物质等吸附,絮凝,用于“三废”处理。腐植酸阳离子交换量CEC:5-12mol/Kg、黄腐酸阳离子交换量CECV:500-600毫克/克。

2、络合与螯合作用:腐植酸络合螯合能力,黄腐酸>棕腐酸>黑腐酸;每克黄腐酸

可结合Fe2O3750-890毫克,每克黑腐植酸可结合Fe2O3119-152毫克。由于腐植酸具有缝合及螯合能力,因此,对改良土壤,活化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以及矿石的精选、稀有金属治练、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的废水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和离子交换软水处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氧化还原反应:腐植酸在不同条件下,具有氯化和还原两种性能,它的标准电位

E0j+0.70V.腐植酸处在可逆的氧化--还原体系范围,当Eo>0.7V时,腐植酸起了电子给予体的作用,表现为还原性质,当Eo<0.7V时,腐植酸起了电子体的作用,表现为氧化性质。

4、各种化学反应:腐植酸可与多种无机试剂反应,生成各种衍生物,这对腐植酸的

改性处理和综合利用,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可以水解、磺化、氯化、氧化降解、还原降解、综合反应。

腐植酸因为它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复杂,有很多有性能尚待研究。

腐植酸对土壤的间接作用

1、物理作用

1)改善土壤结构

2)防止土壤裂化和土壤被侵蚀。

3)增加土壤持水量,提高抗旱能力

4)使土壤颜色变暗,有利于太阳能量的吸收

2、化学作用

1)调节土壤的PH值。

2)改善和优化植物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

3)在碱性条件下作为一种天然螯合剂与金属离子促进其根部吸收。

4)富含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有机物和矿物质。

5)在根区保持溶解性的无机肥料,产减少其流失。

6)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

7)使营养元素转化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状态

8)加强植物对氮的吸收。

9)减少磷与Ca、Fe、Mg、Al反应的机会,使磷以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状态存在。

10)有助于CO2从土壤碳酸钙中释放出来,能被光合作用利用

11)有助于减少微量元素引起的植物萎黄病。

12)减少毒性物质在土壤中的有效性。

3、生物作用

1)刺激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成长和繁殖。

2)提高植物自然抵抗性,虫害的能力。

二、腐植酸的性能及其应用

腐殖酸的吸附性能

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由于腐殖酸含有多种功能基,如羧基、醇羟基、酚羟基、羰基和甲氧基等,因而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如吸附作用、络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能与环境中的金属离子、氧化物、氢氧化物、矿物质、有机质、有毒活性污染物等发生相互作用。

2.提取方法

2.1酸抽提剂法。

童同家等采用酸抽提剂法从风化煤中提取了能满足汽车用蓄电池技术条件要求的腐殖酸。其制备工艺:风化煤一加入稀硫酸一蒸汽煮沸—搅拌沉淀一取出上部液体一水洗oH5→沉淀物烘干→粉碎过筛→包装。

酸抽提剂法提取腐殖酸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生产周期短,而且省去碱法的碳酸物,因此酸法腐殖酸价格与碱法腐殖酸价格相比,约降低30%。但酸抽提剂法提取的腐殖酸因含杂质太多,应用受到了限制。

2.2微生物溶解法。

微生物溶解法提取腐殖酸反应周期长,产率低但反应温和,可清洁转化,产物生物活性高,现主要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离工业生产还有一定差距。

2.3碱溶酸析法。

目前主要采用碱溶酸析法即碱抽提剂法生产腐殖酸,方法十分简单而被广泛利用。徐

东耀等用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从褐煤中提取了腐殖酸。

抽提部分的试验原理如下:

R.(COOH)4+4NaOH→R-(COONa)4H20R-(COOH)4+2Na2C03→R-(COONa)4+2C02+2H20酸化部分的试验原理如下:

R-(COONa)4+2H2S4→R-(COOH)4+2Na2S04

由于某些原料中游离的腐殖酸含量不是很高,直接抽提腐殖酸的提取率很不理想。为了提高腐殖酸的提取率,通常对原料先做预处理再进行碱溶酸析。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空气氧化预处理、硝酸氧化预处理、超声波预处理3种。针对特殊的原料,在提取腐殖酸的过程中可采用一些较为特殊的方法。例如,对于水体沉积物而言,灰分较多,文启孝等用稀HCl、HF混合液对其进行了预处理,达到了降低灰分的目的。土壤中腐殖质由难溶于水的钙、镁、铁、铝旧等离子络合,易溶于水的钾、钠等离子结合的腐殖质以及极少量游离态存在的腐殖质等组成。杨敏等采用0.1mol/L焦磷酸钠和0.1mol/L氢氧化钠混合液提取腐殖质,可以将土壤中难溶于水和易溶于水的结合态腐殖质一次络合成易溶于水的腐殖质钠盐,从而比较完全地将腐殖质提取出来,再用盐酸溶液将腐殖酸沉降出来,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的腐殖酸有机质含量较高;样品分子中芳香环和脂肪链上的羧基以及羟基中存在可离解的氢离子,使得腐殖质有酸度和交换容量,从而使其与许多有机物、无机物有发生作用的潜在能力。

产率的计算腐殖酸在强酸性溶液中可用重铬酸钾将其中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根据重铬酸钾的消耗量和腐殖酸的含碳比,可计算出腐殖酸的产率。主要反应过程如下:R-(C00)4Ca2+Na~P20T-'-*R一(COONa)~+Ca2P207

R-(C00)4Fe4(或A14)+3Na4P207→3R-(COONa)4+Fe4(或A14)(P207)。

2K2Cr:OT+SH2S04+3C→2K2S04+2Cr2(S04)3+3C02↑+8H20

K2Cr207+7H2S04+6FeS04→K2S04+2Cr(S04)3+3Fe(S04)3+7H20

该方法的优点是腐殖酸提取量较大,不足之处是重铬酸钾有毒,操作时有危险,而且步骤繁琐、复杂。腐殖酸的应用

3腐植酸的应用

3.1腐殖酸在农业中的应用

(1)改良土壤

腐肥中的腐殖酸有机胶体在土壤中形成胶状物质,能把土粒胶结起来,使土壤中水稳性团粒增加,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对改良过砂过黏等贫瘠土壤效果很好,从

而改善作物的生态环境。

腐殖酸在改良盐碱土壤中,以其含有活性基因较多,盐基交换容量大,能够使土壤的可溶性盐中吸附和阻留较大数量的有害阳离子,降低土壤盐浓度,降低盐碱土的酸碱度。从而改善作物的生态环境。

(2)提高肥效

由于腐殖酸能吸附交换活化土壤中很多矿质元素,如磷、钾、钙、镁等,使这些元素的有效性大大增加,从而改善了作物的营养条件。在化肥中起到增效剂的作用,而且减轻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产生的不良影响。

对氮肥增效的作用表现在:减少氮素挥发损失,对尿素的增效作用非常显著,可以使尿素的肥效延长。促进氮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对土壤中有机氮矿化速度加快,促使土壤速效氮的含量有所提高。

对磷肥的增效作用表现在:减少土壤对速效磷的固定,起到解磷的作用。使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有效磷,促进农作物对磷的吸收。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促进土壤中有机、无机磷的转化,增加磷在土壤中的移动距离,刺激作物根系发育。

对钾肥增效作用表现在:能减少土壤中对钾的吸收固定,提高速效钾利用率。促进难溶性钾的释放,增加速效钾的数量,能够缓解钾肥对土壤和作物产生的不良影响,对改善作物品质有良好效果。黄腐酸对微量元素也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3)刺激作物生长

腐殖酸中含有多种官能团,作为生理活性物质,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体内生理代谢有刺激作用,无机肥料不具有这种特性。腐殖酸中的低分子组成黄腐酸是水溶性的,它不仅表现在对拌种、蘸根、喷洒等方式对各种作物有明显刺激作用,而且被根系吸收产生刺激作用。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对作物根系发育有特殊的促进作用,促使幼苗发根快,次生根多,根量增加,根系伸长,使作物吸收水份和养份的能力增加。黄腐酸的刺激作用在作物地上部分表现出生长旺盛、株高、杆壮等方面,在前期表现尤为明显。黄腐酸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对植物细胞的生理代谢起刺激作用,表现在呼吸强度、光合作用强度的增加。作物叶面喷施黄腐酸引起叶片气孔开张度缩小、水份蒸腾降低,作物根系酶活性提高等。

(4)抗病功能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有益微生物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有益种群逐步发展有为优势种群,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再加上植物本身由于土壤条件优良而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加

强,因而大大减少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的发生。

(5)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能

作物生长环境的土壤、水份、养份、温度、光照、空气等诸因素组成了植物的生长条件,腐殖酸发挥缓冲作用,降低作物生长的不良影响,具有抗逆性能。能够提高作物抗旱能力,节水能力可以提高30%。节水保墒的效果仅次于地膜覆盖所产生的效果。增强作物抗寒能力,使用黄腐酸复混肥或黄腐酸叶面喷施都可以提高越冬作物的抗御力。具有防御病虫危害的能力,腐殖酸对防治病虫害有着独特的效果,与农药配合施用具有抑菌抗病作用(如:与井冈霉素混用有增效作用)。

(6)能改善作物品质

黄腐酸对改善作物品质带来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在蔬菜、瓜果类中,可以提高糖份,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果质酸度。在烟叶、蔬菜等阔叶型作物中,可以提高叶片的质量品质。在粮食作物中,促使作物含有较多的低分子有机营养物质。

3.2腐殖酸类肥料种类及概念简介

自1953年我国腐植酸开发应用以来,腐植酸最早进入农业领域应用的当属肥料。随着全球肥料产业、特别是化肥产业升级换代的需要,腐植酸作为重要的有机原料和绿色环保肥料,其开发愈来愈受到业界的重视。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腐植酸类肥料涉及固体、液体两大类肥料的所有方面,已成为肥料产业体系中的一朵奇葩。

腐植酸类固体肥料

腐植酸类固体肥料系指以根施(底肥)为主的基础肥料。主要由腐植酸与大量元素(N、P、K)、中量元素(Ca、Mg、S)、微量元素(Zn、B、Fe、Mo、Mn、Cu)及稀有元素结合而形成的单质或多元肥料,以及腐植酸有机或生物腐植酸有机肥料等多种类型,属于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天然“盟友”。

(1)腐植酸氮肥

(2)腐植酸磷肥(或称磷腐肥)

(3)腐植酸钾肥

(4)腐植酸钠

(5)腐植酸铵

(6)硝基腐植酸铵

(7)腐植酸尿素

(8)腐植酸复混肥料

(9)腐植酸复合肥料

(10)腐植酸有机-无机复合肥料

(11)腐植酸无机-有机复合肥料

(12)腐植酸有机肥料

(13)生物腐植酸有机肥料

(14)生物腐植酸复合肥料

(15)腐植酸镁肥料

(16)腐植酸微量元素肥料

(17)腐植酸硒肥

(18)腐植酸硅肥

在深化上述腐植酸类肥料的开发中,针对各种作物的用途而配制的各类专用肥,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充分说明用腐植酸开发应用肥料的空间十分广阔。

腐植酸类液体肥料

腐植酸类液体(流体)肥料(包括液态和固态或粉剂两类)系指以沟壑冲施和植物枝体以及叶面喷施为主的补充肥料。包括含腐植酸水溶性肥料、腐植酸叶面肥料、腐植酸冲施肥料等各种类型的液体肥料。

腐植酸类肥料文献种类概念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得知,腐植酸作为肥料的种类及概念相当庞杂。现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出版社,1996)和《中国肥料手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2001)两个版本中,有关腐植酸类肥料的种类及概念摘录如下。

(1)腐植酸类肥料:主要有腐植酸铵、硝基腐植酸铵、腐植酸钾、腐植酸钠及腐植酸复合肥料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化学卷,1996:87)

(2)腐植酸铵:简称腐铵。凡原料中腐植酸含量在40%以上,而钙、镁含量在2.5%以下的,可采取直接氨化法;当原料中钙、镁含量>2.5%,腐植酸含量在30%以上者,则采用碳化氨水或碳酸氢铵与腐植酸钙、镁复分解反应法,或者采用氨化法制取腐铵。(《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化学卷,1996:87)

(3)硝基腐植酸铵:简称硝基腐铵。生产硝基腐铵是以硝酸为氧化剂,使腐植酸原料中的高分子芳香族结构发生氧化、分解而增加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同时使硝基引入腐植酸结构中而成为硝基腐植酸,然后与氨水进行氨化反应,即成硝基腐铵。(《中国农

业百科全书》农业化学卷,1996:87)

(4)腐植酸钾和腐植酸钠:简称腐钾和腐钠。腐植酸结构中的羧基、酚羟基等酸性集团,能与苛性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溶于水的腐植酸钾(或钠)。将残渣分离后,即为液体腐钾(或腐钠),进一步浓缩、蒸干,或直接喷雾干燥,即为固体腐钾(或腐钠)肥料。(《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化学卷,1996:87)

(5)腐植酸复合肥料:系腐铵与过磷酸钙、钾肥或微量元素的混合物。(《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化学卷,1996:87)

(6)腐植酸复混肥料:生产腐植酸复混肥料的方法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在复混肥料生产时加入腐植酸;第二类是生产基础肥料时,配入养分元素和腐植酸。目前以第一类生产方法为主,即以泥炭、褐煤、风化煤或已制成的腐植酸类肥料,与基础肥料按比例进行混配生产。(《中国肥料手册》,2001:505)

(7)长效腐植酸尿素:用腐植酸和尿素反应制成的有机络合物。其主要原料是低级别煤(泥炭、褐煤、风化煤)中腐植酸和尿素。其效果既好于尿素亦好于腐植酸,是一种集化肥与有机肥于一体的新型肥料。其重要特征除含有尿素中酰胺态氮,低级煤中的腐植酸还含有腐脲络合物、络合态氮。(《中国肥料手册》,2001:507)

以富含腐殖酸的泥炭、褐煤、风化煤为主要原料,经过氨化、硝化、盐化等化学处理,或填加氮、磷、钾、微量元素及其他调制剂制成的一类化肥,称为腐殖类肥料。

3.2.1腐殖酸类肥料的特点

(1)刺激生理代谢:腐殖酸分子中含有多种活性功能基团,可增强作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刺激生理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如腐殖酸能促使种子提早发芽,出苗率高,在低温下尤为显著;能刺激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与增长,使幼苗发根快,次生根多,根量增加,根系伸长,使作物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增加。因此,养分供应充足,作物茎快健壮,枝叶繁茂,光合作用增强,加速养分向子实体转移,促进果实提前着色成熟。

(2)提高养分利用率:腐殖酸含有羧基,酚羟基等官能团,有较强的离子交换和吸附能力,能减少铵态氮的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经氧化降解的硝基腐殖酸,可抑制尿酶活动,提高尿素利用率。降解的硝基腐殖酸增加磷在土壤中移动的距离,抑制土壤对水溶性磷的固定,使速效磷转化为缓效磷,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腐殖酸官能团可以吸收存储钾离子,使钾肥缓慢分解,增加钾的释放量,提高速效钾的含量。腐殖酸与难溶性微量元素可以发生鳌合反应,生成溶解性好可被作物吸收的腐殖酸微量元素鳌合物,从而有利

于根系和叶面吸收微量元素。

(3)改善土壤结构:腐殖酸可以促进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调节土壤PH值,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土壤交换容量,达到酸碱平衡,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好气性的细菌、放线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增加,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促进营养元素释放,便于作物吸收营养。

(4)增强植物植物抗逆性:腐殖酸能减少植物叶片气孔张开强度,减少叶面蒸腾,从而降低植株耗水量,使植株体内水分状况得到改善,保证作物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抗旱性。腐殖酸多为两性胶体,表面活性大,对真菌有抑制作用,可增强作物坑寒性,易被细胞膜吸附,改变细胞膜渗透性,促进无机养分的吸收,防止腐烂病、根腐病,减轻作物害。

(5)增产提质:腐殖酸可以与微量元素形成络合物或鳌合物,增加微量元素从根部向叶部或其它部位运转的数量,调节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比例和平衡状况,加强酶对糖分、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各种维生素的合成运转。可促进酶的活性,使多糖转化为可溶性单糖,使淀粉、蛋白质、脂肪物质的合成积累增加,加速各种代谢的初级产物从茎叶或根系向果实、种子输送,使果实丰满、种子饱满,提高子实的产量。

3.2.2腐殖酸类肥料的施用

(1)腐殖酸铵、硝基腐殖酸铵等固体腐肥的施用方法:①基肥:采用撒施、穴施或条施的办法,随耕翻作施人土壤内,用量因作物及土壤不同而异。②种肥:将肥料播种时同时施用,施用时最好拌入1-3倍的土,以避免种子接触肥料或施肥施用不匀造成局部肥料浓度过高,影响种子的发芽及幼根的生长。⑧追肥:在距离作物根部10厘米的地方,挖坑或开沟施人后覆土,并结合浇水。作追肥宜早不宜迟。此外,在施用此类腐肥时要与农家肥、氮肥、钾肥等配合施用,以平衡养分,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

(2)腐殖酸钠、腐殖酸钾的施用方法:①浸种:用该两种腐肥浸种的浓度为0.05%-0.005%(有效含量),水稻种浸泡48小时以上;小麦种浸泡8-10小时;玉米种浸泡24小时左右。浸种温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②浸根、蘸根、浸条:水稻、甘薯、蔬菜等移栽作物或果树插条时可用其浸根、浸条,或在移栽时将液体腐肥加泥土调成糊状蘸根。浸根的浓度为0.01%~0.05%,蘸根浓度可稍高。浸泡时间一般为10-24小时,温度高时可相应缩短时间。③根外追施:水稻、小麦等作物扬花至灌浆时期,用腐殖酸钾或腐殖酸钠配成水溶液喷洒叶面及穗部2-3次,可促进灌浆,使籽粒饱满。根外追肥在小麦、水稻等扬花、灌浆初期进行,每(亩)用50千克液体腐肥,浓度为0.01%-0.05%。

3.2.3施用腐殖酸类肥料的效果

腐殖酸类肥料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但由于应用作物不同、肥料种类不同及肥料中各有效组分比例的差异,增产提质效果也自然有很大差别,增产幅度较小的大田作物增幅大约在5%-15%,而增产幅度较大的蔬菜类则增产15%-30%。据沈阳农业大学试验:草莓施用腐殖酸复合肥、(N:P205:K20=10-10-13,腐殖酸20%)可比等养分处理增产84.6%。从改善农产品质量方面看,该类肥料具有提高子实中糖分、Vc等营养成分含量和降低子实中有机酸含量的功效,并可促进果实提早着色。

3.2.4施用腐殖酸类肥料的注意事项

在施用时也必须注意如下几点:①腐殖酸钠、钾溶液喷施的PH值要求在7.2-7.5之间,若大于8应加入少量的酸进行调节。它们的刺激作用与气温高低有关,气温低见效慢,气温高见效快。气温超过18℃时肥效最易发挥,但若超过38℃,则必须停止或减少腐殖酸的使用,否则易造成作物呼吸过旺,影响作物干物质的积累及产量。②腐殖酸铵只有在土壤水分充足的地方才能充分发挥肥效。③保护地上尽量不施用腐殖酸铵,以免因游离态的铵离子浓度过高造成熏棚事故。④各类腐殖酸肥料养分比例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因而肥性差异很大,适宜的用量自然不一样,各地一定要按肥料使用说明施用,不可随意增减用量。⑤腐殖酸类肥料不能完全代替化肥和农家肥,与化肥及农家肥配合施用效果更佳。⑥最好选用活化过的腐殖酸肥料,因为未经活化的腐殖酸效果来的慢。⑦由于黄腐酸不利用土壤中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因而黄腐酸类肥料不宜施用于土壤中,而应做叶面肥施用。

3.3腐殖酸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

重金属离子废水是一种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进入环境后参与食物链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后果。目前对含重金属离子Pb2+、Cu2+、Cr3+、Cd2+等的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转变为不溶性物质,如化学沉淀法、电解还原法[1]等;另一类是不改变金属离子化学形态条件下的缩合分离,如离子交换法和交换纤维法[2,3]等。化学沉淀法通常是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药剂,使重金属离子生成不溶的或难溶的化合物沉淀析出,但此法所用沉淀剂价格较贵,处理中易排出有害气体,反应后残留物的去除还存在一定困难;电解还原法是通过电解作用使重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此法操作简便,不必消耗化学药剂,但电和金属电极消耗大,而且在

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泥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离子交换法处理效果好,但处理废水成本较高。交换纤维是一种新型的交换材料,其特点是比颗粒状吸附剂交换速度快,多用于各种无机离子的分离、提取(如重金属、贵金属等),但用于处理废水成本较高。而泥炭价格低,其中含有腐殖酸及羟基、羧基、醌基等活性基团,可与水中重金属发生离子交换、络合反应及表面吸附作用[4,5],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均在97%以上,且具有较强的抗Ca2+、Mg2+干扰能力。吸附重金属离子后,经过解析脱附再生处理可循环利用[6]。王兰等[7]利用大同风化煤粉中的腐殖酸处理天津某厂含镉电镀废水,使处理前含镉量为92.5mg/L的水,处理后镉含量降为0.1mg/L,去除率为99.8%,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王兰等[7]还利用吉林黄泥河泥炭(腐殖酸含量42.6%,粒径<60目)对长春某厂的电镀含铬废水进行吸附实验,常温下间歇搅拌,吸附5h后,铬的去除率达96.6%以上。

(2)处理染色废水

染料废水在处理中脱色是一个难题。利用泥炭腐殖酸作为阳离子染料脱色剂用于处理阳离子印染废水,无论色度有多高,通过泥炭脱色剂滤层,都可达到无色透明,经脱色处理后的污水可循环利用。泥炭吸附剂也可以把染色废水中毒性较大的阳离子缓染剂(1227)和柔剂VS等去除97%以上。陈仙[8]利用腐殖酸钠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染色污染物的去除率很高,而且工艺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3)用于阻垢缓蚀剂

腐殖酸主要是一些天然的芳香族羟基羧酸,相对分子质量大,具有离子交换、吸附络合等性质及良好的渗透性与分散性,且能有效地分散金属氧化物,在金属表面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保护膜,表现出良好的阻垢、除垢和缓蚀性。邱广明等[9]利用腐殖酸钠和含磺酸基的共聚物为原料制得HA/P共混物对水中CaCO3、Ca3(PO4)2的阻垢率、Fe2O3的分散性以及缓蚀性进行研究发现,此共混物具有很高的阻垢、分散和缓蚀性能,避免了由于缺少磷系水处理剂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4)用于处理其他工业废水

用含77.22%游离腐殖酸的Kapucin制剂进行污水脱酚试验,在向污水中加入此种制剂时,腐殖酸变成腐殖酸盐,可以吸附污水中的酚。被酚饱和的腐殖酸盐以沉淀物形式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日本进行的研究是将2~3mm的SiO2用酚醛树脂涂覆后再涂上腐殖酸制成吸油剂,用于处理含油废水,去油效果非常理想。按5:100比例将含有腐殖酸和微生物的土壤丸粒投入屠宰厂废水中(含BOD14300mg/L、固体悬浮物18900mg/L及大肠杆

菌24000mg/L),在3个曝气池中连续反应,最后生成一种不含大肠杆菌、BOD和悬浮固体极低(分别为65和19mg/L)的澄清液。

三、应用前景

近年来,腐殖酸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腐殖酸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今后腐殖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

(1)降低成本。由于目前腐殖酸的提取成本较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农业和其他行业中的应用。为降低成本,比较可行的方法有:①开发新工艺,减少试剂用量,简化反应条件;②使用廉价原材料;③加强复合化研究。

(2)腐殖酸的污染处理。腐殖酸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是许多水体有害化学物质的先驱物,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溶于水。选择合适的配比生产腐殖酸类肥料,使其达到最大的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由于腐殖酸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吸附能力和脱除杂质能力,而且原料来源广泛,制造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还可以再生回用,因此在处理工业废水、废气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受到各国广泛关注。近十年来,它作为废水废气净化剂,作为脱臭剂等在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研制工作。作为一种新型天然水处理剂,其开发利用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

腐植酸肥料

一:什么是腐植酸 腐植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按来源分为土壤腐植酸和煤炭腐植酸。 土壤腐植酸与生俱来,主要是土壤中动植物遗体在微生物作用下腐化形成一类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煤炭腐植酸是微生物对植物分解和转换后,又经过长期地质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它大量的存在于风化煤、褐煤、泥炭中。 由腐植酸制成的肥料具有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无机养分含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以及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作用,因此,国家对腐植酸类肥料非常重视,将腐植酸类复合肥料列为国家正式肥料。二:腐植酸肥料应用效果 腐殖酸肥料具有以下五大作用:改良土壤、增进肥效、刺激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性、改善产品品质。 第一,以腐植酸为载体的肥料是一种多功能有机肥料,施入土壤中后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加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活化土壤养分,使N、P、K等营养缓慢释放,减营养元素的固定和流失。 第二,与单纯化肥相比,腐植酸肥料能够增加和活化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促进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对微量元素缺乏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第三,腐植酸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尤其以抗旱作用明显。腐植酸类物质可缩小叶面气孔的开张度,减少水分蒸发。使土壤保持较多的水分。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使根系吸收较多的水分和养分。因此施用腐植酸类肥料对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有十分巨大的作用。 第四,腐植酸肥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刺激植物生长,可增强植株体内氧化酶活性及其他代谢活动。还可以降解农药残留毒性,减少环境污染。 第五,腐植酸肥料在果菜方面应用,除了增产幅度高以外,可防治苹果的腐烂病,防止果菜缺铁黄化症、斑点落叶病、黄瓜霜霉病等等。还可提高果菜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施用说及注意事项 1在一年生大田作物上,腐殖酸颗粒肥料主要用作底肥,也就是

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及工艺流程图

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与技术 随着腐植酸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化, 我国腐植酸肥料的研制开发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现从腐植酸复混肥的性能、作用、机理、生产工艺特点及农田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以推动腐植酸复混肥料在农业上的迅速推广应用。 1 腐植酸的性能 腐植酸是一种化学结构相当复杂的胶体无定型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它是由几个相似的结构单元所形成的大分子复合体, 每个单元又以芳香族聚合物为核, 在核的外面带有羧基、酚羟基、羰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使腐植酸具有酸性、亲水性、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 能与 K+、Na+、Ca2+、 M g2+、Fe3+、Al3+和 NH4 +形成腐植酸盐, 并能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腐植酸由很多极小的球形微粒积聚而成, 表面大, 其阳离子交换量比矿质胶体大 10~20 倍。 腐植酸可与碱成盐, 其 1 价盐如 NH4+、Na+、K+盐为水溶性, 2 价盐如 Ca2+、Mg 2+盐和 3 价盐如 Fe3+、Al3+盐均不溶于水。 腐植酸具有胶体性质, 在水溶液中呈现出疏松的结构, 加入电解质后会破坏腐植酸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使其凝聚成絮状沉淀。腐植酸的热稳定性差, 在高温下很容易脱羧基、酚羟基而发生裂解, 以致失去原有的活性。 腐植酸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 其分子中所含的多酚基结构参与

了植物体的氧化还原过程, 有活化生物体多种酶的活性, 促进细胞分裂, 加速作物生长点分化及增强根系发育, 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它还能抑制土壤中脲酶和硝化菌的活性, 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化肥利用率。 腐植酸存在于泥炭、褐煤和风化煤中, 其总含量一般为 30% ~50% 。目前统称的腐植酸由胡敏酸( 黑腐酸和棕腐酸) 和富里酸组成, 富里酸又称黄腐酸, 含量少。由于原生植物、地质年代所经历的变化和环境不同, 其腐植酸含量、成分、结构有很大差异, 直接影响到腐植酸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一般来讲, 活性基团的含量越高, 调剂肥料中养分释放和供给能力越强。 腐植酸在农业上的应用, 则表现出具有 5 大作用, 即: 改良土壤; 增强化肥效能; 刺激作物生长; 改善作物品质; 增强作物抗逆能力。 我国蕴藏着上千亿吨的腐植酸资源, 为发展腐植酸复混肥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2 腐植酸对氮肥分解的抑制机理 2·1腐植酸的脲酶抑制和硝化抑制机理 多元复混肥, 其氮源多采用尿素为原料。 ( 1) 酰胺水解作用 尿素进入土壤后, 在土壤脲酶作用下, 很快发生水解而生成氨。水解后的氨, 一方面与土壤中的水发生水合反应而形成 NH4 + , 使其存在于土壤中供作物吸收利用; 另一方面可进入大气而损失。其化学

对腐植酸类标准中一些概念的质疑与建议

对腐植酸类标准中一些概念的质疑与建议 成绍鑫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太原 030001) 摘 要:腐植酸标准化工作中存在许多亟待商榷和统一的概念和定义。本文就腐植酸、黄腐酸、有机质、碳系数等的定义和分析方法,以及数据表达基准、计算公式、标准制定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腐植酸 黄腐酸 有机质 标准 概念 中图分类号:TQ3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12(2013)05-0001-08 Query and Proposal on Some Concepts in Humic Acids Standards Cheng Shaoxin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aiyuan, 030001)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among the humic acid standardization work that should be discussed and unified. In this article definitions and analytical methods of humic acid, fulvic acid, organic matter and carbon coef-ficient were expounded. Furthermo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ata express criterion, calculation formulas, standard setting and fundamental research were corrected and propounded as well. Key words: humic acid; fulvic acid; organic matter; standard; concept 腐植酸肥料标准工作组成立以来,我国腐植酸标准化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已修订和发布了两项行业标准,还有多项标准正紧锣密鼓地起草中。本人拜读了邹德乙教授等人在2013年第3、4期《腐植酸》杂志“协会(专业)标准讨论”栏目发表的两篇文章,很受启发。腐植酸标准化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亟待商榷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也对此发表一些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参考。 1 关于腐植酸和黄腐酸的概念 一个科学概念的提出,应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尊重传统,但应随着科技发展而有所创新;二是要与国际规范化概念和定义接轨;三是要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按以往比较公认的土壤学概念[1~3],腐殖物质包括腐黑物(碱不溶部分,也称胡敏素)、腐植酸(碱溶酸沉淀部分,就是“棕+黑腐酸”,经典煤化学中称“真腐植酸”)、黄腐酸(酸析后仍留在溶液的部分,也称富里酸)三大段分。这里,腐植酸和黄腐酸被划分为并列的两个段分。在20世纪末国际腐殖质协会(I H S S)制定的“腐植酸的综合分离提纯方法”[4]和旧国际标准ISO 5073-1985《褐煤和柴煤中腐植酸的测定》中,仍然沿用上述概念。直到发布ISO 5073-1999[5](目前又新发布ISO 5073-2013版本)后,才对上述腐植酸的定义作了重大修改,即规定的腐植酸是用碱液(或焦磷酸钠碱液)抽提出来的“一组分子量相对较高、组成十分复杂的有机缩合多羧酸无定型混合物”。这就是说,腐植酸中囊括了黄腐酸、棕腐酸和黑腐酸,这与经典煤化学的概念[6,7]基本一致,其分离流程为: [收稿日期]2013-09-22 [作者简介]成绍鑫,男,1939年生,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煤化学和腐植酸化学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E-mail: chengsx-306@https://www.doczj.com/doc/e22959152.html,。

腐植酸肥使用

叶面肥正确掌握使用技术 (发布日期:2005-2-21 13:54:32)浏览人数:601 叶面肥正确掌握使用技术叶面肥,严格意义上讲,不是肥料的分类,而是指一种施肥方式。大家知道,作物除了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叶片也能吸收养分,叶面施肥又称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这种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有资料显示,在国外,肥料通过叶面施用所占比例已超过40%,可见叶面施肥的重要性。叶面施肥(foliarfeeding/spray)的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强,养分吸收运转快,可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提高养分利用率,且施肥量少,适合于微肥的施用,增产效果显著,尤其是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低湿条件、土壤过酸过碱等因素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时,采用叶面追肥可以弥补根系吸肥不足,可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1、正确认识和使用叶面肥 1.1认识叶面肥叶面肥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全国范围约有数百种乃至千种之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以下5大类: 第1类:营养型叶面肥该类叶面肥中不仅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钾,还含有中量元素钙、铁、镁以及作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如芬兰凯米拉公司的肥凯王系列叶面肥。 第2类:调节型叶面肥(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肥料范畴)该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矮壮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如920、爱多收等。 第3类:生物型叶面肥该类肥料中含微生物体及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 第4类:单一型微量元素叶面肥该类叶面肥中只含有一种作物必须的微量元素,针对某些作物对特殊微量元素的需求而使用,如油菜花期喷施硼砂或硼酸,果树上喷施硫酸锌等。 第5类:复合型叶面肥该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有多种,一种叶面肥即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 1.2正确掌握叶面肥使用技术 叶面施肥的效果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提高叶面施肥的效果应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和正确的施肥技术。 1.2.1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选择适宜的叶面肥品种。在作物生长初期,为促进其生长发育选择调节型叶面肥,若作物营养缺乏或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应选用营养型叶面肥。生产上常用于叶面喷施的化肥品种主要有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及各种微量元素肥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肥料品种。 1.2.2喷施浓度要合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作物营养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更应严格控制;还有含有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亦应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以防调控不当造成危害。不同作物对不同肥料具有不同的浓度要求。以尿素为例,在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适宜浓度为1.5%—2.0%,在萝卜、白菜、甘蓝、黄瓜上为1%—1.5%,在马铃薯、西瓜、茄子上为0.5%—0.8%,苹果、梨、葡萄、茶叶上浓度为0.5%,葱、番茄、温室黄瓜上浓度为0.2%—0.3%。 1.2.3喷施时间要适宜叶面施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

正确认识腐植酸和黄腐酸的作用

腐植酸和黄腐酸的作用 腐植酸中的官能团(主要是羧基和酚羟基)能给出活泼氢离子,故腐植酸表现出弱酸性和化学反应性,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络(螯)合作用。腐植酸的醌基、羧基和酚羟基结构使其具有生物活性。 腐植酸在农业上的“五大作用”(改良土壤、增效化肥、刺激生长、增强抗逆和改善品质)一直指导着腐植酸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进步。 黄腐酸是使用范围较广、经济效益较高的腐植酸类产品,至今在植物生长剂、抗逆剂、流体肥料、医药制剂、化妆品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市场和竞争优势。 黄腐酸在农业上的“四剂功能”(抗旱剂、生长调节剂、农药缓释增效剂和化学元素络合剂)堪称经典,作为抗旱剂可谓独树一帜。 与腐植酸和黄腐酸 有关的新材料开发 腐植酸因其有着绿色、环保、有机的特性,新材料开发潜力巨大。针对肥料而言,腐植酸可以为复合材料(大中小分子),可以为功能材料(提氮、活磷、促钾),可以为抗逆材料(如植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虫害等),可以为络(螯)合材料,可以为专用材料,不一而足。 黄腐酸是腐植酸中的水溶性部分,由于分子量小(数均分子量为1032;有的200~300),酸性基团多、溶解好、用途广泛。国内常见的两种黄腐酸提取方法为离子交换树脂法和硫酸-丙酮法。针对肥料而言,黄腐酸可以为精细化材料(如小分子、高活性、高含量),可以为抗逆材料(如植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虫害等),可以为络(螯)合材料,可以为专用材料等。 用科学态度指导 水溶性腐植酸肥料的开发 目前,很多新技术应用到腐植酸提取、制备工艺中,如超声波、光辐射、微波提取技术,提升了水溶性腐植酸及其产品的工艺水平,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我们必须以正向结合的思想为指导,以统筹、协调、集成的方法,将水溶性腐植酸和水溶性腐植酸肥料做深、做细。(曾宪成) 13

腐植酸水溶肥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腐植酸水溶肥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9年6月14日—16日,“首届走进腐植酸水溶肥新时代论坛”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隆重召开。会上,13位业界专家围绕腐植酸水溶肥政策、技术、工艺、理论、应用、标准等系列内容激情演讲,为与会代表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现摘编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江志阳总结腐植酸水溶肥工艺和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分享给大家。 一、腐植酸固体水溶肥料常见3个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吸潮结块:成品贮藏一段时间后,出现吸潮和结块现象。 原因:与原料的吸潮性、含水量、堆压重量、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包装材料的吸水性等有关。 解决方法:注意原料入库储存,及时对新原料检测,可以用一水合硫酸镁防结块剂。 2.包装胀气:产品在夏天放置一段时间,包装袋内产生的气体,导致包装鼓起或者涨破。 原因:通常是由于产品中含有尿素,气体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 解决方法:采用透气的包装塑料,注意成品的储存温度。 3.包装材料腐蚀。 原因:一些配方容易对包装材料造成腐蚀。 解决方法:注意包装材料的选择。 二、腐植酸液体水溶肥常见4个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结晶现象:腐植酸液肥生产过程中出现结晶、分层、固料含量增加。 原因:养分料液浓度过高或者投料顺序不对等原因导致。 解决办法:通过大量实验摸索规律,如原料添加方式、添加顺序、体系pH值、处理温度等。 2.分层问题:腐植酸液肥长时间贮存出现分层问题。 原因:腐植酸液肥长时间贮存后,腐植酸与金属离子螯合后又解离,与溶液中一些其他离子螯合出现沉淀。 解决方法:调节螯合工艺及向其中加入悬浮剂,使得腐植酸液肥可以长时间贮存。 3.堵管问题:腐植酸液肥冲施过程中,有时会使滴灌管出现堵管现象。 原因:腐植酸水溶肥与硬水中钙镁离子络合后形成沉淀,堵塞滴灌管。

DB51 T 1049-2010 劣质肥料判定规则

65.080 G20 DB51 劣质肥料判定规则 The rules of determining inferior fertilizer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049—2010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2) 4 劣质肥料判定界限指标 (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劣质肥料判定界限值复混肥料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3)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氮肥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4)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磷肥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5)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钾肥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6)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有机肥料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7)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微生物肥料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8)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其它肥料劣质品判定界限值 (9) I

DB51/T 1049—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四川省危险化学品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耀蓉、叶德宪、游戎、李昆、程康宁。

DB51/T 1049—2010 劣质肥料判定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劣质肥料的质量判定界限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其它肥料产(商)品检验中对劣质肥料的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35 硫酸铵 GB537 农业用硼砂 GB2440 尿素 GB/T2946 氯化铵 GB3559 农业用碳酸氢铵 GB6549 氯化钾 GB10205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GB/T10510 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GB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17419 含氨基酸叶面肥料 GB/T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GB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GB20406 农业用硫酸钾 GB20412 钙镁磷肥 GB20413 过磷酸钙 GB/T20782 农业用含磷型防爆硝酸铵 GB/T20784 农业用硝酸钾 GB/T20937 硫酸钾镁肥 GB21633 掺混肥料(BB肥) GB21634 重过磷酸钙 GB/T3460 钼酸铵 HG2321 磷酸二氢钾 HG2598 钙镁磷钾肥 HG/T3275 肥料级磷酸氢钙 HG3277 农业用硫酸锌 HG3281 小联碱农业氯化铵 HG/T3733 氨化硝酸钙 NY525 有机肥料 1

腐植酸肥料的使用时期和注意事项

腐植酸肥料的使用时期和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时离不开使用化肥的,现在生产中越来越的农民使用腐植酸肥料,但是很多农民在使用后觉得没有什么效果,其实是他们用错了时间。那么腐植酸肥料什么使用好?要注意些什么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腐植酸肥料关键时期 1、土壤酸碱度失衡 近些年因为化肥的滥用,导致很多土壤都受到了污染,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而土壤一旦酸化,作物的根系就会受到毒害,影响到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腐植酸算肥料,及时为根系补充钙镁铁锌等元素,以达到调节土壤酸碱平衡的目的。 2、土壤干旱水涝 农作物生长发育除了养分外,水分也极为重要,如果是在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土壤极易干旱或者水涝。这时农作物的根系就比较脆弱,生长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时如果使用腐植酸肥料,那么能有效的减少农作物体内水分流失,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

二、使用注意事项 1、注意使用浓度 腐植酸肥料和生长素发挥有些类似,在使用过程中,要着重注意肥料的使用浓度,如果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那么对于农作物的效果都不是很明显,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2、注意使用温度 在使用腐植酸肥料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温度,一般适宜温度需要18小时才能见效,如果在低温时使用腐植酸肥料,那么产生的效果非常慢,极易造成肥料浪费,增加种植成本;而如果高温使用可能会造成肥害,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

3、注意搭配使用 腐植酸肥料作为基肥和种肥比用作追肥效果好,集中施比撒施好,深施比浅施好,但是要注意不能将其完全替代无机肥和农家肥,必须搭配化肥和有机肥使用。 4、注意施用效果 腐植酸肥料施用后效果也会因作物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在白菜和萝卜使用效果会比较好,但是如果在块茎作物使用效果会差一点,使用在谷类作物效果会更差。

腐殖酸的作用

腐殖酸的作用 一、啥叫腐植酸 腐植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大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中腐植酸的比例最大,土壤腐植酸是物理化学上的非均相复杂混合物分子量是多分散的,该混合物是由天然的、分子量较高、黄至黑色、无定形、胶状、具有脂肪性和芳香性的有机聚电解质组成,不能用单一的化学结构式表示。 二、腐植酸是从哪里来的 1、土壤腐植酸与生俱来,主要是植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2、煤炭腐植酸是微生物对植物分解和转换后,又经过长期地质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三、腐植酸结构功能与作用 1、结构腐植酸是一类天然有机弱酸,由黄腐酸、黑腐酸和棕腐酸三部分组成。 2、元素组成煤炭腐植酸与土壤有机质中的腐植酸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腐植酸的主要元素有碳、氢、氧,还有少量的氮和硫,另外还还有多种官能团。 3、腐植酸的作用土壤有机质中一般以上是腐植酸,在腐蚀质中腐植酸是主体及其与金属离子相结合的盐类,腐植酸是有机质中最活跃、最有效的部分。 (1)腐植酸的直接作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2)间接作用 ①物理作用 A.改善土壤结构。

B.防治土壤裂化和侵蚀。 C.增加土壤持水量,提高抗寒能力。 D.使土壤颜色变暗,有利于太阳能量吸收。 ②化学作用。 A.调节土壤PH值。 B.改善和优化植物对营养和水份的吸收。 C.增加土壤缓冲能力。 D.在碱性条件下,是一种天然螯合剂(与金属离子螯合,促进期被植物吸收)。 E.富含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有机质和矿物质。 F.提高有机肥料的溶解性,减少肥料的流失。 G.使营养元素转化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状态。 H.能加强植物对氮的吸收,降低磷的固定,能把深入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保护盒贮存于土壤中,并能加速营养元素进入植物体的过程,提高无机肥料的应用效果,所以说,腐植酸是植物营养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的“储备库”。 ③生物作用 A.刺激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植。 B.提高植物自然抗病、抗虫害的能力。 四、常用腐植酸的种类和特性目前作肥料常用的腐植酸分为褐煤腐植酸、风化煤腐植酸、泥炭(草滩腐植酸)。 1、褐煤腐植酸是成煤过程中第二阶段(成岩作用)的产物,至烟煤阶段已不含腐植酸,褐煤腐植酸一般含量在1—85%,褐煤外观呈褐色,少数呈黑色,按深浅程度可分为 (1)土状褐煤:煤化程度较浅,碳含量较低,腐植酸含量较高,一般在40%以上。

农业部最新肥料登记标准及流程【最新版】

农业部最新肥料登记标准及流程 2015年9月2日,农业部公告第2287号发布了《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肥料临时登记审批标准》《肥料续展登记审批标准》《肥料变更登记审批标准》等行政审批服务标准,4项《标准》自2015年9月6日起实施。同日,农业部第2291号公告发布了基于上述4项标准有关要求的《肥料登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申报程序》,自2015年9月6日起,实施网上申请和纸质材料申请并行。二者都符合要求的,农业部行政审批办公大厅方予以受理。 现将《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肥料临时登记审批标准》《肥料续展登记审批标准》《肥料变更登记审批标准》4项标准和《肥料登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申报程序》《新用户注册流程说明》等6项新规一并集结于后。希望全行业腐植酸肥料生产企业,依照农业部肥料登记新标准和流程,及时组织腐植酸肥料产品登记,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附件: 1.《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

2.《肥料临时登记审批标准》 3.《肥料续展登记审批标准》 4.《肥料变更登记审批标准》 5.《肥料登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申报程序》 6.《新用户注册流程说明》 附件1: 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 (NY/XZSP TG 302.57-2015) 1项目类型 前审后批。 2审批内容

2.1 申请人的资质。 2.2 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2.3 产品是否安全、有效。 2.4 质量检验报告是否真实有效。 2.5 产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2.6 试验数据与结果和相关证明资料是否真实可信。3审批依据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3.3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 3.4 《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腐殖酸类肥料种类及简介

腐植酸类肥料种类及概念简介 自1953年我国腐植酸开发应用以来,腐植酸最早进入农业领域应用的当属肥料。随着全球肥料产业、特别是化肥产业升级换代的需要,腐植酸作为重要的有机原料和绿色环保肥料,其开发愈来愈受到业界的重视。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腐植酸类肥料涉及固体、液体两大类肥料的所有方面,已成为肥料产业体系中的一朵奇葩。 1 腐植酸类固体肥料 腐植酸类固体肥料系指以根施(底肥)为主的基础肥料。主要由腐植酸与大量元素(N、P、K)、中量元素(Ca、Mg、S)、微量元素(Zn、B、Fe、Mo、Mn、Cu)及稀有元素结合而形成的单质或多元肥料,以及腐植酸有机或生物腐植酸有机肥料等多种类型,属于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天然“盟友”。 (1) 腐植酸氮肥 (2) 腐植酸磷肥(或称磷腐肥) (3) 腐植酸钾肥 (4) 腐植酸钠 (5) 腐植酸铵 (6) 硝基腐植酸铵 (7) 腐植酸尿素 (8) 腐植酸复混肥料 (9) 腐植酸复合肥料 (10) 腐植酸有机-无机复合肥料 (11) 腐植酸无机-有机复合肥料 (12) 腐植酸有机肥料 (13) 生物腐植酸有机肥料 (14) 生物腐植酸复合肥料

(15) 腐植酸镁肥料 (16) 腐植酸微量元素肥料 (17) 腐植酸硒肥 (18) 腐植酸硅肥 在深化上述腐植酸类肥料的开发中,针对各种作物的用途而配制的各类专用肥,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充分说明用腐植酸开发应用肥料的空间十分广阔。 2 腐植酸类液体肥料 腐植酸类液体(流体)肥料(包括液态和固态或粉剂两类)系指以沟壑冲施和植物枝体以及叶面喷施为主的补充肥料。包括含腐植酸水溶性肥料、腐植酸叶面肥料、腐植酸冲施肥料等各种类型的液体肥料。 3 腐植酸类肥料文献种类概念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得知,腐植酸作为肥料的种类及概念相当庞杂。现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出版社,1996)和《中国肥料手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2001)两个版本中,有关腐植酸类肥料的种类及概念摘录如下。 (1) 腐植酸类肥料:主要有腐植酸铵、硝基腐植酸铵、腐植酸钾、腐植酸钠及腐植酸复合肥料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化学卷,1996:87) (2) 腐植酸铵:简称腐铵。凡原料中腐植酸含量在40%以上,而钙、镁含量在2.5%以下的,可采取直接氨化法;当原料中钙、镁含量>2.5%,腐植酸含量在30%以上者,则采用碳化氨水或碳酸氢铵与腐植酸钙、镁复分解反应法,或者采用氨化法制取腐铵。(《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化学卷,1996:87) (3) 硝基腐植酸铵:简称硝基腐铵。生产硝基腐铵是以硝酸为氧化剂,使腐植酸原料中的高分子芳香族结构发生氧化、分解而增加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同时使硝基引入腐植酸结构中而成为硝基腐植酸,然后与氨水进行氨化反应,即成硝基腐铵。(《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化学卷,1996:87) (4) 腐植酸钾和腐植酸钠:简称腐钾和腐钠。腐植酸结构中的羧基、酚羟基等酸性集团,能与苛性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溶于水的腐植酸钾(或钠)。将残渣分离后,即为液体腐钾(或腐钠),进一步浓缩、蒸干,或直接喷雾干燥,即为固体腐钾(或腐钠)肥料。(《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化学卷,1996:87) (5) 腐植酸复合肥料:系腐铵与过磷酸钙、钾肥或微量元素的混合物。(《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化学卷,1996:87) (6) 腐植酸复混肥料:生产腐植酸复混肥料的方法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在复混肥料生产时加入腐植酸;第二类是生产基础肥料时,配入养分元素和腐植酸。目前以第一类生产方法为主,即以泥炭、褐煤、风化煤或已制成的腐植酸类肥料,与基础肥料按比例进行混配生产。(《中国肥料手册》,2001:505)

腐植酸肥料如何施更有效

腐植酸肥料如何施更有效 腐植酸肥料是一种神奇的肥料,它是氮肥的缓释剂,磷肥的增效剂,钾肥的保护剂,中微量元素的螯合剂,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功能。但是很多农友向小编反映腐植酸应用效果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施用方法不对,造成的肥效不显著。那么腐植酸肥料如何施更有效?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腐植酸肥料如何施更有效 1.腐植酸肥效果,因作物种类而异 并非每种作物都对腐植酸表现出肉眼可见的效果。使用时,对作物反应的积极性事先要有认识。 一般认为,在白菜、萝卜、番茄等蔬菜作物上肥效较好,其次是块根、块茎类作物。效果不明显的作物有油菜、蓖麻等油料作物,虽然实际效果是有的,如根系发育的速度、数量及长度等,但数据只能通过科学方法检测,肉眼很难识别。 2.不同时期施用,效果不同 就同种作物而言,宜在作物的生长前期及生殖生长旺盛期施用,此时,叶面喷施腐植酸肥,可被叶片快速吸收。 腐植酸类肥料因养分比例不同,制作方法不同,会导致肥性差异很大。因此,针对不同的作物以及作物所处的生长时期,要用不同的腐植酸肥料,以及合理的用量。农民和经销商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施用,不

要随意增减用量。 3.掌握施用浓度 因为,腐植酸属于生物刺激素范畴,施用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作物抑制生长,但浓度太低又起不到刺激作物的作用。因此浓度一定要掌握到位。 腐植酸与生长素类似,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生长初期的适宜施用浓度为100毫克/升,而生长中、后期施用浓度可在100~500毫克/升范围内变动。 4.配施其他肥料 腐植酸肥含速效养分较化肥低,因此它不能代替化肥,与化肥及农家肥配合施用效果更佳。 5.注意施用温度 腐植酸钾、钠为激素类肥料,应注意温度,施后天冷见效慢,天热见效快,一般温度需在18小时以上。若气温高于38℃时,会加速作物的呼吸作用降低干物质积累,造成减产,应停止施用。

新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配方工艺

资料新增资料目录: 1. 利用畜禽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2. 2 以畜禽粪便为制作原料的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 3. 3 一种利用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4. 0 用畜禽粪便制备高效有机肥的方法 5. 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制造有机基质肥料的方法 6. 9 喷雾干燥的人(畜禽)粪便有机肥颗粒 7. 4 利用畜禽粪便制备生态肥的装置 8. 0 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保存氮磷和减排氨气的系统与方法 9. 8 用畜禽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10. 3 去除畜禽粪便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受控堆肥系统 11. 0 一种畜禽粪便堆肥除臭保氮调理剂及使用方法 12. 9 一种降低畜禽粪便堆肥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钝化剂及使用方法 13. 0 一种迅速转化畜禽粪便为高效肥的方法 14. 4 华北地区潮土小麦玉米畜禽粪便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方法 15. 4 用于畜禽粪便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微生物腐熟剂的制备方法 16. 4 一种对畜禽粪便进行生物脱水的堆肥方法 17. 2 生活垃圾、人、畜、禽粪尿、水处理渣液综合处理成有机肥的方法 18. 5 畜禽粪便堆肥车间的湿法除氨保氮方法 19.[ ]- 高效活性有机磷肥及其生产工艺 20.[ ]- 高效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21.[ ]- 深槽畜禽粪便发酵装置 22.[ ]- 一种除臭生物有机肥及生产方法 23.[ ]- 生物有机肥 24.[ ]- 微生物畜禽粪便无害化菌剂及制备方法 25.[ ]- 简易粪水分离装置 26.[ ]- 畜禽粪便处理设备 27.[ ]- 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方法 28.[ ]- 高湿有机废弃物发酵干燥设备 29.[ ]- 一种鲜鸡粪处理转化肥料方法 30.[ ]- 一种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31.[ ]- 一种畜禽场水冲洗粪便污染的处理工艺 32.[ ]- 利用畜禽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33.[ ]- 一种集约化畜禽场、畜禽粪便污染处理技术 34.[ ]- 有机物的快速发酵腐熟、脱臭生产工艺 35.[ ]- 多维生物有机无机肥的制备方法 36.[ ]- 用固体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料机械成套设备 37.[ ]-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38.[ ]- 一种用湿法造粒加工粪便颗粒肥料方法 39.[ ]- 干燥造粒一体化有机颗粒复合肥料生产方法及其成套设备 40.[ ]- 一种工业化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41.[ ]- 一种制备动物饲料或肥料的方法

肥料标准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 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 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 1429-2007) 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 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 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 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 884-2004) 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 20287-2006) 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 798—2004) 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 525—2002 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 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NY886)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 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

腐植酸肥料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腐植酸肥料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腐植酸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肥料,其实是指利用泥炭、褐煤、风化煤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制取含有大量腐植酸和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磷、钾及某些微量元素的产品。那么腐植酸肥料有什么作用呢?该怎么使用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腐植酸肥料作用。 1、提高氮肥利用率 氮肥时植物生长发育离不开的氮肥,但是氮肥施用后并不是全部被植物吸收,有很大的部分会被浪费掉。以尿素和碳铵为例,将它们施入到田地后会很快随空气和水流失,真正被作物吸收的氮元素只有30%左右。而腐植酸中的芳香核、羟基、羧基等酸性物质能和氮元素起化学反应,能形成新的稳定离子团,能在土壤中存留的时间较长,能逐渐分解释放氮元素,让植物稳定吸收。 2、增效磷肥

磷肥施入后,会被土壤中的金属离子固定,时期转化为迟效磷或者无效磷,而腐植酸中的芳香核、羟基、羧基等酸性官能团能和磷元素反应,使其成为可溶性磷,增加了磷元素的活性,极易被植株吸收,能提高磷肥的肥效5%-10%。 3、增效钾肥 腐植酸中的官能团还可以吸收储存钾离子,既可防止钾离子在沙土中随水流失,又可防止粘性土壤的钾的固定,可以提高钾肥利用率5%左右。 4、保水保肥作用 腐植酸与土壤中的钙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絮状沉淀的凝胶体,能把土壤胶结在一起,使土壤颗粒变为一个个保水保肥的小水库和肥料库,增加了土壤空隙,从而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二、腐植酸肥料使用方法 1、浸种 用腐植酸肥料浸种能提高种子发芽率、提早出苗、增强幼苗发根的能力,一般浓度为0.0005%-0.05%,浸种时间一般为5-10小时,硬壳种子为24小时。 2、基肥 固体腐植酸肥可作为基肥使用,一般每亩用量100-150千克,腐植酸溶液作基肥施用时,浓度为0.05~0.1%,每亩用量250-400升水溶液,可与农家肥料混合在一起施用,沟施或穴施均可以。 3、追肥 在作物幼苗期和抽穗期前,每亩用0.01~0.1%浓度的水溶液250升左右,浇灌在作物根系附近。水田可随灌水时施用或水面泼施,能起到提苗、壮苗、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

新型肥料生产

《新型肥料生产》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新型肥料?常见的种类有哪些? 答:相对于传统的单质肥料和有机肥料而言,是指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用化学合成或分离的方法将传统肥料采用一定的工艺进行二次加工,使其复合化、缓释化。 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定义: 新型肥料有别于常规肥料,必需突出一个“新”字。对“新”字的理解,我认为应该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或其中的某个方面(1)功能拓展或功效提高,如肥料除了提供养分作用以外还具有保水、抗寒、抗旱、杀虫、防病等其他功能,所谓的保水肥料、药肥等均属于此类,此外,采用包衣技术、添加抑制剂等方式生产的肥料,使其养分利用率明显提高,从而增加施肥效益的一类肥料也可归于此类。(2)形态更新,是指肥料的形态出现了新的变化,如除了固体肥料外,根据不同使用目的而生产的液体肥料、气体肥料、膏状肥料等,通过形态的变化,改善肥料的使用效能。(3)新型材料的应用,其中包括肥料原料、添加剂、助剂等,使肥料品种呈现多样化、效能稳定化、易用化、高效化。(4)运用方式的转变或更新,针对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方式等特殊条件下的施肥特点而专门研制的肥料,尽管从肥料形态上、品种上没有过多的变化,但其侧重于解决某些生产中急需克眼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如冲施肥、叶面肥等。(5)间接提供植物养分,某些物质本身并非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但可以通过代谢或其他途径间接提供植物养分,如某些微生物接种剂、VA菌根真菌等。而一个事物的“新”与“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新型肥料,用不了多久可能也就成为常规肥料了。 新型肥料的种类: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氨基酸肥料、腐植酸肥料、添加剂类。2、复混肥料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哪几个重要过程? 答:主要包括复混肥料配方设计原理与方法的选择;生产准备;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生产设备的选择。其中配方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是关键。 3、复混肥料养分比例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答: 根据田间肥效实验结果设计养分比例,包括供试处理直接筛选法和肥料效应函数法○2根据作物是对养分的吸收比例设计复混肥养分比例 ③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速效养分测定值确定复混肥养分比例 ④配方修正法:借助国内外同类作物的成功配方,根据使用地区的土壤养分供给能力进行修正,一般修正系数为25%左右。 对于微量元素的配方比例,由于缺少严格的田间试验数据,而且用量很少,故只需按土壤中该元素的丰缺指标,利用十字交叉法划出临界值,大于该值则不应配入,小于该值则配入。 4、何谓复混肥的分析式?确定的原则是是什么? 复混肥的分析式是指复混肥中所含各主要养分含量的百分率。 其确定原则主要为: (1)分析式必须符合我国复混肥料专业标准中的规定:各主要养分(N、P2O5、K2O)单 一含量不得小于4%,其养分总量(N+P2O5+K2O)低浓度≥25%,中浓度≥30%,高浓度≥40%. (2)分析式必须与基础肥料的养分含量相适应:配方肥中的养分全来自于基础肥料,含副 成分多、养分含量低的肥料只能配出总养分含量低的配方肥;要配高浓度的配方肥只能

腐植酸肥料标准起草案

编者按 今年是协会标准化元年。之前,协会在《腐植酸》杂志上刊发了《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草案)》(见2012年第3期第55页)和《腐植酸复混肥料(草案)》(见2014年第5期第43页)2个腐植酸肥料的产品标准。现将2个标准草案的范围、术语和定义以及技术指标要求等转化为“协会标准”的节选内容予以公示[检测方法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的测定按NY/T 1971-2010和IHSS(国际腐殖质学会)推荐方法进行],公示截止日期为2015年9月30日。请行业同仁抓紧时间提出宝贵意见,待意见汇总后按照“协会标准”制定流程依次送审、报批、复核和发布。同时,中腐协发〔2015〕24号“关于发布“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构成的通知”已发布,详见《腐植酸》杂志2015年第4期。 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草案)内容节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风化煤、褐煤、泥炭或者工农业有机废弃资源为原料进行活化、发酵或化学提取的腐植酸,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肥料 fertilizer 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3.2 无机(矿物)肥料 inorganic(mineral) fertilizer 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 3.3 有机肥料 organic fertilizer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本标准特指腐植酸。 3.4 腐植酸 humic acid 腐植酸是动物、植物遗骸,经过微生物分解和转化,以及地球物理、化学的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形成的一类有机物质,主要从风化煤、褐煤、泥炭中提取,也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等手段从农作物秸秆、糖渣、酒精废液等工农业有机生物质资源转化而来。 3.5 水溶性腐植酸 water soluble humic acid 是指在常温下可直接溶解于水中的黄腐酸、腐植酸铵、腐植酸钾等一价盐。

叶面肥配方备工艺技术

1、花生叶面肥以及采用该叶面肥的喷施方法 2、含海藻酸钠寡糖的叶面肥组合物及其应用 3、一种由天然茶皂素制备的植物叶面肥 4、应用蘑菇提取液作为植物叶面肥 5、高铁全络合广谱型叶面肥及制备方法 6、复方甲壳低聚糖叶面肥 7、以牛奶为溶剂的叶面肥料 8、降农药残留促作物生长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9、富硒叶面肥 10、豆科牧草专用叶面肥 11、甘薯叶面肥及其使用方法 12、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粉状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13、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14、含寡糖的叶面肥组合物及应用 15、一种腐植酸植物生长营养高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16、植物用酵素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17、一种复合微生物叶面肥喷施剂及其使用方法 18、一种液体型石榴专用复合叶面肥 19、一种抗蒸腾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20、一种含有桑黄菌丝体发酵液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21、一种棉花专用微量元素复合叶面肥 22、一种抗旱型小麦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23、一种用于何首乌种植的叶面肥 24、含硒、锌和钙的果品叶面肥 25、葡萄汁在制备解冻抗旱有机叶面肥中的用途 26、果树富铁叶面肥 27、叶面肥及其应用方法 28、一种大花蕙兰平地栽培促花叶面肥 29、一种活力钙叶面肥 30、一种小米富硒复混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及其施用方法 31、苎麻用氨基酸叶面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32、一种高效多功能叶面肥及其生产方法 33、一种核桃单株的改良及叶面肥筛选方法 34、一种烟草专用叶面肥 35、果树富锌叶面肥 36、一种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37、一种花生耐冷专用叶面肥及其施用方法 38、一种含有黄腐酸的叶面肥组合物 39、一种含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高浓度有机无机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40、木醋液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41、牧草专用多元复合叶面肥 42、一种生物发酵氨基酸葡萄叶面肥 43、一种活性污泥叶面肥料的制备方法 44、一种有机硅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