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

1. 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是语言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2. 语法化认知动因是指语言形式和含义之间的关系及其认知机制。

3. 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认知动因涉及语言习得、语用认知和语言加工等认知过程。

4. 多种认知动因共同作用,促成了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

5. 宏观角度下,社会语言使用需求是促进语法化的认知动因之一。

6. 个体认知过程也在不断影响和推动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

7. 语用认知动因在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8. 语用认知动因在语法化中起到了桥梁作用,连接了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9. 语言加工认知动因引导着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方向。

10. 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认知动因涉及多种认知维度的相互作用。

11. 个体认知过程对于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2. 认知科学视角拓展了对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的研究。

13. 认知动因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有助于探讨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机制。

14. 社会情境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15. 个体认知过程与社会互动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动因。

16. 汉语体词语的认知动因研究需要整合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

17. 信息加工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有重要影响。

18. 信息加工认知动因帮助理解汉语体词语的意义和语法功能。

19. 认知动因研究促进了对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进程的深入探讨。

20. 语用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路径产生了显著影响。

21. 词汇认知动因对于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词汇认知动因影响着汉语体词语的语义演变和语法化过程。

23. 意义认知动因促进了汉语体词语的意义扩展和语法化演变。

24. 意义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意义感知和语法结构起到了引导作用。

25. 语句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句法位置和功能产生了影响。

26. 语句认知动因塑造了汉语体词语的句法形式和语法化趋势。

27. 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认知动因受到语用功能需求的影响。

28. 社会需求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

29. 交际场景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方向产生了直接影响。

30. 交际认知动因塑造了汉语体词语的句法功能和语法化形式。

31. 语用认知动因在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2. 语用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语用意义和语法功能产生了深远影响。

33. 意义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意义表达和语法化路径产生了影响。

34. 意义认知动因是推动汉语体词语语法化的重要动因之一。

35. 信息加工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意义表达产生了引导作用。

36. 信息加工认知动因促进了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认知过程的理解和解释。

37. 句法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句法构成和语法化演变产生了作用。

38. 句法认知动因塑造了汉语体词语的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

39. 个体认知过程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40. 个体认知过程在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1. 社会需求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2. 社会需求促进了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路径产生深刻变化。

43. 交际认知动因在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演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4. 交际认知动因塑造了汉语体词语的交际功能和语法化路径。

45. 词汇认知动因促进了汉语体词语的词汇意义演变和语法化过程。

46. 词汇认知动因在汉语体词语的词汇位置和语法功能中发挥了作用。

47. 信息加工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认知产生了影响。

48. 信息加工认知动因推动了汉语体词语的信息加工过程和语法化路径。

49. 语句认知动因塑造了汉语体词语的句法结构和语法化形式。

50. 语句认知动因在汉语体词语的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中产生了影响。

语法化的认知语用解读-最新年精选文档

语法化的认知语用解读 一、引言 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现象,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 语法化过程研究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人的认知规律探讨语法化的原因,着重研究实词如何虚化为语法成分。二是从语用和信息交流的规律探讨语法化的原因,着重考察章法成分如何转化为句法成分或构词成分。本文从认知语用角度谈谈导致语法化过程的原因,引起语法化的可能的语用因素而不是绝对的或必然的。 二、语法化的认知解释 1.语法化的认知过程。有许多基本机制导致语法化过程,其中主要是认知过程,而不决定于语言问题。首先,发生语法化的词语和短语在发音上弱化了,如简约,同化和省略,产生使肌肉发力减少的序列(Browman and Goldstein 1992,Mowrey and Pagliuca 1995)。例如,going to弱化为gonna,甚至在有些语境下,一步减弱为I'm(g)onna。显然,这是人们做事时的省力原则在起作用。其次,进入语法化过程的特定的、具体的意义经过一段时间后法则化了,变得更为抽象,这样可以适合更多语境,如以下三个例子。第一句的本义是莎士比亚英语的唯一可能的解释,而今天另两式更为普通。

a.移动:We are going to Windsor to see the King. b.意图:We are going to get married in June. c.将来:These trees are going to lose their leaves. 将原为空间意义的词语语法化的情况,在汉语里也有: a.移动:他们去四川旅游了。 b.意图:他们去旅游了。 c.将来:等放假后他俩去旅游了。 再者,在没有渊源关系的诸语言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跨语言的相似性,往往是这些语言中同样的或非常相似的词汇意义能发生语法化,而且在总共几万字的一种语言中,只有少量的词可以参与语法化。Heine等人(1991)注意到这些词往往是表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具体的基本方面,重点是空间环境,包括人体部分。因而在将来结构中有come和go的词语,在进行结构中有sit,stand和lie等词语。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往往以人类身体各部分表述。这样,从head这个名词演变成介词‘on top of’,top或on(比较:汉语的“头几天”;“头上”;“头几排”等表达式)。由此可见,语法的来源是从人类经验最具体、最基本的方面提取的。 语法化实际上还反映了人类认识的隐喻(metaphor)机制。Traugott & Heine等就指出,在语法化背后潜伏着一个非常具体的认知原则,即“利用旧途径表达新功能”的原则。因而,语法化理论主要研究范畴间的不确定问题,将范畴间的动态演化过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 [摘要]汉语实词虚化、语法化研究对现代语法化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正、丰富和发展,为汉语研究、语言学理论和普通语言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走到了国际语言学界学术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虚化;语法化;综述 语法化指包括形态、虚词和构式等多种语法形式和语法范畴的形成过程,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语法化研究是对这种普遍现象展开描写和解释的历史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序古今差别不大,因而对虚词的研究成为探讨汉语语法表达和语法演变的最主要的传统。但起自于上古的语助研究和中古的虚词研究一般关注虚实之间的语音假借关系,而非语法演化关系,有现代语言学理论意义萌芽的实词虚化的阐述最早似乎仅可追溯至清袁仁林《虚字说》中的“体用不相假”即名词与动词不是语音假借关系的相关说明。从袁仁林到马建忠,中国传统语言学家讨论虚化问题都存在重大局限:1.把名词到动词如“盖”的两种词性的转类视为虚化现象,这与今之主流观点不一致;2.多讨论实词到虚词的语义演化,而基本不讨论相关句法的变化;3.从不考虑如何对虚化现象做出解释。 如果把袁仁林《虚字说》著作完成的1710年视为中国传统语法化理论的起点,那么这个时间并不比西方从事语法化研究的时间早很

多。 Lehmann(1995)和Heine(2003)认为西方语法化起自于法国哲学家Condillac(1746),关于时态后缀和其他屈折形式源自于独立词和英国语言学家Tooke(1786),关于功能词由必需词演化而来的论述。[1]87Bopp(1816) 列举了许多印欧语言实词虚化的实例;schlegel(1818)以指示代词变为定冠词、one变为不定冠词、have变为完成体标志等说明虚化是为了加快语言交流速度而产生;Humboldt(1825)提出语法形式产生和形成的四个阶段,并将这些阶段同他的语言类型学联系起来;A.Meillet(1912)创造出“Grammaticalization”一词,将从词汇形式向语法形式的演化称为语法化,并提出虚化产生的新语法形式会引起整个语法系统的变化、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和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等三个著名观点,被认为是当代语法化研究的先驱;Sapir(1921)谈到过“形式比它的概念内容存活得长久”,是语法化研究中的语义滞留现象的表述。[2]17 形式主义主张语法自足性,强调共时和形式,在其兴盛时期,语法化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种局面随着七十年代以来类型学、语用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的发展而改观。功能主义语法化研究者提出了针对形式主义的尖锐批评:1.语法化现象不支持形式主义语法自足的前提假设;2.语言研究中共时和历时现象不可割裂。尽管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对于语法化研究的旨趣各异,例如Bopp重视语法化在历史

汉语研究语法化理论综述

汉语研究语法化理论综述 语法化理论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理论研究和语法现象的研究上,对语法化的概念、研究动向、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少有成就的学者在这个领域结合汉语的特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标签:语法化动因机制综述 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语法化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中国语言学界对语法化理论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理论研究和语法现象的研究上,对语法化的概念、研究动向、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少有成就的学者在这个领域结合汉语的特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就语法化理论的特点作一简单综述。 一、语法化的概念 沈家煊(1994)指出,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向。但国内语言学界有关语法化的概念不一。几家有代表性的解释有: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沈家煊,1994)刘坚、马壮寰等也有过这样的表述,即一般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短语或词组逐渐凝结为一个单位的过程,可分别简化为词汇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江蓝生,2001)语法化是实词或者松散的篇章结构变为稳固的语法手段的历时,其结果是新的语法标记或者句法结构。(石毓智,2003)上述语法化的概念,都有其合理性。因为“语法化”是一个新创的学科术语,汉语“语法化”一词来源于英语的grammaticaliation,结合汉语的特点,国内语言学家自然对语法化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的范围上。 最早提到语法化的语言学家是法国学者Meillet(梅耶),他在《语法形式的演变》(1912)一书中使用了grammaticaliation一词,用来描写一个词汇形式如何演化成一个语法标记。他把语法化解释为一个词语演变为附着语素,一个附着语素演变为词缀,以至于一个词缀演变为另一个不能进行分析的语素的过程,并提出三个观点:1.由虚化产生的新的语法形式会引起语法系统的变化;2.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虽然也可以分出阶段来;3.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 其实不管语法化的定义如何,大家对语法化都有个一致的看法:语法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语法化的成分由原来的表示实在意义转化为表示语法功能意义;语法化在语法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语法化理论引入中国是从沈家煊的《“语法化”研究纵观》开始的,此后沈家煊、文旭又相继发表文章翻译国外的语法化理论研究成果,如沈家煊的《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文旭的《〈语法化〉简介》。1995年,

语法化理论与近年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展

语法化理论与近年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展 语法化理论是对语言演变现象的研究,语法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语义、语用变化。语法化的研究对象从最初的词向句子、篇章拓展,同时,语法化机制主要包括语义演变机制和句法演变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在四个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即历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语法化与语言类型学研究相结合,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化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以及语义地图模型的运用,但是,汉语语法化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系统性不强和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仍值得关注。 [关键词]语法化;语法化机制;类型学 曹爽(1977-),女,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河南焦作454000) 语法化研究是当前国内外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语法化是从西方引进的一个概念,“语法化”一词是1912年由法国语言学家梅耶最早提出的,但中国传统语言学在此之前已有了语法化研究的传统,元代的周伯琦在《六书正藕》中说“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体现了朴素的语法化思想。沈家煊的《“语法化”研究纵观》开始将语法化理论引入中国,此后,刘坚、文旭等相继发表文章介绍国外语法化理论的相关成果。随着语法化理论的引进和发展,近年来,语法化及相关问题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总结语法化研究的成就和经验,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将进一步推动汉语语法化研究发展。本文选取和汉语语法化研究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梳理。 一、语法化的本质和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语法化 最早提出“语法化”術语的梅耶指出:“语法化指语言中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他将语法化看成是一个历时的过程或现象,后来的许多关于语法化的讨论都是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展开的。如Kurylowicz提出:“语法化指词汇语素演变为语法语素,或从较低的语法地位跃进到较高的语法地位(即从派生构词成分变为屈折构形成分)的过程。在分析语中,主要指实词/语素虚化以及虚词/语素变得更虚。”这个定义将虚词/语素更虚列入语法化,扩展了梅耶的语法化内容,也更加准确,被誉为“迄今为止,最经典的定义”。 国内的沈家煊、江蓝生、吴福祥也均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沈家煊将“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视为语法化;江蓝生认为:语法化包含“词汇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吴福祥认为:“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以上有关语法化的阐释,表述虽有差异,但他们都认为语法化属于语言的历时演变过程。当然也有从其他角度阐释语法化的,如Levinson以共时的角度指出:“语法化是在语言的词汇、词法/句法、语音等方面用编码来区分语义”。Hyman从语用的角度认为:语法化是“语用结构经过约定俗成变为语法的过程”。 在这三类定义中,目前通行的是历时角度的阐述,共时和语用角度的解读并不被广泛使用。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在语法化这一概念中,学界的认识主要有:从历时的角度看,语法化是一种历时变化过程;从共时的角

汉语虚词的语法化机制

汉语虚词的语法化机制 一、引言 “语法化” (grammaticalization )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古代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现代不少学者主张从“语法化”的角度进行研究。 张谊生(2000)、董秀芳(2002)、王静(2003)、刘?(2004)、王素珍(2007)等从各个角度着重对“非常”的语法化过程及原因等进行分析,本文以“非常”语法化过程为例,分析汉语虚词的语法化机制。 二、“非常”的语法化机制 “机制”指的是影响语法化发生的现实因素,是语法化现象由输入端到输出端的具体途径和桥梁。具体的语法化机制包括新的语法意义产生的机制,主要是隐喻和语用推理,以及导致新的语法功能产生的机制,主要是类推和重新分析。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是机制,也会涉及一部分的动因因素。 (一)隐喻隐喻指的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即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mappi ng)。两个 认知域之间能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是象似性。语法化不仅是一种语法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心理认知的过程。作为一种语言发展的客观趋势,语法化通过主观的认知作用得到确认,并且最终完成,或者趋向完成语法化的过程。 “非常”在上古汉语时期是一个述宾短语,表示“超出正常”、“非

同寻常”之义。在人类认知规律的作用下。“非常” 作为“非同寻常的”就引申为“异常的”,词性也由原来的短语虚化成一个词。 (二)语用推理语法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反复使用才能实现。Haspelmath (1999)认为:一个语法化的候选者相对于其他参与竞争的候选者使用频率越高,那么它发生语法化的可能性就越大。某个表述形式在这种频繁的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地固化成为能够表达某种隐含义的结构。 上古汉语在先秦时期已见“非常”,如“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否定词“非”和谓词性成分“常”的组合而成的词组,文献中少见。 中古汉语?期,“非常”还是作为词组出现,出现频率略高。统计《史记》和《论衡》的用例各达7 例,格式是“非常之+N”,如“非常之疾”、“非常之变”、“非常之虫”等。这些“非常” 都解释为“非同寻常”,感情色彩偏向褒义。此外,“非常”也可以充当句子的宾语,如“ ?睨非常”、“其大非常”和“芳香非常”,这里的“非常”指的是“非常之事”或“意外之事”,用作名词。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作为词组仍然在使用,如 “又疑其非常人”。作为一个词单独使用的“非常”通常出现在述补结构中,如“雅望非常”。这样的用例表明“非常”在虚化的过程中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仍不彻底。 近代汉语跨度之大、语料之充盈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唐代的语料笔者重点调查了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变文”,共计35 例,从“非常大怒”等例句可以看出,此时“非常”修饰的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符合副词的功能标准,而且用例相比前代已剧烈上升。但

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内容的述评

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内容的述评 摘要:语法化发展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类范畴和句法范畴,而且启发研究者通过对话语标记的挖掘和分析,更好的描写语言事实。本文在梳理语法化历史和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语法化研究内容的比较,从语法化输出端分类:语法层面的语法化构词和语法化构式;语用层面主要分析话语标记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语法化历史含义研究内容 一、语法化的历史和含义 (一)语法化的历史 1、早期的语法化研究 meillet首次提出“语法化”一词,并认为新的语法形式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产生:一是类推,二是语法化。 2、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语法化研究 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语言学家是givon,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今天的形态是昨天的句法。”并在《语法化的理解》(1979)中,总结一条典型的语法化路径。 20世纪90年代以后,语法化研究在西方语言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语言学家从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语法形式的演变过程。 3、语法化研究的最新趋势 近年来,语法化理论不断成熟,研究的范围随之也越来越广:语法化与重新分析、语法化与语境、语言演变和语言范畴产生的首要

诱发因素、话语标记的产生、敬语与“礼貌的语法化”等,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题。[1] (二)语法化的含义 关于语法化的定义不止一个,各家有各家的合理性,区别在于语法化研究范围的宽窄。语法化定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体现了语言工作者研究汉语事实的深入和进步,也体现了语法化研究范围的完善和丰富。 二、语法化研究内容 沈家煊(1994)提出研究语法化有两条路子:一条是着重研究实词如何虚化为语法成分,另一条着重考察章法成分如何转化为句法成分和构词成分。 王凤敏(2005)指出语法化所涉及的五个方面:篇章结构的语法化、短语的语法化、词汇的语法化、语用法的语法化及语法化的伴随现象—语音的弱化。 吴福祥(2005)指出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四个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结构式语法化的研究、语法化模式的研究、话语标记语法化的研究以及与语法化相关的语义演变研究。 王寅(2006)提出语法化研究的六项内容:词类语法化、构句语法化、命题图式与时体标记、句式构造语法化、语篇语法化和语用功能语法化。 语法化发展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类范畴和句法范畴,而且启发研究者通过对话语标记的挖掘和分析,更好的描写语言事实。一方面

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

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将首先简要介绍现代汉语体系统的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然后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阐述相关研究成果及贡献,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未来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旨在探讨现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名词等实词的语法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以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通过对现代汉语体系统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具有以下主要内容和特点: 1、动词的体貌系统:现代汉语动词具有时、体、态等语法范畴,其中体貌包括进行体、完成体、经验体等,具有表达动作时间与方式的语法功能。 2、形容词的性状系统:现代汉语形容词具有性质和状态两类,性质形容词表属性,状态形容词表状态,同时还有程度、方式等语法特点。 3、名词的类别系统:现代汉语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普通名词又可细分为自然现象、物体、抽象概念等。

4、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现代汉语实词之间存在多种结构关系,如并列、偏正、动宾等,这些关系在句法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首先,对于现代汉语体系统的本体研究尚不完善,存在许多争议和分歧。其次,在句法结构中,实词之间的组合规律和顺序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成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于现代汉语体系统内部规律和外部接口的研究,同时注重跨语言比较和历史演化分析等方法的应用。 自20世纪以来,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完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提高汉语语言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在动词的体貌系统中,研究成果揭示了进行体、完成体等语法范畴的内部规律及其与其他语言单位的互动关系;在形容词的性状系统中,研究成果对于状态形容词的分类和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推动了形容词语法特点的研究;在名词的类别系统中,研究成果对于普通名词的细致分类和特点归纳,为名词在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的地位提供了重要的语言学依据。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认为未来研究方向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现代汉语体系统本体研究:加强对现代汉语体系统内部规律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一一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一一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 和机制 语法化是指语言中原本非语法化、非规范化的表达方式逐渐变为语法化和规范化的过程。形态句法是语言中用来表达句子结构的形态成分,即词类、时态、语气等的变化和组合方式。形态句法的发展也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汉语语法化的历程中,形态句法的发展受到多种动因和机制的影响。 形态句法在汉语中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汉语时期。古汉语的形态构词比较简单,语法规则相对较为灵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汉语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形态句法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动因的影响。 第一,语言接触和借用。汉语历史上与其他语言的接触和借用对形态句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与阿拉伯语、蒙古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使得汉语形态句法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和变

体。例如,借用自阿拉伯语的“啊拉”、“穆斯林”等词语的出现, 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形态句法功能。 第二,社会文化变迁。社会文化的变迁和语言使用环境的改变也 对形态句法发展产生了影响。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制度 的改革等,汉语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专业术语和词汇,形态句法不断发 展和演变。同时,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的出现也推动了汉语 形态句法的发展,例如网络词汇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形态句法的变 化更加快速和多样化。 第三,语言内部的逻辑演变。形态句法的发展也受到语言内部逻 辑演变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原本没有明确词性的词汇逐渐 被赋予了特定的词类,并出现不同的形态变化规则。例如,汉语中的 副词“很”在古汉语中没有词性,但在现代汉语中被归类为副词,并 出现了形容词短语“很好”、“很高兴”等形态的变化。 形态句法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语音变化、语义变化和句法规则的 调整。首先,语音变化是形态句法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随着时间的 推移,汉语的语音系统发生了变化,这对形态句法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例如,古汉语中的兼容性标记“而”逐渐变为现代汉语中的虚词

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

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 语法化是近年来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汉语语法化机制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研究汉语共时语言现象与历史语法化过程相结合,从共时层面(篇章、词汇、语言接触)解释语言历时语法化的机制(语境语法化、典型确认、词汇结构变化、词义变化等)。 标签:语法化发展机制 狭义语法化机制指语法化方式,广义语法化机制包括诱因和方式。笔者主张结合历时与共时这两个层面,辩证完整的分析语法化的动机,从共时层面(篇章、词汇、语言接触)解释语言历时语法化的机制。 一、篇章结构的语法化① (1)语境语法化 由客观情境(不是狭义的上下文语境)而起的常规含义在语言中发生固化,可导致语法化的产生。也就是指客观现实对交际语句的意义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它的意义精确化,并排除歧义。比如“你打他,他打你”通常分析为并列关系,但特殊情境可适当搬用并列标记外形来表达假设(意为“如果你打他,那么他打你”)和因果(意为“因为你打他,所以他打你”)。 (2)典型确认 人们在语言使用时,常常出于经济性需要,将语言中的有特征现象即非典型范畴与典型范畴用形式标记区别出来,这就使得某些语言现象中产生了零形式的语法化现象。当然,这有个前提,对于这种典型与非典型,人们需要一个提前的对客观世界的确认和体验。凡是典型的范畴即是我们平常所熟知、所默认的常态,也就是说无需特别说明就已经会有一个常用意义。相反,则用有标记形式,比如英语中的一般现在时,往往是没有标记的,只要没有使用特殊的标记,也就是说按一贯的认知表示一般现在时。 二、词汇语法化 (1)词汇结构形式的变化 不改变结构表层形式而改变它内部切分:(AB) C →A (BC),也就是说在句子表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认知角度的变化,内部切分从(AB)C 变成A (BC)。就比如“长于X、困于X、勇于X”这些词组,由于人们在朗读的时候注重音节的协调与顺口,分割并组成为新的形式“A 于/ X”,从而使双音节“A 于”词产生了,与此同时也使“于”这个词语法化了。 (2)词汇句法位置变化 虚词的由来在汉语中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普遍的说法是从动词、形容词演变而来的。这部分虚词的形成就是由于动词、形容词改变了原有的句法位置,并逐渐固定使用在新的句法位置上形成了新的语法功能,从而完成了语法化过程,汉语动态助词“将”、“着”、“取”、“得”的语法化过程就揭示了这一点。 (3)词义衍化 1.相似性转化 起点义项和目标义项的相似性,可诱发语法化活动。比如“就”和“才”从承接意义转变为关联意义:承接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因果在事理上也有一定的先后关系,比如“前因后果”这个说法就是这么来的,二者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而且相关的。

从汉语助词的起源_发展_演变看促使实词虚化的几点动因(精)

语文学刊 2009年第4期 从汉语助词的起源、发展、演变看促使实词虚化的几点动因 ○王鸿雁 (深圳大学,广东深圳) ”、“个”、“着”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这[摘要];二是从某个词义的;三是其他因素如语言的接触、历史文。 ;实词虚化;语法化[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H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09)04-0015-03 语法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二是指短语或词组逐渐凝为一个单词的过程,可分别简称为词汇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这两种现象各有其产生的原因和演变的规律,需要分别加以研究,本文讨论的范围只限于实词的虚化。 语法化是个连续渐变的过程,每个实词的虚化都有它们各自的诱因,各自的历程。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大体可以通过这个实词的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引起词义的变化来考察;也可以反过来从某个实词意义的引申变化来观察它的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词义的进一步变化等。也就是说,实词虚化的过程是可以通过句法位置、组合功能以及词义的引申演变等方面观察到的。实词虚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仅以助词为例对诱发汉语实词虚化的动因做一些探讨。 (一)“却” 近代汉语中“却”字是从动词发展演变为助词的。《说文解字》:“却,节欲也。”汉代前后产生出“退”“使退”的意思,如: (1)沛公自度能却项羽呼?(史记・留侯世家,卷五) 到魏晋又进一步变为“去”意,成为趋向动词,在述补结构中用作补语: (2)夷甫晨起,见阂钱行,呼婢曰:“举却阿堵 (世说新语・物。”规箴) 在以后的文献中,“却”作补语又表示趋向转变为表示结果,例子也有所增加。

汉语动词“上”的语法化分析

汉语动词“上”的语法化分析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入手,对汉语动词“上”的语法化历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论述其在不同语法化阶段的表意功能、句法形式特征,概括分析其语法演变和语义演变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探讨其语法化的动因。通过分析动词“上”的语法化这一过程,为现代汉语中其他一些趋向词和动词结合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有利于语法研究的发展。 标签:动词“上” 语法化语法演变语义演变 一、语法化概念及研究现状 “语法化”概念最早出现在13世纪的中国,《六书正伪》中记载道:“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①法国语言学家梅耶(1912)最早提出“语法化”这一术语,他指出:“语法化指语言中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②之后Kurylowicz(1965:52)补充指出:“语法化指词汇语素演变为语法语素,或从较低的语法地位跃进到较高的语法地位(从派生构词成分变为曲折构形成分)的过程。在分析语中,主要指实词/语素虚化以及虚词/语素变得更虚。”③这一定义将虚词(语素)更虚列入语法化,扩展了梅耶的语法化内容,也更加准确,被称为“迄今为止,最经典的定义”。 现代汉语中的“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作体词主要用来表示方位或者是位置,另一类则是可以用作谓词用来表示趋向。前人对于表示方位或者是位置的体词性质的“上”的研究比较丰富且大多比较深入,像吕叔湘(1965)、廖秋忠(1989)、刘宁生(1994)、储泽祥(1996)、齐滬扬(1998)、李宇明(1999)、方经民(2002)等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而言,关于谓词性质的“上”的研究前人涉及的较少,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分析汉语中“上”的谓词性质,而它的体词性质不再列入讨论的范围之内。在谓词性质“上”的范围里,我们主要侧重于研究“上”作动词时的情况。 二、动词“上”的语法化过程 语法演变:由谓语虚化为补语 在甲骨文中,“上”表现为,由两横组成,底端一横较长,顶端一横较短。“上”属于特殊指事字,古人用代表混沌初始时期的状态,用两横一样长的分别表示天与地,代表天和地都是从混沌中产生的、是并列的。古人调整这两横的长度,用两横的长短来表示朝向。当两横上短下长时,表示朝天短的方向;反之,当两横上长下短时,则表示朝地的方向。因此,“上”的造字本义为与地相对的天。 (1)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

汉语语法化的理论与实践视角探究

汉语语法化的理论与实践视角探究 本文以语法化理论及汉语语法化研究现状为考察对象,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坚持语义和语法形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点面结合、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做一下总结和分析。本论文虽为理论性文章,但并不止步于对已有成果的总结归纳,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反思和进一步的研究。总结语法化理论解决了汉语研究的哪些问题,反思是否存在与汉语事实不符合的地方,目前研究还有哪些薄弱环节,并结合具体案例,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做实践研究。我们采用规范的操作模式,结合构式语法理论,从语言单位的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入手,细致梳理了名词、代词和动词三大类实词的语法化路径。在对丰富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语法化理论侧重语言形式的产生和演变,而汉语由于本身特点,却侧重语义演变和演变结果”的结论。构式语法中新的理论视角一一“构式化”理论,在此方面对汉语的语法化研究予以了补充,该理论细化了语言单位产生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词汇化、语法化的区分做出了新的解释,同时还分析了语法化的本质特征是弱化还是扩展等问题。本文所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总结了名词、动词语法化的关键句法环境,即语法化域,找出了两大类实词在语法化过程中,句法移位的基本规律。并针对汉语词类划分、语法化“溯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另外,在介绍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各种文献的对比分析,归纳了语法化机制之间的层次分布、关系排列,并区分了语法化理论与一些传统概念如

“引申”、“虚化”、“词义沾染”、“固化”、“假借”等之间的关系。文章分为五章,现将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对“语法化”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讨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介绍了国外语法化的理论基础、认知论动因、目的论动因、隐喻和转喻的相关内容,并对国内语法化研究中的动因进行归纳,主要有:语用、语义、句法位置、句式义、语言系统等方面。同时我们还分析了这些动因所带来的不同的语法化结果。语法化机制方面,我们主要介绍了“重新分析”和“类推”两种,另外还有“推理”、“泛化”、“和谐”、“吸收”等。国内的相关研究是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又有了理论创新。同时,针对国内在语法化机制使用上所存在的概念混乱的情况,我们又对语法化机制的层次分布和关系排列进行了梳理。最后,对语法化、虚化、引申等概念进行了区分。第三章以名词和体词性代词的语法化路径为研究线索,分别介绍了目前体词性实词语法化的研究现状。在梳理语法化路径的同时,我们也对体词语法化的规律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总结,现举例如下:a.从形式和语义方面总结出语法化过程所呈现的特点,如:语法化中语义的演变未必具有连续性,居中的联系项是名词语法化的主要句法位置等等;b.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得出的,影响同一语义范畴下的其他词汇没能进一步语法化下去的原因;c.以“代词并入式连词”产生的过程为例,总结了词汇化的部分特点。提出了词汇化的形式固定标准有一定的时代要求等结论。另外还比较了汉语代词“那”和英

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综述

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综述 作者:翟占国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第07期 摘要:语法化理论进入中国后,介词研究进入全新阶段。据目前研究,介词语法化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普通话研究成果多,方言研究不充分且停留在比较其与普通话不同的层面;第二,双音介词、框式介词研究集中于普通话层面,方言双音介词、框式介词研究少;第三,汉语方言介词语法化研究较少。 关键词:介词 ;方言 ;语法化 ;综述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语法化理论引入中国。沈家煊(1994)在《“语法化”研究综观》一文中提到了“到”“被”“在”等介词的语法化,并提出语法化研究的两条路子与九条原则。孙朝奋(1994)同年发表《<虚化论>评介》,介绍国外语法化研究的最新情况。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发表《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要素》一文,提出句法位置、语义变化、语境及重新分析是四种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要素。以上三篇文章构成我国语法化研究的指导性理论,对汉语语法化研究产生引领性作用。随后,沈家煊(1998)又介绍了国外最新语法化理论著作《演变而来的语法》,明确表示赞同此书作者的观点,认为弄清语法标记形成的历史过程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弄清词义虚化机制。 语法化指导性理论建立后,介词语法化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介词语法化动因与机制 动因与机制问题一直是介词研究的重点。尽管目前学界对于“动因”与“机制”问题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但都不外乎回答动词为什么能够虚化为介词及怎样虚化为介词这两个问题。 石毓智(1995)分析汉语介词衍生的原因,认为汉语介词的衍生与连动结构的时间一维性有关。时间的发展只有通过运动变化才能为人所感知,它又是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一维地向前流逝,那么在计量它时,如果同一时间内发生多种多样的运动变化,只能选取其中的一个来计算。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提出,诱发汉语实词虚化的因素有四种,即句法位置的改变、词义的变化、语境的影响和重新分析,并讨论了汉语“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产生机制。 金昌吉(1996)谈到介词来源问题时,赞同徐通锵提出的“结构的不平衡是变异之源”的观点,认为用“结构——有序状态的变异——结构”这一公式可以解释介词的虚化问题,并分析了“把”字句、“被”字句、“比”字句的形成。

名词类后缀“手”的语法化动因与机制研究

名词类后缀“手”的语法化动因与机制研究 名词类后缀“手”由表示“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到表示“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经历了一个虚化的历程。本文从“手”的语法化过程、语法化动因和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增益。 标签:类后缀“手” 语法化动因机制 一、引言 词缀是从西方语言学引进的概念,从语言类型看,汉语属于孤立语,与印欧语比较起来,缺乏丰富的形态变化,构词以复合法为主,词根与词缀构成的附加式合成词占词语总数的比例小。但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除了“子、儿、头”这些典型的名词后缀外,汉语中又出现了一批构词能力强,语义有所虚化的黏着语素,如“手、迷、员、坛、生、家、门、度、圈”等,是介于汉语实词语素和典型词缀之间的一类动态发展中的构词成分,也就是语法学者所谓的类词缀。本文以“手”为例,从语法化的视角,梳理其语义由“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到“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的演变历程,并指出其语法化过程中的动因和机制。 二、名词类后缀“手”的语法化过程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没有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这样的过程或现象。名词类后缀“手”的语法化现象属于前一种情况,简要梳理如下。 (一)作名词,本义指人体上肢腕以下持物的部分 “手”是象形字,《说文·手部》:“手,拳也。”段玉裁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手”的本义用法从先秦开始比比皆是。如:(1)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诗·邶风·简兮》) (2)公遽见之,执其手,曰:“余知而无罪也,入,复而所。”(《左传·昭公》) (3)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二)作动词,表示手的动作 从“手”的执物功能引申出动作意义,从先秦两汉开始沿用。 1.拿着、执持

概数助词“来”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探析

概数助词“来”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探析“来”是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使用頻率很高,用法错综复杂。本文基于北 京大学CCL语料库,对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概数助词“来”的形成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语料分析的方式寻找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本文对概数助词“来”的深入挖掘,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概数助词产生条件和发展的认识,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概数词语教学提供一些依据与思路。 标签:来语法化动因机制 一、引言 前人时贤对“来”的语法化做了较多的研究。如吕叔湘(1957)认为概数词“来”最早应该产生于“以来”。太田辰夫(1987)认为“来”至唐代不仅可以表示位置上的靠近,也可以表示心理上的。曹广顺(1995)、江蓝生(1995)、蒋冀骋和吴福祥(1997)讨论了助词“来”和事态助词与动态助词“来”的语法化轨迹。王国栓(2003)对比了“来”和“去”的语法化脉络。石毓智(2003)认为动趋短语受双音节化趋势、共现频率、紧邻句法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我们认为现有研究多从起源的角度探讨动趋式结构的语法化,对概述助词“来”的语法化路径和动因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文基于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针对概数词“来”的形成与发展系统探讨其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 二、概数词“来”的形成与发展 (一)概数词“来”的形成过程 学界一般认为概数词“来”源自“以(已)来”(吕叔湘,1957;太田辰夫,1958;江蓝生,1984)。我们通过语料库调查发现:先秦时期,“来”作为时间方位词多出现在“以(己)来”中,且前多用“从、自”加以辅助,表示从一个时间点开始的一段时间。放于小句句末,不同于“来年、来岁”等。如: (1)吾先人以善事君,成名十诸侯,自斗伯比以来,未之失也。(《国语卷十八·楚语下》) 在汉代以后的文本中,“以来”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来”的使用频率增加;二是“介词……以来”使用频率降低,可以单独使用“时间+以来”表示一段时间,这就为后来概数词的产生提供了结构上的条件。由“以来”可以省略为“来”,最早可见于南北朝,至唐五代已经变为普遍现象,与“以来”共用。如: (2)小人母年华百岁,包疾来久,若蒙官一脉,便有活理。(《世说新语·术解》) (3)是知虑之与伏,古来通字,误以为宓,较可知矣。(《颜氏家训》)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 摘要:就我国语言学现阶段的开展来说,词汇化与语法化的研究要树立统一的标准及全面的开展空间,现代汉语在词汇化与语法化的道路上要进行全面研究与梳理,其中双音节介词是研究领域当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为研究对象,希望可以有效加强我国现代汉语词汇化与语法化的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双音介词词汇化语法化 一、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相关理论的界定 第一,不同于语法化的全面与深入,词汇化的研究具有研究前景,从研究的普遍现状来说,其对于短语词汇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多,其成果比拟丰富,但是对于以词汇性成分与功能性成分相组合的句法结构分析,以及在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而只是在表层形式的线性语序上相邻近的两个成分的组合的跨层结构等问题的词汇化的研究相对薄弱。所以,双音介词在理论上具有研究意义。 第二,双音介词的研究,在现代汉语语法与词汇双重研究之中具有代表性。本文在使用的相关术语名称及范围的界定主要停留在短语、词组及句法结构等方面,其中包含关于跨层结构及其相近的称谓等问题。对于现代汉语来说,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的形成在词汇化与语法化的理论研究之中,具有共时与历时性,同时也包含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双音介词在开展过程中受到认知语言学、韵律句法学、现代语用学、功能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理论的影响。 第三,现代汉语双音介词来源问题上值得进一步探索,一般来说,汉语介词由动词或主要由动词虚化而来。这一理论虽然已经是学界约定俗成的,但是在实际理论操作之中需要逐一进行详细的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论断是以汉语单音介词为例子进行阐释的,双音介词的具体语法意义需要相关理论进一步佐证。对于具有复杂语法含义的双音介词来说,笔者认为其不仅仅是由动词的语法化而来,还应该包括短语先词汇化为动词再经语法化途径虚化而来,以及句法结构和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其中既涉及词汇化的凝固作用,更有语法化的虚化助推作用。 二、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分析 第一,动词语法化形成的汉语双音介词,主要代表是“通过〞的语法化过程,其作为动词语法化带来的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主体含义开展,主要的形成过程是在运行义动词“通〞与“过〞通过词法的方式,进行直接复合动词的结合,形成“通过〞一词。其在语法化的过程中是从空间路径开始逐渐的通过认知性的隐喻及句法结构的转变等方式,将其动作最终形成虚化的现象。 第二,短语词汇化过程形成的汉语双音介词,主要代表为“依据〞。“依据〞作为介词其形成过程不前文所说的“通过〞不一样,成为双音介词要从两个方面探索:其一,动词“依据〞的词汇化过程,其二,动词“依据〞的语法化过程,在这两方面的双重作用下,才产生了具有双音介词性质的“依据〞。因为语法与句法结构的双重动因共同作用,多个动作按照同一个时间顺序共同拥有施事或者受事者,最终使得动词“依据〞具有双音介词的性质,从而形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 一、本文概述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核心议题。语法化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汉语这种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语言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汉语语法化研究的背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全面概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和深入的思考空间。 在背景部分,本文将简要回顾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历史沿革,分析汉语语法化现象的形成机制和特点,以及这些现象对汉语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影响。在现状部分,本文将梳理当前汉语语法化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热点问题,包括词汇语法化、句法语法化、语用语法化等方面,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在这些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发展趋势部分,本文将探讨汉语语法化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研究方法的创新、跨语言对比研究的加强、语料库建设的完善等方面。同时,本文还将关注新技术在汉语语法化研究中的应用,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推动研究方法的革新和研究成果的突破。 在面临的挑战部分,本文将分析当前汉语语法化研究面临的问题

和困难,如语料收集的困难、理论框架的局限性、跨学科合作的挑战等。本文还将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促进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一文旨在全面概述汉语语法化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本文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为汉语语法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基本理论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基本理论主要围绕着语法化的定义、机制、动因和路径等核心问题展开。关于语法化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语法化是指语言中实词或短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由于长期的语言使用习惯而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词汇意义,转而获得某种语法功能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词汇项的意义变得越来越抽象,直至完全虚化,只保留语法意义。 语法化的机制主要包括重新分析、类推和隐喻等。重新分析是指在不改变词语表面结构形式的情况下,改变其结构关系,使表达基本相同的词法结构或句法结构发生语法化。类推则是通过语言中某些规则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一些词语或结构发生语法化。隐喻则是通过将一个领域的概念隐喻到另一个领域,使得某些词语或结构获得新的语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精选合集)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精选合集) 第一篇: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摘要: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对汉语介词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进行浅析,从四个方面了解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历程: (一)实词虚化的过程; (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三)介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 (四)介词语法化的宾语扩充。 关键词:介词汉语研究历程 介词在庞大的汉语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词类。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介词的数量不断扩大。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但可跟名词相结合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定语等句法成分。 一、介词的定义 介词是语法中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词缀,通常用于某一名词或代词前面,也可用于某一具有名词性质的短语之前。介词和这样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词结构,主要用来表示时间、状态、方式、目的、原因以及比较对象等。 介词在语法结构中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总而言之,介词虽不能单独使用,却在汉语语法体系中不可缺少。 二、介词语法化的研究 (一)实词虚化的过程 实词大多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具有一定意义的词类,而虚词是指并无实际意义却在句子中有着语法意义的词类。因此,将一个具有词汇意义的词转化为只在句中搭配使用的词就是实词虚化。在实词转化为虚词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实词都可以虚化,只有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有关联的实词才可转化为虚词。如:“以”作介词时有6种

用法:1.可以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5.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以”作动词时有实际意义:1.认为,以为;2.用,任用。实词虚化的过程要看这个词在不同句中所代表的意义。 (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很多情况下,词汇之所以会语法化,是由实词的句法位置改变造成的。当宾语出现在连谓结构中,动词就具备了语法化的嵌体。句法位置的变化造成句法功能的变化,动词不再成为核心而成为次要动词,随着自身词汇意义的消失,语法属性改变,最终实现语法化。由此可知,介词的产生前提是与句子核心动词位置发生改变密切相关的。这种语法上的变化,使动词的核心意义逐渐减弱,词汇意义虚化,进而产生了语法化,由动词变为了介词。如:“之”的用法,作为动词时含义是“到……去”,如《归去来兮辞》中的“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当“之”作为助词放置在动词或者介词宾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时就不再有实际意义了,如“何陋之有?”;放在倒置的定语和中心语两者之间便可以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用在时间词或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际意义,如《赤壁之战》中“顷之,烟炎张天”;“之”放置于主语和谓语句法成分之间时,没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天之大”。这种语法位置的变化为实词语法化提供了必要的语法环境。 (三)介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 介词虚化前很多词语的本义常常与其语法意义存在着差距,但是,词汇本身意义进行延伸后的意义会更加靠近虚化后的语法含义,这些引申义为实词语法化提供了必要的语义条件。语法化的必要触发条件就是句法环境,与句法环境相比较,语义条件只是产生语法化的可能条件。如:“被”字在经过语法化之后成为了介词“被”。“被”字最初用来表示覆盖之物,而后发展成为动词,如“身被十二箭”。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