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259.1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塑性力学大作业

姓名:张喻捷学号:S201304069 邮箱:zjyfan@

一、岩土类材料和金属材料的联系区别

1、金属是人工形成的晶体材料,而岩土类材料是由颗粒组成的多相体,是天然形成的,也称为多相体的摩擦型材料。岩土类材料抗压不抗拉(抗拉压不等性),而金属材料既可以承受拉力也可以承受压力。

2、在一定范围内,岩土类材料抗剪强度和刚度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这种特性可称为岩土的压硬性。岩土的抗剪强度不仅由粘结力产生,而且由内摩擦角产生。这是因为岩土由颗粒材料堆积或胶结而成,属于摩擦型材料,因而它的抗剪强度与内摩擦角及压应力有关,而金属材料不具这种特性,抗剪强度与压应力无关。

3、岩土为多相材料,岩土颗粒中含有孔隙,因而在各向等压作用下,岩土颗粒中的水、气排出,就能产生塑性体变,出现屈服,而金属材料在等压作用下是不会产生体变,实际上,金属材料的屈服由剪切应力控制,与静水压力无关。这种持性可称为岩土的等压屈服特性。

4、在压力不太大的情况下,体积应变实际上与静水压力呈线性关系,对于金属材料,可以认为体积变化基本上是弹性的,除去静水压力后的体积变形可以完全恢复,没有残余的体积变形,即塑性变形不受静水压力影响。但对于岩土类材料,静水压力对屈服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大小都有明显的影响,不能忽略。

5、岩土的体应变与剪应力有关,即剪应力作用下,岩土材料会产生塑性体应变(膨胀或收缩),即岩土的剪胀性(包含剪缩性)。反之,岩土的剪应变也与平均应力有关,在平均压应力作用下引起负剪切变形,导致刚度增大,这也是压硬性的一种表现,而金属材料不存在这种特性。

6、岩土具有双强度特征。由于岩土存在粘聚力和摩擦力,从而显示岩土具有双强度特征,而与金属材料显然不同。两种强度的发挥与消散决定了岩土类材料的硬化与软化。

7、岩土类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力学单元不同。金属连续介质材料的微单元,球应力只产生球应变,偏应力只产生偏应变;而颗粒摩擦材料微单元中,球张量和偏张量存在交叉影响。

8、虽然金属材料是各项同性材料,但通过一定的修正,金属材料塑性理论的概念也适用于岩土类塑性材料。

二、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在描述材料变形理论中的区别联系弹性理论和塑性理

论在描述材料变形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面主要从两种

理论的基本假定、材料力学模型以及本构关系三个方面来讨论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

1.基本假定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作为固体力学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基本假定既

有区别又

有联系。

弹性理论:(1)连续性假设——假定物体是连续的。假定整个物体的体积都被组成这个物体的介质所填满,不留下任何空隙。(2)弹性假设——假定物体是完全弹性的。即当使物体产生变形的外力被除去以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不留任何残余变形。(3)均匀性假设——假定物体是均匀的。就是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整个物体的所有部分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4)各向同性假设——假定物体是各向同性的。就是物体内一点的弹性在所有各个方向都相同。(5)小变形假设——假定物体受力以后,整个物体所有各点的位移都小于物体的原有尺寸,因而应变和转角都远小于1。

塑性理论:(1)连续性假设——变形体内均由连续性介质组成,即整个变形体内不存在任何空隙。(2)均匀性假设——变形体内各质点的组织、化学成分、物理性能都是相同。(3)各向同性假设——变形体内各质点在各个方向上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均相同,也不随坐标的改变而改变。

(4)初应力为零假设——物体在受外力前处于自然平衡状态,即物体变形时,内部所产生的应力仅是由外部引起的。

(5)体积力为零——体积力如重力、磁力、惯性力等与面力相比是十分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计。(6)小变形假设——物体受力以后,整个物体所有各点的位移远小于物体的原有尺寸。

同时与弹性理论不同的是,塑性理论还认为(7)材料的弹性性质不受塑性变形的影响(8)静水压力状态不影响塑性变形而只产生弹性的体积变化(该结论一般适用于金属材料,对于岩土材料则应考虑平均法向应力对屈服的影响。)

2.材料模型弹塑性力学由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组成。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在分

析材料的

变形时各有其不同的力学材料模型。弹性理论研究理想弹性体在弹性阶段的力学问题,塑性理论研究经过抽象处

理后的可变形固体在塑性阶段的力学问题。在弹性理论中,实际固体即被抽象为所谓的“理想弹性体”,它是一个近似于真实固体的简化模型。“理想弹性”的特征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且与加载过程无关,与时间无关。

在塑性理论中,由于实际固体材料在塑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过于复杂,若采用它进行理论研究和计算都非常复杂,因此,同样需要进行简化处理。常用的简化模型可分为两类,即理想塑性模型和强化模型。

2.1弹性理论—理想弹性体弹性材料是对实际固体材料的一种抽象,它构成一个近

似于真实材料的理想

模型。弹性材料的特征是:物体在变形过程中,对应于一定的温度,应力与应变之间呈一一对应的关系,它和载荷的持续时间及变形历史无关;卸载后,类变形可以完全恢复。在变形过程中,应力与应变之司呈线性关系,即服从胡克(HookeR)规律的弹性材料称为线性弹性材料;而某些金属和塑料等,其应力与应变之间呈非线性性质,称为非线性弹性材料。材料弹性规律的应用,就成为弹性力学区别于其它固体力学分支学科的本质特征。

2.2塑性理论—理想塑性模型和强化模型实际上塑性材料也是固体材料的一种理想

模型。塑性材料的特征是:在变形

过程中,应力和应变不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应变的大小与加载的历史有关,但与时间无关;卸载过程中,应力与应变之间按材料固有的弹性规律变化,完全卸载后,物体保持一定的永久变形、或称残余变形。部分变形的不可恢复性是塑性材料的基本特征

理想塑性模型理想塑性模型又分为理想弹塑性模型和理想刚塑性模型。当所研究的问题具

有明显的弹性变形时,常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在总变形较大、而且弹性变形部分远小于塑性变形部分时,为简化计算,常常忽略弹性变形部分,而采用理想刚塑性模型;另外,在计算结构塑性极限荷载时,也常采用理想刚塑性模型。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理想塑性模型的特征如图0.1所示。

强化模型

强化模型又分为弹性—线性强化模型、弹性—幂次强化模型、

Ramberg-Osgood模型等。在单向应力状态下,强化模型的特征如图0.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