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概论期末自主整理

第一章

一.翻译的本质:(P13)

1.文化传播的工具。

2.协商的过程,交流与斡旋的过程。

3.技巧(技艺),活动。

二.重要人物:

1.普希金“人类精神的传递者。”

2.(德)歌德“世界上全部交际来往中最重要、最高贵的事业之一。”

歌德+钱钟书把翻译比作媒人和做煤:(P5)翻译工作性质是媒介性,好的翻译家全身心投入;内容与原作比存在差异;好的翻译不仅成功介绍原作,而且要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与爱欲。

3.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勒弗菲尔+余光中:把翻译比作婚姻。

4.傅雷: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5.(英)纽马克:(P10)

*翻译是妥协:反复权衡的艰难历程,原文与译文的相互让步。积极(既体现原蕴,又照顾译入语通达)+消极(“信”“达”不合适,不令人满意)。

*变戏法的动作:处理具体一项时尝试多种可能,因人而异,经验越丰富越娴熟。

*碰运气,走钢丝:翻译时人受客观、主观条件或精神状态的影

响。改译、重译 > 原译。

三.从事翻译(esp.文学翻译)的人:很高的外语+母语水平+写作水平+创作能力。

第二章

一.翻译标准:

1.意义: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非常重要,翻译界的“根本大法”;是目标,要求高,由译者或评判者把持的主观尺度。

2.演变:从主观→客观,散论→系统,静态→动态,单一→多元。

3.三方面:

*以文本为中心:原文+译文=最基本要素

*人。

*翻译目的为导向:(德)威密尔:翻译是有目的(最高标准)的行为,主要准则按轻重为——译文由其目的决定,译文为译入化提供有关原语语言文化的信息;译文不会提供违背原文信息的信息;译文必须语内+语际一致。所有准则从属于目的原则。只要达到了翻译的目的,就是合格的,即使与原文有出入,可接受。林纾+庞德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翻译目的,而进行改写、变译。季羡林“文学翻译更应该有不同诠释和表述;建立在深入研究基础之上,X随心所欲。”

4.翻译界就标准达成共识:翻译标准的制定受主客观影响,因此它是以忠实+对等为核心的动态多元体系,忠实的程度和对等的

层次随文本类型+读者层次+翻译目的不同而各异。

二.中国:

1.道安:公元4世纪,东晋名僧;将梵文译成中文,主张“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也。”(逐字对译,重视忠实性。)

2.玄奘:唐,精通汉梵。“既需求真,何须喻俗”(既忠实真切,又通俗易懂,忠实性+可读性。)

3.严复:1898,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翻译赫胥黎《天演论》,提出“三字论”信(忠实原著)达(译笔流畅)雅(文字典雅)。

4.鲁迅:忠实+通顺=翻译标准:不仅全部传达作者意思,而且要兼顾“易解”和“保存原作风姿”。

5.傅雷:《高老头》译本:翻译在神似不在形似。

6.钱钟书:《林纾的翻译》——最高标准是“化”,难以企及。

7.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忠实原文,通顺译文,发扬译文优势。

8.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系统——绝对+最高+具体标准。

三.外国:

1.(英)亚历山大泰特勒:《论翻译的原则》,提出“三原则”,对18、19世纪西方译界影响大:保全原作思想;风格笔调相同;同流畅。

2.(英)卡特福德:“篇章等值”——行文对等+形式对应。

3.(美)尤金奈达:

*“动态对等”——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

*“功能对等”,表述正准确。

4.(苏联)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1975,“意义不变”。

5.(英)纽马克:20世纪80年代,联系实际,对翻译中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型的等值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把文本分为“三类型”——表达(语义翻译,译文接近形式)+信息+呼唤功能(交际翻译,重组结构,突出信息效果)。

6.(德)凯瑟琳娜莱斯+汉斯威米尔+克里斯蒂安诺德:“功能论”——在语言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语言学+文学成果,更好解决各种题材的翻译。20世纪90年代初,诺德“功能+忠诚”——标准由译文是否在目标环境中达到了翻译要求决定,但译者在满足译入语读者和发起人的要求的同时,也要忠于原作者。更灵活,更可行。

第四章

一.译者的责任:

1.微观:正确处理信息文字(首先面对)技术层面。

2.宏观: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 翻译的本质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

二.译者的素质:4个

1.政治思想。

2.职业道德。

3.知识储备(5个):双语基本功+双语文化+杂学知识+专业知识+翻译理论。

*(英)亚瑟威利;

*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作用是:确认和解释问题+解决问题所涉及的所有因素+翻译过程与步骤+合理的翻译程序和标准。

4.应用能力(4个):思辨能力+翻译技巧+跨文化交际能力+IT技术。

三.口译员特殊素质(3个):

1.记忆力+笔记技巧。

2.听辨+应变能力。

3.心理+身体素质。

第六章

一.∵翻译目的:交际+文化功能。

∴翻译可分成:知识+语言翻译。

1.交际:重视社会价值,服务对象为译入语读者。

* 希腊高傲,少与罗马往来,不屑翻译,缺乏新陈代谢走向衰落。* 纽马克:文本类型不同,翻译方法不同。交际适用于大多数内容大于形式的文本。

2.方法和策略必须由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3.翻译目的:汉斯威密尔“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有目的性”。

4.文化:

* translation is the transfer of meaning.

(翻译是符号+信息+传递。)

* 语言是文化载体,不同语言的翻译和交流→不同文化传播。

第七章

一.狭义与广义翻译:

1.图里(Gideon Toury):在目标文化中被视为翻译的任何一种目标话语,不论其理由如何。

2.雅各布逊:3个

*语际(interlingual~):狭义翻译,两种不同语言之间。

*语内(intralingual~):rewording,改变说法。

*符际(intersemiotic~):用符号表达,如身体语言。二.【处理方式】变译——全译的浓缩、截取、改造、合并、阐释。

1.编译:译出原文,再加工(重新安排顺序、结构等)。

2.摘译:略同节译、删译、选译。

3.改译:林纾 + 严复改赫胥黎《天演论》。

4.译述:述而不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