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影的基本美学形态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816.50 KB
- 文档页数:25
第一章电影史的两种不同的分类电影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知道诞生日期的艺术。
从其诞生开始,电影至今已有百发展历史。
在这短短百年间,电影艺术和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享誉世界的电影人层出不穷,电影流派纷繁,经典影片难以计数,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弥足珍贵的审美经验。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巴黎“大咖啡馆”正式放映。
从此成为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电影发明所依据的科学技术、物理学原理:视觉滞留;摄影术;放映术一、从流派角度看电影的历史,可将电影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一条,是以蒙太奇学派为代表的表现美学。
它以技术为手段,以表现为目的,强调艺术的假定性,相信电影蒙太奇万能,主张对原始素材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人为地加工,让观众始终在导演编造的梦幻中度过良宵。
好莱坞是表现美学最积极的鼓吹者。
二条,是以长镜头学派为代表的再现美学。
它以纪实为手段,以再现为目的,强调生活的真实性,强调电影的照相功能,反对编造,排斥人为的干预,强调让观众到原始的生活中自己去发现美。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这一美学传统最典型的体现。
第一时期两种表现手法的创生期表现和再现两大电影美学思潮的鼻祖都产生于电影的诞生地法国巴黎。
再现美学: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喝汤》表现美学:梅里爱----《海底两万里》《太空旅行记》第二时期:战前--蒙太奇的全盛时期表现美学在最初的50年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布赖顿学派是蒙太奇的发明者。
格里菲斯是把电影引入殿堂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一个国家的诞生》这篇鸿篇巨制仿造人类形象思维的基本定式,把摄制在胶片上的镜头用电影的方式进行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组合,并且对全景、中景、远景的转换顺序,特定镜头的运用,段落之间的连接以及全片结构的安排都作了示范式的处理。
从此,就像文章有了句法,音乐有了旋律一样,电影也有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格里菲斯影片的美学思想是融合了表现和再现两大美学倾向的一种综合美学。
之后表现美学占据了巨大优势。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视听语言概述。
1、视听语言最小单位——镜头2、镜头的三个概念:A、物理——光学透镜B、拍摄——开关机之间拍摄的画面C、剪辑——两个剪辑点之间的画面3、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12月28日为电影诞生日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禁锢的摄影机: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
4、影视声音包括:音乐、音响、人声(对白、独白、旁白)5、影视声音发展:无声电影——现场乐队伴奏——胶片同步记录——后期配乐——有声电影6、视听语言:它是影视特有的一种语言,同时依托视觉、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画面和声音的综合形态进行表达,并形成思想、感情的交流与传播。
第二节景别1、景别概念:画面所展示的主体形象,如人物或景物称为“景”,摄影机与被摄主体的空间距离为景别。
2、景别大小变化方法:A、由摄影机与拍摄对象间的距离决定B、通过光学镜头的变焦来改变取景框范围,改变景别。
3、景别的划分标准:A、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为标准,凡拍摄主体全貌均为全景,凡拍摄其局部则为中景和近景;B、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为标准,将景别划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4、景别分类:A、【大远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待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常用于片头或片尾。
表现功能: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待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给观众留下自由的想象空间。
B、【远景】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面积,画幅大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
能看清基本形状,但看不清细节。
表现功能:相比大远景,远景更为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位置感。
C、【全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全貌,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
实际拍摄中,这类景别又被称为“人物全景”。
表现功能:客观展示被摄主体全貌,交代空间环境,是主观镜头;可以制约一场戏的总角度。
D、【中景】对画面主体人物为膝盖以上。
《影视美学》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全面认识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影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对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贡献(重点)1、识记:(1) 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闵斯特堡、阿恩海姆)及其主要观点(2) 电影文化学的代表学者(巴拉兹)及其主要观点2、理解:(1) 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响(2)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主张(二)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的主要概念、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阶段(重点)1、识记:(1) 蒙太奇的完整内容与概念内涵(2) 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3) 电影眼睛派”与库里肖夫效应”的含义(4) 普多夫金对电影蒙太奇的分类2、理解:(1) 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2) 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在蒙太奇理论上的异同3、应用:蒙太奇美学的总体特征及其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和价值(三)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美学观与类型电影的概念、特征(重点)1、识记:(1) 戏剧化电影”的含义(2) 类型片”的含义(3)好莱坞类型片的分类2、理解:(1)戏剧化电影的美学特征(2)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点(3)从观众审美心理的角度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产生(四)纪实性电影美学的主要代表及其核心思想(次重点)1、理解:(1)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与电影语言进化观(2)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的核心思想与基本特点2、应用:纪实性电影美学总体特点与理论局限(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产生背景与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新浪潮”电影的概念2、理解:(1)法国电影的新浪潮”与左岸派”产生的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2)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美学倾向(六)欧洲现代派电影的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现代派”电影的概念2、理解:(1)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对现代派电影的影响(2)现代派电影美学在电影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上所进行的探索(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美学观(一般)1、识记: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美学革命2、理解:柴伐梯尼在电影美学理论上的贡献与局限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美学特征及其发展流变,深入理解传统电影美学理论与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电影美学特征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场景设置、摄影技术、剪辑和音效等方面的表现,以及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等方面的呈现。
通过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电影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视觉享受。
首先,电影的场景设置是其美学特征之一。
通过恰当的场景布置,电影能够创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例如,在恐怖电影中,阴森的破旧屋和昏暗的灯光可以增加紧张和恐惧感。
而在爱情电影中,浪漫的海滩和绚丽的日落可以营造出温馨和浪漫的氛围。
通过场景设置,电影能够直接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
其次,摄影技术在电影的美学特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影摄影师运用不同的镜头、角度和光影效果来表现故事和情感。
例如,运用大幅镜头可以强调角色的表情和细节,增强观众对角色内心世界的理解。
运用特殊的颜色调调整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增强电影的艺术感。
此外,剪辑在电影的美学特征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剪辑是将不同的镜头和场景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通过剪辑的节奏和顺序,电影可以控制观众对故事的关注点和情感起伏。
例如,快速剪辑和快速的镜头切换可以创造出紧张刺激的效果,而缓慢的剪辑和静态的画面可以增加电影的悬疑和思考性。
最后,音效也是电影美学特征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音效包括音乐、音效和对话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音乐的选择和运用,电影可以增强观众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共鸣。
音效的使用可以增加电影的真实感和沉浸感,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而对话的表现方式和声音的处理,可以塑造出各种角色形象和情绪状态。
综上所述,电影的美学特征包括场景设置、摄影技术、剪辑和音效等方面的表现。
这些特征的巧妙运用可以使电影更加艺术化,营造出独特的观影体验。
通过这些美学特征,电影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带给他们愉悦的视觉享受。
环形叙事电影美学研究----电影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环形叙事电影概述第一节环形叙事电影概念界定"线性"与"非线性"概念首先是从数学和物理学中引入叙事学的,后来成为叙事学中的重要概念。
"线性叙事"是根据J.希利斯·米勒在《解读叙事》一书中创造的"叙事线条"而提出的。
杨世真在《重估线性叙事的价值——小说与影视剧为例》一书中明确定义了"线性叙事","线性叙事乃是一种经典的叙事方式,在叙事时注重故事的完整性、时间的连贯性、情节的因果性,在这种叙事观念的背后包含着对世界的秩序感与确定性的信念和诉求。
"线性叙事电影是指坚持单一时间向度的线性原则,注重情节完整性与因果性、时空连续统一的电影。
"非线性叙事"最初是美术界提出的,美术界发现空间具有一种非线性叙事的可能性。
"录像装置最典型的方式是多屏互动,让多个影像的线索互为交织,互为穿梭,形成强信息、强综合的视像和音响空间。
"但是在影视作品中,"非线性"最初是电视编辑中的技术概念,后来依靠影视技术发展为影视文本的一种叙事方式。
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手法是相对线性叙事而言的,电影文本的时空并置特征使得电影在叙事上具有非线性叙事因子,一方面可以利用蒙太奇手法打破线性叙事的统一时空,另一方面又可通过电影文本创造一个非统一时空。
所以,非线性叙事电影是指电影叙事时从多角度或者使用多线索,通过闪回、闪前等蒙太奇手法与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打破单一时间向度与完整空间的线性原则,以及情节的因果性、完整性,从而创造一个时间不连贯、空间不统一、因果逻辑被淡化、故事不完整的影像世界。
根据叙事结构方式及其呈现的叙事形态的不同,非线性叙事结构大致包括三类:网状结构、散点结构与环形结构。
环形叙事电影是非线性叙事电影中的一朵奇葩,兼具非线性叙事电影的多层叙事视角、时空交错、碎片化拼贴等共性特征的同时,其个性特征也非常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