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率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该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生动诠释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从苦难深渊挣扎、奋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习总观后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雄关漫道真如铁”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绕,亿万人心结难解。历经上下求索、千辛万苦,在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21年7月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很快受到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追捧和爱戴,得以迅速壮大。

1、从思想观念上看,中国传统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有某种契合点。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理想,那就是“大同社会”,人们幻想有一种社会能够使人人都平均地拥有土地和财产,没有人与人的斗争。马克思所描绘的正好是与之相似的社会,因此引起很多中国人包括知识分子的思想共鸣。

2、从当时的世界形势看,当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这无疑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鼓舞。社会主义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可行”的。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低潮时期,各种矛盾突出,经济危机频发,很多人包括中国人对资本主义失去信心。而当时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则表现出一定的“欣欣向荣”(起码是表面上是这样的),人们很容易对后者产生好感。

3、从国内的形势看,由于“内忧外患”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很多人对这个政府失去信心。与此同时,共产党则靠长期的农村工作,“打土豪,分田地”,在解放区建立“民主政权”,使广大农民既享受到了分田地带来的实惠,又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另一方面,共产党在城市中组织“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并向他们宣扬和许诺“民主制度”,争取了多数知识分子和工人的支持。在他们看来一种新的理想的民主的社会制度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方可实现,他们对新的政权充满希望。

因此,中国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不单纯是共产党的选择,不单纯是战争胜负问题,而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当时“人心向背”的问题。

二、“人间正道是沧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