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docx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docx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docx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docx

简单机械和功

1.铁锨是工人师傅常用的(省力/费力/等臂)杠杆,在如图所示的 A 、 B 、C 三点中,支点是点,动力作用点是点.

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平位置平衡,则 F=

力 F 将OA 中点悬挂‘重为60N 的物体,在 A 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N;保持 F 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 A 位置匀速提到月位置的过程中,( 变大/不变/变小 ).

3 小红所在的科技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自制一杆秤(自重不计 ),其结构如图所示.秤砣的质量 m0为 lkg ,根据图示估算此杆秤最大测量值为kg;若要增大该杆秤的测量范围,可采用的方法

是(写一种方法 );已知秤杆上 o. 5kg 和

2. 5kg 的两根刻度线相距10cm,则秤钩连接点 A 与提钮 O 点的距离是cm.

4.小芳用的水平推力在水平地面上推动重为300N 的箱子, 10s 内箱子

匀速前进0. 5m ,在这个过程中,小芳对箱子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W ,箱子的重力所做的功是J.

5、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先把杠杆支在支架上,通过调

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左侧钩码处于如图所示的A

位置时,应将右侧的钩码向(左/右 )移动,可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

6 .(·北京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装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聪聪和

明明各选取一种方法做实验.

(1) 聪聪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他通过滑轮组用2N 的拉

力 F 将重 4. 2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 1m 的距离,则有用功为J,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 明明采取了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请帮助明明在图乙中画出滑轮组

的绕线.

7.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

C 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

8. (·蚌埠 )如图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 AB 的 A 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一固定滑轮,另一端用

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使木棒保

持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丁(棒和悬线足够长) ()

A 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

C 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

D.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

9.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 .用力将铅球掷出B.将书包背上楼 C 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 人提着水

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10.(·荆州 )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用10N 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rn/ s 的

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则此过程中.()

100N

A .重力做了 3 000J 的功

B 推力的功率为 30W C.推力做了 1 000J 的功 D 摩擦力为11.(·钦州 )

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

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

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

格;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A .②③

B .②④C.①③D①④

11 题12 题

12. (·恩施 )如图,甲、乙两个滑轮组都是由相同的滑轮组合而成.如图丙,大轮重10N ,小轮重 5N ,连杆重 1N.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提起同样重的物体(G= 500N) ,如果忽略摩擦

力和绳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 129N, F2= 133N B. F1= 129N, F2= 129N

C. Fl= 133N , F2= 133N D. F1= 133N, F2= 129N

13、一个鸡蛋从课桌上掉到地上,此过程中重力做功大约是()

A.0.05J

B.0.5J

C.5J

D.50J

14、如图3, O为支点,在 A 端施加一个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杠杆为

A. 一定省力()

B. 一定费力

C. 不省力也不费力

D. 都有可能

图 4

图 3

15、如图 4 所示,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A.P 甲>P乙

B.P甲

C.P 甲=P乙

D.无法确定

16.在图 15 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 F2的示意图.

l

A O B

图 16

图 15

17.在图 16 中,杠杆AB 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l 对应的力 F 的示意图.

18.如图 7-5 所示,不计重力的直角木工尺可以绕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忽略各处摩擦).已知

AB= 30cm,BC=40cm ,AB⊥BC ,AB 水平,在 B 点挂上 G=10N 的重物,要在木工尺上用最小的力使

其保持平衡,确定此力的三要素,并画出示意图.

1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 1)实验前,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

杆在 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如果杠杆左边低右端高,则调节平

衡螺母应向移动。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

否还要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图中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

( 2)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实验中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并进行分析,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后,杠杆

_________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若不能,端向下倾斜;

如果两边各减少一个钩码,杠杆________端向下倾斜;将两边钩码都向外侧移动一个格子,杠杆

________ 端向下倾斜;将两边钩码都向内侧移动一个格子,杠杆________端向下倾斜。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钩码质量( g)钩码上升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高度( m)示数(N)的距离(m)

11000.10.50.3

20.10.90.3

(1) 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定滑轮的最少个数分别为:动滑轮为个;定滑轮为个。

( 2)第二次实验得出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为η2=。(g=10N/kg)

21.小昕要提起重800N 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于是,他找来了一些滑轮,想利用滑

轮组提起这个重物。

(1) 已知每个滑轮重小昕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他最好选择图中_____滑轮组来提起重物( 选填“a”、“ b”或“ c”);

(2)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

(3)如果小昕的实际拉力是 280N,求出所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2、图 11 所示,一轻质杠杆OB 可绕 O 点转动,在杠杆上的A

点和 B 点分别作用两个力F1和 F2,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已知OA=10cm , AB =。

( 1)若 F1= 12N ,方向竖直向下,问作用在 B 点的力 F2的最小值为多大?

( 2)若 F1减为 6N ,方向变为竖直向上,要求不改变(1)中 F2的大小,只改变F2的方向,使杠杆

仍保持水平平衡,则 F2的力臂多大?

O A

B

F1

图 11

23、图 12 所示的是一台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 50S 内将重为 2.4× 104N 的钢材匀速提高 10m。

已知拉力F为 104

F 的功率多大?(2)滑轮组的机械N。则这个过程中:( 1)拉力 F 做了多少功?拉力

效率多大? (3) 题中少了哪两个数据仍能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F

·

图 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